母愛觸動了我的心靈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1:30: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母愛觸動了我的心靈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母愛觸動了我的心靈作文

篇1

一位外國詩人說:“偉大的母愛永遠給孩子安全的屁護所,她是孩子成人強大的保證。”是呀!如果一個人不想享受母愛陽光的普照,他的生命質量真的不堪設想。

母愛是一處港灣,讓我遠離風浪,享受安寧。母愛是指路明燈,讓我們看清前進的方向,獲得信心。母愛是雪中的碳,給了我溫暖。母愛是饑餓時的面包,給了我充實。母愛是孤獨時的親情,給了我慰籍。母愛是失敗時的鼓勵,給了我信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就是有一支妙筆,也難寫出母愛內涵的萬分之一。

母愛—讓我感動,讓我珍惜。

篇2

一.多背多積累語言優美的佳句佳篇

1.讀古典文學文化名著,多背多積累具有“深度文化”和富有文學色彩的經典語言。

《周易?系辭上》指出:“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彼斡瘛兜峭阶雍蒙x》:“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倍啾扯喾e累具有“深度文化”和富有文學色彩的經典語言,可以收到“鼓天下之動”“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效果。

《易經》《大學》《論語》、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等等經過時間淘洗飽含“深度文化”的“精粹語言”,通過長期的積累,反復地揣摩和領悟,受到語言和文化的滋養,奠定語言文化功底。這種語言在頭腦中儲存得越多越清楚,寫作時就會信手拈來,其滋養功能就越顯著。

讀這些經典可隨著教材和教學所涉及的內容而及時進行,還可以將自學過程中有關這些經典的內容進行拓展。在弄懂其語意的前提下,將優美語言積累在本上,銘記在心上。積累本隨身攜帶,隨時積累,隨時記憶。我們在教學中涉及到過以下內容:

《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兑捉?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常合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一個民族的覺醒,一個民族的覺醒,離不開千千萬萬人的努力和奮斗即自強不息的精神。處世要效法“坤”的意義,以厚德對待他人,無論是聰明、愚笨還是卑劣不肖的都給予一定的包容和寬忍,固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讀經典也可從與課文相關的名家頌對聯、經典詩文名句背誦入手,通過尋找其源頭來讀經典,達到積累優美語言的目的。與課文相關的曠百世而相感的歷史人物常有屈原、司馬遷、杜甫、蘇軾等,有關這些名家的贊頌對聯、經典詩文名句比較多。如: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聯語嵌屈原的作品《招魂》、《九歌》《呵壁》(即《天問》),作者既贊美了屈原崇高的品德,又憑吊了自沉汨羅江的屈原。屈原的這些作品,自然引起了我們的求知欲,想去感受他的愛國情懷和上下求索的精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古人云:“花前賞《紅樓》,月下品《聊齋》;風中誦楚辭,雨中吟唐詩;《漢書》伴茶,《史記》下酒。”多讀古典名著,積累深度思想和蘊含豐富的語言,并且弄懂優美語言的語意,這樣不僅有助于我們積累和記憶優美語言,而且還有助于我們正確運用優美語言。運用才是最終目的,可使記憶更加持久有效。寫作中運用具有“深度文化”和富有文學色彩的經典語言,美感和感染力定會倍增。

2.學習現當代精品語言。這種語言是用現代漢語表達(或翻譯)的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精品語言。學習現當代精品語言的目的,是提高語言素養,同時增長見識,接受文化熏陶??勺x的書籍有大家系列如朱自清、張愛玲、徐志摩、冰心、史鐵生……;克雷洛夫、羅素、泰戈爾……這些名著可在閑暇快速閱讀,讀后就會發現精彩迭出。羅素說:“希望是堅忍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攜帶它們,人們可以登上永恒之旅?!笨死茁宸蛘f:“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就是架在川上的橋梁?!毕M⒗硐脒@些是我們人生追求的內驅力,需化作行動加上忍耐這樣美好的品質才能登上永恒之旅,才能到達理想彼岸。大師們不僅語言美、表達力強,而且思想很深刻。

3.積累“交際語言”。交際語言指的是已經或可能在與他人交際時使用的語言,類似生活用語、網絡語言等。學習“交際語言”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直接模仿運用,訓練語言操作能力。①運用修辭,如感恩于心,回報于行;心中有陽光,世界就光明。②引用俗語典故。如中國導彈橫空出世,霹靂驚天。③化用古語。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④借用成語。如望題興嘆。⑤套用流行語。如太空的野花不要采,見了嫦娥不要愛。⑥套用名言。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心與心的距離,即使近在咫尺也遠在天涯。⑦化用詩詞。如個性誠可貴,分數價更高。這七類“交際語”的積累,可使“交際語”富有文采,提升交際者的身價,更有利于交際的進行。

二.鑒賞文學作品,作生活化閱讀思考

(一)文學作品的鑒賞用生活閱歷來填補,貧乏的生活閱歷借文學作品來豐富。

豐富的生活閱歷可以加深讀者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同樣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可以彌補讀者生活閱歷的不足??茖W家霍金在輪椅上思索著宇宙,寫下了《時間簡史》。作家史鐵生則在輪椅上思索著人生,寫下了一百多萬字的小說散文,如《病隙碎筆》: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捏w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后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的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史鐵生靠“透析”才得以延長生命。透析,肉身感受到的是滲入骨髓的疼痛,也是靈魂的過濾。他常說:切莫用仇恨的苦酒來緩解熱望自由的干渴。史鐵生身體的虛弱正好迫壓出心智的強大。這不正是他向世人所展示出的行為藝術?

對于沒有多少生活經歷的高中生,引導他們從生活的角度去閱讀此類書,同時又能以此類書中人物的人生經歷與感受來觀照人生。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學習辛苦,囊中羞澀,與此對照是否該感到慚愧呢。

(二)生活閱讀的擴展就是社會化閱讀。電視、報紙、雜志、網絡等都是我們社會化閱讀很好的渠道來源。學校、社會舉行的有關活動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社會化閱讀,如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文學社、“新世紀杯”作文大賽等。自己要主動去參與,融入其中。這些社會化閱讀有助于我們將文學作品進行生活化閱讀。

三.把語言放在紙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紙的砧,心的錘來錘煉它們

這種錘煉語言的方式行之有效,主要是通過仿句或命題釋義來進行。如仿句: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黃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黃河流水是我沸騰的血液。

我指導的學生所仿佳句:

①我自豪,我是學生――課本是我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筆是我翱游知識海洋的船槳。

②我驕傲,我是年輕人――滿天繁星是我撒下的希望;藍天白云是我追尋的夢想。

③我悲傷,我是差生――家長的責罵是我肉體上的萬根刺;老師的批評是我心靈的一把刀。

又如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抒寫對魯迅的愛。

先生棄醫從文,揭示病痛以求療救,一生都致力于喚醒民眾。一個“狂人”,撼動了多少禁錮,一句“吃人”,抖落了多少封建的灰塵。

蒲公英漸漸枯萎了,無力地垂下了頭,但他的孩子們,每一個有著良知與信念的人啊,帶起先生飛向遠方的傘,承載著希望,承載著先生坎坷而偉大的愛,以意志為帆,信念為舵,執著地飛向夢的彼岸。

通過仿句或命題釋義這樣的方式來錘煉語言,文短,語言富有文采而且又有文化內涵,尤其是學生用優美的語言抒發了他們的情志,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訓練多了,就自然融入到了作文中去了。

四.在長期的讀寫實踐中磨練

佳作中往往可以找到與自己生活閱歷一致的地方,進而在自己心靈深處產生共鳴;佳作中不乏真情打動自己的地方;佳作中也不乏飽含一定深度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的語言震撼著心靈的地方。品味好了,就開始寫作。先圍繞話題,在腦子里搜索有關寫作材料,后進行篩選、構思組材、立意,最后從語言文字、結構、立意等方面反復修改完善,直到滿意為止。從文體上看,優美的記敘性散文或議論性散文一般容易出彩。記敘不能沒有描寫,尤其是細節描寫。沒有細節就沒有藝術,細節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深度。議論可以明確文章主題,揭示蘊含的思想意義;貫通文脈緊湊篇章結構。從結構上看,一般文章開頭應點題一次,結尾應回扣標題,“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間至少扣題一次。俗話說:“織衣織褲,貴在開頭;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眱灻赖募炎鳟斎灰埠茏⒁馑拈_頭和收尾。

如學生近作《門前有燈》渲染黑暗烘托光明部分:

我繼續著我的夜游,直到有一天,當我走進單元口后,我才發現不知是誰把樓梯上的燈打破了,黑暗像毒氣一樣彌漫在四周。本身自己眼神就不好,又逢無星無月的夜晚,我只好摸著墻一步一步向上走,既擔心腳下的臺階,又害怕前面不知什么時候會跳出來的障礙物,在這緊急的時刻眼鏡又滑落了,我哭笑不得,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我無奈只好大喊:“媽!媽!”希望母親能來救我。過了一會兒,一些光從門縫中瀉了出來,接著光明就去驅散了黑暗,母親走了出來,撿起眼鏡,給我戴上,把我領回了家。沒有一絲責備。

渲染黑暗以此來烘托光明和母愛。讓人身臨其境,產生恐懼感和暖流充溢全身的感覺。

如學生近作《他,觸動我的心靈》結尾:

“世界因善良充滿愛,人間因愛而更加美好?!庇蒙菩膶Υ齽e人,你將收獲更多的善良。讓我們共同傳遞這份善,讓善良充滿每個人的心,讓善良充滿整個社會。

他,觸動我的心靈。不久后,必將有更多的他,觸動我們眾人的心靈。

美麗的心靈和語言文字也觸動了我們的心靈。而且文尾照應標題并深化主題。

篇3

1.練在情感噴發處。在很多文質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脈動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情節的深入、人物的漸趨豐滿,感情的沖突與轉折往往形成文本耐人尋味之處。緊緊地抓住,就能讓學生的心與文字直接對話,聆聽文字的呼吸,感受文字的張力,從而能夠達到深刻思維、細膩情感與敏銳語感的共生共存的目的。

如我校教師周明玉在全國語文閱讀教學大賽中執教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在引導學生讀懂了父親的語言、動作、外貌,樹立了偉大父親的形象之后,插播汶川大地震中偉大的父親、母親的形象、動作、語言,并配上催人淚下的文字敘述,深深打動了學生和在場的老師,有的甚至潸然淚下。學生體會了深沉偉大的父母之愛,在美好的情感體驗中受到人文的熏陶。然后,老師引導學生有感而發,為苦苦救子的父親書寫內心獨白:“親愛的阿曼達,你渴不渴?餓不餓?你害怕嗎?我來了,我要救你出來,一起回家。”“親愛的寶貝,你在那黑暗的廢墟中渴嗎?餓嗎?害怕嗎?如果害怕就閉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時那些快樂的回憶。你一定要堅持,你忘了我常對你說的那句話了嗎?爸爸來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遠愛你”……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使整節課的教學達到。

2.練在文本空白處。文本是一個召喚讀者參與的意義空間,在經意與不經意間,作者都會留下一些“空白”,這正是作者沒有言盡,情感表達最為強烈、深沉、含蓄的地方。這些空白點是學生閱讀時馳騁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捕捉文本中“言雖盡而意無窮”的空白點進行練筆,可以觸動學生的真情實感。

如《從現在開始》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大家聽了議論紛紛?!苯處熣f:“假如你是森林里的小動物,聽了貓頭鷹的命令,你會怎么議論呢?”學生的回答可謂精彩紛呈:“天哪!讓我白天睡覺,夜里做事,這不是把我的生活規律都打亂了嗎?”“是啊,雖然白天也可以睡覺,但是畢竟睡不好。白天睡不好,晚上還要做事,這種生活也太煎熬了吧?!薄柏堫^鷹怎么這么自私??!”“難道它不知道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它是不一樣的嗎?為什么非得強迫我們都跟它一樣白天睡覺、夜里做事呢?”……這時,教師告訴學生,這就是“議論紛紛”!從而幫助學生順利理解“議論紛紛”的含義及課文內容。利用這種補白的方式,讓孩子真正走進故事中去,參與故事,不但激發了孩子參與閱讀教學的主動性,適時地進行思維和語言的訓練,更是一種讀書方法的滲透。

3.練在拓展延伸處。教材中許多內容留有發揮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喚力,在言而未盡之處拓展練筆,以整體的觀照,回馬一槍,在課堂的結束處,指向文本的整體,往往能給予廣闊的空間,讓學生自由馳騁,既充實文本,也圓滿了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盡而“意猶未盡”,給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創新。

如在教學《七顆鉆石》一課時,孩子們對于文中那個使水罐發生神奇變化的人物特別感興趣,在他們的想象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這一點。順著學生的思維,我在課的結尾處設計了一個練筆:

“天上的神仙看到了這一切,他(她)會說些什么,請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1.神仙會對小姑娘說什么?2.神仙會對媽媽說什么?3.神仙會對人們說什么?”

有學生這樣寫道:“神仙會對小姑娘說,你是愛的天使,美的化身,你純潔無私的心靈像金子般美好。你向世人驗證了一個真理——愛,可以創造奇跡;愛,可以改變一切!”有學生這樣寫道:“神仙會對媽媽說,你把無私的母愛給了善良的女兒,你會好起來的,因為好人有好報?!边€有學生這樣寫道:“神仙會對人們說,愛心像鉆石般閃亮,愿星星把愛心播灑,愿人間擁有更多的愛?!焙⒆觽儭把灾形铩?“有感而發”,在練筆中升華了情感。葉圣陶先生說:“立誠為貴。”如此說來,學生既“學作文”,又“學做人”;既“練”了“筆”,也“修”了“身”。

4.練在技能遷移處。在技能遷移處運用遷移文本中的精彩表達方式,創設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實”情境進行練筆,能讓語言運用鮮活起來。如人教版三年級《太陽是大家的》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為了讓學生走近詩歌,喜歡詩歌,我讓學生仿照課文第二節的樣式做了這樣的嘗試:

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

她把 ————————,

她把 ————————,

她陪著————————……

這樣填空式的仿寫,既可以達到訓練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難度。在練習時,在我“這可是小詩人在寫詩”的鼓勵下,學生寫出了不少多樣的“小詩”,下面是張悅朋同學的“小詩”:

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小草往綠里涂,

她把蝴蝶變成了小仙子,

她把白云照得笑紅了臉,

她陪著我茁壯地成長,

把快樂灑到了我的心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