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可行性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2 23:4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可行性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項目基本概況
__——大泉湖旅游度假風景區(以下簡稱風景區)位于__現代農業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中心,該實驗區南括季山林場,西至竹鎮林場與__交界處,東啟西部干線,北至烏龍港水庫大壩。總控制規劃面積約36平方公里,風景區有大泉水庫、大河橋水庫、三星水庫、紅山水庫、烏龍港水庫、楊港水庫、彭港水庫,有林木植被茂密的駝子山、季山、__、廣佛寺大山、尖山、涼寶山、龍望山、焦山,山水相映成趣,自然秀美,令人心曠神怡。該項目主要是針對實驗區內三星村(含泉水街道)、送駕村及煙墩村精華片三片地域內所有農村民居,結合風景區的綜合開發,拆遷安置,異地規劃,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的新農村建設項目。據初步統計,這三片共有耕地面積7241畝,居民小組35個(合并后),共計2242戶(三星村822戶,送駕村1089戶,精華片331戶),人口9912人(三星村4839人,送駕村3941人,精華片1132人),村莊占地面積5663.5畝(三星村1580.2畝,送駕村3090.8畝,精華片992.5畝),建筑面積428810 m2(三星村158334 m2,送駕村206969 m2,精華片63507 m2)。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實驗區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實驗區經過一段時間開發,目前已形成了駝子山4000畝桃樹,周家洼3000畝冬棗、三星村9000畝彩葉等一批丘陵山區綜合開發項目基地,原有一批板栗、紅薯等項目也形成良好經濟效益。下一步的發展是鏈接這些項目,整合項目資源,使之產生聚合效應,促進風景區的高效開發,帶動實驗區全面發展。
實驗區綜合開發的需要。目前涉及該實驗區的農業規劃、旅游規劃、環保規劃已編制完成,綜合發展規劃也正在編制之中,這些都為實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宏觀保障。同時我們也看到實驗區發展瓶頸因素—土地,“風景這邊獨好,土地總量不少”,這時我們的發展目標,實驗區的科學發展,必須先從土地的科學利用開始,這必須要求我們通過新農村民居建設項目實現土地利用的節約化、高效化。
科學解決“三農”問題的需要。我國各級黨委、政府對“三農”問題高度關注,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該項目正是切合了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借助實驗區整體開發這一有利時機,用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具體實踐。
三、項目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優勢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產業化發展為途徑,以提升實驗區的品牌效應為重點,突出園藝蔬菜、經濟林果、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項目開發,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觀光農業,拓展現代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力爭做新農村建設的典范”。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將“立足高效、生態、旅游、觀光農業,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實現農民、農村、農業協調快速發展”的思路,具體做到:
強化組織領導和考核機制。組建具有豐富經驗和創新思維的招商服務班子,實現項目跟蹤,包干服務,嚴格兌現獎懲制度。
大力培育市場開發主體。積極利用現有的開發成果及開發扶持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商資本以及信貸資金投入實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現代農業投入機制。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以實驗區主導產業為龍頭,加長產業鏈,對一批特色農副產品(桃、棗、粟、跑山雞、波雜羊等)實現深加工,充分利用民族工業集中區的企業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特色高端農產品加工企業,擴大實驗區農民的就業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富民強鎮”的目標。
加強村鎮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偏和項目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實驗區開發建設,逐步推進社區型農民新村建設,引導農民向新區集中,向農業產業化工人轉變,努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文化社區。
四、項目工作開展及措施
項目工作開展是以實驗區整體發展為依托,需統籌協調多種因素:“把握好原則,用活好政策,美化好環境,利用好生態,開發好資源,建設好家園”。具體措施包括:
整合力量,做好項目實施的前瞻性工作。一是開展一次實驗區大調查,走村串戶繪制土地、建設、農田、林地等分布圖,獲取實驗區開發的一手資料,建設臺帳,形成數據庫。二是統籌做好實驗區總體要求上空間布局服務配套規劃工作,做好水、電、路、有線、通訊、污水、垃圾治理等規劃,做好文化娛樂、
體育健身、教育培訓、衛生醫療等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規劃。三是適時拿出農村中心村住房設計方案,充分考慮農民的生活習慣,凸顯住房建筑的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風格,建筑造型力求新穎別致,融經濟實用、安全、美觀于一體。四是深入研究,反復論證,制定社區型農民新村規劃建設的總體規劃,按照“尊重民意、合理集聚、節約有地、設施配套、適度超前”的原則,以典型示范為樣板,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模式。
加大投入,提升實驗區接待檔次。一是利用鎮商會的力量,多方籌措資金,建立實驗區接待中心,實現就近接待。二是選拔骨干力量組建實驗區招商服務團隊,要求定期培訓,熟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方針、政策,熟悉各職能部門政策、辦事流程,打造企業化政府公共服務團隊。三是不斷加強軟、硬件建設,主要有實驗區航拍電子圖、勘查測繪地圖、沙盤等。
編制控規,制定各具特色的新農村民居點建設方案。
三星村片內將利用現有丘陵山區綜合開發項目和萬畝彩葉苗基地建設項目,將把這片土地打造成集農業生態觀光、生態采摘休閑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區和高效現代園藝區。項目綜合實施過程中,逐步使當地農民逐步向農業產業化工人轉變,并結合大泉湖和泉水街道經營性用地綜合開發,在泉水街道以東,西部干線以西一帶建立農民新村,引導鼓勵部分村民購置泉街商用房,部分村民向新村集聚。泉街和新村一帶將突出觀光、旅游、餐飲、物購(農副產品)等特色開發,考慮到商用開發和民居生活和諧一體。
送駕村片內將采用新村建設和舊村整治的辦法,積極利用片區內__風景區強力開發建設,充分利用金港水庫、彭港水庫、紅山水庫及涼帽山草場等特有的山水資源,著力將這一片打造成休閑旅游度假區,積極引導深山、高山、庫區、林區農民向交通便利的區域(泉街和新民居點)轉移。這一片將結合投資商的道路詳規,擬在主干道沿線(送駕村村部以東一帶)建立新農村民居點,突出新區的綠化、美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圍繞休閑農家樂主題,打造成山水森林農民新居。對一些較偏遠未列入開發計劃的村莊,重點加強村莊道路、公共設施、村組環境建設,根據其地理位置、生產條件、村風民情,分類打造一批民俗村莊、特色種、養殖村莊、懷舊村莊。
精華片及大泉湖周邊地區,一部分村民向泉街及新村聚集,一部分村莊結合大泉湖高端旅游度假區開發,或依山而建,或面水而筑,自然和諧、使之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接待點。
明晰制度,激勵各種資本強勢投入開發。新農村民居點建設投入大,必須充分利用各級政府利益補償機制,制定有效的激勵制度,借助實驗區的整體開發,才能吸引大量資本投入。具體包括:一是把中央、省、市、區項目扶持政策匯集成冊,并與實驗區一些項目分析細化比較,了解我們爭取扶持的空間。二是制定出臺鎮政府一些招商鼓勵政策,給予投資商在稅收及土地出讓價方面優惠,特別是要明確投資商關心的土地治理項目項目中的生態綜合治理財政資金扶持及經營性用地指標的劃拔等相關政策。三是制定科學可行的新農村民居建設過程中,拆遷農民利益的補償制度,鼓勵農民向新區集中,促使農民向居民轉變,為投資商創造寬敞的動作空間,確保實驗區高效開發、和諧開發。
積極探索,形成特色的新農村建設模式。根據項目特點,整合農村人口、資金、技術、土地等資源,強化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高起點規劃,高效益開發,形成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聚合效應,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快速實現,形成模式,完善推廣。
五、項目效益分析
一、資金運作模式
項目實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資金運作必須按“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流動發展,多方共贏”的方針,充分考慮到農民的經濟承受力,考慮到投資者的利益,考慮到政策的配套,考慮到資金的長效增值,保證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資金運作上按照“多方投入,整體推進,誰投入,誰收益,投多少收益多少”的原則,項目所需資金由投資者支付,從土地治理項目獲得經營性用地開發、風景區項目開發和高效農業項目開發獲得資金回報。
二、投資成本測算
1、規劃農民新居面積:(每人住房面積40 m2測算)
泉街片:4839+1132=5971人*40m2=238840m2
送駕片:3941人*40m2=157640 m2
2、民居點建設面積=238840+157640=396480m2(按1:1容積率,下同),現有農民住房面積428810 m2(主體住宅面積287792 m2),已滿足實驗區所有住宅戶拆遷安置需要。
3、前期拆遷及基礎設施配套1億元。
4、農民新居建設(流動)成本=1+396480m2*700元/ m2=3.78億元。
5、風景區建設按10年5.0億元總投入計算
6、10年累計流動投入5+3.78=8.78億元。
三、資金平衡點分析
1、建設項目用地396480/666.7=594.7畝,其他配套建設需用地65畝,這樣通過項目動作可爭取經營性用地指標5000畝。(5663.5-594.7-65=5003)
2、經營性用地指標可利用開發商業性建筑面積5000*666.7=3333500 m2,(總成本3333500 m2*20__=6.67億元,銷售收入3333500 m2*3300=11.0億元),商業開發凈市場利潤=3333500*(3300-20__)=4.33億元。
3、風景區效益在第6年產生約8000萬,并保持20%的年增長,10年內旅游效益=8000*(1+20%)5=2.0億元。
4、10年高效農業效益2.0億元。
5、其他政策性扶持資金0.5億元。
以上分析可知實驗區10年總體開發需流動資金8.78+6.67=15.45億元,其中新農村民居點項目分兩片實施,需資金3.78億元,商品房開發需6.67億元;10年可產生滾動效益11.0+2.0+2.0+0.5=15.5億元,即10年開發,10年內達到效益平衡。
6、其他效益分析(10年期)
建筑開發累計稅收=(3.78+11.0+5.0)*4%=0.79億元;
商品房銷售稅收=11.0*7%=0.77億元;
旅游服務業稅收=2.0*9%=0.18億元;
其他服務發展實現稅收0.5億元;
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稅收0.2億元
篇2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是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而進行的一項專業調整改革。黨的十六大提出==世紀前二十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社會轉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傳統農業應向市場化、產業化、集約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興的旅游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生態農業和旅游產業的有效結合正適應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大力興辦旅游業的客觀要求。世界旅游業從==世紀==年代中期已上升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年代中后期,產值已達到了=.=萬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億人,年增長速度達=以上。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我國旅游業呈現出高速不平衡增長的態勢,旅游業產值增長超過GDP增長速度,截止====年底全國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評定后,全國共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處,其中絕大多數為自然風景名勝區,屬于生態旅游區的范疇。河南省旅游事業近幾年正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生態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河南省委省政府旅游工作會議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五計劃都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發展并作為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主要是基于生態農業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的一體化趨勢和要求,即農業生態資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資源開發的生態化。既提升了農業經濟的產業效率,又培養了旅游業的經濟增長點,使自然生態資源得到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雙重開發并發揮生態環境教育功能。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是農業院校調整辦學方向和提高教學競爭力的需要。
首先,農業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須在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基礎優勢,尋找符合當今社會潮流,具有時代特色的辦學方向。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軌的過度時期,農業領域正孕育著一場新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變革,資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農業資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內涵,它同人的生態定向、生態環境、旅游景觀等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使農業資源開發向更高產業層次轉化成為可能,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能夠將農業資源和農業經濟的傳統辦學優勢,轉化為培養農業轉型的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的優勢,這是農業轉型的需要,也是農業院校辦學思路轉型的需要,是農業院校的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職高專培養的重點在于具有實踐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產業經營屬性、實踐操作屬性基本一致。經與省內外的一些旅游部門和生態農業園區等企事業單位溝通和了解,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廣受歡迎,已形成生態旅游人才短缺與旅游業整體進步之間的矛盾,生態旅游人才的培養成為今后一定時期旅游業提高競爭力的戰略措施,預示著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生態旅游和旅游農業部門將出現人才緊缺的局面,該專業的設置是其他任何專業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旅游資源,而且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已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近幾年大力開發山地生態旅游資源和大中城市郊區生態觀光農業的實踐已充分顯示出這一旅游事業在河南省的廣闊生命力。“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開辦,將占居國內在農業旅游、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先進行列,有力地促進我省旅游產業、高新農業和高等教育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能夠保持該專業教育的入學和就業的人才供求兩旺。
傳統農業專科教育面臨市場就業和生源質量的巨大壓力,這與幾十年一貫制傳統專業設置和教學模式有很大關系,利用現有優勢將傳統長線專業改造成為當今社會經濟新興的熱門專業,必將形成農業院校人才供求兩旺的良好局面,高等專科教育尤其是農林高職高專才能辦出活力和動力。河南省生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家,開發景點景區===多處,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處,星級旅游飯店===多家,各類旅行社近===家。近幾年開發力度逐漸加大,對生態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人才需求對口的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包括:各類生態農業實驗場、觀賞動植物園區、各類自然風景名勝區、生態休閑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場開發企業、城市園林生產經營單位、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等。目前,這類與生態農業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相關的單位和部門人才奇缺,難以適應自然資源進行旅游綜合開發和保護的需要。上述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多數屬于新興行業或朝陽產業,一般認為,社會越發展,人類對自然生態的認識水平越高,回歸自然、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共處的愿望越強烈。抗擊非典的教訓增強了人們對生命和健康的認識和追求,生態健康旅游將成為旅游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該專業的設置較好地適應了這一旅游業的發展動態。
二、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可行性
=、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與高等農林院校學科性質相對口,同農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業是一個與多種產業、多種學科相關聯的綜合性產業,而生態旅游業重點在于農業生態和旅游生態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鄭州牧專是一所以農牧業為核心的農林專科學校,生態農業、生態經濟、生態旅游資源等與自然生態資源相關的學科是該校大多數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具有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開發建設和經濟管理的豐厚的教學科研資源和學科優勢,如動物科學、牧草科學為我校優勢學科之一,其師資和教學設施可以轉化為觀賞動植物資源,農業經濟多年積累的許多教學科研成果可以轉化為生態旅游市場開發的教學資源。將農業資源和新興的農業旅游資源相結合,既是農業結構轉型的需要,又是農業院校培養現代農業和旅游產業急需人才教學改革的必然結果。
篇3
一、前景分析
發展農村道路客運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要基礎和保障工程之一,同時也是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一項惠澤百姓、服務“三農”的民心工程。它的發展對改善農村投資環境,實現農村經濟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投入逐年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已取得明顯成效,有力推動了農村客運的快速發展。一是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20xx年到20xx年全縣新修農村公路1485公里,惠及263個建制村,全縣所有行政村、65%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到20xx年全縣的自然村將全部通水泥路;二是運輸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至20xx年底,全縣興建候車亭60個、鄉鎮客運站3個,20xx年將建候車亭100個、鄉鎮客運車站5個,到20xx年,全縣的鄉鎮建站率、公路沿線的行政村建亭率將達100%。農村群眾與外界交往逐步擴大,農村群眾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農村群眾要求改善乘車環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二、現狀及根源
我縣縣內面積1971平方公里、人口近80萬,轄21個鄉鎮、263個行政村。全縣現有鄉鎮營運客車235輛,總座位4088個,縣城至鄉鎮線路21條,縣城至行政村線路67條。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假日客運量高峰時期,能較好地完成旅客的運送任務。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通行條件的改善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客運與公路建設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也逐漸凸現,農村群眾的出行條件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村客運市場在通達深度、廣度上以及服務質量和經營行為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運輸能力低、服務質量差、乘車難、運輸安全隱患多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一)鄉村通車率低。農村客運車輛主要還是集中在縣城至鄉鎮的熱線路上,而縣城到行政村、鄉鎮通鄉鎮、鄉鎮通村等支流、偏僻的冷線路卻很少有人經營。至今為止,行政村通班車率不到30%,即使有通到行政村的班車,也是早上從村上出來晚上才回家,一天只跑早晚兩趟。鄉村道路有路不通班車、村民乘車難、運輸難的問題仍然存在,嚴重制約了我縣廣大農村群眾的正常出行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安全隱患突出。一是大量的舊車進入農村客運市場,特別是七里、衙前等鄉鎮運距較短的,基本上是從二手市場上購置的舊金杯等接近報廢的客車,這些車輛技術狀況普遍較差;二是行政村、自然村的群眾趕集、走親訪友、學生上學等,至今還是乘坐或轉乘那些穩定性、防護裝置、制動等安全性能都較差的三輪摩托車、農用車等非客運車輛。這些車輛存在的安全隱患極大,同時,對農村客運發展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三)抵御事故風險能力低。農村客運經營者基本上是農民兄弟和部分下崗工人,這些經營主體“弱”、“小”,一旦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受害方很難得到賠償,甚至無法得到賠償,將給社會造成極大的不安定。
(四)供給層次低。市場上都是普通型客車,車輛檔次低,夏天乘坐熱、冬天乘坐冷,滿足不了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
(五)服務質量差。農村客運經營者普遍存在服務意識弱、服務態度差、隨意漲價等現象,群眾反響很大。
(六)運力調整難。一是主觀原因:按照規定,客運線路新增由經營者申請,運管部門根據市場運力情況予以決定。但目前我縣的現狀是:線路新增權基本上掌控在經營者手上,行業主管部門沒有調控權。新增一條線路或車輛,除了鄉鎮同意外,還必須要現有的經營者簽字,否則增加不了;二是客觀原因:由于農村客運的客源情況具有季節性、節令性、時辰性等特點,即冬季旺,夏季淡;節假日旺,平時淡;早晚旺,中午淡;客源時而太多,時而太少。這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運力難以核定和調配。客源旺時,運力明顯不濟,如春運期間,容易造成旅客滯留,給 群眾出行帶來許多不便;淡季時,連油費也難跑夠。
目前我縣農村客運所以存在上述諸多問題,究其根源,我們認為主要是:
一是經營者素質偏低。農村客運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其結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單位下崗職工;二是農村剩余勞動力;三是社會無業人員。這些人員大多受教育程度低,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淡薄,在經營過程中,計較眼前利益,缺乏發展眼光,小農經濟意識較濃,思想觀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經營過程中利益受到影響時,往往采取簡單甚至粗暴的方式對待,造成問題擴大,矛盾激化;
二是農村客運缺乏網絡化。由于通村、偏僻線路客流少、效益差,合法的客運車輛無利可圖,不愿經營通村線路,即使開通了通村客運班線,也難留得住經營車輛,從而給非法客運留下了經營空間;
三是個體車主抱團經營。個體車主因利益結成一個共同體,即所謂的“聯營”車隊,采取的是捆綁式經營。政府的決策一旦與他們利益形成沖突(如審批新的車輛加入線路營運),他們往往“抱團成勢”,輕則以停運,重則以堵路、圍堵主管部門相要挾,甚至到縣、市、省集體上訪,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例如:應永橋附近群眾要求,并經永橋的同意,我局運管所批準原經營者在永橋至縣城的線路上增加一輛運力,結果引起鐘陵、池溪線車主多次到縣政府上訪、到我局無理取鬧,并把跑永橋的車輛堵在池溪長達兩個小時。鐘陵鄉羅盤村的群眾要求開通至縣城的客運班線,卻因現經營車主不同意而未開通。一氣之下,羅盤村萬姓村民上告到省運管局。
三、解決對策
實踐表明,經營主體過多,弱小分散,服務質量低,抗風險能力差,不利于農村客運市場的發展。作為省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試點縣——廣豐縣自20xx年實行公司化改造以來,由開始以一線一公司至20xx年的一片一公司,發展到現在三家公司經營全縣的農村客運線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車”的戰略目標,為發展我縣的農村客運提供了有益借鑒。
廣豐縣成功的做法表明,以公司經營為主體,一是有利于統一調派運力,提高實載率,降低運營成本,解決淡季運力過剩、旺季運力不足的問題,減少無序競爭,嚴格執行票價政策;二是有利于加強從業人員的素質管理,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三是可以采取冷熱線路捆綁式經營,有利于農村客運線路“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根據上級交通部門提出的農村客運要向規模化、公司化、公交化方向發展的要求,借鑒廣豐縣的成功經驗,建議縣委、縣政府加快農村客運結構調整步伐,調整農村客運經營機制,優化運輸組織,積極穩妥推進公司化經營、公交化運營。
農村客運公司化改造的工作思路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政府牽頭、行業引導、企業經營、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著力提高農村運輸供給能力、農村客運安全監管能力、農村客運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促進農村客運安全高效、服務文明誠信、市場規范有序、路站運協調發展。引導、鼓勵、支持現有農村個體客運經營戶采取股份制、合作制、聯合、重組等形式,全面實現公司化經營。
(二)總體目標
通過整合現有的運力資源,促使農村客運由經營主體多元化向投資主體多元化轉變,提高農村客運經營者的抗風險能力、經濟效益和服務水平,實現農村客運“四統一”標準、“四化”管理的目標, “四統一” 即:,統一標志、統一進站、統一售票、統一發班;“四化” 即:經營主體公司化、運營模式公交化、線路布局網絡化、線路車輛同型化,讓更多的農村群眾真正享受到城市低價、舒適、方便的公交服務。
(三)改造方法
1、成立領導機構。設立進賢縣農村客運線路改造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掛在縣交通局內,具體負責協調、處理和解決農村客運線路改造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相關事項。
2、穩步有序推進。20xx年在條件成熟的鄉鎮如衙前鄉、架橋鎮試點,成功并取得經驗后,20xx年將在全縣全面實施,到20xx年全部完成我縣的農村客運線路公司化改造工作。
3、線路經營權的確定。線路經營期限為5年,由縣交通局通過服務質量招投標予以確定經營企業。原則上,一條線路由一個企業經營,特殊情況并在條件允許下兩條相近且重疊的線路也可由一個公司經營。
4、原經營者的解決途徑。一是對原經營者的車輛進行評估,由改造企業收購,并給予車輛經營者一次性經濟補償;二是原經營者以車輛為資產參股經營。
(四)后期監管
按照交通部《道路旅客運輸班線經營權招標投標辦法》(20xx08號)令的規定,每個客運企業按車價的3%收取服務質量保證金,對違規違章的車輛直接用質量保證金來處罰。對企業進行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對連續兩次考核為b的企業,取消線路經營資格。
(五)工作建議
篇4
可行性研究是運用多種科學手段(包括技術科學、社會學、經濟學及系統工程學等)對一項工程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的綜合科學。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程度,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
可行性研究報告分類、用途
1、用于企業融資、對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這類研究報告通常要求市場分析準確、投資方案合理、并提供競爭分析、營銷計劃、管理方案、技術研發等實際運作方案。
2、用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立項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該文件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而編寫,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立項的基礎文件,發改委根據可研報告進行核準、備案或批復,決定某個項目是否實施。另外醫藥企業在申請相關證書時也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
3、用于銀行貸款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商業銀行在貸款前進行風險評估時,需要項目方出具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對于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內銀行,若該報告由甲級資格單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組織專家評審,部分銀行的貸款可行性研究報告不需要資格,但要求融資方案合理,分析正確,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請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資金、工商注冊時往往也需要編寫可研報告,該文件類似用于銀行貸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冊的可行性報告不需要編寫單位有資格。
4、用于境外投資項目核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國外礦產資源和其他產業投資時,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報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或省發改委,需要申請中國進出口銀行境外投資重點項目信貸支持時,也需要可行性研究報告。
5、用于企業上市的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這類可行性報告通常需要出具國家發改委的甲級工程咨詢資格。中商智業為多家創業板和中小板企業提供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服務(包括已經上市和正準備上市的),積累的豐富的編寫經驗。中商智業擁有行業內最為豐富的數據庫、一流的市場調查和行業分析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及豐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經驗。
6、用于申請政府資金(發改委資金、科技部資金、農業部資金)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這類可行性報告通常需要出具國家發改委的甲級工程咨詢資格。
在上述六種可研中,第2、3、5、6準入門檻最高,需要編寫單位擁有工程咨詢資格,該資格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三個等級,甲級最高。
項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設項目投資決策和編制設計任務書的依據;
2、可行性研究是項目建設單位籌集資金的重要依據;
3、可行性研究是建設單位與各有關部門簽訂各種協議和合同的依據;
4、可行性研究是建設項目進行工程設計、施工、設備購置的重要依據;
5、可行性研究是向當地政府、規劃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有關建設許可文件的依據;
6、可行性研究是國家各級計劃綜合部門對固定資產投資實行調控管理、編制發展計劃、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投資的重要依據;
7、可行性研究是項目考核和后評估的重要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作用
1、建設項目論證、審查、決策的依據。
2、編制設計任務書和初步設計的依據。
3、籌集資金,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重要依據。
4、申請專項資金,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
5、股票發行,向證監會申請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據。
6、取得用地,向國土部門、開發區、工業園申請用地的重要依據。
7、與項目有關的部門簽訂合作,協作合同或協議的依據。
8、引進技術,進口設備和對外談判的依據。
9、環境部門審查項目對環境影響的依據。
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意義
可行性研究是確定建設項目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是在投資決策之前,對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技術經濟分析的科學論證,在投資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后的社會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綜合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財務的盈利性,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分為政府審批核準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融資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核準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側重關注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影響;融資用報告側重關注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具體概括為:政府立項審批,產業扶持,銀行貸款,融資投資、投資建設、境外投資、上市融資、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可行性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要求
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寫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對于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乃至整個國民經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錯誤和遺漏,在可行性研究中:
(1)首先必須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基礎資料的收集工作。對于收集的基礎資料,要按照客觀實際情況進行論證評價,如實地反映客觀經濟規律,從客觀數據出發,通過科學分析,得出項目是否可行的結論。
(2)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深度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基本內容要完整具體,應盡可能多地占有數據資料,避免粗制濫造,搞形式主義。
在做法上要掌握好以下四個要點:
①先論證,后決策;
②處理好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評估這三個階段的關系,哪一個階段發現不可行都應當停止研究;
③要將調查研究貫徹始終。一定要掌握切實可靠的資料,以保證資料選取的全面性、重要性、客觀性和連續性;
④多方案比較,擇優選取。對于涉外項目,或者在加入WTO等外在因素的壓力下必須與國外接軌的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內容及深度還應盡可能與國際接軌。
(3)為保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質量,應保證咨詢設計單位足夠的工作周期,防止因各種原因的不負責任草率行事。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格式
1、總論
項目提出的背景(改擴建項目要說明企業現有概況),投資的必要性和意義、研究工作的依據和范圍;
2、需求預測和擬建規模
國內外市場需求情況的預測、國內現有生產能力的估計、銷售預測、價格分析、產品競爭能力、進入國際市場的前景等、擬建項目規模、資金來源、投資總額、產品方案和發展方向的技術經濟比較和分析;
3、資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設施情況
經過儲量委員會正式批準的資源儲量、品位、成分以及開采、利用條件的評述、原料、輔助材料、燃料的種類、數量、來源和供應情況、所需公用設施的數量、供應方式和條件;
4、建廠條件和廠址方案
地理位置、氣象、水文、地質、地礦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交通運輸及水、電等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廠址方案比較與選擇意見;
5、設計方案
項目的構成(包括主要單項工程)技術來源和生產方法、主要技術工藝和設備選型方案的比較、引進技術、設備的來源國別,與外商合作的技術方案、全廠布置方案的選擇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輔助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和選擇;
6、環境保護
環境現狀、預測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提出環保與三廢治理方案;
7、企業組織、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8、資金籌措和利用外資方案:
資金用途,主要采購內容和采購方案、列出主要設備、材料清單(含數量、型號和主要技術參考等)合資期限、出資方式、外匯平衡、償還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確交待、
9、經濟評價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報告的依據,也是其組成部分,一般應包括的內容:項目建設單位委托書、項目建議書批件、地質報告、產品檢測報告、環境分析報告、資金來源意向證明、征地和外部協作條件的意向性協議、其它等。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是運用多學科專業知識的綜合性復雜系統工程,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質量直接影響著項目的投資決策水平、做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特別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對提高建設項目投資效益,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篇5
2、持建設單位法人證明及相關行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個人經營者憑身份證到工商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到檢驗檢疫局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與環保證明》。
3、根據《農業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辦法》、《農業基本建設管理辦法》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再持《營業執照》及《財務制度》到稅務局辦理《稅務登記證》。
4、最后持《土地規劃許可證》、《營業執照》、《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與環保證明》、《稅務登記證》等,到建設局申請《建設施工許可證》。
篇6
第一條:為加強我市農業項目管理,提高辦事效率,促進勤政廉政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廣東省農業廳專項資金與項目管理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本暫行規定的項目是指國家級項目、省級項目和市級項目。國家級項目是指國家計委、財政部、農業部等有關單位安排的農業基本建設方面的基建撥款項目、中央財政專項事業費項目和國家政策性銀行開發性貸款項目;省級項目是指省直有關單位安排的省財政專項資金和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市級項目是指市直有關單位安排的市財政專項資金和農業基本建設項目。
第三條:*市農業局專項資金與項目管理實行統一調控,專款專用,權責分明和公開透明的原則。
第四條:*市農業局資金與項目管理實行行政領導責任制,由局資金與項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專項資金與項目的統一平衡與協調。
專項資金與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按黨組成員職責分工,由各主管業務的局領導負責。局計劃與政策法規科歸口負責資金與項目的編制和申報,相關職能科室負責對資金與項目的建設和管理進行經常性的指導、檢查和監管。
第五條:農業建設項目實行法人責任制,承辦財政專項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企事業單位法人為農業建設項目法人,對項目申報、資金管理及竣工后的運行與管理等全過程負責。
第二章項目的申報
第六條:申報項目的內容和要求。
1、按農業專項資金性質分別申報。
2、要有請示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報告封面包括:項目名稱、主管部門、承擔單位,承擔單位負責人及聯系電話,建設地點,編寫單位,聯系人電話、編寫時間等;內容包括:項目背景、目標任務、實施計劃、完成時間、投資規模、經濟和社會效益、財務分析及資金來源;建設項目要求列表細化建設名稱、規格、數量、性能、用途、價格等;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建設期限和實施進度安排;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項目資金的績效評價;環境保護與衛生安全;如需配套資金的要附上有關證明材料(地方配套資金承諾函件,有關配套條件或技術成果證明)等,如中央和省對申報的項目資金有特別要求的,依照有關規定執行。
3、申報省級農業項目資金由項目所在縣(市、區)農業局和財政局聯合申報,并將申報的項目與市農業局對口科室銜接,項目申報材料要一式八份,并附送電子版。
4、重大農業建設項目要聘請有關專家進行論證評審,并經實地考察,科學論證,擇優和篩選立項。
5、各地對申報的項目要進行嚴格的審核,負責審核項目申報的立項范圍和條件,項目產生的效益和對農戶的帶動能力和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各地農業項目主管部門還要簽訂項目責任書,對項目工程建設過程的物資采購,招投標,工程監理、財務審計監督、竣工驗收和管理運行全過程進行監管和負責。
第七條:項目申報的時間和要求
1、縣(市、區)和市直農業部門申報下一年度省級農業項目專項資金時間:每年12月。
2、計劃與政策法規科對上報的農業項目進行初審,向局專項資金與項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局黨組提出初審方案:次年1月。
3、市農業局資金與項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局黨組對初審方案討論審定后,會同市財政局,統一上報省農業廳、抄送省財政廳:次年2月。
4、申報項目由有關縣(市、區)農業和財政部門聯合逐級申報,市不受理單獨上報和越級上報的申請報告。市直農業部門申報省級農業項目由各職能科室與申報單位負責草擬請示和可行性報告,計劃與政策法規科負責協調、指導和綜合,由市農業局、財政局聯合上報。
第八條:國家級項目和省級、市級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投資計劃,經國家或省、市有關部門批準后,由計劃與政策法規科會同有關業務科(辦)擬文后報局領導核準簽發,下達(轉發)給有關項目建設單位。
財政農業專項資金項目投資計劃下達,由業務科(辦)擬文會計劃與政策法規科,報分管局領導審定發文下達。局下達的項目投資計劃文件須抄送市農業局監察室備案。
第三章監督與管理
第九條: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要建立和健全項目監管責任人制度。市農業局各業務科室要落實一名科級干部為項目建設的監管責任人,負責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中央、省、市下達有關農業專項建設項目的文件,經局領導批閱后,應送計劃與政策法規科登記備案,并由有關職能科室跟蹤落實。
第十條:項目的組織實施等工作由有關的業務科(辦)負責。業務科(辦)要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協助項目承擔單位做好有關技術指標和效益指標的制訂,進行技術指導和項目績效評價和總結等工作。
第十一條: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資金由有關業務科(辦)會局辦公室草擬文件下達,抄送局計劃與政策法規科。局資金與項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對項目建設資金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支出預算、年度投資計劃及工程進度情況審核,加強基本建設財務檢查監督工作,確保配套資金落實和資金專款專用。
第十二條:國家級項目和省、市級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要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先進行自檢自驗,然后向市農業局有關業務科(辦)提出驗收申請,由有關業務科(辦)牽頭,會同辦公室、計劃與政策法規科等科(辦)組成驗收小組進行驗收。驗收結果報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如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對項目進行抽查,項目承擔單位要密切配合。
市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由局有關業務科(辦)牽頭,會同辦公室、計劃與政策法規科、局監察室等組成驗收小組進行驗收,并對重大項目進行跟蹤評價。局監察室要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項目資金安排使用的廉政監督。
第四章獎勵與懲戒
篇7
(一)項目的計算期與具體實施進度如表1所示。總之,初步規劃建設期為2年,生產期為15年,項目計算期(即有效壽命期)為17年。項目計算期與實施進度安排合理,利于項目的有序開展。
(二)項目初始投資額估算建設投資估算內容主要為固定資產投資,墊支的流動資金主要包括購入的魚苗、苗木等。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如表2所示。初始投資資金的投放分兩批進行,第一批資金于建設起點投放,按照投資建設進度和內容要求,投放金額為919萬元,第二批資金在第一年年末投放,金額為551萬元。
二、項目建設財務可行性評估
(一)產品成本估算1.營業成本估算。按照項目內具體產品進行估算,估算內容包括外購原料及輔助材料、外購燃料與動力、運輸費、工資及福利費、修理備件費、銷售費用等。營業成本估算表如表3所示。2.固定資產折舊費。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270萬元,按直線法計算,殘值率取5%,平均折舊年限按15年計取,每年折舊費為80.43萬元。3.經營付現成本估算。總成本費用扣除折舊費、攤銷費和借款利息支出后即為經營付現成本。本項目年經營付現成本為947.57萬元。
(二)營業收入與營業稅金附加估算1.營業收入估算。項目全部投入運營后,按達產計算年度營業收入。營業收入估算表如表4所示。2.營業稅金及附加估算。根據現行稅收政策,銷售農產品免稅,應交旅游和其他收入營業稅及附加11.55萬元。
(三)利潤總額及其分配估算1.利潤總額估算。利潤總額是產品營業收入扣除年總生產成本費用和營業稅金及附加之后的余額,本項目年平均利潤總額為920.45萬元。2.利潤分配。項目獲得的利潤總額首先應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額后繳納所得稅25%,并從稅后利潤中提留10%的法定盈余公積金。本項目年均稅后凈利潤為920.45×(1-25%)=690.34(萬元)。
(四)財務盈利能力分析1.現金流量分析。該項目的現金流量表如表5所示。從現金流量表來看,現金流入全部依靠營業收入,從第三年末開始盈利,假設每年的營業收入不變,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不變,從第三年年末到第十七年年末,每年的營業凈現金流量維持在770.77萬元。現金流出主要來自建設期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以及之后每年的經營成本。從累計稅后凈現金流量來看,到第四年開始為正值,即第四年可以收回所有投資,第四年末的累計凈現金流入為71.54萬元,到第五年末累計達到842.31萬元。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也稱為獲利能力,它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指標是財務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為關注的,也是企業經營者和債權人必須關注的。盈利水平的分析主要選取三個指標,分別為凈現值、內部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1)凈現值(NPV)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按行業的基準收益率或其他設定折現率計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凈現值是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其實質是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計算現值。其計算公式為:NPV=∑(CI-CO)t(/1+)i-t。其中,NPV為項目在起始時間點上的凈現值;i為折現率。在i的選擇上,本文結合行業情況,選擇基準折現率為12%。通過Excel表格最后計算結果顯示,稅后凈現值(NPV)為2812.27萬元。從這一指標上看,凈現值大于0,且比較可觀。(2)內部收益率(IRR)是反映項目實際收益率的一個動態指標,該指標越大越好。一般情況下,內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準收益率時,項目可行。因此內部收益率等于項目計算期內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等于0時的折現率。具體公式為:NPV=∑(CI-CO)t(/1+IRR)-t=0。通過Excel表格最終計算結果為稅后內部收益率為32.47%,遠大于12%的折現率(也就是最低期望收益率)。因此,內部收益率顯示項目可行。(3)投資回收期。靜態投資回收期指以項目的凈收益回收項目投資所需要的時間。假設從第M年末開始累計現金凈流量大于零,含有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計算公式如下:Pt=(M-1)+第M-1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資額/第M年的現金凈流量。根據公式計算結果為:稅后投資回收期為3.9年,投資回收期較短。因此,經過盈利能力分析顯示,無論是內部收益率、凈現值還是投資回收期都顯示該項投資可行,即該項目具有較強盈利能力。3.財務生存能力分析(1)本項目計算期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累計凈現金流量總額為10091.55萬元,該數額足以維持項目的正常生產運營,實現項目自身的資金平衡,而且還具備確保項目財務可持續生存的基本條件。(2)在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累計盈余資金不出現負值,這是項目財務生存能力的必要條件。由于項目能實現自身的資金平衡,不需要依賴短期融資來維持正常生產運營,由此進一步證明項目具備良好的財務生存能力。4.不確定性分析(1)盈虧分析該生態園區項目建設完成后進入正常營運年份,該項目的年固定成本約為462.6萬元,可變成本為565.4萬元,以生產能力利用率計算的盈虧平衡點為:生產能力利用率=固定成本(/年營業收入-年可變成本-年營業稅金及附加)×100%=462.6(/1960-565.4-6.81)×100%=33.33%產值=1960×33.33%=653.27(萬元)計算結果表明,當項目建成后只要生產能力利用率達到33.33%或產值達到653.27萬元時,便能實現盈虧平衡,說明該項目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2)敏感性分析選取初始投資、年營業收入和年經營成本作為影響項目效益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項目凈現值敏感性分析。經過分析可知,項目效益相對年營業收入和經營成本成本比較敏感,尤其是年營業收入,而對初始投資額不甚敏感。今后在園區生產經營中應把握市場動向,調整經營策略,努力提高營業收入。具體見表6。通過以上對該園區項目的財務可行性的分析,綜合而言該項目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生存能力較強,企業能獲得較好的利潤,經濟效益良好,但須注意要不斷保持和提高營業收入。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表7所示。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1.該生態園建設項目基于循環經濟的要求,利用地理優勢和資源特點科學規劃和配置資源,立足生態,巧妙地將旅游和農業結合起來,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也符合當前民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具有獨特性和發展潛力。2.該生態園建設項目具有技術可行性,某農業大學和畜牧水產局的技術合作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從上述分析中來看,該項目具備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將會帶來明顯的示范效應,該項目具有操作可行性。
篇8
為規范**縣政府建設項目管理,充分發揮財政性建設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我縣城市基礎設施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財建[20**]394號)、《**省省級預算項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規定,結合**縣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意見:
一、政府建設項目的范圍、標準
政府建設項目是指經縣政府批準實施,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性建設資金進行建設的項目。
**縣政府建設項目具體包括建筑物及基礎設施購建、大型修繕兩類。城建、交通部門50萬元以上,其他部門30萬元以上的建筑物及基礎設施構建、大型修繕必須納入項目庫管理。
建筑物及基礎設施購建是指房屋建筑物購建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出項目。房屋建筑物購建包括購買或自行建筑辦公用房、業務用房、倉庫、職工生活用房、教學科研用房、學生宿舍、食堂及圖書館、體育場館、科技館等建筑物(含附屬設施如:電梯、通訊線路、水氣管道等)的支出。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田設施(含土地整理開發)、公路(鄉村道路)、橋梁、水壩、車站、排污、給水、排水、供氣、供熱、園林苗圃、綠化及公共綠地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出。
大型修繕是指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納入固定資產核算范圍的各類設備、建筑物和公共基礎設施等大型修繕支出項目。包括:資本化的各類設備維修、房屋建筑物維修、管道維修、公共基礎設施維修、文物建筑維修(保護)、革命紀念建筑維修等。新晨
財政性建設資金,是指財政預算內、預算外安排的和政府性融資取得的,用于市政、教育、科學、文化、衛生、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維修的資金。具體包括:
(一)財政預算內安排的建設資金;
(二)政府性基金安排的建設資金;
(三)用財政預算外資金安排的建設資金;
(四)政府性融資取得的建設資金;
(五)政府各部門、各行政事業單位從上級部門取得的各種專項建設資金;
(六)政府各部門、各行政事業單位以集資、捐贈、贊助等方式取得的建設資金。
二、項目庫管理
政府建設項目實行項目庫管理,項目庫是對建設項目進行規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數據庫系統,進入項目庫的項目是經過嚴格論證后符合要求的項目。
項目庫的設置原則是統一規劃、統一建庫,分層管理。縣財政局制定統一規范項目申報表和項目建議書格式,納入財政信息化管理系統。各部門按規定填制和上報項目數據。
項目庫設立兩個層次:部門項目庫和財政項目庫。部門項目庫由部門管理,預算部門對本部門及所屬單位提出的項目按規定的程序進行論證和審核,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照統一要求編制項目建議書,擇優排序,列入部門項目庫。
財政項目庫由縣財政局管理。預算部門根據要求,將部門項目庫中的項目提交縣財政局,縣財政局對預算部門申報的項目報縣政府審批確定后,納入財政項目庫。
三、預算單位項目的申報
預算單位于每年的10月底前根據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本部門職責、工作目標和發展計劃、縣級預算資金投資的方向和范圍、縣級財力的可能等因素,收集項目所涉及資源、部門經濟數據、社會經濟數據、市場情況等有關資料,初步確定項目的內容、投資構成、規模和資金來源,綜合研究后向財政局提出次年本部門的政府建設項目申請,并填寫項目申報表(附件一),建立部門項目庫。對不可預見及上級專項資金安排的項目可隨時申報,隨時入庫。
項目申報表是預算部門向財政局報送預算項目的申請文件,內容主要包括項目的名稱、類型、性質、承擔單位、申請理由、項目基本情況和有關部門審核意見,以及項目總預算額、分年度預算安排情況、資金來源等。新晨
四、項目的篩選、審批、論證
財政局對預算單位報來的建設項目及概算進行匯總整理,編制預算單位建設項目匯總表,于每年的11底前報縣政府審批。縣政府根據縣城建設總體規劃,社會事業發展規劃,三年大變樣重點工作等進行篩選,優選最急需最可行的確定為重點建設、維修項目,并按輕重緩急進行排序。重點項目確定后,縣政府組織發展改革局、建設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和交通局等相關部門會商同意后,由預算單位按照規定的建設項目報批程序到相關部門辦理各項前期審批手續(交通部門可暫按原體制建庫,抄送財政備案),對項目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充分研究論證,編制項目建議書(附件二),及時報縣財政部門。
項目建議書是項目論證和規劃相關材料匯集文本,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基本情況、立項依據、項目概況、項目效益情況、項目可行性報告、資金籌措、投資規劃、分年度預算、部門評審情況等。項目建議書需附相應的城建、國土、發改、環保等部門的審批材料、項目可行性報告、立項批準材料。
財政部門根據預算單位編報的項目建議書建立財政項目庫,并按照政府批準的項目順序排列,列入財政項目庫的項目為擬列入部門預算的項目,沒有入庫的項目不能列入部門預算,仍保留在部門項目庫做為儲備。
五、入庫項目的預算安排
列入部門預算建設支出項目均從財政項目庫中擇優順序選取,財政部門結合財力按部門預算編報程序統一編報建設項目支出預算,報縣政府審批。
經批準列入部門預算的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必須經縣政府審批同意,再由建設單位和項目承包單位簽訂合同。
經批準列入部門預算的建設項目,必須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施工圖設計文件須按有關規定,報建設局委托審查機構審查。
經批準列入部門預算的建設項目,預、決(結)算必須經財政投資評審中心進行評審,做為項目招投標和資金撥付的依據。
六、項目庫的考核
為確保建庫質量,保證項目信息的完整、準確、合規,一是要考核預算部門對建庫的認識。是否存在認識不足,應付了事,濫報項目個數,漫報項目金額,難于保證項目信息準確和有效利用的;二是要考核具體操作的合規性。是否存在不按要求格式和時間申報,導致入庫項目信息不全,報送更新不及時。是否存在評審、論證不規范。是否存在將幾個小項目打捆成一個大項目,各分項目之間數據不準確,細化困難的。新晨
考核結果做為項目預算安排的依據,區分問題的大小及對建庫的影響程度緩列或不列入次年部門預算。同時和縣委、縣政府出臺的項目建設考核辦法規定掛鉤。
附件:1、項目申報表;
篇9
特色效益農業是有別于傳統吃飯農業、原料農業、大綜農業的商品農業、致富農業、特色農業,有別于傳統自給自足、粗放經營、產銷分離的市場化、競爭性、產業化農業,追求的是單位面積的最大產出效益、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和產品市場占有率。貫徹落實重慶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各地應加快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區域差距。
太空經濟
太空經濟是指各種太空活動所創造的產品、服務和市場。太空經濟時代到來的顯著標志是,人類從更多地關注航天技術本身的進步轉向更加注重其應用。據測算,各國政府在航天領域的投入產出比為1:7至1:14,航天技術以其覆蓋面廣、帶動性極強的特點,應用范圍幾乎遍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不但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而且催生了太空工業、太空農業、太空資源利用、太空能源、太空旅游等諸多新興產業。比如,太空育出的水稻、小麥種子,生長期縮短,產量更高、營養更好。太空有著微重力、超潔凈、深冷、輻射性強等特殊環境,可以制造出在純度、強度、壽命上有極高品質的工業產品。
3D打印機
3D打印機和普通復印機外型相似,唯一的不同是,它打印時不用紙而是粉末。打印機工作時,首先將一項設計物品轉化為3D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進行逐層分切打印。這些粉末會一層層地被特殊的膠水粘合,按照不同的橫截面圖案固化,一層層疊加,像做蛋糕那樣創建三維實體,一個完整的物品就會這樣成型。現在可以打印出立體的藝術雕塑、專業的醫用骨骼、運動鞋、概念自行車,甚至能在太空打印宇航員所需要的任何物品,包括金屬部件。
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數字化制造及大量新能源、新材料的應用為標志,具有以下特征:直接從事生產的勞動力數量快速下降,勞動力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小;個性化、定制化的生產,要求生產者要貼近消費者與消費市場。前兩次工業革命,一次以紡織機的發明為標志,一次以福特汽車自動生產線的建成為標志。其特點都是把復雜的制造過程分解為一系列簡單、重復性環節,本質上還是“人海戰術”。3D打印機的問世,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到來的標志性事件。第三次工業革命徹底顛覆了“人海戰術”,將導致工業生產對勞動力數量和勞動熟練程度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勞動者的創造性將成為主要競爭力。
再工業化
“再工業化”是西方學者基于工業在各產業中的地位不斷降低、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下降、大量工業性投資移師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狀況,提出的一種“回歸”戰略,即重回實體經濟,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避免出現產業結構空洞化。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樣一個循環過程,符合經濟形態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規律。如果說“去工業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環節,那么,“再工業化”實際上是對制造業產業鏈的重構,重點是對高附加值環節的再造。
篇10
一、支持范圍
“企業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專項”支持企業對從國內外引進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并形成新的自主知識產權或技術標準。重點支持企業建立產學研結合的長效機制,對引進的技術進行再創新。
二、申報條件
申請專項資金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申報企業條件
1.基本要求:企業在*地區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中方控股;
2.人員要求:員工人數不低于50人,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有優秀的管理團隊、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和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
3.經營業績:年銷售收入不低于500萬元,凈資產不低于500萬元,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企業年研發投入占企業年銷售額的3%以上;
4.財務要求:財務管理規范,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狀況良好;
5.知識產權要求:具有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由專門的機構或人員負責知識產權事務,擁有一項以上的自主知識產權;
6.對獲得過本專項支持企業的要求:獲得過本專項支持的企業,待項目驗收后方可繼續申報。
(二)申報項目條件
1.項目技術為引進技術,知識產權明晰,無產權糾紛;項目實施后應能夠促進相關產業技術競爭力的提升;
2.項目屬于軟件、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農業科技等高新技術領域;
3.消化吸收再創新和技術引進的資金投入比達到1:1以上;
4.項目實施后,核心技術能形成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新的自主知識產權,研究開發的技術標準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或被國際標準組織采用;
5.項目產業化前景好,項目實施后應能夠給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并使企業競爭能力有大幅度提升,能對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6.每家企業只能申報一個項目。
三、支持方式與額度
(一)支持方式:本專項采取無償資助的方式,對申報企業進行擇優支持。
(二)支持額度:每家企業資助額度不超過80萬元。
四、申報與受理
(一)申報時間和地點
本專項實行集中申報、集中受理。*技術交易促進中心受*市科委委托負責受理專項項目申請。
申報時間:20*年4月25日—5月30日
地址:*市海淀區蘇州街甲49號三樓專項管理部
咨詢電話:*
(二)申報程序
1.網上申報。瀏覽*市科委網站*、*技術交易促進中心網站*的政府專項申報欄目或*市知識產權創新服務平臺網站*的政府專區下載填寫項目申報書,并在*技術交易促進中心網站*的政府專項申報欄目注冊,登陸后進行網上申報。
2.報送書面材料。經*技術交易促進中心網上審核確認后,按要求準備申報材料,在申報截止日內,將準備好的申報材料報送*技術交易促進中心。
(三)申報材料
1.《*市科委“企業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專項”項目申報書(20*年度)》,同時報電子版;
2.附件
(1)項目可行性報告,同時報電子版;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公司章程或股東協議書等復印件;
(3)是"*市專利示范單位"或"*市專利試點先進單位"的企業須提供相應證書復印件;
(4)近兩年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如有審計報告請提供),并加蓋企業財務章;
(5)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自主知識產權證明材料(包括專利證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等復印件);
(6)企業標準管理制度及牽頭或參與研制技術標準的有關證明材料;
(7)企業近三年獲得政府資助的相關證明;
(8)項目引進知識產權或技術的合同(屬于從國外引進的,要有中文對照)、財務憑證、引進技術的專利證書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引進的知識產權或技術屬于多個所有權人時,要出具其他所有權人同意實施轉讓許可的相關證明;
(9)與申報項目相關的自主知識產權證明材料(包括專利證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等復印件或專利申請受理通知復印件等);相關的查新報告、檢測報告、獲獎證明或標準建議書、申請書、立項書、標準文稿等;
(10)二次開發屬于產學研聯合開發或與其他單位合作開發的,需提供有關的合作協議書或意向書;
(11)其它相關資料:企業資質證明、獲獎證明、行業主管部門授權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或技術的檢測證明等。
(四)裝訂
申報材料按A4紙張打印,其中《*市科委“企業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專項”項目申報書(20*年度)》獨立裝訂,項目可行性報告及其他附件熱壓裝訂成冊。以上材料一式七份,均應加蓋單位公章。
(五)情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