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刻與加工技術教程范文
時間:2023-11-14 17:54: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玉石雕刻與加工技術教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專業設置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省職校開設的數十個民族文化專業方向可以大致分為技藝類和戲曲類,大都在近10年內相繼開設,這與近年來民族文化整體保護意識的提升有關聯。2003年10月《世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旨在保護以口頭表述、節慶禮儀、手工技能、音樂、舞蹈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于2004年8月加入該公約。2005年,江蘇省有37項民族文化項目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后,省、地、市各級非遺項目都在陸續建設、評選中。這是我省民族文化專業開設的大背景和大環境。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產業需求型。一般是技藝技能類專業,有地方產業作為支撐,因出口暢順所以招生、發展情況良好,有的還發展成為學校的特色、示范專業。比如江蘇省宜興丁蜀中專,1988年就在與當地紫砂二廠聯辦紫砂班的基礎上建成工藝美術專業(紫砂陶藝方向),目前年招生300人左右。相類似的還有連云港東海中專的水晶專業等。
二、自發保護型。技藝類和戲曲類都有,往往是職業學校從保護民族文化的責任感和傳統繼承出發,利用某些有利資源開辦。比如南京市莫愁中專秉承“傳中華文脈,育特色人才”的辦學理念,2001年開設了古籍修復專業,使古修技術由傳統的師徒相傳走上了正規教育之路,2004年升格為五年制大專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江蘇省武進中專為了傳承“常州大麻糕”的傳統制作工藝,開設了“大麻糕制作”專業方向;鹽城高師的淮劇專業源自1958年“鹽城專區藝術學校”的戲曲專業,辦學歷史悠久。還有連云港藝術學校的淮海戲和連云港五大宮調專業方向等。這類專業的設置學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師資力量比較強,容易出精品、出亮點。
三、行政干預型。地方政府牽頭組織,行政力量直接介入,布置職校開設相關專業,對地方民族文化項目進行后續人才培養。比如江蘇省東臺中專2011年開辦的發繡藝術專業,就是在東臺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關心和指導下,為了提升當地發繡行業的整體水平、產品檔次而建設的。淮安文化藝術學校的淮海戲專業建設則是當地文化傳承工作框架中的一個部分:由淮安市市政府主導,制訂五年保護計劃,包括建立較為完整的淮海戲資料庫和資料陳列室,設立淮海戲博物館,建立淮海戲專題網,申報國家級代表傳承人,設置傳承機構等。無錫文化藝術學校2007年在無錫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恢復開辦錫劇表演專業,并獲得政府撥款200萬。政府的強力推動往往使得該類專業建設基礎好、起點高。
另外,還有一類屬于復合型,往往整合了政府、學校、行業其中二者或三者的合力。比如常州藝術高職校經過廣泛深入的社會調研,在常州市政府和市文化新局的大力支持下,結合常州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的發展需求,與其合作辦學,在表演藝術專業中設置錫劇表演方向和江南絲竹方向,增開民間工藝美術專業亂針繡和留青竹刻兩個技能方向。再比如江蘇省六合中專開辦的雨花石雕刻專業,既有當地該產業市場發展迅速、人才緊缺的需求,也有學校看準雨花石藝術雕刻市場前景的眼光。
從現階段發展情況來看,民族文化專業建設依靠行業或學校自發進行的潛力是十分有限的,有很多限制條件。有相當多的民族文化類型、非遺項目由于并不具備市場開發的因素,存活的空間有限,被職業教育“看中”的機會很小。行政干預型或者復合型應該成為民族文化專業建設的主要推動力量。
專業建設的“異彩紛呈”
一、師資建設
由于民族文化傳承的特殊性,專業建設中“人”的因素極其關鍵。這里的“人”有三種內涵:一是身負絕藝的傳承者,大多是工藝美術大師、表演藝術家、行業知名人士等,在專業里起指導、領銜、支撐的作用。往往一個這樣的人可以撐起一個專業,也往往一類技藝的傳遞就系于一人身上。二是專業教師,他們承上啟下,一方面學師的技藝,另一方面承擔大量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技藝和學生之間架起有效傳遞的橋梁。三是學生,有些技藝的傳承對學習者有著特定的要求,而由于民族文化的衰落,招收不到合適的學生也成為專業發展的一大困難。比如江蘇省戲劇學校就感到好的學戲苗子一年比一年難找。在這里我們主要觀察前兩類“人”――他們直接構成了專業師資――對專業建設的作用情況。
一般來說,各校的民族文化專業都延聘了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專業教師或承擔教學任務,一些非遺項目也都有傳承人擔綱牽頭,但是,由于這些專業人士的層次各異,教學能力不同,在專業教學中介入的程度和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直接影響了該專業民族文化傳承功能的實現情況。一些學校充分利用了這種差異,采用各種形式挖掘專業人士的能量。比如宜興丁蜀中專,學校組建了由宜興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擔任理事長,行業大師汪寅仙、徐安碧以及其他不同類型代表組成的專業理事會;在理事會的專業指導、支持下,學校選聘優秀行業專家擔任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大師、名家更在學校建立大師工作室。這些行業專家不僅參與課程開發、教學計劃的審定、教學督導,還在學校的“陶都職教論壇”中開設“名家講座”,為專業教師拜師學習紫砂陶制作技藝提供了平臺。江蘇省武進中專一方面傳承并改良大麻糕制作工藝并使其先后成功申報成為常州市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校成為“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藝的保護和傳承單位”;另一方面,學校還培養青年教師學習傳統制作工藝,嚴玉華和陳平老師分別成為常州市、武進區級該項“非遺”傳承人。江蘇省戲劇學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師和省內外著名演員以及文藝團體領導組成的三結合專家指導小組,并長期聘請一批舞臺實踐經驗豐富的表演藝術家來校任教,發揮專家的作用;每學期的劇目教學和基功教學統一管理,有機結合,因人設戲,因材施教。連云港藝術學校則采用“校團合一”的辦學模式,該校的部分教師組建為江蘇省女子民族樂團,演出時是演員,上課時就是教師。
理想的行業人士參與職業教育的狀況應該是這樣的:他們一邊要將自己掌握的技能進行鞏固深化并有所創新;同時,他們也要將這類技能的基礎和精要與專業教師合作,開發出適合職校學生學習掌握的課程和教材;他們最好能夠直接帶學生,不行就帶出老師來,同時對老師的教學過程進行指導和提點。現實情況中能夠開發課程和教材的專業人士數量是很少的,更多的情況是帶領教師學習技藝,這就使得專業教師的任務格外重要。他們要學習技藝,還要想著用什么方式讓學生也學會技藝;他們不僅要傳授技藝,做好大師與學生的中介,還要做好其他的開發、設計、制作等工作,用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和手段培養出新型技能人才。許多學校感嘆的師資問題其實主要是指這一部分的師資缺乏。而事實上民族文化專業的教師培養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路徑。由于民族文化傳承往往是一項“孤獨”的事業,無環境,無氛圍,無群體,專業教師只能靠“自我成就”才能有所作為,這是一項亟待破解的難題。在這里,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宜興丁蜀中專的做法:學校在開展“青藍工程”和“雙師型工程”的基礎上,對工藝美術(紫砂陶藝方向)專業的青年教師提出了“拜一個行業名師為師,學精一門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藝,做好一件作品,帶好一批學生”的“四個一”要求,有效地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同時還制定了《名師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建設條件與管理辦法》,將工作室建設和基地建設、課程建設、帶培青年教師以及領銜人自身發展結合起來,促進了教師團隊的共同成長。
二、課程與教學
許多職校的民族文化專業在這一方面都進行了探索,也積累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常州藝術高職校經過市場和專業分析,決定“江南絲竹”專業方向培養的人才需要掌握一至兩項演奏技能,具備相應合奏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掌握江南絲竹文化,具有編排、演出和教學經驗,能勝任各級民族樂團的演出要求;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則培養掌握本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適應民間工藝產業發展需求,具有從事“留青竹刻”與“亂針繡”等工作,在民間工藝領域中專業基礎厚、技術能力強、職業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工藝方向的專門人才。在這個目標的引領下,學校以強化實踐能力、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培養能力和技能為主線,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崗位課程體系;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同時建設了名家領銜、學校主導、系部支撐、教研室為主體的與劇團及產業園項目接軌的工作室,集教學與生產、理論與實踐為一體,使之成為項目課程的研發地、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營、創意設計和創造實踐的工作間、融通市場與學校的橋梁。
在內容設置上,各校也都根據人才培養需求和師資狀況,進行課程和教材建設。比如連云港東海中專始終牢牢把握專業課程改革這個主題,建立和完善了“三以一化”專業課程體系,將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水晶方向)專業拓展為水晶工藝品設計、水晶工藝品雕刻、水晶工藝品營銷三個專業化方向,從設計到雕刻,從雕刻到營銷,縱向延伸專業鏈。先后開發了《玉石雕技法》《雕刻技藝實用教程》等7套專業實訓教材。江蘇省六合中專努力做到“教室工廠一體化”“教學生產一體化”,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充分體現“教學做合一”“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
民族文化項目的一大特色是實用性很強,因此各校都在專業教學中加大這方面的滲透力度。比如無錫文化藝術學校教學融理論、實踐為一體,將原來主要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的藝術實踐,逐步拓展為創新型綜合藝術實踐和為社會服務型藝術實踐三者并舉的教學實踐體系。常州武進中專則經常舉辦全市性的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藝、工藝專題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常州大麻糕品嘗會,使其更貼近現實、貼近市民,逐步形成產業化發展規模。還有一大難點是藝術創作的創新性如何培養的問題,這方面宜興丁蜀中專的探索值得借鑒。學校在專業技能課程中逐步推進單元制的項目教學;改革評價方式,在項目課程結束后組織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頒發證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為了促進紫砂制品多元化的個性創作,專業教師引導學生在完成項目中獲得“精神、自由、主觀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個人超驗,通過作品賞析,與大師對話,相互交流評價,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創造性。
課程與教學,是民族文化技藝傳承由傳統的師徒授受到現代的班級授課制職業教育最大的區別所在,這個環節處理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應該是專業建設的重中之重。可惜的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一塊成了許多民族文化專業建設的短板,拿不出像樣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更談不上實現項目課程建設、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等先進教育理念。當然,民族文化技藝的傳承有其特殊性,一些傳統教學方式更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問題是,這些好的教學方式往往湮滅在時間長河中,并沒能被很好地繼承。當課程與教學處于一種相對“真空”中的時候,專業的薄弱與萎縮就會是一種自然的結果。這是值得我們關注和警惕的。
三、實訓基地建設與產學(教)研合作
當古老的民族文化遇到現代職業教育的時候,實訓基地建設和產學(教)研合作成為其有效傳承的創新途徑。在這一方面,我省諸多職業學校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實踐案例。
首先,實訓基地的建設有效促進了專業教學。比如六合中專建設了集教學、實訓、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雨花石工藝美術實訓基地,包括畫室、泥塑室兩個專業基本技能教學實訓室,切割及打磨室兩個可進行實際雕刻技能訓練的雨花石雕刻實訓室,兩個可進行產品圖樣設計的平面設計及三維設計實訓室,以及工藝美術師蔡春華、蔡康麟的雨花石雕刻工藝工作室。丁蜀中專的紫砂陶實訓基地也由起初單一的制壺實訓擴展到裝飾實訓、雕塑實訓、燒成處理、模擬繪圖等功用,實現了與生產過程的對接,具備了實踐教學、職業技能鑒定、技能競賽、社會服務等功能,為項目課程的開設奠定了物質基礎。
其次,實訓基地的建設為校企產學(教)研合作提供了平臺和契機,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培養了市場,營造了難能可貴的社會氛圍。比如東臺中專與東臺天藝發繡有限公司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和發繡產品研發中心,實行半工半讀的學習模式,企業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學生作品按件計酬。在發繡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學校和合作企業加大技改力度,創新發繡產品的生產工藝和題材內容,如以“絲語心語,真情永恒”為主題,相繼推出了“心香一瓣宗教繡、永結同心情侶夫妻繡、手足情深同窗畢業繡、福如東海長壽感恩繡”等發繡產品,獲得了市場認可。常州藝術高職校與常州華夏工藝美術博覽園、常州市錫劇團、常州市歌舞劇院等對口單位合作,參與項目開發,進行訂單式培養應用型人才;另外學校還充分利用常州社區大學的資源,通過藝術進社區、藝術進校園等活動,開展作品展覽、演出和專題講座,擴大非遺項目在地方的影響力。無錫文化藝術學校安排學生定期參加無錫市錫劇院、江陰市錫劇團、宜興市錫劇團、大豐市錫劇團、錫山區錫劇團、張家港市錫劇團等劇院的排練、演出,以提高、豐富學生的舞臺實踐和表演機會。六合中專與南京楊記工貿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生產經營模式培養,進行雨花石來料加工的項目經營,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以生產項目帶動師生實訓;還成為南京冶山國家礦山公園玉石研發基地,校企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取得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助。丁蜀中專依托紫砂陶實訓基地創辦了宜興市丁職陶瓷有限公司,積極推進實訓基地的“七合一”功能,利用學校資源組織技術開發,由機電專業、工藝美術專業師生協作開發的新瓦斯窯、新電窯等一系列陶瓷行業專用設備已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同時利用該基地還成立了江蘇省中小學教師陶藝培訓中心,為省市中小學培訓陶藝教師。鹽城高師淮劇專業常年組織師生帶著精心排練的大戲、折子戲到軍營、農村、煤礦、工廠進行實習演出,參與各項政治接待、重大紀念、慶祝性演出等社會服務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又為社會各界送去了精神食糧,受到普遍歡迎。
四、“進口”和“出口”
一個職教專業只有“進口旺”“出口暢”,才能形成辦學的良性循環,民族文化專業也不例外。甚至由于此類專業的特殊性,“出口”決定了“進口”,“進口”決定了某個專業乃至某類民族文化技能的生死存亡。在調研中不乏很有傳承價值的專業(方向)因為招不到學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甚至面臨撤并的情況。因而各校都在培養生源方面花力氣、下功夫。
第一招是經濟刺激。那些行政支持型的民族文化專業在得到政策支持的同時一般會配套經濟資助。比如淮安文化藝術學校的淮海戲專業最初生源非常匱乏,學校承諾免除學費與生活費后才招到足夠的學生。東臺中專給予報考發繡專業的學生學費和住宿費全免的優惠政策,同時還將獲得每人每年政府助學金1500元。江蘇省戲劇學校爭取政府專項經費,2006年起免費向全國招生,開辦“小京班”,用項目形式進行管理和培養,取得明顯成效。這一辦班模式被納入江蘇省文化人才建設工程,并在本校的丹劇、海門山歌劇班中得以延續。
第二招是廣開門路,利用社團活動、社會培訓、社區宣傳等方式擴大潛在生源。比如常州藝術高職校組建與民族文化專業方向對應的四個學生社團,將外專業對非遺有一定興趣和愛好的同學集聚起來,以培訓的方式開展普及活動,有效地培養了一批有基礎、有興趣的非遺愛好學生。連云港東海中專的水晶專業每年都吸引一大批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下崗職工等來校培訓,為其就業創業、脫貧致富拓展空間。
第三招是打通出口。一方面積極開拓升學進修的通道。比如丁蜀中專開辟四條路徑:一是組織學生參加江蘇省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讓學生有機會進入高校進一步學習;二是學校與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聯辦成人大專教育,在中職課程完成之后接通成人大專課程,讓學生在工作的同時學習提升;三是開設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五年制高職教育專業――雕塑藝術設計(紫砂陶藝方向)專業;四是自2012年起,與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進行“3+3”中高職銜接試點項目。另一方面,為學生的就業、創業不遺余力地創造條件。比如東臺中專成立了校內學生創業基地――“絲語”發繡坊,主動與婚紗影樓、婦幼保健機構、民政單位等接洽合作,推廣學生的發繡作品。東海中專鼓勵水晶專業師生參加各類展評活動,先后在國家、省各類工藝品博覽會上獲78項金、銀、銅獎;專業就業率達100%,畢業學生有的成為水晶企業管理人才,有的在營銷崗位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同時涌現出一批創業典型。
五、文化建設
對于民族文化專業來說,文化建設有著別樣的意義:從促進專業教學的角度來看,文化建設能夠有效地提升專業志趣,培養專業情感。就像六合中專設置了雨花石石料標本、作品圖片的展示櫥窗;常州藝術高職校在校園環境布置中隨處可見非遺元素,定期開辦留青竹刻、亂針繡作品展覽,舉辦江南絲竹和錫劇的專場演出等。這種類型的文化建設雖還停留在本專業層面,但已經有了擴大民族文化影響的努力和實踐。如果從總結民族文化歷史經驗和保存優秀成果結晶的角度看,也有一些學校的工作正在自覺不自覺地承擔著這個歷史使命,完成或接近這種超越:
宜興丁蜀中專倡導“以陶載文,以技傳人”,每年舉辦一次師生作品公開匯展,校內建立了“五朵金花”陳列館,宜興紫砂、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等各類師生作品精彩紛呈,彰顯著宜興獨特的陶瓷文化和鮮明的專業特色;建立了孫伯春老師作品陳列室和南京藝術學院吳開誠教授藝術館,收藏了吳教授所捐贈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歷屆師生的國畫、油畫、書法等作品;學校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韻”成為宜興紫砂陶藝術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大文化載體。
江蘇省武進中專將全面深入開展普查工作,摸清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藝、技藝生成、發展歷史及歷史代表性傳人情況;建立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藝傳承人、傳承群體資料庫,用DVD形式詳細記錄常州大麻糕制作的全過程;進一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探究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藝、技藝發展軌跡和在國內名點名小吃文化圈內的影響及價值;繼續組織、舉辦好常州大麻糕文化活動,將收集的有關常州大麻糕的傳說故事、奇聞逸事等編輯成書。
專業發展的“前途漫漫”
在對我省職校開設的民族文化專業建設情況有了一個總體的觀察梳理后,自然要關注到它們當下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出路。由于現代工業文明所帶來的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愈加逼仄,這使得職業教育成為接續和傳承文化傳統的一個全新渠道。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這種渠道的作用充分發揮,必須要在“一盤棋”的全局統一部署和行政資源的有效調配下才能進行。民族文化專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這兩個因素的不到位、不匹配、不協調有著密切的關系。
民族文化專業的發展問題一是在資源層面,二是在實踐層面。資源層面集中在資金和師資兩個焦點,而后者的問題尤為突出。幾乎所有的民族文化專業都在喊“缺少師資”“專業教師缺行斷檔”“沒有編制難以進人”“師資青黃不接”,既牽涉行業人士也關系普通專業教師,說明這是一個普遍的短板;除了部分有行政直接資助的職校,大多數民族文化專業感到經費困難,“先進設備需要投入”“辦學投入捉襟見肘”。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還存在多頭辦班的現象,比如淮海戲、淮劇、錫劇等戲曲類專業都有不止一家職校在辦,無疑加劇了師資、生源的緊張,且不易形成辦學的比較優勢和相對特色。這一切的背后其實揭示了兩個問題:一、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還未進入政府頂層設計的視野,還處在一種相對無序、隨意性較大、還未真正認知到其傳承價值的生存格局中;二、利用職業教育來傳承民族文化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民族文化類職業教育要和其他保護手段一起,整體規劃,合理分工,同氣連枝,互相呼應,才能真正實現其效用,而這是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全局部署和有機調控的。
民族文化專業實踐層面的問題其實是前述現象在教學、辦學上的終端反映:一是教學體系、課程結構、專業標準、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提檔升級,比如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等;二是對民族文化傳承的研究不夠,在傳統經驗的總結、現狀的分析和未來的發展等方面缺少系統深入的研究;三是缺少相應的物質(經驗)積累、生存環境、發展土壤。淮安文化藝術學校對淮海戲專業的發展列舉了幾條建議,很有針對性,也很有借鑒意義,茲列如下:
1.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協調社會各界和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建立起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的協調機制或工作機制,使全社會都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之中。比如實施“淮海戲進校園”工程,把具有濃郁區域特色的淮海戲加入到學校音樂課、賞析課中,在提高學生藝術素養、豐富學生藝術知識結構、提升學生思想境界的同時拓寬淮海戲傳承和發展的途徑,維護淮海戲生存土壤,擴大淮海戲的受眾面。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上開辟淮海戲賞析專刊專欄;通過劇場演出、廣場演出、電視廣播、舉辦文化藝術節、旅游節、戲曲大賽、發行唱片等活動,讓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了解淮海戲、接受淮海戲、喜歡淮海戲。
2.政府要在人才培養上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保障。從不同渠道爭取支持,無論是政府財政撥款還是民間資助,盡可能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保護淮海戲的行動中來。
3.搶救性搜集傳統劇目、現當代劇目的樂譜以及音頻、影像資料,加快建立淮海戲資料數據庫,這些是研究淮海戲的基礎,更是淮海戲的文化精華所在。
4.構建良好的研究氛圍,由淮海戲名家、藝術研究者、淮海戲專業人員、淮海戲愛好者建立淮海戲研究團隊,開展淮海戲專項課題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服務戲曲表演和教育實踐。發揮藝術類學校的優勢,專業的藝術背景和教育資源能夠很好地幫助推進淮海戲的理論研究和創作水平。
5.要對淮海戲人才培養進行人才結構狀況分析,淮海戲的主要人才是編劇、導演、演員、作曲四類,這就要求建設好戲曲人才在崗培訓和深造制度。
- 上一篇:對儒家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 下一篇:文化主題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