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06:28: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西域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外語學習;交際能力;文化;習得
一
“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傳授語法知識,而是培養交際能力;學習者產生的語言不僅要符合語法要求,而且要符合社會規范,要合情合理,貼切得體”(劉潤清,1999:161)。“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最早是由美國人類學家和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D.Hymes)在1972年提出的。這一概念與喬姆斯基提出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相對立,既包括語言能力,又包括語言運用。
隨著交際能力概念的提出和語言學理論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習得任何語言都要習得其語用規則和文化”(劉潤清,1999:167)。每一種語言都有其語法規則,同時又有一套自己的語用規則(即如何得體地應用語言完成人際交流)。這套語用規則與其所屬文化密切相關,它涉及到使用這種語言的群體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審美觀點等。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不同語言群體的文化不同,其語言使用規則也不同。要實現與不同群體的人進行成功的交際,離不開對對方文化知識的了解。因此,要學習一門外語,從而獲得以這種外語為載體的良好的交際能力,就必須習得它所承載的文化知識。
外語文化習得不同于母語文化習得。母語文化習得是與語言習得平行進行的,中國學生在習得母語語言知識時,也同時習得了正確得體地運用母語的文化知識;而他們學英語或其他外語時,往往強調語言知識、語法規則的學習,而忽視了這種外語所承載的文化因素的習得。因此,即使是語言能力強的優秀外語學習者,也極易在與該族語人的交際中產生語用失誤、交際障礙,甚至是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其后果是嚴重的。正如著名語言學家Wolfson曾指出的那樣,外語學習者與講這種語言的民族人交際時,他們的發音或句法錯誤往往可以被容忍,而他們違反語言使用得體性的現象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因此,要獲得與講外語的民族的人進行順暢交際的能力,就必須在學習外語語法知識的同時習得其文化知識。
二
在認識到文化習得對外語學習的必要性后,不少研究者開始了對文化習得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理論框架。在國外學者的研究中,較有影響的是文化適應模式(theAcculturationModel)。其主要觀點是:外語學習是文化適應的一部分,學習者對目的語的適應程度決定其習得外語的程度。換句簡單的話說,學會一門外語同時也是學習、適應一種外國文化。這種理論的提出是基于對在自然環境下外語學習的研究。學習一種外語的過程就是逐步適應這種新的文化的過程。這是因為語言既是表現文化的主要手段,又是文化的載體。通常學習一門外語,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學習者對講這種語言的該族人的看法和態度。學習者要學好這種語言,就必須了解和適應該語言所表達的思想體系和信仰體系,以及涉及到的文化格調、風俗習慣、交際系統等。文化適應模式還認為,學習者對外語文化的適應程度表現在他與該文化的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如何。一個學習者作為其母語民族的一個社會成員去接觸另一個民族的成員時,會有諸多社會因素影響到他的態度;這些因素構成他去適應新文化、學習新語言的社會距離。心理因素則是由學習者自己的情感因素所決定的。
我國學者高一虹曾提出一個“1+1>2”的第二語言習得模式。她不僅認為語言習得的同時又是文化習得,而且認為兩種文化的融合會在學習者身上造就出一種新的人格。學會第二語言之后,兩種語言的文化在該學習者那里就不再是水火不相容的并存,更不是一種文化代替另一種文化,相反,兩種文化會相互作用,學習者會加深、拓寬對第一文化的認識,又因移情作用對第二文化也會有深刻的理解。這樣的學習者比不懂第二語言的同族人對母語文化的優點更加欣賞,對其局限性也更加敏感,而且比不懂第二語言的外族人對第二文化的特點看得更清楚,對其優點感受更深。這種強烈的雙文化意識使學習者的創造潛力得以發揮。如果他的造詣很深,他很可能有時比本族人還本族人,比外族人還外族人。這種新的人格的轉換過程,不是從第一文化到第二文化的橫向轉換,而是從低級需要層次向自我實現狀態的縱向超越。
三
文化,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它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因此文化習得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并非易事。文化習得與外語學習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我們要正確對待二者的關系,不能把部分等同于整體,也不能以整體來代替部分。對于中國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文化習得的問題,眾多學者曾展開過熱烈的討論,但至今未有定論。筆者認為,文化習得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文化習得應以目的語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時文化為主。同一語言群體往往是多種文化的有機復合體,其中有主流文化,也有屬于各種不同群體的亞文化。如在美國社會中,來自東方的亞裔美國人的文化和來自非洲的美國黑人文化等都是亞文化。作為外語學習者,我們應習得其主流文化,因為主流文化代表著目的語語言群體絕大多數人的文化取向。此外,文化不是始終如一的,它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任何語言群體的現實文化都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我們應對其共時文化的歷史沿革有所了解,但文化習得的重點應放在其現階段的文化內容上,因為它代表目前文化的發展水平及未來文化的發展方向。
第二,文化習得要消除文化定式、減少偏見。文化定式(Stereotypes)是一種整體式的文化取向,即把某一文化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當做該文化的代表的—種傾向,其結果是每個文化群體的成員都被當做其所屬群體的代表而具有此群體的文化特征。文化定式使得人們用過分簡單的語言概括并描述目的語文化,而忽視了其文化的個性。例如,有人這樣概括:中國人好客,美國人富有、慷慨,黑人擅長音樂、舞蹈和體育運動,猶太人聰明,德國人呆板、僵硬,日本人雄心勃勃,非洲人懶惰、隨遇而安。這種文化定式忽視了目的語民族的個人文化特征,無疑對交際是不利的。文化習得就是要讓學生避免戴著文化定式的眼鏡去接觸目的語文化。因此,我們在以目的語群體主流文化為主要內容進行文化習得時,還要兼顧主流文化內不同群體的亞文化及它們之間的差異,盡量接觸一些其社會階層、年齡、性別等不同的群體的亞文化,使自己對目的語語言文化的理解具體化。
偏見是“以一種錯誤的或不可變通的概括為基礎的一種反感心態。這種心態也可能表達出來,也可能被別人知覺到。它可能是針對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群體,也可能針對某一群體的個體”(賈玉新,1997:106)。偏見不是一般性的看法錯誤,它和文化定式一樣,具有執著的情感內涵:它對使其改正的證據總是固執地抵抗;它是僵化的、不可逆轉的、不可改正的態度;它基于錯誤的判斷或先入之見,是對別的群體或個人采取的否定態度,是一種不健康不合理的心態。偏見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人際交往。因此,為了能與目的語文化的人進行成功交際,我們應通過必要的文化習得減少偏見,使學習者對待目的語文化有一個健康平和的心態。
第三,文化習得要克服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WilliamGrahamSummer(1940)認為,民族中心主義是指“某個民族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當做對待其他民族的參照系;它以自己的文化標準來衡量其他民族的行為,并把自己與其他文化隔離開來”(賈玉新,1997:108)。這常常是無意識的產物——人們經常理所當然地認為,與其他民族或群體相比,自己民族的價值觀念、社會規范、社會語言規則等更加真實、更加正確。民族中心主義是一種普遍現象。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群體成員都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民族中心主義。由于民族中心主義對非本民族文化的人認識有錯誤,容易造成對其行為的錯誤解釋,導致不同民族或文化之間的相互不信任、甚至相互仇視;由于它認為本民族文化是天下唯一合理的文化,還會導致文化沖突。此外,民族中心主義使自己產生優越感,以自己的文化準則去衡量非本族成員的行為,并試圖改變他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它是對交際影響較大的一種心理因素,不利于跨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化習得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克服民族中心主義。只有多了解、多接觸,才能為降低民族中心主義的影響創造機會。通過文化習得,我們最終應以習得文化的文化相對主義為目標。所謂文化相對主義,即一種文化中的行為只能用其自身的準則去理解和評價。這意味著,在跨文化交際中,只能用對方文化的信仰、價值觀、社會規范等作為標準來解釋和評價其行為。
文化習得不僅是學習者獲得目的語文化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其獲得文化意識(CulturalAwareness)的過程。文化意識意味著學習者認為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屬性,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優于或劣于其他文化。要獲得文化意識,學習者必須對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有一個深刻的了解。而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要走出母語文化的窠臼,以局外人的眼光來審視和反思母語文化,這樣可以減少偏見和降低民族中心主義;同時,我們還要以局內人的眼光來審視目的語文化。只有通過習得其主流文化和了解其亞文化,我們才能夠消除文化定式,才能夠切身地從目的語文化成員的角度來衡量和評價其社會行為和語言行為,就像胡文仲及高一虹在《外語文化與教學》中指出的:“只有了解外國文化,才會對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外國文化。”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篇2
1.中西方體育文化哲學觀的差異
東方文化領域內的大多數民族注重在運動中修身養性,由此形成的體育文化往往將倫理道德視為重點,強調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重文輕武,崇尚中庸之道。其中,尤以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為典型代表,它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上,發展出以宗法體制為背景,以儒、道思想為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提倡人與自然應該處于一種和諧統一的關系之中,因此提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學觀,指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力圖達到身心兼修,陰陽平衡,個人內外的協調統一。這種哲學觀一旦與體育活動相結合,就形成了以提高個體內在修養和塑造個體人格為目的的體育文化精神。由于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根本要求是通過鍛煉身體以達到心靈的升華,因此可以說,中國傳統體育是一種“以心為本”的體育。既然古人從事體育活動主要是為了修身養性、益壽延年,那么就會傾向于選擇直觀領悟和內在意念修煉的方式而不是訴諸于求助外部力量,更不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身體對抗與較量來實現。所以,中國傳統體育活動方式表現出鮮明的“自娛性”特點,講求的是個體通過身心雙修,達到內在與外在、形與神的和諧統一,即在體育活動中,不僅要注重養身,而且還要自外而內地養性、養志、養氣、養心,強調運動中的身體最終能夠達到“精、氣、神”渾然一體的境界。即使是要進行體育競技活動,古人也認為那些體能、速度、技巧等身體機能的較量太浮于表面,高手之間較量的應該是精神境界的高下,包括心智、人格、修養。因此,在中國體育史上,鮮少發展出像西方體育那樣競爭性強、對抗激烈的比賽項目,這與西方自古以來崇尚挑戰和冒險,追求不斷超越人類運動能力極限的體育理念是截然相反的,熱愛競爭運動的西方人則在現代社會將這一體育理念明確表述為“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西方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的哲學精神基礎之上的,其總體特征主要表現為肯定個人自由,支持平等競爭,鼓勵個人不斷超越自我,突破生理與心理的極限。西方的哲學思想又助長了這種體育競爭意識,激勵著他們積極投入到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對抗之中。長此以往,“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機制,使西方人逐漸形成意志頑強、個性獨立、思想解放、富于進取精神的民族性格。因而他們相信只要經過嚴格的體育訓練,不斷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就能在競爭比賽中贏得勝利。與注重身體的內在道德心性修煉,內斂型的東方傳統體育不同,西方的哲學傳統、民族性格和社會歷史進程所孕育的體育文化,是一種注重身體外在能力提高,超越型的體育。這種體育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在一定規則范圍內展開的競爭運動,簡言之就是“競技型體育”,“公平競爭”是其核心要素。體育運動的“競爭”是參與者們憑借自身的體能、速度、靈敏度和柔韌性等素質,以及專門的運動技術技巧和心理能力,在完全發揮的狀態下所進行的激烈對抗與沖突。只要雙方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競爭對抗愈激烈,比賽的精彩程度就愈高,個體的身體潛能就愈被開發,參與者的精神追求也就能夠得到越大程度的滿足。因此,運動員在體育比賽中總是竭盡所能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西方以“競爭”為核心的體育運動是一種展現機體能力、意志品質、榮譽感、勇氣和斗志的活動,在此過程中個體人格精神亦得到完善與提升。但是,體育競爭的目的畢竟是為了最終的輸贏結果,其價值取向是線性的、單向的。現代體育的賽場上,絕大部分項目都是源自西方傳統體育系統,例如田徑、球類、拳擊等無不具有高強度對抗的特征。
2.中西方體育文化價值取向的差異
不同文化領域中哲學思想的比較差異往往導致了體育價值取向的千差萬別。如前文所述,中國哲學崇仰“天人合一”的理念,認為天地之間,包括人與自然都是由“氣”而成,由“氣”而生,因此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中國人追求陰陽調和,中庸節制的養生之道。而西方哲學講究的是主客體之間的二元對立,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注重對客觀對象的征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在處理與客體的關系上,中國人注重物我合一,西方人注重以科學的方法認知對象;在思維模式上,東方人重直覺頓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在生活觀上,東方人安于現狀,知足常樂,西方人富于創新,不懼冒險。以上因素都影響了中國和西方體育文化觀中價值取向的選擇。中國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重視氣質、品德、精神的內在修養的體育價值觀,而把人的身體視作是三者的載體。道家主張順應天道、無為而無不為,追求道法自然的人格養成;儒家重視道德倫理和宗法體制,著力于塑造遵從禮法、積極有為的“君子”人格;佛家則主張超凡脫俗,六大皆空,追求心無一物的超脫人格的錘煉。儒、道、釋三者可以說都對中國傳統體育價值取向產生過重大影響,這也造成了中國傳統體育多重的價值取向。在中國體育發展歷程中,顯而易見的一個特征就是人們往往按照由表及里、由外至內,由形而下的身體活動到形而上的精神修煉這樣的運動順序,實現倫理、自由、超脫等多重人格的造就。因此,中國體育文化并不一味追求身體運動能力的提高,而是以運動的方式達到養“氣”的目的,它不僅意味著對身體的養護,更主要體現為心性、人格、道德修為、乃至精神境界的滋養。西方在體育文化的價值取向上與中國完全不同。以西方傳統體育的代表古希臘為例,它重視外在的身體更勝于內在的精神。盡管古希臘的運動者也強調身體應與精神相一致,但是他們更認同的是在身體美的基礎上實現二者統一。與東方體育的代表中國相比,古希臘人更看重由身體的力量所展現出來的美感,他們的體育理想并不是身體內部無形的道德人格或精神境界,而是血統純正、體格強壯、身形健美、擅長各種體育運動的身體本身。古希臘人對理想身體的崇拜,無疑對其繪畫、雕塑藝術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而這種注重身體之美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到希臘體育觀念的形成。他們以培育理想的身體為目標,創造出許多獨特的運動鍛煉方式和技巧。可以說,古希臘體育為推動西方體育文化的發展與成熟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基礎。
3.中西方體育文化方法論的差異
中國傳統體育注重養生,主張寓“養”于“動”。這是因為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人與自然是相輔相成。人們進行身體鍛煉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與自然相互交換的過程,從而排除濁氣,汲取真氣,最終達到五臟六腑通達順暢的目的。中國傳統體育一直堅持的信念是,人體健康和壽命的決定性因素在于內而不在于外,因此更注重意念的修煉,即使有身體動作,也是簡單而徐緩的,人們在掌握這些動作時,往往訴諸于直觀頓悟,追求動作的整體效果和內在神韻。概括地說,以靜養生,寓“養”于“動”,是東方體育運動的重要特征。由于它以身體的內部活動為主,輔之以外部運動,所以帶有肌肉劇烈收縮的動作并不太多,而且在具體的動作設計上講究緩慢、動靜結合,強調“形隨神游”、“澄心如鏡”、“靜悟天機”。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本民族的體育文化之中幾乎沒有產生像西方那樣純粹追求外在身體理想美的運動方法,也沒有發展出職業性的比賽,即使有對身體的關注,往往也是為了借此稱贊它所體現的內在氣質精神。還必須指出的是,中國古代的體育活動雖然源遠流長,但是它們主要依附于其他社會活動之中,相互之間未形成緊密的聯系,因此也就沒有發展出一個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和與之相應的方法論。西方人渴望通過體育運動修飾外形,獲得強壯的體格和健美的肌肉線條,因而在西方體育文化中,大多數運動項目都需要人體大肌肉群的參與,而且程度非常劇烈。西方體育熱衷于通過不同的體育項目對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訓練,從而獲得人體各部位機能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跑步、跳躍、投擲、摔跤、體操等項目的運動中,人們分別鍛煉了身體的頭頸、手臂、肩胸、腿等部位,進而改善人體的運動水平。同時,西方體育重視對身體結構、運動方法的科學探索,注重對人體解剖和生理機能的研究,在運動方法上遵循力學原理,追求符合人體科學和比賽規范的對抗與競爭。因此,西方體育文化體系有嚴密的科學理論研究作為基礎,有嚴格的體育運動競賽規則作為規范,還有運動場地器材設施的精密設計作為支撐,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的體育文化與其無法相媲美的。
二、中西方比較體育文化共同點
中西方體育文化雖然存在極大的差異,但是也有不少共同點。主要表現在:
1.共同的體育文化基礎
西方的體育自古希臘以來,就把追求和平、公正的運動精神作為根本目標。比如古希臘的伊斯利城邦與斯巴達人共同簽訂的“神圣休戰條約”,條約規定處于戰爭中的各城邦在奧運會舉行期間暫時停戰,共同參加神圣的奧林匹亞運動會,保證運動會在和平的環境下順利進行。奧運會的參與者們包括運動員和裁判員在內,比賽前必須到宙斯的神像前宣誓,保證遵守比賽規則,公平地參加各項比賽。古代奧運會所標舉的“和平”、“公正”的體育精神,為近現代西方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近代顧拜旦在古希臘奧運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奧林匹克主義”,其核心原則是力求使體育運動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強有力因素”。“奧林匹克主義”的提出將西方體育引向了維護和平與公正的發展軌道,現代社會這一體育精神在各項賽事和運動會中得到繼承與發揚,和平的比賽環境與嚴格的規則規范確保了每一位選手在平等的條件下展開對決較量。中國本土的傳統體育雖然沒有像西方體育那樣經歷由古代奧林匹克向現代奧運會轉型的過程,也沒有明確將和平、公正作為運動的宗旨,但是在儒、道、釋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傳統體育無時無處不表現出貴“和”與尚“禮”的特點。比如規范武術行為的武德便是源自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準則,武林的眾多流派無不以武德為其宗旨。這種遵守禮法規范/以“和”為貴的原則,實質上與西方體育一直貫徹的“公正”與“和平”原則在精神上頗為契合,所以就像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鑄就了西方體育精神一樣,東方的倫理思想也構成了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精髓。
2.共同的體育文化理想
現代社會一般是以真、善、美三個方面來評論人格價值的。真、善、美的統一,是最高的人格境界。現代體育以其變化莫測的結局、恢宏的氣勢、優美的藝術性塑造著人們理想的人格。現代體育的競技性決定了“公平競爭”是它的靈魂,人們在相同規則的制約下,必須通過自己真實的技藝,才能取得勝利,贏得觀眾的認可和贊美。現代體育把人生過程常遇到的成功、失敗、挫折、艱辛、淚水和歡笑等悲歡離合,融注于短短的瞬間,使人們一次次去經受各種意志的考驗、心理的沖擊,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它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激勵人們追求新的希望、新的理想和新的人生。體育還為人類塑造著美,它不僅有像藝術體操、花樣游泳、健美操等審美特征很強的項目,而且任何體育項目都蘊含著動作、形體、姿態等美感因素。無論是直接投身于運動過程或是觀賞一場體育比賽,人們都會感受到生命躍動的活力,領悟到人生奮斗的快樂,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現代體育以其特殊的方式,使人們在運動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不僅使人們身體健康、充滿活力,而且使人善于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去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培養出美的情操,塑造出美的心靈,使生活充滿情趣,在促進人們身體和精神完美的同時,使人格得到完善。理想人格的塑造一直在中國傳統文化建構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對于在儒、道、釋思想互滲互融的文化氛圍中逐漸成熟完善的傳統體育來說,如何在體育活動中錘煉個體的人格精神,提升內在的道德修養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傳統體育的特點就是通過體育活動來啟迪心智,教化情操,使身體修養和道德修養二者兼備,共同塑造理想的綜合性人格。顯然,其塑造方式主要是通過個體的修煉來完成對道德品格的培養,精神境界的升華。在中國傳統的體育活動中,無論是武術還是太極,乃至各類養生方式,都是在活動過程中極力實現內與外、德與體的協調與統一,簡言之就是既要體現“仁”之精神,又要謹守“德”之原則,還要追求“勇”之品格。因此,中國傳統體育的終極理想目標就是通過德體合一、身心兼修的體育活動,塑造融合了儒、道、釋理想的綜合性人格。
3.共同的體育文化目標
篇3
【關鍵詞】文明 文化 聯系 區別
一、文明的基本內涵及特質
“文明”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亙古而常新的話題,不同的人對之有不同的解讀,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文明論。“盧梭的文明批判論,孔德的實證文明論,摩爾根的文明起源論,福澤渝吉的文明進化論,湯因比的文明形態史觀,馬爾庫塞的批判文明史論,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文明具有以下三種特質:
(一)從創造性方面而言:文明象征的是人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中打下的印記,是人類自己創造活動的結果。馬克思指出:“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一種社會品質”。
(二)從進步性方面而言,文明作為人類創造活動的結果,指的是一種積極的文明成果,具有能夠推動社會和人自身朝積極方面轉化的功能,如果人類所創造的成果對于自然和人是一種消極成果的話,那就不是文明。
(三)就變化性方面而言,我們說文明是一種進步狀態,也就是說,文明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過程,而且這種發展是沒有止境的。
綜上所述,文明具有創造性、進步性和變化性三個特質,正是這些特質推動著文明的不斷進步和向前發展,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
二、文化的基本內涵及特質
從總體上而言,“文化”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指的是人類整個社會生產方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切事物的總和。也就是說,一切自然的現象和事物,只要經過人的認識和創造,即“人化”,便被賦予了文化的內涵和意義。狹義的文化則是指以文字或其他手段為媒介所記載和保留下來的人類所創造的繁榮文明成果。
通過對文化的基本內涵進行概括之后,我們可以窺探出文化的三點特質:
(一)就其社會歷史性而言:文化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就其本質而言,它不是單個人所創造的,而是出于復雜社會關系之中的所有人共同創造的社會財富,是全體人辛勤勞動的社會財富的總和。
(二)就繼承性而言:文化雖然具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特點,但是,文化的這種歷史特性并沒有使文化完全脫離人類文明史的發展大道。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憑空而產生的,它總是在前人積累的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的,是在前人所累積的文化營養成分的基礎上而產生的,后一種文化是對前一種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站在前一種文化的肩膀上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態。
(三)就其功能性而言:文化也具有文德和教化的功能。由于文化歸根到底是人們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是人們行為規范的總和。綜上所述,文化具有歷史性、繼承性和功能性,文化的功能性是在文化的歷史性和發展性之中彰顯出來的,而文化的發展史則是以變化的功能性為前提的,并且是歷史性地發展著的。
三、文明與文化的關系
(一)二者之間的聯系
1.文明和文化的主體都是人。文明和文化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他的核心都是人,他們都是作為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以及認識和改造人類自身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社會財富的表征。
2.文明和文化都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文明和文化都是人類為了適應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活動的結果,他們包含著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原始的實踐勞動產生了人,勞動實踐在類人猿轉化為人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勞動實踐的基礎上,人類得以不斷地認識和改造自然界以及人類自身。
3.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現形式。一般說來,文明的內在價值通過文化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而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于文化的內在價值而有意義。文明是文化的歷史積淀,而文化則是文明的外在表現形式。從一定的社會意義上而言,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越高,社會的文明水平也就越高。當然,在人類創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之中,自有積極的進步的成分才能稱之為文明。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文明是從屬于文化的。
(二)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
1.從二者的來源上來看,文化的產生要早于文明的產生。文化是伴隨著人類產生之日起就有的,當人類從類人猿通過實踐活動而脫離動物狀態,進行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時,當人類賦予自然物以人的“目的性”的標志和觀念的時候,原有的自然物便有了文化的意蘊。具備了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可能性。從而使人類的活動進入了文化的領域。可以這樣說,自從人類社會脫離動物界利用和改造自然界進行創造活動的時候,就有了文化。
而文明從總體上而言,是人類文化發展到有了文字記錄以后才開始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一書中,將人類社會分為:“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文化始終是貫穿三個時代的始終,同人類相伴而行;而文明則是從第三個時代開始的,即始于奴隸社會,在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可見,文化與文明的區別,從發生學的角度而言,是有先后差異的。
2.從二者的定義看,文化的外延性要廣于文明的。文化指的是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認識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社會成果的總稱。而文明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認識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積極成果,是和野蠻蒙昧相對立而言的。人類所創造的文化成果涵蓋了物質的、精神的和其他方面的一切成果。在這些成果中,既有精華的、進步的和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不朽內容,又不乏有糟粕的和落后的。所有的這些都是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的一部分,均可稱之為文化。但是,只有真正的反映時代精神和推動人類文明的優秀的文化成果,我們才能稱之為文明。而那些落后的腐朽的糟粕是不屬于文明的范疇的。可以說,文化是多樣的,具有精華和糟粕,先進和落后之別,而文明是文化中先進和精華的部分。所以從定義上而言,文化的外延性要大于文明的。
3.傳播的途徑和方式不同。文明和文化作為人類實踐所創造的成果都具有可傳播性。是可以被相互借鑒和學習的。但是,從一般的意義上而言,文明的傳播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有些時候往往不擇手段。這一點我們都知道,這一點在19世紀表現得相當的突出,經過幾次科技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打著傳播先進文化的旗幟,用堅船利炮轟開了落后國家和地區的大門。雖然此舉對落后國家和地區的文明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他對落后國家和地區的侵略也是造成這些國家和地區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而文化的傳播則是具有可選擇性的,對于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人們既可以選擇某一文化,也可以選擇其他文化。因此,文明的傳播具有強制性,而文化的傳播不具有強制性。
參考文獻:
[1]楊海皎,王琦.論文明與文化.學習與探索,2006,(1):66.
篇4
(1)藍色的貴族象征意義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常用“blueblood”,即“藍血”來形容歐洲貴族,這起源于西班牙皇室,由西班牙語“sangreazul”,直譯成英語而來。古老的西班牙人曾認為貴族身上流淌著的是藍色的血液,貴族所穿的衣服的顏色就叫做“royalblue”。英語俗語中還有許多用“blue”指代尊貴的優秀的表達方法,例如,在14世紀時,EdwardIIIofEngland設立了最高等級的爵位中,象征徽章是由藍色緞帶制作而成,于是“blueribbon”就象征著最高的榮譽或質量,如“blueribbonmechanic”指代技術一流的機械師;“bluestocking”指女學者、有學問的女人,這條短語起初為貶義,指裝作有學問的女人,從19世紀開始,詞性發生了改變,也指真正有學問的女人;“bluechip”原意是績優股,現在泛指那些前景好、回報率高的人或事;“blue-eyedboy”不是指有藍色眼睛的男孩,而是指受到寵愛或被特別照顧的員工;“abluemoon”指罕見的事情,因此不能直譯為藍月亮,在特定語境里是指千載難逢的機會,“He’sthekindofplayerthatcomesalongonceinabluemoon”他是那種百年不遇的天才球員;“true-blue”指永不褪色的藍色,后來引申為忠誠的或可靠的人,“atrue-bluesupporter”指一個忠誠的擁護者。
(2)藍色的貶義含義到了19世紀,“blue”的詞性也被賦予了一定的貶義色彩,被認為是“indecent”不體面的或“obscene”猥褻的,“bluemovie”則成了“obscenemovie”,即的意思,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黃色”的貶義含義相似,其演變過程是受到一定的民間風俗影響,約定俗成地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bluebook”并不是“”的意思,而是指“藍皮書”,即封皮為藍色的官方出版物。另外一些帶有貶義含義的“blue”表達,例如“bluetalk”指下流的言論;“bluesky”字面上是藍天的意思,但是“blue-sky”則是形容詞,用來形容那些無價值的、不保險的東西,“blue-skystock”指不可靠的股票。
二、黃色與藍色的中西文化差異理解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國文化中黃色與西方文化中藍色的相似之處,這兩種顏色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還有其它的內涵意義,而且大不相同。
(1)黃色在中西文化里的差異黃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居“五色之中”,代表了一種勇敢干練的性格。例如,在中國戲劇臉譜中,典韋、張飛這樣的勇猛干將就是用黃色作為他們的臉譜顏色。在心理學上的“黃色性格”,是指那些行動迅速、活力充沛、意志堅強、自信坦率的性格。黃色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明亮的顏色,代表著光明和希望,又與金同色,“黃燦燦”、“黃花閨女”這些詞語內含其義。“黃”在傳統文化中還有結束的象征。例如,“人老珠黃”形容人老了就不受重視,像珠子一樣發黃失去光彩,英語翻譯為“toloseone''''slooks”。總體來說,“黃”在中國文化中還是褒義居多,貶義含義也是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國文化的影響,但是黃色在西方文化中并沒有這樣的待遇,黃色在英語里常帶有膽小的、令人討厭的含義。例如“yellowdog”指卑劣的人;“ayellowlivered”在美語里是膽小鬼的意思。另外,“yellowbook”絕對不是“黃色書刊”的意思,而是指黃頁,就是通常說的電話號碼簿。
(2)藍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異藍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純潔、自由、和諧等象征含義。除此之外,傳統文化中藍色并沒有太多的象征意義,這是由于古代并沒有藍色的說法,而是青色。它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義稍微多一些。例如,“blue”在西方文化中還經常帶有“憂郁”的含義,在牛津詞典里是這樣解釋的:“(ofapersonormood)melancholy,sad,ordepressed”,“inabluemood”令人沮喪的,情緒低落的。“blue”一詞的演變,有一種說法是西方人在紀念耶穌死亡的日子都會把教堂布置成藍色,人們的心理充滿了悲傷,因為“blue”就有了悲傷的含義;另外一種說法是來源于美國黑人在艱苦的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音樂形式“blues”,翻譯成英文是“藍調”,或音譯成“布魯斯”,因為“blues”這種音樂形式通常表現得非常憂郁,因此“blue”也有了憂郁的含義。“blue”還有許多表達情感方面的含義,例如“blueMonday”疲憊的或倒霉的星期一;“blueintheface”徒勞無功的,意思是堅持做一件事情做到臉色發綠也沒有用“,Martinarguedwithhismotheruntilhewasblueintheface,butshestillmadehimwashthedishes.”Martin跟他媽媽爭論了許久,結果還是得去洗碗。
篇5
關鍵詞:他留人;鐸系;社會職能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示碼: A
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自有史記載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各少數民族都擁有自己宗教文化的傳承者。如,彝族的“畢摩”,傈僳族的男巫師“尼扒”、女巫師“尼瑪”,納西族的“東巴”。生活于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六德鄉的他留人①則有“鐸系”。“鐸系”是他留人的祭司,掌握鐸系文并能在各種祭祀場合詠誦經文,是他留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被奉為他留社會中的“智者”、“尊者”。從宗教職能看,鐸系屬于宗教的神職人員,是溝通人神的媒介。從文化職能看,他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擔著文化傳承的任務。
一、追本溯源:鐸系的來源
(一)文本來源
他留人有著豐富的民間文學,從民間文學文本中可以窺探到鐸系的來源:
“鐸系到底在哪里,
還得說起那塊火山地。
有家兩兄弟,
分家之后各自立。
哥哥把家產全占有,
弟弟空空啥也沒有。
為了過日子,
弟弟只有上山砍火山。
......”
在地里干活的弟弟忍受不了饑餓和勞累而暈厥,后來被猴子營救,于是,又有:
“公猴已形成鐸系,
母猴會唱女人的調子。
手持竹節、铓鑼、蘆笙,
邊敲邊舞邊唱邊寫。
做完法事命令眾猴子,
把‘死人’送出門。
其實弟弟只是裝著睡,
他把猴頭當鐸系的那一套,
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他已形成了鐸系。
……”
“哥哥貪婪被摔死,
弟弟從此當鐸系,
這個鐸系是鼻祖。”
這里描述了鐸系的來源和流傳歷史。從“唱經”的內容可見,他留人認為鐸系源于猴子。因為猴子教了鐸系知識,也就成為鐸系最崇拜的動物。
(二)碑林佐證
他留人有古墓群13000多座,占地面積廣闊。碑林上的圖案豐富,不同的墓碑上刻有不同的圖文,這些圖文是區分他留人等級的一個重要標記。碑林上的圖文多樣,刻有鹿、兔、麒麟等多種動物。從這些墓碑上刻有的圖文印記來看,大凡刻有猴子的墓碑都是鐸系墓。這與他留人在民間文學中對鐸系來源的描述一脈相承。
(三)本色出演
西南各少數民族歷史上所信仰的原始宗教,都有宗教活動主持人,即今天所說的“巫師”、“祭司”之類。他留人也不例外,其宗教活動的主持人就是鐸系。從名稱來看,“鐸”意為詠誦法經的人,“系”意為死,直譯為與死相關,與靈魂有關。“鐸系”,直譯為“詠誦司”,即與生死有關、與靈魂有關的詠誦法經的人。這個名稱賦予鐸系神秘色彩,甚至被當地的人們神化為“神人”、“圣人”,但究其起點,普通勞動者是他的本色。
鐸系是定居的農牧民,以農業生產作為謀生的手段。平常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農耕時按照時令進行播種,收割,勤儉持家。他們用雙手勞作,用汗水養活自己和親人,也與其他勞動人民朝夕相處。很多鐸系曾經還是工匠、醫生。通過打磨石器、治病救人等手段來關注自然界的生命規律。農民出身的鐸系并不脫離生產,祭祀結束后仍參加生產,日常的勞作是他們生活的根本。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不脫產的宗教活動者。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中所說:“人們首先必須滿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經濟的活動。”無論是在過去還是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鐸系首先是一名普通勞動者,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產生于普通勞動者中間。
二、雙重身份:鐸系的社會職能
(一)宗教的實踐者
原始宗教作為氏族社會的伴生物,對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他留人信奉萬物有靈、祖宗崇拜。又因居住在山間,靠山吃飯,故尤為崇拜山神。在他留人居住的山區,可以看到各家各戶在房后都設有自己的山神廟。一般設在大樹下,用瓦礫和磚塊搭成房屋的形狀,以表對山間神靈的崇敬之情。這是他留人信仰萬物有靈的一個體現。生死觀上,認為人死后靈魂與肉體相分離,但靈魂不滅。逝者的靈魂活在另一個世界里保護或監視自己的親人。在此信仰的指導下,鐸系主持各種宗教祭祀活動,暢游于人神之間,幫助他留人祈福、行事。作為一名宗教活動的神職人員,在大眾心目中他們是集各種“超自然能力于一身”的特殊人物,能將人們對神、對萬物的理解納入宗教活動的范圍之內。如,他留人過年時要舉行一家一戶的祭祖;宗支節則以家族為單位舉行祭祖儀式;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粑粑節(他留人最隆重的節日)上,整個部族以村為單位,到墓地“祭獻堂”舉行祭祖活動。這些活動是對已逝祖先的尊敬,是他留人祖靈崇拜的真實寫照。鐸系作為活動的實踐者,成為溝通往世、現世和來世的載體。
除了作為實現人們訴求的載體外,鐸系的主要職責是主持各種儀式或作為他留人傳統節日的祭司而出現。他留人舉行的儀式沒有固定的廟宇,祭祀儀式一般在信徒的家中或大自然的場景中舉行。以喪葬儀式為例,整個儀式過程包括接氣、裝殮、跳喪、簽點、引路、陰陽分家、出殯七個過程。儀式上,鐸系頭戴純麻制成的羊角孝冠,手持竹節、铓羅、蘆笙三樣法器,在靈場上邊奏邊舞,不停地吟唱,其內容主要包括超度亡靈,講述民族傳統、倫理道德及生產生活知識,體現他留人的價值取向。而鐸系的吟唱直到七個過程全部完成才宣告結束。“儀式可以說是社會文化維持其動能所必須的媒介。儀式是個人與集體在文化概念與社會互動上緊密交纏的場域, 透過儀式我們更貼近社會文化得以繁衍( reproduce) 及創制(produce) 的過程、機制與動力。尤其在結構較嚴謹的社會中, 儀式的內容與規范和表達的意象, 更為深刻細膩。”[1]儀式上,鐸系與神靈進行對話,將其他成員對生命的鐘愛, 對死亡的畏懼,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惡性的厭惡寄托于對神靈的祭拜中, 以此使之得到慰藉和鼓舞。從儀式實踐中,可以了解到鐸系在生活經驗上較其他人是豐富的,他留人需要鐸系來完成類似的諸多儀式,以滿足他們對祖先崇敬的情感欲求。不同族群的民間儀式常常包含著這個族群豐富的集體記憶,對整個族群而言,儀式中的集體記憶十分重要。他留人在喪葬儀式中無不表現出對族群生命來源的歌頌和對生命的崇敬,這種共識也成為一個族群穩固身份認同的基礎。通過儀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鐸系在他留人宗教文化傳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再則,鐸系通過宗教保護生態,平衡社區生活。鐸系教育人們與自然共處,不迫害自然,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讓人們主動地保護自然,形成一種自覺。倘若迫害生態就會遭到懲罰,他以神靈的名義對生態進行保護,與社區中那些用于約束人們行為的規章制度相互補充,共同維護社區的生態平衡。鐸系利用宗教制約人的行為,又帶有一種人文關懷。他不是一味地說教,更不是恐嚇,而是利用他留人傳統文化中的理性成分保護社區生態。從而他留人對鐸系更加地肯定,格外地崇敬。正如莊孔韶在《人類學概論》中所說:“宗教除了個人和社會方面的功能外,還具有重要的資源和生態意義。許多都包含著有關環境的知識或宗教暗示,因此宗教能夠有助于調整人類和環境的關系。”[2]
綜上所述,鐸系是他留人下的產物又是宗教活動的中心人物。他們相信萬物有靈、靈魂不滅,因而具有了“神性”。他的宗教職能具體表現為主持祈求庇佑的各種祭祀活動,利用宗教維護社區的和諧發展。然而,鐸系在從事宗教活動時,只負責敬奉遠祖神靈和祈福,雖也搞占卜神算,但不從事巫師的那一套驅邪活動,與巫師截然分開,從不與他們一起主持法事活動。可以說,鐸系的宗教職能正是他留人集體記憶的表現。法國人類學家哈布瓦赫指出,集體記憶不是某種神秘群體的思想,而是那個具體社會群體所生活的物質空間。哈布瓦赫認為正是集體記憶填充了歡騰時期(這種歡騰包括鐸系主持儀式的過程)與日常生活時期之間的空白,使得群體和社會的生活中不存在空白點。哈氏所說的集體記憶經常以各種典禮性與儀式性的節慶出現,使得記憶在單調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保持了自身鮮活的生命力。而無論鐸系在儀式中使用的法器怎么樣,著裝怎么樣,也無論儀式的流程和內容如何演變,都離不開人們對自然、土地、農業文明的崇拜和禮贊,也都是人們如何通過宣稱社群的共同信仰來定義社群身份認同的方式。
(二)文化的保存者
作為宗教的實踐者,鐸系被賦予“神性”。作為文化的保存者,鐸系又被譽為“智者”。因為在他留人的社區中,鐸系具有相對較高的文化素養,是他留人世代相傳的神圣宗教文化知識的保存者。
首先,傳承傳統文化。鐸系的知識層次較高,見識廣,閱歷豐富。擔任軍師,在戰爭年代出謀劃策,是軍隊的“智多星”;還擔任藥劑師,幫助他留人治病。從軍師到藥師再到今天的祭司,鐸系的身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他們憑借知識、閱歷、能力成為社區的“智者”。另一方面,鐸系能詳細地講述他留人的信仰、來源,能書寫鐸系文,詠誦經典。他掌握他留人記載的天文、歷算、占卜等各類知識,并能在各種祭祀場合流利地背誦各種經典,如“鐸系唱經”[3]“創世說”等,既表達了他留人的人生觀、倫理道德觀又傳授了生產和生活的知識,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價值。
其次,引導和諧文化。鐸系閱歷廣泛,維護民族團結,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還是文化的引導者。祭祀儀式中,除了祭拜外,他主要是祝福家人生活美滿,民族團結,維護家庭、家族的和諧,倡導一種和諧的理念。當他留人產生家庭矛盾、日常生活糾紛不能及時解決時,都會請鐸系進行調解。他通過教化、勸導、說服等多種方式使人從善,教人們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這種引導,其實質是將傳統文化運用于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是保存傳統文化最好的印證。
在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由于生產力及科技水平的低下,人們面對自然界及人類自身時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困惑。怎么解除這些困惑,人們把希望寄托在穿行于人神之間的鐸系身上。鐸系是集各種力量、法力于一體的象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觀念有所轉變。但是,極端現代化并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手段。因而,鐸系在他留人的生活中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既有對他留典籍的保存,又從意識形態上保護傳統文化。他留人每年舉行的儀式(粑粑節、宗支節)對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整合社區,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也是鐸系至今能繼續傳承下去的一個原因。
三、全球化:機遇與挑戰
全球化是任何民族文化發展不可回避的歷史文化語境。它縮小了時空的距離,為文化的多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使得文化交流迅速擴大。它多元、多級、多樣的特征為鐸系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們對民族文化認知程度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活態保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于是,開始有意識地對邊緣群體進行保護。全球化語境下對“本土”分外地重視,使得傳統的“本土”文化依然保存。這也是他留人的祭司鐸系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并且能受到空前的重視的原因之一。對“本土”格外重視,讓本土文化創造出許多經濟效益,比如在市場上可以見到“他留酒”、“他留雞”之類的文化產品的輸出,為他留人謀得了更多的福利。加之,各種媒體的介入宣傳,更多的人開始關心他留人,他留人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認知程度獲得極大提升。
然而,全球化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全球化將“本土”徹底地改變,使得更多的“本土”帶上了商業氣息,面臨消亡的危險。單從鐸系的傳承方式便可以看出危機所在。鐸系都是男性,在他留人中地位很高。鐸系培養弟子主要是約定俗成,一個村寨就一名,培養相對保守。六德鄉有22個他留人村,理應有22名鐸系,但到2006年只有7名,最年輕的也在70歲以上。而年輕的他留人,伴隨全球化的到來,涌入城市投身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外出打工、經商。因此鐸系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危機,他的傳承處于斷層。加之鐸系的沿傳方式較為原始、單一、規模小,不采用集體辦學進行傳承,使得鐸系這一特殊職業有失傳的危險。
總之,他留人信仰萬物有靈,祖靈崇拜。這樣的信仰需要鐸系來主持、召集、實施各個程序,這樣,鐸系就毫無懸念的成為了他留文化的傳承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他留文化就沒有鐸系,他留人的是鐸系賴以生存的文化河床。另一方面,作為文化人,鐸系掌握“鐸系文”,是知識分子,是各自宗教經典、音樂等民族文化的代表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鐸系,他留文化就可能中道失傳。然而,不論是宗教的實踐者還是文化的保存者,普通勞動者才是鐸系的本色。他們以提供的服務作為生活的部分來源,以自食其力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這一點他們和他留社會其他成員完全一樣。
“一個民族文化的特點個性,不是憑空產生,也不是絕對理念的先驗產物,而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積累形成的。環境和時代是決定民族文化的要素。”[4]他留人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創造出多彩的民族文化, 彰顯出獨特的文化特質,蘊涵著獨有的民族氣質。而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與交流的頻繁,各種文化產生了急劇的碰撞與融合,形成了當下世界同質化與多樣性并存的文化新格局。一方面,需要大力保護民族文化,發揮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比較,借助他者“在兩個元素相互作用、相互運動的過程中,可以產生一種反觀自身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不斷豐富、補充和修改原有的視域。”[5]大膽借助他者的力量,通過比較,反觀自身,以謀求發展。全球化語境下發展民族文化,更需站在一種合理的“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力避“民族中心主義”。也需有開放的眼光,將其發展置于多元文化的互識互證中來思考。鐸系作為他留人的祭司,與他留文化的發展相適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通過研究他留人鐸系,從而思考發展邊緣文化對當地經濟發展、文化保存的意義,試圖以此豐富族群文化的研究內容,推動他留傳統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工作,同時,引發關于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思考,更好地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使其能夠在人類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永放光芒!
注釋:
①他留人屬于彝語支民族,自稱“他魯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勝縣六德彝族傈僳族鄉鏡內他留河流域的雙河、營山、玉水三個村委會。此外,縣內的仁和、順州、濤源等鄉鎮,以及華坪縣的通達、維興,鶴慶縣的六合,四川省攀枝花市格里坪等地也有少量他留人分布。據六德鄉政府2000 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 當地共有他留人4562 人。
參考文獻:
[1]周泓.主體個性還是文化象征——身心體驗的信仰人類學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2]莊孔韶.人類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簡良開.神秘的他留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楊福泉.納西族文化史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
篇6
首先,必須研究法治與人的關系。法治的調整對象是人的行為,規定的是人的權利和義務,維護的是人的秩序,追求的是人的發展,實現的動力是人的實踐。法治的起點、終點、目標和手段都離不開人,拋開人的法治是不可想象的。法治的最終主體要素是自然人,因此,法學是人的科學,法治是人的實踐,法學必須研究人,法治必須服務人,法治的終極價值目標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法治是工具,人是目的,法治必須以人為本。
其次,必須研究法治屬性與人性的關系。人的根本屬性是人性,人性引導著人按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著。人性是什么?古今中外眾說紛紜。從理性具體看,基本人性是生存、尊嚴、名譽、親情、合群、自由、發展等需求傾向。
基本人性普遍地存在,不以財產、地位、職業、宗教、文化、地理、種族等為根據。人的屬性決定了法治的屬性,前者是內容、目的、靈魂,后者是形式、手段、軀體。人為了塑造人性而立法,為了扶持人性而執法,為了修復人性而司法,為了發展人性而守法。弘揚人性的法是良法,壓制人性的法是惡法。法治必須以人性為基礎。
最后,必須研究法治與人權的關系。生存需要產生生存權,人有珍惜自己生命的權利,也有珍惜他人生命的義務。尊嚴和名譽需要產生人格權,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把自己看作人的權利,更有把他人看作人的義務。人有捍衛名譽的權利,也有尊重他人名譽的義務。親情需要產生親權,人有保護親緣的義務,有享受親情的權利。合群需要產生參與權,人都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也有接受他人的義務。自由需要產生自由權,人有自己的自由,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發展需要產生發展權,自己要發展,他人也要發展;窮人要發展,富人也要發展。基本人性凝結成人的基本權利,就是人權。人權不可剝奪,只能作適當限制。
法治必須以人權為核心,尊重和保護人權是法治的底線。民主制度的確立,為人性法治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但是,資本、市場等物質力量的異化可能扭曲人性,出現蘇格拉底式的悲劇。因此,人性的種籽還得我們去播撒,人權的幼苗還得我們去哺育。
第一,培養人性化法律意識。醫院拒救、有償救人等,折射出生命意識的淡漠。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珍惜生命應該成為人類活動的最高準則。
第二,構建人性化法律體系。憲法、行政許可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的修訂,是我國法律體系人性化的重要里程碑,但是還有一部分的法律條文有待人性化修訂。
第三,構建以人性為指導、以人權為底線的執法方式。執法者必須懷著人性的理念,對執法過程中的細節、新問題和執法失誤有一種人性的判斷力,不至于出現執法的異化。
篇7
一、教好學好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備初步的化學科學素養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學素質。
初中和高中化學教學大綱都明確要求:要以化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為學生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教好學好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兩個觀念需要更新:
其一,強調化學“雙基”教學,不只是為了升學需要,不只是為學生考進高一級學校進一步學習化學打好基礎,還要考慮到學生畢業后未能升學(事實上大多數學生是不能升學的),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作為一個現代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化學基本知識和初步的化學科學素養;另外,“大綱”提出的“進一步學習”也不單指“升學”,還包括在實際工作需要時,以中學化學知識為基礎,對化學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如自學或業余進修等。
其二,“大綱”在提出要重視“雙基”教學的要求之后,緊接著就強調化學“雙基”教學必須同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密切聯系,要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應用。要“教育學生關心環境、能源、衛生、健康等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中學是基礎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為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打好德、智、體等方面的素質基矗中學開設的課程是一般的、通用的文化課程,目的是要使學生掌握較為寬厚的文化、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中學化學教學必須改變那種以應考、升學為目的,從課本到課本、從理論到理論的脫離實際的傾向。
將新編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學大綱和即將投入實驗的新編高中化學教學大綱與過去的舊大綱相比較,我們會發現明顯的區別是:新大綱都一致強調:在化學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訓練他們的科學方法;培養他們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感。就是說,化學教學的任務是,既要用化學基本知識武裝學生,也要使他們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發展。這些教學目的,是主張“分數至上”、“片面追求升學率”、迫使學生埋頭于應考練習的“應試教育”所不能達到的。
二、設計好“教”與“學”的兩種過程,使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
“應試教育”偏面強調灌輸,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教的過程,不重視學的過程。教師習慣于把課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講給學生聽,唯恐因某一點沒講到而造成考場上的失分。學生的學習被老師包辦代替,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素質教育強調發展功能,實施發展性教育行為。在課堂教學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主動地獲取知識。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緊密結合起來,這是現代教學論的根本觀點。
科學發展的基本過程是:明確問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得出結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化學教學應充分利用和發揮化學實驗的優勢,使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相輔相成,和諧統一。例如:
第一步:提出問題,創設情景,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參與;
第二步:觀察實驗(教師演示或學生親自動手),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
第三步:啟發學生思考,把生動的直觀引向抽象思維;
第四步: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討論,相互啟發,得出結論;
第五步:組織課堂練習,達到學以致用。
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觀察、實驗、思維、自學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改變只有必修課的單一模式和課堂教學的封閉格局,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拓寬學生的成才渠道
“應試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只設置單一的必修課程,只有課堂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強調跟應考指揮棒對口接軌。教學視野封閉、狹隘。對全體學生不加區別的統一要求,忽視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其結果是扭曲和束縛了人才發展;素質教育則以現代課程理論為指導,構建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的課程結構。重視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主張人才資源的多樣化、多層次。
篇8
游戲是學前教育主要的教學活動之一,孩子們也都比較喜歡玩游戲。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把握好兒童的這一特點,從孩子們的喜好入手,為他們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在游戲中培養他們的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感覺到快樂后才會獲得對身邊事物的認知,進而也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積累一些對生活常識的認知,他們在接觸事物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地熟悉。如,孩子們在城堡中玩;跑、爬、跌倒或者是攀登的過程中都會觸碰到一些東西,比如氣球,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了解它的形狀和顏色。既能加深他們的印象,又能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和判斷力,對培養他們的智力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再如,游戲還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孩子們共同進行一個游戲,之間會有一些必要的交流和溝通,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逐漸地得到提升。因此,在游戲中,教師要積極地去鼓勵孩子們主動地去探索這個世界,通過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創造力都盡情地發揮出來。這樣的游戲教學的開展,既有利于他們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又能對孩子們的成長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科學游戲活動的設置,能夠讓兒童“樂在其中”
在學前教育中,兒童如果能夠保持一顆愉悅的心,這既有利于他們掌握一些科學的知識,而且還能夠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學游戲環節的設置,能夠讓幼兒在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理,他們在游戲中會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新穎的游戲中的某些環節還能夠吸引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地去探索和觀察,以此來不斷地滿足他們的各種需要。比如,我們可以開展《小兔乖乖》這個游戲,《小兔乖乖》中兔媽媽的唱段能夠喚起孩子們溫柔、親切的情感,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到游戲的美,逐漸地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當“狼來了”的音樂響起時,則能引起孩子們對兇殘者的敵視,這樣可以培養他們辯別是非的能力;當“小兔兒識破了狼的詭計”的相關樂曲響起時,又給孩子們帶來了希望和勝利的喜悅。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進行相關的表演,讓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去領悟真善美。這樣的游戲環節的設置,能夠讓孩子們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態,他們也更樂于主動去學習相關的知識,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既玩得快樂,又能學到知識,這樣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戲對兒童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學前階段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旺盛期,也是他們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孩子們正處在快速生長的階段。因此,適當地引入一些游戲活動可以鍛煉他們的意志力與體能。游戲的開展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主動參與進來的動力,而且還能夠讓兒童在游戲中進行身體鍛煉。有一些游戲,比如,蹺蹺板或者過獨木橋等,都能夠讓幼兒在生理機能上達到均衡發展的目的。通過不同游戲的相互補充,還能夠有效地豐富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再如,教師可以展開“滾南瓜”的游戲,這個游戲不要求兒童要有多大的臂力或者靈活性,主要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協調能力。又如,“踩腳踏車”游戲活動的設置,既能鍛煉他們的腿部肌肉,還能對他們的平衡能力進行鍛煉。各種游戲活動的設置,只要利用的合理,都能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也都能讓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必要的知識,收獲一些意外的樂趣。總的來說,游戲活動的設置既能夠給幼兒帶來快樂,又能讓孩子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意志力。
四、科學地進行游戲教學在兒童學前教育中的意義
篇9
一、對比法
應用“對比”法進行復習,可以明確概念的本質,區分容易混淆的問題,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1.基本概念、理論的對比
如復習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還原、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等,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間的聯系,準確而深刻的理解。
2.元素性質比較
如比較三種酸(Hcl、H2SO4、HNO3)、二種堿(NaOH、Ca(0H)2、C02、和CO、碳的幾種單質、H2和O2、空氣和水等的性質,在理解的基礎上觀察異同。
3.計算對比
通過對固態物質的溶解度和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進行對比,可區分理解二個概念的含義,找出二者的聯系。
4.實驗對比
如將H2、02、CO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對照比較,掌握它們的實驗室制取原理,裝置的特點,所用藥品、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歸納出三種氣體制備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裝置操作檢驗方法注意事項)和收集氣體的方法。
二、所謂“聯想”就是通過某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
一般有下列幾種。
1.抓住事物特征去聯想
如氧化----還原反應,抓住得氧、失氧這一特征,判斷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等;對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抓住有無新物質生成去區分。
2.從實驗意境去聯想
如復習H2(或C或CO)還原CuO時,聯想到老師當時的語言動作、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生成物等。這樣記住了H2、C、CO三種不同還原劑還原CuO的反應了。
3.如由H2的用途,可填充探空氣球、冶煉金屬、制鹽酸等聯想到H2的性質,如密度小,具有還原性,能與氧氣反應等。
篇10
【關鍵詞】中原文化;華夏民族;華夏文明;制度
中原文化對于歷史進程的推動,對于中華文明的形成,對于民族精神的傳承,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都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研究的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之間的關系,不僅可以清晰地敘述中原文化的發展脈絡,而且從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講,能夠以史為鑒,為曾經輝煌而現今相對落后的中原地區尋找一條可以再次崛起騰飛的發展路線。對于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之間關系的研究從目前來看,只是一個非常廣義方面的研究。各個學科都以自己的角度定義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是在總體上至今沒有定論,這也與中原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有很大的關系。經筆者總結歸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觀點:
中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是推進中華民族統一的根文化,通過論證它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作用,提供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文化精神依據。基于文化全球化視角的中原文化發展研究認為中原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文化全球化發展中,中原文化發展應與世界文化發展接軌,融入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中。
在本文中,特別要注意的是一些需要明確并規范的定義有:
中原地區:中原地區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中心,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陽,開封,商丘,安陽,鄭州,南陽為中心,輻射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廣大平原地區。
中原文化:單單從字面上理解,是發生發展于中原地區的一種文化。
華夏民族:最初狹義指上指部落時代以黃帝為代表的華民族和以炎帝為代表的夏民族,與之相對應的還有東夷民族、南越民族、北狄民族以及西戎民族。后來經過長期的兼并、交融和發展,黃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長期相處,逐漸形成華夏族,而現在,華夏民族就是指的中華民族。
華夏文明:在華夏民族所創造的基礎上,并經長期的整合、發展,所形成的一種文明。
綜上所述,文明和文化,歸根到底是由人創造的,并伴隨著這樣的一個人群所發展的。華夏文明由華夏族創造、并伴隨著華夏族的發展一起發展,換句話說,華夏文明的發展就是華夏民族發展的一個歷史體現,而中原文化正是華夏文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體現在中原地區的一種積累。所以,研究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實際上就是研究華夏民族在中原地區的一個發展史,通過這段發展史,研究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之間相輔相承的關系。
一、中原文化、華夏文明的含義
(一)中原文化的含義
從地理意義上講,中原地區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陽,開封,商丘,安陽,鄭州,南陽)為中心,輻射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廣大平原地區,那么中原文化也就是形成在中原地區并在中原地區長期發展的一種意識形態。
(二)華夏文明的含義
我們現在所說的華夏文明,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文明源泉,思想核心是神道設教、禮樂教化,嚴華夷之辨,推崇仁義禮智信,也可以理解為華夏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明。
二、華夏民族的由來及其在中原地區的文化發展
華夏文明的開始階段,也就是開創華夏民族的起始文化,與中原文化是兩個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整合,中原地區逐漸成為華夏民族長期發展的中心舞臺,并在唐宋時期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在這一階段,中原文化相對于嶺南、荊楚、吳越等其他地域文化,更能代表華夏文明;隨后,長期的社會更迭民族交融,使得華夏文明重心隨著社會統治階級的遷移而離開中原地區,至此,中原文化對華夏文明發展的影響力就不再占據主導地位。
但是,文明的發展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直到今天,華夏文明中還是有許多中原文化的元素。比如尊崇有熊國的部落首領公孫軒轅(黃帝)為華夏民族的始祖,他在與其他部落的吞并戰中統一了中原,形成了華夏民族的雛形,初步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又比如在現代哲學與數理統計學中大放異彩的道德經,也是發源于中原地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后期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被推崇為凝結了華夏智慧的絕世之著。奴隸制時代的姜尚,春秋戰國期的范蠡、墨子、商鞅、莊子、呂不韋、韓非,兩漢時期的張衡、張仲景、蔡邕,唐宋時期的玄奘、白居易、杜甫、韓愈等等,他們都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人物,活躍于中原地區。這些文化元素不僅推動了華夏文明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學和宗教等方面的飛速發展,同時也深深烙下了中原文化的痕跡。
三、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的關系
(一)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的共性和交匯點
上下五千年歷史里,中原文化伴隨華夏文明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主導了華夏文明將近五分之三的歷史,華夏文明和中原文化同根同源,同時具有根源性、包容性、創造性、開放性的特點。
在社會環境良好的情況下,中原文化刺激了華夏文明的發展,這就是根源性的體現;而在發展或動蕩的環境中,中原文化又能寄由華夏文明的大環境,在其他地區存在發展,這就是創造性和包容性的體現。這種旺盛的生命力在人類歷史上是不可想象的,何況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個學派能把華夏文明和中原文化嚴格的區分開來,他們是相互影響、相互刺激而發展的一個整體。
其開放性則體現于:現代華夏文明的主題思想,圍繞著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思想而展開,那么中原文化對于豐富中華文化內容、加強民族文化凝聚力、強調歸屬感和感情紐帶具有十分重要的存在意義,結合時下的社會主義倫理道德體系以及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和諧進取的宗旨,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對中原文化中的哲學理論、自然觀以及整體思維方式進行科學分析,可以成為華夏民族正確認識社會、管理社會、堅持可持續發展社會理念的的思想佐證。
所以說,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和變革,中原文化至今還是適應華夏文明發展的一種思想意識形態,它沒有隨著社會地位的沉淪而消失,相反依然能夠代表并指導華夏文明的發展道路
(二)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之間的關系
研究中原文化和華夏文明的關系,就是研究華夏文明的發展史,華夏文明幾乎五分之四的歷史時期幾乎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基礎和載體的,同時也是中原文化燦爛發展的時期。中原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縮影,反映了中華文明發展的軌跡,折射著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透過中原文化可以從總體上認識中國社會和中原發展,并從中總結出社會前進的有益借鑒。與此同時,中原文化的先賢們發現并闡發的許多精辟思想,至今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具有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
以研究華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發展歷史來找出文化發展的共性與聯系,表面上看僅僅是文化學的范疇和成果,而實際上是尋找中原地區再次發展騰飛的歷史契機,對國家的中部發展戰略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黨和國家的要求下,中原地區的經濟騰飛離不開文化的發展。中原文化的發展,則一定是遵循華夏文明的發展規律進行的,是非成敗轉頭空,所有的歷史都是跌宕起伏的。歷史的發展已經證實,華夏文明經過漫漫的時間長河歷久不衰,這正是中原地區需要的一種經驗借鑒,找到華夏文明和中原文化之間的關系,再結合雙方的發展歷程,不難得到中原地區文化發展的方向和要素。這也是本文要體現的創新之處。
參考文獻:
[1]劉新芬.中原文化對中原崛起的阻滯及其自身超越.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