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策工作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21 00:59: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村一策工作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一村一策工作方案

篇1

以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目標,村村設置1個標準化衛生站,配備合格醫務人員,鼓勵在職鄉村醫生參加繼續醫學教育,不斷提高綜合服務能力,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價廉的基本醫療及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服務。2008年全鎮鄉村醫生中專以上學歷達90%上:20lO年力爭鄉村醫生達執業助理醫師水平。

二、工作計劃

我鎮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分衛生站硬件、軟件環境建設和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建設兩方面,按照目標分布實施,逐年實現。具體如下:

(一)衛生站標準化建設試點階段(2007年)

1.2007年完成2個衛生站標準化試點建設;

2.組織好鄉村醫生參加中專學歷教育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二)衛生站標準化建設修訂完善階段(2008年)

1.本年衛生站標準化建設,按市上安排進行落實。

2.組織好鄉村醫生參加為期3年中專學歷教育,力爭95%的在鄉村醫生取得畢業證書。

(三)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全面實施階段(2009年、2010年)

1.2009年、20lO年衛生站標準化建設,按市上安排進行落實,實現全鎮每個行政村設置至少1個標準化衛生站,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價廉的基本醫療及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服務;2.鼓勵取得中專學歷的鄉村醫生參加全國醫師執業考試,對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恪的鄉村醫生予以執業注冊,不能達到鄉村醫生基本條件的人員不再從事鄉村醫生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以黨委委員、副鎮長、武裝部長何勇為組長,社會事務辦主任陸俊光、衛生院長鄧家全為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為成員的“醫療服務”進村工作組。工作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院,負責“醫療服務”村工作具體日常事務。

(二)按照《什邡市衛生局“鄉風文明十進村’’醫療服務進村工作實施意見》精神,明確工作任務、工作職責及保障措施。

篇2

1.村情集中摸底。(1)以工作片為單位成立工作組,對各村村情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每村安排一名固定的包村干部全程負責,本次確定的包村干部原則上在明年換屆結束前不予更換。調查摸底可采取屆中考察、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進行,走訪對象要以現任村干部、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離任村干部、具有一定影響力人員、各利益群體重點人物、不穩定戶等為重點,盡可能擴大覆蓋面,原則上走訪要兼顧到所有戶。具體工作中,要重點做到“五個摸清”:①摸清班子運行情況,重點看村干部履職表現、群眾認可度和存在的問題,掌握哪些班子成員表現好能夠繼續留任,哪些表現差不能勝任工作;②摸員隊伍情況,重點看黨員隊伍戰斗力、群眾的需要和存在的問題,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要重點在哪些方面下功夫;③摸員群眾意愿,掌握他們對現任班子及成員的評價,對新一屆班子組成人員的傾向;④摸清有意參選人員的基本情況,掌握他們分別代表的利益群體和利益結合點;⑤摸清可能影響換屆選舉的矛盾隱患,逐個研究分析,找準矛盾癥結。根據調查摸底情況,由各工作片負責與包村干部共同逐村形成《xx村村情摸底情況報告》,報告在明確上述問題的基礎上,要提出村級班子初步理想組合方案,根據換屆難易程度按照“好中難”進行分類定性,明確下步工作方案。(2)工作方案呈交街道黨工委,逐村研判,并組織召開黨工委擴大會議,逐村聽取工作片或包村干部村情摸底情況匯報,集思廣益,逐村確定班子理想組合方案、換屆難易程度定性、換屆前整頓方案、換屆選舉具體實施辦法等。村情集中摸底于9月10日前結束。10月10日前各片要將各村班子理想組成方案報街道黨工委。同時,要逐村建立“三集中”整頓情況檔案,由街道黨政辦集中存放備查,每村檔案應包括:走訪原始記錄、村情摸底報告、理想組合方案、換屆前整頓方案、換屆選舉具體實施辦法等。

2.財務集中審計。本次審計為村“兩委”換屆前的村干部離任審計。街道經管站要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方法步驟、具體要求和進度安排,并對經管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抽調具有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資格的農經人員,按照規定要求對各村行使村民委員會及村集體財務審批權和參與村級經濟活動決策權的村“兩委”成員進行經濟責任專項審計。審計期限原則上以村干部本屆任期為準,確有需要,經街道黨工委同意可追溯其上屆任期。審計內容主要包括農村經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財經法紀執行情況、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等方面,審計工作結束后,要逐村形成高質量的審計報告,經市農經辦審核把關后同一時間于10月底前在村務公開欄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消除群眾疑慮。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明確整改方案和時限,及時糾正;對存在經濟問題的村干部,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街道經管站要將各村審計報告留存備案,指導各村對換屆選舉前后出現的村級財務問題做出解釋答復。

3.問題集中化解。各工作片在村情摸底和財務審計中排查出的問題,要建立工作臺賬,堅持“一村一策”,根據集中研究確定的處理意見,集中力量進行化解,確保在換屆選舉前掃清一切障礙。要加大后進村整治工作力度,對備案的后進村,要以不出現各類和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任務為目標,傾注精力進行整治;對年初自行確定、目前尚未完成整治任務的,要繼續強化措施,所有后進村整治工作要于10月底前完成。

二、組織領導

一要提升思想認識。“三集中”整頓活動主要是為明年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做準備、打基礎。換屆換的是程序,檢驗的是日常工作,只有將工作放在平時,爭取主動權,才能確保換屆選舉工作順利推進。各工作片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加強行動自覺,將“三集中”整頓活動作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切實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將傾注精力,親自深入一線,并在人財物方面給予充分保障;黨工委副書記要全程靠上,主動拿主意、出思路,跟蹤抓好落實;其他班子成員、駐片包村干部要強化責任心,根據活動要求和分工,各負其責,做到身入心入,切實把村情摸清摸透,拿出務實管用的解決方案,及時把問題化解掉。

篇3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三集中”整頓活動,理清各項工作思路,為明年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打下基礎,做好準備,確保圓滿順利完成。

二、活動內容

1.村情集中摸底。以工作片為單位,定人對各村村情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調查摸底可采取屆中考察、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進行,走訪對象要以現任村干部、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離任村干部、具有一定影響力人員、各利益群體重點人物、不穩定戶等為重點,盡可能擴大覆蓋面,原則上走訪要兼顧到所有戶。具體工作中,要重點做到“五個摸清”:①摸清班子運行情況,重點看村干部履職表現、群眾認可度和存在的問題,掌握哪些班子成員表現好能夠繼續留任,哪些表現差不能勝任工作;②摸員隊伍情況,重點看黨員隊伍戰斗力、群眾認可度和存在的問題,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要重點在哪些方面下功夫;③摸員群眾意愿,掌握他們對現任班子及成員的評價、對新一屆班子組成人員的傾向;④摸清有意參選人員的基本情況,掌握他們分別代表的利益群體和利益結合點;⑤摸清可能影響換屆選舉的矛盾隱患,逐個研究分析,找準矛盾癥結。根據調查摸底情況,由各包村人員(包村安排表附后)逐村形成《村村情摸底情況報告》,報告在明確上述問題的基礎上,要提出村級班子初步理想組合方案,根據換屆難易程度按照“好中難”進行分類定性,明確下步工作方案。村情集中摸底工作要于10月8日前結束。10月15日前,要逐村建立“三集中”整頓情況檔案,由工作片集中存放備查,每村檔案應包括:走訪原始記錄、村情摸底報告、理想組合方案、換屆前整頓方案、換屆選舉具體實施辦法等。10月底前,各工作片要將經過認真研究、反復推敲的村居班子理想組合方案報組織辦。

牽頭單位:組織建設辦公室;責任單位:各工作片

2.財務集中審計。本次審計為村居“兩委”換屆前的村干部離任審計,經濟管理服務中心要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方法步驟、具體要求和進度安排,并按照規定要求對各村行使村民委員會及村集體財務審批權和參與村級經濟活動決策權的村“兩委”成員進行經濟責任專項審計。審計期限原則上以村干部本屆任期為準,確有需要,經黨工委同意可追溯其上屆任期。審計內容主要包括農村經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財經法紀執行情況、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等方面,具體由市農經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審計工作結束后,要逐村形形成高質量的審計報告,經市農經辦審核把關后,于10月底前在村務公開欄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消除群眾疑慮。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明確整改方案和時限,及時糾正;對存在經濟問題的村干部,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各村居審計報告要交市農經辦。

責任單位:經濟管理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各工作片

3.問題集中化解。群眾工作站要對排查出的問題建立工作臺賬,并會同各工作片堅持“一村一策”的原則,根據集中研究確定的處理意見,集中力量進行化解,確保在換屆選舉前掃清一切障礙。黨建工作隊要加大后進村整治工作力度,對備案的后進村,要以不出現各類和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任務為目標,傾注精力進行整治。各工作片要對年初自行確定、目前尚未完成整治任務的,要繼續強化措施,所有后進村整治工作要于9月底前完成。要加大村級班子充實完善工作力度,對班子不健全、不勝任的,要對癥下藥,提前搞好適應性調整,及早把后備人選調配到位,讓他們在實踐中展示才干,增進黨員群眾對他們的了解。

責任單位:群眾工作辦公室;配合單位:各工作片

三、組織領導

一要提升思想認識。“三集中”整頓活動主要是為明年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做準備、打基礎。換屆換的是程序,檢驗的是日常工作,只有將工作放在平時,爭取主動權,才能確保換屆選舉工作順利推進。各村居及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加強行動自覺,將“三集中”整頓活動作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切實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篇4

關鍵詞:支付結算;暢通工程;農村金融服務

加強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是改善金融生態、服務“三農”發展的重要內容。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于2007年底,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新農村支付結算暢通工程”(以下簡稱“暢通工程”),以優質的金融服務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過三年多的實踐,福建省暢通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果:全省縣及以下地區所有對公銀行網點均已接入現代化支付系統,縣及以下地區共布放金融自助終端77108臺,地方財政直補農村支付服務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39個縣(市)在全國率先開展電話POS小額取現服務,70%的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即自助設備覆蓋各行政村)。

一、福建省實施暢通工程的有益實踐

(一)精心組織、適時調整,有序推進工程實施

1.精心組織,科學規劃工作方案。2007年,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在對全省農村地區支付環境綜合調研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快實施福建省新農村支付結算暢通工程的通知》,提出用5年時間全面提升全省農村支付服務水平,并首次以人口分布情況、經濟發展狀況為參考,設計《福建省新農村支付結算暢通工程建設情況評價指標》,下發各地、各行,按月考核工程進度。

2.積極推進,確保工程落實到位。通過宣傳小分隊、農村支付服務宣傳站、走訪農民群眾、召開銀企座談會及推進會、暢通工程工作簡報、按月考核通報工程進度以及現場督導等形式督促各地、各行積極推進暢通工程,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3.適時調整,有序推進工程實施。針對暢通工程推進中的問題,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適時組織各地進行調整,選擇有代表性的鄉鎮進行跟蹤調查,根據各類支付工具的特點,細分使用人群,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農民支付需求和工作定位,不斷完善工作方案,有序推進工程實施。

(二)雙軌發展、多方聯動,共同推動工程實施

1.爭取支持,借力地方政府。福建省政府把利用電話POS為農民提供小額取現服務作為全省深化新農保惠民政策、實現“金融服務不出村”工作任務的重要措施之一。三明、龍巖等地積極聯系地方政府,推動地方政府將金融自助設備“村村通”工程列為當地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寧德福鼎市促成地方政府與農村金融機構簽訂以完善支付體系建設為基礎的小城鎮建設合作協議框架。泉州安溪縣政府把建設農村支付服務環境示范縣列為當地服務“三農”的重要舉措之一。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有力促進了暢通工程的深入實施。

2.雙軌發展,推行財稅優惠。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堅持“雙軌發展”,依托市場選擇和政府推動,促進暢通工程協調發展。在引導涉農金融機構創新方式,向農村進一步延伸支付服務的同時,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財稅部門出臺優惠政策,提高金融機構和試點商戶的積極性。2010年4月,地方財政支持在龍巖武平率先取得突破,當地政府對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新布放自助設備予以存款支持,對新增商戶發放50-200元不等的直接補貼,同時對商戶減免相關稅收和機具費用。截至2011年2月底,省內龍巖、三明等地的26個縣(市)先后對農村支付服務實現地方財政直補,三明將樂縣政府的支持方案中同時包含對試點商戶減免營業稅政策。

3.上下合力,實行一地一策。各地積極貫徹落實暢通工程實施意見,充分把握經濟特色和地域特點,實行“一地一策”的發展策略。如人民銀行南平市中心支行將農村支付服務環境評價指標納入對縣支行的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動態監測和獎懲機制。人民銀行安溪縣支行指導各金融機構簽訂《安溪縣銀行業金融機構通存通兌業務同業公約》,約定從2010年10月1日起,以轉賬方式辦理同一城區內通存通兌,統一執行5.5元/筆的標準,并聯合電信、移動,對使用其網絡的客戶提供裝機、流量等優惠措施。這些政策有力保障了暢通工程的順利推進。

(三)多措并舉、務求實效,全面實施暢通工程

1.全面推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1)有條件地延伸支付系統。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積極督促涉農金融機構進行核心業務系統建設、設備更新改造以及網絡帶寬改進。截至2011年2月底,福建省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數2028家,累計支付系統參與者1004家,支付系統已覆蓋所有農村對公營業網點,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賬戶管理系統以及農信銀資金清算系統的覆蓋率均達到100%。

(2)多策并舉彌補金融服務空白。一是在全國率先開辦電話POS小額取現業務試點,向農民提供借記卡小額取現、補貼款查詢等服務,使農民足不出村就能及時、便捷地領取補貼和支取現金。截至2011年3月,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已批復同意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聯社在全省39個縣(市)開展試點,共布放電話POS機具2785臺。二是積極引導涉農金融機構開辦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新興電子支付業務。2010年,泉州銀行、福建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相繼開通網上銀行,至此全省25家銀行機構全部開通網上支付功能,上述措施有效彌補了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空白。

2.擴大非現金支付工具在農村的應用范圍

(1)大力推廣適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積極推動銀行本票到縣(市),有潛力的拓展至鄉鎮,發展銀行卡受理市場和通存通兌到行政村。全省59個縣(市)全部開辦銀行本票和通存通兌,2010年縣以下地區兌付銀行本票223億元,辦理通存通兌1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99%。全省已創建262條“刷卡無障礙示范街(村)”。2010年全省凈增自助服務終端32214臺,46.9%(442個)的鄉鎮安裝ATM,64.7%(609個)的鄉鎮布放POS,70.0%(10532個)的行政村全部覆蓋自助終端,有力地培育了農村地區銀行卡受理市場。

(2)實施行業帶動農村支付產品向縱深發展。福建省擁有眾多如花卉培育、煙葉茶葉等具有地方特色和規模效應的農副產區和產業基地。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指導各地促成省煙草公司與福建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郵政儲蓄銀行福建省分行通過互聯的“煙草收購在線支付系統”,實現農村煙款結算近30億元,涉及6萬煙農;支持廈門、南平等地20個縣的糧食補貼、農村低保、庫區移民等18類財政補助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直接發放到4萬戶農民手中。

3.發揮示范縣的輻射帶動作用

(1)著力打造示范縣。2009年11月,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選取長樂、長泰等8個縣(市)作為“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示范縣”,進行集中打造、先試先行。2010年4月,示范縣安溪又被授予國家級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聯系點。經過一年時間的建設,8個示范縣的人均持卡量增至1.2張,持卡消費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51%,惠農卡發放超過35萬張,銀行卡受理商戶4415戶,ATM 732臺,POS 6506臺,固話支付終端13035臺,分別同比增長25.9%、145.6%和83.4%,農村用卡環境得到較大程度提升。

(2)示范效應輻射周邊。通過及時總結示范縣建設經驗,拾遺補缺、調整方案,組織各地開展“回頭看、穩步走”,帶動示范縣周邊地區發展。如人民銀行漳州市中心支行總結長泰縣“四有保障”的示范縣建設經驗――“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一個行之有效的聯動機制、一支積極主動的推廣隊伍、一份措施得當的保障機制”,輔以“四項結合”的工作機制――“實地考查、制定方案、宣傳發動、業務培訓”,全面推進漳州其他縣(市)的暢通工程,確保工程穩步實施。

(四)加強宣教、營造氛圍,優化工程實施環境

1.加強宣傳,營造工程實施環境。通過建立支付服務宣傳隊,設立支付結算宣傳輔導站和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結合“電影下鄉”工程制作宣傳小電影和宣傳幻燈片,舉辦現場推介會,聯合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支付業務宣傳,力爭提高宣傳的有效性和針對性。2010年,省內各級人民銀行共建立支付服務宣傳隊30支,分別設立農村支付結算宣傳輔導站和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150個和46個,舉辦專場推介座談會50場。同時,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在手機詐騙和現金投放重點區域的泉州安溪縣,突出“跨行轉賬是反假幣、反盜竊、反搶劫的最好選擇”、“對陌生短信、應堅持不相應、不回應、不泄露、不轉賬原則”等安全常識醒目公示,進行反向宣傳。

2.重視培訓,優化支付服務質量。組織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銀行卡安全使用、支付系統準入等支付結算業務競賽和技能考試,舉辦銀行本票、通存通兌等業務集中培訓和專題講座,召開福建省季度商業銀行非現金結算工作聯席會議等方式,以會代訓、以賽促訓,不斷提升支付結算人員的業務素質,優化支付服務質量。2010年,全省累計舉辦各類支付業務培訓1350場,受訓人員5.4萬人。

二、進一步深化暢通工程的對策建議

(一)爭取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支持,發揮政策、經濟兩種手段

2010年,福建省采取市場和政府協調推進的“雙軌發展”模式,對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布放固話支付終端予以補貼,極大地調動了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促進了固話支付終端的快速發展。這說明對于農村金融服務問題,適當的經濟支持能夠使政策引導的效力得到更好的發揮。因此,建議國家財政、稅務部門及各金融機構總行、銀聯總部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支持農村支付結算環境改善,提高金融機構參與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加快郵政代辦點升級,促使自助設備聯網通用

2009年以來,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在全省開展“村村通”工程,實現銀行卡自助設備覆蓋全省70%的行政村。從實際使用情況看,2010年1-10月,郵政儲蓄銀行縣及以下地區固話支付終端交易金額達53.4萬元/臺,雖然與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但也說明農村地區對支付服務的巨大需求。因此建議,一方面督促郵政儲蓄機構將更多的郵政代辦點升級為可以辦理跨行匯款和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的網點,這不僅有利于豐富農村地區的支付業務辦理渠道,而且有利于農村支付業務的良性競爭和發展。另一方面要求各銀行機構對投放到農村地區的銀行卡自助服務終端開通跨行轉賬功能,暢通跨行結算渠道,使有限的資源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用。

(三)實施差別收費標準,促進支付工具應用

一是農村地區銀行機構應適當下調和減免銀行卡收費標準,對借記卡實行工本費和年費全免,貸記卡適當下調收費標準,激活農村地區銀行卡市場需求。同時選取銀行卡受理市場基礎較好的鄉鎮進行試點,參照“刷卡無障礙鄉鎮”優惠收費標準,對農村商戶入網2年內實行扣率減免的優惠政策等,提高特約商戶的入網率。二是針對部分適宜農村地區推廣的業務品種,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同業公約的形式,制定與城市有差別、符合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統一收費標準。

(四)加強支付業務宣傳,改變現金支付習慣

基層人民銀行及各商業銀行機構要采取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宣傳方式,建立常態宣傳機制,將對支付業務的宣傳融入到社區、農村的日常生活中。建議充分利用各地發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惠農項目的有利時機,借助社保IC卡實現各種補貼的集中發放,加快社保IC卡的受理市場建設,使社保IC卡不僅僅是農民的“保障卡”,還成為農民日常支付的主要工具,逐步改變現金支付習慣。

三、關于暢通工程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堅持統分結合,各個擊破

對于暢通工程的總體要求、主要內容、指導方法、工作目標、工程進度,要求各行、各地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好“規定動作”,做到全省上下一盤棋,貫徹落實不走樣,基本步驟不能少,關鍵環節不變通。如對于向農村地區進一步延伸支付清算系統、督促涉農金融機構進行行內系統更新改造、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采用全省統一部署、齊頭并進的方式;對于推廣電子支付、銀行本票、通存通兌等個性化業務,以“分而治之且各個擊破”來逐個攻克難關,充分發揮各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各地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差異化的農民支付需求、工作定位和業務特色,采取不同措施。

(二)堅持雙管齊下,有效監管

在實施暢通工程過程中,我省始終堅持風險防范與業務推進并重。在向農村地區延伸支付服務的過程中,通過組織支付系統崗位資格考試和銀行結算賬戶專管員考試,舉辦支付系統、銀行賬戶專題培訓等措施來規范銀行機構支付清算行為,降低支付清算風險。在擴大小額取現的試點范圍中,按照積極穩妥、分期分批的原則,實行“一村一戶一臺”,擴大服務面。在推廣農村地區銀行卡應用中,重點加強農民安全用卡意識培育,督促銀行機構落實銀行卡安全管理規定,聯合營造便捷安全的用卡環境。

(三)堅持常抓不懈,穩步推進

農村支付服務環境的改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著眼長遠、系統規劃。如農村地區轉賬結算需求少,在農村地區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建設支付基礎設施,短期內農民的認同度及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能不太明顯,但從長期看,只要是有利于農民利益、有助于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都應該長期堅持,常抓不懈;另一方面,要及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在先期建設成果的基礎上,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內容和范圍,逐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歐陽衛民.以支付結算為平臺,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J].中國信用卡,2009,(6).

[2]劉克儉.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挑戰與對策[J].中國金融,2009,(24).

篇5

一、“十三五”基本思路與發展目標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圍繞省、市、縣關于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部署,把扶貧開發作為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突破口,扎實開展干部結對幫扶,大力實施九大精準扶貧措施,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堅持財政投入與發揮市場作用、引入社會力量相結合,注重增強內生動力,注重金融支撐,注重創新機制,整合資金,集中投入,推進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由“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推進貧困村定期脫貧,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XX和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二)目標任務

優化整合扶貧資金,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加大扶貧力度,確保扶貧到村到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就業比較充分。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市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全縣每年實現精準脫貧10000人以上,確保到2020年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目標。

(二)目標任務

優化整合扶貧資金,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加大扶貧力度,確保扶貧到村到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就業比較充分。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市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全縣每年實現精準脫貧10000人以上,確保到2020年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目標。

二、“十三五”主要任務及措施

(一)“十三五”主要任務

1、實施基礎設施到村行動計劃

村組道路。進一步完善城鄉交通網絡體系,構建對外連接周邊鄉(鎮)、對內村組道路暢通的鄉村路網結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優先集中解決當年計劃脫貧村通村公路,在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基礎上,加快通組道路硬化建設和通村水泥路的拓寬改造,使農村交通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便利,農產品運輸道路通暢。

飲水安全。結合縣城飲水工程擴容擴網改造,實施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和連通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好年度安排的整村推進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著力解決貧困村的生產用水難題。

2、推進產業扶貧增收行動計劃

種植業。白蓮、薏仁等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項目和高效農業項目優先向貧困戶傾斜。發動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項目,增加經濟收入。

經營體系。鼓勵和培育新型農村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民合作社),通過農村合作組織的示范帶動,提高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的組織程度。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探索企業與貧困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農戶穩步增收。加快農產品加工和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打造贛江源頭特色品牌,完善流通網絡。

3、提升教育培訓行動計劃

義務教育。實施農村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規劃,優化學校布局,均衡配置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師資、儀器設備等資源,就近就地入學為重點,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提升教學能力。

技能培訓。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積極引導貧困村有培訓愿望的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貧困戶“兩后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培訓率達到100%。貧困助學。建立健全覆蓋各級各類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改善各類資助資源,大力改善資助環境,確保每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4、完善公共服務行動計劃

醫療衛生:進一步健全鄉村醫療衛生條件,貧困村有標準的衛生室,建筑面積達到上級規定標準,基本醫療設備、藥品配備齊全、有取得經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培訓合格的鄉村醫生。組織開展鄉村醫生輪訓,提高貧困村鄉村醫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提高貧困人口健康水平,減少因病返貧人口。加大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

文體科技。加強貧困村文化建設,有農家書屋、文化廣場和體育健身器材等,文化娛樂活動場所有保障。積極開展文化扶貧,開展文藝節目、電影等進村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科技扶貧,在貧困村實現技術培訓、信息服務、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四個全覆蓋。貧困戶家庭主要勞動力能夠參加實用技術培訓,人均掌握1-2門實用技術。

社會保障救助。全面落實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政策。加大農村醫療救助力度,降低門檻,擴大重點貧困村醫療救助面,提高醫療救助標準;加大救助資金投入,相應擴大重點貧困村低保保障面。

篇6

這次舉辦新農村建設專題培訓班,目的是提高我縣從事新農村建設的一線干部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明確我縣2012年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的思路、目標和要求,以及有關的政策和措施。回去后大家對下一步工作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計劃有謀、指導有方、推動有力。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加強理論學習,深入理解新農村建設的實質

培訓新農村建設骨干力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需要,是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所采取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培養鍛煉干部的一條有效途徑,對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1、提高認知,進一步理解什么是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惠及廣大群眾利益的民心工程,是我們黨解決新時期“三農”問題的總任務、總抓手,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特定的內涵和目標要求,就是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句話二十字,內容豐富,涉及面廣,體現了“三個文明”建設在農村的有機結合,體現了在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它是一個有機整體、系統工程,大家一定要全面、系統、準確地把握,這既是我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把握新農村建設正確方向的基本前提。

2、改進方法,進一步明確怎么抓好新農村。新農村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的支持,省里提出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干部服務、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工作方式就是要凝聚共同的合力,走群策群力之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力量是廣大農民群眾,骨干力量是基層干部,核心領導是各級黨委政府、村兩委。舉辦這次全縣新農村建設分管領導、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相關行政村書記、信息員培訓,是因為你們既是建設新農村最直接的組織者、發動者,也是具體的實施者、示范者,你們直接面對群眾,你們最有說服力。因此,要進一步增進對新農村建設的認知,通過大家把各級黨政的意圖、思路、政策等信息傳遞給廣大的農民群眾,把群眾真正發動起來,才能更好地把各項規劃措施落實下去。

3、確定目標,進一步理清要建設怎么樣的新農村。2012年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要按照“五新一好”的要求,堅持完成要“早”、標準要“高”、“特”色要明、“實”惠百姓的原則,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堅決做到不包辦、不攀比、不折騰,不搞形式主義,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在下面的培訓中,你們將會具體學習,我看,在實際操作中,突出“五個工作重點”:要以產業為先導,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點“一村一品”建設,力爭80%的建設點形成和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使新農村建設點農民收入高于全縣整體水平。要以“三清八改五普及”和“三綠兩處理”為切入點,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點整治建設,重點要抓好試點村村莊綠化、庭院綠化、道路綠化及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工作;要以“三星十村”創評為載體,大力推進文明村莊建設,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要以村兩委與理事會交叉任職為重點,大力推進新農村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實現建得好、管得住、管長遠的目標;要以農民工返鄉創業為契機,鼓勵他們成為建設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

二、明確職責任務,切實發揮好組織引導推動作用

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縣08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創造了業績,贏得了民心,獲得了贊譽,工作成績斐然,名列全市第二,并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級的科學決策,離不開全縣各鄉(鎮、場)、各部門高度的重視和支持,更離不開我們全體干部腳踏實地,辛勤勞動。在這里,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表示感謝。

2012年我縣新農村建設,從上次兩辦督查情況來看,總體情況良好,但與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工作“要在全市保二爭一,趕超全省先進”目標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各鄉(鎮、場)要集中6月份這一個月時間,打好新農村建設整治工作掃尾戰。6月底到7月初,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將組織各鄉鎮書記進行“巡回看變化”,檢驗我們的工作成效。今天來的都是各鄉(鎮、場)分管領導、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相關行政村書記和信息員,你們要進一步提高實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的組織能力,把握新農村建設的正確方向,全面提升試點村建設水平。一是再宣傳、再發動,再一次掀起新農村建設熱潮。要進一步加強對群眾的宣傳解釋,及時、全面、準確把新農村建設的政策不折不扣地交給農民群眾,把黨的溫暖原原本本地送到千家萬戶,使黨的強農惠民政策宣講到村、傳達到戶、落實到人,使農民群眾的一些片面認識得到糾正,再激發他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二是再督促、再落實,確保新農村建設階段目標穩步實現。督查是促進、落實和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前進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2012年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方案》對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工作任務及工作措施,建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一季度一專題督查、半年一評比一小結、年終綜合考核評比、督促檢查制。在座的各位要充分發揮督查員、指導員作用,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切實加強對各試點村工作的督促指導。三是再總結、再提高,交出全縣滿意的答卷。要認真總結幾年來試點工作的經驗教訓,切實提升指導操作水平,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大膽地實踐探索,精心組織實施。要注意發掘、總結、提煉好的典型經驗,加以推廣,要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搞好村莊的建設規劃;要會同農民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和村莊產業基礎,規劃村莊發展的主導產業;要因勢利導,在符合條件的地方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起來;要按照“五新一好”的整體要求,培訓新農民,鄉風文明有新面貌,豐富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扎實穩步的推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順利完成年度工作目標,贏得試點村農民的認可。

三、切實轉變作風,真正擔負起建設新農村的重任

我們干部隊伍中有一部分干部不大熟悉農村、不太了解農民,缺乏做群眾工作的經驗和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舞臺十分廣闊,只要大家端正思想認識,把親身參與新農村建設作為人生歷程一次難得的機遇,作為人生閱歷一筆寶貴的財富,就一定能夠在農村廣闊的天地大顯身手、有所作為,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在這里向大家提幾點要求:

1、加強學習,提高政策水平。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要深刻領會十七大關于“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準確理解攸關“三農”發展、事關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要全面把握新時期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體系,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政策、及基礎知識;要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力爭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開展新農村建設指導工作所需的知識,提高從事農村工作的業務能力,從而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2、認真鉆研,提高操作水平。根據省市的文件精神,我縣今年安排47個新農村建設點任務,還將爭取全市新農村建設達標申報試點縣,年初縣委提出了我縣新農村建設在全市“保二爭一”的目標要求。今年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新農村建設又沒有固定的模式,應該說,幾年來我縣的新農村建設還是積累了一些經驗的,大家一定要化壓力為動力、堅定信心,要按照自然村選點定點“九步法”,廣泛宣傳發動、制定試點規劃、確定建設項目、分項挖潛算帳、分戶簽訂協議、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試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按照縣新農村建設“八步走”村莊整治工作指南,即堅持先規劃后整治、先籌資后動工、先拆遷后建設、先農戶后集體的工作程序穩步推進。

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當前干部隊伍中出現的一些工作方式、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偏差和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基層干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新農村建設的理解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舉辦這個培訓班,就是希望大家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水平和操作水平都能有新的提高,特別是要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去,不斷研究和解決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探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3、勤于實踐,注重各點特色。大家要深刻認識到肩負的重擔,工作中要腳踏實地,尊重群眾,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特別是要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花錢少、受益面大、能滿足農民生活需要的技術路徑。要立足本地實際,抓住本地特色,充分考慮各村的自然條件,風土人情、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和農民的需要,村莊建設堅持因地制宜,量入而出,不搞千村一面,不搞整齊劃一,不搞大拆大建,力求方便人居,顯現特色;產業規劃力求依托龍頭企業,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格局,力求做到科學、合理、節約用地,以實現規范化管理。要結合生態環保特色,結合季節搞好村莊綠化,提升水平。要善于從大局著想,從小處著手,先調查研究,后提出建議,做到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超越農民的承受能力,扎實做好指導工作。要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統一部署,超前工作,提前完成任務,確保6月底前完成“三清三改”任務,9月前完成整治掃尾工作和五普及任務,抓好產業發展,整體推進“五新一好”,10月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各項任務。

篇7

城中村改造將借鑒馬家路村的做法,遵循原則:

1、實行分步改造原則。

 

2、實行區塊改造自求平衡原則。

 

3、尊重絕大多數被改造戶意愿的原則。

 

4、實行補償價格與市場接軌原則。

 

5、實行政策平衡原則。

 

6、實行產權調換安置與貨幣安置自由選擇原則。

 

7、實施以高層帶電梯公寓樓建設為主原則

 

8、實行產權調換拆遷戶本區塊安置原則。

下面圍繞本村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從“改造優勢”、“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三方面作一分析。

(一)實施城中村改造的優勢

周塘東村實施城中村改造具備三方面的優勢:一是區位優勢,二是思想優勢,三是政策優勢。

一、良好的區位優勢

1、優越的地理位置。周塘東村居住區東靠趙家河江,緊臨興園路工業區和滸崇公路,與古塘街道接壤;北靠市教育園區、曙光社區、星光家園;西、南與新華、新塘村交接。宗興路、周塘路橫貫東西,新江路、東小路、三灶江縱穿南北,把村莊分割成八個大塊。地形規劃,易于設計規劃。

 

2、良好的商業價值。新江路本村域長達0.89公里,除協和醫院、新華村外,兩邊共可建造臨街店鋪650米左右。宗興路本村區域長0.55公里,除已建設開發的區域外,兩邊共可建造臨街店鋪500米左右。如與新塘、新華、古塘街道充分合作,可建設新江路、宗興路特色商業街。本村周邊已有曙光社區、玲瓏小區、香溢美墅等居住小區,容易形成連片居住小區,具有較高商業價值。

 

二、逐步轉變的群眾觀念

1、村民對拆遷具有一定接納性:本村從宗興路建設、東小路拓寬、教育園區建設、新江路北延,大大小小的拆遷已有四次,群眾從拆遷中得到了實惠。又由于本村新村規劃面積較小,老居住區規劃長期控制,房屋陳舊、密度高,居家交通很不便利,村民有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愿望。因此,對舊城改造具有較高接納性。

 

2、村民具有初步的集約居住理念:隨著年輕一代在滸山城區購買和居住套房,轉變居住方式的理念逐步影響廣大村民,年輕一代普遍能夠接受多高層套房居住的理念。

 

3、村民對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礎。XX年,施叔利主任任書記時,曾啟動過舊村改造,因此,在村民的思想意識上,具有一定的基礎。

 

4、馬家路村的試點和新塘、新華村的推進,對村民具有促進作用。馬家路村試點地塊已進入簽約階段,可能在年底前拆除完畢;新華、新塘等村,正在學習政策,召開座談會、摸底調查、上門入戶動員。周邊兄弟村的積極行動,在一定程度上促動干部、群眾的思想,形成工作的緊迫感。

 

三、黨員、干部、群眾形成基本的共識。實施“城中村”改造,對周塘東村的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從近三十年周塘東村的發展歷史來看,周塘東村的發展經歷了三波:第一波發展是,實行第一輪土地承包,農民的生產力得到全面解放,農民發家致富;第二波發展是,98-XX年興園路工業區、市教育園區、相關企業、投融資公司土地收儲征用本村全部耕地,村民用領到的土地征用補償款建造住房或進行

二、三產投資,但這雖然是發展的,但同時也是村莊發展潛力耗竭最快的一個時期;第三波發展是,新江路北延拆遷工程,近二百戶村民遷居到曙光社區、星光家園,從拆遷中獲得了巨大利益,村域優勢也在新江路開通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這是目前村莊發展最可利用優勢。

 

從周塘東村發展的現狀來看,隨著土地資源的全部喪失,市政工程僅剩下牽涉到30戶村民左右的宗興路拓寬一項,要借助外力發展村莊,已經不太可能。周塘東村作為傳統意義的農村也已經從過去的青年、壯年時期進入了衰老時期。周塘東村要發展,只能依托劃時代的第四波———城中村改造。

四、優惠的政策激勵

在城中村改造中,市、街道黨委、政府制訂出臺了“政府零收益”、配套“農房兩改”專項資金、中心城區自主改造村實行“一村一策”、政府融資扶助等優惠政策,在政策層面保證了城中村改造的成功。

(二)推進城中村改造面臨的問題

城中村改造是一項開創性的建設工程,大的方面涉及到政策制定、改造方式選擇、土地轉制、規劃設計、資金籌集等問題;小的方面涉及到農民與居民、本村社員與外來掛靠戶等不同身份人員的利益分配問題;涉及到宅基地、自由地、承包地、國有土地等不同土地性質土地價值評估問題,涉及到正式住房、違章建筑、平房、樓房等建筑公平補償問題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決定了城中村改造的性和艱巨性。在實際操作中,城中村改造將面臨村民觀念、利益分配、改造操作這三個方面問題的困擾:

一、村民理念層面的問題

1、“怕吃虧”心理在改造時間選擇上猶豫不定。許多村民迫切希望進行城中村改造,但在選擇改造和后改造的時間選擇上,一是怕先改造吃虧,一是怕后改造吃虧,猶豫不定,影響改造進度。

 

2、農村傳統的居住理念阻礙居住方式的轉變。許多村民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把“單家獨院、有天有地”視作居家理想。他們對新穎、集約化的多、高層住宅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害怕在新的居住環境和社會關系中生活不能適應。一部分擁有別墅式住房的村民,又留戀眼前的既得利益,對改變居住方式也很不情愿。

 

4、對兌現改造承諾的擔憂阻礙簽約決心。有些村民擔心政府、村的改造承諾不能完全兌現,擔心城中村改造半途而廢,擔心改造達不到預期的經濟、社會目標。村民對本村XX年啟動過的舊村改造項目尚有記憶,對本屆村級班子能否擔當起改造的重大責任,疑云重重。同時對改制后的股份合作社是否能夠真正承擔起第三次利益分配和物業保障的任務也心存疑慮。

5、少數村民唯錢是圖阻礙改造進程。部分村民明知城中村改造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他們往往對個人利益考慮過多,把城中村改造當成政府和被拆遷戶之間的一場大買賣。認為一輩子拆遷可能只有一次,希望能拿到一輩子用不完的補償金或解決一輩子的生計問題乃至下一代的生計問題;甚至還有個別村民無理取鬧、漫天要價、濫敲竹杠,這將嚴重阻礙城中村改造的進程。

 

二、利益分配層面的問題:

“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還集中出現在利益再分配時,也就是利益在集體和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如何再分配、再調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土地、房產利益分配錯綜復雜。隨著城市的發展,“城中村”及其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商業環境都得到極大改善,本村由于新江路、明州路、宗興路等城市主干道路貫穿全村,形成土地級差。而城中村中既有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又有工業用地、國有土地;既有平房、樓房又有街面房、出租房;既有合法產權房屋又有違章建筑,形成了紛繁復雜的土地、房屋關系。此外,還存在著村民、集體、(開發商)、政府以及全社會的利益協調問題,存在著村民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等統籌問題,存在著住戶回遷、房屋評估定價,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等操作環節的公平公正問題。

 

2、各類成分人員利益分配界限理清困難。城市化推進過程,實質上是農民發財致富的過程,但對哪些人可以全額享受,哪些人可以部分享受,哪些人不能享受,具有相對復雜性。如村中的居民、掛靠戶、房屋買入賣出戶、戶口遷出戶、就學就業轉居民戶、房改政策享受戶、無房戶、多房戶等,政策確定具有一定難度。

 

三、改造操作層面的問題:

1、黨員、干部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黨員、干部中一定程度地存在著三種思想。一是怕失敗思想,認為新江路拆遷了三年多了,還沒有最后完成,城中村不一定能搞得成。我們如果啟動了,搞不成,那就大失面子了。二是怕麻煩思想。認為,近千戶人家,房屋密度又這樣高,現狀又這樣復雜,要做好這一件事,要破解多少麻煩事,信心不足。三是簡單化思想。對工作艱巨性認識不足,對城中村改造想象得過于簡單。

 

2、改造建設成本高昂影響財務平衡。長期來,由于土地規劃滯后,以宅基地為基礎所形成的用地布局雜亂無序,土地權屬和使用相對混亂,村民住宅條件差異巨大。又由于規劃控制過長,違章建筑過多,現有建筑密度大,容積率高,拆遷成本大。另一方面,本村雖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但由于新江路、明州路、宗興路等城市主干道路兩側所有空閑土地均被其他單位先期占用,城中村改造利益影響巨大。在資金平衡方面,由于土地被征用時地價低,村提留少,全靠貸款保證改造,資金壓力大。由于建筑密度大,回遷安置面積多,可用于銷售的面積少,投資回報小,城中村的改造難度相對較大。如何降低城中村改造的成本,保證合理的投資回報率,保證回遷村民滿意,是城中村改造能否順利推進的最大制約因素。

 

3、改造經驗不足影響公平效益。推進城中村改造是一項十分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涉及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和城中村住戶間巨大經濟利益的平衡,政策性強,操作要求高,工作量大,情況復雜。由于缺乏現成的城中村改造政策體系與推進機制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容易出現偏差。

 

(三)城中村改造的對策與建議

城中村改造在宗漢乃至慈溪才剛剛起步,困難與機遇同時呈現。我們可以從四個“堅持”入手,破解改造難題。一是堅持通過建立完備體制、提高協同能力,來確保改造的公平效益。二是堅持前瞻性的觀念引導、激發村民改造積極性,廣泛發動村民深入參與,來促進“村民自愿”氛圍的形成;三是堅持規劃先行,促進城中村良性演變,強化政策支持,提高村民經濟社會保障,來真正實現“村民得益”的改造目標;四是堅持因地制宜,分塊實施,選擇合理開發模式,來營造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一、統一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的認識,形成機制,奠定城中村改造的組織保證

1、搶抓機遇、遵循科學、勇于擔當。要認清形勢,樹立信心,明確認識到城中村改造既是挑戰好是機遇。既要有搶抓機遇、勇于擔當的勇氣,也要有科學決策、按規律辦事的智慧。要徹底破除怕失面子、怕麻煩的思想,從對周塘東村發展負責的高度認識城中村改造工作,以周塘東村的村民辦實事、為村民謀福利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來投身于城中村改造工作之中。

 

2、從組織人事入手,形成機制。村級組織要抓好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管理工作,保證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和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解決城中村問題。組建一套專門班子,制定一套適合本村情況的工作方案,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的改造規劃。同時制定城中村改造教育培訓計劃,對城中村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進行城市化知識專題培訓;對普通村民進行通識培訓,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城市化意識。

 

3、協同配合,構建高效推進機制。城中村改造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涉及經濟體制改革、國土資源管理、戶籍管理、街道村組織、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各個領域。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做好領導和服務,為每個城中村設計好未來遠景,做好指導、規劃、宣傳、聯系等工作,讓城中村改造成為一種在政府指導下的村民自治建設行為。改造過程成為在街道的統一領導和精心組織下,協同配合,高效推進的行為。同時強化各環節的監督和制約,確保改造的公平效益。

 

二、觀念引導、激發村民積極參與

1、做好居住理念、生活環境、經濟效益、政策發展四方面的引導。一是從居住理念上引導。建設多高層公寓、走向集聚居住,是對農民延續數千年傳統生活方式的全面革新。針對部分農民尤其是一些老人喜歡“上要有天、下要有地”的單家獨院居住方式的現狀。要做好前瞻性的引導和教育,全面宣傳現代居住理念,讓村民思想意識得到根本的轉變。根據實際,分析當前形勢,讓老百姓認識到,新江路北延完成后,當前大規模拆遷已不太可能,群眾要“自己解放自己”,普通村民要“翻身得解放”,唯一的出路就是城中村改造。二是從環境上引導。實施城中村改造,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的現狀,徹底整治農村“臟、亂、差”環境,杜絕農民濫建出租房導致社會治安惡化的現狀。三是從經濟上引導。通過算經濟帳,讓村民感覺到城中村改造是為村民謀福利的大事,認識到通過城中村改造,村民經濟收入將持續穩定增長,集體經濟也將得到快速增長,村民的保障將更加完備。四是從政策發展上引導。本著群眾得益的原則,進一步創新相關政策,強化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導向。以馬家路村城中村改造拆遷安置方案為藍本,創新思路,在街道指導下進一步完善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證公正公平。

 

2、鼓勵村民積極參與,讓城中村改造成為一種在街道指導下,由村為主體的村民自治建設行為。縱觀各地的經驗可以發現,充分尊重民意是做好城中村改造一條不變的規律。城中村改造,我們應當充分發揮村民代表、黨員、回村大學生、社會賢達、企業主等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村民的自治作用。在具體操作中,首先,要全面推行改造前的調查、訪談、聽證制度,讓村民充分表達意愿。其次,要集思廣益,根據城市規劃和確定的用地性質,討論明確開發強度和分配方案。讓廣大村民清楚,為什么確定這樣一個用地性質和容積率,將來自己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再次,要幫助農民算好經濟帳,讓村民明白,容積率既定,地塊面積既定,房子就只能蓋這么多,如果大家所要的拆遷補償過高,可能就無法做到收支平衡,無法實施開發建設,自己的居住環境也就沒法改變的道理。另外,城中村的改造成為村民自治行為后,對那些不愿拆遷、妨礙拆遷的村民形成為村民“千夫所指”的態勢,讓改造成為民眾自發的行為,解開強制拆遷這一瓶頸。

 

三、規劃先行,強化政策保障

1、嚴格規劃控制,引導城中村良性演變。嚴格規劃控制,控制城中村現有的規模,不再審批新的宅基地。重點控制用地性質和控制主干道兩側重要建筑,嚴禁非法建設永久性建筑物。

 

2、高起點編制城市規劃,做到控制性規劃全覆蓋。為杜絕“城中村”的再度形成,規劃應充分考慮城市功能、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及城市容量的適度控制標準,確定城市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開發時序,在宏觀層次上發揮對城市未來整體地價、房價的引領作用。優先做出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用地性質、建筑密度、容積率等規劃控制要求,形成規劃圖則和文本,為改造提供科學規范的依據。

 

3、要注重提升建設的質量和品位,提高規劃、設計、建筑水平。根據“城中村”周邊城市功能類型進行個性化設計,根據本村緊臨滸山核心城區,大部分村民靠出租建造在原宅基地、自由地上的房屋掙取租金,村民存在著擔心拆除房屋后無收入來源等現狀,制訂個性化的改造方案。在開發中適當增加路網密度,以增加商鋪比例,使村民有新的收入來源,解除其后顧之憂。同時,以街道為單位,建立家庭工業集聚區,安置家庭作坊,保證村民收入。

 

4、完善和落實各項保障措施。“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時刻關心群眾生產生活,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在城中村改造中,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首先推行農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保留村民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分配權,解除農民城中村改造的后顧之憂。在此基礎上,要完善和落實經濟政策保障措施,推進農民“四金”化發展。一是全力打造“薪金農民”,保障民計民生。逐步完善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的硬件建設,發揮培訓和就業指導功能,利用城中村改造契機,實現(土地流轉與)就業安置同步進行,最大程度解決農民失地后的安置問題。二是全力打造“保障金農民”,完成失地農民的養老、醫保等社會保障工作;三是全力打造“租金農民”,要精心做好商業設施的規劃和招商選商工作;四是全力打造“股金農民”,要引導廣大農民積極走強強聯合之路,組建新型經濟實體。

 

四、因地制宜,選擇合理開發模式。

開發模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城中村改造的成敗。

1、開發模式分析。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拆遷安置和開發建設模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一是村集體以城中村改造的名義自行組織開發建設。除部分土地用于安置村民住宅以外,整理出來的富余土地用作開發。這種模式既有利于調動村集體和村民城中村改造的積極性,也基本符合國家的土地和住房政策,但由于經驗和眼界的問題,開發建設水平可能較低。同時,由于拆遷改造需要比較多的資本,必須由政府大力支持。二是由開發企業獨資或者由開發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資合作進行城中村改造。開發企業通過毛地招拍掛拍獲得土地開發權,在村集體的幫助下與村民簽訂拆遷安置協議,開發的住宅首先用來安置被拆遷戶,其他向社會出售。這種模式下,一般的開發企業急于回收拆遷安置成本,往往強調將拆遷安置和開發建設控制在比較短的周期內,為避免在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造成資金沉淀,常常有短期行為。三是名義上由土地儲備機構實施拆遷,實際由土地儲備機構委托開發企業墊資拆遷,開發企業、土地儲備機構和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三方協議,形成凈地后通過招拍掛出讓,出讓后再用土地出讓金支付原開發企業墊付的資金,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新開發企業自行組織開發建設。此種模式,由于環節眾多,極易出現合同糾紛。

 

2、我們可以選擇“自力更生,政府推動”的開發模式。根據村民“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樸素理念,最好采取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實行村集體、村民出資和銀行貸款相結合的方式,自主實施改造。同時由政府在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及資金等方面提供較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