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中秋節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23:38: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中秋節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1

1、The Mid-Autumn festival, every family reunion together, in favor of thebalcony and enjoy the moon while eating moon cakes, even my family is no exception.

2、My family and I together in the balcony on moon. Just dump the moon rising from under a piece of pure, and the moon bright fluorescent, slowly,slowly turned white. Quiet moonlight sprinkled on the ground, the whole world is on the quilt with a layer of silver light, the town was hanging over the thin silver yarn. Through the clouds, the moon will glowsprinkled on the road, as if the road is paved with silver. It will also be the moonlight reflected in the water, evening the wind blows, the river is sparkling.

3、The moon like a shy little girl, in a short while hiding in the clouds, and the cute little head out from the cloud, the earth became dreamy silver. Looking at the moon, and can not help but reminds me of the story of chang e, people is in honor of the goddess of the moon to August 15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reunion hoping people. Also reminds me of a well-known celebrated the stillness of the night: bright moonlight before bed, doubt is frost on the ground. Look at the bright moon, bowed their heads and remembering home. This poem represents the poet li homesick feelings. From time to time make me think of the garrison the frontier soldiers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is day cannot be reunited withhis family.

4、I had a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于中秋節英語作文范文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popular and important lunar harvest festival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The festival is held on the 15thday of the eighth month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There are some traditions in this holiday. For example, people would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ies. After dinner, they often enjoy the full moon which is round and bright. The other tradi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is eating moon cake. Moon cake is the essential of that day, which means reunion. As time goes by,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moon cakes, but they are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before. I like mid-autumn festival because my families will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on that day.

中秋節是中國人民為慶祝的一個重要的農歷節日。本節是在農歷第八月15舉行。這個節日有一些傳統。例如,人們會和他們的家人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晚餐后,他們經常享受滿月,是圓的,明亮的。中秋節的另一個傳統是吃月餅。月餅是那天必不可少的,這意味著團圓。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各種各樣的月餅,但它們比以前更貴了。我喜歡中秋節,因為我的家人會在那天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關于中秋節英語作文范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s all interesting history. Long ago in one of the dynasties of China there was a king who was very cruel to the people and did not manage the country well. The people were so angry that some brave ones suggested killing the king. So they wrote notes telling about the meeting place and time and put them into cake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every person was told to buy the cakes. When they ate them they discovered the notes. So they gathered together to make a sudden attack on the king. From then on th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and eat "moon cakes" in memory of that important event.

Whe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near, shop windows are beautifully decorated. Many "moon cakes" are displayed for people to buy. People send presents such as wine, fruits and "moon cakes" to their friends and relatives. In the evening of the day, they have a feast. After the feast, they go out to the garden to look at the moon. The children run and laugh on the street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on is at her brightest on this night. Many poem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it, and poets are never tired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uch poem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oon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has been compared to a looking-glass, a jade rabbit, and so on. It seem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takes far more interest in the moon than in the sun.

中秋節有各種有趣的歷史。很久以前在中國的一個朝代,有一個國王非常殘忍,沒有管理國家的人。人如此憤怒,一些勇敢的建議殺死國王。所以他們寫筆記講述會議地點和時間,并將它們放入到蛋糕。陰歷8月15日的每個人都被告知買蛋糕。當他們吃他們發現了筆記。所以他們聚集,使國王突然襲擊。從那時起,中國人民慶祝陰歷8月15日,吃“月餅”的記憶,重要的事件。

篇3

中秋節那一天是“凡比亞”臺風來臨廣東沿江地區的左右幾天,雖然我們這里只是下雨,沒有禍及,可是看著高州市發生災害,心中畢竟有一點點不好過的滋味。

那一天,我們開始做飯了。我們孩子們可不是好吃懶做的啊!紛紛戴上“好孩子”的稱號,幫母親一起做飯。

“吃放了!”一陣聲音回響在屋子里,就在這時候,做作業的放下手中的筆,玩電腦的放下手中的鼠標,看電視的放下手中的遙控器,看報紙放下手中的報紙…。.紛紛跑向飯廳。

弟弟驚喜的說道:“今天有蝦,我最喜歡吃了;還有二姐愛吃的咕嚕肉;還有哥哥愛吃的清蒸魚;還有大街愛吃的雞翅膀……咦?大姐去哪了?大姐!吃放了!”一陣低沉的聲音滑過,“別叫啦,大姐剛上大學,在廣州還回不來呢!”爸爸說道。弟弟一聽,好像缺乏了什么。

吃完飯后不久,爸爸拿出月餅、飲料和沙田柚。弟弟朝著快點分月餅。爸爸分好了月餅,每個人都拿了一塊月餅,看起電視來了。唯獨弟弟說他要做作業躲在房間里了。我伸頭窗外看著天空,絲絲細雨滴在臉頰,下雨了,我關上窗戶,“今天怎么沒有圓圓的月亮呢?”嘴里嘀咕著。

弟弟沒關房門,我進去一看,弟弟睡著了,我檢查一下他的作業,竟然發現他在日記中寫著:大姐不在家,難成中秋之夜,老師布置的作文恐怕寫不成了。

篇4

關鍵詞:作文;評價;人文;有效性

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中師生溝通的橋梁,它貫穿于作文教學始終。熱情、真誠、人文關懷評價,能夠喚醒學生的習作熱情,激發他們習作的自信心。不管是師生,還是生生評價,都應當是合理的人文性評價。

一、幽默風趣的進行作文評價

幽默是一種魅力,它用睿智給人們帶來快樂。能給人帶來課堂上,教師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對作文學習的極大樂趣,激活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內在潛力。例如,有一次講評作文時,我發現粗心的童銘在作文中寫錯了字,寫漏了字,鬧了不少笑話。我就把童銘的作文讀了起來,又不失時機地把他的笑話進行了“加工”。如,“劉老(師)看了我的作業”這一句,丟三落四的童銘漏寫了“師”字,把“劉老師”寫成了“劉老”。我就故意反問著打趣道:“天哪,劉老師變成劉老了,我很老了嗎?我已經白發蒼蒼了嗎?我已經滿面皺紋了嗎?原來在童銘的眼里我早就是個老太婆了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悲哀呀!”話音剛落,同學們早已笑成一團,童銘害羞得臉紅耳赤。之后,我緊緊把握住課堂上這些“生成”的東西,讓學生把這段“插曲”寫下來。這節作文課上,我用詼諧幽默的評價語言教育學生寫作文要認真,別粗心大意,課堂上笑聲連連,學生在語言交流和思維碰撞中獲得了習作的快樂,也調動起學生極大的習作興趣和熱情,習作課堂生動活潑,富有生機。

二、放下身份進行作文評價

為作文評價創設一個平等、自由、和諧的平臺,引導學生自我欣賞,建立寫作的信心。《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作文教學評價語言要盡可能用商量探討的語氣,讓學生感受到民主與平等,這樣有利于師生雙方精神敞開后的互動與交流。例如,我在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單元的作文時,一位學生說他寫“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他說他們一家去涵江白塘湖欣賞白塘秋月的美麗風光,然后回家吃炒米粉(吃炒米粉是莆田人過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我親切地問他:“我們中秋節晚飯都是吃炒米粉,可你說你們全家去白塘看秋月后才回來吃米粉,那好像不是晚飯,而是夜宵了。我想,你應該把‘欣賞秋月’和‘吃米粉’這兩個段落調換一下順序,你接受我的意見嗎?”學生聽了,信服而愉快地點了點頭。 “寫爸爸生氣打你時,要是你能把當時你挨打時的心理活動也寫進去,相信一定會更真實感人,你說呢?”這些人性化的溫馨評價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學生有教師這樣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幫助,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到寫作中,作文自然會寫得越來越精彩。

三、對學生進行啟發性作文評價

啟發式評價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寫作能力。啟發式既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又是一個教學原則。在習作課堂教學中,運用啟發式的評價語言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預期的作文教學目的。在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看美術老師作畫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描述美術老師作畫時的動作和所畫的李白的形象。這是主要環節,在他們的作文中應是重點段落,要具體地描寫。我充分地采用啟發式的評價語言適當地評價、引導、點撥。如,學生在說到畫面上李白腰間飄起的衣帶,我就對學生的想象進行啟發評價:“你們的想像力真豐富呀,你能不能再想象李白此時是站在哪兒?是江風,還是山野的風拂起李白的衣帶?李白此時在想什么?或者在干什么呢?如果這些都能想象描寫下來,那就更形象具體了,作文肯定是篇好作文論文怎么寫站大全論文范文。展開你們的想象吧,你們一定能寫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李白的。”在我的啟發評價和引導下,同學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生動地描繪了這一情境。許靜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只見黃老師拿起筆,在紙上幾筆一勾,李白的頭像就出現在我們眼前;又描了幾筆,李白立刻穿上了長袍,腰帶隨著微風飄著,飄著……看著畫,我仿佛覺得李白站在堤岸上,望著遠去的孤帆。孤帆越去越遠,最后消失在天水之間。”充滿智慧的啟發式評價能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溫馨氛圍中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產生濃厚的習作興趣,從而主動地探究,快樂地作文。

四、對學生進行鼓勵性作文評價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通過這句話可以體會到鼓勵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如何對習作進行鼓勵性評價呢?葉圣陶說過:“小學生天生就喜歡鼓勵和贊美,教師豐富、生動、充滿鼓勵和賞識的評價語言能讓孩子處于一種積極亢奮的狀態,讓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就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與鼓勵,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富有詩意的評價語,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盡的精彩。在作文教學的課堂中我還嘗試著用上這些賞識與鼓勵的評價語――

“從你的文章中,老師知道你是個愛動腦筋,善于觀察的好孩子。”

“你那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把我帶進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篇5

五二班 李麗

最近,我發現我的作文有一點小進步。

往常,我寫的作文從來都是一張左右,寫的也不怎么詳細,也都是絞盡腦汁才寫出來的,就有些不真實。

而現在我不一樣了,我會把我的真實感情寫出來,還會用優美詞句。媽媽也說我比以前會寫了,寫的很詳細,知道寫重點。我寫作文直接就出來,不用使勁想。雖然速度有點慢,但也有一點進步。

我想,我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原因還是因為課外書籍。就例如我寫的《快樂的中秋節》中的“這棗真小啊,幾乎就是一顆小石子!”這句話我把棗比作小石子,突出了棗的小。其實我也是在某本書中看到的。還有“這時,我向前跑去,驚奇地發現……”中驚奇地發現我覺得用的很好,能夠說明這個發現是個令人驚訝的。通過這兩個句子說明: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須得多看課外書。

我的閱讀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假如你給我一本三百頁的書,要在以前我起碼要讀一兩星期,可是現在,只要一兩天就讀完了,連我都嚇了一跳。不過我希望我能把所有好看的書都看完。我在閱讀中感受著無窮的快樂與智慧,這是一個多么令我開心的事呀!

我的字體也有進步。不只是描字帖的緣故還是寫的認真了,從開學到現在,字體確實有些進步了,我一點要再接再厲。

篇6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玩了一個有趣的游戲,名叫紙條里的秘密,讓我意猶未盡。

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三張紙條,第一小組要在這三張紙條上寫關于時間的詞語,我們這一組在紙條上寫地點,第三組要寫人物,最后一組寫干什么事情,寫得越搞笑越好。然后要把四張紙條上的分別串成一句話,讓同學來讀。

我不假思索地在紙上寫了三個地點:在地球上、在太陽系上、在太空中。寫完后,我還不時瞄瞄同桌在寫什么,看完又在私底下一臉壞笑。當我們寫完紙條交上去組成了四個紙堆后,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了。第一個選手是王博,只見他信心百倍地走上講臺,從四個紙堆里分別拿出一張紙條,把它們一一展開,可王博只顧自己偷著樂,不好意思讀出來。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他終于大聲地朗讀起來:“中午,杜牧在地球上跳舞。”“哈哈哈……”笑聲連綿不斷,仿佛沖破了屋頂。第二位選手是葛皓,他連蹦帶跳地來到了講臺前,經過一番精挑細選,終于抽出了四張紙條,他一邊展開,一邊笑著說:“過大年了,太陽妹妹在火箭上跳舞。”“太搞笑了!”我說。第三位選手是趙輝,只見他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講臺,伸手拿了四張紙條,說道:“中秋節,怪獸在月球上大便。”“大便?”我說,“好不文明的。”說完,我又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這時,教室仿佛成了一片笑的海洋。

從這個游戲中,我懂得了一個心得:一個詞語或許不會使人感到很有趣,但是把幾個詞語連起來,就能感到語言的魅力。所以我們在作文當中要注意詞語搭配,才能使文章更生動有趣。

篇7

第一招: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原意是指畫竹子時要先在心里想好竹子的形象,然后才能畫好。后來引申為人在做事情之前就打好了主意。果凍們準備辦黑板報時是不是也得胸有成竹呢?動手之前一定要構思好,最好先在紙上設計好整體結構。

辦黑板報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呢?

1.板報主題:一個沒有主題的黑板報讀者怎會看得明白呢?

2.板報的內容安排,也就是版面設計:小作文放在什么位置,插畫放在什么位置―這些都需要精心布置喲。否則,亂七八糟的黑板報,誰看著也不會舒心啊。

看了第一招你還是覺得一頭霧水?那就讓我們來把這兩個問題各個擊破吧!

第二招:各個擊破

1.板報到底放什么內容?

每一期黑板報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黑板報主題的選擇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是節日類的,比如“慶國慶,迎中秋”“歡度元旦”;也可以是學習、表彰類的,比如“學習雷鋒,做好事”。

選取的主題要簡短明確。主題選出后要放在黑板上突出的位置,用最大號的字體寫出來,使同學們一看就能了解板報的中心。另外,板報的內容也要與主題緊密結合,如果是以“感謝你,我的老師”為主題,則要以同學們和老師之間的故事或者感謝老師辛勤付出的文章為主。這個時候,如果板報上出現了《我愛我家》之類的作文,就與主題不符了。節日類的黑板報一定要與時間相符合,比如“迎國慶,慶中秋”只能在9、10月寫,因為國慶節和中秋節是9、10月的節日。

板報內容大放送

一月份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六月份 兒童節

二月份 春天來了 九月份 感謝您,親愛的老師

三月份 學雷鋒,做好事 十月份 慶國慶,迎中秋

四月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十一月份 文明在我心中

五月份 愛勞動,樹新風 十二月份 安全知識記心中

阿慶:靈兒姐姐給了這么多主題,可以供我們用一年了。其實,我們幾個早就想好了主題。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的主題就是“讀書心得”!唉!萬事開頭難,黑板那么大,我們該從何寫起呢?

靈兒姐姐:別擔心,讓我們擊破第二點!

2.我給板報“美美容”

版面設計就是整個黑板報的結構布局,主要包括文字的排列、報頭畫設計、插圖和花邊的設計。

文章整齊放:

選定主題后,要選幾篇圍繞該主題的文章,并計算好每篇文章所占版面的大小。然后整體規劃,統一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的位置。

畫龍需點睛:

黑板報一般都要有一個醒目的報頭畫。報頭畫要配合黑板報的主題設計,如以植樹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報頭畫可以設計成小朋友們植樹的場景。報頭畫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題文章的上方或者中間。

美容有妙招:

文章謄(téng)寫完之后,版面上會留下一些空隙,我們可以畫上花邊和插畫。花邊畫在文章之間,不僅能將不同的文章間隔開,還可以起到裝飾作用,使黑板報不再單調。需要注意的是,插畫要跟文章的內容相符合喲。

注意:要把重要的文章放在醒目的位置。至于文字,既可以橫著寫,也可以豎著寫,這樣能夠防止版面過于單調。

板報草稿設計好了,說干就干!我們幾個立刻行動起來,很快便完成了黑板報!果凍們,你們心中的黑板報是怎么設計的呢?試著寫一寫,畫一畫吧!

第三招:終極秒招

下面我再來告訴大家幾個輕松辦黑板報的獨門秘訣吧!噓!不準外傳喲!

辦黑板報時,我們常常會因為寫錯字或者畫錯畫而把黑板涂改得模糊一片。那么,怎樣才能迅速把黑板擦干凈呢?

篇8

語文學科所表達出來的美感是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從古至今語文學科最具獨特魅力的地方,而誦讀則是有助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誦讀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文字的節奏和韻律美,尤其是在詩詞歌賦的教學中,我傾向于讓學生一讀再讀。比如在學習現代詩《再別康橋》的過程中,我會在讓學生了解大致寫作背景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一遍一遍的朗讀這首詩,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輕盈柔和、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流動美麗的畫面、唯美動人的意境和對康橋依依的不舍,只有在不斷的朗誦中,學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這首詩所彰顯出來的緊湊的節奏感與韻律感,從而真正的體味到從《再別康橋》字里行間傳達出來的美。另一方面誦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章內容的美。高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文章和詩詞都是編寫者精心挑選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佳作,無論是簡潔的詩詞還是洋洋灑灑的文章都描繪出了一片片唯美的景色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這些景色和故事或是感動我們、或是警醒我們,它之所以能讓編寫者和學生“深陷其中”就是因為其獨特的美。而讓學生大聲的將其誦讀出來又何嘗不是對美的詮釋和升華呢?在學習《長亭送別》這篇課文時,我選擇讓學生自由扮演文中的角色進行一遍一遍的誦讀,尤其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幾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同時我還會為學生的朗誦配以相應的音樂,這樣學生在多次朗誦之后自然會感受到張生和崔鶯鶯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送別的時的傷感之情,這遠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這些內容和情感要有效的多。有的學生在誦讀了《長亭送別》之后得出了以下的感悟“遠行的人或是有愛人的思念、或是有親人的牽盼、或是有朋友的祝福,以上種種造就了遠行的人必將在各種情愫的促使下回到原地,這就是美。”短短的一句話便是學生在誦讀之后得到的最深切的感悟。

二、在辯論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學科在通過文字傳達出生活美與故事美的同時也透露出理性的特征,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更要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生可以認真思考文本寫作的整體思路和技巧表達,從而認識到文該如何寫、話該如何說。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不僅會讓學生學會咬文嚼字和整體感知,同時也會通過各種討論辯論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習《林黛玉進府》時,有的學生就提出了疑問“林黛玉當時不過幾歲而已,然而她的言行舉止卻大大超出了實際年齡應該具有的特征,這是不是曹雪芹在寫作上的失誤呢?”借此我就以“林黛玉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主題在班級里組織了一次主題討論會。在討論中有的學生認為“林黛玉就是個愛哭的姑娘,有理由沒理由就會哭一場,實在是太矯揉造作了。”、“林黛玉愛耍小性子,賈寶玉一句錯話就會引來幾天的冷戰。”、“林黛玉過于敏感,別人簡單的一句話,她都能咀嚼出好幾個意思。”學生的這些看法雖然都有理有據,但是結論多是具有批評的口氣,在學生一片熱烈的討論聲中也有學生持有不同的見解“我覺得林黛玉并不是你們所認為的那樣,她表面上所表現出來的愛哭、任性、敏感和小氣其實都是出于保護自己的偽裝,從林黛玉年齡幼小卻寄人籬下的成長背景來看,她的這些反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相反我覺得與其她姑娘相比,待遇更大方、更有正義、更堅強。”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位學生還給我們舉出了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對此我給予了這位學生大大的鼓勵,他的觀點不僅新穎獨特,從他的觀點中我看到了其思維的小火花正在快樂的跳動,無論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他們思考的能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褒獎。

三、在寫作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篇9

答:要想讓學生把傳統節日話題作文寫精彩,指導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了解節日,抓準特點

凡事凡物均有特點規律,傳統節日亦是如此。所以,首先要指導學生了解不同節日的特點,也就是每個節日的傳統習俗、文化。讓學生通過咨詢、上網、閱讀等方式進行了解,比如除夕――年夜飯、放鞭炮;元宵節――吃元宵、鬧花燈;清明節――掃墓、吃清明@;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中秋節――賞月、吃月餅……學生對所要寫的節日了解得越深入,手頭掌握的資料越多,也就越容易寫出不同節日的特點,準確表達節日的相關內容、場景、氛圍。

二、觀察節日,感悟氛圍

在了解節日習俗的基礎上,還要指導學生細致觀察不同節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節日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氛圍:春節――喜慶、吉祥;元宵節――熱鬧、團圓;清明節――緬懷、激勵;重陽節――敬老、感恩……有了氛圍,就有了濃濃的“情”,文章就能以“情”為線索串聯細膩而美好的節日畫面,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

三、參與節日,寫出過程

寫節日話題作文,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所以,必須讓學生從留心觀察的“旁觀者”轉換為熱心參與的“當局者”。比如親手包餃子、元宵、粽子;親自放鞭炮、做花燈;親身體驗看花燈、劃龍舟、當拉拉隊……寫作之前,讓學生問問自己:“我快樂嗎?我收獲了嗎?我成長了嗎?”進而思考:“我為什么感到快樂?我是怎樣得到收獲的?”再讓他們去追憶自己“參與”時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思一慮,提煉自己從節日中獲取的美好、獨特的感受,并把這些感受恰當地表達出來。一般來說,學生最有感受的就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片段,可以讓學生在這個片段中對自己的語言、動作、內心想法、感受進行最詳盡、最細膩的描寫。

四、彰顯個性,力求創新

傳統節日的作文要寫得精彩,還要注意彰顯個性,寫出學生自己獨特之見,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從一般性的材料中發現亮點,提煉中心。比如,針對“一些家長在春節或是清明節給逝去的長輩祭拜”這個素材,可以指導學生先采用“對比看”:以前總是燒些紙錢,現在還多了什么?(“車子”“房子”“電腦”“冰箱”等一應俱全;“鈔票”也不一樣了,有美元、英鎊、歐元、港幣、新臺幣等)接著“對比聽”:回憶一下,你的家人在燒這些東西時嘴里會念叨什么?(奶奶會念念有詞:“保佑我們孫子好好學習,兒子發財!現在我們生活好了,也要讓你們住上別墅,開上轎車,出門旅行坐坐飛機用用美元!”)然后“思情趣”:這些話雖然不“靠譜”,可句句虔誠,滿含敬意,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經過這樣一番引導,學生對家人燒紙錢供拜時的“與時俱進”“不傳統”的情節進行了細致的描述,該文章就顯得富有個性,充滿情趣。

學生寫傳統節日話題作文,最常犯的毛病之一是摘抄傳統習俗而不知聯系實際。一旦將習俗與學生獨有的個性情趣融合在一起,文章便會有“質的飛躍”。比如,傳說端午節有喝雄黃酒的習俗,以驅趕妖魔,讓妖魔現身。曾有個學生寫有關端午節的作文時只是一味地摘抄傳統習俗――“雄黃酒”的故事,作文干巴生硬。通過課堂評講啟發談話,我發現這學生屬蛇,還得知了他曾有過偷喝酒“現蛇身”的經歷,就趕緊調整思路,組織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如何把這篇習作寫好。經過一番討論與修改,這學生的新作真是妙趣橫生:聽奶奶說,要是喝了雄黃酒就能驅走妖魔,我納悶了:我可是屬蛇的,要是喝了這酒像白娘子一樣現出蛇身怎么辦?要是不喝豈不是承認自己是妖魔?看著媽媽、奶奶在廚房忙碌,猶豫再三的我決定豁出去了。于是,我鼓起勇氣,拿起奶奶備在桌上的一杯雄黃酒“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下去,然后搬了張凳子坐在衛生間的大鏡子前靜觀“其”變。剛開始,我只覺得自己的肚子一陣灼熱,五臟六腑仿佛要燒了一般,我想:壞了壞了,莫非這酒真有魔力?要起作用了?可沒等我多想,我又感覺自己面紅耳赤了,仿佛一下子燒到臉上,連眼睛都紅得發光了,我趕忙大喊:“媽媽,奶奶,我是不是要變成蛇啦……快來啊……”媽媽、奶奶聞聲趕來,都傻眼了:“我的天哪,你怎么渾身酒氣!”“我的小祖宗,那是全家人喝的量,你怎么全喝了!”沒等她們扶住我,“撲通”一聲,我已癱軟在地“不省人事”了……據說,頭重腳輕的我嘴里還直念叨著:“看到我的蛇尾巴沒……看到我的蛇尾巴沒……”

篇10

一、在活動中作文并做人

課題組根據傳統節日,結合學校德育活動設計體驗活動,為學生的作文積累素材。

兒童節,課題組的老師組織了全校范圍的游藝活動。一年級教室的“水中戲球”,學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級教室的“吹乒乓球”,學生鼓足了氣,爭得面紅耳赤;三年級教室是最熱鬧的,“體感游戲”吸引了全校師生,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個人都想過一把癮;四年級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戲”,教室里不時傳來陣陣歡呼聲;五年級教室,課題組老師帶領學生運乒乓球,師生小心謹慎,心隨球動;六年級教室里,老師認真協調,不斷提升踢球的難度。在活動中,學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謙讓。

端午節,學校請來了老奶奶和外國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學生認真地學著、包著。不管包成什么樣,看著自己包的粽子,他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拿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后,有的學生迫不及待地打開,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的學生拿著粽子聞了又聞,塞進書包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吃。

此外,在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節日,課題組的老師總是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生活,感受中華文化,汲取民族營養,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崇高志向、自強人格和誠信品質。

在作文訓練中,課題組的老師擬選了《開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戲》《我們的節日》《無法忘記的一件事》《我愛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兒明》等習作題目,要求學生選擇最深入自己內心的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身邊的小事、細微處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過程中,學生既寫清了這些活動是如何開展的,怎樣有趣,又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啟示,使寫作主題得到升華和深化。在活動中滲透作文教學,強調在生活中學做人,在做人中學寫作,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作文的欲望。這樣,學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傾訴,不會再生搬硬套,牽強附會,作文內容也更加生動、具體、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導學生寫作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文字。”可見,寫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熱愛生活,深入生活,才會有深刻的感受、真實的感悟,才會體驗到生活的情趣。我們要盡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統一起來,引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學會閱讀生活,閱讀社會,并在生活中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

例如,五年級的《黃果樹瀑布》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的寫作特色很鮮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三是觸景生情,寫下了作者真實的感受,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筆者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品析文本,進行語言文字的濡染和訓練,不僅欣賞黃果樹瀑布的美,還欣賞了課文的結構之美、表達之美。于是,在教學細節上,教者要處處注意引導學生遣詞造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進行內化,讓學生習得語言,培養語感。學生寫景比較困難,寫游記更是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適時組織學生到園博園游玩。

在游玩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聯系《黃果樹瀑布》移步換景的表達方式觀察:觀察點不固定,所觀察描繪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動觀察點的同時,把所見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繪出來。我帶著學生逐一觀察出景物的各個局部,以瀏覽為順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們先后游覽了園博園里的熱帶植物館、“農家樂”、“長江畔”,并指導學生把觀察點的變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描繪,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避免流水賬。最后的習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數學生學會了怎么選材,怎么過渡,怎樣前后呼應,怎樣描寫才生動具體……我想這是因為學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進入了真實的情境,有了切身的體驗,再加上老師的適時指導,才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習作的快樂中體驗成功

在生活中體驗快樂,在習作中享受快樂,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習作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過程。學生中出現合作的天才、辯論的高手,妙語連珠,那么這樣的學習活動是快樂而高效的。

比如,“獻寶”(讓小作者在學習小組內、班內讀自己的習作)活動中,往往會有師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學生互相批改,積極合作,就能在別人的習作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在辯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小作者在呈現及傾聽同學的評議,回答同學的質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習作。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特別要求小聽眾:第一要務就是發現同學習作的亮點,評議的時候先談“我學到了什么”、“我覺得哪里最精彩”,再談如果是自己,自己會怎么寫,讓全體學生全程參與,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甄別瑕瑜,修正錯誤。在此基礎上,教師將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張貼在學校的展板上。在這種公開的展示中,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作文的興趣也更濃了。

如在寫一次活動習作時,筆者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評。一個學生這樣評價:“小作者擅長運用擬聲詞使自己的習作有聲有色,更加生動,富有情趣。她的開頭寫得很有氣勢,如果在結尾處前后呼應就更好了。”還有的說:“‘又高興又緊張’,把高興、緊張的表情和原因寫出來,或許會使你的習作更加細膩,更容易讓讀者走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我覺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體的場面描寫,有的地方寫個人的內心體驗,有詳有略。這學習了《水》的寫法,富有變化,生動形象,如果再加點對觀眾的描寫,作文會更豐富。”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學生在點評和被點評的過程中慢慢獲得能力,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四、在暢所欲言中體現真情

學生的習作不是文學作品,不需要藝術加工,只需用文字來記錄生活,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實的生活、純真的童趣、真切的兒童言語是學生習作追求的目標。真情才是學生習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習作指導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教師的指導、修改本想升華學生習作的主題,使內容更豐富,描寫更具體,卻忽略了學生的本真和童趣。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有些學生認為老師的修改改變了他本來的意思。有些學生按老師的意見進行了修改,但他們覺得那是套話、假話,不再是自己獨特的語言。更有甚者,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出現了偏差。這些指導顯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老師一味按著自己的生活閱歷、理解能力和習慣來規范、指導、要求學生的習作,不僅會令學生的習作缺少個性,使學生對真實的生活缺少興趣,還會在學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編造”的錯誤觀念。這是教師必須盡力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