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職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00:4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石化職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關鍵詞 城鎮化 農村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現代轉型,是我國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涵之一,而城鎮化則是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在城鎮化進程中,具有傳統特征的農村政治文化也必將隨著農村社會的現代轉型而實現轉型。這種轉型,意味著農村“依附型”政治文化將逐漸轉變為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現代的、民主的、參與型的政治文化。
一、我國農村政治文化的傳統性分析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本質上屬于農耕文化,它萌芽于夏商周時期,定型于秦漢時期,貫穿于整個封建社會歷史的全過程,甚至在今天依然發揮著它的影響力,特別是在象征著傳統農業社會的農村地區,這種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一)王權主義
在中國傳統社會,王權是國家權力的核心,它控制和影響著社會的各個層面。王權的至高無上性和不受制約的性質,使得社會嚴格按照自上而下的等級制度進行排序,社會資源的分配也是按照等級地位的高低和權力的大小來進行的。在傳統農業社會,地位卑微的農民在社會資源分配中自然處于最不利的處境,他們不得不接受來自于上層階級的統治和剝削,同時也不自覺地形成了對政治權力的崇拜意識和依附觀念。在傳統政治結構下,這種權力崇拜和權力依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的利益,從而成為千百年以來根植于中國農民內心深處的堅固的政治意識。近現代以來,中國先后進行了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政治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權利狀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中國正在朝著民主法治社會的目標邁進。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點,傳統政治文化中的權力崇拜和權力依附思想依然在我國農村社會普遍存在,影響和制約了農村民主政治文化的成長。
(二)宗法觀念
宗法觀念起源于家長制。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以家長為核心的家庭管理模式,同樣適用于家族、鄉里、郡縣以至于國家。在這種模式中,權力高度集中于一人身上,并且通過血緣或其它古老的形式得以傳承,而其他人必須接受和認同家長的權威。家長制的這種等級意識和人治傳統,就造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宗法觀念。宗法觀念以儒家經典為依據,主張三綱五常,主張用傳統的倫理道德來統治整個社會,實現社會的和諧。長幼有序、貴賤有等,尊卑有別的思想,實際上繪制了一幅禮治的經緯圖。宗法觀念在以家族為基本構成單位的傳統社會是有重要意義的,它是統治階級進行社會治理的有效工具,對維護整個社會的秩序和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的農村社會,傳統倫理道德的繼承和發揚,對維護社會風氣和構建農村和諧社會而言,也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是,家族式集權管理的模式卻是不適應當前我國農村民主政治發展要求的,因為它忽視甚至抹殺了農民個體的權利和自主意識;同時過分強調血緣關系也會導致農村政治生活中徇私舞弊和裙帶腐敗的產生,甚至會造就一些橫行鄉里的“村霸”行為。這些現象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存在,不僅不利于農村民主政治的成長,還直接危害了農村社會的團結和穩定。因此,對傳統政治文化中的“宗法觀念”,必須秉持“揚棄”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三)平均主義
在生產力低下的中國傳統社會,平均主義是貧苦百姓最美好的政治理想,也是統治者鞏固其王權的政治策略。所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統治者對社會期望的基本認識。因此,無論從百姓角度看,還是從統治者角度看,平均主義都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個突出表現。這反映了人對于社會公平和公正的最基本期望。然而,對平均主義過分追求不可避免地導致“大鍋飯”現象和對個人利益的否定,這在今天注重生產效率的時代背景下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保護公民個人權利的基本政治原則。因此,必須將“平均主義”的政治文化逐漸塑造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社會主義的政治文化。
二、城鎮化進程對農村政治文化的影響
(一)城鎮化對農村政治文化的積極影響
農村地區是我國傳統政治文化最堅固的陣地,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僅要求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求逐漸消除傳統政治文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塑造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特征的政治文化。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市,接受了現代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根深蒂固的傳統政治觀念逐漸發生轉變,政治認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行為也顯得更加理性。這些勞動力在返鄉之后,會對農村政治文化的現代轉型發揮一定促進作用,加之農村自身現代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因此,現代政治觀念引入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共同促成了當前我國農村政治文化正在逐步實現現代轉型。概括來說,城鎮化進程主要在以下方面對農村政治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增進了農村公民的權利意識。傳統政治文化中的“王權主義”思想留給中國農民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為根深蒂固的權力崇拜和權力依附意識,即在無條件服從權力的同時忽視了自己的利益訴求,并形成了對個人權力的盲目崇拜。這種觀念不僅不利于公民權利的維護,而且會助長農村政治生活中的不正之風。在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民工外出打工,在參與城市生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諸如拖欠工資等許多侵害自身權益的行為,在他們團結起來維護切身利益的過程中,實際上正是其公民權利意識不斷成長的過程。而公民權利意識的成長,是現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之一。
2.培養了農村公民的法制意識和規則意識。建設法制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我國農民由于受傳統人治思想的影響,加之長期以來農村法制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了農民的法治觀念淡薄,缺乏規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城鎮化進程中,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和經濟往來加速,觀念和思想的交流融合也進一步加深。已經在城市地區成長起來的法治觀念也逐漸影響到了農村公民的思想意識,促使他們逐漸樹立起了尊重法律和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觀念,也使得農民的政治參與行為變得更加理性和克制,這對于農村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社會風氣的維護是非常有利的。
3.激發了農村公民的創新精神和注重效率的意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張“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而不再是傳統的“平均主義”、“大鍋飯”。農村公民在城鎮化進程中深度參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培養和鍛煉了他們開拓進取、堅忍不拔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同時也獲得了在社會生活中注重效率的基本認識。這一觀念的形成,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生活的快節奏,也更加能夠積極有效地參與政治生活,并在政治生活中認同他人的才能。
(二)城鎮化進程對農村政治文化的消極影響
城鎮化進程為農村政治文化的現代轉型帶來了契機,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首先,城鎮化造成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至城市地區,給農村地區的政治文化建設帶來了主體缺失的根本性影響。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大量涌現,使農村地區喪失了政治文化建設的最活躍的生力軍,同時也造成了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其次,城鎮化進程中隨著城鄉交流的日益頻繁,城市中流行于一小部分人的腐朽墮落的思想也隨之影響到了部分農村人口,特別是在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從而對農村政治文化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些消極影響都是今后應當著重注意預防和消除的,但總體來說,城鎮化給農村政治文化帶來的更多是積極和正面的影響,我們應當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
三、農村政治文化現代轉型的路徑思考
我國農村政治文化現代轉型的基本目標,是將傳統的依附型政治文化轉變為現代的、民主的、參與型的政治文化。在城鎮化進城中,要實現這一轉型,必須考慮到以下幾方面的路徑:
(一)完善農村政治參與機制,營造民主政治氛圍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國農村政治參與和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平臺,長期以來承擔著農村社會自我管理的功能。但由于在許多農村地區,政治參與的制度和實踐經常脫節,導致村民自治制度并未能普遍促成農村公民民主習慣的養成。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設,更重要的是,真正將村民自治制度下的政治參與落到實處,形成村民參與鄉村事務管理的民主政治氛圍,從而促進現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
(二)加強學校教育,提高農村公民的政治認知水平
從現實情況來看,學校教育是當前我國農村政治社會化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農村公民政治認知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徑。而政治認知水平的提高,是現代公民文化形成的基礎。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公民的政治法律教育,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學校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的人員和資金投入,努力實現教育公平,促進農村教育現代化,為農村社會的現代轉型打造良好的基礎。
(三)對傳統政治文化進行合理“揚棄”,使其融入現代政治文明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雖然整體上是一種“依附型”政治文化,與現代民主政治原則不相符,但在某些具體內容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現代價值,如對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的重視等。因此,在農村政治文化建設中,應當注重現代政治文化與傳統政治文化的適當結合,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民主法治的農村政治文化。
(四)通過城鄉一體化建設減少農村勞動力轉移,為農村社會的整體轉型創造條件
篇2
一、概念
所謂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關于地質災害概念的界定,在學術界和實際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不同觀點。歸納起來,學術界的幾種通行說法主要有:1、地質災害是地質環境的一種變異現象;2、地質災害是指直接或間接惡化環境、降低環境質量,危害人類和生物圈發展的地質事件,如地震、地裂縫、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3、地質災害是指那些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和潛在威脅的自然和人為地質作用(現象);4、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5、地質災害是因地質活動引起對人類生活、生產及環境的破壞或者損失的現象。
二、在規劃中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是防治地質災害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依據。科學規劃對主動有效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和審批應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規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程序和審批權限、明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原則、規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內容、明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地位及與其他規劃的銜接等。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地質災害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
(二)地質災害的防治原則和目標;
(三)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
(四)地質災害防治項目;
(五)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等。
地質災害防治的原則只能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這是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地質災害現狀提出的在規劃期內指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準則。由于我國災害種類多、活動頻繁、危害嚴重,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同時,防治工作必須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發揮綜合治理效益;堅持依法保護地質環境和治理地質災害,依靠科技進步,建立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使地質災害防治法制化,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科學化;加強監測預報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減災、防災水平,建立群專結合的防災體系等內容。
地質災害的防治目標,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所達到的目標。地質災害防治目標應當分階段實施。總的要求是提高預報成功率,避免經濟損失,減少人員傷亡,促進地質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質災害防治基礎調查和科研項目。二是搬遷避讓工程。三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根據災害的規模和威脅的對象,對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發的災害要由財政出資,對人為活動引發的災害也要進行經濟技術論證,分清責任,實施治理工程;四是監測預警工程。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要要實施監測預警工程,包括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對其發展趨勢進行預測預警預報。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是指為實現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預期目標而實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強法制建設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強科普教育宣傳工作、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堅持群專結合及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重點,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應該把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規劃,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國是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和避免這個問題,首先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項目規劃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要求,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做好城市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編制和實施城市規劃過程中,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城市規劃區內地質情況尚不清晰的,必須加強和補充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建設用地條件;凡沒有進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在總結近幾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為了處理好城市總體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關系,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
篇3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雙語教學與跨文化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了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并對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實施跨文化教學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教學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在課堂上設置具體的“情境”和“語境”,教師應熟悉西方文化知識,學生要進行多渠道自主學習。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各種國際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語又有專業知識的國際化人才。為了使高等教育能夠適應這一需要,培養出國際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2007年又明確指出:“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高校積極開辦雙語課程,培育雙語人才,在全國各地掀起了雙語教學的熱潮。在此背景下,組織行為學課程雙語教學便應運而生。組織行為學課程開設雙語教學,開創了全新的“教”與“學”的思路,學生通過對原版教材的提前預習及仔細閱讀,再通過授課教師的英文授課,學生能夠以英文的思維方式思考國外的原著學科,能更好地跟蹤本學科發展的前沿理論與方法,保證組織行為學學科知識的及時更新。同時,也有利于傳達組織行為學核心知識和核心理論,增強對世界一流學術大師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學術精髓。然而,在取得種種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實際教學中碰到了許多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嚴重阻礙了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并明顯制約了雙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有鑒于此,本文將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學進行探討,并給出一些對策建議,希望有助于促進我國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雙語教學與跨文化的關系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在學習母語的同時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 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在雙語教學中,由于語言具有交際功能, 當交際的雙方分屬于不同的社會文化群體時,就產生了跨文化交際。同時,又由于各個民族的語言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記,所以在習得一種民族語言知識的時候,就是習得這個民族的文化和他們的傳統。所以雙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是緊密聯系的。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環節。由于雙語課程不僅承擔著語言能力目標的實現,還承擔著專業知識目標的提升。因此,在雙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以上兩個目標,就有必要在雙語課程中滲透文化知識,進行跨文化教學,從而將學生培養成掌握學科知識的雙語人,雙語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語大師王佐良先生曾說過:“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因此,語言教學不僅僅要掌握“語言規則”(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語法正確與否,而且還要掌握“語言使用規則”(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決定語言是否得體。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教師只有通過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對比,加強跨文化知識的導入,才能使學生對西方社會逐漸形成系統、全面的了解。進而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語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兩者密不可分。在雙語教學中,由于母語和目的語所蘊含的兩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文化取向、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許多語言現象單單從語言本身是無法解釋清楚的。具體來講,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課程知識點的理解
組織行為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往往是和我們人類社會聯系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范疇。由于組織行為學課程雙語教學大多使用國外原版教材,因此,學生對于該門課程雙語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就和目的語(大多為英語)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關。也就是說,文化差異對學生在理解雙語教學知識點時有著很大的影響。例如,當筆者在給學生講解霍夫斯泰德評估文化的五個維度時,其中有一個維度是各種文化背景下人們的長(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長期取向是指人們總是想到未來,而且看重節儉、持久與傳統,而短期取向是指人們看重此時此地。由于我國的社會環境和傳統教育,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長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慮到文化差異,筆者告訴學生,美國是一個多元國家,允許各種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組織行為學的觀點,長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們更容易接受變革,他們對于工作的忠誠度也很穩定。因此,長(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價值觀取向,它們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這樣,就讓學生對該知識點有了準確的理解與把握。
(二)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進行組織行為學雙語學習的思維習慣
具體來講,這種影響突出表現在語篇分析和詞匯理解兩反面。一方面,學生傾向于總是潛意識的拿所學語言與自身母語進行比較,導致無法跳過難句或語法,而對整個語篇的含義進行分析。大學生是成年人,他們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早已定型。關鍵不在于是否遷就學生的習慣性思維(漢語思維),而在于幫助并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新的認知方法(學習第二語言)。另一方面,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一個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滲透。學生受困于中式的詞義理解,往往難以領會一些西方語言的詞義。例如,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材中,多處涉及到“宣傳”這個詞匯,例如“廣告宣傳、新聞宣傳、公關宣傳、產品宣傳和企業宣傳”等等。漢語里“宣傳”指的是“對群眾說明和講解,使他們相信并且跟著行動”。而英語詞典中對“propaganda”的定義是“政治團體為影響公眾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虛假的信息”。可見,“宣傳”一詞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環境有著不同的褒義和貶義,從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點。所以,“產品宣傳”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學法是不少課程講授中頗為常見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對一些案例的選用表達常有別于我國的本土教材,經常會由于文化的差異而讓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不準確。在組織行為學的雙語教學中尤其如此。如在講授“群體沖突”一節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學生們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對“沖突”這個概念的理解還停留在“沖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結果,應當避免沖突”的認識上。如果就理論解釋理論,學生們是很難接受“沖突從績效的角度,是可以產生價值的”這一觀點的。為此,筆者在課堂上就我們學校如何充分利用競爭手段,通過增加工資、獎金、表彰、晉升、待崗等形式,產生積極意義的“沖突”、創造新局面的實例,借用我們自己的文化,說明了“沖突是任何組織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證高績效所必需的”、“沖突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只有從績效的角度,才能判斷沖突的價值”等觀點。
三、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進行跨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雙語教學面臨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克服畏懼心理的難題,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學。在雙語教學中,通過文化比較和文化差異分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體驗西方文化下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從中體會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異;另一方面,還可以推進學生的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前提,以教材為基礎,在教師啟發誘導下,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一種教學方式。將跨文化教學引入雙語教學,能夠促使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溝通活動解難釋疑,使學生形成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組織行為學課程的雙語教學,既是一門學科基礎課程的知識技能傳授,也是對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許多語言學家經過研究,普遍認為除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還需要培養他們的文化能力。當前大學生普遍表現出英語交際能力差,溝通自信不足,過分偏向英語應試教育。只有將跨文化意識充分融入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英文問答、討論、演示和課后英文寫作等,才能使學生的交流溝通水平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識和個人修養越來越成為國內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便是一種文化,而一種文化便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以文化作為感召力的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更寬廣的課程領域接受兩種文化的熏陶,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擺脫傳統狹隘觀念的束縛,形成一種對文化的潛在反應能力,以開放的心態和跨文化的素養迎接全球化社會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四、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進行跨文化教學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國家的語言環境,在組織行為學課程的雙語教學中,學生不能身臨其境的去學習和感受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這就要求教師要設法在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地將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導入教學過程。
(一)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
要在雙語課堂上努力增強學生對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對許多中國人來說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積極的意義,但這些對西方人來講卻含有反面、消極的意義。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對中國人來說有一定的貶義,而對西方人來說則帶有褒義。這些詞匯在不少社會科學中都較為常見,如果忽視或輕視了這一點,本身也會對學生的課程內容理解產生障礙。而一旦正確引導學生分析中西方學者這種文化背景和學理的差異,將有助于其形成雙重文化的學習能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具體的“情境”和“語境”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極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動的視頻資料、模擬組織行為學場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將組織行為學實踐中的跨文化沖突展現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一個跨文化管理實踐的情景。教師也可以擔任其中的一個角色,這樣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可以體驗跨文化的實踐活動。
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上很重要的是要營造出雙語教學的氛圍,這種氛圍既包括了課堂知識點的雙語討論和辯論,也包括對課程案例的現實模擬表演。前者能夠鍛煉學生用西方語言進而到用西方思維來考慮問題,激發其用英語表達觀點的愿望。后者則是將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成近乎實際的交際活動,讓學生體會在不同場景下應該講什么,從而達到良好的雙語教學效果。
(三)教師應該同時熟悉專業課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意識,才能培養出具有跨文化意識的學生。而雙語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課程熟悉程度和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與其他的非雙語教學的課程不同,組織行為學引入雙語教學,還要求教師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這既考驗著雙語教師多學科的知識廣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進行備課工作。如果教師不能在授課前進行充分地查閱和注釋,也就無法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文章。
(四)鼓勵學生進行多渠道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僅僅依靠每周一、兩次的課堂講授,學生的英語思維是不可能形成的。這就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夠自主閱讀西方經典文化名著,觀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歷史的電影、電視劇,并多瀏覽英文的知名媒體網站和主流論壇。同時,在生活中有意愿與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進行接觸,從而自發創造感受跨文化差異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錢 芳,俞麗偉.高校管理學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教育學術月刊,2009(12):103-105.
[2] 呂雪松.案例教學法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4):31-33.
篇4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景觀;地域文化;民間藝術元素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結構的大幅變異,給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帶來了空前的變化,隨著中國人口數量急劇增長,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也在迅速擴大。然而,當我們置身某城市,除了當地自然景觀和歷史遺留可以讓心靈有一絲傳統文化的安慰和滋養外,其余足以使我們感到強烈的空洞和乏味!尤其是當代眾多城市在規劃建筑上,基本沒有考慮地域文化氣質和民俗藝術元素的滲入,更沒能體現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因其建筑同一性的相互模仿和拷貝,呈現了千城一面的同一模樣,使我們的精神感到無處皈依。中國大部分城市正在像革命一樣瘋狂地抄襲和復制,這樣將導致城市品位的急劇下降。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城市應有的魅力。
那么,一個好的城市具體應體現在那些方面呢?法國著名的城市地理學家什梅爾說:“城市既是一個景觀,一片經濟空間,一種人口密度,也是一個生活中心和勞動中心,更具體點說,也可能是一種氣氛,一種特征或者一個靈魂。”評價一個好的城市,主要應從城市自然景觀、城市規劃布局、城市人的精神風貌、思想觀念以及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效率等方面人手,而市民行為、文化氛圍,風土人情又是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最關鍵的內容。那么,如何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充分體現以上內容呢?如何借鑒、融匯地域文化氣質和民俗藝術元素?使民間藝術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城市空間的方方面面?如何使城市成為一種景觀,一種具有深層文化魅力的城市?下面,就以甘肅慶陽市為例來論述以上問題:
慶陽市歷史淵源、城市建設規劃及視覺現狀
慶陽市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坐落在土地肥沃,植被豐茂的董志塬上,一望無垠的董志塬為城市的基礎建設提供了無限方便。近代慶陽市城市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也帶來諸多問題。從城市功能上講,慶陽市城市建設從四面八方依次展開,城市格局也在不斷的擴展,為在城市生活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便捷、暢通的城市環境。遺憾的是,在以經濟發展為主脈的今天,城市在規劃和設計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傳承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曾寫道:“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產工具、資本、享樂和需求的集中;而在鄉村里所看到的卻是完全相反的情況:孤立和分散”,并在同一著作中寫道;“城市作為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集中體現和反射”。那么,如今的城市又是如何體現和反射物質和精神的東西呢?嚴格的講這種反射是一個綜合體,它包括人們的精神風貌、氣質、文明程度、建筑風格和幸福指數等。這里我們只論述在慶陽市城市建筑風格和城市景觀的規劃和設計上融入和體現地域文化氣質和民間藝術元素的必要性。
首先,慶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遠在20萬年以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軒轅皇帝曾在此活動,周朝先祖在此興業,創造了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其獨特的黃土高原地域地貌使民間民俗文化資源在這里得以完好保存,原始古樸的民間藝術和濃烈的鄉土文化成為慶陽民俗民間藝術得以延續的基礎。這里悠久的歷史造就了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其主要文化遺留包括香包刺繡、皮影、剪紙、隴東道情、隴東秧歌、雕塑、編制、軋染、民歌等。其中香包刺繡、皮影、剪紙和隴東道情因其藝術風格獨特,被譽為慶陽民間民俗藝術“四絕”。如何建設魅力的慶陽城市,不但要依托美麗的自然環境資源,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建設和整體規劃中體現地域文化氣質和民間藝術元素,因為文化因素對城市經濟社會利益的影響有長期性、間接性和隱蔽性,有時也具有決定性。列寧曾寫道:“城市是經濟、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進的主要動力。”因此,要以研究和挖掘能代表本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和視覺識別做為城市整體規劃的首要目標。
其次,城市特色是城市生長的基因,如何保持城市特有的基因,是城市規劃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在規劃中應結合慶陽的自然特點、歷史文脈、建設現狀、文化傳承和主題景觀等。近年來,隨著慶陽經濟的復蘇和對外宣傳力度的加大,同時伴隨著數次相關大型民俗活動的成功舉辦,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繡之鄉、徒手秧歌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道情皮影之鄉、周祖農耕文化之鄉、荷花舞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問題的焦點正在于:試想,當國內外朋友慕名來到這個文化之都時,首先進入眼簾的是與其他城市并無差異的城市面貌,這所城市并沒有提供與以上稱謂相匹配的視覺識別和信息元素,使人們無法判斷和感知到慶陽獨特的地理地貌和豐富的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