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雙普匯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8 23:22: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雙高雙普匯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雙高雙普匯報材料

篇1

深入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使命,強化政府責任,保障教育投入,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整體提高全縣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質量,全面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不斷增強省級教育強縣活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全面建設教育名縣、建設“兩富兩美”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全面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質量;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促進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再上新水平,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年全面實現“雙高雙普”目標。

三、重點任務

依據《省“雙高雙普”評估驗收標準》和市“雙高雙普”工作規劃,我縣2014年要順利實現“雙高雙普”工作目標,必須重點做好下列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切實完善教育管理體制。

進一步完善縣域各類教育管理體制,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的現代教育管理機制;制定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雙高雙普”的實施規劃與保障措施;落實高水平、高質量推進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責任,形成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發展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

認真落實“三個增長”等各項教育經費投入政策,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并向農村和邊遠地區傾斜。健全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中省市補助資金撥付到位,縣級配套資金得到落實。保障城市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部分土地出讓金用于教育發展。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健全教育經費管理制度,規范各項教育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科學實施學校布局調整。

統籌縣域城鄉一體化教育改革發展,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需要,科學制定學校、幼兒園布局調整規劃和基本建設規劃,加快高中資源整合。根據縣、鎮實際,推進九年一貫制學校試點工作。優先保證新建住宅區、城鎮改造和開發建設中學校增容用地,優先規劃和建設中小學校。

(四)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進一步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主要資源。建立義務教育校際合作、城鄉合作、區域合作機制,完善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對幫扶和交流制度,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薄弱學校建設。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教師專業標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業務培訓,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兒、殘疾少年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與動態監測機制。保證適齡少年兒童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就學困難等原因失學,消除輟學現象。

(五)全面普及學前教育。

把學前教育納入城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穩步實施第二輪學前三年教育行動計劃,不斷改善現有幼兒園辦園條件。加強管理,督促民辦幼兒園加大投入,規范辦園。

(六)加快發展優質高中教育。

加快實施高中質量提升和特色建設工程,充分發揮普集高中省級示范高中引領作用,引導各普通高中明確辦學定位,制定學校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體育活動場所、體育活動室(館)、理化生實驗室和探究室、通用技術教室、計算機教室、藝術教室等部室建設。加強高中緊缺學科教師配備,加強校長和教師培訓。

(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進一步加強全縣職業教育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把職業教育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縣職教中心省級示范性職教中心示范帶動優勢,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校企合作機制,使學生有更大的就業與發展市場。加強實訓基地、骨干專業體系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培養,在崗研修與企業實踐并重的職業教師培養培訓體系,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的比例。

(八)積極發展繼續教育。

充分發揮縣教育培訓中心作用,將繼續教育納入縣域、行業總體發展規劃。建成覆蓋縣、鎮、村的繼續教育系統,基本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四、實施步驟

全縣“雙高雙普”工作分四個階段實施,具體為:

(一)啟動階段(2014年1月)

1.認真學習省市“雙高雙普”文件精神,召開全縣“雙高雙普”動員大會,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大力宣傳、全面安排部署“雙高雙普”創建工作。

2.調查摸底,制定實施方案,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有關職能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制定實施方案。

3.組織考察學習活動。

(二)實施階段(2014年2-8月)

2014年2月:自查摸底

1.邀請省市教育督導部門對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中小學校有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熟悉、掌握評估與驗收標準。

2.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按照《省“雙高雙普”評估驗收標準》,認真自查,形成自查報告。

3.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依據自查情況,逐步落實具體建設工作。

4.根據“雙高雙普”標準要求、工作目標和包抓校(園)任務,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協作,共同推進“雙高雙普”工作的全面實施。

5.各學區、校(園)要對照評估標準,加強軟、硬件建設現狀登記和上報工作,確保各項數據真實準確。

2014年3-6月:基礎建設

1.縣教育局指導各校(園)結合自查摸底情況,積極完善資料,不斷規范管理。

2.縣財政局全面落實各項教育資金投放政策,確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為如期完成基礎建設任務做好保障。

3.縣級各部門積極援建包抓校(園),加快硬件建設進度,按照省頒標準建齊部室,完善內部設施設備,確保包抓校(園)校舍條件達到規定標準。

4.縣聯合督查室和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加強督導檢查。

2014年7-8月:查漏補缺

1.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中小學幼兒園按照驗收標準查漏補缺,繼續完善相關工作。

2.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協助包抓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自查自糾。

3.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對校(園)外部環境進行整治,營造縣域內“雙高雙普”創建氛圍。

4.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逐單位進行達標檢查。

5.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協助包抓的中小學幼兒園依據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督導檢查指出的問題進行整改。

(三)提高階段(2014年9-10月)

2014年9月:整改提高

1.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中小學幼兒園按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的要求,積極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2.各學區、校(園)向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準備結果。

2014年10月:模擬驗收

1.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對重點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抽查指導。

2.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全面模擬驗收。

(四)迎驗階段(2014年11-12月)

1.做好省市評估驗收的匯報材料及各種資料準備工作。

2.營造驗收氛圍,全程全方位做好迎驗的各項配合工作。

3.向省市上報各種資料。

4.部署迎驗環節,全力迎接省政府評估驗收,確保順利通過省上驗收。

五、領導機構及職責

為了加強對全縣“雙高雙普”工作的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統籌協調全縣“雙高雙普”創建工作,并督促落實縣級領導、部門包抓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校(園)“雙高雙普”工作制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教育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成立校建規劃組、部室建設組、師資建設組、督查指導組、宣傳報道組、成職民教組、資金保障組、校園文化組共八個工作組。各鎮、校(園)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制定本鎮、校(園)“雙高雙普”實施方案,負責組織實施本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和校(園)的“雙高雙普”工作。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一)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全面負責全縣“雙高雙普”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履行職責,研究解決我縣“雙高雙普”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二)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

一是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二是負責全縣“雙高雙普”工作的組織實施,統籌安排實施“雙高雙普”過程中的具體工作,督促、指導各有關部門工作。

三是籌備縣“雙高雙普”工作動員會、促進會、匯報會和總結會,形成自查報告和工作匯報,整理檔案材料,審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匯報,檢查指導各鎮和有關部門、學校做好相關工作,及時向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四是切實做好與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溝通協調,做好評估驗收籌備工作。

(三)各工作組職責

1.校建規劃組:由縣教育局負責,縣住建局協助,主要負責制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實施學校建設、維修項目工程。

2.部室建設組:由縣政府采購中心負責按要求配備中小學教學儀器、器材、圖書、報刊、實驗臺、柜、架、桌凳、語音設備、計算機等設施;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規范部室建設,指導做好部室的管理與應用。

3.師資建設組:由縣教育局負責,縣人社局、編辦協助,主要負責校長、教師的選拔任用、培訓交流、師德教育和考核,按標準做好教師的編制配備。

4.督查指導組:由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縣聯合督查室協助,主要負責填寫、匯編各種材料表冊,指導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校(園)完成檔案資料建設。

5.宣傳報道組:由縣委宣傳部、教育局負責,信息辦、電視臺協助,主要負責影像、圖片、文字信息資料采集工作,印發宣傳資料,制作專題展板,編發簡報,指導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校(園)的“雙高雙普”宣傳工作。

6.成職民教組:由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負責,縣教育局協助,主要負責全縣的成職幼教工作,加強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農村文化技術學校建設,做好檔案、資料匯編,加強職業、民辦教育工作。

7.資金保障組:由縣財政局負責,縣教育局協助,主要負責依法保證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保障“教育費附加”用于教育發展,確保“生均公用經費”達到省定標準,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需經費,積極籌措資金,為校舍維修及內部設施配備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填寫“雙高雙普”有關經費投入表冊。

8.校園文化組:由縣教育局負責,主要任務是深入各學校調研并檢查指導各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和質量。

(四)相關部門職責

縣委辦、縣政府辦:負責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推動“雙高雙普”工作有序開展,安排重大會議及各項活動。

縣聯合督查室:對實施“雙高雙普”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及“雙高雙普”包抓部門工作進度進行檢查、督促,定期匯總通報。

縣教育局:負責全縣“雙高雙普”具體指導和實施,指導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和校(園)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按照“雙高雙普”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認真做好自評工作;組織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縣發改局:負責把“雙高雙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指導相關部門編制規劃,做好教育建設項目有關審批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教育投入政策,安排好“雙高雙普”專項資金,保證教育經費撥付到位,切實加強對“雙高雙普”工作的資金保障和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涉及教育的財政經費管理以及2011-2014年縣財政對教育投入情況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總結。

縣監察局:負責對違反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和行為,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縣人社局、縣編辦:負責按照省定標準要求,從全縣教育發展的需要出發,科學設置教職工編制;加大宣傳和整治力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

縣公安局:要認真編制全縣0-18周歲本地、外地居民戶口花名冊。

縣公安局、縣工商局:負責保障師生安全和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營造和諧穩定的教育環境;依法加大對非法雇傭童工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打擊處罰。

縣國土局、住建局:做好學校基本建設和布局調整土地征用、規劃工作,保證教育用地項目的正常審批,減免教育項目用地費用;將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納入新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建設。

縣國稅局、地稅局:負責加強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的征收工作,確保足額入庫。

縣文廣局:負責做好“雙高雙普”的宣傳報道工作,做好學校周邊營業性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的監管。

縣統計局:負責做好縣域內教育工作數據統計,及時提供相關數據資料。

縣審計局:加強對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學校經費等各項教育經費的審計,保證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

縣司法局:負責指導相關部門和中小學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縣衛生局:要加強對校(園)衛生防疫工作的監督指導,負責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檢查,負責傳染病防治和常見病治療,負責做好“三殘”少兒的篩查、鑒定。

縣民政局:做好低保家庭兒童、殘疾兒童、貧困學生補助工作,完善資料及相關數據。

縣食藥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商店、攤點和校(園)內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嚴防食品中毒現象在校(園)發生。

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對本轄區內中小學“雙高雙普”創建工作負總責,配合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征地等問題;把優先發展教育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和考核機構;積極協調包抓部門,多渠道籌措資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積極治理校(園)及周邊環境;做好本轄區0-18周歲人口文化程度登記造冊工作;做好適齡人口“控輟保學”工作;整理“雙高雙普”檔案資料。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做好“雙高雙普”的督導工作。

六、考核獎懲措施

(一)縣委、縣政府把“雙高雙普”作為全縣2014年重點工作,與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簽訂“雙高雙普”工作目標責任書,納入本年度對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及其主要負責人和分管教育工作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雙高雙普”的縣級自評工作由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以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為單位,逐一進行。經自評達到“雙高雙普”指標要求后,邀請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進行初驗,初驗合格后,提請省政府進行督導評估驗收。

篇2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顧名思義,大暑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

時針指向凌晨三點半,雖說夏季天亮得早,但外面還是很黑。

根本不用鬧鐘提醒,大連市旅順口區龍頭街道龍湖村(原王家村)的村委會主任王德富這時已經醒了。他盡可能放緩起床的動作,為的是不驚動睡在旁邊的妻子。

妻子趙金舫翻了個身,對王德富說,“今天你早點回來,開車送我們娘倆去城里的大醫院。兒子這些天老是咳嗽,都打好幾瓶點滴了,總不見效,我想去醫院給他好好做個檢查。”

王德富一邊答應著,一邊輕手輕腳地下了床,到外間穿上他那身標志性的行頭――一套舊工作服加上一頂土黃色的帽子和一雙高腰膠皮水靴子。

這三年,他習慣了早起,也早就習慣了聽妻子的嘮叨。經過簡單的洗漱之后,王德富要出發了。臨出發前,他躡手躡腳地去了兒子的房間,輕輕地摸了摸兒子的額頭,有點熱,但不是很厲害。王德富對自己說,小孩子哪有不生病的,吃兩副藥就好了。

王德富開著皮卡車,車身雖是白色,但卻被厚厚一層黃色灰土包裹著,因為忙,昨天回來太晚就沒顧得上洗車。他迎著即將升起的朝陽,從家里出發了。道路平坦整潔,周圍樓房林立,綠樹成蔭。

王德富喜歡開皮卡車,因為經常要上山下溝,皮卡車動力大,底盤高,特別適用。每次出差,王德富開的總是這臺車,因為有車斗,碰到合適的苗木奇石,方便采購裝運。

一位老朋友開玩笑說,“德富,你這人哪都好,就是不懂享受生活。快換臺車吧!看我這臺新悍馬,是不是比以前那臺還漂亮!”

王德富笑了笑,沒有搭茬。

皮卡車很給力。只過了大約四五分鐘,王德富就來到了龍湖村河道工地的現場。這幾天,村里正在整修河道,作為河道整修工程的總設計師,王德富總是第一個出工,因為他要對當天的工作作出通盤籌劃。比如,今天的活應該怎么干,墻應該怎么砌,鵝卵石怎么擺放,發洪水怎么辦,哪里需要修建臺階和攔壩。他需要根據河道的自然情況以及工程的進展隨時完善施工方案。

據說,這幾天可能會有大雨。王德富圍著河道轉了一圈以后,又目測了水位情況,所有的問題在他頭腦里稍一過濾便有了答案,王德富心里有了底。早些年摸爬滾打的干土石方生意,讓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土建專家。

在龍湖村,王德富是個名副其實的傳奇人物。他早先靠勤勞致富,四十幾歲就已擁有了數千萬資產,而這時,生他養他的龍湖村卻還是個窮村。

“龍頭地少,山坡上找。”龍頭街道屬于丘陵地帶,80%以上耕地都在山坡上。龍湖村的情況尤為嚴重,到處都是荒溝,人均擁有耕地不足一畝。2005年,龍湖村的土地被征用,村民集體搬進了新樓房。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告別了土地,破天荒住進了高樓,喜悅之情自不待言。

可好景不長,喬遷的新鮮和興奮很快就過去了。村民們發現,上樓以后生活中有許多不適應,以前的許多小事如今都成了難題:喝水、做飯、取暖要花錢,從前想吃青菜到自家園子里摘就是了,現在連一棵小蔥都得花錢買,還不如自家產的新鮮。加上物價上漲的因素,村民們明顯感到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土地,年輕人還可以出去打工,而那些上了歲數的人就整天閑著沒事干,這心里總是沒著沒落的。大家開始懷念過去的生活,懷念他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那片土地。

沒了土地怎么辦?王德富對鄉親們說,“沒土地,咱們可以自己造!”

聽說過造車、造船、造飛機,可沒聽說過這土地也能自己“造”。王德富敢想敢干,他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施起了“填溝造地”工程。

在龍湖村,“填溝造地”是件自古以來就沒人敢嘗試的事情。然而,王德富不僅干了,而且是傾其所有,沒給自己留一點退路。從2005年起,王德富個人累計投入資金1700多萬元,墾荒造地植林,改造良田400余畝,育樹20余萬株。此舉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給失地農民帶來了福音,幫助他們走上了勤勞致富之路。正因為如此,王德富不僅被評為大連市造林綠化標兵,而且被相關媒體譽為“當代愚公”。榮譽、掌聲接踵而至,一個新的考驗也在等待著他。

2010年7月,龍湖村原來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因為經濟問題被公安機關正式批捕。將近一年過去了,村委會主任的位子一直空缺。村里沒人主事,工作完全癱瘓,各種問題也層出不窮。百姓苦不堪言,紛紛四處上訪。

龍湖村的問題,引起了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一位老領導找王德富談話,希望他能站出來競選龍湖村的村委會主任。這也是上級領導和群眾共同的期待。可王德富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想給鄉親們多做點好事,不想當官。

臨別時,那位老領導撂下這么句話,“龍湖村的現狀也和你有關系,如果你早一點站出來,也不至于是現在這種情況。當然現在也不晚,為了大家,這個村主任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老領導的這番話讓王德富想了許久。夜里,這條熱血漢子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索性起床開燈,連夜寫了份參加競選村委會主任的聲明。

王德富要競選村委會主任的消息很快成了龍湖村的頭條新聞,村民們紛紛奔走相告,大家都希望王德富能順利當選,好早日結束村里的無政府狀態。

2011年7月30日,王德富高票當選為龍湖村的新任村委會主任。一場足以載入龍湖村發展史的新變革,由此也拉開了帷幕。

要改變村里的現狀得有錢,可村里除了一堆外債,賬面上根本沒錢,村委會連一張辦公桌都沒有,僅有的一臺老舊的農用車也被人要走了。當上村委會主任的頭三天夜里,王德富幾乎沒合過一次眼。因為村里有太多的歷史遺留問題需要他去協調解決,其中最讓人感到鬧心的,就是回遷樓的質量問題。

“ 衛生間漏水,只要有人在五樓洗個澡,從一樓到四樓的住戶都得打傘上衛生間。這聽起來像個笑話,可一點沒夸張,誰住這樣的房子能笑得出來?還有冬天取暖問題,從2007年農民上樓以后,村里的暖氣就一直不熱。有200多戶室內溫度一直在10度左右,最低溫度只有5.6度。今年冬天,說什么也不能讓老百姓再挨凍啦!”王德富說著,使勁掐滅了手里的煙。

為了讓村民過個暖和的冬天,王德富多次催促相關部門整改暖氣管道。然而,問題卻遲遲沒有得到解決。眼看著就要到取暖期了,王德富急了,他自己找到設計院,請來技術人員把管道挖開后,這才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以前的管道不但工程有問題,原材料更是偽劣。加上偷工減料,暖氣片換熱面積也不夠。王德富和村干部們一商量,決定從國慶小長假開始動工更換全部管道。這一動工,村里光材料費就花了100多萬元。

85歲的王成義大爺樂呵呵地對王德富說:“德富,還是你有辦法,今年冬天總算是不用挨凍啦!”

這原本是句表揚的話,可王德富卻聽得很刺耳。在接下來的干部會上,他發火了,“不用挨凍,這就是個基本需求。我們滿足了群眾的這個基本需求,群眾高興。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做得不夠,做得太少!我們要用盡可能短的時間,讓鄉親們都富起來!”

自打上任后,王德富就明確提出,要在村里發展集體產業,堅持走集體化共同富裕的道路。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要發展集體產業,就要有土地。然而,在王德富上任之前,高新園區就已征王家村3100畝的土地。沒有土地,王德富就帶領村民造地,一方面恢復曾經被破壞的土地,另一方面調整舊的宅基地,再就是向荒山進軍。荒山荒溝每天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

“開發出這些土地不僅能帶動失地農民就業,地上全部栽上綠化苗木,七八年以后,效益出來了,村民就更受益了!有的地方不適合造地,我們可以發展苗圃大棚,建一個5萬多平方米的花木市場,發展高檔苗木花卉產業。”王德富信心滿滿地說。

從打這時起,龍湖村就像一盆火炭,越燒越火爆了。

大暑這天做完了對河套建設工程進度的預估,王德富像往常一樣開著他的皮卡車來到了藥王谷。

他把車停在了半山腰,從車上取出一個大挎包背上。看完木棧道修建的情況,就步行上山了。

往藥王谷峰頂去的路還沒有修好,只有崎嶇的羊腸小道,一路都是碎石,坑坑洼洼的,走起來有些費力。對于這條羊腸小道,王德富再熟悉不過,他幾乎每天都要走上一回。快到山頂時,只見眼前的巖石向龍頭一樣傲然雄踞在那里,兩側的山峰則如同龍身蜿蜒盤踞,周圍茂密的樹林和青青的草地,錯落有致地坐落在山坡上,與山形融為一體,在晨曦的光線中,這一切顯得那樣沉靜、安謐,宛如世外桃源。

王德富爬上那塊巖石,看看表,正好4點半。太陽剛剛露頭,天邊漸漸泛起一片紅暈。

王德富望著遠處自己為之奮斗的龍湖村――晨霧環繞下,綠色的小村莊正從甜美的酣睡中醒來。排列整齊的樓房,是她吸納的現代文明;綠樹掩映下的龍溪潺潺、龍湖泱泱,為她平添了些許優雅的中國古典文化意境……此情此景,王德富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可就是怎么也看不夠。

站在峰頂,整個龍湖村規劃建設的格局盡收眼底,哪些地方還需要完善,哪些工程還有遺留問題等等全都一目了然。微風拂動他花白的頭發,汗水從鬢邊流下。王德富顧不上擦汗,他從挎包里取出相機在不同的地段拍攝,準備回頭拿給村里的設計部,為進一步完善規劃建設設計圖做參考。

三年前,王德富還沒一根白頭發。這三年,他幾乎沒有休過一個星期天。每天殫精竭慮,生生為村里的工作熬白了頭。盡管每天都感到很累,可他心里卻覺得特別踏實,看到村子的工作一點點步入了正軌,看到集體產業從無到有,看到老百姓越來越有精氣神,他感到了一絲欣慰。很多領導和外界朋友對龍湖村的看法都有了改觀,認為龍湖村人是在“干實事兒”。

三年間,有三件事最讓王德富有成就感:頭一件是把居民小區的房子修好了,小區的綠化好了;第二件是把河道修了,為發展鄉村旅游打下了生態基礎;第三件他是在修藥王谷木棧道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處古遺址。當時,工人偶然挖出了一些碎陶片和紅泥塊,正巧讓王德富看到了,他趕緊讓大家伙停工,并向有關部門作了匯報。結果,考古人員在這里發現了古人用過的碗以及石斧等工具,經文物專家鑒定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推測,可能是當時古人為了躲避戰亂、水患和野獸,紛紛跑到山上生活。他們用木構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為了加固,在外墻糊上了泥巴,如何在下雨的時候泥巴不脫落,冬天還能御寒呢?于是他們想出了妙招,用火燒,形成了堅固的泥陶。王德富他們準備把這些遺址保護起來,在原址上建設古部落文化園,復原古人房屋。可是由于村里以前的大筆外欠款遲遲無法收回,建設資金捉襟見肘,古部落文化園、花卉市場等一系列項目只能暫時擱置。

想到這里,王德富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收起相機,順著原路返回。

太陽已經老高了,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照射進來,蒸起了地上的暑氣。汗流浹背的王德富忽然感覺有些頭暈,腳下一個踉蹌,險些摔倒。這時,一雙有力的大手扶住了他,“德富,小心腳底下!”

王德富回頭一看,認出扶他的人是張仁山。

65歲的張仁山,是藥王谷的專職看山人。10多年前,王德富投入400多萬元,承包了藥王谷。從那時起,張仁山就跟著王德富開始在這里種植人參,光人參種子就撒下去足有幾千斤。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山上到處長滿了人參,年齡最長的有9年。為了守護好這些“寶貝”,張仁山吃住在山里。

三年前,王德富當選村主任。為了有更多的精力發展集體產業,他關掉了自己的企業,還把自己價值200多萬元的挖掘設備、幾百萬元的苗圃以及辛辛苦苦建起來馬上就要見效益的藥王谷無償奉獻給了村集體。

這件事情,張仁山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他找到王德富,氣呼呼地說:“德富,人參是你辛辛苦苦種的,憑啥讓他們坐享其成!”

王德富笑著說:“張哥,這些人參雖然是咱們種的,可這方山水是大家的。我從來沒想過靠這個自己發財,我是想給全村人謀福利。這幾年,人參的價格一直在漲,再等20到30年,藥王谷光人參價值就能過億,到那時候子孫后代都得念你老哥的好哩!”

“我才不用他們念什么好,只要他們不把這好東西給糟蹋了就行。聽說,你把自己家的1300多萬元拿給村里用,還不要一分錢的利息。這不是白吃虧嗎?”

“既然老百姓這么信任我,選我當村長,我就要帶好這個頭。村里現在暫時困難,我就要站出來,什么時候村里發展起來了,富裕了再還,不著急!”

“就你覺悟高,但愿能行好得好!”

話雖這么說,可自打那時起,張仁山干得比以前更起勁了。今天,他又趕早起來巡山,這才巧遇王德富。

“德富,你是我們大家的主心骨,可得當心身體。”

“張哥,你放心吧,咱這身體,結實著呢!”

跟張仁山分手后,王德富又開車來到了村里的紅豆杉基地。這個在他自家苗圃基礎上建起的紅豆杉基地,既是他的心血結晶,也寄托了他富裕家鄉的無限希望。經過前兩年的努力,現在基地已成規模。

望著這些意在造福子孫后代的苗木,王德富忍不住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撫摸一兩下,紅豆杉不錯的長勢讓他的心情頓時又好了許多。

當初建苗圃基地的時候,村里有個別人不理解,私下里說王德富胡亂花錢,還不如把錢分給大家。這話傳到王德富的耳朵里,他覺得挺傷心,可不管怎么也要干到底,生產不能耽誤,工程不能耽誤。

說實在話,在龍湖村里,關心王德富的人并不少,真心實意幫忙使勁的人更多,村民小組組長王秀梅大嬸就是其中的一個。

別看王大嬸今年已經70歲了,可她身體硬朗,干農活是把好手,又天生一副熱心腸。王大嬸現在管理兩個生產組,她每天一大早就從家里出發,步行30分鐘來到苗圃基地,先要轉一圈,哪塊地需要鏟,哪塊地需要拔草……對當天需要干的活心里有數。等村民們都來了以后,好帶著大家一起干。去年,她全年干了320多天,沒怎么休息,干干活身體更健康了。去年年末,村里給她開了8000塊錢的獎金。像她這樣的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在村里還可以領到2000元的養老金。她管理的第一生產組有18個人,都是外村人。因為用工太多,本村的勞動力不夠,這樣就吸納一些周邊村的村民來這干活,車接車送,像這種外村人在龍湖村常年干活的有40多人。這些人的待遇和本村人的一樣,王德富一再強調要一視同仁,不能讓外村人到龍湖村干活時有心理落差,本村村民平時該有的待遇,比如元宵節分元宵,夏天分綠豆、紅糖,他們一樣不落。

王秀梅正在自己負責的美國紅橡基地里轉悠著,一抬頭看見王德富正朝這邊走,老遠就笑著打起了招呼。

“主任吶,你這又有啥新指示啊?”

“嬸子,您開什么玩笑。您是長輩,我這當小輩的哪敢做什么指示啊。對了,今天是大暑,天熱。您讓大伙中午多休息會兒,千萬別中暑了。”

“你就放心吧,這個我早想到了。倒是你自己多注意點,今天就別上工地了。你說你一個村主任不在辦公室里好好坐著,老在工地上跟個農民工似的,像話嗎?”

“咱當干部的得起帶頭作用,整天在辦公室里坐著哪成。”

“你呀,你看你年紀輕輕,頭發白的快趕上我了!我要是有你這么個兒子,可不舍得讓你干這個活兒,當這個官兒!”

“你要是能生出像德富這樣的兒子,我們全村人都給你磕響頭嘍!”沒等王德富搭腔,有人搶著說。

搶白王秀梅的人,是苗圃專門負責給紅楓扣保護膜保濕的王鳳英老漢。別看這老漢只是個普通村民,可積極性特別高,每天總是早早地就來到了基地。人家勸他,他回答說,“多干點就當鍛煉身體了。”

“我是怕德富累著了,你打什么岔!”王秀梅瞪了王鳳英一眼。

王鳳英連連點頭,“這話在理,德富,今天天熱,你還是別上工地了。你只管指個方向,這低頭拉車的活兒,不用你干!”

“今年大旱,樹苗的保濕一定要加強。要是能下場透雨就好了……”王德富邊說,邊抬頭看看天。

“主任,你放心吧。就算肩挑手抬,也不能讓咱的樹苗渴著!”

看著眼前這兩位發自內心信任自己、擁戴自己、支持自己的老人,王德富心里熱乎乎的,頓時渾身充滿了力量……

當王德富再次回到河套工地時,干活的工人們已經陸陸續續來到了現場。人們紛紛親熱地跟王德富打著招呼。他安排完今天的工程任務后,肚子卻咕嚕嚕地叫了起來。王德富這才想起自己還沒吃早飯,緊忙去村里的小賣部買了包方便面,順便問了問小賣部的生意怎么樣。小賣部的老板樂呵呵地說,“現在村里人有錢了,生意也好做多了。”王德富說,“等咱們的旅游項目上馬以后,游客多了,你的生意會越來越好。你可得做好開大超市的準備。”說得老板連連點頭,又跟他打聽村里修名人公園的事。

原來不久前,王德富帶村委會成員去外地農村考察。他對當地斥資上億元修的一座大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殿氣勢磅礴,工藝精致,管理細致,游客絡繹不絕,文化旅游已經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們走后的第二天,那座大殿就因為有村民在山上祭祀引起山林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殿被燒成了灰燼。王德富難掩惋惜,進而想到,現在農村公墓多在村頭埋葬,污染環境,帶來土地資源流失,還有火災隱患,農村殯葬必須改革。龍湖村準備修建名人公園,地下骨灰堂地上名人公園的修建方案。與傳統墓葬相比,骨灰堂將大幅度減少墓葬用地,地上名人公園也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好去處……

在辦公室里,王德富狼吞虎咽地把方便面吃下肚,又用十分鐘時間給村干部們開了個早會,布置任務。

別看開會的時間特別短,但內容卻很豐富,主要討論的是荒地復耕和幾個外來投資項目的洽談情況。

龍湖村一直在嘗試通過荒地復耕,來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這三年,他們新造土地2000多畝,投入3000多萬元建苗圃基地,實施集體化管理。一方面提升老百姓的積極性,讓他們二次就業;另一方面讓大家都能從集體資產里受益。現在,苗圃基地已成規模,有20多個苗木品種。

王德富說,“等三五年,我們的苗圃基地的樹都長大了,不需要現在這么多的勞動力了,他們去哪兒呢?這就需要他們角色的轉變,從林木等重體力勞動向旅游、服務業等輕體力勞動方向轉變。今后,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鄉村旅游上,藥王谷、古文化部落、龍溪公園,七彩花田,采摘園陸續都要發展起來。”

今年,他們已經培育了60萬株薰衣草,長勢挺好,明年預計擴大種植規模,在雞冠山發展200畝薰衣草莊園。現在正在修建農家客舍,再有一個月就能完工。明年還得再干一年,要把藥王廟建完,六公里木棧道建完,開始建設民俗村,把基礎打好,所有這些項目還要投入一億多元。計劃兩年后開園。整個旅游園區形成規模后,會產生很多就業機會,如草藥、保健品、旅游產品銷售,飯店、茶館生意等。“以后我們這些景點將形成環路,木棧道加環路就有10公里,游客來了以后可以觀光旅游,嘗湖鮮、海鮮,品農家飯菜,還可以賞人參、泡藥浴,觀龍湖、游龍溪,逛旅游商品城、民俗村,進行蜂療養生,玩國防器材模擬對抗,還有農家客舍、養生別墅、五星級酒店等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住宿環境等……”

接下來,王德富又向干部們通報了幾個外來投資項目的洽談情況。“現在想要和我們合作的項目有很多,我們要有所選擇,首先保證村里的土地不能流失,看能不能帶動村民就業,還要和未來鄉村旅游的定位相吻合。影響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再好我們也不選。在醫療、養生、科研、酵素等領域,我們可以對外合作,持股分紅,壯大集體收入……”

王德富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干部們頻頻點頭,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早會結束時,時鐘剛好指向7:30,王德富匆匆向外面走去,他要開車去河套工地。一位在家主持工作的村干部關心地說,“主任,今天天熱,你可得當心點。”

“我知道,這些天一直沒下雨,正好搶工期,這兩天又是建設的關鍵期,一定得盯緊些。”

一絲霧氣遮住了太陽,日頭沒剛才那么毒了,但卻悶熱難耐。

天氣雖然很熱,但河套工地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一輛運水泥的大卡車從遠處駛來,揚起陣陣煙塵,大家都本能地背過身去躲避煙塵。有一個人卻迎著煙塵走了過去,熟練地指揮著車輛。車停下了,這個人又靈巧地攀上車幫,帶頭卸起車來。不用問,這個人就是王德富。從早上到現在,他已經在工地上干了整整3個鐘頭。

“主任,歇歇吧!”于德宏停了手里的瓦工活,沖著王德富喊道。

王德富沖他擺擺手,又扛起了一袋水泥。

于德宏拿起自己的水壺,朝王德富走去。“主任,喝點綠豆湯,甜著呢。”王德富將水泥放好,一手接過水壺,一手扶著腰。嘴對嘴,灌了幾大口。然后,把水壺還給于德宏。于德宏也跟著喝了幾大口。

在炎熱的大暑季節人們容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汗、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等癥狀,甚至被中暑、腹瀉等疾病所困擾。為了防暑降溫,村委會早就為大家準備好了綠豆和紅糖。凡是參加勞動的村民,每人一份。

綠豆湯的確很甜,但在烈日的烘烤下已經變得有些熱。于德宏說:“現在要是有點冰鎮的綠豆湯就好了。”

“大家休息了,都來領冰水和雪糕啊!”

王德富和于德宏循聲望去,只見來的是龍湖村的婦聯主任吳少華。

“主任,我給你拍張照片吧!”給大家分完冰水和雪糕,吳少華又端起了相機。她平時愛拍照,村里這幾年的變化,一些重大的活動,她都有圖片記載,每張照片背后都有故事。

“我不拍,你給大家拍吧!”王德富連連擺手。吳少華也不答話,快速按動了快門。

中午,工地上休息兩個半小時。

于德宏打算利用這個時間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覺;吳少華準備回去整理一下今天在工地上拍的照片;王德富則留在了工地上,他想在大家回來前把水泥壘好,蓋上苫布,防備晚上下雨。這時候,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盼著能好好下場透雨,好緩解兩千多畝苗木的旱情,又唯恐下雨會影響河套工程進度……

村婦聯辦公室里十分安靜,吳少華正在整理自己今天在工地上拍的照片。照片上的王德富又黑又瘦,臉上的皺紋在汗水和灰塵的映襯下,如同道道溝壑,跟三年前簡直判若兩人。

三年前的村委會選舉大會上,吳少華第一次為王德富拍照。那時的王德富神采奕奕,面色紅潤,可現在……

吳少華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三年前,王德富是個坐擁上億資產的富翁,過著十分愜意的生活。三年來,他放棄上億資產的企業,撿了龍湖村這個爛攤子,當了個窮村官;他把一個臟亂差,無人管理的村打造成了生態村、文明村;他每月給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2000元養老金,照顧病殘老人的村民每月還可以得到1200元補貼;他再怎么困難,也要堅持每個季度給村民分一次米面油,過年過節分魚蝦,市場上有什么菜,村民就能分什么菜……王德富把自己的一顆心都掏給了村民,像這樣的好干部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吳少華又想起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那年4月,她和另外三個村委會成員一起跟著王德富去丹東出差。在那兒,一些村民的房前屋后,甚至豬圈旁邊都栽種了紅豆杉。王德富和當地農民談好價錢后,人家只負責把樹挖出來,剩下就是他們的活了。王德富讓吳少華和另外一個女同志看車,自己帶頭去扛樹。

為了回去后更易于栽植,王德富把土坨都留在了樹上,這樣一來,每棵樹的重量就更沉了。王德富用編織袋包起樹,一棵一棵地往車上背,9.6米長的大貨車箱,就這樣一棵棵的被裝滿了。其實,只要再多給當地村民一點錢,雇他們來,既省心,又省力,可王德富為了給村里省一點錢,寧愿自己受累。吳少華被感動了,她用照相機捕捉到了那個最美的鏡頭――王德富滿頭是汗,穿著水鞋,屈身彎腰,步履蹣跚。

每次看到這幅照片,吳少華的耳邊都仿佛響起這樣的詩句――

龍湖側畔,

你仰望蒼穹;

大孤山上,

你豪邁攀登。

山水田園,

縈繞著你的深切眷戀;

父老鄉親,

凝聚著你的血脈親情。

為了村民們的重托,

為了罹難后的重生,

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

為了龍湖山村的繁榮。

你集結我們,

奔赴征程千里;

你率領我們,

沖破迷霧萬重。

運籌帷幄,

你是號令千軍的統帥;

一馬當先,

你是沖鋒陷陣的士兵。

……

日新月異,

生活風生水起;

氣象萬千,

山川煙霞流涌。

幾代人的夢想,

已經付諸實踐。

昨日的祈盼,

化作今天的風景。

綠水潺潺,

恰如頌歌悠揚;

青山巍巍,

便是豐碑高聳。

春華秋實,

你和我們甘苦同享;

寒暑冬夏,

我們和你榮辱與共。

播撒希望,

你和我們一起耕耘;

收獲輝煌,

我們和你一起歡慶。

你莊嚴宣告:

凱旋是新的起航,

奮斗是永恒的神圣。

我們并肩注目:

辛勞的村長,

我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這是村民代表叢者有、羅為在去年龍湖村的春節晚會上,共同獻給王德富的一首詩。當時,臺下的很多村民都流下了熱淚,這其中就有吳少華……

太陽落山了,暑氣漸漸消去了一些。

龍湖村的文化廣場上聚集了不少吃罷晚飯的村民,有扭秧歌的,有跳廣場舞的,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工地忙活了一天的王德富卻無暇享受這夏夜的休閑。此時的他早已是饑腸轆轆、筋疲力盡,加上又犯了腸胃炎的老毛病,他現在只想吃點飯,洗洗睡了。沒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卻是一場“家庭風暴”。

王德富回到家是已是7點多鐘,往常這個時候,妻子趙金舫早就把晚飯準備好了。可今天卻不見晚飯,只見妻子的橫眉冷臉。

“你還記得有這個家啊!”趙金舫提高了聲音。

“你小聲點,讓鄰居聽見不好,兒子呢?”王德富自知理虧,陪著笑臉說道。

“你還知道有個兒子,我今天讓你早點回來帶兒子看病,你人呢?”

“你看,我這一忙就給忘了。明天,明天我一定帶你們去。”

“等你?啥事都晚啦!孩子都咳嗽一個禮拜了,我說帶他去好好檢查檢查,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行,我們不用你。今天,我讓孩子他舅送我們去醫院,人家大夫說,他得的是肺炎,再拖下去就是肺結核!孩子已經住院了,我回來收拾東西。等孩子出院,咱倆就離婚!兒子,我自己來養,你就跟你的工地,還有那些山啊、樹啊一起過吧!”

趙金舫這話一出口,王德富不僅一下子愣住了。兒子得了肺炎,自己竟然忘了帶他去醫院!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對于妻子后面說的關于離婚的話倒沒怎么在意。

趙金舫見丈夫沒反應,更火了,索性把他往門外推,嘴里嚷道:“你不是不愛回這個家嗎,那就干脆別回來了!”

夫妻倆正在爭執著,忽然有人推門走了進來。

這進來的人,是龍湖村的資產監察部主任王太倫。王太倫今年已經快奔70了,早年間在龍湖村當過生產隊的副隊長、民兵連長,后來調到城里一所中學當干部。退休后,老爺子又從城里搬回了龍湖村。三年前,村里成立資產監察部。因為他是老黨員,德高望重、見多識廣,又喜歡給大家做事,就集體推選他來當這個主任。

“你們兩口子這唱的是哪出啊?”王太倫一進門,就笑著問。

“太倫叔,你來給評評理。”趙金舫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跟王太倫講述了一遍。

王太倫點點頭,“德富這三年來一心為公,對村里,他有功;可這三年他舍家撇業,把家當旅館、飯店,對你和孩子,他有過。你們看我說得對不對?”

王德富低著頭沒說話,趙金舫說,“太倫叔,你說得對。他每天早出晚歸,為鄉親們工作嘛,我也理解他。可有時候也真的挺生氣,感覺他傻!早晨正常7點多上班,他天不亮就走了;晚上正常5點下班,他一次沒準點回來過,像今天這都算早的了。整天不見個人影,回來就累得不像樣。他腦子里成天不想別的,全是村里的工作。他總出差,一走就是十天半個月的,還要自己開車。為了趕時間,一天到晚連吃飯都在車上對付。我整天擔心他的安全、他的身體,怕他開車分神,白天都不敢給他打電話。好容易把他盼回來了,他還是不著家。只要是不出差,肯定上工地,和工人一起澆樹、剪枝、扛樹。看他那么累,我是又心疼,又生氣。你看看他這身行頭,哪像個當干部的樣子,一天下來渾身都是土,每天給他洗襪子,那襪子就像用黃泥湯泡過的一樣!人家別的村官穿皮鞋上班多好,我勸他,可他總說穿水靴方便。”

“是方便嘛。”王德富小聲嘀咕著。

“我說你就是不注意形象。太倫叔,咱村現在環境好了,人家兩口子晚上都出去散散步,看看風景,多有情調。有一回,我們吃完晚飯,看著時間還早,我就讓他陪我到外面散步。他倒好,一邊溜達,一邊撿垃圾,什么雪糕棍兒、塑料袋,看見什么撿什么,就像個撿破爛的。氣得我以后再也不跟他出來散步了。”

“德富也是為了大家好。”

“他心里只有大家,沒小家,更沒他自己。不怕您笑話,前兩天在大客車上,我聽后排座兩個老漢在議論德富。一個說,‘我前兩天到村里辦事,找德富。他走到我眼前了,我也沒認出來他。德富對我說,姐夫,你干什么來了?把我嚇一跳,我穿得破,他怎么比我穿得還破!’另一個說,‘人家別的村官都白胖白胖的,可咱們這位又黑又瘦,像個老農民,那都是累的……’這話說得我心里酸溜溜的,眼淚不住地在眼睛里打轉。他沒當村官的時候,我們的日子過得挺好。當了村官,這日子都快沒法過了。去年開春,我們家1300多萬的動遷補償款剛拿到手,錢還沒捂熱乎呢,就被他拿到村里了,還不要一分錢的利息,動遷后的好幾千棵櫻桃樹也都給了村里。這些錢就是存在銀行,每年的利息也不少啊!我雖然有點舍不得,可我知道他是村長,村里有困難,咱就得起帶頭作用,該支持還得支持他。”

“德富心善,見不得別人吃苦。前兩年,咱村隋老太太得了重病,需要動手術。那時德富剛剛上任,村里財務緊張,是他自己給拿了兩萬塊錢。”

“這事兒,他當時根本就沒跟我說。去年又背著我贊助了慈善總會10萬塊錢。拿錢做善事,我不生氣。我生氣的是,他總是瞞著我。我是他最親的人,他為什么不跟我說呢?”

王德富低聲解釋說;“我還不是怕你不愿意。”

“我有什么不愿意的,上千萬你都說拿走就拿走了,別說這點錢了。錢是身外物,我可以不在乎,可你自己的身體累垮了,誰管?你今天腰疼,明天拉肚子,還堅持著不上醫院,總讓我給你熬那個中藥。以后,這事別讓!”

“德富你看,還是媳婦心疼你!”

“太倫叔,他工作累,家里的事幫不上忙,我能理解。可再忙也得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吧!兒子今年已經15歲了,人家老師都說了,男孩子這個年齡段需要父親的陪伴。我數落多少回了,有個周末他終于同意不去上班在家陪孩子。我出去一趟,這倆人就沒影了,我以為他帶孩子去城里玩了。回來一打聽,敢情他帶兒子去爬了大孤山。剛當選那會兒,他跟我說,等忙過這段,村里的工作上了正軌,就帶我們娘倆出去旅游。三年了,村里的工作早就上了正軌,可你還是沒時間。王德富,你簡直就是個大騙子!”

“金舫,我也看出來了,德富要是沒你這個賢內助肯定干不好工作,咱龍湖村也不會有今天。這軍功章有他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趙金舫撲哧一笑,“我才不稀罕什么軍功章呢,只要他心里有我們這個家,我就算燒高香了。太倫叔,你們聊吧,我給德富做飯去。哎呀,我忘了,鍋里還熬著藥呢!”

她驚呼著,急三火四地跑進了廚房。

王太倫拍了拍王德富的肩膀,使個眼色,“還不快幫忙去!”王德富會意地點點頭,跟著進了廚房。

晚上11點多了,王德富房里的燈依然亮著。

他已經跟妻子和好,吃了她給他下的面條,喝了她給他熬的藥。

他已經給醫院打過電話,知道兒子的病情已經穩定,很快就可以痊愈出院。

現在,他翻著自己的工作筆記――景觀河套建設已花費資金近2000萬元。36米長的漢白玉龍,九米高的送子觀音,還有龍生九子,龍龜、藥王熬藥等100多個雕塑明年開始建設,加上周邊的生態建設,苗木綠化總共要花費掉5000多萬元……發展旅游的目標實現了以后,預計每年能為村里創收上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