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8 03:45: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助餐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自助餐調查報告

篇1

>> 大連市中職學生營養午餐現狀調查 大連市甘井子區小學食堂午餐營養狀況調查 大連市高中教師業務需求調查報告 大連市高校散打專業學生身體素質的調查與分析 大連市大學生就業能力調查與分析 大連市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調查研究 大連市中小學生傷害情況調查 大連市某公立醫院400名體檢者體檢需求的調查分析 北京市西城區學生營養餐午餐用餐現狀及改進需求 大連市普蘭店灣污損生物調查 營口市某私立中學學生午餐膳食營養狀況調查 大連市金州區中學生結核病防治知信行調查 大連市開發區韓國留學生的業余生活調查分析 對大連市部分高校學生加入理論研究類社團原因的調查分析 關于實施學生營養午餐工作調查報告 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大連市主城區社區體育健身路徑現狀調查分析 大連市職業女性體育鍛煉現狀調查與分析 大連市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大連市游泳場所水質衛生狀況調查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大連市中職學生營養午餐需求調查 大連市中職學生營養午餐需求調查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申永奇 孫立夫 鐘蕾")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為了了解大連市中職學生對營養午餐的需求狀況,采用問卷星進行了電子問卷調查和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希望食堂能提供自助餐,有豐富的蔬菜、水果,新鮮的魚、肉、蛋,菜品味美適口,有多樣主食,有湯或粥,色彩搭配有食欲,最看重口感和衛生狀況;期待學校能提供營養的相關知識或課程,認為營養午餐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關鍵詞】大連 中職學生 營養午餐 需求調查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2-0127-03

學生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目標。學生營養午餐是保證學生營養與健康的重要措施,在于若木等一些著名營養專家的積極呼吁和極力推動下,我國最早于1987年在杭州市定安路小學開始學生營養午餐的試點推廣工作,在經歷十余年的不斷推廣和完善之后,國家經貿委、教育部、衛生部于2001年聯合《關于推廣學生營養餐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第一次由國家的關于學生營養餐推廣的文件。文件中明確指出:學生營養餐是指以保證學生生長發育和健康為目的,生產單位根據平衡膳食的要求,在嚴格衛生消毒條件下給學生提供安全衛生、符合營養標準的色、香、味俱佳的配餐。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城市試點的初步經驗表明,推廣學生營養餐應遵循“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學校組織、家長自愿”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作用,動員各有關部門、生產企業、中小學校、民間團體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各地經貿、教育、衛生部門要組織有關方面的力量,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動學生營養餐工作由點到面、由城區到近郊、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乃至發達鄉鎮,積極穩步地開展,防止一哄而起、放任自流和無序競爭。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做好學生營養餐工作的模式和做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現如今,學生營養餐推廣工作已經走過15個年頭,大連市作為我國開始推廣學生營養午餐較早的城市之一,也取得了諸多成績。本次研究旨在進一步完善相關數據,為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營養午餐推廣工作提供數據參考。

一 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大連市12所中等職業學校565名學生,男性191名,女生374名。

2.調查方法

利用問卷星網絡平臺,設計電子問卷,對學生營養午餐的需求進行匿名調查,網絡平臺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二 結果

1.學生對供餐模式的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希望是食堂自助餐的學生占73.3%,希望是食堂套餐的學生占12.2%,希望是校外企業統一供餐的學生占4.1%,希望自己解決午餐的學生占10.4%。見表1。

各種供餐模式各有利弊,就學生營養餐供應來看,筆者認為按照營養標準設置的套餐更有利于學生的身體

發育,但調查的結果是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食堂自助餐的模式,這說明我們營養套餐的吸引力還遠遠不夠。

2.學生對營養午餐最看重什么

調查數據顯示,對營養午餐最看重口感的學生占39.6%,最看重菜品數量的學生占7.4%,最看重營養搭配的學生占22.0%,最看重衛生狀況的學生占31.0%。見表2。

學生是營養午餐的食用者和受益者,他們對營養午餐最看中的項目則是供餐者今后改進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此項調查的目的就是要將學生對營養午餐看中的項目進行排列,明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3.學生對營養午餐的菜品、適口性及色彩搭配的需求(此項為多選)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應提供多樣主食的學生占60.0%,認為應提供新鮮魚、肉、蛋的學生占76.1%,認為應提供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的學生占81.2%,認為應提供湯和粥的學生占55.2%,認為所提供菜品應味美適口的學生占64.8%,認為所提供菜品應色彩搭配有食欲的學生占48.3%。見表3。

大連市作為較早推行學生營養午餐的試點城市之一,已經走過15個年頭。本課題另外一項調查報告中在對學生進行營養午餐現狀滿意度調查時,結果是不及格,筆者在思考,是不是供餐者提供的營養午餐和學生對營養午餐的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偏差。結果證實了這一點,以前三項為例,60.0%的學生希望營養午餐提供多樣主食,而現狀是48.7%的學生只能吃到白米飯這樣的單一主食;76.1%的學生希望營養午餐提供新鮮的魚、肉、蛋,而現狀是26.2%的學生居然在學校午餐中從沒吃到過魚;81.2%的學生希望營養午餐能提供豐富的蔬菜和水果,而現狀是我們的營養午餐幾乎不會出現水果。

4.學生對營養知識的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非常需要的占36.5%,認為不需要的占10.6%,認為無所謂的占35.9%,學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或老師經常講的占17.0%。見表4。

2005年7月16日在中國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學生營養餐高層論壇上的“上海宣言”中指出,“營養和教育是決定學生素質的主要因素,兩者共同決定著學生接受教育的能力、綜合發展的能力,以及未來貢獻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在此項調查中,雖然認為非常需要營養知識的學生只占36.5%,但也是幾個選項中最多的,這個結果告訴我們非常需要營養知識的同學占多數,而認為不需要和無所謂的同學則證實了我們營養教育的嚴重缺失,感到欣慰的是我們有17.0%的同學已經接受到營養教育。

5.中職學生對營養午餐和身體健康間關系重要性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十分重要的學生占76.6%,認為有點關系的學生占16.5%,認為沒啥關系的學生占4.8%,認為無所謂的學生占2.1%。見表5。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營養午餐對身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這一結果是可喜的,但仍有少數同學對營養午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有極少數同學認為沒啥關系,這是十分危險的,這也暴露出了我們營養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三 結論分析與討論

由調查結果可知,大連市中職學生最希望的午餐供餐模式是學校食堂自助餐;對營養午餐最看重的是口感和衛生狀況,其次為營養搭配和菜品數量;認為營養午餐中應提供豐富的蔬菜、水果,有新鮮的魚、肉、蛋,菜品味美適口,有多樣的主食,有湯或粥,色彩搭配有食欲;非常期待學校能提供營養的相關知識或課程;絕大多數同學認為營養午餐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篇2

一、精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新體系

2006年年初,基于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戰略性思考,經過多方考察論證,學校出臺了《黃淮學院“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實施方案(試行)》《黃淮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活動管理辦法》《黃淮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文件,構建了相對完善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體系。

2010年3月,學校又修訂并實施了《黃淮學院“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標志著“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體系逐步走向成熟階段。良好的制度建設不僅起著保障和規范的作用,也在具體實踐中發揮著引擎的作用。《方案》是學校“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工作的總體設計藍圖,是學校“第二課堂”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的集中體現。《方案》分為思想道德、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專業實踐、專業服務等6個課外實踐教學模塊、23門課程,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培養與學生課外專業能力培養融為一體,構建起基于專業能力培養的“實踐+創新+創業”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方案》還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環節獲得15個創新學分后方可畢業。

二、大力推進軟硬件建設,為“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

黃淮學院通過加大投入、加強軟硬件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項目化、課程化、學分化、基地化、品牌化建設,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使“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體系在科學化、規范化、規模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通過“項目化”建設,各個教學模塊通過實踐訓練項目實現了載體化,目前學校有學科競賽類、職業資格認證類、創新能力培養類、創業實踐類等“第二課堂”實踐項目近百項,形成了“系(院)有特色、學校成體系”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新格局。學校還將“課程化”建設引入“第二課堂”,針對學科競賽、技能提升組織相應的專題式課程化培訓與實踐,使理論與實踐實現了深層次銜接。“學分化”也是該校課外實踐教學的特色之一,《方案》對所有的教學模塊設定相應的學分,從而將“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全面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基地化”是學校大力推進的“第二課堂”建設項目之一,學校將具有實踐教學優勢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多個“第二課堂”實踐人才培養基地。“基地”具有輻射和示范的功能,發揮著“第二課堂”實踐教學人才培養陣地的作用。當前,黃淮學院通過采取宣傳典型、樹立品牌等一系列措施,開創了“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百花齊放、有序開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該校特色鮮明的育人文化。

近年來,黃淮學院設立“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專項基金用于“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和獎勵;每年還設立大學生科研立項基金,支持學生開展科研創新活動,僅2009年就有33名大學生的科研項目獲得資助;學校每年設立20萬元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基金,2009年共有9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獲得資助,資助金額達16.2萬元,2010年有11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獲得20萬元的資助。學校投資近百萬元建立的1300多平方米的大學生實踐創新中心和1000多平方米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吸引了擁有科研立項課題和實踐創新創意的千余名學生在此開展研究、探討新知。

為使科學理論有效地指導實踐,進一步推進“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進程,學校給予資金支持,開展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論研究。2008年,《黃淮學院“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獲準立項,該課題圍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建設和實施情況,對課外實踐教學進行系統全面的深入研究,為“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工作在學校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導。

三、實施“三個計劃”,構建各類實踐創新平臺

黃淮學院積極實施“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大學生科研立項訓練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計劃”,每年舉辦或參加英語大賽、計算機大賽、電子設計競賽、創新創業設計競賽等全國、省級和校級競賽60余項,涵蓋了文、理、工等多個學科;開展電子商務師、助理會計、高級化學檢驗師、建筑工程監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等40多項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證書認定;利用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社會認知類活動,讓學生帶著課題深入社會修學分;開展大學生科研立項,構建起了以課題和問題為核心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學生自由組建團隊,帶著課題與項目去實踐;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計劃,進行創業教育與培訓,給予創業基金扶持,激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每年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成果認定,對學生發表專業論文、出版著作、申請專利等進行獎勵和表彰,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實踐。

通過以上“三個計劃”的穩步實施,學校已經構建起了競賽類、實踐類、技能類、創新類、創業類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創新育人平臺,為各類人才的成長與發展搭建了多樣化的舞臺。

四、勇于創新,“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特色鮮明

黃淮學院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根據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2010年新修訂的《方案》特色鮮明,進一步突出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價值導向,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成果,人才培養模式更具鮮明特色。

實踐教學模塊須達標,課程內容提供“自助餐”。《方案》規定了必修的6個實踐教學模塊,學生必須完成這6個教學模塊的規定學分。《方案》又在每個教學模塊內分別設定了不同的實踐課程內容,在模塊內為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自助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長及發展需要選擇相應的課程內容來完成該模塊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學分。這一做法使《方案》在大格局上對學生的能力素質構成進行了定位,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如在專業技能模塊,學生必須修滿該模塊的4個學分,但可以選擇其中的職業(專業技術)資格認定,也可選擇專業技能培訓及競賽來修滿4個學分;專業實訓模塊則提供了實踐實訓、專業論文、科研課題、國家專利、項目開發等7種“口味不同的課程自助餐”讓學生自主選擇。

大學生創業可獲學分,基金孵化創業夢想。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學校將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納入“第二課堂”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方案,規定大學生創業可修學分。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KAB、SYB、IYB、EYB等創業教育課程經考核合格者,可獲得2學分;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創業實踐活動,獲校級三等獎以上者也可獲得2學分。為培育和發現優質經濟項目和高素質創新人才,學校構建了“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實戰”三位一體的創業人才培養體系。2009年3月,學校實施了“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計劃”,每年設立20萬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金,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獲得立項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負責人除獲得2個創業學分外還將獲得0.2萬2萬元的孵化基金支持。

把思想道德納入實踐教學體系,思想道德實踐需達標。思想道德素質是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的首要素質和基本要求,但長期以來思想道德素質難以量化,各高校除獎懲以外難以對學生思想道德作出定量要求,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靠理論教育教學。黃淮學院經過長期的思考和探索,打破常規,創造性地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納入“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體系,以學生思想道德的外在行為表現量化思想道德學分,學生至少要修滿1個思想道德學分才能畢業,這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

學生的建議或成果被采納將獲“服務”學分。為鼓勵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來服務社會,讓社會來檢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校規定學生所撰寫的社會調查報告、論文等被政府、機關、企業等單位或團體采納,所開發的產品、軟件、程序等研究成果被有關單位或部門應用,能提品和相關單位證明和材料者,按照《方案》可獲得2個實踐創新學分。

學生假期帶著“課題”深入社會修學分。“第二課堂”將“三下鄉”“四進社區”等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其中,各系(院)要在假期前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課題,也可由學生自主定題,在假期前充分了解實踐項目的相關背景,查閱有關資料,梳理相關問題或參加生產實踐等,在假期中鍛煉實踐能力、提高知識轉化能力,假期結束后各系(院)對假期實踐合格的學生認定相應的“第二課堂”學分,從而使“第二課堂”形成了“課內――課外――社會”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職業生涯規劃成為大學生必修學分實踐課。有人曾說:“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下一步邁向哪里。職業生涯規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大學生尤其重要。”大學時代可謂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一個人性格形成和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只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確立合理的奮斗目標,才能使學習更加有效,進而贏在起跑線上。

為此,學校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分為職業教育、專業教育、社會認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4個部分并納入“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培養方案,作為在校大學生必修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課,讓職業規劃的理念從入校就深深植入學生的頭腦,以促使他們不斷思考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從中汲取奮斗的力量。

篇3

秉承著莊園的意志,2011年,法國勃艮第世代釀酒家族的后代本·高迪(Benjamin GAUDET)和他的妻子徐可杰(Kejie GAUDET)帶著他們的葡萄酒事業進入中國市場,創辦香堡酒業。

葡萄作為一種農作物,從每年3月葡萄樹發芽長葉開始,到5月開花,8月結果,9月采摘,再發酵釀制葡萄酒,每個環節都灌溉著農民的心血,中間還要經歷酷暑、冰雹、害蟲的考驗。因為一直在法國接觸葡萄酒,本·高迪和徐可杰比許多進口商更敬畏產品,并重視莊園的意見,企業的理念也來自于此。由此,在燥熱的中國葡萄酒市場,香堡酒業的經營方式有點特立獨行,企業團隊用4年時間做調查報告,摒棄任何形式的概念營銷和商業贊助,只跟那些資源共享的企業跨界合作,讓原汁原味的法國葡萄酒流向中國市場。“在西方市場,一個有歷史、品質的產品,無論是液體、糖果還是手袋,只要放進去心血,都希望得到正確對待,香堡酒業的愿景也是如此,希望自己的葡萄酒能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正確對待。”徐可杰說。

瞄向中端階層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近兩年正是中國葡萄酒市場最“瘋狂”的時期,假貨泛濫、品質良莠不齊、標價混亂、渠道蕪雜,但最壞的時代往往有最好的商機。選擇在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香堡酒業就是出于這樣的想法。“亂是由于消費者沒有被引導的機會!”徐可杰說,酒商把葡萄酒當成可口可樂賣,全國鋪貨,把蛋糕做大,但葡萄酒是有限的。在行業不專業的階段出現了最高峰的亂局,說明行業要洗牌,而最亂的時候進入,其實是最好的商機,特別是從做品質、服務、專業的角度而言,現在最需要清新的企業出現。

2007年已到香港發展的本·高迪和徐可杰一直關注中國市場,但他們還不敢貿然進入,而是謹慎地做了4年的市場調查。“1年是做不了市場報告的,一定要3年以上才有一個比較靚的數目。”在歐洲從事市場學、社會學研究的徐可杰自稱是市場調查的“老手”。從2007年開始,香堡酒業團隊對北京、江浙、廣東沿海地區、云貴川四大區域展開實地調查,以數學模型+問卷形式尋找市場缺口,4年的市場調查報告有近5厘米厚。

從調查結果看,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這種“舶來物”的認識明顯缺乏引導—怎樣才是一款好的葡萄酒?假酒太多,跟哪個經銷商買酒?除了送禮,消費者在家里請人吃飯喝酒該去哪里買到性價比高的酒呢?而產生這種需求的多是中端消費階層。徐可杰說:“沿海城市有近10%的中產階層找不到東西買,太貴的不是買不起,而是不能經常買,但他們依然有這種消費欲望,價格太低的,由于工作背景和生活背景影響,他們已經具備識別產品品質的能力,不想買太差的,導致的結果是這部分人大批地到香港消費。”但葡萄酒就是生活用品,徐可杰覺得應該讓中端消費者在自己的城市買到真正進口的葡萄酒,而不是花200元交通費去香港買一瓶300元的酒。

透明的上游資源

細看中國進口葡萄酒板塊,法國葡萄酒一枝獨秀,去年占到市場的半壁江山,還一直處于上升狀態。法國葡萄酒的地域標簽似乎有著神奇的魔力,在中國土壤上深得民心,而香堡酒業的背景恰好順應“地利、人和”。出身于法國勃艮第世代的釀酒家族,本·高迪家中就有13個葡萄酒莊園,其中一部分有600年歷史,家族的實力讓他在當地采購時得天獨厚,他找到了20多個家族、50多個莊園向香堡供貨。這些百年歷史以上的莊園,并不是當地的超大型莊園,但走中型偏高端路線,服務本土為主,而在傳統釀酒文化深厚的法國,應對當地競爭比出口競爭難得多,獲得當地人的認同就是對葡萄酒品質最高的肯定。徐可杰說:“很多這類型的釀酒家族需要有品質、實力的進口商一起合作,這不是資本的實力,而是資源的實力,我們能把酒和家族的來歷說清楚。”

在食品行業,你無法賣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本·高迪做的就是把法國本土人,甚至是自己喜愛的葡萄酒原裝、原支、原液進口到中國,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找到每款酒來自哪個村落、哪個莊園,信息都是透明化。為了保證酒的品質,從葡萄酒離開莊園后那一刻起的每個環節,本·高迪都非常嚴謹,選擇運費高出幾倍、有280年歷史的德國知名物流公司,專柜上船,到廣州后儲存在恒溫倉,成本比其他城市高出更多,但他情愿成本多些,也不愿意某一個經銷客戶無法顧及倉儲而產生質量問題,還不時到酒窖檢查。本·高迪堅持認為,最基本就是尊重產品,如果倉儲達不到要求的話寧愿不做。

因地制宜的經營模式

充沛的上游資源是香堡的底氣,在品質上硬打硬讓人無可厚非,但在下游的鏈條上如何滿足中間階層需求,是它更重要的課題。香堡的答案是文化宣傳和專業道。

走進廣州香堡,左邊墻是模仿某世界名畫,用多種幾何圖形組合、近10米高的木質酒柜,酒瓶在其中“縱橫交錯”,二樓的休閑區掛著著名畫家吳冠中的油畫作品,吊頂以黑玻璃黃金分割裝飾。這是香堡在國際招標后,由法國、意大利、中國三個團隊共同完成的作品。很多中間階層的消費者被這別具一格的設計吸引而走進香堡。

更吸引中間階層的是拿起酒杯品嘗葡萄酒,和人交流酒文化。徐可杰說,他們更愿意向顧客介紹每款葡萄酒的不同,以品鑒會、餐飲、知識培訓等形式,告訴他們葡萄酒的區別在于產區、土壤、天氣,不同的提子和混釀比例,不同釀酒師的哲學,新世界和舊世界味道的偏好,果香和木香的感覺來源……“很多中產階級喜歡聽這些,對他們來說,喝的不是液體,而是一種文化,讓他覺得握著酒杯可以跟人交流。”

現在,香堡酒業共有48款酒,覆蓋了江浙、廣東、四川等不同區域的口感要求,每個城市各有主打產品,而不同城市的經銷客戶也有不同的經營模式。徐可杰對團隊的市場觸覺非常自信。跟客戶接觸后,團隊會在當地做市場調查,了解該市場的產品類型,估計銷售渠道在哪、整個銷售容量、哪些營銷模式可以結合客戶資源,最后給出經銷客戶方案—香堡金鑰匙,也是一份5厘米厚度的報告。

以上海和廣州為例,上海是一個有消費能力,但沒有消費量的城市,所以上海香堡的模式是cafe & bar。“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證明有一定的消費時間可以坐下來消費。”徐可杰分析說,廣州市場比上海市場更難做,難在它有一定的消費量,而沒有一定的消費能力,這證明廣州顧客的消費時間比較短。廣州客人認為自己不會喝很多,也不想付配餐的錢,所以他到店里買酒后直接帶回家,再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share一瓶酒,所以廣州是酒窖形式。“在上海,兩人一小時喝完一瓶酒,再加上小吃、甜品,跟在廣州4個人花半小時share一瓶酒相比,人均消費能力高出很多。”

資源共享的跨界營銷

讓葡萄酒流向中間階層的酒杯,有很多種營銷方式,傳統廣告、贊助體育賽事、品鑒會、自助餐……但“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市場效果是最強有力的證明。

“葡萄酒都是莊園人的心血,他們不希望用商業贊助去對待,我們的活動從沒有贊助。”本·高迪和徐可杰有意避開過于商業化的營銷形式,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沿用西方的營銷理念—一個有歷史、品質的產品,只要放進去心血,都希望得到正確對待。

除了跟餐飲結合、鑒賞會、家族調酒師分享葡萄酒知識和法國風土人情、給大型人力資源公司培訓等傳統方式,到目前為止,香堡只與能資源共享的企業跨界營銷合作。“企業覺得香堡有實力去幫他們搞活動,能推廣各自的文化,只有這種情況下我們才做,這才是最真實的跨界營銷。”徐可杰說。現今,香堡已兩次牽手廣州知名建筑事務所—筑原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舉辦筑原學堂,進行純粹學術性的交流。除了講解葡萄酒知識和盲品外,還介紹世界最著名的酒莊設計。“我們對整個酒莊設計系統都很了解,甚至灌溉、排水這些細節,設計師都很喜歡這些知識。”徐可杰說,跨界的還有藝術和時尚界。廣告界知名人士黑馬大叔親自提畫作酒標;與愛馬仕設計師Cecile Seksaf合作,舉辦葡萄酒與法國手工訂制箱包鑒賞會,吸引眾多名人,法國副領事、法國商會會長也都慕名而來。

做最難的口碑營銷

經過一年磨劍,香堡的重要網點已經覆蓋山東、江浙、廣西、云貴川、廣東和湖北,以餐飲、零售店、跨界營銷產生的團購效應三種主要方式拓展市場。一年里香堡每月持續增長,徐可杰很高興見到市場持續的消費力,經營模式也并沒有水土不服。“中國的經銷客戶很優質。”她認為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和孔夫子的影響,都很好學,只要給機會嘗試,他們就能展現出色的學習能力。

近幾年來,本·高迪和徐可杰多次帶著經銷客戶、部分員工到法國葡萄酒莊園實地觀摩,分辨40年的葡萄藤和20年的差別、每款提子的不同,以及如何浸泡、壓榨、過濾、進桶、發酵,讓他們見證釀酒的每道工序。“即使是家財萬貫的莊園莊主,每到9月份的采摘期,他們都會脫下西裝革履,和農民一起摘下一串串葡萄。”徐可杰希望客戶看過之后也能領略大自然的魅力,正確對待產品。

葡萄酒如果要原裝、原支、原液、原品質出口,就意味著不能做大規模。“農作物跟手工品一樣,都是做不大的,只有工業化的東西,例如可口可樂才能做大規模。”

篇4

【關鍵詞】大學生 手機依賴 使用與滿足

一、理論回瞻及樣本特征

(一)相關理論回瞻

1、早期的媒介依賴理論

媒介依賴理論是由德弗勒和鮑爾?基洛奇在1976年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受眾依賴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并實現他們的目標。媒介依賴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一種新的媒介在社會站穩腳跟后,人就會與媒介之間形成一種依賴關系,這種關系具有雙向性質,但相互依賴中較強的一方是媒介,他們主要從傳播內容方面控制著人,“人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們還沒有失望,他們的依賴性就越強烈。”①

2、“使用與滿足”理論

這個理論研究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該理論把受眾成員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②

3、有關手機依賴的國內研究現狀

(1)車基金會2006年6月發表《臺灣學生使用移動電話調查報告》,其調查對象包括島內2242名小學生(五年級以上)和大學生,調查顯示近7成學生有手機依賴癥。③

(2)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一個學生課題組完成的《“短信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及行為影響的問題研究》,課題組對“手機依賴”的定義是:使用手機(短信息)作為其人際互動主要手段的群體,存在強烈的、持續的需求感和依賴感的心理和行為。④

(二)樣本特征

本研究在蘭州四所高校――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城市學院的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及成因進行了問卷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了400份問卷,每所大學各1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398份。所有有效問卷數據錄入SPSS11.5進行分析,結果均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樣本性別構成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所有的樣本中,按照各校專業比重大小進行抽樣,理科和文科的樣本總數為73.7%,其他還包括工科、醫學、農學、藝術和體育;在年級的樣本中,大二(26.1%)和大三(26.1%)選取的樣本數最多,考慮到大四的學生大多離開學校去實習,所以它的比例最小,占樣本總量的22.6%。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手機使用的基本情況

1、大學生所處的年級與手機使用狀況

我們的調點是針對那些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手機的大學生展開,對他們使用手機的年限做了四個答案的設計:一年以下、一年到兩年、兩年以上到三年和三年以上。經過計算這四所大學的學生手機使用年限大都集中在一年以下和一年到兩年之間,再通過與年級的交叉觀察頻次分布,我們可以發現,大一學生使用手機大多集中在一年以下,大四學生使用手機大多在三年以上,與此相同,大一學生使用手機在三年以上的僅僅有6人,大四學生使用手機在一年以下也只有14人。

2、大學生個人手機使用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90.8%的大學生使用一部手機,同時也有8.8%使用兩部或兩部以上的手機。究其原因,我們參見表1。

3、大學生的平均月生活費與每月手機話費

在這里我們提出假設,認為大學生的平均月生活費控制每月手機話費,然后采用卡方來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正確。因為表2中的Chi-Square=132.619,df=20,查表得到明顯水平的Significance=0.00005<α值0.05,所以有足夠的理由說明大學生“平均月生活費”與“每月手機話費”有關。

再來通過表3來看看它們之間的關系。大學生在300元以下和300到400元之間的生活費,他們的手機話費主要集中在一個區間內,也就是在50元以下;生活費在中間的兩檔的,手機話費為20到100元;生活費在601到800元和800元以上的大學生手機話費主要落在了50到100元之間,在這一檔上也有近45.3%的手機話費在100到150元的。

(二)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情況

1、基本依賴情況

在此我們設計了一些隱蔽性的問題,如圖4、5、6所顯示:大學生的絕大部分“經常”會在出門前確認自己是否帶手機,如果發現沒有帶會“立即回去取”,通常在“手機快要停機時”就去交話費。

2、基本功能上依賴的情況

作為手機的基本功能:電話和短信,我們想知道大學生對哪一種功能更加依賴,因此設計了以下的問題。(見表7、8)

3、手機依賴與社會生活

我們針對這一結論對大學生的社會交往、家庭關系做了一部分問題的分析。其中問到:“手機的使用是否減弱了您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欲望?”有81.2%的大學生的回答是使用手機沒有減弱與他人的交流欲望。為鞏固這個問題的答案統計,我們接下來又提出:“手機的使用對您的人際交往圈有什么影響?”時,有高達66.6%的大學生選擇了“擴大了交往圈”,僅僅有5.0%選擇了“縮小了交往圈”。

四、結論

(一)受眾特點

在對大學生手機使用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時,我們發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中的大部分人是從上大學才開始使用手機的

正如前面所述,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年限與年級基本成正比例的關系,年級越低使用手機的年限就越少,這說明了大學生在步入這個與自己接觸的社會文化不同的大學時,他們急需要一種與外界進行溝通的手段,手機很自然地成為了其間的中介,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擴大了受眾(大學生)的社會交往圈;再者,在遠離家庭的呵護下,不僅是學生在一段時間內渴求與親人的聯系,同時親人們也需要利用手機與自己的孩子進行近距離的接觸。

而且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有高達80.2%的大學生開始使用手機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需要。手機成為了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

2、手機基本囊括了大學生所需的所有功能

以前學者研究的結果顯示:短信的隱蔽性和自由的特點,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尷尬;其價格便宜,符合了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它的多種形式(包括聲音、圖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滿足了大學生的口味。大學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短信一族”。⑤短信功能已經成為大學生手機依賴功能的一個構成部分,但與接打電話功能相比較而言,它還不是學生最依賴的功能。

我們在對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附加功能的調查中發現,在基本功能不改變的情況下,手機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必需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手機內含鬧鐘、MP3和MP4、游戲、記事本和備忘錄、照相機和錄像機、電子字典、錄音收音、藍牙紅外、WAP上網等等。只要擁有一個多功能手機,不必再買其他電子產品去浪費錢財,而且使用起來方便快捷,這就更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3、大學生手機話費消費觀念與生活費多少有關

手機話費的多少與生活費基本成正比例關系(見表3)。在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中,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根據生活費的多少進行手機話費消費的,很少有“只打電話,不吃飯”的學生,大多數的大學生還沒有失去理智地完全依賴于它。

(二)手機依賴特點:

對于把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說成了一種“病癥”這個問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學生對手機的依賴不是什么病癥,這種依賴是正常與合理的依賴,并沒有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具體來說:

首先,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現象是存在的。如圖4、5、6的結果顯示:對手機依賴性已經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了。大學生接觸手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要和大學生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根據“使用與滿足”的理論,我們可以推出:受眾(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和期望是促使手機依賴行為的前提條件。具體來說,大學生與外界聯系與傳播信息,就如在自助餐廳就餐,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食欲來挑選飯菜。在這個“餐廳”里的主角是學生,手機只是為學生服務的。

其次,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是良性的依賴。在我們推理出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確實存在的同時,我們也得出這種依賴并沒有影響到大多數學生的正常學習與生活。在學習中,譬如在上課時,學生的手機狀態有76.0%處于振動狀態;一旦接到電話,他們的處理方式也大都是“掛掉,發短信說明并詢問”和“掛掉,不予理會”共占73%,這個數據說明手機并沒有影響到教師的授課和其他同學的聽課情況。這些調查結果都反映出了:大學生并沒有沉浸在只有手機的世界里,失去理智。

最后,我們得出結論:大學生的手機依賴更多的是對于手機功能的依賴,而不是對于手機本身的依賴;這種依賴是具有合理性的,不能將其稱為“病癥”。

參考文獻

①謝新洲:《“媒介依賴”理論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實證研究》,《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4年4月。

②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③《臺灣學生七成有手機依賴癥》,《北京檔案》,2006年第10期。

④《“短信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及行為影響的問題研究》,省略。

篇5

暑假期間,為響應院團號召,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我們一行5人前往平頂山市魯山縣團城鄉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前期準備階段,我從圖書館、網上等各種渠道收集必要的資料,并認真地查閱、整理資料,為擬定調查問卷和宣講材料作準備。我積極組織成員討論、檢查并修改調查問卷和宣講材料。為了做好宣傳工作,我積極地參加每一次學院召開的有關實踐小分隊宣傳工作相關事項的會議以及領隊老師對班級進行的指導會議,認真做好筆記,把相關的要求和應該注意的事項及時地通知隊員。

在實踐地平頂山市魯山縣團城鄉為期一周的實踐中,我服從團隊的整體計劃和安排,在生活中,與隊員相互體諒、相互照顧。在進入當地的村莊進行實地調查時,我與小組隊員一起,克服氣候、語言溝通障礙等各種困難,走家串戶,與當地村民友好交流,認真地完成調查任務。在每晚的小組總結座談會議上,我們認真討論,并及時作好筆記,積極發言提問、回答相關問題等。每天,及時地做好總結工作和寫下實習日志,以及構思宣傳報道,配合做好宣傳工作。

實踐的后期工作主要是媒體宣傳和調查總報告的撰寫。為了做好實踐的后期宣傳,我和負責宣傳工作的同學,在學校放假后繼續留校數日,趕寫宣傳報道。在假期里,又繼續對調查中所有的數據、筆記、訪談、相片等資料進行統一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分析、整理調查總數據,查閱相關文獻,制作圖表、表格等,花了大量時間,終于完成了調查報告的初稿。又與同學繼續討論、修改,向老師請教,為最終完成調查總報告繼續努力。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因為認真,所以投入;因為投入,所以得到很多;因為得到,所以快樂hh我為曾經經歷過這次實踐而感到驕傲。

暖心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人的一生中,學校并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一周,對于人生而言,也許并不漫長,但對我而言,這一周宛卻如人生之路上的一串珍珠。這些天來,雖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覺有些辛苦,但從中我們四個人的意志力得到了不小的磨練。我開始明白,為什么大家都希望我們能為社會點燃科學的圣火,我們也真正感受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正涵義。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大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擺正心態,正確定位,發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暖心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絕不應該是僅僅局限于書本,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意實踐能力的培養。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強的,能迅速完美的解決問題的人才。

今年暑假,我應聘入一家自助餐廳——桂林人美食廣場當服務員。從找工作的艱辛到初次應聘的小小緊張,到上班時候的辛勞等等,都讓我從心底里對當前的社會就業形勢、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著重培養的能力、以及專業業務知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也讓我重新看待生活的意義。閑話不多說,下面讓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此次社會實踐的收獲:

第一章專業篇——人應該有一技之長

馬云曾高中生社會實踐報告對大學生說,當代大學生要想有所成就,就應該學好自己的專業或者某一自己擅長的領域,并在努力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身在這個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社會,擁有一技之長極其重要,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一般每一個中薪職位就有將近40個大學生或者碩士生競爭,競爭的激烈性實在另作為大學生的我深感壓力之重。

就企業而言,企業都要求應聘者在某一領域擁有特長,企業家看中的是求職者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當今社會,社會分工嚴重,一個博而不精的人無法成為分工時代的佼佼者。

在我找工作的過程中,與幾家有關檔案管理工作的經理聯系過,都以沒有工作經驗,專業技能不強而婉辭,甚至有一家餐飲老板也以無服務經驗將我拒之門外。工作經驗從某一角度上說也就是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可見專業技能對于大學生求職的重要性。對于我而言,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如果想要在不久就要步入的職場馳騁,顯然需要在現在努力嚴謹的學習好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石,正所謂“公欲善其社會,必先利其器!”在我上班之時,雖然工作與計算機無關,但我也積極的工作。

總之,現在的我務必在大學期間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牢固,在學習上肯動腦,勤動腦,并且拿下計算機專業必要的證書,努力成為計算機領域的佼佼者!

第二章人際篇——為人謙遜,善于交流,勇于表達

職場如戰場,在職業場上,人際關系對于個人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幫助個人在職場上路路順風,而壞的人際關系顯然會阻礙一個人的職場發展。在我做服務員的那段時間,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如何和上級領導處理好關系,和同事處理好關系,作為服務員更重要的是要和顧客處理好關系。“為人謙遜,微笑待人”是我在工作期間總結的八字箴言,看似簡單,確實有實實在在的效果!

科學依據已經證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和諧的工作環境對個人的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專家如是說:“和諧的工作環境可以帶給人積極的暗示,而人在喜悅、積極的狀態下可以發揮出超出平常的工作效率”。而尷尬的環境往往使人心煩焦躁,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另外,善于與人溝通,勇于表達自己對于一個人的職場發展至關重要,溝通是思想與思想交流的途徑,人與人之間的式關系,離不開溝通,離不開交流,善于交流是一種能力,在社交場如魚得水的人人往往在事業上會大有所成!當代大學生絕不能成為書呆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已經逝去,當今時代需要的是敢于大膽表達自己,加國之事,事事關心的人。

結合暑假實習和寒假打工的經歷,參考網絡上的大量文獻,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人們在人際交流溝通過程中,只有5%的溝通方式是正確的,95%是錯誤的。這些錯誤的類型可以分為四種:指責型、討好型、理智型和打岔型。而正確的方式是真實一致型: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堅持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又不傷害到別人。同時專家指出:職場上切忌個性與共性發生強烈沖突。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來到與他個性完全不符的環境中,當個性與共性發生很強的沖突時,他就可能被孤立。比如說,一個性格開朗、個性張揚的女孩,在一個相對閉塞、思想守舊的環境下工作,而這個女孩又不懂得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那么她有可能被孤立。

第三章創業篇堅持夢想,不拋棄不放棄!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個自主創業,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的夢想。這次暑假服務員的經歷讓我對創業又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體會。

閑暇與餐廳大廚交流的時候,聽說了桂林人董事長與總經理當年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被其堅持不懈的創業精神所感動。二十幾年前,桂林人的董事和總經

理僅僅是兩個開米粉店的小攤店老板,他們來自桂林,帶著自己夢想,開了一家小小的桂林米粉店,當時桂林米粉的名聲還沒有打響,他們生意堪稱冷淡,對于一個小小的餐飲店,和兩個初出毛廬的年輕人,這是相當的打擊,然而他們沒有放棄,一直摸索著更好的經營方式,不斷前進。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們的餐飲小店不慎著火了,幸運的是他們兩個都安全的逃了出來,但是他們一手經營的小店已經毀于一旦!這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天大的噩夢,可是死里逃生的他們依然堅持,并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的提高廚藝和經營技術,學習中前進!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經過幾年的時間,他們的事業終于有所成就,而今,桂林人美食餐飲已經在全國連鎖幾十家公司,成為一家大型企業。

桂林人的成功無疑表明了堅持夢想對于創業者而言,是必備的素質!然而創業絕非易事,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更要具備其他素質,經過自己的思考,以及參考網絡論壇的討論,得出以下創業者必備的素質:

1、欲望。欲,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創業者的欲望與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的欲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所以,創業者的欲望往往伴隨著行動力和犧牲精神。我們說的創業者的欲望是不安分的,是高于現實的。一個人的夢想有多大,他的事業就會有多大。所謂夢想,不過是欲望的別名,你可以想象欲望對一個人的推動作用有多大。

2、明勢。明勢的意思分兩層,作為一個創業者,一要明勢,二要明事。先說明勢。勢,就是趨向。做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要想賺錢關鍵是要做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勢。比方說,大勢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勢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賠錢誰賠錢!反過來說,你就是不想賺錢都難。創業是一個在夾縫里求生存的活動,尤其處于社會轉軌時期,各項制度、法律環境都不十分健全,創業者只有先順應社會,才能避免在人事關節上出問題。創業者一定要明勢,不但要明政事、商事,還要明世事、人事,這應該是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質。

3、敏感。創業者的敏感,是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尤其是對商業機會的快速反應。如果你有心做一個商人,你就應該像訓練獵犬一樣訓練自己的商業感覺。良好的商業感覺,是創業者成功的社會實踐報告保證。

4、人脈。創業不是引無源之水,栽無本之木。每一個人創業,都必然有其

憑依的條件,也就是其擁有的資源。一個創業者的素質如何,看一看其建立和拓展資源的能力就可以知道。

篇6

關鍵詞:我國的制造業員工培訓

引言:我國的制造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國家創造國民財富的同時,也為我國勞動力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大大緩解我國就業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講,我國制造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我國社會的穩定。所以,我國的制造業構成了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制造業發展狀況如何越來越受國家的重視。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向制造業傾斜。但是制造業由于受自身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制約其發展壯大。而這些因素中,員工素質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首要因素。因為員工的知識文化低、技能水平缺乏、團隊意識簿弱、企業管理觀念陳舊、人力資源重視不夠等,由此導致一系列問題,如產品合格率低、原材料浪費嚴重、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低等。企業市場競爭力因此而大打折扣。嚴重的甚至導致企業破產或倒閉。制造業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影響,通過外部招聘人才以改變員工素質低的問題難度很大。其原因為:(1)制造業規模普遍較小,無法滿足外部高級人才的發展空間需求;(2)外聘員工成本投入大,很難覓尋到滿足本企業自身需要的員工。所以制造業應把目光轉向內部人力資源開發。員工培訓是內部人力資源開發的有效途徑。本文就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制造業工培訓的必要性、可行性、員工培訓相關內容、員工培訓模式選擇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制造業概念

從字面上看,制造業是指經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后成為了新的產品,不論是動力機械制造,還是手工制做;也不論產品是批發銷售,還是零售,均視為制造。

(二)制造業人力資源現狀

我國制造業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約,在資金、技術、知識等方面都相對不足,所以我國制造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因為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低,比較適合我國制造業需要。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人力資源不足的弊端也隨之暴露出來。我國勞動力資源具有知識文化低、技術水平低等特征,所以我國企業員工現階段依然只是勞動力而以,而未形成企業發展需要的人力資源。調查顯示,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龍頭的廣東省,制造業百名員工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為15.2人;447戶企業擁有18.2萬人,擁有大專以上學歷27813人,占15.31%;其余為大專以下學歷員工②。廣西南寧市制造業調查發現,制造業員工的教育狀況為小學17.76%,初中45.74%,高中32.24%,大專以上4.26%。雖然我國制造業聚集了很多的勞動力資源,但是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技術在競爭中的作用愈顯突出。人才已逐漸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首要因素。我國勞動力資源身上的潛能還未被激發出來,而且企業也還沒有充分對勞動力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此外,我國勞動力資源在制造業中的利用也是非常混亂的。

(三)制造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

由于制造業也和其他企業一樣,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且制造業創造的利潤更多是企業經營主所有。所以更容易導致企業經營主樂于把企業剩余財富存入銀行而不是用于企業再投資。員工培訓是一項隱性投資,這就更減弱了企業經營主的投資熱情。因此,我國制造業在員工工作上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

1.培訓工作重視不夠。制造業對人力資源投資與開發意識淡泊,管理層更愿意關心的事是“我管什么事能讓企業的利潤更大”,而不是“我應該怎樣管人才能使企業的利潤更大及企業能更好地發展”,即我國制造業管理重事而輕人,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模式中。他們忽視了人力資源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員工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有一個系統的、周詳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是能保證不影響企業經營業務。企業經營主們的話只能說明他們對員工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2.培訓投入少。我國制造業規模普遍小,融資難度相對就大,大多數企業經營主往往都是把資金當作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而且偏好于短期利益,偏好于實物投資。因此,企業經營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購置先進設備,或是廣告宣傳。調查表明,我國82.7%的制造業用于人才培養的費用不到當年工資總額的5%,其中低于2%的企業超過半數。從培訓經費投入絕對數上分析,據對部分制造業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只有5%的制造業對員工培訓投入人均超過30元;20%左右的制造業的教育經費人均僅為10~30元;30%的企業只是象征性地撥一點培訓費,年人均10元以下;其余的企業根本沒有培訓經費計劃。這與國外相比,差距非常大。比如英國羅羅公司,每年用于員工培訓的費用是全年總利潤的10%,折合2億多人民幣。

3.培訓內容重知識,輕技能,忽視態度。隨著企業用人觀念的不斷改變,制造業也開始關注人才的培養。但是很多的制造業對培訓沒有針對性,吃大鍋飯現象嚴重。其表現在不了解企業員工的需求,只要是培訓大伙一起上。而且培訓的方式多是課堂授課式,全體員工在一起學習企業發展史、公司章程、工作注意事項的居多。而技術方面的培訓很少,態度方面根本就不提。

4.培訓工作持續性差。我國制造業培訓一般出現在以下的情況:(1)招入了新員工;(2)員工職位即將得到晉升;(3)引入了新生產設備。其余時間全體員工按時上下班。

5.管理層員工培訓參與度低。我國制造業管理觀念十分滯后,認為培訓的對象只有一線操作員工,而自己從企業成立開始就一直從事管理工作,管理經驗豐富不需要再在培訓這種小事上花費時間和精力,只有管理好我該管的事務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管理人員忽視了一個現實的問題,即知識經濟時代到來,使企業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這需要接受新知識、新觀念予以功克。雖然經驗在現代管理中還有一點借鑒作用,經驗管理已經成為了歷史。企業的長足健康發展需要企業每一個成員不斷充電,補充新能量。

二、我國制造業培訓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必要性

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得企業的競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時間比不再是企業盈利的唯一模式,雖然質量始終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但現代的判別標準不再僅僅停留于這個載體上,而是更關心深層次的因素-------員工素質。產品質量是企業員工的載體,企業員工素質決定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要求我國制造業有必要對員工進行培訓。

1.員工素質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雖然質量始終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但產品只是一個載體,它承載著本企業員工的素質。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原材料生產出最優質量的產品,并給社會帶來最小的負面影響,如環境破壞程度。隨著環保成為衡量企業的一個指標后,社會對企業員工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員工素質在企業競爭中的關鍵作用越顯突出。

2.員工培訓是制造業自主創新的源泉。杰出的科學技術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不再意味著一切,創新逐步成為主宰企業命運的王牌,而人才創新則是企業的靈魂。公司可以開發的有價值的新的資源的唯一對象是它的雇員。管理大師拉里•科林說:“企業最大的財富是員工,企業發展狀況取決于對這一財富的關注程度。”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人是首要因素,是創新的主體。員工培訓的過程就是一個發掘企業員工潛能的過程。制造業受自身限制,通過外界獲取資源的能力有限,能否自主創新決定企業發展前程。

3.員工培訓是企業增產節能,降低能耗,減少事故,規避危機的有效途徑。經過培訓的員工,其知識、技能、觀念等各方面都相對較高。他們能更好地知道如何去處理工作中的問題,正確使用生產設備,熟悉工作流程,對企業論同感也相對要高。所以其隨時對對工作充滿激情,以高效率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減少原材料的使用和浪費及返工生產所需要的時間,達到降低損耗的目的。同時,專家統計分析發現:60%~90%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企業很可能因為事故導致危機,培訓可以改變企業員工知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改變員工的工作態度。

4.員工培訓可以低成本突破制造業“人才瓶頸”。人才短缺是我國制造業的通病,例如在我國東部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全國各地大量人才流入,但是廣東省制造業現狀調查顯示:廣東省42.13%的制造業認為企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人才缺乏。那么中西部地區是人才主要流出地,其人才狀況更不樂觀。我國企業人才需求無法在外部尋找得到滿足,而且成本投入較高。但企業要發展,人才問題亟需解決,所以內部培訓成為其首選。

5.員工培訓可以有效避免人才危機對企業的沖擊。人力資源與企業其它資源的根本區別在于人力資源的能動性。正是其具有能動性,使其在使用過程中企業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企業員工培訓的工作之一是人才儲備,可用以應付人才流動帶來的才人斷層或人才危機,規避人力資源風險或是滿足企業規模擴大帶來的人才需求。

(二)可行性

可行性是一切活動得以實現的前提,企業員工培訓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持續的戰略性的項目投資,是否可行是員工培訓得以實現的基礎。從當今社會的發展看,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現實原因分析,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是可行的。

1.用人觀念不斷改變,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制造業規模普遍較小,給員工的發展空間有限,這使得我國制造業很難在外部才市場上聘到高技術人才。然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制造業主們逐漸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的作用,從而不斷地改變用人觀念,開始考慮如何招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問題,人才在制造業中越來越受到管理層的重視。

2.企業管理研究不斷深入為員工培訓指明方向。企業管理的對象發生了質的轉移,由以前的“管事”發展到了“管理人”的研究,并對怎樣管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單從人力資源管理上看,就經歷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階段的工作指導,再發展到以彼得—德魯克為先驅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這一發展歷程為現代企業員工培訓奠定了基礎,明確企業員工培訓的方向——人力資源開發。

3.權威專家與培訓機構的涌現,使員工培訓成為現實。首先,企業存在與發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資深企業家,他們的經歷為其積累了豐富的經營與管理經驗而成為行業的權威;其次,高等教育發展,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在理論上提供指導;再次,經濟飛速發展導致市場上人才供求失衡,僅靠高等教育培養無法使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得到滿足。并且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上無法滿足企業崗位個性化的要求,所以各種類型的培訓機構大量出現,使員工培訓成為現實。

4.“員工培訓是一項投資而不是一種費用”的理念推動企業員工培訓工作開展。從會計學角度講,投資是指企業為了通過分配來增加財富,或為謀取其他利益將資產讓渡給其他單位所獲得的一項資產,而費用是指企業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即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取得收入而支付或耗費的各項資產。員工培訓是一項投資而不是一種費用的認識,把企業員工的地位提升到了又一新的高度,由僅僅作為生產經營者轉換為了企業的資源。這一理念驅動企業對員工進行開發和利用,培訓工作找到了動力源。

5.員工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求知欲空前高漲。工作是企業員工生存的保障,進入企業后,員工最擔心的不是工資有多少的問題,而是“我能在這個企業中呆多久及這個企業能給我多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的問題。我國制造業員工知識、技能水平都普遍較低,而當今是知識的時代,知識更新、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大學擴招及各種培訓機構的出現,給社會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新知識、新技能成為對制造業員工的最大威脅。受到壓力的驅動,員工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求知欲望高漲,使制造業培訓工作開展更加順利。6.國內外各類企業的成功經驗為制造業培訓提供了借鑒作用。培訓工作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是一個兩個企業在做的事情,而是世界范圍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并且很多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模仿或是借鑒。如美國加利福尼亞景山市太陽公司的網上培訓模式、我國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全員培訓模式、熊貓集團“人人都是人才”的培訓理念等。此外,日本、意大利、德國等國家制造業的發展歷程,都對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與管理有啟示作用。

三、制造業員工培訓

(一)員工培訓及相關概念

員工培訓是指企業對其內部職員的培養訓練,通過教學或實際操作等方法,使之在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盡可能趨向組織需要,并提高自身勝任工作的能力的活動。員工培訓也屬于教育范疇之內,但教育是指人類社會的一切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觀念,增強人的體質的活動。

雖然培訓屬于教育范疇,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首先,主體不同,教育的主體是社會及國家,而員工培訓的主體是企業或社會組織;其次,目的不同,教育的目的是滿足個人發展需要,而員工培訓的目的是改變員工工作態度、工作行為、價值觀念等,以滿足企業盈利需要;再次,內容不同,教育以大眾科學文化及基本技能為主,而員工培訓是以滿足企業或企業崗位需要為主;第四,客體不同,教育的客體是符合條件的所有公民,而員工培訓只限于本企業員工。

(二)民企業員工培訓分析

企業員工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也符合“5W1H”模式。即培訓工作的開展應充分考慮Who(培訓的主客體是誰)、Why(為什么要培訓)、Where(在什么地方培訓)、When(在什么時候培訓)、What(培訓的內容是什么)及How(用什么方式進行培訓).因此制造業在組織員工培訓時要對自身及員工需求、企業能力及培訓評估體系進行分析。

1.需求分析。處于不同崗位的員工,他們的需求是不同的,管理崗位與作業崗位員工的需求更不相同。為此培訓工作想要得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對企業員工需求進行周密分析.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員工永遠是第一位的,因為企業市場行為從始至終都是企業員工主導著。企業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取決于員工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所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首先應對員工需求給予滿足,必須明確“我的員工需要什么”。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有五個層次的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社交或情感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員工進入企業后生存需要基本能得到解決,制造業員工培訓主要解決的是員工的安全需要。知識時代的到來,眾多員工因知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下崗,新知識是對制造業員工的最大威脅。通過員工培訓可以更新企業員工知識和增強他們的技能,免除他們對新知識時代的恐慌,同時也可以避免生產事故發生對他們生理上的傷害。此外,通過培訓,員工可以擴大自身社交面,增進與同事的感情交流,還可以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受到企業的尊重和重視。

2.能力分析。需求分析是回答“我的員工需要什么”的問題,那么能力分析就是回答“我能給員工什么”的問題。人力資源是當今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國制造業各競爭項指標都處于相對不足的地位,最能提升自身競爭力的資源也就是人力資源。但是人力資源提升又以企業能力為基礎,所以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進行能力分析是必要的。首先,員工培訓是企業經營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的過程,即是一項投資,這要求制造業必須認清自身財務狀況;其次,企業環境能力怎樣是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的又一問題,即員工培訓要結合本企業實際,不可能照本宣科地搬用某一企業成功的培訓模式。其原因是不同的企業所處的環境是不相同的,即使硬環境非常相似的兩個企業,在軟環境上也存在著質的區別。

3.培訓評估。需求分析和企業能力分析分別回答了“我的員工需要什么”和“我能給員工什么”的問題,那么培訓評估就是回答“員工從培訓中得到了什么”的問題。在評估過程中,首先要對需求進行評估,必須確定需要的實在性,即需求是實際的、符合員工需要,且企業能夠提供;其次,方案評估,制造業規模小、資金少、技術人才不多,高級人才能力也有限。所以在培訓方案選擇上必須力求在眾多培訓方案中找出一個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方案;再次,過程評估,培訓是一個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但是培訓不是教育,它具有時間短、內容多的特征。在這一個程中應給員工培訓什么,不培訓什么進行合理評估。最后,培訓效果評估,培訓效果評估是對受過培訓的員工目前實際工作能力與企業期望工作績效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分析下期培訓工作的過程。

(三)培訓內容

企業員工培訓的目的是發掘本企業人力資源,使員工工作態度、工作行為、價值取向、知識技能等都有所提高,以滿足本企業發展需要。雖然各企業文化背景、企業理念、所處的行業不同,培訓方式也不一樣,但是大體上培訓都是圍繞態度,知識及技能三方面開展的。

1.態度方面的培訓。態度是指個體對外界事物的一種較為持久而又一致的內在心理和行為傾向。我國人力資源培訓目前過于強調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開發,而對態度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對我國制造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態度決定一切,企業員工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命運。態度還是接受新知識,新技能的基礎。如果我國制造業搶先在態度上開發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就能更好地搶占人才先機,增強企業競爭力。企業態度培訓應包括員工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價值觀、與周圍環境關系、對待工作的信心等方面。

2.知識方面的培訓。知識培訓旨在更新員工的知識結構,為員工傳授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指導。知識方面的培訓一般涉及到一般性知識、功能性知識和操作性知識,具體說是基本的專業知識、企業規章制度、企業發展史、必要社會學理論知識、企業發展戰略、崗位職責等,即知識培訓要達到的目的是使員工遇到問題時明白“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三類問題。

3.技能培訓。員工技能是企業提高生產率的第一要因,也是企業員工培訓過程中最舍得花錢的地方。但是當今個人能力越來越弱化,越來越追求團隊合作的知識時代,僅靠生產技能的培訓已經遠遠不夠。所以我國制造業員工在技能方面的培訓內容應該有工藝技能、人際技能、協作技能等方面。

四、培訓模式選擇

隨著企業人力資源的地位日趨突現,企業員工培訓理念不斷發展,使得員工培訓模式層出不窮,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如聯邦德國創立的“雙軌制”、世界各國大型企業為了滿足自身人才需求而開辦的“企業辦大學模式”、“產學結合模式”、“跨國培訓模式”、“崗位輪換模式”等。但是由于我們制造業有其自身無法克制的先天不足,規模小、資金少,實力上處于弱勢。“雙軌制”培訓模式的大部分經營費用由企業承擔,這對我國制造業來說,資金壓力過大,企業難以承受;“企業辦大學模式”的經費全部由企業支付,在我國雖然有大型企業取用這一模式培訓員工,但對于大型制造業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何況我國制造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產學結合模式”好像對于我國制造業能夠行得通,但是“產學結合”是企業與高校相結合,但我國制造業員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較低,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培訓,即使有員工能參加,那也是極少部分的高層管理員工;至于跨國培訓對于我們制造業更是難以實現的培訓方式;然而“崗位輪換模式”可行,不過我國制造業現狀是以中小企業居多的,員工少、崗位單一,這一模式培訓的效果不佳。由于我們制造業存在著自己的不足與獨有特點,在員工培訓模式選擇上難以效仿國有大型企業或是國外的成功經驗。其培訓模式必須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從自身情況出發。我國制造業的特點之一是資金有限,盈利不足。但培訓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隱性投資,企業必須在員工培訓中投入必要的資金。所以我國制造業建立員工培訓基金是很有必要的,專用于本企業員工培訓之用。我國制造業特點之二是員工成分復雜,其構成有文盲、小學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到大專、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化程度差距過大,使得我國制造業在員工培訓模式選擇上增強了難度。現存培訓模式不適合我國制造業培訓之用,由此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必然要自創新模式。在企業建立員工培訓基金的基礎上,對員工培訓實行“AA付費制”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即是培訓費用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因為我國制造業在規模和實力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這樣既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困難的問題,又能滿足員工個人發展需要。此外,我國制造業員工流動率高,“AA付費制”減輕企業因人才流動帶來的損失,能有效驅動制造業培訓熱情。我國制造業特點之三是知識結構復雜。致使我國制造業難以對員工進行統一培訓。對知識文化程度低的員工進行培訓,文化水平高的員工沒有參與激情;對文化知識水平高的員工進行培訓,挫傷文化水平低的工的積極性;對文化知識處于中間的員工進行培訓,兩頭員工都沒在參與的興趣。這樣的情況下,選擇“自助餐制”的培訓方式不失為一個最優選擇,即是培訓費用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并給予員工一定的培訓時限。告知他們企業對知識技能的需要,然后任其自行尋找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培訓期滿后,持培訓合格證書返回企業上崗工作,這種“AA付費制與自助餐制”相結合模式應該是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的最優選擇模式,是我國制造業培訓的一大創舉。

結束語:

員工培訓是企業內部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特別是相對于我國制造業來說,員工培訓對企業發展猶為重要。企業從自身實際出發,探尋良策對付人才危機對企業的沖擊,無疑是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本文在借助前人理論、現代企業管理專家學者的觀點,對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問題進行膚淺分析。最后,在此感謝劉燕華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對我寫這篇文章做指導。

參考文獻:

[1]林澤炎企業培訓設計與管理廣東經濟出版社

[2]陳玉榮創新贏得市場——珍貝成功之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3]廣東制造業人才狀況問卷調查報告廣東省中小企業服務網

[4]胡孝德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探析

[5]楊雪芳馬立強對我國制造業員工培訓的思考

[6]陳國權組織行為學清華大學出版社

[7]周三多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8]陳立軍谷棋中級財務會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9]吳健安市場營銷高等教育出版社

[10]盧福財胡大立21世紀民營經濟發展方略經濟管理出版社

[11]伊曉霞廣東制造業現狀調查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12]張學軍中小企業員工培訓時興“AA制”北京人才市場報網絡版

[13]中小企業發展與預測:我國民營經濟管理現狀中國

篇7

中國的大賣場和超市發展歷史只有10年左右。前兩年剛剛興起的藥品連鎖經營還未成熟,藥品零售的新業態就粉墨登場,2002年至今,藥品零售行業最吸引媒體和公眾眼球的則是藥品超市,也就是藥品平價大賣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全國各地平價藥品超市就開了近40家。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這一現象即給藥品零售業和醫藥營銷帶來巨大沖擊和不少新鮮的氣息,令人驚嘆國人在學習國外零售業“mall”的形式,并在藥品零售方面創造性的發展應用速度。但是這些平價大型藥品賣場到底發展趨勢如何,在管理、營銷、定位、競爭等方面存在什么問題,值得深入研究,筆者把這方面的思考研究,奉獻給各位從業者和研究者,以期起到拋磚引玉作用,也對對我國藥品零售行業健康發展近綿薄之力。 編號 名稱 所在地 營業面積(m2) 開業時間(日/月/年) 董事長(d)總經理(z) 投資額(萬元) 號稱降價幅度1 老百姓大藥房(湘雅路) 長沙 1300 10/2001 謝子龍(z)  45%  金沙大藥房(湘雅路) 長沙 1000 2002年 石展  2 "開心人"大藥房(福州路159號) 南昌 1500 31/8/2002 梁永強(d)張暉(z) 1500 45%3 隆泰大藥房 武漢     40%  漢深醫藥公司司門口店    葉柏森  4 永惠醫藥超市(群眾西路) 福州 1500 1/3/2002 鄭孝良 1000 5-10%5 惠好平價藥店(長樂北路) 福州 1300 15/3/2003   6 四海大藥房 福州 1600   3000 7 百姓緣 合肥 1500 28/12/2002 吳斌  45%8 星銀醫藥紅嶺藥店 深圳  21/5/2003 劉庭福

9 貴陽老百姓大藥房(中山東路62號) 貴陽 1800 28/10/2002   10 德威治大藥房(東四環路紅領巾橋西側) 北京  1/3/2002 張玉寬(z)王貴旺(d)  25%

開心人大藥房上海分店(楊浦區松花江路) 上海 2000 31/5/2003 梁永強 4000 45%  惠源大藥房 上海 1100    11 正大藥房 保定 1500 18/12/2002   40%12 康泰大型藥(中央大街18號) 哈爾濱 1900    13 健康人大藥房(經三路) 鄭州 1800  張佳翼(d) 1000 45%14 天源堂大藥房(走馬街) 成都 1000 2/18/2002 鄒紅  15 升和三精藥品總會 成都  18/2/2003  1000 16 的眾生大藥房 青島  2/5/2003   17 康泰---東方藥品總匯 烏魯木齊     45%18 老百姓大藥房(朝暉路182號) 杭州 1500 28/12/2002   45%19 時珍閣連鎖總店(小龍坎) 重慶 1600 9/9/2002 甘某    天虹大藥房總店(渝中區南紀門) 重慶 2000 中旬/4/2002   40%20 開心大藥房(廣州路) 南京 2400 22/12/2002 蔣猛 1.5億元 45%  先聲大藥房(崗子村倉儲店) 南京 3000 31/5/2003 李川喜(z)  21 開心大藥房(中華路) 南京  5/4/2003 蔣猛

22 萬民藥房 太原  18/1/2003

45%23 老百姓大藥房(北大街) 西安 3000 22/12/2002   45%24 怡康醫藥超市(南門外) 西安 2600 5/3/2003 何煜  50%25 金康連鎖藥店大賣場(廣州海珠區石溪鳳崗路) 廣州 1500 26/4/2002 鄭浩濤(z)  30%  金康連鎖藥店大賣場(廣州北郊天平架)   28/12/2002 鄭浩濤  26 二天堂(天和石牌東店) 廣州 900 9/7/2002   27 開心大藥房 佛山 2000 29/4/2003 龔建國  45%

除了表上列出的平價藥品超市,全國各地還有以下平價藥品超市:

1、老百姓大藥房:老百姓大藥房是我國平價藥品超市的始作俑者,也是平價藥品超市的首家全國連鎖零售醫藥企業。繼在郴州、株州、杭州、長沙、廣州、鄭州、南昌、海口等地開設了10多家連鎖店后,它于2002年12月22日在古城西安開設了陜西老百姓大藥房。其在湖南的連鎖店如下:

老百姓大藥房長沙湘雅店、老百姓大藥房東塘商業區分店、老百姓大藥房瀏陽店、老百姓大藥房郴州店、老百姓大藥房株洲店、老百姓大藥房汝城店等分店。

2、北京:2002年3月1日,德威治大藥房在北京東四環開的第一家平價藥品超市,據其市場部部長顏進透露,現在德威治在北京的二環至四環之間開了9家分店,已經遍布大半個北京城, 其第一家平價大藥房宣布降價25%,大多數在北京比較有利的位置。總經理張玉寬說:預計到2003年底德威治在北京的藥店數目將達到15—20家,2003年德威治的總銷售目標4億元中,簽約制藥企業的供貨產品將占總銷售額的50%。 張玉寬的愿望是把德威治做成家樂福。

3、深圳:除了星銀醫藥紅嶺藥店還有友和、永安堂、寶華、泰康、好一生等多家平價藥品超市已經一路攻城掠地而來。

4、南京:開心大藥房已經開了2家大型平價藥品超市,企業準備在開2-4家大型平價藥品超市,總投資額近億元。此外,新主張大藥房(來自南昌)、寶豐太平大藥房(來自哈爾濱)、非常大藥房,面積都超過1000平方米,皆為平價大藥房。寶豐”經營面積則達3500平方米,“寶豐”總經理李澤峰3月29日曾對記者發出豪言:“今年內將陸續在南京開出6家近4000平方米的大賣場,一舉覆蓋南京藥品零售市場。

5、武漢:漢深的在第一家OTC平價超市早在2001年就開張,之后漢深的第二家、第三家OTC平價超市相繼在武漢的青山、漢口開業。其中,漢口的山海關店再次引起武漢市民的關注,這是一家通過融通資金產生的OTC平價超市。參股方是漢深公司市場拓展部的負責人。按照葉柏森的想法,漢深將在武漢另外四個城區各開一家OTC平價超市,年底,把所有的門店都改為平價超市,徹底地實現平價運行。

6、南昌:開心人已經在江西開了5家分店。 此外,“華安”平價大藥房48%加盟平價藥品超市。同時,“老百姓”、湖北武漢的“春天”及“匯仁堂”等平價大藥房也紛紛登場。人們會問:馬年歲末的南昌藥價會不會步入“貼身肉搏”的白熱化競爭階段

7、西安:怡康”第二家醫藥超市已在裝修中,“老百姓”也正在為新的連鎖超市選址,“雙鶴”平價藥房已悄悄開業,素以低價著稱的武漢“春天大藥房”已通過多種途徑運作,希望進入西安市場,“新世界”、“眾康”等都正在籌劃大型倉儲式醫藥超市,并稱其規模將更大,藥價將更低。看來西安的藥品降價浪潮已勢不可擋。 二、平價藥品超市經營特點

1、價格低、毛利水平低

大多平價藥品超市都聲稱比國家批準的零售價降低45%。平價大藥房毛利只有8%-10%。價格低是其主要和最大的特點。依靠低價引客是其主要的競爭招數。

2、產權清晰,有醫藥公司背景

大型藥品平價超市的擁有者本來就有醫藥公司背景,批零兼營。此外,大型平價藥品超市的開辦者無一例外都是民營出身,機制靈活、反應快速,企業發展具有強勁的推動力。發展平價超市意味著人力管理成本的節省和員工工作負擔的加重。

3、經營品種多

大多數有1000平方米左右的經營面積的平價大藥房,經營的品種自然較一般的連鎖藥店為多,大約有4000-6000個品種,處方藥占了二三成,比連鎖藥店多出一倍還多。消費者選擇余地自然也就多了。

4、貨源來源存在問題

據有關媒體報道,一些不愿透露身份的人說,鄭州“健康人”80%的品種來自小藥廠。但是張佳翼總經理對此的解釋是:只有30-40%的品種來自小廠,但這些產品都是合法生產出來的,都有藥品生產批準文號。“有些人就想挑刺,我們采購部的同事接到過讓我們退出鄭州的恐嚇電話。”張佳翼憤憤地說。

5、現金進貨

由于零售價低,要保證自己承諾的比國家規定的零售價低45%,就只能直接從廠家采購,即使如此也必須把扣率壓得很低,如此低的價格,廠家只能接受現金交易,以避免資金風險和擴大降低流動資金。一個平價大藥房經理說“我們都是一次性支付現金。”行內眾所周知,現金取貨總是能獲得5-10%左右的返利。

6、目標消費群定位雷同

其目標消費群多為老年人,有的甚至高達70%的消費者為老年人,他們用藥量較大或者長期用藥,對老年人來說,便宜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方便、品種、服務都是次要的。他們有得是閑暇時間、購物目標明確、以退休金為生,不會沖動購買。當一個城市開第一家這類藥店時,他們幾乎是傾城出動,場面會非常龐大、熱鬧。開第二家店時,頭幾天的促銷又會吸引他們傾城出動。如果以后兩家店的價格差不多,藥店的流量與這類人群在購物路上的費用將成正比,開更多的店時以此類推。所以,這種類型的藥店每開一家同樣類型的店,就會分流一部分顧客。

7、開店地址結果精選

平價大藥房開業的地點多在大醫院附近和交通非常便利的地區,尤其是公交車方面的地區,很明顯是搶奪醫院因為藥費高而流失的處方,而交通的便利顯然是為了吸引較遠區域的老年消費者。比如南京開心大藥房距離南京第一醫院僅100米左右。

8、日營業額高

從目前各地的報道看,大多日平均營業額為6-10萬元。有些大店開業時或者促銷時,日營業額可以達到20萬元。 三、何以保持藥品平價

(一)關于藥品價格和利潤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商業零售利潤應該在10%左右,美國、日本的連鎖零售及超市莫不如此,在美國連鎖藥店的毛利水平也是如此,甚至更低,比如美國有些醫藥流通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2.5%。

我國藥品的價格主要是由生產、流通兩個環節決定的,按照國家規定,醫院和藥店可在藥品批發價的基礎上加價15%零售給患者,藥品從制藥廠出來,在出廠價上加上15%到醫藥公司,醫藥公司再加上20%至25%到醫院,醫院在零售時又會加價10%左右,而后再有回扣從中作祟,這樣,消費者所買的100元的藥品中就可能有30%至40%的錢放進了“黑洞”。這樣算來,藥品流通費用占到藥品零售價的40-50%,而合理的流通費用是11-12%。因此平價10點利是可以生存的。

造成藥價虛高的原因是:流通環節太多和一些流通環節加價太很:藥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中的環節較多:

醫院通路:生產企業–總商–各大片區或者省級–地市級–醫藥批發公司銷售商–院主管領導–藥劑科主任–醫生–統計藥方的統方員–消費者等,共8個環節。

零售通路:生產企業–總商–各大片區或者省級–地市級–醫藥批發公司銷售商–進場費–配送中心–店長–店員–消費者,也有8個環節。

國內的傳統藥店原來壟斷經營執照時可保持40%的毛利率,但壟斷被打破后,毛利率已降至20%左右。

價格戰和平價超市、大賣場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傳統藥店賴以生存的高毛利、低流量模式,導致藥店毛利進一步下降。但是不要忘了像家樂福、沃爾瑪、好又多這樣每年有3億~5億元營業額的超大賣場,仍要有10%的毛利率才能維持經營。

(二)何以保持平價

大型平價藥品超市的成本構成主要有:藥品購入成本、投資貸款利息、場地裝修與租金、人力成本、辦公管理成本、稅收等。其中場地租金是一大塊投入:比如北京德威治大藥房的租金每店每年至少100萬元。據聞河南一家平價大藥房一個月場地租金達30萬元左右。那么平價藥品超市憑什么保持平價呢?

1、靠批零兼營擴大經營環節

也就是思維的多角化經營,平價藥品超市的經營者其實經營面涉及藥品的批發、零售、總、甚至生產等產業鏈多個環節。而這些只是縱向一體化多角化經營,既順理成章且又駕輕就熟。這也是實現“直接拿貨”的前提條件,因為藥品零售企業是政策上基本不允許直接從廠家拿貨的。但平價藥品超市都是批發公司與零售公司資源優勢整合后出現的, 相當于批發企業做直銷,價格自然就有了優勢。

2、雄厚的流動資金現金進貨使采購價格較低

沒有這個支柱,現金支付的10個返利點就成了泡影。這一點是大多數平價藥品超市的最大特色。平價藥品超市由于貨源問題,直接向廠家現金采購,往往就能得到商的待遇,甚至可以拿到50扣(批價的50%左右),甚至更低的價格。比如深圳的永安堂、寶華、星銀等等就是如此。永安堂是來自潮汕的家族性企業,家大業大,財大氣粗;寶華藥房是上市企業寶安集團的一個小兵,該集團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和生物制藥領域響當當的品牌效應實力較強;紅嶺藥店是星銀醫藥的小分支,而星銀醫藥是集進出口、原料藥、器械、中西成藥生產開發于一體的股份制企業,資金雄厚,龐大而歷史悠久的企業“后臺”是這些平價藥店在深圳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

3、采購環節較少降低成本

北京德威治藥店的張玉寬總經理曾這樣描述藥店的采購與結算系統分開,結算經多個環節審核。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樣做可大幅減少“回扣”的發生,但管理成本會相對上升。深圳的平價藥房做得更徹底,連管理成本也壓到最低。星銀醫藥內是完全扁平化的人事架構,采購人員直接到廠入貨,而這些人員又是銷售終端的供貨員,一步到位,誰也不可能自己跟自己要回扣或返利。因為只有兩個價格,廠家供貨價和藥店銷售價,所以價格完全透明化。這樣一來,不僅管理成本大幅減少,而且回扣問題得到解決,徹底實現“直接拿貨”,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4、配送成本低:

藥品超市的藥品吞吐量很大,但配送任務卻很小,“配送中心”由原企業的倉儲和運輸部門負責,毋需增加成本。不象連鎖藥店分散,遠距離配送需要較大人力物力;

5、人力管理成本相對低

主要是沒有退休人員負擔和沒有醫療保險或者公費醫療負擔。一家店只需要一個到兩個執業藥師,不象連鎖店每店配備一個店長和執業藥師,還有連鎖主任以及管理人員等,人力成本得到增加。此外,超市內由于品種多而集中,相對人員數量就少了。加上利用一些廠家的促銷員,人力成本較低,例如,一家連鎖門店有2000個品種,按兩班工作制起碼需12人(包括店員、店長等);而平價超市中有4000至6000個品種,由于貨架擺設做到有機結合,仍能以12人擔起超市全日的銷售工作,這樣成本又低了很多。另外,大量利用廠家的促銷員,不但不負擔工資獎勵,還要收取廠家促銷人員管理費、POP廣告位費、產品上架費、促銷活動場地費等費用,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甚至多時可以抵消場地租金。據聞,四川一家平價藥品超市5月份一個月僅此項收入就接近10萬元。這是非營業收入,當然可以避稅。

6、經營場所租金相對連鎖藥店低

雖然大型平價藥品超市確實也在一些交通便利的較為繁華的場所,但是由于租用的面積很大,單位面積租金就有了議價籌碼,可以出價較低。 四、平價大藥房的困惑與危機

1、藥品來源問題

一是平均藥品超市在開業之初無一例外都受到來自廠家的供貨限制、撤貨壓力,這是因為平價藥品超市暫時破壞了當地藥品流通流域的價格平衡。有媒體有報道:哈爾濱某廠家業務員,為了請求其產品牛黃消炎片在杭州老百姓大藥房撤柜,向杭州老百姓大藥房采購部長下跪,請求其產品撤柜或者提高售價,因為采購價是0.80元/盒,零售價僅為1.20元/盒。而一些連鎖藥店一般售價是2-4元/盒。

筆者認為,按照目前的中國藥品銷售狀況,廠家抵制向平價藥品超市供貨成為必然:尤其是短期內如果醫藥不能分開和連鎖藥店占主導定位的情況下,藥品超市搶醫院的收益,處方跑單,醫生的好處費得不到保證,導致醫院、醫生向醫藥代表施壓,醫藥代表就只能停止向平均藥品超市供貨,只有當平價超市銷售額大于醫院時,才可能取得廠家支持。此外連鎖藥店有終端人員做工作,店員也需要適當意思意思,如果連鎖藥店都按照一家兩家平價藥品超市一樣銷售,價格體系就亂了,中間的操作費用也就沒有了,連鎖藥店的總體銷量就會下降,連鎖藥店會聯合抵制,廠家自然會從平價藥品超市撤貨。

二是貨源多為中小廠家的產品。有媒體報道稱:有人宣稱鄭州“健康人”80%的品種來自小藥廠。董事長張佳翼對此的解釋是:只有30%~40%的品種來自小廠,但這些產品都是合法生產出來的。其實,筆者也認為廠家的大小并非關鍵,只要嚴格按照GMP標準或者藥品質量標準生產就沒有問題,怕就怕一些太小的縣級廠,GMP通過無望,個人承包經營,或者是被一些人買斷一兩個品種經營,以低價進行“最后的晚餐”式競爭。這樣的產品質量出問題的幾率遠遠大于正規大廠家。

平價藥品超市產品出自小廠,這也是必然的現象,因為采購價格壓得太低,廠家就是一些沒有什么費用空間用于促銷、廣告、人員費用、終端工作,而大廠家要做這些事,價格就不能太低。因此供貨商大多是中小廠家就不足為怪了。此外,名牌暢銷品種即使進了平價藥品超市,也是不會降價的,因為一些名牌廠家給平價藥品超市的供貨價反而比其它零售單位高出約5-10個百分點,以防平價藥品超市低價銷售,擾亂市場價格體系。

2、平價藥品超市被各地封殺

開業后,無一例外遭到各地連鎖藥店以及有關部門的封殺。比如在武漢先是武漢漢深大藥房武昌一家分店突然發生人為縱火事件,后是康風大藥房超市被砸,緊接著漢陽中心大藥房平價超市也受到不明身份者襲擊。與此同時,由于“破壞了行規”,平價藥店也遭致同行的不滿,成為眾矢之的。3月15日,“健康之舟”、“茗參”、“中聯”、等武漢市十大醫藥零售連鎖企業聯合發起組成“價格聯盟”,對這些平價藥店進行制裁。具體做法是:一套方案是向湖北市場上銷售排名前100位的藥品生產廠家和商發出警告,要求其不得直接向隆泰等"平價藥店"供貨,否則將聯合采取制裁行動;第二套方案則是"價格聯盟"成員共同出資,在隆泰、漢深等藥店附近開設與其規模相當的平價藥品超市,針鋒相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采取相同降價等手段對其進行封殺、打擊。

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曾發出通知,對2002年底以來武漢市藥品零售市場鬧得沸 沸揚揚的"平價風潮"發出"封殺令",在全省范圍內禁止零售藥店使用"平價"、"特價"、"超市"等字樣冠名或進行其它宣傳。

在南昌,2002年9月24日,200多名供貨商在醫院、藥店等聯手施壓下,突然從“開心人”集體撤貨,有的還自己掏錢買走自己的藥品。一位供貨商說:“我如果不來撤貨,其他藥店就會威脅我,不銷售我的藥。”

上海、廣州等地,外地的平價大藥房還不敢貿然進入,怕被封殺是中藥原因之一!

3、用藥安全隱患

執業藥師偏少:

雖然大型藥品零售超市都配有職業藥師,但在營業高峰時,一些平價藥品超市號稱日顧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筆者曾專門到長沙某大藥房觀察一個上午時間,確實大家不少中老年人都是提著籃子去采購藥,筆者專門到心腦血管藥品貨架旁觀察,發現基本沒有人去咨詢執業藥師,就是想問也問不過來,有些人只是簡單的問問站在藥架旁邊的營業員就選購藥品。這樣用藥的安全性難以保證。

藥品選購隨意帶來用藥安全問題

由于營業人員少,大部分平價超市都是消費者自選,很少干預消費者選購,只要你不問,管你買什么藥回去,我才不管是大多數平價藥品超市的管理現狀。“是藥三分毒”,每一種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這是常識,媒體中報道的數字是:我國病死的人中,三分之一是用藥不當引起的。江西省知名醫學教授余健民說,當前市場上亂用藥、濫用藥的情況十分普遍,藥店遍地開花,處方藥、非處方藥都可以隨便購買。因為亂買藥吃藥,全國每年引起的藥物中毒或者藥物使用不當死亡人數在百萬以上。

國際國內的專家一直認為,我國藥物的濫用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一些抗生素和心腦血管系統的藥品的濫用更為嚴重。我們來看看我國觸目驚心的抗生素濫用狀況吧: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其中使用廣譜抗生素和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比例占到58%,遠遠高于30%的國際水平。研發一個新的抗生素需要10年,而一代耐藥菌的產生只需要2年,目前臨床上許多嚴重感染死亡者,多是因為耐藥菌感染,抗生素無效。許多專家憂心忡忡的說:“抗生素濫用將意味著抗生素時代的結束”

抗生素的濫用與醫生開高檔次抗生素拿高額處方費有關,患者在醫院用了一次后,就來到藥店購買。有人甚至說中國一旦發生大的瘟疫將無藥可治,抗生素濫用搗毀了人類的免疫系統,與這次非典的肆瘧不無關系。。

讓老百姓自己選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安全使用怎么能得到安全保證!

普通百姓的醫藥知識是非常有限的,一味按照價格選藥,用藥的安全性如何保證?

筆者再次告誡公眾:藥品不是自助餐,從保證用藥安全性出發,消費者“自助” 醫療尚須謹慎;即使是甲類非處方藥品,也必須在執業藥師指導下進行銷售、購買和使用,并對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用藥的指導;更何況處方藥。然而目前的狀況是藥店享受的處方藥遠遠大于非處方藥!這種狀況令人擔憂!

超量購買引起的貯存和保質期問題

平價藥品超市開業時多搞優惠促銷,消費者中除了老人之外,還有一些家庭主婦,這群人貪便誼的心理較重,受優惠價格的誘惑,她們都會買上不少藥品回家,但過一段時間后,她們又會后悔買得太多。筆者認為,藥品不同于一般的日用品,有個保質期問題,一旦過了保質期費用就有安全隱患,而消費者一般情況下又不太注意保質期,要是出了事誰負責任?!比如,媒體報道:福州一位黃姓居民在該市一家新開的平價藥店,一次為母親購買了價值1200多元的藥品。得知這一消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顧問、中國非處方藥協會會長張鶴鏞憂慮地說:“買這么多藥一時用不了怎么辦?如果他母親不懂,藥品過了有效期還在用,出了問題又該怎么辦?”

因此筆者告誡公眾,藥品不宜過多貯備。

4、人群聚集引起的傳染源問題:

由于進藥店的大多是病人,這與一般健康消費者逛普通商場不同,如果病患者云集,一些諸如帶有傳染病源(如非典)的患者進入藥品平價超市這樣的公共場所,一些傳染病人進入超市選購觸摸藥品,極易造成交叉污染。而且由于目前平價藥品超市大都有室內空調,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較易形成病源污染源。這些都應引起藥品銷售商家和消費者的重視。如果賣藥治病的地方成了“買病”的地方,豈非事與愿違。

5、廠家導購人員帶來的購藥安全隱患

在大型平價藥品超市,各廠家和廠家的當地辦事處競相派駐自己的促銷員,這些人員沒有藥師資格證,甚至有些不懂醫藥,為了拿獎金,拼命推薦自己廠家的藥品、甚至貶低同類藥品,這是筆者在成都一家平價藥品超市親眼看到的現象。廠家促銷員一般都不顧患者病情胡亂推薦,也基本沒有醫藥知識,不會對癥推薦,而他們推薦的藥品一般都是貴的,有些只是一些平常的藥品,換一個包裝和總商,就這么炒作。那些便誼的藥品,無論是廠家還是商都根本沒有價格空間、沒有費用派駐店促銷員,只有那些炒作的、價格高的出品才有空間這樣做,這樣做更加重了百姓用藥安全隱患。 五、平價藥品超市的經濟學與營銷學思考

1、藥品營銷一位低價不符合消費心理

藥品消費心理主要是質量、療效、副作用,其次才是價格。許多關于藥品購買心理的研究結果表明:消費者在選購藥品時考慮的因素依次質量、療效、副作用、是價格。生命無價、健康無價,因此事關健康的藥品也就無價。消費者對藥品的質量更為關注,而連鎖藥店能快速發展就是因為其統一規范的管理,確保藥品質量使消費者放心。

2、藥品價格戰沒有空間

首先是低價價格戰的空間沒有了,隨著國家連續11次對藥品進行降價,不少產品價格已經沒很低了。

其實,我們所謂的藥品價格太高和虛高,一直是一棍子打死的說法,筆者認為其科學性有待考量,因為,對于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制藥企業來說,國家物價部門批準的藥品價格本來就很低,對于普通的中成藥品(即普藥)更是如此,而廠家賣出的價格也就是廠家批發價10扣-20扣(即批發價的10-20%)之間,遠遠低于國家批準的出廠價,已經低到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養活工人或者是基本無利潤狀態。各藥店的零售價本來大多低于國家規定的零售價很多,降價是沒有什么空間的,只能以廠家降低質量或者倒閉為代價,對我國整體醫藥事業有害無益,有些書刊零售業有的也是零售價10-20扣拿貨,卻能名正言順的按照零售價一分不降的賣出,一些高科技產品的價格可使利潤高達200-300%,也無人過問其價格太高,唯獨藥品就這么管制和這么宣傳,管制的人說無非就是說藥品與人民生活關聯度大,但市場經濟的規律是優勢劣汰,價格放開,讓市場自己調節,在競爭中讓價值規律發生作用,認為限制,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則嗎?筆者對此深表懷疑!

另外,藥品價高也就是一些炒作的保健藥品和進口藥品以及抗癌藥、各種針劑和一些抗生素罷了!

3、藥品基本沒有價格需求彈性,降價不能擴大市場需求:

如果一個人沒有病,藥品價格就是降得在低,他也不會去購買,反過來,即使一個人病了,他也絕對不會吃一盒藥就可治好病,卻硬要吃三盒吧!這可以用營銷學上需求的價格彈性來解釋,即價格的變化幅度對需求量變化幅度的影響。保健食品需求的價格彈性大,你降價了,我可以多吃點,而藥品屬于特殊商品,價格需求彈性基本沒有,病了,你不會因為某種必須的藥品價格高和上漲了就不服此藥,非典期間一些藥品漲價仍然買不到就是明證。沒病,你也不會因為某個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買藥吃著玩吧!

就是說藥品的需求總量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時期是固定的,降低并不能刺激和擴大需求。平價藥品超市只是擴大了零售店的商圈覆蓋范圍,搶了其它連鎖藥店、零售藥店的生意而已,或者是吸引了商圈內更多的消費者聚集到平價藥品超市而已,并沒有真正因為降價擴大了市場容量。

一般來說,一個藥店的輻射半徑一般在方圓2-5公里內,一個地方一旦開個平價藥品超市,在這個輻射半徑內,其它藥店就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比如北京德威治大藥房總店附近的幾家藥店,在德威治開業不久,其中的3家已經撤場,到2002年10月,也就是德威治開業半年的時候,方圓幾十公里內,已有30多家小藥店關門倒閉。

因此,可以想像,當第二家平價藥品超市與第一家店的價格差不多時,第一家的藥店的消費者流量與這個商圈內人群在購物路上的費用和時間將成正比,開更多的店時以此類推。所以,平價藥品超市每開一家,就會分流一部分顧客。營業額下降將成為必然。平價藥品超市只是實現現有購買力的大轉移。這樣單贏的思維將暴露其自身不可彌補的缺陷,激發競爭對手采取有效的競爭手段來對待挑戰者。因此僅靠平價競爭不是藥品零售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這一點很快得到證實:目前南京“開心”、“非常”、“新主張”和“寶豐”等四家平價藥品超市,曾欲將南京藥品零售市場“四分天下”,但卻沒有做到,其經營業績都是很好,而且呈下滑勢頭。用南京先聲連鎖藥店李川喜總經理的話說,他們“連當初預想的1/5都不如”。5月31日,《金陵晚報》登出一條關于“寶豐”裁員的消息。,“寶豐”突然裁掉120名員工,引起員工的強烈不滿,最后,事情以“寶豐”補發被裁員工一個月的工資而告終。針對裁員一事,“寶豐”對記者的解釋是:“由于非典的緣故,藥房的效益一直不好,裁員實在是出于無奈。” 然而李澤峰在2個月前對記者道出開四家大藥房的豪言壯語的那一刻,顯然沒有料到今天會落到被迫大幅裁員的地步。“開心”、“非常”、“新主張”的日子又過得如何呢?其總經理蔣勇、趙萬染、吳元煌都不同程度地感到無奈。其中一人告訴記者:“目前日銷售額還不到3萬元,而且利潤微薄,維持100多名員工的工資和幾千平方米營業面積的租金相當困難。”

4、沒有競爭戰略就不會有長期生存權

既然靠低價這種最容易模仿的價值策略不是方向,那么就應該尋求其它競爭戰略。

按照市場營銷學的觀點:一種產品、服務和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競爭就會導致市場細分,每種產品、服務和行業就要尋找他的細分目標市場,從大眾營銷進入個性化營銷,分眾營銷時代。藥店營銷也不例外。只有定位清晰、經營有特色的藥店才會有持續競爭力,才是發展出路!而定位絕非經營場地大、品種多、價格便誼這么簡單!

在國外,藥店主要分為專業藥店和非專業藥店兩大派別。在歐洲的發達國家,藥店定位為專業藥店,對藥店和藥師的管理相當嚴格。例如德國,不允許藥店搞連鎖經營,藥品的價格也是全國統一的,可以說藥店經營者的利益是有保障的,因為該國的醫療保障制度較為完善。

而在北美和日本,很多藥店定位為非專業藥店。在這些國家里,藥店在價格、地點、數量、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完全的自主權,其中藥品所占的比例一般只占藥店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比如說美國,一般連鎖藥店營業額中有60%強來自藥品,來自健康用品和日用品的營業額不到40%;加拿大連鎖藥店的營業額中有40%強來自藥品,50%多來自日用品;而日本的連鎖藥店藥品所占的比例更少。

目前,中國連鎖藥店管理有一些正在向北美和日本的非專業藥店模式發展。

再來看看我們的藥品平價超市:定位完全雷同、經營方式雷同、管理模式雷同、目標消費群定位雷同,其中目前各地平價藥品超市的目標消費群定位雷同且明確:基本上是把價格敏感的用藥量較大的老人、慢性病者需要平價做為目標消費群,這群人占到目標顧客群的70%左右,老年人以退休金為生,且常年用藥,便宜便成為他們選購品時考慮的首要因素,而方便、品種、服務都是次要的。老年人有的是時間、購物目標明確、而不會沖動購買。也基本對促進其它較貴藥品銷售額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這顯然是簡單化的定位:把追求方便的病人(需送藥上門或到社區店就近購藥)、要求服務周到的病人(要求代煎藥、24小時營業)。需要更多醫療服務的顧客。基本上排斥在外了,何況當路途時間和交通費費用大于藥品價格帶來的的好處時,就連老年人這一群體也會減少。如果一個城市有幾家這樣的藥店,人群生意的分流就成為必然,贏利能力的下降也就成為必然!

5、短期聚集效應不等于長久生意好

一些平價藥房開業時及其一段時間內,效益是不錯,但這是第一的聚集效應與媒體過渡關注有關,有廣告效應,這也是老百姓不理解藥價構成才產生的效果,甚至有炒作之嫌,當大部分藥店價格都下降的時候,依靠平價的招牌就起不到招客作用了!

此外,從眾心理和奏熱鬧的心理,使得不少人不顧路途遙遠去一個新開的平價藥品超市去買一兩次藥,也不奇怪,但是要是長期跑很遠的路,時間一久,舍近求遠的人數就會慢慢較少,畢竟,求便利也是人們的普遍購買心理之一!尤其是有病、腿腳不便的年輕人更是如此。

我們知道,平價大藥房投資大,沒有人敢做,先吃螃蟹者必先受益,此外各地搶先開辦平價藥房,無非是搶第一,第一確實有先人一步、搶占先機、吸引眼球等作用,但是,當這種第一沒核心競爭力、沒有自己的特點優點支撐時,就會很快被人超過,比如比拼面積、比拼價格是誰都會的低級手段。不能作為長久生意好的招數。

6、平價難以從根本上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

市場經濟的基本定律就是追求利潤,創造利潤,這是零售業謀取生存與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醫藥產業也是高投入、高科技、高風險的生命產業,應該保持一定的合法利潤空間,如果超越了利潤的邊界,搞惡性折扣讓利,企業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試想沒有一定數量高層次管理人員和高水平專業技術(如執業藥師),藥店的服務質量怎么可能提高,而高素質人才的成本是很高的,沒有一定水平的利潤,如何能維持其整體素質。 六、大型平價藥品超市生存之道和發展趨勢

根據筆者分析預測,大型平價超市發展趨勢如下:

1、形成大型藥品超市連鎖,加大了采購環節的話語權。

平價藥品超市的迅猛發展,可能導致零售格局變化,就是整個藥品零售行業的重新洗牌,首先是個體零售店和經營成本高的連鎖藥店虧損倒閉。據媒體報道90%的廣州藥品零售門店在虧損經營就是明證。如果模仿平價藥品超市,虧損將進一步加大。就是說,短期內平價藥品超市對連鎖藥店構成威脅。

但是這是生死之爭,價格戰之后必定是價值戰。大型連鎖藥店為了生存會進行價格的調整,這樣雙方慢慢會走到同一水平線上,維持較低的利潤,然后去進行價值層面上的競爭,比拼服務的質量,提高品牌競爭力,這時連鎖藥店可能占據優勢。

當連鎖藥店價格調平,策略跟上時,平價藥品超市就不在有很強的競爭優勢,管理成本就在經營成本中彰顯出來,因此平價大藥房只有不斷增開分店,進入連鎖范疇,充分利用規模、平價和連鎖幾重優勢,成為新的連鎖藥品超市,才能進一步搶奪顧客群,店多了采購量大了,才能取得采購環節的話語權。進一步保持低價采購的優勢。

不過,筆者還是要對這種平價藥店的前景有一絲擔憂。供應商和同行的擠兌只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現在的醫療體制留給平價藥店的生存空間其實并不大。畢竟,藥店只是壟斷勢力強大的藥品零售領域的最后一個環節,競爭的白熱化將是必然的,同時,藥品大量的消費市場在醫院而不是在藥店。目前醫院藥品銷售還占到藥品銷售總額的70%左右。

2、在競爭中重新定位

按照營銷學的觀點:營銷就是滿足需求:不同人群的需求層次和需求特點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買藥的心理是很復雜的,甚至有些人是便誼的不買,認為好貨不便誼,便誼沒好貨,好藥就是貴藥,而生命無價、健康無價,吃藥就應該持好的藥、貴的藥。此外人們對藥店的需求還有:求便利、求安全放心、求服務、求醫療顧問、求專業化、求健康美麗、求高檔次產品品牌等,因此大型平價藥品超市的定位就成為下一步競爭策略的焦點。

現在有不少連鎖藥店或單體藥店推出腫瘤藥房、糖尿病藥房、皮膚病藥房等專業或專科藥店。南京醫藥百信藥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辦的劉聲歐告訴記者,該公司目前正在對市場進行摸底,準備開像專業藥店一樣的特色藥房。劉聲歐認為,這種藥房的優勢在于方便患者,并且店內配備有經過專門培訓、熟悉疾病醫治原理的“醫生型”營業員,可指導顧客購藥。江蘇先聲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川喜也向記者表示,該公司也要發展這樣的特色藥房,但是他們會注意針對性,譬如在皮膚研究所附近開皮膚病藥房;而在社區、大專院校附近則針對消費人群的常用藥品特點而開設專門的藥房。同時,還要注意專業藥房的品種規格一定要齊全,價格也有高有低,還要有成人、小孩和孕婦之分。李川喜認為,市場出現特色專業藥店是藥品銷售方式的一大改革。

筆者以為,最少目前可以開以下定位清晰的特色藥店:

專科藥藥店:各種較大病種的專科藥店

中藥特色藥店

西藥進口藥特色藥藥店

醫療服務能力強為特色的藥店

專業的處藥方藥店

關于服務的定位:目前上海華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也是按照藥品超市的模式開辦零售藥店,但他們打的是服務牌:采用會員制,降低入會門檻,推出測量體溫、體檢、健康咨詢、待客煎藥、送藥上門等10幾項服務。目前對其30多家門店都按照這一模式改造。并且享受12%的讓利優惠。其新開張的華源大藥房開業10天,就發展會員達到1萬名。這是平價藥品超市發展的方向之一。

打服務牌還有另外一種模式,深圳萬澤金藥箱醫藥工程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民健康金藥箱工程”:全民健康金藥箱工程”是從日本借鑒來的保健品、藥品營銷與健康服務的新模式,是一項公益性、服務性、持續性、個性化的系統工程,為會員建立終身電腦健康檔案,給會員提供優質、高效的咨詢及上門服務,他們的目標人群目前主要是收入較高的社會精英。

深圳萬澤自2003年1月份以來,通過銀行、證券公司、高爾夫俱樂部和郵局發信、原萬澤會員自動升級為金藥箱會員等形式,接到了2萬多名深圳市民的登記申請,其中約有1萬人通過會員資格認定。在4月6日深圳會堂的首發儀式上,該公司現場發放了1500多個藥箱。這種鋁質藥箱內設三層折疊儲藥盒,還設有密封格和安全鎖(據說每個藥箱值300元錢)。他們計劃用6年的時間,依托萬澤在深圳、廣州、珠海等珠江三角洲一帶的連鎖店發展數十萬名會員。

此外把健康美麗做為經營方向也是方向之一:如可把將藥店定位為零售店,它的形式可以有便利店、超市、婦女用品店、辦公區職業人士商店、大賣場,等等。經營的品種可以有藥品、食品、化妝品、日用品、熟食、快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