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人才工作要點范文
時間:2023-04-11 02:50: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上半年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一)就業再就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506人,完成目標任務8000人的81.3%;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382人,完成目標任務2800人的85%;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966人,完成目標任務1100人的87.8%;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834人,完成目標任務8000人的122.9%。組織勞動力參加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4620人,完成目標任務3300人的140%。幫助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467人,完成目標任務460人的101.5%;帶動就業1899人,完成目標任務1840人的103.2%。《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1177人,完成目標任務1320人的89.2%。組織人員到就業訓練中心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33人,完成目標任務330人的40.3 %。組織參加“志·能”激發培訓283人,完成目標任務404人的70%。
(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市適齡城鄉居民續保繳費154787人,完成目標任務165182人的93.7%;新增擴面1608人,新增擴面率1%;待遇發放準確率、信息數據采集準確率均為100%。城鄉居民辦理社保卡85124張,完成目標任務63000人的135.1%;發放社保卡回收工本費28850人,回收率60.2%。
(三)勞動關系。完成用人單位信息采集254家,完成目標任務250家的101.6%。組織規模以上企業年檢135家,完成目標任務的56.5%;指導幫助用人單位建立調解組織62家,完成目標任務72家的86.1%。協助調處案件23件,達到預定目標。
(四)基礎平臺建設。鎮(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經費正確使用率100%。在各類媒體發表宣傳報道66篇,完成目標任務90篇的77.3%,完成調研文章2篇。
新增入庫人才和農村拔尖人才屆中年度考核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協助勞動保障監察專項檢查工作暫未展開。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一)全力服務企業用工。今年以來,各鎮(處)人社服務中心按照局黨組“服務再升級”的相關要求,堅持以服務企業用工為重點,立足實際,積極作為。
一是大力落實就業政策,全力做好就業創業幫扶工作。玉泉人社服務中心上半年成功為20名創業人員獲得創業扶持資金100萬元;為全處農家樂旅游經營戶爭取扶持資金,上報扶持戶20戶。其中為轄區雞公嶺農莊成功申報湖北省五星級農家樂,為王大巖農家山莊、張家坡農莊、吉祥園農莊、茗茶淡飯成功申報湖北省四星級農家樂,帶動就業336人。淯溪人社服務中心在政策上優惠,在資金上優先,幫扶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90人,帶動就業305人。王店人社服務中心對創業狀況進行跟蹤服務,幫扶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 28戶,帶動就業112人。全市鎮(處)人社服務中心共幫扶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467人,帶動就業1899人。通過幫扶成功創業,極大地帶動了全市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充分就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二是扎實開展“三對接”服務,認真做好企業用工服務工作。做好崗位對接是關鍵,玉陽、壩陵、河溶、廟前、王店等人社服務中心扎實開展對轄區內新上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和重點企業用工情況的調查摸底,健全臺帳。同時通過開展“送崗位信息進農戶”活動,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各類招聘活動,積極引導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就近就業。壩陵人社服務中心通過走訪轄區企業,了解用工現狀和外出務工人員回歸就業典型,聯動西泉食品、金盛太陽能等企業洽談校企聯培事宜,緩解了就業和用工壓力。王店人社服務中心工作扎實,深入轄區16個行政村和社區,對轄區勞動力就業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建立了臺賬。半月、兩河、河溶、玉陽、壩陵等人社服務中心積極組織勞動力參加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全市各鎮(處)組織勞動力參加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共計4606人。做好培訓對接是重點,半月、玉陽、玉泉人社服務中心把新招員工崗前培訓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一個突破口狠抓落實,在新項目開工前提前介入,開展聯合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人才保障,三個鎮(處)共組織人員到就業訓練中心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33人。做好政策對接是保障。壩陵、兩河、玉泉等人社服務中心勤走訪,廣宣傳,主動上門宣傳講解政策法規、現場發放宣傳單,引導企業自覺規范用工行為,確保勞動關系和諧,促進了企業穩定發展。
三是繼續實施“志·能”激發關愛工程。玉泉、玉陽、廟前、兩河、河溶、半月等人社服務中心把“志·能”激發關愛工作作為聯系服務群眾、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的有效抓手,不斷創新志能激發方式,組織轄區內有就業愿望的困難家庭子女到就業訓練中心參加技能培訓,積極提供就業援助,深化全程關愛,使“志·能”激發關愛工程真正成為困難家庭的“福民工程”、“惠民工程”。
(二)全面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保繳費工作。
各鎮(處)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創新舉措,強化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保繳費工作有力推進。各鎮(處)黨委、政府召開專題辦公會議研究安排人社工作,還以文件形式印發了《2014年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要點》和《2014年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考核辦法》,并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各村(社區)。玉泉、壩陵、王店、河溶、兩河、廟前等鎮(處)黨委、政府還召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會議,全方位引導居民續保繳費。河溶鎮黨委、政府印發了《關于2014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征收工作情況的 通報》,加強對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保繳費工作進度的督辦力度,實施“三三制銷號法”,全力以赴促征收。玉陽辦事處采取“每天督進度、一天一結賬”,半月鎮注重對多繳長繳的宣傳,人均繳費居全市首位。玉泉辦事處做到早謀劃、早發動,淯溪鎮發揚“5+2、白+黑”的工作精神,開展一線前置服務,在田間地頭,村民家中開展城鄉居保費收繳工作,收效明顯。廟前鎮抓住在外務工人員春節返鄉時間點,加大征繳力度,續保率達96.6%,新增擴面人數達1%。
(三)切實抓好勞動保障維權工作。
10個鎮(處)以人社服務中心為主體,不斷健全了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加強政策法規學習,提高了自身執行政策法規的水平和能力,調處勞動關系糾紛案件的技巧和經驗得到展現,對于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的案件就地、就近及時調處化解。壩陵、河溶、淯溪人社服務中心成功舉辦了首屆調解員培訓班,玉泉人社服務中心積極做好勞動關系協調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接受群眾勞動爭議法律咨詢85人次,處理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案件8起,涉及22人,成功調解6起。玉陽人社服務中心不斷完善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有計劃地開展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查工作,為轄區內企業調處勞動糾紛案件6起。上半年,各鎮(處)人社服務中心在勞動保障監察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的具體指導下調處案件26起。
(四)深入推進基層平臺建設。
繼續深化人社工作“基礎建設年”活動。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基本形成了市、鎮(處)、村(社區)層級管理模式,通過逐級分解任務、督辦落實、考核兌現,調動了工作積極性。鎮(處)基層人社服務平臺硬件設施建設不斷加快。今年玉陽、玉泉、廟前人社服務中心新(改擴)建已全部完成,進駐辦公,加強了服務大廳規范化建設。河溶、淯溪人社中心正在建設之中,王店已確定新建選址,也正在籌建之中。各村、社區基本的辦公條件得到保障,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獲得就業信息不出村、享受社會保障服務不出村。基層人社業務網絡系統實現了數據集中、全市聯網、信息共享。通過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鎮(處)人社服務中心黨員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得到增強,能夠做到主動服務、溫馨服務、優質服務,讓群眾少耗時、少>:請記住我站域名/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從填報《工作目標任務完成進度表》數據情況和工作總結看,仍有部分鎮(處)對局印發的《工作要點》和《工作考核辦法》還缺乏認真分析研究,未引起足夠重視,有的填報《工作目標任務完成進度表》數據不準確,未與相關單位進行認真核對,有些工作數據相差太大;有的對目前還未開展的工作不能充分確定也填報了;有的工作總結過于簡單,缺乏“新、亮、特”,沒有全面反映出半年工作情況。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區“四區四高地”的總體發展戰略,堅持“人才優先、民生為本”的工作方針,突出“規范、創新、發展”的工作重點,全力推進人才開發引進、就業創業扶持、社會保險經辦、和諧勞動關系構建與人事管理服務等職能工作,確保全區人社工作始終服務于中心大局,始終服務于科學發展,努力實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跨越提升。
二、主要工作目標:
構建區“PPI”(人、崗、信息)三位一體高質就業服務體系:新增就業崗位50000個,其中大學生就業崗位10000個;援助困難弱勢群體實現就業500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2000個;組織創業培訓10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00萬;推介創業項目100個。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凈增參保人員10000人;開展全區老居民納入社會化管理工作,實現社會化管理率完成90%以上。加強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健全“雙高”人才服務體系;深化人事管理服務機制建設,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推進事業單位人事改革,穩妥做好安置工作。推進和諧勞動關系綜合維護保障機制建設,確保勞動合同簽訂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勞動保障投訴舉報案件、勞動爭議案件和案件處理結案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三、具體工作要點:
(一)關注人才驅動效應,推進“三大體系”健全完善。
1.搭建高層次人才開發體系。辦好2014年“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分會場活動,為人才和項目牽線搭橋,爭取更多項目落地。搭建智企合作平臺,指導企業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等載體,幫助實施“海鷗計劃”,借智發展。建立專業中介機構推薦名冊,為企業提供專業意見和合作伙伴。
2.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落實技能人才目標責任制和專項資金的科學使用機制,積極參與蘇州技能英才周活動,建立我區技能人才信息平臺。舉辦10大職業技能競賽,加大技能人才培養與企業內訓,逐步完善相應評價體系。
3.構筑人才綜合服務體系。搭建“人才項目實時跟蹤服務”與“人才創新創業誘導”兩大系統,優化“人才服務直通車”,為企業發展提供一條龍服務。
(二)立足高質就業惠民,加快“三大特色平臺”建設。推動“三化”(信息化、專業化和精細化)建設,提升有形的專業服務平臺(職介市場)、無形的智能服務平臺(網站、熱線、觸摸屏)和精細的窗口服務平臺“三大特色平臺”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招聘信息網絡輻射實時更新、職業指導一對一服務、特殊困難群體面對面援助、創業能力測評學員全覆蓋、家庭服務業中心發揮出品牌效應的目標。
1.做優一個職介市場。抓住市區兩級職業介紹市場合署辦公的契機,整合資源,搭建職業介紹“PPI”(人、崗、信息)五大良性循環通道,即智能登陸,超市選崗;定點投送,移動供崗;主題招聘,聯合送崗;網上預約,365有崗;線上測評,線下指導。打造老百姓“家門口、手掌邊、面對面、全天候和高度匹配”的特色職介市場。
2.打造一個家庭服務業中心。建立一個“家庭服務業中心”,打造家政服務品牌,使之成為45-55歲就業弱勢群體的托底安置載體。推進“新市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并通過創建省級示范中心等舉措加大農民工工作的力度。
3.做亮一個特色創業孵化基地。針對大學生電子商務領域創業群體,建立專業化的孵化基地。同時,全面試點星級測評辦法,促進全區孵化基地的提檔升級。
(三)圍繞服務效能提升,構建社保經辦“三化”模式。
1.社保擴面持續化。加強企業參保入口、出口管理,做好政策引導與風險預警,力爭實現凈增參保人員10000人。不斷暢通被征地農民社保經辦綠色通道,做好其身份認定與社保補繳工作。
2.經辦服務高效化。加強三個社保分中心整合后的快速磨合,打造“高配”服務大廳和業務歸檔星級標準,抓好服務機制落實,優化窗口服務質量。推進經辦“e化”建設,設立網上申報專窗,推進社保網上申報工作,推進網上待遇支付,提高經辦惠民效率。
3.退管服務創新化。堅持“攜手為老”幸福工程的持續建設,將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享受人員和老年被征地人員納入社會化管理,加強協管員隊伍建設,引入退管工作CA認證,重點加強對特殊老年群體的關心和服務。開展“樂活夕陽”系列活動,做優做大“愛心聯盟”品牌,不斷創新退管活動組織宣傳模式,實現退管工作整體推進。
(四)著眼勞動關系和諧,落實綜合維權“三項機制”。
1.預防機制。開展以“主動送單、企業下單、街道譜單、系統謀單、疑難點單”為內容的勞動關系“五單式”指導,擴大宣傳覆蓋面,提升指導服務針對性。建立勞動監察預警信息員機制,探索聘請企業人事經理作為預警信息員,及時化解勞資糾紛。
2.調處機制。深化勞動爭議案件“五位一體”調解機制建設,健全勞調組織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的相互銜接。探索群體性勞資糾紛調處新模式,將“政府主導”變為“政府指導”,調動企業積極性。
3.保障機制。開展“企業關愛職工、職工熱愛企業”活動,引導企業與職工同舟共濟。積極整合法院派駐法庭資源,逐步實現全區各街道仲裁分庭全覆蓋。
篇3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深入貫徹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相關要求,我局緊扣全區經濟發展主線,成立人才工作小組,注重宣傳和動員,深入各企業及時傳達省、市、區人才工作精神。召開兩次會議專題研究本領域、本系統人才工作,將人才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和分解,責任到人,有效促進了人才工作開展。
(二)整合資源,強化培訓。緊抓省市區舉辦各類培訓班的機遇,動員區內企業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努力提高人員素質。同時,充分利用我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要求各平臺開展各類人才培訓班,努力為企業服務。新一咨詢公司、菜鳥服務公司分別舉辦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各一期,參訓人員240多人。積極和區內外院校進行合作,以短訓班、專業班、實訓班為主進行對口培訓,武威職業學院和森祥車業,甘農大和興旺農機、高原生物等企業,省畜牧工程學校和伊和頂牛、榮華公司等企業持續開展合作,收到良好效果。
(三)加強宣傳,搭建平臺。上半年我局持續大力宣傳有關人才政策,積極和金融機構對接,為小微企業創業人才提供金融服務;和區人才中心合作,召開全區企業人才招聘會,扎實推進“2021年春風行動”。2月4日組織區內46戶企業在人社大廈一樓大廳進行專場人才及用工招聘會,當天達成就業意向1300多份,為赫原生物、珠峰大江等9戶企業協調解決用工315人。以企業微信交流群、**局信息平臺、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等為依托做好人才政策推送及招聘信息,收到良好效果。
(四)科創引領、發揮價值。企業通過設立內部科創平臺、科研機構對現有人才進行再培養,不斷加強人才創新意識,優化人才知識結構。今年上半年,我區企業共建成新型研發機構1家、重點實驗室2家、眾創空間3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工業企業設計中心1家。這些以人才為中心開展工作的科技創新平臺,既為企業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提供“原動力”,也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充分體現企業人才價值。
二、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佳。分布在企業的人才總量偏少,高級管理人才、高層次人才、復合型人才和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創新型和學術型的專業技術帶頭人等方面的人才更為短缺。
(二)人才內流不暢,外流不止。部分企業忽視人才內部流動,一部分優秀人才不能進入企業管理層,無法更好地施展才華,為企業做出更大貢獻。另一方面,企業現有優秀人才特別是一些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企業技術骨干又外流不止。
(三)人才吸納不力,儲備不夠。我區大多數企業都沒有設置專門的人力資源開發部門,疏于引才、用才,企業因不能充分引進人才和調動人才創造力,從而導致創新能力較弱。
(四)人才待遇不公,機制不全。個別企業在人才待遇上有失公正,不以能力而以親疏遠近定崗分配,隨意性較大,挫傷了人才的工作積極性。
(五)人才培養欠缺,激勵單一。大部分企業還沒有設立專門的人才培訓機構,缺少人才培養規劃,致使人才“智力”透支,發展空間變窄。優秀人才既需要物質激勵,更需要良好的工作環境、人本化的政策,而大部分企業只重視物質激勵,相對忽視了人才的精神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區**局將以區委下發《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下發《2021年全區人才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在全面指導做好企業各類人才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圍繞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大對企業人才工作的宣傳引導力度。引導企業樹立人才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的觀念,企業核心管理層切實把人才開發利用與企業發展同步考慮,特別要集中力量引進管理層高素質人才,形成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特色和優勢。
(二)健全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引進機制。堅持“公正、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拓寬識人、選人、用人渠道,引導企業科學合理制定針對經營管理人才的各項優惠措施,提供各種優惠條件,確保能引進優秀管理人才,做到量才使用,用其所長。
(三)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機制。著重培養企業拔尖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青年人才,為他們在企業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等方面提供發展空間。加強企業管理層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建立科學的人才考評、獎勵和管理機制。加強現有人才的再培訓和再教育,使企業人才在知識、能力等方面不斷提高,帶動企業整體提升。
篇4
縣衛生計生局
全縣現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61個,其中縣直4個,鄉鎮衛生院1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個,村衛生室431個,民營醫院2個,診所4個,門診部2個,惠民醫院1個。共開放床位數2035張,每千人口床位數3.20張,執業護士980人,每千人口執業護士1.47人,執業醫師1008人,每千人口執業醫師1.54人,村醫506人。我縣作為全省第一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原則,抓重點、促難點,抓協作、形合力,著力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扎實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全面助力深化醫改,取得了一定成效。5月9日,英山縣衛計局局長胡安仁一行34人來我縣考察交流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等醫改工作。
一、加強基層能力建設,保障群眾基層首診
實現基層首診是分級診療制度的核心,加強基層能力建設是關鍵。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緊抓衛生項目建設,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醫改實施來,共爭取縣級醫院、縣衛生監督機構、急救中心建設、衛生信息系統建設、鄉鎮衛生院新改擴和污水處理系統及周轉房建設、村衛生室建設等各類衛生建設項目27個,共爭取資金2.9億元,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新改擴建縣級醫療衛生單位5個,鄉鎮衛生院12個,衛生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室260個。通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我縣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面貌煥然一新,布局漸趨合理,已形成15分鐘就醫圈,醫療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群眾看病就醫更加方便快捷。
二是強化服務能力建設。深入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3年行動計劃,聚焦規范診療和用藥行為,加強合理用藥、不良反應監測。已按要求建設三醫監管平臺,對醫療機構執業行為實時網上監控,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事中事后監管,落實醫療機構主體責任。成功創建3家衛生院為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9個鄉鎮衛生院為“四化”鄉鎮衛生院,406個村衛生室為“五化”村衛生室。自去年1月起,對符合條件的到齡離崗鄉村醫生463人按240元、270元和300元/人/月的標準予以補助,進一步筑牢了全縣醫療衛生“網底”。全面推廣醫療廢物回收集中處置措施,全縣17個醫療機構全部設置了醫療廢物暫存間和建設完成污水處理系統,實現轄區內醫療廢物和污水集中處置率達到100%。縣、鄉、村醫療責任險全覆蓋。繼續實施名醫、名科、名院“三名“戰略,12個鄉鎮衛生院中醫國藥堂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命名。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促進工作。
三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每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備執業資格人員45人進編,充實到各單位醫療一線工作。有計劃地委托培養28名一批農村緊缺專業全科醫生和42名新型鄉村醫生,畢業后統一調配至基層衛生機構工作。每年到省內醫學院校參加招聘會,引進15名以上本地高校畢業生回原籍創業。堅持繼續教育制度,突出骨干人才的培養。實施全員輪訓和免費進修,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術水不。每年組織開展巡回授課80余次,提高理論知識水平,開展專家咨詢30余次,提高臨床急救處置能力,實施崗位練兵比武2-4次,增長臨床操作技能。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獎勵性績效向優秀人才、重點崗位、一線工作人員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工資激勵機制。
四是強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縣衛計局聯合相關部門印發《**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多次召開會議強力推進簽約服務工作。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參與了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并建立專家指導團隊14支56人。400家村衛生室開展了簽約服務工作,覆蓋率100%。截止到10月底,全縣簽約服務總人數41.5萬人,簽約服務率69.8%,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率74.5%,貧困人口簽約服務率74.8%。
二、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
為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縣把醫療聯合體建設作為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縣委辦印發《**縣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工作項目清單》,將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選入重點改革項目,并制定改革督察工作計劃。縣醫改辦下發《2018年**縣深化醫改工作要點》,將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納入改革工作要點。在分管縣長的帶領下,我縣組織考察團到安微天長、江蘇無錫學習當地組建醫共體,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等先進醫改工作經驗。縣衛計局組織人員到我省枝江、勛西兩地學習當地醫聯體建設先進經驗。縣政府召開醫聯體建設推進工作會議,出臺《**縣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方案》;縣衛計局下發《推進**縣醫療聯合體的實施意見》,強力推進醫聯體建設工作。縣衛計局率先在全市聯合縣物價、人社、財政等部門印發《關于委托縣內醫聯體各醫院增設相關輔助檢查收費項目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9大項350多個醫療服務小項目可在當地衛生院計費,在牽頭醫院實施,并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報銷范圍。目前,我縣以縣一醫院為龍頭的縣域內醫共體,以縣中醫院為龍頭的中醫專科聯盟,以縣婦幼保健院為龍頭的婦幼保健專科聯盟已組建完成。醫共體牽頭醫院和成員醫院成立了工作小組,設置了專門的醫共體辦公室,負責醫共體建設及運行相關工作。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實行人員柔性流動,實現醫共體內信息互通、檢查結果互認、遠程會診協作。
二是加強對上聯系。縣一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分別積極爭取省梨園醫院、市中醫院、省婦幼保健院和省兒童醫院長期對口支援,省新華醫院、協和醫院、中南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長期對縣一醫院開展技術協作支持。縣一醫院與市中心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肺科醫院簽訂醫療聯合體協議書。
三是加強對下支援。縣衛計局下發《**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印發關于扶持鄉鎮衛生院發展的通知》,明確由縣級醫療機構對各鄉鎮衛生院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支持,三家縣級醫療機構領導班子成員包保鄉鎮衛生院,同時每年下派擬晉升高級職稱的縣級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到鄉鎮衛生院服務一年。出臺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開展醫師多點執業,實行執業資質縣域內通制,鼓勵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醫師到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多點執業。牽頭醫院組織12支共50人的醫療專家團隊每周定期到成員單位醫院開展帶教和坐診,成員單位醫技人員免費到牽頭醫院進修培訓學習。縣級公立醫院對上接受上級醫院對口支援、建立醫聯體、專科聯盟和技術協作關系,對下建立醫共體內管理微信群、雙向轉診微信群和專科聯盟專業交流群等,不斷提升全縣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引導患者首診在基層,合理就醫。縣醫共體運行以來,縣級專家團隊累計下鄉幫扶263人次,查房1300余人次,診療門診病人1600人次,開展手術60余人次,教學講座35次,上轉病人165人次,下轉病人67人次,委托檢查收費項目CT1102人次,核磁共振221人次,其他項目187人次,患者雙向轉診通道得以打通,極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診。
四是探索專科對接。為建設緊密型醫共體,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合理下沉,9月12日,副縣長張麗萍一行到花園鎮衛生院調研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會議要求,加快推進縣第一人民醫院與花園鎮衛生院醫共體建設,逐步實施實現“六統一”(統一運行模式、統一財務管理、統一績效工資、統一后勤管理、統一業務管理、統一信息管理),為最終建設縣域內大醫療集團打好基礎。縣第一人民醫院根據花園鎮衛生院的實際需求,選派兩名善管理、懂業務的科主任掛職該院任副院長,參與醫院的集體決策、運行管理。選派一名護理專業人員任該院血液透析室任護士長,指導協助開展血液透析。花園鎮衛生院與縣一醫院簽訂建設緊密型醫共體協議書,成立縣一醫院花園分院,投資300萬元改建完成面積達320㎡的全市鄉鎮衛生院一流的血液透析室投入使用,每周可為36人次患者提供服務,有效緩解了我縣血液透析供求嚴重不足問題。
通過醫聯體建設,參保城鄉居民縣域內住院率達86%,鄉鎮衛生院門診、住院人次較去年分別提高14%、8%。全縣基層醫療機構門急診人達到56.7%,遠遠超過全國水平,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6%,達到規定要求,城鄉居民住院例均費用4256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強化三醫聯動,構建分級診療新格局
建立合理有序的有序的分級診療制度,發揮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的疊加作用是關鍵。
一是發揮醫保政策杠桿撬動作用。對同一種病在不同醫院實行差別化支付,按醫院等級逐級降低住院起付線,報銷比例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同時,實施醫保基金總額預付和100個單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引導患者合理就診。出臺城鄉居民住院雙向技術轉診管理辦法,實行分級就診,轉診審批制度。患者因病就診應首選基層醫療機構初診,依病情、病種等情形逐級轉診,未經轉診審批到上一級醫療機構住院就診,補償比例下降10%,下轉到基層住院康復治療的,出院結算不扣除起付線,且在規定補償比例基礎上提高5%。目前,患者在基層就診首診率達65%以上。
二是建立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全縣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100%實施基本藥物制度,100%實行零差率銷售。制定**縣補充藥物目錄和低價藥目錄,增補了110個品規,對12645種常用低價藥進行了精減。探索成立直接掛網藥品帶量采購工作小組,制定直接掛網藥品目錄,開展直接掛網藥品聯合議價統一配送。通過建立和鞏固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我縣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得到優化和保障,人民群眾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
三是持續推進公立綜合改革。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全縣3家縣級公立醫院都先后都實施綜合改革。縣衛計局下發《**縣公立醫院2018年度控費目標任務的通知》,明確控費目標任務,并對改革公立醫院的醫療費用控制監測指標進行統計、定期公示監測,將公立醫院控費目標實現情況與改革資金分配直接掛鉤。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和醫用耗材網上集中采購,使用的耗材100%實行集中網上采購。醫院嚴格按照改革工作方案要求,100種臨床路徑管理有效開展,100個單病種付費正式實施,實現電子病歷管理和遠程會診,優質護理服務在臨床科室全部實行,醫院信息化系統全面改造升級,醫療服務收費智能監管系統正式啟用,臨床重點建設專科不斷加強。重新聘任中層干部185人,繼續引進和招聘人才36名,自主招聘的編外50名護理人員也正在進行中。民營醫院更一步發展。在前期興辦2家民營醫院的基礎上,又成功引進2家民營醫院落戶我縣,預計年底投入運營。通過各項改革工作全面推進,我縣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醫院業務增長、能力提升、職工積極性提高,群眾看病方便、社會滿意度上升的良好效果。
四、工作中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我縣在分級診療工作中,盡管邁出了第一步,做了一些有益嘗試,但目前仍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一是基層人才不足問題。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短缺,且結構不合理,學歷層次低,缺少全科醫生,缺乏學科帶頭人,是制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主要瓶頸。
二是醫保資金困難問題。受健康扶貧醫保政策影響,精準扶貧對象報銷占資金比例較大,醫保資金不堪重負,導致醫療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不敢大膽收治病人,給基層首診造成了困擾。
三是人員待遇偏低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工作量大,待遇偏低,導致人員引進難、留住難,人才短缺,服務水平不高,給基層首診帶來了困難。
篇5
區科技經信局為2019年機構改革新組建的政府組成部門,由原區經信委和區科技局合并組建為區科技經濟信息化局,是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十大工程部門之一,主要承擔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加快貧困地區農村信息化建設職責。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十三五”脫貧攻堅任務落實情況
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文件精神,主要承擔以下工作任務:
1、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五年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有關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聚焦科技項目、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有序推進科技扶貧工作落實。一是制定有關政策。先后制定了《區“十三五”科技扶貧規劃》、《區“十三五”信息扶貧規劃》、《區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二是全面落實科技扶貧項目。實施科技扶貧項目49項,扶持資金224萬元,項目涉及植物新品種開發、茶葉質量安全、高效種植技術示范、“五個一”主導產業技術提升等。項目實施有的以貧困村承擔實施,以此壯大集體經濟,大部分以企業、合作社牽頭,通過“企業(合作社)+科技+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以勞務用工、園地入股、產品銷售等形式,帶動貧困戶456戶,戶均增收2900余元。三是開展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貧困村行動。自2017年起,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138名,共向48個村選派了科技特派員,其中19個省級貧困村全覆蓋,組建了皖南山區、太平猴魁茶和全江腌臘肉制品精深加工三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達到聚集人才、開展培訓服務、指導村級產業發展,引進推廣新技術32項、示范新品種40個、新建示范基地5800余畝。
2、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電信公司:五年來,一是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加快農村地區的寬帶網絡和4G覆蓋。光網能力大幅提升,行政村光纖到達率為100%,自然村光纖到達率為99.5%,出口帶寬翻番,帶寬總量達到400G;無線能力快速增強,建成800M4G網絡,4G信號100%覆蓋了全區集鎮、行政村,高速、全部3A以上景點100%覆蓋,自然村覆蓋率達到90%以上,4G覆蓋人口數達93%。尤其重視貧困村的網絡建設工作,累計在基站建設、FTTH補盲方面累計投資368.87萬,助力貧困村脫貧攻堅。二是美麗鄉村建設及村委會WIFI。全力支持區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道路拓寬改道任務,協助提升我區鄉村面貌,充分發揮和利用電信行業網絡優勢,實現區村級79個行政村無線WIFI全覆蓋。為村委及辦事村民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助力村委會信息扶貧攻堅。對19個貧困村,每個村贈送1條百兆寬帶和iTV,免收安裝和使用費。三是精準扶貧-信息入戶。自2017年起,為配合市政府開展“精準扶貧-信息入戶”行動,加強貧困戶信息化建設,實現宣傳渠道暢通,將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產業扶持清單、生產技術實現點對點傳播,市扶貧辦與中國電信分公司聯合實施“精準扶貧-信息入戶”工程。截止今年10月,共完成1098戶在冊貧困戶iTV的安裝調試工作,并全部通過驗收。在電信普遍服務的基礎上給扶貧戶帶來真實惠,讓扶貧戶們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四是贈送“致富包”。貧困人口手機用戶免費贈送“致富包”,手機每月免費享受1G國內流量和100分鐘國內通話,截止今年10月,共計贈送1377戶。移動公司:強力推進信息化扶貧工作,重點推進貧困地區光網絡和移動網絡建設,共投入19個貧困村基站建設資金363萬,投入寬帶建設231萬(不含主干電路建設投資),改善了貧困村通話、上網質量,為貧困地區產業信息化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信息化基礎。投入60萬建成703個點的云監控,其中直接投入貧困村11.4萬建成133個點,織密了平安鄉村安全防空網。投入5G基站建設投資2150萬,為今后信息化運用和社會綜合治理打下良好基礎。聯通公司:累計投資1500萬元,建設4G基站135座,累計完成架設各類光纜1950皮長公里、寬帶覆蓋1.8萬戶。實現行政村信號覆蓋率97.6%,自然村信號覆蓋率91.6%,區境內的各景點、高速公路實現全線中國聯通信號的無縫覆蓋。2019年,積極按照國務院要求開展提速降費工作,寬帶提速至100M,通信費下降約30%。
(二)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任務落實情況
三年來,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圓滿完成交辦的扶貧工作任務:一是大力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助力脫貧攻堅。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實施科技扶貧,實施科技扶貧項目27項,資金127萬元,累計開展技術培訓27場次、培訓貧困人群506人。二是全面落實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貧困村工作。會同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區農水局、區扶貧開發局共同選派19名科技特派員,與19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實現全區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主要目標任務是:開展技術培訓、推廣一批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幫扶帶動一批貧困戶,通過全面落實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共引進新技術新品種30項(個),幫扶貧困戶124戶,增加收入49.2萬元。三是持續推進信息化扶貧工作。積極推進光纖網絡和4G網絡普遍覆蓋,督促通信三大運營商認真抓好“雙基”建設方面網絡覆蓋不到位的問題,對全區貧困村中移動信號覆蓋較弱的自然村,加快改造升級步伐,在實現行政村光纖、4G網絡全覆蓋的基礎上,推進網絡深度覆蓋,優化網絡服務質量,貫徹落實提速降費政策,推動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
(三)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落實情況
對照《區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要點》(黃扶貧〔2020〕4號)文件精神,本單位主要承擔以下工作任務:一是科技項目助力扶貧工作。組織實施2020年區本級科技扶貧項目9項,安排項目資金50萬元,占本年度科技項目經費63.29%。項目涉及植物新品種引種示范、高效種植技術示范、農旅結合、農村電商、林下經濟等。通過項目實施可帶動63戶貧困戶增收。二是持續開展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貧困村行動。加強對19個貧困村科技特派員管理,進一步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引導每位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6戶貧困戶,并按照“一村一產業”的要求,開展精準扶貧。積極籌集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22萬元,年初對19名貧困村科技特派員進行考核,表彰了2019年度優秀科技特派員7名,并按考核等次下撥結對服務的貧困村專項資金補助11萬元。目前正有序推進2020年度科技特派員考核工作,將依據考核結果,給予科技特派員所服務的村一定的資金扶持。三是全面落實信息化扶貧年度目標。組織三大通信運營商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相關文件精神,強力推進信息化扶貧工作,重點加快貧困地區光纖網絡和移動網絡建設,截至10月底,共計投入資金995萬元(其中:移動425萬元,電信310萬元,聯通260萬元),農村偏遠地區FTTH補盲35個點位共計新增寬帶端口280多個,改善貧困村通話、手機上網質量。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完成iTV信息入戶1098戶,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繼續推出扶貧致富視頻應用、贈送“致富包”、示范應用釘釘管理平臺等特色服務。降低信息資費門檻,讓貧困群眾共享信息生活。四是為鄉村疫情防控提供信息化支撐。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為把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知識等信息及時地、不間斷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間地頭,中國電信在區主城區、太平湖鎮、新明鄉等多地開通55處天翼大喇叭,鄉鎮、村領導可通過手機一鍵喊話,實時指揮調度防疫工作,打通防控疫情信息傳達的最后一公里,傳遞防疫強音。五是做好光纖和4G網絡的汛期維護工作。今年7月6日洪災,通信設施受損嚴重,所有鄉鎮通信設施均不同程度受損,據不完全統計:光纜中斷16處,約21.7皮長公里;桿路損毀112根,桿程7.1公里;設備退服32處,影響用戶3000戶;預估總體損失約260萬元。洪災發生后,三大通信運營商秉承“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所有對外服務單位全部堅守崗位,全力保障線上線下服務暢通。本著“先搶通、后修復”的原則,僅用2天時間,完成了所有的中斷線路的接續工作,所有退服設備正常運轉,信號恢復正常。六是在問題整改上求實效。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成效考核方面,雖無具體整改任務,但舉一反三,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堅決克服形式主義。
三、“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幫扶情況
根據全市“萬名黨員干部幫萬戶”行動部署,原區科技局定點聯系幫扶譚家橋鎮長羅村(貧困村)和甘棠鎮鳳凰村(非貧困村),12名黨員和干部聯系幫扶16戶貧困戶。原區經信委定點聯系幫扶新豐鄉安居村,10名黨員和干部聯系幫扶新豐鄉盛洪村24戶貧困戶。2019年3月,新組建的區科技經信局調整為聯系新豐鄉安居村(貧困村)和甘棠鎮鳳凰村(非貧困村),截止目前,現有9干部聯系幫扶16戶貧困戶。
(一)單位包村幫扶情況。五年來,每年不少于4次到新豐鄉安居村開展脫貧攻堅專項調研。局主要領導帶隊赴安居村和鳳凰村,與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共同商討幫扶計劃、制定幫扶措施,制定了《區科技經信局“雙包”工作計劃》。通過摸排,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信息化服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根據單位包村要求,切實強化幫扶工作,一是解決長羅村產業發展、新豐鄉安居村、村道路戶戶通、油茶產業發展等資金缺口30余萬元;二是聘請林業、果樹、養蜂專家,對安居村油茶管護、雷竹高效栽培、板栗病蟲害防治、中蜂新法飼養和漁業養殖等產業項目開展點對點技術服務,并為他們建立長期服務關系提供支持;三是協調區移動公司、電信公司分別投資7萬元、9.4萬元,解決偏遠地區通信不暢問題。四是積極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幫助解決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價值1萬元。
(二)干部包戶幫扶情況。五年來,堅持每月一次全員上門走訪,認真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準幫扶。核實建檔是否符合要求、家庭人口是否精準、程序是否規范、“兩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是否達標、十大工程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基礎信息是否準確,同時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制定幫扶措施、宣傳相關政策,力所能及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共落實產業扶貧18戶、就業扶貧13戶、教育資助2戶、小額信貸扶貧15戶,幫助銷售農產品1.78萬元,捐贈棉衣6件、棉被1床折款0.56萬元,捐贈食品0.3萬元。
四、2021年工作謀劃情況
1、扎實開展科技扶貧。以科技項目和科技特派員為主抓手,繼續實施科技項目扶貧行動和科技特派員扶貧行動,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發展中項目、技術、人才短板,支持其大力實施產業開發、短平快種養項目、新技術應用,深入推進科技扶貧。
篇6
一、深化宣傳教育,夯實依法治區法治基礎
1.加強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宣傳工作。依法治區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宣傳黨的十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內涵、重大意義和主要任務;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標任務,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重大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實現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奮斗目標營造良好氛圍;深入學習宣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系列重要論述的精髓。
2.加強憲法的學習宣傳。依法治區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深入學習宣傳憲法的主要原則、基本精神和基本內容,引導全體市民牢固樹立憲法意識,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及各項法律法規,深入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進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的形成。
3.圍繞中心開展法制宣傳。依法治區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與建設大局,深入學習宣傳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各級重大工作任務的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專項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為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4.扎實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各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12·4”全國法制宣傳日以及各項法律法規頒布實施日等各類主題法制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不斷豐富宣傳形式,不斷拓展宣傳渠道,既要達到宣傳造勢的社會效果,又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法律服務,取得群眾的共識。
二、突出因類施教,確保“法律六進”取得實效
5.鞏固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進一步深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工作,簽訂責任狀部門要按照責任狀內容,結合“法律六進”活動,多形式多渠道推進部門法宣傳工作;依法治區辦、效能辦要進一步創新載體,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督查考核辦法,運用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督導考核工作,不斷鞏固“誰執法誰普法”品牌效應。
6.突出法律六進活動分類實踐。法律進機關、進單位:要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平為目標,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內部學法,樹立法制思維,提高本部門專業法律法規的運用水平;區委組織部、人社局、法制辦、司法局等部門要通過舉辦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依托市干部在線學習、學習超市等平臺,加強全區領導干部、公務員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的法制教育工作;區紀委監察局要加強效能督導,積極推行制度廉評工作,從制度從源頭規范政務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法律進社區、進農村:區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根據部門職能,將與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規定、政策知識傳播至廣大的社區、農村,提高居民法律意識。區委組織部、民政局及各鎮(街)要進一步推動村居務公開工作,加強監督指導,不斷提升村居自治水平;區司法局、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要充分運用村村響廣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區司法局要進一步規范村居法律圖書角建設,統一標牌,充實法律藏書;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試點開展村居法律顧問活動,為村居委會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法律進學校:要創新青少年普法理念、機制與載體,開展“我是守法少年家”青少年主題法制教育活動,緊扣青少年學法需求及身心特點,以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內容為教育重點,整合部門資源,組織實用生動的法制活動,充分發揮青少年在學法用法活動中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逐步轉變青少年學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狀況,形成青少年自覺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推動我區“法律進學校”活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法律進企業:區經科局、工商局、安監局、工商聯等職能部門要注重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及企業員工法制培訓與法律宣傳工作,提高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安全生產意識,提高企業員工自我保護、依法維權意識;區經科局、司法局要聯合臺辦開展轄區涉臺企業法律需求調查摸底工作,積極開展涉臺企業法制宣傳活動;區經科局要組織開展轄區企業法律顧問摸底調查工作,建立轄區企業法律顧問名冊;區工會要推動落實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保障工人獲得應有的勞動報酬待遇;區工商局與各鎮(街)要積極組織引導轄區企業參與全市“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加快推進企業信用建設;相關執法部門要依法查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安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違法案件,嚴厲打擊各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要依法規范各類中介機構和中介服務市場,促進社會中介組織依法運作。
三、堅持文化引領,推動法治文化綻放光彩
7.持續加強法治文化載體建設。區依法治區辦要持續提升法治文化廣場知名度,做好法治文化廣場專題宣傳片的拍攝錄制、播放宣傳,以及簡介讀本的編印發放工作,通過組織參觀學習、部門聯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廣場主題活動,充分發揮法治文化廣場普法教育功能;要進一步加強法治文化教育陣地建設,設立青少年法治文化墻,打造新的法治文化品牌項目;要通過指導培訓、作品創作演出,切實發揮法制文藝人才培訓暨作品創作推廣中心孵化作用。要充分調動法制文藝隊伍成員參與法治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提供各類平臺讓法制文藝人才及骨干深入基層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弘揚法治精神。
8.充分彰顯部門法治文化特色。依法治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結合部門工作性質,勇于探索實踐,打造別具特色的部門法治文化,努力使法治實踐升華為文化自覺,引領群眾崇尚法律;區依法治區辦要積極挖掘部門在推進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典型做法與成功經驗,并加以宣傳推廣,形成全區法治文化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9.開展豐富多彩法治文化活動。區依法治區辦及各有關部門要持續推動“美麗·幸福”法治文化之旅活動,將法治文化與行業文化、民俗文化有機融合,發揮法治文化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引領功能,將法律知識通過豐富生動的文藝形式傳播至社會各個領域形式;要加強法制文藝、法制書畫、法制漫畫、法制動漫等法制文藝創作工作,把法制宣傳教育滲透到群眾文化生活與休閑娛樂之中,不斷增強普法的互動性,提高普法的感染力。
四、強化普治并舉,提升法治建設水平
10.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區法制辦要研究制定《區2014年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要點》,進一步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推進全區依法行政工作任務的落實;區政府辦要牽頭加強行政決策程序建設,健全完善區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相關工作制度,推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區法制辦、監察部門要加大對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相關制度抓好落實;區行政服務中心、法制辦要健全完善行政服務中心,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不斷完善落實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制度,建立規范性文件實施后評估制度;要不斷完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建立行政復議委員會,研究制定行政復議委員會議事規則、案件審理規則等配套制度。
11.不斷規范司法行為。區法院要立足司法職能,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恪守公正、中立、平等原則,通過嚴格司法、公正裁判,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建立健全外部干擾的登記備案、即時報告和請示匯報制度,有效排除各類不當干擾。要積極加強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開展“陽光司法建設年”活動;進一步深化訴調對接機制改革,繼續推進執行工作機制和司法拍賣機制改革,探索建立涉訴依法終結制度,推動涉訴納入法治軌道;加快與市誠信信息共享平臺對接,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破解執行難題。區檢察院要大力推進“陽光檢務”,開展檢察開放日、檢察外網、回訪當事人等活動,加強檢察信息網上,探索“陽光檢務”信息平臺建設;要圍繞區深化改革發展的重點領域,深入分析職務犯罪的發案特點和規律,繼續深入查辦工程建設領域、涉農惠民領域職務犯罪以及“兩違建設”背后的職務犯罪,深挖細查征地拆遷、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領域職務犯罪加強并創新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加強預防調查和咨詢、犯罪分析和對策研究,探索建立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加強宣傳和警示教育;嚴格執行修改后的刑訴法、民訴法,進一步推進檢察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強化公正、程序、證據、效率意識,全面加強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司法公正。
12.強化法律監督保障。區人大及人大常委會要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不斷增強監督實效。要圍繞法治,積極推動“六五”普法規劃實施,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視察區行政服務中心運作情況,提升行政服務效能。聽取和審議區法院人民陪審員工作情況、區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情況報告,加大涉法涉訴問題的督辦力度,推動落實平安和諧行動計劃,促進依法行政與公正司法;要綜合運用聽取審議報告、督辦議案建議、組織視察檢查、專題詢問等各種監督手段,加大監督力度,增強人大監督的剛性和實效。逐步探索對重點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確保常委會審議意見的落實。
13.開展“法治”創建活動。區依法治區辦要牽頭組織開展“法治”創建活動,按照“法治”四年規劃,與效能辦督促相關部門按照時間進度表落實“法治”21項行動計劃,并推進法治鎮(街)、法治機關創建活動,鞏固發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創建成果,努力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法治創建工作格局。
五、加強組織保障,推動法治科學發展
14.強化組織領導保障。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要切實發揮領導、組織、協調、監督職能,每年度至少召開1次會議,專題研究法治建設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證人員配備到位、經費實現動態增長、重點工作得到有效推進。要加強普法經費保障,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財政部門的支持,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落實法治建設經費的財政保障制度,充分整合各種社會資源,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
- 上一篇:建筑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 下一篇:交通局安全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