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21:47: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培智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培智教育論文

篇1

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最終目標是把書本知識變成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為多年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的思維慣性依然停留在分數上,這是最大的桎梏。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廣泛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在實踐活動中強化素質教育,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科學文化素養,進一步豐富課外學習生活。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改變多年來形成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知識就是力量。學好課本知識固然重要,關系到每一個學生未來前途和命運,但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是授之以漁的關鍵,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各課程的學習目標,不是學會書本知識就萬事大吉,不是會做幾道考試題就成功了,就能成為優秀學生了,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要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為終極目標。教師必須在思想認識和靈魂深處真正理解和體會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用科學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高尚品質提高自身修養,用所學知識服務于未來社會生活實踐。新時期加強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特別要以學生為中心,采取課堂內外結合的方式進行多種形式教學。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培養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把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有效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二、培養積極探索精神,激發濃厚學習興趣

探索精神源于學習興趣,屬于教育心理學范疇,是學習者意志、能力、品質的具體體現。教育者認為,學生只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一些知識奧秘,在探索過程中激發新興趣,這樣就形成了學習狀態的良性循環,就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強大動力。高效課堂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在課堂上進行趣味性和探索性教學互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興趣的支配下有所收獲。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特別拔尖的好學生都能自覺學習,多數是居于中游的學生,也有少數是不愿學習的后進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一視同仁,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多種方式方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必要時可以實施分層教學,從課堂提問到布置作業,都不要“一刀切”,按實際情況區別對待,讓后進生有個循序漸進的提高過程。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至于使個別學生失去信心。充滿學習激情的學生都有自覺學習動機,需要師生互動,也需要生生互動,這種互動有利于激發新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興趣和共同追求聯系起來,使這方面的訴求在課堂上形成一股集體探索力量,促進各科知識的有效傳授。有了探求知識的興趣和良好學習動機,通過互動合作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興趣和其他因素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學習過程中的難題。

三、優化組合教學方法,實施趣味教學策略

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先進技術的應用,教學資源的拓展,都與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密切關系。教師必須經常在教學實踐中探討新的教學途徑,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趣味化教學策略,優化組合多種教學方法,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精心研究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剖析各種教學方法的利弊,設計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案,做好趣味性課堂教學目標的導入,選擇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的教學策略,拓展學生思維,做到張弛有節。教師以創新精神優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課件,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控制在課堂之內,并且煥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熱情。教師設計教學方案時首先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明確了解,然后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采取趣味化教學策略,盡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課件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把創新教育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把具有科學文化價值的知識傳授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學習興趣,強化素質教育。

四、創設和諧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篇2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晚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在這一階段,聯邦政府直接干預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成立了一些國家級管理機構,負責管理職業教育與培訓。在建立聯邦國家之時,澳大利亞憲法就明確規定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力,聯邦政府并不直接干預教育,教育被視為州的職責。直到20世紀20年代,聯邦政府才開始涉足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內的教育。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成立了行業培訓委員會和國家培訓委員會,負責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管理。另外,澳大利亞憲法規定由澳大利亞技術教育理事會、澳大利亞教育委員會分別管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采用等級模式,借助調查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等相關機構干預職業教育。20世紀70年代成立“行業培訓理事會”(IndustryTrainingCouncil)、“全國培訓理事會”(NationalTrainingCouncil)等管理機構負責培訓管理。1974年,技術與繼續教育咨詢委員會出臺了《坎甘報告》(Kanganreport)?!犊哺蕡蟾妗凡粌H再次提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介入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加大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經費的投入,而且提出成立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20世紀70年代,由于澳大利亞經濟進入低谷期,不僅傳統的制造業、采礦業和農業開始衰落,教育也受到沖擊。這一時期,15~19歲尋找全職工作的青年的失業率已由1976年的10%,上升到1983年的23%。但是,職業教育的地位卻得到提升,社會各界都非常肯定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參加學徒培訓的人數從1976年的12.3萬人,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14.7萬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及時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資,緩解了職業教育資金短缺的壓力。為了提高青年的就業機會,為企業提供高技能人才,澳大利亞成立了高級技術學院,并將其納入高等教育學院(CollegesofAdvancedEducation)。高等教育學院只授予應用類學位,而不授予高級研究類學位。在就業環境比較動蕩的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開始著手建立新一輪的國家認證系統。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邦政府對教育質量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修訂了初中高年級的課程結構,增加了很多學術科目,刪除掉了大多數職業類課程。但是這一時期政府為了發展新興技術和提高國際競爭力,制定了行業獎勵機制,鼓勵行業運用靈活的培訓方法。行業技能培訓成為這個時期職業教育結構改革和政府制定培訓政策的主題。1986年,澳大利亞學者科比(Kirby)提出受訓制概念。這種培訓是一種時間比較短、形式比較靈活的契約培訓,是一種比傳統學徒制培訓范圍廣的形式,這為未來基于學校的新學徒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二、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結構化改革階段

20世紀80年代中晚期到90年代初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這一時期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結構和管理模式連續調整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之前,職業教育與培訓項目的設計和認證完全是在國家和州層面上,雖然有些項目是不同州之間的合作或互認,但是職業教育的實施幾乎都由州政府撥款和管理的公共職業技術和繼續教育(TAFE)學院負責。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公眾不滿經濟衰退。80年代中期,青年失業率高達15.1%。80年代晚期,澳大利亞參加學徒制和受訓制的人數下降。1989年和1992年,學徒和受培訓者分別下降6%和25%,青年失業率增加了11%。此時,聯邦政府決定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進行結構化改革,把為青年就業做好準備納入職業教育與培訓發展的重要目標。20世紀80~90年代,多數TAFE學院開展培訓失業者的工作,還為青年人特別是那些輟學者提供職業教育課程。勞動力市場的惡化以及經濟的基礎地位,導致了澳大利亞部分經濟轉型,致使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更加注重海外市場和國內競爭。這一時期,TAFE學院與行業聯系并不緊密,青年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轉換缺少結構化學習路徑。因此,1987年的《澳大利亞重建》(CommonwealthReconstructionTrainingScheme)報告提出關注職業教育與企業技能形成之間的關系。20世紀90年代之前,大多數州政府都致力于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資金提供,培訓政策沒有與行業企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整合起來。1987年,聯邦政府出臺的報告《澳大利亞技能》(SkillsforAustralia)提升了職業培訓的地位,該報告提出職業培訓處于經濟轉型的中心地位,并建議設置整合就業、教育和培訓的項目。[8]1987-1989年,職業主義共同體政策開啟了政策重大變化的窗口。國家就業教育與培訓委員會、就業技能形成委員會等新的咨詢機構引進政府、行業、學校伙伴關系的政策,實現跨部門合作發展職業教育。1992年以后,通過澳大利亞培訓署制定的相關協議,使聯邦、州、地方政府達成一致,創建了在澳大利亞培訓署管理下、行業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由此也建立起了聯邦、州、地方政府共同決議職業教育優先權的框架。20世紀80年代,勞動力市場變化很大,澳大利亞服務業發展迅速,傳統的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不斷萎縮,無技術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崗位不斷減少,就業崗位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在這個時期,私人培訓機構不斷出現,為服務業提供培訓。同時,能力本位的教育與培訓也在這一時期興起?;锇殛P系的建立,也促使企業代表在州或領地層面上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發展。很多行業制定了本行業的國家能力標準,參與開發州層面的、能力本位的課程和模塊。同時,州教育局也開發了一系列職業教育課程滿足學生需要。經過80年代的發展和調整,TAFE學院遍布澳大利亞各地,畢業生受到雇主的青睞。

三、推進體現新職業主義傾向的改革階段

1992年至今,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的第四個階段。這一階段,澳大利亞推進體現新職業主義傾向的改革,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快速發展的時期。此時,勞動力市場變化很大,產業部門中經濟服務業、咨詢和人力服務業占了很高比例,無技術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崗位不斷減少,就業崗位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澳大利亞逐步向知識經濟社會過渡。這一階段,合作發展職業教育的思想在澳大利亞得到各界的重視,伴隨著權力下放政策的實施,職業院校與政府、行業/企業、社會中介組織組織建立起社會伙伴關系。同時,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體現出新職業主義傾向,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應該滿足區域青年的需要,建立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框架。尤其是1992年,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AustralianNationalTrainingAuthority)成立,這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事件。國家培訓署在制定國家戰略、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框架,促進行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建立有效的培訓市場,促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聯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該組織成為推動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世紀90年代及以后的十年,聯邦政府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國家培訓署制定了三個非常有影響的國家戰略。第一個國家戰略《邁向技能型的澳大利亞》(TowardsaSkilledAustralia)提出優先擴展培訓市場,通過競爭籌資試圖開放培訓市場,特別是通過競爭方式分配資金。該戰略試圖開放競爭市場,提高培訓學校的質量。第二個國家戰略《通向未來的橋梁》(ABridgetotheFuture)提出加強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聯系,鼓勵組織學習文化的發展,強調培養澳大利亞勞動力技能基礎。該政策強調增強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實現職業教育公平,提高培訓投入,最大程度提供公立職業教育費用。第三個國家戰略《塑造我們的未來》(ShapingourFuture)倡導廣泛合作與協商,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未來發展的愿景和戰略。它試圖反映勞動力的結構、就業形式與工作組織構成的變化,滿足學習者多種形式學習的需求。這個政策揭示了未來職業教育政策將以個體和雇主為中心。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了一系列國家框架,澳大利亞聯邦、州政府與企業、雇員和培訓機構代表共同開發國家培訓系統,為澳大利亞適齡工作者提供國家認證培訓。1995年,澳大利亞政府了澳大利亞學歷資格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sFramework,簡稱AQF),該框架為職業教育與培訓部門資格證書提供了詳細的和不同等級的國家路徑。1996年,了國家培訓框架(NationalTrainingFramework,簡稱NTF),該框架包括培訓包概念,提供了確定能力標準、傳授和評價的方法,采用先前學習認證原則加快課程學習。1997年,了澳大利亞國家培訓認證框架(AustralianRecognitionFramework,簡稱ARF),該框架提供了全國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其標準得到各州、領地的認可。1998-2003年制定的國家戰略體現了職業教育“靈活性”、“問責制”、“可獲得性”等規則目標。

其一,聯邦政府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要以為澳大利亞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配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能的人才為己任,鼓勵多種途徑開展行業企業需要的人才培養項目。這樣既可以提高那些失業的早期輟學者的就業機會,又可以為國家儲備潛在的擁有新技能的人才。其二,通過注冊培訓機構為州、領地勞動者提供國家認證資格證培訓,促進勞動力洲際流動。需要確定培訓結構,去除障礙。其三,政策制定、資金劃撥、技能傳授都應該以滿足受培訓者需求為中心,必須保證個體獲得公平待遇。其四,提出建立一系列澳大利亞國家技能標準,確保澳大利亞的國際領先地位,提高澳大利亞技能水平,使全社會重視學習能力與職業能力的培養。其五,通過完善問責制,提高州、領地職業教育信息管理,實現職業教育價值最大化。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資金主要來自政府、企業和個人。隨著政府對職業教育與培訓價值的認識提高,聯邦政府、州政府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投入逐年提高。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依然是主要投資方,聯邦政府占政府投入的1/3,但地方政府的投入要高于聯邦政府。以2008-2012年澳大利亞公共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獲得經費為例,各種資金的總額由2008年的61.108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84.285億美元。2012年,州政府撥款43.334億美元,聯邦政府撥款23.254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發展就是將“有限競爭”理念引入培訓市場。1994年的《澳大利亞國家競爭政策》(NationalcompetitionpolicyforAustralia)報告指出,政府擁有的實體需要有更大的競爭力,需要去除州際間的障礙,摒棄某些領域的壟斷行為。1997年頒布的《用戶選擇》(Userchoice)政策允許雇主和他們的學徒、實習生自由選擇那些由政府資助的正式注冊培訓組織參與培訓項目。為促進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公平競爭,一些領域專家建議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州政府應該定期為公立職業院校撥款,同時也應該為私立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撥款資助。這些改革使非TAFE學院可以獲得資金開展培訓活動,同時也促進了跨州培訓活動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職業教育政策和管理發生變化。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試圖使職業教育與行業聯系更緊密,這些政策希望能提高澳大利亞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聯邦政府所倡導的新學徒制被各州、領地所接受,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都將校企合作放在重要位置。1994年成立的澳大利亞學生實習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項目的伙伴關系。這種實踐與經驗的職業化模式,是一種關注區域利益、整合教育資源、踐行做中學、重視工作場所中的學生福利的模式。1998年,《新學徒制》(NewApprenticeship)等國家層面的學徒系統、實習系統項目開始運行。為提高企業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投入,在1990-1994年,澳大利亞執行了《培訓保障法》(TheTrainingGuaranteeAct)。該法旨在提高企業自主教育與培訓的水平,提出企業將1.5%的工資總額用于員工培訓。然而,這個強制征收比較注重大企業,大企業用于培訓的花費多于中小型企業。這一時期,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關注點由學習生活向學習工作轉變。此時,企業與職業院校的關系也發生變化,企業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態度發生了改變。這些變化也促使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改變其培養目標,重塑宗旨。2013年,51.9%的企業運用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滿足它們的培訓需要,其中33.3%的企業提供了職業資格證書培訓,26.9%的企業提供了學徒或實習,20%的企業采用國家認證培訓。47.5%的企業采用了非認證培訓,高達77.6%的企業運用非正式培訓,有12.4%的企業沒有組織培訓活動。從2007年到2011年,15歲以上的學習者參加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成功通過培訓的人數比例逐年穩步上升。通過率從2007年的79.4%上升到2011年的82.7%。另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對學習者的就業也產生影響,經過培訓的學習者比沒有參與培訓的人獲得工作機會多。例如,2007年,二者相差7%。2008年,二者相差6.7%。澳大利亞工業部每年都進行雇主滿意度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雇主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滿意度一直很高。以2013年為例,90%以上的雇主認為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對工作技能的培養有重要作用,雇主對工作需要的職業資格培訓的滿意度為78.3%,雇主對學徒制和受訓制的滿意度為78.8%,雇主對國家認定資格的培訓滿意度為83.1%,雇主對非認定培訓的滿意度為90.3%。這些指標2005-2013年間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隨著行業企業深入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工會和雇主委員會在政策決策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工會和雇主委員會參與制定國家行業能力標準,參與開發與行業相關的、符合行業標準的國家課程文件。此外,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與聯邦政府、州政府建立伙伴關系,通過各種水平的決策確立行業的領導地位,包括教授課程、課程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由于行業企業的參與,促使職業教育模式由“供給模式”向“需求模式”轉換。

四、結語

篇3

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經驗告訴我們,職業教育體系應該具有開放性、終身性和銜接性三大特點。其開放性是指在國家資格框架下的職業教育體系應該是相對獨立的。一方面職業教育自成體系,有層次、有類別,系統內部相互銜接;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體系又與普通教育體系有機結合,通過資格框架實現體系間的流動。其終身性是要求職業教育從關注經濟的發展轉向關注個人發展的全過程,從關注崗位的職業能力轉向關注支持個人自我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強調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通、職業院校與職業培訓結構的通路及打破工作與學習的壁壘,實現一體化的終身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其銜接性是指一方面建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轉換通道,而且通道要足夠寬,另一方面是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各層次職業教育要相互銜接、相互貫通,不僅職業教育層次要完整,而且強調各級職業教育之間的銜接要順暢,強調中職和高職的銜接,高職與本科銜接,逐步建立從中職、高職???、高職本科乃至專業碩士的職業人才成長通道。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就是基于上述三大特點,具有適應需求、有機銜接、多元立交的中國特色,其主要內涵:一是適應需求,指適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要求符合人的全面發展,遵循職業人才的成長規律,實現科學定位、科學分工和科學布局;二是有機銜接,指統籌協調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以課程銜接體系為重點,促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資源、招生制度、評價機制、教師培養、行業指導、集團化辦學等領域相互銜接,切實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系統性和多樣化;三是多元立交,指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的相互溝通,實行全日制教育與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探索建立職業教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系統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支撐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能力?,F代職業教育體系就是要設計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數量,如高職??啤⒏呗毐究坪蛯I碩士層次的數量。同時在職業教育體系內,面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各自的人才培養數量也要具備合理的結構,結構的設計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求相匹配。另外,不同層次應體現在人才培養的目標、課程體系的設置、教學過程的安排、人才評價的標準等方面,不同層次職業教育賦予其獨特的內涵。

2頂層規劃,分段銜接,構建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現代職業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北京聯合大學根據學校實際辦學情況,加強頂層設計,對高職、專升本作為職業教育統籌考慮,探索在學分制管理模式下,構建高職、專升本相互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兩個層次教育的課程體系均按照基本素質教育、專業能力培養、實踐技能訓練和職業能力拓展4個平臺建設。實現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教學深度、廣度與本科教育水平的有效銜接;實踐技能培養與綜合實踐水平提升的有效銜接。培養目標的有效銜接:高職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專升本的培養以此為基礎,向高層次延伸和擴展,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專升本教育的課程設置在于適度提升與專業學習和應用相關的理論知識;重點拓展專業知識,培養與專業相關的新科技知識和新技能;注重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每個平臺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給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專業任選課程主要是專業拓展和前沿性課程,要求學生必須選取一定學分??紤]到專升本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實踐能力和專項訓練能力,因此課程設置重點放在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上,每個專業設置2個以上(含)的綜合技術訓練項目,每個項目的周期為2~4周,以強化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并與畢業設計(論文)有效銜接。將專升本教育納入高等職業教育范疇,把高職和專升本教育統籌設計,構建職業教育的兩個階段,一個整體的高職???、專升本一體化建設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齐A段與本科階段的3個有效銜接。

3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線,素質和技能培養逐層遞進,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將人才培養路徑和學生職業成長路徑融合統一,其課程體系按照四個平臺進行搭建,即基本素質教育平臺、專業能力培養平臺、實踐技能訓練平臺和職業能力拓展平臺。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真正將基本素質培養和實踐技能培養落到實處。打破原有的學科知識體系,通過將課程的拆分、整合重組,在完成整個人才培養過程的同時,實現學生的專業技能從初學者到提高者,再到熟練者,直至成為能手的成長。堅持以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線,素質培養和技能培養并重。從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職業遷移能力出發,加強英語實用能力培養,做到英語教育不斷線;強化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使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先進軟件的應用能力得到提高,鼓勵學生考取高級別計算機等級證書。專業技能課程從關鍵技術和最新工藝出發,將專業能力分成若干單項技能貫穿于課程體系中低年級以單項能力培養為主,高年級以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主,主要以項目、任務和實務為載體進行。通過設計出不同層次(??啤⒈究?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和課程質量標準,使學生在完成高職三年和專升本兩年教育的同時,也成功地完成由初學者、提高者、熟練者到技術能手的蛻變過程,人才培養路徑和職業成長路徑達到同步遞進,實現了人才培養過程和職業成長過程的有機融合。

4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全面對接,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要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將學以致用落到實處。校企雙方成為實質性的協同合作和創新聯盟,具體實現以下3方面的合作育人。其一是共同設計課程體系,知識轉移貫穿合作全過程。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設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1)知識從顯性向隱性轉移;

2)技能從技巧向技術轉移;

3)任務完成從確定向非確定性轉移;

篇4

我國的人口控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伴隨著人口總量的嚴格控制,人口年齡結構卻發生了峰谷交替的劇烈波動,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資源的配置與效益。從我國人口發展的這種態勢來看,大城市平均領先于全國約25年[1,2],且其教育資源又集中了全國的大部分,因此,對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研究就應及早提上議事日程。過去對此問題重視不夠,缺乏系統研究[3],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協調。因此,在強調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的今天,解決人口與教育的協同問題應予以高度重視。

一、我國各大城市與上海市在人口年齡結構上的相似性及其相位差

上海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等指標,長期以來在我國大城市中均屬最低水平,1993年起戶籍人口整體出現自然負增長(-0.8‰),率先跨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行列,其人口年齡結構如圖1所示[4,5]。

附圖

圖1上海市1996年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示意圖

資料來源:《上海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

北京等大城市與上海市人口年齡結構的峰谷交替具有相似性,只不過在年齡或時間上有所先后,即存在相位差。例如北京波動相位差比上海滯后約5年,人口自然負增長滯后約15年,如圖2、3、4所示。

附圖

圖2北京市1990年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國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

附圖

圖3上海市1990年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國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

附圖

圖4我國各大城市相對上海市出現人口自然負增長的相位差估算示意圖

我國37個大城市(指市區非農業人口大于100萬者)人口年齡結構相對于上海的相位差滯后0~10年不等,而出現人口自然負增長則滯后6~40年不等,如圖4和表1所示*

加權平均相位差24.85注:以上數據以我國人口第四次普查及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人口發展的態勢為依據近似估算得到。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各大城市的人口年齡結構和發展態勢基本相似,但存在著相位差,上海相對于其他大城市處于領先地位。

二、上海市人口控制與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分析

上海從1993年起,撫順和沈陽從1999年起都已發生人口自然負增長,其他30多個大城市也將緊接著相繼發生類似情況,因而相應的協同不但具有緊迫性和長期性,而且更有局部性和全國整體性。因此,有關政策的研究可在上海先行試點,而后逐步推廣。

1.學齡人口數的峰谷交替對教育資源配置的重大影響

上海市人口年齡結構的峰谷交替,必然導致學齡人口數的峰谷波動。1982年前后,出生人口數出現了一個小高峰,每年出生人口數一般在15~20萬人,但近幾年出生人口數急劇減少,1995~1999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數只有6.61萬人[5,8],形成低谷,對教育沖擊極大。這樣,1~3歲入托的人數和4~5歲入園的人數也就相應出現峰谷交替,因而原先適應15~20萬幼托人數的教育資源嚴重多余。目前上海市的小學生源急劇減少,約為10萬人左右,如圖5所示[4]。而原有教育資源卻能適應15~20萬人的生源,從而也導致了嚴重的多余。但按照上海人口規模目標的要求,15~20年之后的生源又將逐步回復到15~20萬人的等級,因此,對多余的教育資源又不該任意擱置與浪費,應予更加合理的調整和配置。

附圖

圖5上海市2000~2020年小學生源人數與可容納量預測

上海市高中教育的調整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其初中畢業生人數1998年已達最高峰值21萬人,從1999年開始有一個小幅回落,2001年又將回復到較高水平,如圖6所示[4]。

附圖

圖6上海市1996~2020年初中畢業生與高中招生能力預測

上海高等教育也面臨著挑戰。由于80年代初上海人口生育的小高峰,大學學齡人口數的高峰期也將來到。而從上海市1993~1999年人口負增長的情況看,到2011~2017年,大學學齡人口數將急劇減少[8],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相應的教育資源也將難以得到優化的配置。

2.外來勞動人口增長對人口整體素質提高提出的新要求

外來人口的穩步增長是影響上海人口總量的一個重要因素。1993年至1998年5年間,全市常住人口由1403萬增加到1464萬人,其中增加量的80%為外來人口。每年在滬務工的外來流動人口約有200萬人,90%以上是中青年,其中60%~70%的人處在相對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之中,已成為上海事實上的居民。外來人口子女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平均每年級人數約達1.5萬人,在一些外來人口聚居的區域,會給教育資源的布局帶來較大的壓力[4]。

三、北京等各大城市人口控制與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分析

由于人口年齡結構上的相似性,北京等各大城市也會相繼出現上海市目前所面臨的教育資源配置的類似問題。撫順和沈陽1999年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北京、大連、天津、長春和吉林5個大城市也將在7年之后緊接著步入負增長,形勢也相當嚴峻;其他如哈爾濱、南京以及鄭州等20多個大城市也將相繼出現類似情況。同時,各大城市的資源配置又互有關聯,并非完全孤立,運作得好,可以在地區上時間上互補協同,發揮更大效益;反之,相互之間會形成沖突和沖擊。因此,我們應從全國整體上高度重視教育資源的最優配置。

四、我國大城市教育資源配置的對策建議

1.建立“中國人口與教育資源信息管理系統”

盡快建立大城市的“人口與教育資源信息管理系統”,跟蹤人口控制的現狀,及時掌握學齡人口數峰谷波動的情況,探索各地生源峰谷互補的可行性,發掘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可能性,強化體制機制改革與開放的力度,提煉或制訂相應的指導性政策和法規。

2.利用各種途徑擴大和調劑生源

學齡人口數峰谷交替現象所導致的生源多余或缺乏已成為困擾各類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普遍性難題。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的教育資源也可能會進入一些大城市,爭奪部分生源,導致生源結構發生變化,將對教育事業形成新的機遇和挑戰。各大城市可以利用人口年齡結構在時間上的相位差,充分發揮各地生源在峰谷上的互補效應,可以跨省市擴大和調劑生源。各類學校應相應地完善軟件設施,強化內部管理,充分提高原有教育資源的效率和效益。

3.加大師資隊伍培訓和調整的力度

各類學校應利用生源在不同城市不同時期的峰谷現象,有序地加大師資隊伍培訓、調整和提高的力度;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有責任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各類學校應針對老中青三代教師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確保教育隊伍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4.強化教育資源的多元化運作——部分教育資源作為非營利性產業進行特殊運作

深化體制改革,強化教育資源多元化的運作方式,可有公辦、民辦、引進外資協辦及混合辦等多種方式,各種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資源都可作為非營業性產業進行特殊運作。

民辦學校,在特殊運作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認清民辦學校的意義。要糾正“私立學校即貴族學校”和“私立學校即私有學?!钡绕嬗^點;(2)民辦學校要同時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進行運作,成為相對獨立的實體單位;(3)抓緊政府立法,大力加強民辦教育的法制建設;(4)政府應為民辦學校提供適當的支持、資助和監督[9,10]。

篇5

【關鍵詞】基層教育;教學管理人員;職業化;思考

職業化主要指的是一個比較普通的職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實現專業化、標準化并且獲得一定地位的過程,要求人們能夠把社會以及組織布置的崗位職責,以最佳的狀態完成,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高校中很多基層教育的管理人員實現職業化,可以把其理解為高校中的基層教育的工作狀態逐漸地實現規范化、標準化以及制度化的過程,以及高校之中在基層教育中的管理人員經過學習以及實踐,知識和技能逐漸的實現高校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過程,把高校在基層管理工作作為一個專門性的職業來完成。高校中從事基層教育和管理的人員,指的是高校之中二級學院這一個基層教學單位中的從事教學和管理的人員,主要指的是高校中二級學院中的教務員以及政治輔導員兩個隊伍。這些工作人員處在教育和教學管理的一線位置,可以與學生進行廣泛的接觸,可以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對學生的事物進行處理,直接為學生的成長進行服務,管理人員職業化水平對管理的效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一、高?;鶎咏逃徒虒W管理隊伍的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一)教學和管理隊伍不夠完善。我國的很多高校中對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不夠重視,導致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對教師的專業以及學歷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和學歷的要求非常低,基層教學的管理隊伍中學歷的結構參差不齊,編制的成分也非常的復雜,能力上的差異非常明顯;與此同時,基層教育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不能對崗位知識以及現代化教育進行培訓,一般情況下都是非常機械的對上級命令進行執行。(二)從事教學業務兼職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兼職教學的業務管理人員主要指的是高校中二級學院的系主任或者各個專業的主管,在高校中一般情況下主要由一個教師來擔任數職。因為在教學中有著非常嚴格的考核要求,科研工作以及教學工作非常的繁忙,在兼職管理崗位以及教學業務上的精力非常的有限,很少能夠把精力放在對教學管理政策以及技巧的研究上,很多工作不能按照績效的定量以及考核,很多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管理的質量也不是很好。(三)學生的管理工作趨向行政化,定位存在偏差。高校對學生進行基層管理工作的人員既是管理人員,也是服務人員。學生的管理工作非常復雜,當今基層學生的管理工作人員不僅要完成學生的黨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共青團建設以及班團體建設等工作,還要對學生的評獎評優、助學貸款以及勤工儉學等工作進行指導,致使教師很少把精力放在履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職責之上。

二、促進高?;鶎咏虒W管理人員職業化發展的措施

高校從事基層教育和管理的人員不僅要對日常教學進行管理,還要對學生進行管理,在業務之上受學校以及基層二級學院雙方的指導,要想實現職業化,需要對學校以及二級學院管理方法和手段進行改善和創新,使管理模式更加的優化,建設處比較適合現代大學發展的基層管理體制。(一)加強對基層教育和管理人員的職業認同度。不管是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門或者是高校內部的管理機構,都應當充分地認識到,管理人員以及教育教學工作者所從事的都是社會職業嗎,必須遵循職業內部應當遵守的規則,建立和完善是和職業發展的新制度。其次,要對從事基層教育和管理的人員的職業意識進行培養。很多高校的一線工作的特征造成了這個群體日益忙于政務,身心非常的倦怠,自我感覺非常差,忽視了對自身進行職業規劃以及學習的提高。學校可以通過職業規劃以及培訓建立健全職業化制度,培養管理人員的職業化意識。(二)建立健全管理機制,使基層教育管理人員的發展道路更加明朗。長時間以來,高校的很多基層教育與管理發展的道路非常模糊。近年來,國家的很多事業單位內部開展了很多崗位設置以及聘用的工作。高校是一種事業單位,各個人員的崗位的性質以及歸屬日趨規范,但是基層教育與管理人員在未來發展道路上還不夠明確,影響了基層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研究表明,職業化發展的道路對管理人員的職業化意識建設、素養、規范以及能力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個高校要結合國家的政策,理順職業化建設的機制,出臺一些法律法規,對基層教育的教學以及管理人員的職業發展途徑要明確。(三)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標準化體系。既然能夠把基層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從事的職業看作是社會中的一個職業,必須要有標準化的職業要求,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職業標準,讓教育和管理的隊伍更加的科學化。(四)強化基層教育管理人員的職業培訓。高校以及二級學院中從事基層教育管理的人員要結合職業化的標準對專業知識以及職業方面的技能進行培訓,使培訓的制度更加完善。(五)實現“教學管理”與“學工管理”的互動。把“教學管理”與“學工管理”結合起來,建立互動的平臺,互動平臺的主要思路是充分地把學生的管理工作滲入到班級之中,能夠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能夠完成教學方面的活動和任務。

綜合來看,我國高等的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的發展,為了使高校中的基層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要不斷地建立和健全基層教育管理制度,讓高校的基層管理建設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

作者:何靜琨 單位:吉林省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美術課程人文精神培養

自新課程標準頒發以來,我校在美術與人文教育上得到充足的發展,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和對美術與人文的探索結合同事的經念,對我校美術與人文教育總結如下,以供同行賜教。

美術與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藝術教育活動。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通過美術教育強調目前科技與經濟高速發展影響下低落的人文價值和反思。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人在社會中的認識與體會,尊重個性的發展,培養良好的品質和素養。從小的方面來說;是通過美術教育來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能力,提高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及動手能力。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人文與美術,我校在課程目標的制定上突出了三個層面:

A探索與創作:上好每節藝術課,挖掘教材中人文內涵,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是我校向任課老師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為音、美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人文情懷、文化底蘊相當豐富的藝術門類。它更多的關注人的精神境界,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注人類靈魂的呼聲。應當說音、美藝術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的極好教材。老師們在教學中更多的是關注美的熏陶,不光說教,不靠灌輸,把教學內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藝術感染力的亮點挖掘出來,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感悟美、發現美,從而形成一種積極樂觀的求知態度。關于這一點,我認為應從四個方面去教學。第一、讓學生了解美術與社會的關系。美術是一種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即美術必須建立在對社會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的,但美術作為一種藝術是對生活的加工和提煉。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號性載體之一,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第二、發揮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創作。美術是表現和激發學生創造才能的最佳方式之一。美術活動最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感受生活。體驗來自生活的情感和樂趣。如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生活、自然環境、自然景觀等,并用點、線、面、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繪畫要素,進行對比、和諧、節奏、韻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積、組合等構成因素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美感相聯系,將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系起來。嘗試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表達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或將自己對生活和美的理解寫進美的成長記錄里。第三、聯系社會:找出美術與社會的結合點,運用恰當的方式和技法表現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看法。了解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發展,了解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產、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學會分析、綜合和評價的思維技能,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比較、討論、體驗、思考、鑒別、判斷等方法以及各種形象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等,增加直觀形象感受,提高其審美能力。使學生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使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擺脫物質利益的束縛,并具有文明感和歷史感,是我們應不斷追求的人文精神。第四、結合學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相同的題材。在方法的選擇上充分遵從學生的個性,發揮其長處。取得最好效果。學科間整合或統整,是現代教育理念,亦是美術課程改革的內容之一。未來社會需要具有探究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人才。通過建立在廣泛的社會、文化情景中的、以美術為主體并聯合其它學科部分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在新情景中探究、發現與美術有關的問題。在尋找解決問題方法時,主動地融會不同學科內容,使各種知識與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聯系,使他們真正獲得探究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求得和諧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發展。由于美術學科具有人文性質,因此美術學習的范圍不能僅僅局限于美術自身的領域中。需要在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架起橋梁,通過引導學生對一些美或跨越美術學科的課程進行綜合與探索性的學習,能使學生在良好的時間內比較全面地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發展規律與趨勢。美術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活動內容可表現為:

(1)美術與文學:創作童話故事的插圖、連環畫等。

(2)美術與戲曲:舞蹈:設計、制作并表演皮影戲、影子戲等。

(3)美術與音樂:用造型藝術的方式來表現音樂,包括描繪樂感,設計制作樂器,并用這些樂器演奏等。

(4)美術與地理:繪制地圖、設計、制作游樂園模型等。

(5)美術與物理:設計與制作會發光、會轉動的環境藝術模型等。

(6)美術與自然:創作居住地區昆蟲、植物、風景的圖鑒,創作反映居住地區風貌的美術作品等。

(7)美術與歷史:調查當地文化遺產以及傳統藝術,用報告、畫、雕塑或建筑模型表達調查結果等。

B審美與辯證: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使每個學生能通過美術教學了解藝術的價值,重視藝術作品和文化,提升生活素養。首先、我讓學生主動學習書上的基本知識,了解藝術的起源與發展,了解我國及國外美術的各種風格及流派,知曉藝術發展的方向。其次、讓學生參加各種活動,諸如觀看畫展,拜訪名家并觀其作畫,相互交流。提高鑒賞能力。通過各種美術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經驗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從而獲得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正如英國的懷海特所說“藝術教育的目的,就是喚起智慧和美感”。美術課程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并聯系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學生經驗相聯系。如利用游戲、表演等方法,讓學生來參與、交流、體驗、表現生活,使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內涵,使學生從自我中心走向與他人共處。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體驗,能夠積極主動學習,由生活激發興趣,帶著飽滿的熱情去體驗、表現、創作。再次、分析社會與藝術的關系及相互之間的影響,對一些社會活動或建設做出比較積極的建議。

C文化與內蘊:我校美術課堂力求使每一個學生了解每種藝術的發展脈絡及其風格流派。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提高鑒賞能力,尊重科學與人格,擴展藝術視野。第一、我國地大物博,有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讓學生了解并珍視它們。第二、比較地方文化古跡、景觀的特色,加強對歷史文化的了解。第三、珍視、探討多元文化。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號性載體之一,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通過美術與文化的聯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學會尊重多元文化。我們所接觸到的很多美術作品都有象征意義,這是由文化所規定的。人類社會的神話、史詩、傳說、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規定象征的重要原因。如蘋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著不同的象征性,在基督教藝術中,由于蘋果是夏娃從智慧樹上摘取得禁果,一般象征著人類的墜落,而嬰兒耶穌手拿蘋果,其實是象征著贖救人類。這些象征關系的規定性是來源于希臘神話,如果我

們不理解這些規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讀作品,甚至還可能對作品做出錯誤的解讀。所以美術教學可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多元文化的總體效益,整合社會、社區、家庭各方面教育影響,引領學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會。通過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對比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通過走進博物館、美術館、民俗館,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間美術、藝術等文化,了解它們與其他地區或其它民族美術文化的異同;通過參觀、座談、調查、訪問藝術家工作室等參與活動,了解中外藝術家的藝術思想、生活及作品誕生的過程,或結合有關資料,讓學生了解相關國家的地理、歷史、風俗人情、社會風貌、增進對不同國家、民族,不同風格畫派的了解與尊重。

總之,培養學生人文態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師必須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精心設計,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去作好這方面的工作。

篇7

其次,企業的經濟增長與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關系。根據發達國家有關統計表明,其經濟增長,有三分之一是教育水平提高帶來的,二分之一是創新帶來的,只有百分之十五是設備投資帶來的。而教育程度高的職工,其創新積極性也高。研究表明,多一年科學文化,可提高勞動生產率1.6倍,增加合理化建議百分之六,受過高等教育的職工,其技術創造積極性比只受過初小教育的職工高30—80倍。建立和完善教育和培訓機構的一體化網絡,重視現代化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逐步構建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相結合、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并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溝通和銜接的、社會化的、多樣化的終身教育體系,才能夠達到提高職工素質的目的,這也是我國職業教育隨著時代變革的根本出路。

其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生產技術與管理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生命周期很短,18世紀技術生命周期為40年,19世紀為30年,近半個世紀為10—15年,目前只有5—10年。因此,企業要創造世界一流經濟指標,永久保持世界先進行列,要靠高、新、尖技術人才,而高、新、尖技術人才的培養,在于企業不間斷地進行教育培訓來保障。

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社會主義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就會得到持續穩定順利地發展;社會主義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就會有振興的出路;社會主義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就會建立創新體系,提高創新意識,加強創新活動,趕上或超越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充分地顯現出來。

縱觀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國富民強,雖然有其不同的條件和因素,但他們重視教育,尤其是非學校教育,則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依靠發展科技,發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各類專門人才,而我國現有人才培養與需求嚴重不適應,人力資源開發滯后,人口素質亟待提高,據調查顯示,全國15歲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6.8,小學文化程度占34.14,初中文化占33.54。即15歲以上人口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84。因此,迫切需要在科教興國戰略方針指導下,加快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特別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促進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

在我國,現有1.4萬個大中型企業,30多萬個國有小型企業,其中有3.6萬個股份制企業,從業人員達到2億人。改革開放以來,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特大型、超大型企業的出現,需要眾多專業性強的中小企業與之配套,形成工藝專業化,產品多元化的企業組織結構,各類企業發展空間和活動領域亦將大大拓寬。據勞動部門測算,20__年后我國每年新增加勞動力1000萬人,并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農村剩余勞動力跨地區流動規模預計也將達到3000萬人。

1986年國家教委頒布的〈〈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對已走上各種崗位,以及需要轉換工作崗位或重新就業的工人、農民、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進行相應的崗位培訓,使他們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文化知識、專業技術和實際能力等方面達到本崗位的規范要求?!睄徫慌嘤栔饕ò凑諐徫慌嘤柕囊幏兑螅〉蒙蠉彙⑥D崗、晉升等資格的培訓和根據本崗位生產發展需要進行的各種適應性培訓。崗位培訓的對象應當是正在從事經濟建設的廣大工人、農民、干部和其他勞動者,各行各業各個崗位上的在崗人員。崗位培訓必須注重從業人員崗位工作的需要,必須注重堅強對崗位人員整體素質的要求以及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益的提高。鑒于每個崗位都有具體的崗位目標,所以應對崗位人員規定思想、道德、能力、體魄、心理、愛好等整體素質的要求,其中崗位規范、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要求被視為崗位培訓的重要目標。隨著企業改革的發展,隨著經營機制的轉換,崗位人員要上崗、轉崗,要使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達到崗位規范的要求,就要不斷地參加崗位培訓,從而適應崗位新的要求。同樣,崗位人員上崗后要不斷地進步、提高,參加更高層次的技術升級和職務晉升等方面的培訓,使各自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達到崗位規范的高一層標準,以適應未來崗位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產品的更新,工藝的改進,對在崗人員知識的需求呈動態趨勢,教育培訓工作顯得更為重要。

職工教育培訓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起全日制學校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

第一,注重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破除單一的學校教育形式,把教育擴展到整個社會和每個家庭,使人人都能接受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教育。同時,把傳統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教育充滿整個社會和整個人生。

第二,注重豐富實用的教育內容。學校教育是傳授基礎知識、抽象的知識和已知的知識,而職工教育培訓則注重發展完善知識,注重素質和技能的培養。目前,職工教育要求緊密聯系社會,既要考慮實用性,又要注重先進性。要把重點逐步轉向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的設計方法上來,直接為企業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服務,為產品的更新換代服務,為開拓新的市場服務。

第三,注重多元化的教育體制。教育不再由國家單獨承辦,而是由國家、行業、 社會團體和私人共同舉辦,辦教育成為全體人民和整個社會的共同事業,受教育者由傳統的青少年時期,改為終身教育,把辦教育和受教育的權利統一起來。職工教育培訓實行多種證書制度,學歷證書作為具有知識內容和層次的證明,崗位證書作為上崗的重要依據,根除一張文憑定終身的舊積弊。

第四,注重補充交叉的網絡性的教育結構。學校教育要求教育由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構成一個縱向系統,層層遞進;而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則由職前教育——在職教育——職后教育等構成一個橫向系統,縱橫系統互相交織、互相補充,形成一個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的網絡工程。并可以通過現代遠程教育——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因特網,容面授、函授和自學等形式,多種媒體優化、有機組合的教育方式,為企業員工提供廣泛的教育培訓服務。

篇8

美術中心教研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制定了《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智力的培養》這一科研課題,圍繞“發展學生的智力”這一教學重點,開展美術課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

在《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智力的培養》總課題的基礎上,再分幾個子課題,如《注意力、觀察力的培養》、《發揮想象力、誘發創造思維》、《記憶力、寫生力的培養》、《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用三年的時間分層次、不同形式地開展美術素質教育。

二、課題的依據及指導思想

1.《美術教學大綱》明確了美術教學的目的、性質、任務,并把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審美修養和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上。在教學中利用本學科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習基礎知識進行簡單訓練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美術欣賞、藝術原理、美學知識的教學,變單一的知識技能為多元的知識結構,使美術教學真正落實素質教育。133229.COm

2.美術教育的定義是將人類在視覺藝術方面創造的理論、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規律再創造成適合不同對象的教學材料,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公民對美的認識、判斷、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梢娒佬g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公民的素質,也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上。

3.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著特殊意義。把藝術教育由專門傳授技法技能轉為培養素質這是美術教學的革新,符合現代教育思想與規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學生的素質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三、課題的實驗和策略

1.遵循四大原則,開展教學實驗

美術教學除了遵循教育學提出的教學原則外,根據美術學科特點以及目的、任務和教學規律,還提出三項原則:

(1)審美原則。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區別美與丑的能力,通過參與、學習,逐步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是發展學生智力的基本保證。

(2)直觀性原則。重視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直接觀察對象、認識對象,運用現代先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馬蒂斯曾說過:“創造始于觀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需要一種努力?!迸囵B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深入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3)實踐性原則。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美術雙基,通過參與實踐,大膽表達的過程,提高學生眼的觀察力、腦的思維能力、手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眼、腦、手的協調運用。

2.大膽改革課程內容,適當增加鄉土教材

開展第二課堂,依“綱”還需靠“本”,三年來我鎮使用的是嶺南版美術教材,該教材內容較為豐富,體現了美、新、活三大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在課程內容安排時,我們做了一些調整,根據本地本校實際,適當增加鄉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學生增進對家鄉的了解,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并使他們學會結合生活聯系實際,有條件的學校,還增設了陶藝、電腦美術等課程。各校還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學生的藝術素質和美術技能在實踐活動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因此,堅持開展第二課堂、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發掘,綜合素質也在活動中不斷提高。

3.實行開放性美術教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改革課堂教學,營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諧的教育氛圍,師生平等,尊重個性,有效地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發揮其各自的專長。課堂教學力求“教”與“學”的優化,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原動力,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的智力潛能發揮出來。

4.實驗形式靈活,體現民主與集中

幾年來,我們實驗的教研活動持之以恒,制定了詳盡的教研計劃,各組員分別承擔了子課題的研究。實驗的研究分集中研究和個人研究兩種形式。個人研究,就是平時組員根據本校及學生的實際,大膽改革課堂教學,不斷探索培養和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集體研究,每個學期都有三、四次全體組員集中研究活動,進行觀摩教學、互相評課、技藝切磋、交流教學體會、參觀學習等。尤其是觀摩教學,我們力求有專題,并有針對性,圍繞“發展學生的智力”這個目的,解決教學教研中碰到的問題。在評課交流中,大家本著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原則,做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研究氣氛民主和諧,充分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真正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篇9

論文摘要:指出“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從校企合作、產學結合、人文教學與技術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對如何培養高素質的引領人才進行了闡述,指出必須更新教育理念,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2004]1號)中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這不僅體現了職業技術教育的本質特征,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同時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還是把高等職業院校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院校,實現自身發展的希望之路。

1“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應該屬于第5級(高等教育)B類(職業耖育)教育。5B學制一般為2年--8年,“是面向實際的、適應具體職業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行業或某類職業、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有一技之長、能勝任技術應用和智能操作等高技能職業崗位的“銀領”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既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為,接受完高等職業教育的大部分學生要直接進入勞動市場就業,而不是升學或畢業后再進行培訓、再教育才能勝任工作。

所以,就業教育或“以就業為導向”應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定位?!皩W校的聲譽和生命力,歸根結底是要靠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與實力,要靠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后做出的成績”。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主要就是要看“學校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符合社會、學生需要和國家規定的程度,學校實際工作狀態符合學校確定的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的程度和學校人才培養結果(畢業生)符合學校確定的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的程度”。就其核心內容而言,就是看畢業生的質量滿足社會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

在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的今天,在當前高校新生錄取工作仍實行按分數段、分批次進行的前提下,盡管作為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有各種抱怨學生“基本素質”不夠“好”的理由,但人們至少在理念上要端正兩點認識:1)高等職業教育應堅持以“社會本位”為基礎,兼顧“學生本位”的現代教育價值觀。2)每個畢業生都要求達到教育質量標準,但教育目的卻不一定,沒有達到預期教育目的的個人并不能說他沒達到教育質量標準。

2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有利于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目標的實現

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部門有著天然密切的聯系,以產學合作教育形式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能更有效地實現培養目標,并能更進一步促進辦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因此,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高等職業院校要在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參與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校企合作、產學結合能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在教育觀念、辦學體制、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方法等多方面的創新,從而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標準的實現。

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提出在專業開發、教學改革、學術研究、人才資源共享、畢業生供需、社會實踐、勤工儉學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校企聯合辦學體制和機制。已建立了涵蓋多數專業教學計劃、教材規定的實驗項目和實訓條件的校內實驗、實訓室(工場),能接納近80個實驗項目訓練和100余個實訓項目訓練。并依托優勢專業興辦產業成立了“建筑規劃設計院”等6個融教學、實習、實訓、技術開發服務和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產業實體。還先后與56個大中型建筑、建材工業企業、房地產經營企業等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體系,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立比較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推行了“雙證”制度,逐步完善了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

3促進人文教育與技術教育的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單純針對特定職業崗位的專業業務素質,而應著眼學生的整個職業生涯,培養他們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素質。深刻認識:大學的真正使命是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并隨之帶來社會的和諧發展(英國教育家紐曼)。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黃炎培)。綜合職業素質是指作為一個人格健全的職業人所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素質、基本文化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專業能力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而專業業務素質則是指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活動所必備的素質,包括職業精神與態度、職業知識與能力。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就是要促進人文素質教育與技術素質教育的融合。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做人。著重培養學生具備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主、生活自理的行為能力;具有自信心、責任感、競爭力、合作情、創新勁等意志品質;能夠正確對待“自然、社會、他人和自己”。使他們“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宗教法律等有足夠的認識;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精神的追求有充分的了解;對不斷出現的社會現象和新興事物有客觀分析的習慣和正確敏銳的審辨能力;有一定的哲學、文學和藝術的修養?!?/p>

技術素質(知識、技能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做事。深化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應夠用、適度,以滿足職業崗位要求的知識、能力為目標;教學方法、手段應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強調新技術的運用,強調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以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雙證”并重來制定考試制度,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來綜合地評價學生。考核標準要客觀、公正,考核辦法要科學、多樣,要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既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要發現學生的應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不單純針對職業崗位,而擴展到增強對崗位變化和職業轉變的適應性,并著眼于學生的整個職業生涯。

該學院在實踐中初步構建了突出專業能力、兼顧人文素質培養的課程體系。專業課程按照職業崗位的需要量身打造,并明確規定職業道德、專業倫理和節能降耗、善待環境等要求。在專業(技術)教育中加強人文精神的教育。讓學生認識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技術與人的關系,克服技術至上的觀點,提倡技術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術是為人服務的,在技術服務中要滲透對人的關懷。

篇10

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地勘單位的一些教育培訓創新性不足,培訓內容很難根據實際發展的需求與個人能力提升需要進行有效調整。而且眾多培訓是典型的“走過場”,為了迎合上級要求,止于形式?;鶎勇毠づ嘤杻热萜诶碚摶c解決問題所需的實際操作能力相脫節,不能有效聯系當地或者本行業的發展需要,因此急需改善。

二、地勘單位職工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

1.TQM理論對地勘單位人才培訓的指導借鑒

全面質量管理(TQM)是由美國學者戴明在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后被廣泛應用到管理領域。其核心是不斷進行質量發展、保持和改進計劃,全面提升產品質量。TQM既是一套哲學體系又是一套指導方針,包含四個循環步驟: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其中計劃包括目標、方針和活動計劃的制定;執行就是工作的開展;檢查即是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處理即是對檢查結果進行處理,進行經驗總結等。同樣地勘單位員工培訓體系可以分為培訓計劃的制定、實施、培訓結果的評估和總結。培訓計劃是一個計劃過程,具體的教學是執行階段,培訓反饋是在培訓評估的基礎上,教員對照計劃和標準進行總結,然后做出適當調整,以投入下一輪的培訓教學,這樣不斷循環提高,從而不斷改進教學行為,提高培訓質量。

2.教育培訓體系構建

地勘單位人才教育培訓工作是增強員工工作能力與水平的可靠保障,以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來看,構建以地質調查事業發展需要為導向,以提高人才素質和能力為核心的地勘單位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需要從員工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制定、培訓計劃實施、培訓效果評估與反饋等方面入手。

(1)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要的分析與明確是進行職工教育培訓的前提。結合當前地勘單位的發展需要以及國家新形勢的要求,地勘單位未來的培訓工作應該與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和開展工作所需要的創新技術結合、與廣大職工的工作興趣結合、與高校成人教育結合。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單位需求分析、崗位需求分析和員工需求分析三個方面。地勘單位需求主要在于分析該單位是否需要教育培訓以及教育培訓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崗位需求分析是根據崗位職責、專業技能需要、思想素養等方面確定需要培訓的內容和方式;員工需求分析是根據員工的興趣及其需求進行相應的培訓,確定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

(2)培訓計劃制定

1)明確培訓對象我國地勘單位員工包括兩大類別:管理類人員和技術類人員。其中管理類人員按照崗位級別又可以分為基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技術類人員按照資質級別可以分為高級技術人員和普通技術人員。管理類人員主要負責單位總體戰略的決策與制定,為各項目的開展提供后備支持,重點培訓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技術類人員負責單位項目技術研發、技術攻關和專門問題解決等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建筑師、巖土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施工員、質量員、項目經理、政工師等等,重點培訓其專業技術和技能水平。

2)優化培訓課程在地勘單位職工的培訓課程上,各單位研究機構要結合地勘單位實際情況和部署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員工制定不同的培訓大綱,不斷改編適應時代、滿足職工工作需要的教材,明確各級各類職工的培訓目標、內容和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在培訓內容上,既要開展理論課程的學習也要輔助加強實際操作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要培訓專業技術、技能,不斷加強職工勝任力,也要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員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擴寬培訓方式職工教育培訓體系要打破傳統單一的教育培訓模式,針對不同培訓對象和內容,選定不同的培訓方式。針對政治理論及專業基礎知識,主要采用課程教授;針對技術專攻的重點、難點問題,主要采用專題研討、互動討論方式;針對新員工的崗前培訓,主要采用課堂教授和“師帶徒”相結合的方式,另外還可以采取具備創新性、及時性、代表性的工作案例或設計特定工作場景,組織學員參與研究或進行現場模擬、競賽評比、仿真模擬、網上培訓、國外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

(3)培訓組織實施培訓的組織實施是培訓開發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培訓效果。培訓前需要明確培訓內容、培訓教材的編寫、培訓老師的聘請、培訓時間地點的確定、培訓員工日常的安排等;在培訓中,應該加強培訓基地網絡平臺的建設和培訓課堂的管理,對員工的表現做好各項記錄,并將員工培訓意見反饋給培訓老師,從而使培訓效果達到最優;培訓后,客觀評價員工的學習效果、考查學員工作績效改進情況,優化職工教育培訓體系。

(4)培訓效果評估與反饋培訓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員工素質和專業技能,達到工作需要,而培訓效果評估是衡量其是否達到標準的重要方法。通過培訓評估不僅能衡量員工是否掌握了培訓目標中確定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方式,也能夠反應出單位在培訓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下一輪的培訓提供重要的依據。地勘單位可以采用跟蹤觀察、座談、上級評估、員工比較等方式,獲取培訓結果。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