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化學考試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3 18:5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半期化學考試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半期化學考試總結

篇1

(一)、思想工作

1、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勝利的保證。全體師生都應高度重視班風、學風建設。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優秀學生的帶頭、榜樣作用,切實搞好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要求:樹正氣,以講政治、講紀律、講學習為德;以關心集體、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為樂;以積極向上,勤奮努力,成績優良為榮。整個班級體班風正,顯得朝氣蓬勃。良好的學風要求:有理想,能夠持之以恒的努力學習;有毅力,能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鉆研學習,有方法,能抓緊時間,講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學習;有競爭,能你追我趕,人人爭上游。整個班集體學習風氣濃,表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領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關一個班的班風、學風建設,至關重要。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寢室、操場等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多調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搞好班風班主任要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每學期至少找每個學生談話一次,對學生進行鼓勵、鞭策和心理疏導,讓學生“自知之明”。班主任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班主任要適當組織主題班會,周末晚會等人人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調適學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班主任要帶領全班同學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時),增強學生的體質,消除學生大腦的疲勞。

3、科任老師配合教育全體教師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師在做好教學“六認真”的同時,要善于觀察、分析學生的狀況,通過學生課堂精神狀況、作業質量、考試成績等問題的表象,分析、把握學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誘導;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和生活的困難,讓學生精神飽滿來學習,斗志昂揚去競爭。

4、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對學習的成功、人生的輝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心理培訓和心理疏導。開設心理咨詢室,請大學心理學畢業的教師尹超和邵成俊作心理咨詢教師。開展“對‘逆反心理’的認識和修正策略的教育”。開設“克服心理焦慮、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專題講座(第五期半期后)開設考試“應考策略”的專題講座(“一摸”前)開設“人際關系談”專題講座(第六學期初)開設“科學用腦,提高學習效率”專題講座(第五期半期前)開設“如何填好高考志愿”的專題講座。

5、學生身理的調適學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保證學生的飲食、住宿的安全和舒適。家長為高三學生提供經濟保障,適應改善高三學生的伙食學生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調適身心,消除大腦疲勞。全體教職工均應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健康,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6、家長座談會:學校要積極尋求社會、家庭對學生教育培養的支持,高三擬開三次家長座談會。第五期半期后家長座談會,讓家長明確對高三學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特點及方法,明確子女升學應奮斗的方向,教育家長鼓勵子女升大學,為子女提供精神鼓勵和經濟保障。第六學期初(第五期一摸考試后)家長座談會,進一步明確抓保對象,了解學生狀況,積極配合老師給學生添活力,增措施促效果。第六學期高考填志愿前家長座談會,指導家長明確對填高考志愿的認識,讓學生填好高考志愿。

二、教學工作

思想工作的落腳點是搞好教學工作,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搞好教學工作的重點,是完成目標任務的關鍵。因此,我們要有切實可行的措施,抓好教學工作。

1、時間安排整個高三年級各科在第五學期半期前結束新課,半期后進入全面系統復習階段。各科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在時間安排上要留有余地。為了有針對性地搞好復習教學,教師在解答近十年的高考題的基礎上,在第五學期半期前解答四套“新課程”卷的高考試題。

2、做好“六認真”工作教師要切實做到“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批改、輔導、檢測、評講”六認真。教師要有具體、規范的備課本。要備好、上好復習課、練習課、評講課。復習課要注重知識的條理、系統化。練習課既重知識、又重能力訓練,題目的設計要有梯度。評講課要統計采樣,對錯得多的題詳講,不平均分布力氣,不管學生是否能做均講一遍;對典型的錯誤要進行個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引導,不照本宣科,這個題就是這個答案、就這樣做或把重點放在運算過程式的講評;要作“試題評講”,對試題特點,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對試題的不足作概要介紹;對錯誤多的題類,要重新設計針對性訓練作業要批改,幾盡力全批全改。要有錯題本。做好學生錯題記載,以便評講或重新設計針對性訓練。作業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評講,這樣,沒有針對性,無法提高效率。輔導要落實到位,要定出“輔導對象,輔導時間,輔導內容”。加以落實,并做好“輔導對象、時間、內容、效果”記載。

檢測要認真組織,嚴格監考,認真閱卷和評析。要進行仿真性考試和訓練,要鍛煉學生的解題的速度、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計算機的準確性;特別要鍛煉學生讀懂題、發掘出題中的隱含條件,努力鉆研和分析題意,建立起條件和結論聯系,解好綜合題的能力和“韌性”。半期考試后開始組織月考。師生均應把月考和三次模擬考試當作高考來對待進行心理素質、應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鍛煉。

3、集體備課發揮年級教師集體的優勢,取長補短,互幫互學。各科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做到同科“教學內容、教學資料、教學進度、教學策略、教學檢測”五統一,確保該科全年級的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高。

4、辦好“兩類”輔導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原則,各班在狠抓基礎的同時,以年級為單位,辦好兩類輔導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據高考改革的方向,要達到輔導班應有的效果,實現高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輔導班應提升輔導教學的重心。

尖子生班,把他們全體作升本科大學的對象加以培養,主要培養他們解中高檔綜合題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擬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學生組成,此班命名為輔導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擬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學生組成,此班命名為輔導二班。中等生班,把他們全作升專一以上的對象加以培養,此班既重基礎又重能力。主要培養他們解綜合題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組成,命名為輔導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組成,命名為輔導四班。全校本科按現狀前130名,專一按前300名分類。輔導班具體安排如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時間星期日晚星期日下午星期日下午星期二晚星期三晚星期四晚6∶20—7∶502∶20—3∶504∶00—5∶306∶00—7∶006∶00—7∶006∶00—7∶00地點輔導一班在初中部舊樓底樓第一間輔導二班在初中部舊樓底樓第二間輔導三班在物理實驗室輔導四班在化學實驗室教師可分工負責輔導內容,可適當復印有關輔導資料。(輔導教師按補課給待遇)

5、補拜科確定補拜科的對象。找對象談話,指出其拜的科目及其方面,分析原因;鼓勵對象樹立信心,確立奮斗目標;落實時間個別輔導,切實幫助。

6、增時間學習的競爭,是時間、智力、體力、情商的競爭。在可能的范圍內,增加學習時間,是提高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由于本年級使用新教材的過渡教材,同以往年級比,縮短了半個學期的總復習時間。因此,擬于第五學期后的寒假補課12天。第五期半期后,通校生晚上一律上3節晚自習,于晚上9:40下課時離校回家。中午強化學生休息睡覺,以飽滿的精神來迎接下午和晚上的學習。第五期半期后,住校生晚上從9:50至10:40加上一節晚自習。

三、教學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落實教育教學措施,超額完成升學目標任務的保證。通過管理出質量、出效益。

1、認真填寫教育局《高中畢業班工作手冊》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通過填冊,來督促鞭策教師落實有關常規工作。

2、開好調研“五會”

(1)、班主任會高三擬召開四次班主任會工作研討會。班主任介紹班級情況,交流班級管理的經驗,年級負責人提出對班級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做好“六認真”工作教師要切實做到“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批改、輔導、檢測、評講”六認真。教師要有具體、規范的備課本。要備好、上好復習課、練習課、評講課。復習課要注重知識的條理、系統化。練習課既重知識、又重能力訓練,題目的設計要有梯度。評講課要統計采樣,對錯得多的題詳講,不平均分布力氣,不管學生是否能做均講一遍;對典型的錯誤要進行個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引導,不照本宣科,這個題就是這個答案、就這樣做或把重點放在運算過程式的講評;要作“試題評講”,對試題特點,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對試題的不足作概要介紹;對錯誤多的題類,要重新設計針對性訓練作業要批改,幾盡力全批全改。要有錯題本。做好學生錯題記載,以便評講或重新設計針對性訓練。作業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評講,這樣,沒有針對性,無法提高效率。輔導要落實到位,要定出“輔導對象,輔導時間,輔導內容”。加以落實,并做好“輔導對象、時間、內容、效果”記載。

檢測要認真組織,嚴格監考,認真閱卷和評析。要進行仿真性考試和訓練,要鍛煉學生的解題的速度、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計算機的準確性;特別要鍛煉學生讀懂題、發掘出題中的隱含條件,努力鉆研和分析題意,建立起條件和結論聯系,解好綜合題的能力和“韌性”。半期考試后開始組織月考。師生均應把月考和三次模擬考試當作高考來對待進行心理素質、應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鍛煉。

3、集體備課發揮年級教師集體的優勢,取長補短,互幫互學。各科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做到同科“教學內容、教學資料、教學進度、教學策略、教學檢測”五統一,確保該科全年級的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高。

4、辦好“兩類”輔導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原則,各班在狠抓基礎的同時,以年級為單位,辦好兩類輔導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據高考改革的方向,要達到輔導班應有的效果,實現高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輔導班應提升輔導教學的重心。

尖子生班,把他們全體作升本科大學的對象加以培養,主要培養他們解中高檔綜合題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擬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學生組成,此班命名為輔導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擬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學生組成,此班命名為輔導二班。中等生班,把他們全作升專一以上的對象加以培養,此班既重基礎又重能力。主要培養他們解綜合題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組成,命名為輔導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組成,命名為輔導四班。全校本科按現狀前130名,專一按前300名分類。輔導班具體安排如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時間星期日晚星期日下午星期日下午星期二晚星期三晚星期四晚6∶20—7∶502∶20—3∶504∶00—5∶306∶00—7∶006∶00—7∶006∶00—7∶00地點輔導一班在初中部舊樓底樓第一間輔導二班在初中部舊樓底樓第二間輔導三班在物理實驗室輔導四班在化學實驗室教師可分工負責輔導內容,可適當復印有關輔導資料。(輔導教師按補課給待遇)

5、補拜科確定補拜科的對象。找對象談話,指出其拜的科目及其方面,分析原因;鼓勵對象樹立信心,確立奮斗目標;落實時間個別輔導,切實幫助。

6、增時間學習的競爭,是時間、智力、體力、情商的競爭。在可能的范圍內,增加學習時間,是提高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由于本年級使用新教材的過渡教材,同以往年級比,縮短了半個學期的總復習時間。因此,擬于第五學期后的寒假補課12天。第五期半期后,通校生晚上一律上3節晚自習,于晚上9:40下課時離校回家。中午強化學生休息睡覺,以飽滿的精神來迎接下午和晚上的學習。第五期半期后,住校生晚上從9:50至10:40加上一節晚自習。

三、教學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落實教育教學措施,超額完成升學目標任務的保證。通過管理出質量、出效益。

1、認真填寫教育局《高中畢業班工作手冊》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通過填冊,來督促鞭策教師落實有關常規工作。

2、開好調研“五會”

(1)、班主任會高三擬召開四次班主任會工作研討會。班主任介紹班級情況,交流班級管理的經驗,年級負責人提出對班級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做好“六認真”工作教師要切實做到“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批改、輔導、檢測、評講”六認真。教師要有具體、規范的備課本。要備好、上好復習課、練習課、評講課。復習課要注重知識的條理、系統化。練習課既重知識、又重能力訓練,題目的設計要有梯度。評講課要統計采樣,對錯得多的題詳講,不平均分布力氣,不管學生是否能做均講一遍;對典型的錯誤要進行個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引導,不照本宣科,這個題就是這個答案、就這樣做或把重點放在運算過程式的講評;要作“試題評講”,對試題特點,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對試題的不足作概要介紹;對錯誤多的題類,要重新設計針對性訓練作業要批改,幾盡力全批全改。要有錯題本。做好學生錯題記載,以便評講或重新設計針對性訓練。作業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評講,這樣,沒有針對性,無法提高效率。輔導要落實到位,要定出“輔導對象,輔導時間,輔導內容”。加以落實,并做好“輔導對象、時間、內容、效果”記載。

檢測要認真組織,嚴格監考,認真閱卷和評析。要進行仿真性考試和訓練,要鍛煉學生的解題的速度、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計算機的準確性;特別要鍛煉學生讀懂題、發掘出題中的隱含條件,努力鉆研和分析題意,建立起條件和結論聯系,解好綜合題的能力和“韌性”。半期考試后開始組織月考。師生均應把月考和三次模擬考試當作高考來對待進行心理素質、應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鍛煉。

3、集體備課發揮年級教師集體的優勢,取長補短,互幫互學。各科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做到同科“教學內容、教學資料、教學進度、教學策略、教學檢測”五統一,確保該科全年級的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高。

4、辦好“兩類”輔導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原則,各班在狠抓基礎的同時,以年級為單位,辦好兩類輔導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據高考改革的方向,要達到輔導班應有的效果,實現高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輔導班應提升輔導教學的重心。

尖子生班,把他們全體作升本科大學的對象加以培養,主要培養他們解中高檔綜合題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擬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學生組成,此班命名為輔導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擬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學生組成,此班命名為輔導二班。中等生班,把他們全作升專一以上的對象加以培養,此班既重基礎又重能力。主要培養他們解綜合題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組成,命名為輔導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組成,命名為輔導四班。全校本科按現狀前130名,專一按前300名分類。輔導班具體安排如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時間星期日晚星期日下午星期日下午星期二晚星期三晚星期四晚6∶20—7∶502∶20—3∶504∶00—5∶306∶00—7∶006∶00—7∶006∶00—7∶00地點輔導一班在初中部舊樓底樓第一間輔導二班在初中部舊樓底樓第二間輔導三班在物理實驗室輔導四班在化學實驗室教師可分工負責輔導內容,可適當復印有關輔導資料。(輔導教師按補課給待遇)

5、補拜科確定補拜科的對象。找對象談話,指出其拜的科目及其方面,分析原因;鼓勵對象樹立信心,確立奮斗目標;落實時間個別輔導,切實幫助。

6、增時間學習的競爭,是時間、智力、體力、情商的競爭。在可能的范圍內,增加學習時間,是提高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由于本年級使用新教材的過渡教材,同以往年級比,縮短了半個學期的總復習時間。因此,擬于第五學期后的寒假補課12天。第五期半期后,通校生晚上一律上3節晚自習,于晚上9:40下課時離?;丶摇V形鐝娀瘜W生休息睡覺,以飽滿的精神來迎接下午和晚上的學習。第五期半期后,住校生晚上從9:50至10:40加上一節晚自習。

三、教學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落實教育教學措施,超額完成升學目標任務的保證。通過管理出質量、出效益。

1、認真填寫教育局《高中畢業班工作手冊》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通過填冊,來督促鞭策教師落實有關常規工作。

2、開好調研“五會”

(1)、班主任會高三擬召開四次班主任會工作研討會。班主任介紹班級情況,交流班級管理的經驗,年級負責人提出對班級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科任教師會分科召開科任教師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了解和解決科任教師提出的問題,指導科任教師搞好學科教學。

(3)、班科教師聯系會高三各班擬召開四次班科教師聯系會,第五期半期后,一摸、二摸、三摸后。交流學生的表現情況和管理措施,協調各科間的教學;班科教師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搞好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

(4)、年級學科負責人會高三擬召開三次年級學科負責人會。

第五期初召開一次,了解各科教學進度等教學實際,對新課教學時間,年級集體備課,教輔資料的選用等提出要求。第五學期半期后,召開一次落實各科復習計劃及其相關工作措施。第六學期初召開一次,聽取各科復習進度、復習計劃的修訂及其相關工作措施的進一步落實。

(5)、學生座談會每月召開一次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收集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建議。

3、檢查定時與不定時相結合,通過聽課、查資料、聽取學生意見等形式檢查教師落實教學“六認真”的情況,完成教學計劃的情況,教學質量的情況。

4、督導通過表揚、批評等手段,督促教師勤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對學科的調查研究,具體指導教師搞好學科復習計劃。

篇2

1. 高中的各科很難學。尤其數學和英語,而這兩科最容易拉開高考成績的差距,這兩科都好考大學就有90%的把握。而我校學生的入學基礎普遍不好,那應該怎樣抓呢?

2.高中有9門科要學,按新的高考方案,至少有6科要考,高考的錄取控制分數線是看總分的。那么如何在高中有限的時間內爭取總分最高?

3. 學習很苦,厭學情緒嚴重,那又應該怎樣提高學習興趣?

4. 高中要記的東西太多,記不???比如英語單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知識。到底有沒有比較好的記憶方法?今晚就談談這些問題。

二.偏科如何補?

案例:我的高中在四川一個鄉鎮上一所普通中學度過的。高一時很多科目出現問題,最難的是數學。高一上半期考試總分100分拿了37分。到后面,越學越吃力了。真正開始補是從高三上學期開始的。高三數學突飛猛進,最后高考總分150考了121分。高三是兩極分化的時期,高三開學初有一個男生發展熱頭很猛,好幾次考試總分比我多40多分,他也非常自信,但是他沒有笑到最后,高考總分應屆生中我最高,僅少于班上的復讀生2分。我為什么能成功呢?

成績好的學生一樣會遇到很多問題,關鍵是怎樣解決它。

2. 弱科完全可以補上去,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苦中有樂。其實:英語,數學都可以很快突破上去。只要你滿足三個條件:抓好基礎、注意方法和投入大量的時間。你英語能學好,但數學不好。說明你不笨,只是說明你還沒有找到數學的學習方法。英語和數學相比,哪一個更難?數學,因為它強調的是邏輯思維能力。而英語懶人是學不好的,要大量的聽說讀寫譯。

3. 最好不好有弱科,有偏科現象要及時補,為什么?它會用掉你大量的時間,影響其它科目的學習。

4. 文科生數學好,就占便宜。理科生英語好,就占便宜。為什么?因為文科生一般數學不好,理科生一般英語不好。只要你看準這一點,你就成功。

5. 學習關鍵在于自己。自己占90%的作用,老師只占10%的作用。有些人成績跟不上去了,就

開始懷疑老師不行了,老師教得不好。而沒有想到是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進步,沒有調整造成的。

6.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的科目,學起來不累,效果又好。有的同學說:我對英語,數學沒有一點興趣?。∑鋵崳号d趣是可以培養的。某個科目成績進步了,自然就有興趣了,苦中有樂,這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7. 我發現理科關鍵在于培養理解能力,數學學得精,物理,化學很容易抓上去。因為理科學習的方法是共同的,數學是理科中最有代表性的學科。

在有效利用了課堂時間之后,我在課余的大部分時間里就注重解決知識全面性和廣泛性的問題。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對課本知識進行前后連貫、更深更廣地補充學習。在課后,我先把當天的課程掌握住,然后從中找到線索,做前聯后引的工作,最終達到課程學完后,在頭腦中有較完整的系統的知識網絡,這樣為考試前的復習就帶來較大方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仁們大家好!

緊緊張張的前半期工作因期中考試的結束落下帷幕,在本次期中考試中,我所帶的八年級物理成績略高于聯校平均,蒙領導不棄,讓我在此做經驗交流,深感榮幸。回想自己平時的工作,點點滴滴卻并并無特別突出之處,為提高成績,求得發展與進步,現將自己在本期在教學中的一些認識做法從三個方面大家交流,疏漏與不當之處,望同仁們不吝賜教。

一。轉變思想、積極對待。本學期以來,通過閱讀和寫作,外加對周邊事物的思考,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叵肫饋斫虝辏蚁騽e人談及工作的時候談的最多的應該是一個字:累。說明在自己的思想深處惰性仍然占據了最主要陣地。因此,在面對好多工作時,我總是邊干邊抱怨,最終事情一樣沒拉的都做了,卻只落得自己一肚子不愉快,工作上也逐漸失去了那份動力。今年,酷暑炎熱的假期,我一身清涼的坐在樹下乘涼,反而閑的慌,開著車四處釣魚,早起、晚歸、風吹、日曬、雨淋有時甚至通宵達旦,雖可說閑情逸致但期間辛苦絕不比工作少多少,而我卻樂此不疲。靜下心來慢慢的去想自己經歷的這些事,我發現做任何一件事情最終能夠收獲什么關鍵是看一人的心態,而心態又是由思想決定的。就像沒有人會為了應付而愉快的去釣魚一樣,也絕對沒有人會因為應付而真正的去努力工作。工作中,你抱著應付的態度,時刻想圖個輕松閑適,于是你一定會覺得作業是堆積如山的、學生是冥頑不化的、各項任務都是無聊瑣碎的,于是你整天整天收獲著身心疲累的感覺。但是,如果你換一種思路,你會發現作業中孩子們的進步,課堂上學生們的出色,學校的一些事情漂亮完成和你和大家的努力有著牽連,即便是累但一定也是內心充實的。

二。立足學情、穩中求進。有了上面的思想做支撐,工作上我開始細致思考,認真行動,從學情出發,穩中求進。八年級兩個班學生各有特色,二班活,理科底子厚,但學習習慣較差,一班學生聽話,但基礎略薄,學習方法欠靈活,由此引發的抄作業現象尤為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兩個班實施了不同的教學策略,在二班著力于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課前不翻書,課堂不記筆記,作業遲交,書寫不公正等現象進行了公開強調、嚴格要求和個例懲罰。至目前,已基本和學生達成有效溝通,師生之間也較為默契,二班成績高于聯校8分。在一班,我決定放活課堂,前半學期的課堂教學內容基本沒有涉及過難知識,每節課均以問題的形式督促、鼓勵他們思考、發言、并做出評價,逐步養成運用理科思維解決問題的習慣,并重點加大作業的檢查力度,抓住了一部分抄作業的典型,針對抄作業的問題進行了嚴厲的思想教育,采取適當減輕作業量、適當推遲交作業時間、充分保證晚自習做作業時間、尖子生免做不同種作業(拔除抄襲根源)等措施,一段時間以后,抄作業現象得到極大遏制,有了明顯的改觀。僅僅只有半學期,我對學生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在新課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了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了教學質量,于是選擇放緩進度,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下,逐一改善,穩中求進。

三。實踐探索、保持情懷。我始終認為:成績只能反映一個學生的部分水平。同樣我也認為:教學成績只能反映一個教師的部分素質。我最最崇拜的那些課上的學生非常喜愛,教學成績也不錯的老師,這是我的發展目標,而且,我一直在努力的實踐著。物理有很多實驗探究和思考交流板塊,每遇到實驗,我都盡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去做,提前兩天用冰箱凍冰,找豬油、買蠟燭、借化學實驗器材等,一個實驗得準備好長時間,但想到學生們看到,發現了,總結出來,講起來也不直白尷尬了,學習物理也不那么枯燥乏味了,一切也都值了。

諸如此類的常規教學工作,我不敢說自己做的有多么好,但是,我始終銘記著李校長告訴我們的那就話"教育,是個良心活",時代在不斷進步,我深刻感受到了職業上的種種危機,也認同了王校長那句:"成長,是自己的事",肖川老師在《乘著思想的翅膀》一文中,不僅讓我明白了,自己對于教育的實踐還缺乏深刻的反思,還沒有成為真正的"有思想的教師",更讓我懂得了源自一位母親的追問:"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心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篇4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于一些初二學習決心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初二學習決心書1好好學習決心書

流年似水,不就應只將淚水鐫刻;風雨如磐,總就應把羽翼淬火!在期末考試即將到來之際,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會起好帶頭作用,帶領大家做好期末復習備考工作,不放棄一個人,我將按如下去盡到我的職責:

一、精心準備,決不浮躁?!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薄熬\所至,金石為開?!弊鳛橐幻娙耍覀冊跄艽驘o把握之仗?又怎能浮躁輕狂?我們就應抓緊留下的時間,不能再去干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全心全意的把工作重心落到學習上去。時日苦短,務須未雨綢繆;大戰在即,更應秣馬厲兵。為理想,早起三更,讀迎晨曦,磨槍挫劍,不懼兵臨城下!為目標,晚臥夜半,夢別星辰,腳踏實地,凌云舍我其誰!誠心惜時,決不虛度?!盎ㄓ兄亻_日,人無再少年?!币环忠幻?,關乎前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當珍惜時間,提高效率,勵精圖治,奮力拼搏?!叭松苡袔谆夭?,此時不搏待何時?”

二、專心投入,決不分神?!皶V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癡”就是心無旁騖,“癡”就是全神貫注。為了父母的厚望,為了自己的夢想,我們務必一心一意抓學習,聚精會神謀成績。我將用嚴謹的態度書寫歷史;我將用激昂的斗志奏響樂章;我將用拼搏的精神鑄就輝煌!告別昨日的頹喪,我揚起期望;告別昨日的散漫,我打造理想;應對學習中的困難,我從容不迫;應對生活中的挫折,我勇往直前;在軍校的學習生活中,我將做到:敢于拼搏,用不懈爭取進步;自強不息,用汗水澆灌理想;超越自我,用奮斗放飛期望;永不言棄,用信念實現夢想。讓青春綻放最秀麗的光芒!

三、細心鉆研,決不馬虎?!吧饕滓员茈y,敬細以遠大。”細節決定成敗,馬虎貽誤終身。平時學習只有細針密縷,考試答題才能天衣無縫。恒心堅持,決不言棄?!皠俨或?,敗不餒。”戰場上不能當逃兵,考場上也決不能做孬種。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期望,我們也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耐心刻苦,決不偷懶?!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盡必定甜來,天道自會酬勤。只有在考前揮灑辛勤的汗水,才不會在考后落下痛悔的淚水。我們愿“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把教員交給我的知識切實鞏固到位,學好知識,是為我們日后的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使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又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的潛力。

四、靈心智取,決不犯傻。諺云:“有勇敢而沒有機智,就像一支沒有準星的槍?!备螞r考試就是與智者的對話,因此我們應開動腦筋,釋放智慧;只須智取,不可強攻。墨守成規,終無所成;機智靈活,方成正果。在考前的復習工作中,我們不能一味的死讀書、死看書,要學會靈活的總結知識點,學會把書讀薄,這樣才能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記住更多的知識,我們習慣看書從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但有時這種方法卻可能是致命的。對于數學之類的肯定沒有問題,前面已經說過,這個是需要拉長戰線的,但對于其他課,復習最好的是從重點到次重點再到非重點的順序,因為一旦出現時間不夠,我們還能夠保證透過,在保證重點復習完(通常過沒有任何問題),再不斷地往非重點走(走的越深,當然分數就越高了)。

五、最優等的最末。高爾基說過:我常常重復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相信這也是一個真理。沒有目標的人生是荒蕪的,有的學生學習較盲目,無目標,也有的學生有學習目標,但動機層次較低,認為學習是為了及格,為得到父母獎勵和認可等。顯然這種學習動機是很難維持長久的。只有為渴望求知,完善自我的內在激勵,才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目標過高,難度過大,超出了自己潛力所及,很難長期忍受疑難的困惑和艱苦的探究,也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后而放棄了。只有適應難度總目標才會有應對困難,應對挑戰的持續的熱情。除了有總目標,還要按時間段來規定每一階段的小目標,一次規定著重到達一個小目標,不但能調動用心性,而且還能成為到達總目標的加油站。

六、磨刀不費砍柴功。方法是學習的“力量倍增器”,學習方法有多種多樣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與時間控制,另一個是具體科目學習。時間控制實質上就是計劃,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徑。具體科目有關的方法包括“如何聽課、如何復習、預習、考前總結、考后分析”等等。我們把課分為三類,區別對待。一類是數學、物理等重在理解的課程,對它們首先就應先理解教員所講的資料,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記筆記,把自己的想法注在一旁,以便復習時查閱,對例題除記錄題目、題解外,應把題目的重點、難點及思路記錄下來,方便復習。另一類是化學,由于其補充知識相當多,所以具有特殊性,一般是盡可能多的記錄課上的各種知識,然后再加以理解,這樣不至由于思考而錯過某些資料。最后一類是外語、政治、歷史等重于記憶的課程。在課上首先應記錄講課結構及一些重點資料,在書中標出重點,利用課上時間當堂記憶重點資料,有這樣一個“第一印象”,對于總復習是很有好處的,如能在當天復習中再檢查一下記憶的狀況則效果更好。

七、萬丈高樓平地起??茖W的學習方法可使人在一段時期內獲取比較大的收獲,因人而異、因時而變的,但良好的方法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的。教員們經常說,基礎很重要。但什么是基礎,哪些基本知識沒有掌握,每個人的狀況不定相同。期中考試結束后,要細細推敲自己基礎薄弱在哪里,只有堵塞住漏洞,再往補進新知才越積越多,否則,事倍功半。要有計劃的整理基礎知識,透過訓練、感悟,把學科潛力提高。作計劃能夠明確自己近期內的目標,確定干些什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時間,適當調配勞逸。做總結一方面要總結前一段時期內學習成績與不足,另一方面要審查原先的計劃是否適宜,做必要的調整,訂出新的計劃。在學習中不斷地做著計劃與總結,大到一個假期、一個學期,小到一天、一個上午。雖然計劃總結會占去一些時間,但這對我的學習是很有益的,它使我能有目的地,高效地、有秩序地進行學習。

但得有心常自奮,何愁他日不奮飛!學習其實沒有捷徑,只有經過艱苦的摸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學習方法。我相信,經過大家努力的復習,我們必須會在期末的考試中,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

初二學習決心書2培訓學習決心書

有人說,大學是會畢業的社會,社會是永不畢業的大學。有人說,高中是地獄,也有人說,高中是火爐,不管高中是和風還是暴雨,既然我們進入了高中,就要勇敢應對高中,馬克思說過:“人得學會走路,還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币虼?,我們要敢于應對缺點,正視成績,分析不足,把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經驗為主要目的,我們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分數。我們深知,只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就有可能蓋出大樓。

想要把學習搞好,紀律是保證,踏入高中這個門檻,我們腦海中要構成更強的紀律性和時間觀。學習科目多,作業多,因而時間需要我們去擠,去把握。

單靠抓時間遠遠不夠,還需要老師的輔導,我們會緊跟老師的步伐,完成老師布置的一切任務,配合老師,在課上用心回答,構成師生互動的氣氛,讓整個班級活躍起來,同學們還要為自己定計劃和目標,還要尋找對手,使班級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

高中,激情中總會帶點壓力,但為學習,我們會盡最大的力量把壓力化為動力,頂住壓力,扛起負擔,才是我們向前飛翔的翅膀。

步入高中,我們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決心做到:應對挫折和失敗,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跟緊老師的步伐,永不言悔,永不言退,永不言敗,鼓起心中的那面帆,勇往直前!

初二學習決心書3這次的期中考的不是很好,我想主要原因還是自己不是很重視復習,也沒有認真的復習,書本的知識都沒掌握,而是追求輔導書上的偏題,怪題,難題。也不怎樣重視對以往的錯誤,導致某個錯誤一犯再犯,對一些資料也沒有進行強化訓練。才導致這次考試失利。所以我將在后半期做到以下幾點:

1、從書本抓起

2、適當做題

3、查漏補缺,并對自己錯誤的問題進行改正

4、上課認真聽講,用心發言

5、大膽發言,不懂的就問

6、認真完成作業

7、采取適當的方法學

成功必有經驗,失敗必有原因,我必須會用心采取措施,更加主動的.學習。期望透過一次期末考試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初二學習決心書4刻苦學習,分秒必爭。上課不分神,課后不分心,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不打被動戰,不放棄任何一個疑難知識點,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考試與練習,努力提高復習的效率與效果。

嚴守紀律,心無旁騖。不遲到,不早退,不談戀愛,不進網吧,不使用手機、小靈通、MP3、MP4等通訊娛樂工具,不看與學習無關的書,不濫交朋友,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來往,保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勞逸結合,精力充沛。確保午睡、晚就寢睡眠質量,不打疲勞戰,不低效學習,保證良好的身體素質,持續旺盛的學習精力。

精誠團結,和諧競爭。為小事斤斤計較,不拉幫結派,不說三道四,互幫互助,攜手共進,共同創設濃烈的學習氛圍,保證最佳的學習情緒和最優的學習環境。

調整心態,心如止水。能坦然應對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勝不驕,敗不餒,只為高考的最后勝利。

我必須會以最刻苦的精神,最堅韌的毅力,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斗志,勤奮苦讀,珍惜分秒,勇于拼搏,敢于競爭。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期望,絕不放棄努力!我的目標必須要實現!我的目標必須能實現!

我將誠信做人,履行諾言,簽上姓名以示決心。請老師們、同學們監督我,幫忙我。如做不到以上幾點,我必須會誠懇理解老師的批評教育!

初二學習決心書5我決定必須要更認真的學習,更認真的聽老師的話,把老師的話聽進去,認真的練習打字,認真的學習老師教的,然后再學以至用,因為我期望改變,我期望學到我報的專業的所有知識,我決心一步一步的追上那些優秀的同學,因為我相信我是優秀的,我也必須會轉成最優秀的,我此刻打字一分鐘三十個字了,老師說過,招聘員工的時候必須會招打字快的,所以,我必須要好好努力,我決心認真的學習加更多的練習,讓自己能夠學到所有知識,讓自己能夠進步,我決定做好以下幾點。

一、做好預習,預習是學好知識的第一環節,所以預習應做到。

1、粗讀教材,找出這節課的資料提要,重點與難點。

2、還有就應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聽課,學習每節課,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聽課。

1、要做到個性注重理解。

2、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三、做課堂筆記,做筆記對復習、作業有好處。

1、應筆記簡明扼要。

2、課后要整理筆記。

篇5

近年來,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 ,職業學校生源的質量下滑現象日益突出,大多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基礎不牢,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中職學校時,對數學不感興趣,有的望而生畏,多數成績低下,形成了數學學習障礙,給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如何上好中職的數學課,是中職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此問題談談筆者在教學中的做法與體會。

一、激發興趣,打好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數學是花時間最長、費精力最多而又是大部分學生掌握不好的一門課。害怕數學的學生非常多,都認為數學很難學,很枯燥,以后也用不上。之所以產生這些誤解,是由于數學本身的某些特點,如抽象性、嚴謹性、形式化等。為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講課時要有意地結合課本的相關知識點,從一些與現實生活有關的趣味題出發,并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相結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所學知識互相聯系,相輔相成。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時刻關注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迎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引入新課時,提出具有誘惑力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設計并組織好新課導入,為上好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既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良方。新課導入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一則笑話,一個小故事,一個好的問題,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教具或數學模型。不過任何一種方法都要簡單扼要且富有趣味性、引人入勝,以便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節數學課的導入設計得巧妙,就能引起學生的“疑”。疑則思,就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和愉悅的學習情感。這種求知欲和學習情感是智力發展的翅膀,又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內部動力。有了這種動力,就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又如,講三角函數的周期時,筆者先讓學生觀察時鐘,當時針指向3點時,時針走過12小時之后,指向什么位置?從而把學生思維都調動起來,之后又讓學生判斷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經濟變化的周期情況。讓學生總結其中的性質得出周期的定義,為后面的正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學習做足充分的準備。

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后就要把握時機進入學習主題,打好學生學習的基礎。數學的基礎作用是不能低估、無法替代的。在課堂上充分利用講練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及時給予輔導和反饋評價。例如,講正弦函數的性質時,函數的性質包括有界性,周期性,奇偶性和單調性。講完性質時,及時給出相應的例題和練習讓學生去掌握。例如,有界性說明函數的值域為[-1,1]即-1≤sin x≤1,這時給出相應例題:已知sin x=a-4,求a的取值范圍。讓學生根據正弦函數值域[-1,1]這一性質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一例題能訓練學生掌握值域的情況并加深對值域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適度夠用,分層教學

職業學校的學生數學基礎差異大,若在教學中對學生發出同一號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而在教學上不能搞“一刀切”。在教學中還應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不同,按照適度、夠用的原則,采取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這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地授課往往適得其反,“費力不討好”,還會讓成績不好的學生更加厭惡數學。因此,要使所有的學生“跳一跳,夠得到”,這樣才能讓學生認真學好數學,對數學感興趣。這有利于學生揚長避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和進步。

在同一個班級體里,學生的數學基礎分為幾個層次:好的,一般的,差的。針對學生基礎的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要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采用“放開走”的方法,學習要突出重點,重點強調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知識的能力。對基礎一般的學生,要采用 “領著走”的方法,進行學法指導。學習是要注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使他們領會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知識的應用。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采用“扶著走”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學生學一些基礎知識,懂一些簡單的知識。

講解完一個知識點之后,在具體的練習中,教師必須把工夫花在習題的設計方面。習題難度應遵循從低到高的原則,習題的選擇應以能促進各層次學生能力提高為原則,并能檢查和反饋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得到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掌握知識,不至于坐著發呆。通過這樣的方法也能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避免學生不敢向老師提問的尷尬。筆者曾在任教的兩個計算機專業的班級中利用這種方法。在一班用了層次教學的方法,在二班就用原始的教學方法,結果很明顯,一班的學習氣氛很濃厚,并且第二學期的考試成績明顯比第一學期進步了,平均分由50.3上升到了66.6。而二班學生學習氣氛極不濃厚,課堂上學生大多發呆,即使聽了課,練習時仍有大半學生不會做,也不愿意向老師請教,考試的平均分也沒有明顯提高。

三、完善評價,給學生于自信

新大綱強調評價要充分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和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要堅持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突出評價的導向、激勵的功能,為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提供了保證。合理評價每個學生能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所以要建立完善評價體系,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既要注重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關注學生的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大多數是初中期間被教師“遺忘的角落”,所以在評價學生時,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客觀、公正、全面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重視學生每一個數學知識點的把握,重視學生課堂上每一次成功的表現,重視每一次學生質疑的追因,同時把學生數學學習評價貫穿于每一節課、每一單元、每一半期、每一學段。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哪些進步,并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評價結果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例如,在學習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后,讓學生寫出六個三角函數,雖然沒有完全寫正確,但筆者感到十分欣慰,六個三角符號都寫對了。這樣幾經循環,學生從一開始怕老師提問到敢主動上臺答題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一個班里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掌握的內容也不一樣,作為教師,應在學生不夠自信的時候給予一定的信心,這樣才能讓學生堅持努力學習下去。例如,在講完正弦函數性質,學生做完相應練習之后,給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必須客觀合理,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找到自信,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也能有保持學習的興趣。

四、突出重點,分層次鞏固

一節課下來,學生掌握的知識也是不同的,基礎好的學生掌握自然多一些,學困生雖然在別人的幫助下會解一些題目,但對整節課的重點和該掌握的內容卻是模糊甚至是不知,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給予提示,讓他們去思考哪些是重點,要如何去掌握。

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數學課考核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數學教學的考核可分為必修基礎學習模塊考核和選修學習模塊考核兩部分,由于基礎部分的重要性,第一部分的基礎數學不妨作為考試,而第二部分的選修知識,要多一點側重應用的實例,根據知識的要求決定考核方式,主要在于應用能力的評價,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學習,體驗應用知識帶來的樂趣。

篇6

新的教育觀念要求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主動探索實踐、獲取知識的方法,要求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探究性學習是教師引導學生去體會知識、規律產生的過程,從中受到一些啟發,其最終目的是創新。初中物理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密切聯系生活,重視知識的應用實踐,具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內涵。初二的學生正處于13-15歲,此時,他們的自主性明顯加強,思維活躍,對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并愿意表達出來,解決問題時喜歡新途徑,有自己動手實驗的愿望,希望得到肯定或表揚等……結合物理學自身和初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我們在“小制作、小實驗”和探究性學習相結合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2 實踐過程中堅持的科學性原則

2.1 興趣為首的原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小制作、小實驗的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進行合作。

2.2 開放性原則。我們在給學生布置題目時盡量考慮到開放性:可以是一個小實驗也可以是一件小制作,這些實驗或制作可以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進,也可以是它的一個延伸,甚至還可以是一個物理理論的物化小制作;實驗或制作所涉及的內容可以是某一個章節、一個知識點的單一應用或幾個部分的綜合應用。

2.3 學生主體性原則。學生自主選擇內容,自己設計、自己搜集或購買材料或資料、自己動手制作。但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向家長、老師求助。

2.4 創新原則。我們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大膽置疑、敢于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敢于創造發明。

3 “小制作、小實驗”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3.1 我們開展這一項實踐活動是從2003年(初2005級)剛開設物理課時開始的,第一堂課給學生講清要求、必要性及提出希望。針對有些學生的畏難情緒,專門講了《愛因斯坦的三個小凳子的故事》,告訴他們雖然那三個凳子非常難看,但它們都是愛因斯坦自己親手做的并且一個比一個漂亮……最終使愛因斯坦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3.2 每學期分別在半期和期末兩次收集學生的小制作成果或小實驗方案,若學生交的是小制作,則要求他們同步交一個關于小制作的說明方案,內容包含:小制作的原理、制作所用到的材料、制作過程、使用方法、以及制作后的感想等;若學生交的實驗方案,則要求他們寫清楚打算通過自己設計的實驗說明什么、實驗需要那些器材、實驗的操作步驟。對收集到的優秀作品或方案,及時的給予表揚,并把這些作品或方案在同學中間交流、然后進行分類保存。若條件成熟,可把一些優秀作品在家長會上進行展示,以此鼓勵學生們進一步努力。

3.3 教師根據學生的作品制作的難易程度、知識應用的綜合情況、創新情況等指標進行評價打分,并把這個成績以5%的比例計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以此激勵那些不愿動手的學生加強動手訓練,只想應付的學生能準備更充分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思維更細致一些、創新更大膽一些。

4 實踐的思路及分類

學生們的作品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4.1 課堂實驗的再現及延伸。如在學習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時,有學生制作了一把刻度 尺、學習測量不規則固體的體積時有的學生制作了一個量筒、學習簡單機械時學生制作了一個滑輪組、學習杠桿時制作了一把桿秤……

4.2 教材要求的一些課后小實驗制作。教材的設計者在每一個章節后面都附有一至兩個課后小實驗,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強化學生對這一章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但是很多教師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往往忽略了教材的這一部分要求。我們在這一次的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很多學生自覺選做了這一部分內容,效果很不錯。

4.3 運用綜合知識、具有創新特點的小實驗、小制作。能夠有這些作品的同學往往是一些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他們學有余力、思維深刻、喜歡做一些富于挑戰性的工作,若他們在這方面能有積極的興趣、并有正確的思路和方法,說不定他們中間的某些人會成為將來的發明家。在我們的本次實踐探索過程中也涌現了這樣的一部分同學。

5 探索實踐過程的總結與評價

5.1 我們進行的這項探索實踐非常必要。

以上的實踐探索過程極大的提高了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管是那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交出自己的作品,盡管這些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還是停留于對一個事物的簡單重復與模仿,更有甚者連模仿都顯得力不從心……筆者認為這也正好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我們這一項實踐探索的必要性。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觀察與實驗”已成了學生們在實驗里利用早已提供好的器材重復前人實驗的代名詞,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天才少年的創意……從這一角度來說這一項探索也是很有意義的。在一年的實踐活動中,有一人獲“成都市青少年科創大賽”一等獎、三人次二等獎、六人次三等獎。

5.2 教師需要實現的“三個轉變”

①是轉變“學生觀”,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客體,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教給他們學習方法,讓他們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②是轉變“知識觀”,由以前的在教學中只重知識傳授向傳授知識和實踐操作、繼承創新并重發展;③是轉變“人才觀”,“優生”并不等于考試場上的高分而是知識、實踐創新并重發展的學生。

5.3 需要完善的地方

但這項工作的小結只限于筆者一年的實踐,時間很倉促再加上人力有限,很多的東西筆者自己認為尚需完善,筆者現仍在授課班級繼續探索總結,還想在以下幾方面作更進一步的嘗試:

①怎樣引導更多的同學從有創意的小制作向小創造、小發明方向發展。

②怎樣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公正合理的評價學生作品的標準。

③能不能讓學生用小作品替代課外書面作業而又不影響他的學習效果。

附部分學生的作品圖片及資料

制作名稱:浮力側重儀 作者:宋洋

制作原理: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一切侵入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當物體浮在水面上時,由力的平衡原理可知,它這時受到的浮力與重力相互平衡。

所需材料:圓柱形水杯一個、白紙一張、硬紙片一張、足量透明膠帶、錫若干(也可選用其他密度較大的金屬)實驗用砝碼、干凈的水、刻度尺、筆、小刀、蠟燭、火柴。

篇7

【關鍵詞】微課;可編程邏輯器件;考核方式

0 引言

《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是我?!半娮有畔⒐こ虒I”的核心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和“通信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選修課程,受益學生數量眾多。作為一門能夠直接應用于工程實際的技術課程,其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與當前電子信息、通信、計算機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的技術應用需求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熟悉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流程,理解自上而下的設計理念和模塊化設計策略,掌握可編程邏輯器件的基礎知識及開發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使用高級硬件描述語言獨立設計中等規模邏輯電路系統[1]。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備現代數字電子系統的設計能力,這為學生對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具有積極作用。

1 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筆者在《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與預期的教學效果仍存在一定偏差,主要分析如下:

1.1 在教學內容方面

側重于“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知識傳播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偏重于理論教學,與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特點不相吻合。雖然近年來,學校的實驗教學條件與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本課程的教學模式上,大多教師仍采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的單一進程方式,缺少“實踐-理論-再實踐-再理論”的知識自我學習與自我凝練的過程,實驗教學與相關理論教學在內容上的緊密結合性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1.2 在教學效果方面

由于本課程屬于電子信息類學科的專業課程,課程內容涉及多門專業基礎課,包括電路基礎、數字電路技術、計算機接口技術、編程語言等,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嚴密性,若任課教師不能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則難以讓所有學生都跟上教學進度,達到“滾雪球”式的教學效果。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每次在課程教學的后半期,授課班級基于本課程的學習情況會呈現較明顯的兩極分化狀態,大部分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課程內容,但是也存在少量學生對課程的基礎概念仍模糊不清。

1.3 在教學評價方面

本課程具有工科專業課程的一般共性,即課程作業和試題一般具有統一、明確的標準答案,主觀分析類型的考核方式相對缺少,這使得部分學生的考核成績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水平[2]。例如,本課程的設計習題往往存在幾種不同思路的解決方案,但是作者在批改作業、綜合測試及實驗考試的過程中發現,經常出現大部分學生,乃至全班都使用同一種解決方案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課程內容無法徹底理解,更難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3]。另外,課程考核方式的單一性也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出現借鑒,甚至抄襲他人作業的懶惰行為,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基于以上對《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特點、人才培養方向以及教學現狀問題的分析,為了滿足高層次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有必要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

2 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2.1 微課概念及特點

微課以構建主義為指導,利用情境教學法設計教學,通過創設典型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用情感活動加強認知活動[4]。微課是信息技術發展與教育變革時代相結合的產物,也是技術與教學應用融合的高級階段[5]。目前學術界對微課的概念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國內學者對微課的研究范疇包括“微教學過程”[4]、“微教學活動”[6]、“微教學資源”[7]等不同領域。微課的一般設計與制作流程如圖1所示。

微課的出現并不是對現有課堂教學模式的顛覆[8],而是對傳統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和資源拓展。微課以微視頻為載體,具有主題突出、目標明確、短小精悍、結構良好、資源多樣、應用靈活等特點,這使得微課可以支持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而且,微課的內容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適合于問題解決、技能操作、觀摩學習等小型教學任務,因此微課在工科課程教學活動中具有較為明顯的應用優勢。

2.2 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基于上述對微課的學習與理解,作者將微課與《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教學相結合,根據具體的教學問題及教學環境,靈活運用微課技術來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改善課程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使用微課為學生展示、講解、剖析本課程的工程實例,加深學生對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及其硬件描述語言的理解與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課程設計任務,通過自我學習和獨立思考,以微課的形式提交課程作業,形成一種新的課程考核方式。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微課的《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2.2.1 課程初始階段

《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可編程邏輯器件結構、硬件描述語言、軟件開發工具等多個部分,其學習思路與傳統的數字電路課程有一定區別。在本課程的初始階段,學生需要掌握較多的技術名詞與概念,如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CPLD)、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硬件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HDL)以及綜合優化(Synthesize)、知識產權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等。若是教師僅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述這些概念,則缺少形象性和直觀性,難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因此,在課程的初始階段,教師應該以微型教學視頻的方式,結合部分硬件實體展示,按照“概念-原理-技術-產品-應用”的學習思路,向學生講述本課程的基礎知識,吸引和促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較好地理解相關概念,從而激發其對本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2.2.2 課程進階階段

作為一門工程應用類課程,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眾多工程實例來理解、積累和掌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本課程的工程實例一般由硬件描述語言(VHDL或Verilog HDL)、邏輯電路圖、狀態圖(或狀態表)以及(功能或時序)仿真圖等多個部分組成。對于學生而言,長期重復“邏輯分析-代碼編程-仿真分析”的教學模式相對側重于理論教學,這不僅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聊,難以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而且也會在無形中割裂“電路設計-代碼編程-硬件實現”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產生本課程僅是一門“軟件語言”的錯覺。然而,若將實驗教學搬入理論教學的課堂中,一方面,課程的教學效果會受到實驗條件和實驗設備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每個工程實例的調試、綜合、適配、編程配置等階段均需要耗費一定時間,這將導致學生難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來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

因此,在課程的進階階段,教師應該挑選若干代表性工程實例,在課下事先制作微課,使用屏幕錄制和視頻處理軟件(如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錄像專家等)來展示可編程邏輯器件的軟件開發過程及其關鍵知識點,同時利用數碼攝像機或智能手機拍攝載入了設計文件的硬件系統的測試過程,旨在讓學生全面認識和掌握可編程邏輯器件的設計流程,從而進一步培養和增加其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本課程制作的微課課件實例如圖2所示。

2.2.3 學習應用階段

基于對本課程考核方式單一性所造成缺陷的考慮,本方案計劃在課程的學習應用階段,以微課為驅動,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向學生布置一批有一定的工作量,難度適中的課程設計任務,本課程的部分設計題目如圖3所示。課程設計任務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每組3~5人,選定其中一個課程設計,合理分工,利用已經學習的相關理論知識及開發工具,仿照其在課程進階階段所學習的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流程,以“邏輯分析-代碼編程-仿真分析”為內容,自行制作微課課件,在課堂中展示并且給予必要的補充說明,最終由任課教師評價其微課作業的完成效果及優缺點,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討論。部分學生制作的基于課程設計的微課課件如圖4所示。

因此,在課程的學習應用階段,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課程考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另外,本課程的一個特點是相關的軟件開發工具多樣化,包括Quartus II、Max+plus II、ModelSim等,軟件功能較為豐富,因此學生可以在實驗室之外,不需要借助硬件實驗箱或開發板,也可以較容易地實現對硬件描述語言的功能仿真和時序仿真,這也是學生能夠以微課形式提交課程作業的必要條件。

2.2.4 課程復習階段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較為繁雜,涉及的技術領域較為寬廣,學生需要通過對大量工程實例的學習、實踐來積累經驗。然而,這也往往會導致學生在課程的最后階段,重點關注于電路設計方案及代碼編程策略等方面的應用學習,從而忽視了對本課程內容整體性與系統性的掌握。

因此,在課程的復習階段,教師應該將微課課件凝練為知識點,并且通過對學生闡述和分析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來總結和歸納本課程的學習路線,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課程體系的理解,實現“點-線-面”全方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本方案的四個階段相輔相成,順序遞進。將《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教學與微課相結合,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穎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任課教師提供新的課程考核方式,達到強化本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

2.3 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的特色

1)將微課概念引入工程應用類課程:《可編程邏輯器件》,進一步擴展微課的應用范疇,增加本課程的先進性、現代性和開放性;同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2)能夠改善本課程的考核方式單一性問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學生掌握本課程教學內容的考核機制。

3)借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進一步將本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豐富和完善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不斷深化的能動的辯證學習過程,促使學生熟練掌握課程內容,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3 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可編程邏輯器件》課程教學的現狀問題,以達到有效教學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標,提出了將微課概念引入本課程理論教學課堂的教改思路。在充分考慮本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借助于數碼攝像機或智能手機等常用設備,以及屏幕錄制和視頻處理軟件,總結和歸納了切實可行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在下一步工作中,作者考慮將微課應用于其他工程應用類的課程教學中,進一步探索微課在該領域課堂“教”與“學”應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巧文,楊亞萍,朱仲杰,等.基于CDIO理念的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教學方法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19).

[2]龔學余,朱衛華,單長虹,等.“可編程邏輯器件及應用”課程的實踐教學[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04).

[3]陳力穎.《大規??删幊踢壿嬈骷O計》課程實驗考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52).

[4]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 2013(04).

[5]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等.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7).

[6]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篇8

【關鍵詞】Web2.0;混合式學習;混聚;學習系統設計;學習支持服務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08―0021―05

一 問題提出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概述

當前,以互聯網技術代表的信息通訊技術(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發展與應用進程之中。隨著網絡接入設備的普及、接入速度的提升,以Web2.0為代表的互聯網應用已越來越多地涉入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之中。特別是被稱為“數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年輕一代,幾乎每天都在使用計算機、智能手機、PSP等內置聯網功能的計算終端,并利用電子郵件、文字信息(手機短信或即時通訊)、在線聊天或諸如“魔獸世界”等虛擬世界進行人際交互??梢哉f,以互聯網應用為代表的數字體驗已經成為年輕一代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年輕一代對數字生存的倚重及其在虛擬生活中投入的大量精力,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蘊含了很多有待挖掘的教育潛力。首先,越來越普及的聯網終端提供了傳輸和展示交互式多媒體學習資源的極佳渠道;其次,在適當的引導與自我管理之下,現有技術環境可以很好地支持學習者的非正式學習,除了以資源、技術等方式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之外,還能以時間管理、認知輔助等方式支持與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最終使個人學習生態(Personal Learning Ecosystem)健康演進;第三,聯網終端及其應用系統變革了人類社會的通訊方式與互動結構,學習者可以按任務、興趣、人際等多種維度構建學習共同體并進行交互。ICT的這一特征,也與近十余年來關注建構性、情境性、社會性的學習觀不謀而合,可以說ICT已經為新學習理論下開展以技術為中介的學習提供了基礎條件。

基于以上原因,教學設計者如何利用新興的ICT特別是以Web2.0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利用泛在數字生活資源的教育潛力,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資源及學習支持服務等方面的變革,轉變學生學習理念,提升學習效果,成為一個必須關注的研究課題。所謂Web2.0,主要是指自大約2003年興起的,以RSS(Atom/Jason)、Tag、Ajax等技術為基礎,以Blog、Wiki、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s,SNS)、社會書簽等應用為載體,以用戶創建內容、注重集體智慧積聚和用戶體驗等為特征的一種互聯網應用形態。當前,對Web2.0的關注早已不再是技術領域的專利,實際上它已經極大地影響了當前經濟、生活、教育等諸多社會活動的運作方式,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以Web2.0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本身也應該是學生(特別是高校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理應成為新時期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重要研究內容。

國內外研究者對新互聯網技術的教育應用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關于Web2.0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占據了主要部分。部分學者探析了Web2.0的技術特征及對教育教學的啟示,建議Web2.0技術應納入21世紀教師的必備技能之一[1]:研究者認為Web2.0具有“可寫”(Writable)性,有助于吸引學習者參與學習內容的創建,從而獲得更深的學習體驗[2];同時具有明顯的社會性,能引導深入的人際互動,構建多維的、高內聚的在線學習共同體;此外,Web2.0可以營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人學習生態(環境)[3]?;赪eb2.0技術的教育實踐也很普遍,研究者對Blog[4][5][6]、Wiki[7]、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8]等技術形態的教育應用進行了大量嘗試,以社會網絡為例,僅在SNS站點Ning中,以“Education”為主題的在線共同體就已達到4995個[9]。國內研究者對Web2.0教育應用的研究也同樣表現出極大熱情,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同時包含“Web2.0”和“教育”、“教學”或“學習”關鍵詞的記錄在短短三、四年間已經達到235條,就研究內容上,既有對Web2.0教育應用理論分析與探討[10][11][12],同時相關的實踐也在各級教育系統中廣泛開展,研究者除了將Blog、Wiki、社會書簽等Web2.0應用作為開展英語、化學、文獻檢索[13][14][15]等課程的支持平臺外,有的還將Web2.0應用技能作為學習內容進行課程化建設[16]。

可見,以Web2.0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技術的教育價值已為教育工作者所共識,但由于Web2.0這一概念框架本身技術架構龐雜、應用形態多樣、更新發展迅速等特點,加之相關研究也缺乏明晰的范式與研究方法加以借鑒,因此對于這一新技術對學習的影響因素、動力機制以及對新技術環境下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仍有需要不斷地進行深入研究?;诖朔N考慮,本文試以浙江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系《人類學習與認知》課程進行的混合式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基于互聯網絡服務設計與開展混合式教學。本文介紹了以Google Sites(協作平臺)為核心構建課程資源站點,并依賴Google Groups(討論組)、微博客、社會網絡和即時通訊軟件等公共Web2.0應用規劃和設計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的方式與方法。

二 基于公共互聯網服務的混合式學習課程規劃與建設

1 課程概況

《人類學習與認知》為浙江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核心課程,計3學分48學時,規劃于本科第4學期開設。課程內容包括三大模塊:1)學習科學發展中的主要學習理論流派;2)影響學習績效的個體認知心理與群體認知因素;3)當前ICT背景下進行學習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本課程一方面是對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前期有關“學習理論”的系統梳理,同時也是對“技術支持學習”這一本專業重要研究領域的引領與指導。課程設計者希望借此促進學生搭建理論與技術的橋梁,提高個體和組織學習的效能,推進知識創新的組織方式、支持策略與激勵機制應用,能以系統、整合的、生態觀的方式開展設計、開發、管理與評價ICT支持下的人類學習活動。

2 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規劃

依據課程特點與教學目標,研究者規劃采用混合式教學的方式。在課程站點設計上,研究者希望除基本的在線學習功能外,還為學生提供及時、多渠道的課程資源獲取方式,以使學生能以即時通訊、Web、E-mail、移動終端等多種方式參與學習共同體交互,將學習融入學生日常數字生活,整合正式與非正式學習,為學生創建一個一體化的學習生態。

為更好地進行課程規劃,研究者于2008年12月提前對選修該課程的部分學生進行了前期調研,內容包括學生對課程內容的了解、已有的技術基礎以及對課程的期待等。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課程中涉及到的理論只停留于對一些名詞如“行為主義”、“建構主義”等的了解,而對于理論的意義和整體脈絡較為混亂;在技術方面,選修學生均自備電腦,每周平均上網時間約為18小時,每周平均使用即時通訊工具QQ與社交網站校內網(省略)超過8小時;同時學生對課程擬提供的多渠道、多維度的技術支持系統期待較高。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基于以上調查結果,研究者采取了以下策略開展本門課程教學。

(1)在資源提供方式上,使用公共互聯網,基于Google協作平臺和討論組、微博客(選用“飯否”、“嘀咕”)、社會網絡(選用“校內網”)進行課程資源建設與信息。

(2)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及案例教學法。同時,為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與能力,結合教學內容的邏輯體系,對各學習模塊設計了相應的學習活動,最終擬定的學習活動規劃如表1所示。此外,課程還設計了一個貫穿整個學期的學習任務,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基于網絡平臺進行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

(3)在教學組織與學習支持服務上,課程采用了本、碩互動的組織方式,由預修過本課程的4名碩士二年級研究生擔任本課程的助教,通過面對面、電話及課程互聯網平臺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同時鑒于研究者先行研究[17]中已驗證同伴互助學習模式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學生的互相支持與自我服務方面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兼職管理員制度,吸納部分學生參與課程建設與學習支持。

2、注冊微博客并綁定即時通訊、跟蹤課程內容更新微博客

2 2009年2―3月,18學時 學習基本理論(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 1、學生在社交網站中為學習理論家創建個人頁面;

2、學生將學習理論家的觀點制作成一個專題學習網站;

3、學生小組間作品互評、展示與終評。

3 2009年4月,12學時 新興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社會與情境取向的學習論、非正式學習等) 1、學生小組協作學習生涯規劃知識,完成個人大學四年生涯規劃,集體策劃一個面向新生的生涯規劃教育項目;

2、對策劃生涯教育項目的過程進行會話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分析集體協作的發生過程。

4 2009年4-5月,12學時 新興學習技術與學習設計 1、基于公共互聯網服務規劃與管理個人網上活動生態;

2、基于公共互聯網服務進行一個具體的學習內容的教學設計。

5 2009年5月下旬,3學時 課程內容梳理與總結 無

3 課程站點的設計與集成

課程站點作為混合式學習中在線學習部分的起點,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資源,也是學習支持服務設計的技術基礎,是課程資源信息、師生和教輔人員交互的中樞。根據本課程規劃的功能需求與應用流程,研究者最終選定Google Sites作為課程門戶站點(sites.省略/site/coglearning/,圖1),Sites可以創建頁面(Pages)、列表(Lists)、公告牌(Announcements)、文件夾(File Cabinets)和面板(Dashboards)等5類Web對象,可以滿足Web資源建設的主要功能;同時支持無限分級、文檔附件、多人協作和版本管理等功能,便于開展基于Web的協作活動; Sites還可以Web部件的方式混聚與利用Google Docs等外部應用和資源。

依據課程內容、先行調研并輔以運行過程中的持續修正,課程站點最終模塊包括課程簡介、學習指南、最新公告、教學日歷、課程資源、課外閱讀、每周電子報、課程討論區等9部分。

功能模塊 功能說明 實現技術

課程簡介(主頁) 課程及師生基本信息、課程最新動態展示 Google Sites頁面

學習指南 課程目標、評價方法以及學習方法指南 Google Sites頁面

最新公告 課程相關的通知、公告以及資源信息 Google Sites公告牌

課程大綱 提供課程教學大綱及各章節學習目標 Google Sites頁面

教學日歷 提供教學進程安排及資源建設動態 Google Sites列表

課程資源 提供課程面授講稿、學習活動規劃,階段學習成果展示等 Google Sites頁面、文件夾。其中在線課件由Google Docs后嵌入(同時也以文檔附件形式提供PDF版本下載)

課外閱讀 提供各章節相關的課外拓展閱讀資料 Google Sites文件夾

每周電子報 由助教和學生兼職課程管理員收集并編輯的電子小報,用于展示學生每周心得、制品及推薦的優秀資源。 Google Sites公告牌

課程討論組 兼有郵件列表與Web討論區功能,提供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交互 Google Groups郵件列表

其它資源 提供了微博客(飯否、嘀咕)和社交網站(校內網)的課程資源更新源 基于GMail、Google Groups、飯否、嘀咕等服務混聚而成

4 學習支持服務的設計

在以技術為中介的學習活動中,學習支持服務的作用尤為重要。本課程學習支持服務設計主要依循三條思路,一是發揮學生者自我服務的意識與作用;二是注重學習群體的建設與學習氛圍的營造;三是提供多源、泛在的信息資源,支持學習者的非正式學習。

具體的講,除了提供課程討論組、教師及助教定期答疑等常規支持服務形式之外,本課程還在以下兩方面進行了嘗試。

首先是征集部分學生承擔學生兼職管理員,他們與研究生助教協同參與課程網站建設、討論組釋疑解惑等支持服務;此外,管理員還負責維護一份稱為“每周電子報”的在線雜志,用于收集全體學生每周在課程學習方面的經驗、心得、作品以及分享的網絡資源。采用這一方式的用意一是為了創建學習者共同體;二是以點帶面,激發學生生成自主意識。此外,研究者組織優秀學員定期召開會議,交流、探討并分享課程學習的經驗,期望以模仿學習的方式,誘導其他學生的非正式學習。

其次,從技術的角度整合公共互聯網技術,規劃與構建多源、立體的學習支持服務網絡。出于引發學生在日常網絡生活中的偶發學習的考慮,研究者采用混聚方法設計實現了以微博客為中介,面向學生即時通訊工具(如QQ/MSN/Gtalk)和社交網站(暫時支持校內網)的信息推送機制。首先是課程站點的更新信息自動通知管理員,并由管理員審核后通過郵件轉發在討論組(groups.省略/group/coglearning),而討論組的所有更新(包括師生創建的交流主題)均以RSS源的方式混聚自動更新課程微博客(省略/coglearning 或省略/coglearning),考慮到學生較多地使用社會網絡,研究者同樣利用微博客站點的插件將更新信息同步至至建于社交網站校內網的信息帳號(省略/profile.do?id=230650652 )。這樣,學生只需要注冊相關的微博客服務或社交網站并將課程的信息帳號加為好友,即可以及時地接收課程資源、師生交互等方面的最新動態,在將自己的微博客與即時通訊軟件綁定后,還能在QQ等即時通訊軟件中及時了解課程動態。另外,由于課程服務采用的Google討論組具有郵件列表的功能,因此師生也可以通過收發電子郵件實現及時接收課程信息,并參與異步的討論。本研究中課程信息資源的最終流程如圖2所示。

三 應用效果及討論

1 應用效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研究者依據學生到課注冊率、學習活動成果、課程作業、課程考試以及研究者編訂的調查問卷,對課程實施效果進行了綜合的評價。

從課程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到課注冊情況較好,兩個平行班的平均到課率分別達到93%和87%,當然由于研究設計上無法應用組間比較進行檢驗,這一數據無法證實與課程組織方式之間的相關程度,但就此數據大致可以判斷,學生對課程的組織方式持有認同感和歡迎的態度。從課程學習活動成果、課程論文及期末成績的分析來看,絕大部分同學除了對課程內容體系有了較全面的掌握之外,對于課程講授的相關技術有了更多的理解,對于技術的教育化應用意識也有所提高。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此外,研究者還采用自編訂的問卷就這一課程組織方式對學生學習方式、知識習得、技能掌握、學習態度與學習意識改變等方面影響進行了更為全面的評價。首先,研究者采用德爾斐法(Delphi method)分兩輪向領域專家征求意見,同時結合對目的抽樣樣本進行的深度訪談,最終編制成一份包括課外學習情況、課程內容掌握、技能掌握、技術教育應用設計與應用能力等四個維度共25題的自編問卷,經試測并修正后對87名修讀課程的學生進行調查(其中有效問卷82份、有效率94.3%;問卷信效度分析Cronbach α=0.775、KMO=0.685)。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于基于協作平臺的,師生協作構建課程網絡資源、基于微博客與即時通訊等方式提供及時課程更新信息通知、學生兼職管理員制度等課程組織形式具有較高認同度;另外,借助多源信息通知的技術機制來引發非正式學習的設計也獲得明顯效果,學生借由這一方式引發的課外自主學習達到4.3次/周和3.1小時/周之多,而學生在同時期修讀的同類其它課程上,每周的自主學習活動則為1.7次和1.2小時,效果較為明顯。用于調查學生對課程組織方式的Likirt 5點量表(1=完全不認同 5=非常認同),顯示學生對這一課程組織方式的總體接受程度較高,如表3所示。

此外,學生也普遍認為這一課程組織方式調動了其對課程學習的主體意識與參與熱情,有助于其知識與技能的習得。對選修學生對課程學習效果的調查(采用李克特5點式量表,1=完全沒有效果、5=非常有效果)結果也顯示課程結束后學生在課程內容體系把握、相關的技術應用能力,特別是學生對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選擇、設計與規劃技術支持的意識與方法等方面有較佳的效果,如表4所示。由此可見,學生在知識、技能與應用意識等方面較好地達到課程設計的預定目標。

總之,本研究的結果證實,這種新課程設計與組織方式有助于大學生的學習,該研究對新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情境中的應用提供了一種新的經驗。

2 問題以及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不足,需要在進一步研究中做更為深入的探討。

(1)要使這一較多融合了非正式學習的課程組織形式具有實效,首先前提是學習者發揮主體意識,意識到學習是自身成長的自覺訴求。但實踐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卻缺乏這種對個人意義的追求,只是將課程學習視為任務,處于被動化。這影響了學生對課程設計思想的理解,并限制課程學習效果的拓展和深化。

(2)在設計本課程之初,研究者試圖發揮多樣的計算技術來幫助學習者學習,但在應用中發現學生對于相關的技術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課程前半期在技術支持上的不足,限制了技術對學習的支持力度,直至課程后半期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并建立以兼職管理員制度為核心的同伴互助機制后情況才有所好轉。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不是專門為教育而設計的,而課程是有著嚴密組織與邏輯結構的教育項目,當將其放置在公共互聯網上時出現了諸多限制,特別是在任務分發與作品統一回收、多系統之間同步學習內容等方面也偶有捉襟見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