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培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1 05:3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夜校培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第一批共完成xxx培訓101名,xxx培訓461名;本年度第二批完成x類xxx培訓325名,x類xxx培訓625名,共1512名,較好地完成了中標任務。每期培訓后進行教學反饋,從學員的反饋調查統計看來,總體滿意率高達98%,受到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充分肯定。
從9月初到1月底,為完成任務,我校積極開展工作,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的工作。總結本年度的企業職工培訓,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一些經驗:
1、尋找培訓技術支撐的重要性:培訓應該有實效,切實為企業解決問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得到企業的歡迎與長期的合作。但自身的培訓技術畢竟有限,尋找強有力的技術后盾才是上策。中標后,再次與xxx公司合作,開設現代企業員工綜合技能及營銷能力提升培訓課程,該課程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對企業員工進行職業技能、職業素養、以及與高層客戶打交道的營銷技能提升培訓,為企業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提升企業效益。
2、搭建培訓課程展示的交流平臺:好的東西也需要宣傳與展示,讓企業知道我們這個學校,了解我們培訓的課程也是重要的一步。學校開設的xxx綜合素質培訓項目,很好的為學校的企業職工培訓開設了一個展示與交流的窗口,該項目開設的形式豐富的職業心態、職業禮儀等課程為企業培訓負責人有了一個事先了解的過程,培訓合作建立在相互了解與信任的基礎上,是件愉快的事情。
3、做好詳細的企業現狀的調查工作:企業職工培訓要切實為企業解決問題,培訓前做好企業的調查了解工作,做好一份完整的方案,是很重要的。為此,每與一家公司合作,我校都事先派專業培訓講師到公司各個部門與負責人、小組長、職工進行座談,詳細了解企業的情況與職工的困難,象xxx公司底下有許多個分公司,我們會花幾天的時間到各縣區去走訪,受到企業的歡迎。
4、提供豐富多彩的互動的培訓方式:培訓的效果與培訓的形式也有很大的關系,我校引進的是當下最流行的互動式的培訓方式,上課形式以活動與游戲為主,課堂一掃以往的沉悶氣氛,非常活躍,講師主要以提問與引導為,通過活動讓學員自發地感悟,學員也很容易接受,這種培訓方式受到學員的歡迎,學員反映這樣的培訓收獲很大。
5、做好培訓后的善后服務工作:為使員工返回工作崗位保持培訓時的良好心態,發揮培訓時所學的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訓結束后,我們都會為企業提出合理的監督管理方案,并定時到企業回訪,做現場指導,這個做法大大提高了培訓的效果,企業領導也非常感謝我們的服務。
以上是本年度所做工作的一些回顧,在以后的工作中好的方面要保持并在原基礎上去努力再提高,不足之處還需領導的指導并向其它培訓單位多多學習。明年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篇2
——“國培”總結
這次有幸參加了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我收獲頗豐。國培送培到校,精準培訓,讓我們在工作之余,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謝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的各位專家。歐陽處長高屋建瓴,陳朝老師活力四射,陸燕老師親和認真,左芊老師熱情洋溢,銀椅淇老師學識淵博,姚麗娜老師耐心細致,江波老師積極專業,尹春玲老師謙虛細心……他們不辭辛勞,從長沙來到澧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職業教育的理念與經驗。
其次,通過這次培訓,自己進一步明確了職業院校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以及對教師個人成長的作用。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改革。于是,自己在教學中多了些反思,我們很多時候考慮問題都是說學生的多,很少能夠從自身出發,多問問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還需要改進等等。今后,我將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同時,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探索,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學觀。
再次,聽專家、教授們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關于微課的制作,關于課程體系的開發,關于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關于PPT的美化等等,這些有效的課程,我都收獲滿滿。今后,我將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愛崗位,愛學生,愛教育,把教育事業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積極探索,勇做一名默默無聞的耕耘者。
最后,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提升。一段時間的國培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的是科研型的教師。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要明確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標: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學生實際進行思索,在行動中研究——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案。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
篇3
摘 要 要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安全,農民工整體素質的高低與否是關鍵原因之一。因此,許多施工企業逐步重視農民工的業務和素質培養工作,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如何在施工企業廣西路橋集團工程項目中建立“民工夜校”,提出提升農民工整體素質的方法,促進企業收獲經濟、人才、社會三大效益。
關鍵詞 施工 企業 民工 夜校
項目是施工企業的對外形象窗口,而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民工組合成的作業班組,則是項目建設的主力軍,一直以來,農民工兄弟都有著淳樸實干、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但是由于農民工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安全生產知識貧乏、法制意識淡薄以及較差的文明衛生習慣等情況制約,施工現場班組人員野蠻施工,罔顧他人和自身安全,打架斗毆、群聚賭博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切實解決農民工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農民工隊伍整體素質、完善農民工教育管理、以適應現代化工程建設需要和創建安全文明工地的要求,建立一支實踐能力強、技術熟練的“藍領隊伍”,廣西路橋集團公司工程項目“民工夜校”應此而生,項目“民工夜校”主要利用夜間、雨季時間進行教學,即提高了農民工的技能,確保施工安全,也豐富農民工的業余生活,減少了農民工因工地生活空乏無味,出現聚賭、打架滋事等現象。
一、項目民工夜校活動措施
(一)領導高度重視,確保教學硬件設施投入,形成教學框架
由于項目農民工的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要辦好民工夜校就要在教學硬件和軟件上狠下功夫。為此,項目部夜校籌備小組深入各勞務班組中,了解農民工想學什么、能學什么,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經過半月摸底調研,項目基本掌握了項目農民工的情況,制定了可行性較強的民工夜校管理制度、民工夜校章程、民工夜校學員守則,并由項目經理擔任校長,項目書記擔任教學主任,項目專職安全員擔任夜校專職教師,各班組長擔任班長,形成規范的教學模式。同時,項目巧妙地利用項目職工之家作為夜校教室,配備了基本教學設施,如電腦、投影儀,黑板,影碟機,電視機等;在教室開辟學習園地,放置書籍、報刊,做到“制度上有安排,內容上有布置,時間上有保證”,保證了民工夜校的正常運轉。
(二)開設有針對性專題課程,保證夜校教學質量,形成學員主動學習的氛圍
有了硬件的保證,項目民工夜校框架已基本成型,但是要真正發揮夜校作用,重點還在怎么編制教學教程、怎么帶動農民工學員主動學習,改變陋習,樹立正確的安全文明意識。向農民工學員授課,教學教材及授課老師都要精挑細琢,講課內容過于學術,講課技巧過于書面,學員就不容易接受,會產生厭學、抵觸,甚至逆反抗衡的情緒。
1.精心編排,聘請內外部教師授課,豐富學習內容,拓寬知識面。
在師資方面,夜校積極聘請公司職工大學老師、當地檢察院負責人等人員給農民工講課,開設施工業務技能、安全法律法規、道德文明、衛生知識、農民工勞動權益等課程,組織部分學員到當地監獄參觀,讓農民工學員真正知法、懂法。
此外,項目還從施工班組中挑選出部分技術骨干,經過培訓后聘為夜校教師,從農民工中選出的老師授課,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講得實在,聽得有味,而且形成“大家想當老師,大家爭當老師”的意識,營造“學、趕、比、超”的氛圍。
開工至今,項目夜校已組織外內部老師授課達30余次,授課學員近1130人/次,出勤率達95%,一次性考試合格率達96%以上。
2.利用“施工流動課堂”載體,既增強趣味性,又能提高學員動手能力。
項目夜校創新開設施工“流動課堂”,采用觀看錄像、實戰講解,動手演練等多種教學方式,豐富夜校教學形式。項目因地制宜,把夜校教學場地移至施工現場。如組織不同班組學員交叉檢查,相互指出安全隱患,提出怎么整改,再由夜校老師進行點評,通過實地演練,將安全意識灌入學員心中;定期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活動,設置獎金,提高學習趣味性和競爭性;結合施工季節和工作重點,舉辦臺風、火災、防高空墜落應急演練,觸電、水中救援實戰演練,提高了學員的應急能力和操作技能。
“流動課堂”改變以往其他兄弟學校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質量不高的弊端,增強了教學趣味性,提高了學員的實戰能力和應急能力。
3.推行持“安全合格證”管理措施,只有通過考試才能上崗。
要保證農民工能通過學習,真正掌握崗位業務知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就必須要有考核衡量標準,夜校創新執行從業人員持“安全合格證”上崗措施。農民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專項安全交底教育,只有通過相應級別的安全知識考試,才能上崗就業。如果農民工要轉換崗位,就要再次進行該崗位的級別考試,持證多少合格證,就有多少崗位可以選擇,這樣既增加了學員主動學習、主動考試的意識,也確保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全面、深入。
(三)關心學員生活,重視農民工生活質量,將關愛送入學員心中
除了開班授課,項目還利用民工夜校這個平臺,組織學員集體觀看露天電影,舉行各種體育競賽,想方設法豐富學員的業余生活。同時,項目夜校還在生活上關心照顧學員,項目夜校定期組織免費體檢;統一發放床單、被套、草席;酷暑嚴寒統一發放防暑藥品和保溫用品;每年秋季開學時,提前發放工資,幫助部分困難學員解決子女讀書問題,確保了袍江大橋全體參建人員生活和諧。
二、項目夜校辦學成效
(一)辦立民工夜校以來,施工現場“臟、亂、差”、材料浪費嚴重、危險作業等現象明顯有所改善,各種違章施工、野蠻作業等不文明狀況逐漸減少,項目獲評省 “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稱號。
(二)農民工的安全意識加強,技能操作和整體素質得到提高。由于教育深入人心,項目農民工安全生產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進入施工現場都能自覺規范佩戴安全帽,高處作業能自覺系好安全帶。項目過程未發現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三)項目農民工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酗酒鬧事、打架斗毆、聚眾賭博的現象沒有了,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存在需改進的方面
(一)培訓時間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有待提高。由于施工行業生產任務重,為了不影響生產,所以集中培訓時間緊,內容多,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學習效果還不是最佳。
(二)培訓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創新。項目聘請的老師水平參差不齊,內容不夠豐富,隨意性較大,且在內部講師的推選、管理上還存在不足。
(三)培訓實效性和針對性還有待提高。由于時間、人手等各方面原因,沒有注意了解和跟蹤培訓效果,不能根據反饋情況改進培訓工作,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培訓的效果,教學的質量。
四、改進措施
(一)確保培訓時間、經費的投入。要做好民工夜校培訓工作,時間、投入要得到保證。施工單位工期緊,生產任務繁重,大家都很忙碌,都有做不完的事,要靜下心來學習很難,但沒有學習就沒有提高,因此要進一步處理好工學關系,達到雙贏。
(二)提高內外部培訓師的師資水平。要豐富夜校教學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項目將連同公司職能部門及其他兄弟項目,形成企業內部民工夜校教師的聘用機制,通過建立師資庫,統一對選的農民工培訓師進行系統培訓,實踐授課考核合格方能開始授課,增加自我提高的壓力、動力。另外,讓要農民工培訓師要參與負責起內部教材的編寫任務,從總結中提高,真正形成多元化辦學、立體化教學。
篇4
一、在培訓中注重突出育人職能,力求“以德潤心、以文化人”
松原市農廣校注重發揮農業科技教育綜合優勢,在培訓中突出育人職能,注重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員,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學員,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學員,用優秀的作品鼓舞學員,力求“以德潤心、以文化人”。一是倡導引入中華傳統文化,用傳統文化引領農民培訓工作。在《松原日報》開設“農民國學課堂”,講解《弟子規》、《三字經》、《增廣賢文》等國學經典,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加入到學習弘揚傳統文化中來,同時,在松原市農廣校網站等涉農網絡媒體上,持續講解國學文化,逐步延展和傳授國學精華。與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聯合開展“國學下鄉”活動,深入村屯進行巡回講解。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抗戰勝利70周年,在學員中通過開展學習抗戰史和參觀中國人民紀念館、楊靖宇將軍犧牲地、虎頭要塞紀念館等活動,重溫歷史,牢記使命,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深深根植在農民學員的心中。三是開展“做新型職業農民,走現代農業之路”詩歌賽活動。在《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出臺后,組織學員開展“做新型職業農民,走現代農業之路”詩歌賽,共征集了20名學員的35首詩歌作品。活動弘揚了主旋律,堅定了學員們在土地上就業創業信心,培養學員“我是農民我驕傲、我是農民我自豪”的積極心態。進而引領他們積極投身吉林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宏偉實踐。
二、在培訓中注重以國家項目為主導、地方項目為輔助、社會化項目為補充的培訓模式
2014年開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在強調培訓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訓效果的運用。通過培訓一個、帶動一批,讓國家的惠農工程深入人心;在市委組織部、市農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長江以北首家“學歷+技能”的開放式農民學院。作為地方項目,每兩年作為一個周期,培育農村實用人才。致力于把農民學院打造成農村致富帶頭人孵化器、農村黨支部書記孵化器和農村專業合作社孵化器,目前,學院已發展黨員積極分子21名,占學員數量的21%,確定近期發展對象2名,上半年擬轉為正式黨員1名。有12名學員在學習期間成立了自己的農業(農民)種植(養殖)合作社。有15人進行了種植業結構調整,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社會化培訓項目作為廣校培訓工作的延伸,兩年來,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培育農民近千人。2016年,通過這種方式培育了新型農民,同時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近200人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松原市農業植保應急救援隊,在全市范圍內采取科學的農作物統防統治措施,推行農用無人機航化作業方式,為各鄉鎮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提供有償航化服務,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三、在培訓中注重運用“互聯網+”思維,努力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新方式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把“互聯網+”思維引入農民培訓工作,實施了多項提高農民素質的培訓措施,培訓工作取得明顯效果。一是探索開設農民素質提升大講堂。2015年年初,創新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打破了項目的局限性。開展了農民素質提升大講堂活動,依托YY平臺建立的松原市農民素質提升大講堂,以開放式的網絡授課為主,已經成為松原農民每周一次的科技盛宴。冬令時每周六晚6點,夏令時每周六晚7點。每節課90分鐘,60分鐘講解,30分鐘教師和學員互動。師資力量來自域內外涉農領域的專家、市(縣)農廣校骨干教師和農廣公益專家教授進行授課。授課內容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涵蓋農民素質提升和農村生產發展的10個方面。2015年全年共授課48次,受益學員及農民23000多人次。2015年5月初,吉林省農委領導在考察該項工作后,決定在恰當的時候,將大講堂活動升級為省級平臺,讓全省農民受益。二是持續開展“空中課堂7411”行動。“空中課堂7411”惠農行動作為市農廣校的拳頭項目,通過熱線、網絡、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交織,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教育和培訓農民,推廣和傳播農業科技。行動設立了涉及農業、畜牧、法律、醫療等方面的7條農廣公益專家熱線;建立了松原農廣公益、松原農廣創業、松原農廣采摘、松原農廣信息員4個網群;開辟了《松原日報》“新型職業農民培育”1個報紙專欄;開播了松原電視臺《農廣直通車》1檔電視節目。農業科技傳播不僅覆蓋松原市1123個行政村3000個自然屯,更有松原周邊肇源、大安、雙遼,農安、榆樹、德惠等地農民朋友受益。自行動開展以來,已接聽熱線6萬余個、回復網絡咨詢8000多人次;刊發農村實用新技術60期、文章87篇;制作電視節目23期,刊播69次。2015年,專家熱線已增至10條;網群已增加至12個;報紙專欄增加至兩個;電視欄目增加至2個。“7411工程”已突破原有服務范圍,并呈逐年擴大的勢頭,業已成為松原市農廣校服務三農工作的一個概指。三是成立農民科技夜校。在吉林調研時指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作為農民培育的專門機構,探索建設好農民科技夜校,培育好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就是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最好體現。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離不開農民自身素質的提升。開辦農民科技夜校可以幫助農民掌握更多的農業科技知識,盡快成長為新型職業農民。截至目前,依托YY網絡課堂建設的6所農民科技夜校運行情況良好,深受農民朋友歡迎。農民科技夜校是把原有分散收聽農民素質提升大講堂的農民集中到具備條件的村部,集體收聽收看。便于農民朋友之間隨時探討和交流農業生產問題,培養農民的集體意識和科技意識。2016年,將重點探索把夜校建在合作社上,讓科技夜校更多地惠及廣大農民。
四、在培訓中注重有針對性地建立教學實訓基地
一是圍繞生態觀光農業確定教學實訓基地。結合自身工作特點,積極參與松原市“美麗家園”行動計劃,成功挖掘出賀什勒草莓、哈拉毛都梨花這兩處集教學、采摘、觀光、旅游為一體的鄉村美景,并組織農業專家無償扶持這兩處的果蔬產業,著力打造享譽松原的生態農業基地、休閑觀光旅游基地。賀什勒草莓基地與哈拉毛都無公害果蔬基地的建成,不但為今后的松原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供了必要的教學實訓基地,而且豐富了哈達山旅游觀光帶的內容,使游水庫、賞梨花、謁王府、品江魚、挖野菜、感受綠色休閑農業成為有機整體,從而形成與查干湖東西呼應的大旅游格局。二是圍繞全市糧食增產目標確定教學實訓基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2015年,松原市糧食生產目標為800萬噸。政府有號召、廣校有行動。松原市農廣校作為松原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主體單位、農技推廣的重要部門,有責任、有義務為全市科技增糧做貢獻。通過開展“萬畝農作物高產示范工程”,市農廣校協調社會資金30萬元,扶持21戶農民,建立了26處高產示范基地。輻射和帶動各縣市區部分農戶采用科學種植方式超過1萬畝。采用良種+良法的方式進行作高產物栽培,具體方式為保護性耕作+大壟雙行+水肥一體化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超高產栽培技術,經過近一年的教學和生產實踐,各個示范基地均發揮了很好的教學作用。2015年10月9日~11日,農業部及省市相關專家對市農廣校(市農民學院)及其合作企業承擔的高產示范項目進行了測產。測產結果表明,超高產綜合栽培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增產作用,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該技術在干旱及土地相對貧瘠地區有明顯優勢;適合在松原地區大面積推廣。
五、在培訓中注重后續跟蹤指導服務,力求把創業學員扶上馬,再送一程
兩年來,通過多種方式對三個類型的學員進行了155次回訪。在廣校的支持和鼓勵下,張澤濤、李秀梅、楊影等52名學員通過土地入股,加入到當地規模較大的合作社;秦海、于淼、于春雪等46名學員成立了自己的農業種植合作社,帶動鄉村四鄰共同發展;劉宏勝、吳曉紅、朱小龍等78名學員擴大了生產規模、購置了大型農機具。學員劉運通成立的龍源合作社今年被評為國家級合作社,國家扶持480萬元農業機械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學員郝建立鵬發農民特色種植合作社,與農民簽訂粘玉米種植合同,形成自己的品牌并實現了網上銷售,產品賣到了北上廣,在今年玉米臨儲價格下調的嚴峻形勢下,找到了一條產業結構調整、農民持續增收的新路。此外,還聯合市委政策研究室,依托松原市農廣信息員渠道,下發了近3萬份的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調查問卷。2015年,利用自身的多個網絡平臺、龐大的農廣信息員隊伍,以及松原電視臺、松原(微博)等媒體渠道,在全市農民中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宣傳普及,并進行海選招生。招生宣傳播出后,僅7天時間,報名人數就突破預期名額。同時,在工作中幫助多家合作社、公司、企業辦理合作社注冊登記、協調合作社信用貸款、聯系世行項目、協調土地收益質押貸款、申辦吉林省著名商標、協調疫苗,幫助學員企業聯合采購產品包裝。在學員創業過程中,為所有學員免費聘請法律顧問,建立學員網群,相互借鑒創業經驗,分享心路歷程。多次深入學員企業、家庭走訪調研,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六、在培訓中注重整合市(縣)優勢資源,促進市縣兩級農廣校協同發展
為增強農村實用人才整體培育能力,充分發揮市、縣兩級農廣校(農民科技教育中心)的積極性,市農廣校整合各項優勢資源,服務全市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和農民培訓工作,實現了五個方面的資源共享。一是地方項目資源共享。市校所屬的農民學院項目在扶余、前郭、長嶺、乾安四個分校設立四個直屬教學點,分別負責四個縣(市)籍學員的短期培訓工作。每個教學點每年擬計劃撥付專項資金5000元,四個教學點每年將有2萬元的專項培訓資金支持。根據縣域產業特點,各教學點每年組織教學活動兩次,要求集中培訓和實踐考察相結合,要做到事前有計劃、事中有監督,事后有總結。二是宣傳資源共享。近年來,市校與省、市媒體間達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市本級的媒體給予了大力支持,市校先后在《松原日報》開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專欄”;在松原廣播電視臺開設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廣直通車》、《職業農民在松原》等欄目,市校利用兩個媒體平臺,打通縣校向上、向外宣傳典型、推介工作的出口,并免費為各分校提供宣傳網頁或者建設網站。三是培育資源共享。1、招生工作上下互動,市、縣校在滿足各自招生任務前提下,可以把富余的農民學員推薦給適合地域、合適的班次的廣校,從而把招生工作做活、做大、做強。2、教師資源統一調配。市、縣兩級農廣校(農民科技教育中心)擇優推薦專職教師納入市級廣校系統培訓師資庫,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集中培訓環節根據培訓內容和班次,統一調配師資力量。3、實踐考察環節市(縣)聯動,高標準設計考察內容。市(縣)兩級農廣校(農民科技教育中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實踐考察環節,在普惠制的基礎上、重點選拔人品好、優勢資源相對突出、示范帶動作用強、具有模范帶頭作用、熱愛農業、扎根農村的學員,外出開拓視野、學習交流。市校將選擇合適的域外實踐考察地點和針對性強的考察內容,集中組織市(縣)兩級學員共同外出考察學習。四是網群資源共享。市校根據職業農民培育的類型不同,分別建立了3個可容納500人的網群,各縣(市)根據不同的類別將過去、現在及未來培育的新型職業農民邀請進入不同的QQ群,形成統一的職業農民學習、交流、提高的大平臺。五是農業科技推廣渠道資源共享。松原市農廣信息員協會依托各市、縣分校,分別建設4個縣級分會,通過協會渠道,吸納更多的青年農民加入組織,通過市校的農廣公益專家團隊,實現農業科技推廣共享,共同服務松原三農事業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篇5
【關鍵詞】學歷;職稱;重癥護理;思維能力;護理質量;護理管理
以往評估護士對重癥患者的護理水平從患者床單位是否清潔、患者的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是否到位等進行靜態的評估及從護士是否掌握“七知道”來了解護士對病情的掌握程度,然而患者的病情變化是動態的,當病情突然出現變化時護士是怎樣判斷并解決的,這需要進行動態評估才能了解。目前,重癥護理記錄還不能充分體現護士的臨床思維能力,不能看出重癥護理的動態信息。我院護理小組2004年建立了重癥及死亡討論制度,在重癥及死亡討論中采用護理敘事研究的方法,讓參加重癥及死亡搶救的護士講述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時的護理場景,再現護士的分析判斷及處理過程,評估護士在重癥護理中的思維能力,這是對重癥護理質量管理方法的重要補充,也為優化護理隊伍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依據。
1臨床資料
選取2005年1月一2006年8月我科急診收治的糖尿病重癥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歲。糖尿病合并心臟病心功能Ⅳ級8例;糖尿病合并腎病尿毒癥期10例;高滲性非酮癥昏迷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5例。死亡8例,好轉30例。護理人員12名,學歷:全日制本科2名(均為主管護師),夜校大專4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2名),中專名(護師2名、護士4名);平均工作年限:主管護師年,護師8年,護士4年。
2方法
由12名護理人員及參加救治的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1名、科主任1名成立重癥及死亡討論小組,在38例重癥患者好轉出院后或死亡后1周開始討論,由參加救治的主要護理人員3—4名(其中必須有主管護師1名,護師1名,護士1名,當參加搶救的護士多時可隨機增加1名護理人員)回憶患者的護理場景,主要講述患者當時的總體狀況如何,護士對患者進行怎樣的整體評估與分析,發現的病情變化有哪些,當時的護理重點在哪里,對患者及家屬作如何指導,向醫生如何反映情況及與醫生如何協商,怎樣根據病情準確判斷護理問題并果斷處理。先進行集體討論,確定該患者的護理標準,用于評價參加救治護士的分析與處理是否正確與全面,然后發放評分表,評分表按照提前發現病情變化、全面對患者整體分析與評估、充分把握護理重點、隨時指導患者與家屬、根據病情準確判斷護理問題并果斷處理或其他處理這項進行4級(很好、較好、一般、較差)評分,分別是分、3分、2分、1分,總分為20分,最低分為5分,由其他9名護理人員及以上3名醫生對敘述救治過程的3名護理人員進行打分,去掉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計算出平均分。規定18分以上為優秀,分為良好,12分以下為不合格。每個護士均被評分次(即隨機護理10個不同重癥患者),統計出不同層次護理人員優秀、良好、不合格的人次,將數據輸入.5軟件,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3結果
3.1不同學歷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比較顯示:不同學歷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全日制本科學歷護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好于夜校大專學歷護士和中專學歷護士;夜校大專學歷護士與中專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2不同職稱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比較顯示:不同職稱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主管護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好于護師與護士;護師與護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4討論
4.1不同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分析及管理對策重癥護理要求護士要有較廣泛的專科護理知識,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學知識,善于創新及應用邏輯思維發現問題及總結經驗并不斷學習[21。表1結果表明:
全日制本科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優于夜校大專學歷護士和中專學歷護士。本科學歷護士理論知識全面,工作細致,能夠提前發現患者病情突發的先兆并能理解和積極配合醫生工作,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疾病突發,此外,她們分析能力強、表達能力較好,在I臨床工作中能夠迅速把握不同患者的護理重點,并能有效指導患者和家屬,共同促進疾病康復。夜校大專學歷護士與中專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提高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首先要鼓勵護士提升全日制學歷,增加全Et制本科護士的比例,還要在臨床注意對護士進行繼續教育,以增加護士多學科的醫學知識和多種專科護理知識。可對護士進行集中培訓,還可請本科醫師講述常見危重癥的臨床表現、搶救及監護,并在學習后進行書面考試。護士只有掌握了多學科疾病的臨床表現,特別是各種疾病病情加重的先兆,才能早期觀察病情變化。
有了理論知識作基礎,如何將理論用于實踐又是一個問題。長期以來護理工作以被動執行醫囑為主,養成了很多護士遇到問題過分依賴醫生,不養成自己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這對提高思維能力是一個障礙。只有護士學會遇到問題首先獨立分析病情,并給予醫生必要的提示,從護理角度與醫生共同商量處理的辦法,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4.2不同職稱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分析及管理對策重癥護理要求護士要有較廣泛的實踐經驗,積極穩定的情緒,操作敏捷、工作細致耐心,善于用語言和非語言交流來減輕患者及家屬的依賴和焦慮心理,有頑強堅韌的意志品質從容面對緊張的局面和復雜的情況【21。表2結果表明:主管護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優于護師與護士。本組主管護師平均工作年限較長(15年),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重癥病例較多,能夠掌握不同重癥患者的護理對策,對突然出現的病情變化能夠冷靜果斷地處理,并且操作技術熟練,與家屬溝通交流較好。護師的工作年限相對短,約有113的人重癥護理思維能力處于良好階段,她們經過一定時間的經驗積累與學習,其中的優秀者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會出現新的飛躍。護士臨床經驗和專科知識都較少,臨床思維還以護理操作為主,不能全面整體評估患者,把握護理重點。如何更快地提高低職稱護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是目前需要探討的另一個問題。國外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護理不把護理視為單純的操作,還通過患者的血液循環、灌注、營養狀況、皮膚完整性等全身的物理狀況來評估患者的總體情況【3】,而我國目前的護理正是以護理操作及急救技術為主,忽視了對護士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的最好途徑是醫護查房和病歷討論,在其中可以學習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的處理方法、診療思路等,從而促進臨床經驗的積累。此外,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起點應定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在護生的臨床實習期間,在實習期間多開展各種個案查房,在查房中要求護生對患者的病情首先進行整體評估,然后用討論式教學法啟發學生思考患者的護理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護理措施的實施階段,讓護生學會如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對患者及家屬作必要的護理指導,與患者及家屬配合共同促進疾病好轉。超級秘書網
4.3積極推進護理的分層次上崗根據美國健康護理質量研究機構報道:1993年由于較高水平的注冊護士護理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尿路感染、失去搶救機會、休克或心衰、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時間延長等危險明顯減少,護理的技術越全面,患者痛苦的機會越少【41。醫院不僅需要有足夠數量的護士,而且需要有足夠的具有一定經驗、學歷和技術水平的護士才能滿足人民健康服務的需要【5】。不同層次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有所不同,如何優化護理隊伍整體結構,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成為護理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部分醫院推行的護理分級管理模式是應目前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現狀提出的新的發展思路與趨勢,這種分層次上崗賦予了護理人才結構的新形式,有利于加快學科建設【6】。本研究對不同層次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進行評估,為護理分級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磊,蔣曉蓮.敘事研究一護理質性研究的新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52—354.
【2】王志紅,周蘭姝.重癥護理學嗍.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
【3】侯桂英.美國注冊護士與非注冊護士對護理質量影響的比較【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2):70.
【4】MennickF,杜淑婷,張德風.缺乏高素質護士,住院患者正遭受著不應該遭受的痛苦[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II):667.
篇6
一、領導重視,保證普法工作正常順利開展
20*年,我會成立了普法領導小組,由總工會主席親自擔任組長,副主席任副組長,有關科室負責人任成員,并下設普法辦公室,明確職責。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每年預算安排普法經費10萬元,配備了電腦,開設了普法網頁,征訂普法教材4萬多冊(套),選派業務骨干具體負責,做到普法領導機構、普法辦事機構、普法人員和普法經費“四落實”,呈現出良好的普法態勢。
根據普法形勢,我會及時制定了年度普法學習計劃,明確學習要求和任務。利用理論中心組學習、周一學習夜,組織機關干部職工認真學習《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工會法》、《勞動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行政訴訟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規。同時強調自學,制訂了年度學法目錄,干部職工可根據目錄有選擇地進行學習,并將學法情況列入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之一,使學法用法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此外,工會黨組、普法領導小組每月還聽取普法辦公室的工作匯報,召開專題會議,總結經驗得失,研究部署以后普法工作,及時調整普法內容,確保普法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扎實推進。落實了普法工作目標責任,與全縣11個鄉鎮總工會簽訂了責任書。各鄉鎮總工會也把“*”普法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形成了重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進了普法工作的開展。
二、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普法服務季制度
按照普法工作要求,結合工作重心,我會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狠抓普法工作隊伍建設。每季度組織由律師、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工會及司法局業務骨干組成的法制宣講服務團,由主席、副主席輪流帶隊,在全縣各鎮鄉設立法制宣傳和法律援助咨詢服務點。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出現的行業法律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滿足了廣大職工群眾的法律需求。普法服務活動從室內到室外,從集鎮到農村、從城關中心地段到外來人口居住點,多形式多方位地開展法制宣傳活動。
在五年普法服務季期間,我們現場免費為職工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為受害職工民事訴訟、仲裁代書350起;為下崗失業職工進行求職登記,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1300多人次;對250戶特困職工每人每月補助150—200元;救助病殘或因突發事故致貧的困難職工112戶,合計救助資金50萬元。結合普法工作重點,每年撥出6萬專款,送200場電影到企業,寓教于樂,做到普法娛樂兩不誤。此外,會同*縣安監局和人勞局上街不定期地開展法律宣傳和咨詢服務活動,解答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關系的法律法規,接受有關職工維權方面的咨詢。據統計,五年累計開展法律咨詢72場,參與職工達30多萬人次,放映電影1000多場。
三、拓寬工作思路,積極創辦外來民工法制夜校
隨著*經濟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外來民工越來越多,他們中大多文化素質較低,法律意識淡薄。根據上級的“*”普法文件精神,我們著重抓好外來民工的“*”普法學習。20*年,在我會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玉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臺州萬得凱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開辦了外來民工法制夜校,盡一切可能提高外來民工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以滿足他們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從而推動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知法、用法。
法制學校創建伊始,由我會出資邀請專職講師,連續一年為外來民工講課,每課時200元。職工利用每周一、三、五3個晚上集中上課,夜校學員達120多人。法制夜校作為法制教育的主要載體,以外來民工工作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分批次、有重點地對外來民工進行教育。并推進“一化四有”(即外來職工學法要做到課堂化,達到教學有計劃、學習有教材、授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進一步規范外來職工法制教育,豐富教育內容。
四、抓好普法試點工作,強化鄉鎮工會干部培訓
幾年來,我會出資25萬元,分期分批組織近300名基層工會干部赴省總工會干校培訓工會法,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為職工維權的能力。同時,全縣各鎮鄉總工會也開展普法骨干培訓,共進行500多場次,參與職工20多萬人次。建立考試制度,提高學習質量。實行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考試、統一閱卷。有30000多名干部職工參加了年度學法考試,合格率達100%。20*年7月,我會組織公務員參加全縣統一的公務員《行政許可法》知識考試,取得了好成績。工會還將*鎮、*鎮*辦事處列為“*”普法試點單位,定期進行指導督促,積極發揮以點帶面作用。
五、創新形式,開展大規模的說法行動
我會早在20*年就專門下發文件,在全縣企業中開展大規模的“說法行動”,確定一名副主席專門負責。組織由公、檢、法、司、人勞、計生等單位人員組成的10個普法講師團120人,以非公企業為重點,走進外來務工人員所在企業和集中居住地,為他們進行法制宣講,每年講課達300多場,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開展“法制宣傳一條街”、“送法下鄉”活動。通過懸掛法制宣傳橫幅、出動宣傳車、宣傳櫥窗、墻報、知識競賽、圖片展覽、廣播等寓教于樂的形式,提高“*”普法工作的實效性。幾年來,共開展法制宣傳230場次,發宣傳材料68000余份,投入普法宣傳經費近20萬元。粘貼標語56200條,懸掛橫幅1250幅,出法制宣傳欄592期,制作宣傳展板337板,法制文藝演出210場次,廣播宣傳533場次,圖片展3760幅,電視宣傳275場次,解群眾咨詢93500余人次,受教育人數達336200余人次。
篇7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政府三次全會精神,切實抓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圓滿完成市下達我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任務。縣政府決定召開全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前階段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對下階段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進一步分析形勢,明確目標,強化措施,扎實工作,加快推進全縣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健康協調發展。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前階段工作簡要回顧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緊密配合,堅持把勞務輸出工作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手段來抓,不斷健全網絡,加強引導,強化培訓,大力組織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截至4月底,全縣已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80538人,占全年目標任務的91.3%,實現務工工資性收入2.89億元、務工純收入1.45億元。總結前階段工作,取得的成績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鄉農民工安置工作有效開展。一是對返鄉農民工進行摸底調查,研究和掌握農民工返鄉原因及進出情況,對正常返鄉和受金融危機影響返鄉農民工進行分類造冊,實施返鄉農民工動態監測管理,并實行零報告制度,定期報告返鄉農民工動態情況。二是積極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創業培訓,切實幫助解決農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問題,針對返鄉農民工技能單一的實際,在摸清返鄉農民工底數的基礎上,突出以提高返鄉農民工專業技能為重點,對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援助。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返鄉農民工“特別”培訓計劃,大力開展技能型人才儲備培訓,為返鄉農民工實現再就業做好“充電”服務。三是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協調金融部門將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到有意愿自主創業的農民工手中,逐步把開展創業培訓等扶持政策向農村延伸,協調相關部門優先為返鄉創業農民工辦理相關證件,簡化辦證手續,及時幫助解決農民工創業中遇到的困難。目前,全縣因金融危機返鄉農民工達18200人,已實現就業13335人。
(二)拓展培訓項目,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實施“陽光工程”培訓、示范基地培訓和大面扶貧培訓項目,采用“流動課堂”、“夜校培訓”等方式,扎實開展農村勞動力引導性培訓和基本技能培訓。截至4月底,全縣共開展培訓85期6045人,實現培訓后轉移3900人,其中:開展引導性培訓62期4558人,開展以電工、電焊工、縫紉工、鋼筋工、砌筑工等專業技能培訓23期1487人。
(三)加強市場對接,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與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積極為農民工轉移就業牽線搭橋,做好市內外務工人員創業情況調查統計,采取內外輸出結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導農民工轉移就業。自去年10月以來,共為我縣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及縣內企業輸送農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縣新增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機影響返鄉農民工重新安置轉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訓后轉移。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在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中存在困難和問題。一是返鄉農民工安置問題不容忽視,若不能及時再就業,部分返鄉農民工家庭將出現返貧。據統計,我縣返鄉還未實現再就業的農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實現再就業,年內將有4500個左右農村家庭戶均減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勞動技能單一,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從事勞動強度大而收入低的行業。三是組織化輸出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農民工盲目無序流動的局面還需進一步扭轉。四是部分鄉鎮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重視不夠,工作流于形式,應對農民工返鄉工作有針對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實不夠,培訓補助資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確等情況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今年我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分析形勢,正視困難,切實增強抓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盡管今年勞務輸出面臨很大困難,但我們也要看到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一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勞務輸出是我縣農民增收的重點項目,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對實現全年農民增收目標起著決定性作用,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該項工作,有利于我們調動和整合各類資源。二是培訓力度不斷加大。以“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民工夜校培訓試點、“科技入戶”工程等項目為載體,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有利于提高農民工素質。三是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施擴大內需項目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政策,我們要緊緊抓住實施國家擴大內需項目需要大量農民工參與建設這一大好機遇,抓好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與勞務輸出工作的對接,有效促進擴大農民工就業。
抓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推進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城鎮化的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面對返鄉農民工人數增加,勞動力轉移輸出壓力大等困難,我們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實,充分看到危機中的機遇,把勞務輸出作為我縣農民增收的重點項目抓緊抓實,堅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兩手抓”。各級各部門必須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把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由農村向城鎮轉移,向非農產業流動,培養一支合格的勞務大軍,做大培強我縣勞務經濟。
三、明確目標,強化措施,認真抓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
轉移農村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要全面部署、整體推進,更要突出重點、狠抓關鍵,總的要求就是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能人帶動”的原則,按照培訓服務齊抓、需求供給對接、就業創業并舉的思路,加強培訓,規范管理,搞好服務,提高勞務輸出的數量和質量,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縣2009年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總體目標是:全年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8.82萬人;實現務工工資收入8.1億元以上,凈收入3.43億元;完成大面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1.6萬人,高田鄉務工人員夜校培訓4900人。圍繞以上目標,重點抓好7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切實抓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做大培強我縣勞務經濟產業,真正把勞務輸出當作一項“富民工程、德政工程”來抓,在今天的會上,縣政府將與各鄉鎮簽定目標責任書。同時,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按照張縣長4月24日在縣政府三次全會上對全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安排部署,結合今天會議的要求,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落實人員責任,認真抓實各項工作,確保年度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與周邊地區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起步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運作體系,廣大農村群眾對該項工作的認知度不高。各鄉鎮要深入搞好宣傳發動,擴大宣傳聲勢,開辟宣傳專欄,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勞務輸出、務工信息、維權保障等方面的宣傳報道,認真抓好相關宣傳資料的制作和發放,切實做到在服務中宣傳,在宣傳中抓好服務,營造密切關注農民工的良好氛圍。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密切配合,緊緊圍繞讓農民“出去有路、就業有崗、務工有為、回鄉有成”的思路,認真做好輸出前、輸出中和輸出后的各項服務工作,真正把勞務輸出做成一項“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勞動力就業能力。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能力,一是要認真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各類培訓項目,制定培訓計劃和方案,合理設置培訓課程,要以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進一步突出開展市場急需的職業技能培訓。二是要加強與各大企業、用人單位聯系,建立長期的勞務合同關系,大力組織定單培訓,同時要開展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安全常識和公民道德規范等引導性培訓,增強農民工遵紀守法意識,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培訓。縣人力資源辦、勞動就業局、職教中心要聯合建成培訓系統,整合現有培訓資源,充分利用現有培訓機構的培訓場所、設備、師資等,積極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訓模式,把培訓班延伸到鄉村,促進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培訓就業,努力做到培訓一人,合格一人,轉移就業一人,確保技能培訓時間達20天以上,培訓后轉移就業率達85%以上,培訓發證率達60%以上。同時,實施勞動力培訓必須做到“兩個公示”,一是要把實施的農村勞動力培訓項目公示到村組一級,二是要把每期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資金使用情況等公示到村組一級。
(四)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由于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起步較晚,勞務市場機制發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礎和優勢,目前還有許多農民工屬單槍匹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遠遠適應不了勞務市場對農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強區域內外的勞務市場對接,努力開辟勞務用工市場,積極引導組織農民有序轉移輸出,是提高轉移質量和打造勞務品牌的必然途徑。一是要通過參加各種勞務洽談會搞好對接,進一步拓寬沿海發達地區勞務市場,積極同輸出地的用工企業進行溝通聯系,認真考察用工崗位,確立合作意向,有組織地輸送農村勞動力,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有組織輸出任務。二是要依托務工能人、勞務中介機構、勞務經紀人開辟縣外用工市場,充分發揮其信息靈通、聯絡面廣的優勢,使其成為政府組織的有利補充,在組織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三是縣人力資源辦要制定出具體的組織化輸出方案,將具體任務分解到各鄉鎮。縣人力資源辦、勞動就業局、縣職教中心、各鄉鎮人力資源辦等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組織輸出系統,認真搞好農民工的轉移輸出服務,真正達到“輸出一個、帶動一批,輸出一批、帶動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維權服務,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目前,農民工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縣人力資源辦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切實做好農民工維權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維權重點上實現突破,加強農民工勞動合同管理,完善勞動合同,規范勞動合作行為,堅持做到“四不轉移”:即用人單位合法資質不全不予轉移,勞動強度過大不予轉移,工資收入沒保證不予轉移,國家規定的工傷等保險不繳不予轉移。要規范中介市場,嚴厲打擊黑中介坑害農民工的行為。二是要在維權環境上形成聲勢。要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有計劃開展專題咨詢活動,借助新聞媒介廣泛宣傳農民工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關愛農民工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向農民工普及維權知識,強化維權意識,努力形成在參與中維權、在幫扶中維權、在輿論監督中維權的強大聲勢。三是在維權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強與勞動、教育等部門的聯系與合作,要加強跨地區越部門合作,在維權過程中協調溝通,做到農民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有人聽、有人管、有人為之伸張正義。要充分發揮好農民工法律服務中心的職能作用,發揮好駐外農民工服務站及聯絡點的作用,使之成為農民工轉移的橋梁和紐帶,切實維護所在地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六)抓好基礎建設,完善工作機制。一是要規范臺帳管理,加強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各鄉鎮要在健全臺帳的基礎上,認真抓好農村人力資源數據庫建設,搞好動態追蹤管理,進一步摸清本地農村勞動力資源情況,及農村富余勞動力資源總量、求職愿望、外出務工人員輸出數量、務工地點等基本情況。縣人力資源辦要充分利用縣人力資源開發網,隨時收集和勞務用工信息,加強對外勞務市場對接,努力搭建勞務信息平臺。縣、鄉兩級人力資源辦要認真做好培訓臺帳及轉移就業臺帳的管理,切實做到帳實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農民工服務體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農村人力資源調查制度、農村勞動力培訓管理制度、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制度、農村勞動力維權救助制度、情系農民工活動制度等。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務能力,形成一套工作運行高效、督促檢查有力、信息反饋靈敏、上下步調一致、左右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要及時成立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鑒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鑒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參加技能培訓的農民工獲得職業技能鑒定資格證書。三是嚴格資金管理。各培訓項目資金要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用好管好培訓資金,杜絕出現違法違紀行為,確保培訓資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效益。
篇8
要發揮人文環境的育人作用,深化“學習型企業”創建工作,使員工主動圍繞公司發展目標進行有組織的學習,互相溝通和交流。在公司中營造以人為本的團隊學習氛圍,為員工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充分實現員工自身價值。通過相互誠信的人文關懷,提升員工的思想境界和素質修養。當今的競爭主要不是拼體力、拼資源、拼資本,更重要的是比知識、比智力、比人才。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建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而參與建設學習型社會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學習力是提升生存力、創新力、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和員工個人價值的前提和基礎”,“為員工提供學習培訓機會是企業給員工的最大福利”,沙市供電公司積極組織包括職工夜校在內的各種學習,職工每月都有至少2個晚上可享受到這樣的“充電”福利。沙市供電公司非常重視學習型企業創建工作,把它作為改善干部職工心智模式、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增強應對生產經營各項工作挑戰的能力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的一項重大措施,作為解決工學矛盾、加強技能培訓、提高綜合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要求把職工夜校學習作為一項制度來落實,注重實效。根據行業要求,夜校學習內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有關電力法律法規、企業中心工作重點、營銷優質服務、專業技術業務學習及崗位培訓、結合工會“職工興趣小組”開展有關專題講座。同時,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班組等也在積極創建中。在學習型企業的創建中,其運用手段應該引起重視。現代企業應當積極為員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例如公司自主研發的“報裝工程信息網”,該網站包括報裝工程進度管理、工程簡報、通報考核、信息動態、下載中心等欄目,是公司運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報裝工程動態進行有效管理的有效嘗試,網站的建成,實現了報裝工程動態信息的透明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將在實現信息資源集成與共享的同時,有力的促進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的提升,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創新之舉。
二、以“負距離”服務理念深入推進服務文化建設
任何新舉措的出臺必然有著相應的社會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群眾對電力供應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用上連續可靠的電,還要享受到更優質滿意的服務,當前全社會廣泛開展的民主行風評議工作也對電力行風提出了進一步要求。我所在的公司主動自加壓力,適時提出“負距離”全新供電服務理念。“負距離”服務并不是一個具體的服務模式,而是一種定位。供電企業優質服務活動開展了十年之久,但過去對服務的定位,始終停留在供電設備產權分界點以前。而“負距離”服務則是淡化這個概念而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從空間上將服務延伸至產權分界點以后,時間上體現出服務的主動性和超前性,心理上盡可能縮短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負距離”服務淡化產權分界點前后的區別,強調供用電服務的一體化;在強調服務優秀的同時,也強調適度的利潤回報;強調服務的市場化;以客戶為中心,強調服務需求的客觀性。公司從三個方面踐行該服務理念。一是作為國有公益型供電企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在能力所及范圍內努力做到“三個不計”,即不計成本,將每個服務環節細化,簽訂責任狀;不計電力設備產權界限,優質服務無終點;不計時間,不論上下班,加班加點,對客戶有求必應。二是“三管齊下”抓優質服務,即“人管”、“制度管”、“文化管”。三是“三個底線”毫不放松,即安全生產底線、資產經營底線、隊伍穩定底線。此外,建立優質服務長效機制也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不斷完善優質服務、規章制度及工作措施的同時,針對政府、社會與客戶對供電企業關注的問題,不斷深化優質服務內涵,建立系統、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長效考核機制,力求讓政府放心,使群眾滿意。
三、建立“愛心、平安”為主題的安全平安文化
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確定的工作重點,也是電力企業的工作主線,電力企業要在全面完成各項經營指標的同時,扎實推進以“愛心、平安”為主題的安全平安文化,建立該項工作長效機制。
1•是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活動取得實效通過各種形式,定期研究和解決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領導和協調,指導活動深入開展。加強對各基層單位活動的組織和督導,同時將愛心平安活動融入農電管理,延伸到供電營業所、農電工。
2•是以“愛心活動”和“平安工程”為載體,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公司以“珍惜生命,杜絕事故”為主題,開展“四個百分之百”進行施工現場安全稽查,制止施工現場違章行為,防止人身傷亡事故和人員責任事故。
3•是深化載體活動,努力培育愛心理念和平安理念組織各種興趣活動小組,讓職工在活動中體驗愛心,享受平安,受到教育和啟發,樹立起愛心理念和平安理念。如在員工中廣泛開展各類體育邀請賽、親子活動、撰寫讀書心得與攝影展等活動。
4•是堅持文化提升,建設“愛心”和“平安”文化對內大力倡導“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公司文化,激發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化解矛盾,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推進和諧企業建設。對外通過踐行“負距離”服務,落實“三個十條”,兌現服務承諾,全面落實“陽光電力”服務文化,同時強化新聞宣傳,營造和諧的輿論環境,不斷提高供電公司的社會形象。
四、探索電力企業持續發展的管理文化
企業發展的根本在于管理,先進的企業經營理念能指導企業走上快速穩定發展的道路。一要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人本理念,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導向、激勵和轉化等功能,用遠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二要重在建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選擇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載體和抓手,把企業精神、價值觀、經營理念變成具體的規章制度,建立規范的內部管控體系和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機制引導、規范企業和員工行為。三要突出特色,個性特色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力。把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很好地結合起來,總結出自己的優良傳統和經營風格,在企業精神提煉、經營理念概括和視覺形象設計上體現出鮮明的個性,形成富有行業特點和獨具魅力的企業文化。沙市公司作為縣級供電企業,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并實踐“負零一二三”的企業經營理念。
“負”即實行“負距離”提升服務的理念,突出優質服務無止境。樹立“大服務”觀念,推行領導為員工服務,機關為基層服務,生產為經營服務,經營為多經服務,建立優質服務長效機制;營造“七心級”供電服務品牌,即業務咨詢稱心、業擴報裝順心、安全用電舒心、繳納電費省心、故障搶修放心、特殊照顧貼心、個溫心。“零”即實行“零事故”目標、提升安全的理念,突出人身安全和電網安全。充分利用“檢電共建”預防職務犯罪的平臺,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平安理念,樹立平安觀,實現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建立閉環管理的安全機制。
“一”即實行“以線損管理為綱”的理念,全面提升各項指標。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精細化管理,以抓好線損指標為突破口,落實線損“四分”管理責任,加強營銷精細化管理,量化營銷考核指標,實施工作績效考核,全面完成營銷指標。
“二”即實行“雙發展”提升實力的理念,突出人才培養和經濟效益。高素質的隊伍是企業競爭的最大本錢,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善心智模式,倡導敬業精神,注重崗位培訓;強化財務資金管理和成本預算管理,嚴格控制成本支出,促進經濟效益提升。
篇9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文化;藝術培訓;社會文化
一提高群眾文化參與意識
群眾藝術文化是生活中繪畫舞蹈音樂等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形式,在新時期背景下加強對群眾的文化藝術培訓,可以有效加強對群眾的人生價值觀念和個人政治思想的引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環境和加強群眾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同時在社會優秀文化中,新時期先進文化思想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想要提高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教育問題,需要人民群眾具備主動參與意識,讓人民群眾對先進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例如,在某個小區中進行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宣傳工作,可以組織學生扮演成社區小記者,收集并傳播我們身邊的優秀事跡,還可以鼓勵社區內的部分青少年,在有限的時間內參與社區志愿活動或者是各種公益活動,如健康知識講堂生活小妙招和小常識講堂法律知識普及等等,還可以走入社區中,在社區中開展舞蹈書法繪畫等等,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呈現出文化藝術完美教育人民群眾在參與的過程中,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對文化藝術的教育意識也在逐漸加強,發揮出社區的真正作用和意義,為涉訴和人民群眾構建和諧的交流平臺,人民群眾在不斷影響下,自身對各種文化藝術的關注度也會提升,也會在空閑時間觀看一些新聞雜志等等,養成良好的政治素養,培養人民群眾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主動參與就是得到顯著提升
二加強群眾文化藝術引導
群眾文化藝術的培訓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新時期以藝術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的深入到每一個人民群眾的內心深處,作為政府,在群眾文化藝術培訓過程中,要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敢于打破傳統文化傳播的弊端,結合地區特點的人民群眾,實行差異化的文化藝術引導工作,并制定最佳的合作計劃例如,在我國某地區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過程中,發展該地區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和素養都相對較低,因此,結合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制,分成早中晚三部分展開工作,在早期主要是引導該區人民群眾投入到培訓工作中,可以通過夜校講堂等方式鼓勵群眾參與,增強群眾對藝術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在中期主要引導人民群眾開展新的生活娛樂方式,普及各種不文明娛樂活動的弊端和問題,營造良好的文化藝術傳播氛圍,在后期以早期和中期工作為基礎,引導群眾文化藝術更上一層臺階,通過各種藝術引導計劃,培養人民群眾實現高雅的文化藝術素養,實現良好的成效同時,政府可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讓群眾文化藝術引導工作的途徑更加寬闊,可以與網絡媒體和電視臺進行聯合跟蹤報道,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藝術學習與培訓途徑
三增加文化藝術教育投入
群眾文化藝術培訓工作想要實現長遠的發展,需要國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經濟支持,才能在物資保障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文化藝術教育隊伍,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依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正逐步增強對群眾文化藝術培訓的經濟投入,為新時期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培訓工作開展建立的堅實的基礎保障在國家的主導推動下,相應的資金和物質等資源,可以構建新型的藝術培訓團隊,促進藝術培訓工作的持續開展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文化藝術培訓投入,政府還可以在社會中招募社會志愿者,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人民群眾的藝術培訓工作之中,幫助整個培訓工作的專業化發展例如,在某個社區中,想要在某個時期舉辦群眾合唱文化活動,但是卻缺乏專業的教師進行輔導,社區可從文化館尋找專業的音樂教師,請來指導人民群眾進行演唱,還可以從社區中發掘藝術專業性人才,如音樂教師或者是表演藝術家等等,在多個藝術人才的合作中,不斷充實社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那群眾文化藝術培訓工作帶來新的生機與色彩
四結語
篇10
200*年我局工作的中心思想是: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區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職,以民間矛盾糾紛排查為重點,以普法為主線,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全力維護我區的穩定工作。具體目標和措施是:
一、認真謀劃,積極部署,推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一)普法工作繼續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加強“三個建設”即: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制度建設;尋求“三個突破”即:在普法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力度上尋求突破;在普法工作的管理方法上尋求突破;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上尋求突破,形成“大普法”的工作格局。
具體做法:1、加強和完善普法骨干隊伍建設,區建立健全普(請登陸政法秘書網)法講師團,鄉鎮辦事處建立普法小分隊,村街建普法小組,使法律進社區工作向縱深發展。部門單位普法員要達到干部職工總數的10%,村街普法人員達到5—10名。2、農村普法工,作強化農村夜校的普法主陣地作用,同時組織律師、講師團定期巡回講演宣傳普及法律。法律宣傳內容有針對性,堅持同開展嚴打整治斗爭相結合,同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同村務政務管理相結合,同送法進戶相結合,同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相結合,推動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二)夯實基層依法治理。在全區農村和城市社區開展“八個一”活動,即建立一個依法治理工作機構、制定一個依法治理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和完善一套依法治理規章制度;建立一支法制宣傳隊伍;開辟一塊法制園地;每季開展一次法制宣傳咨詢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民間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建立一個安置幫教工作站,落實對每一個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在城市社區和農村各總結一個依法治理典型,以點帶面,將依法治理工作在全區鋪開。
二、加強網絡建設,健全制度,探討新時期做好人民調解和安置幫教工作的新途徑
(一)健全基層民調網絡,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形成區、鄉鎮辦事處、村(社區)樓院長四級民調網絡。每個城市社區調委會人員不少于3人,每個農村調委會人少于5人,每年對基層民調人員培訓2次,提高基層民調人員的法律素質和調處糾紛的能力。
(二)加強司法所建設。1、加強硬件建設,使所轄8個司法所全部成為規范化司法所;2、人員充實落實待遇,理順鄉鎮司法所管理體制;3、加強司法助理員學習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三)創造性地開展人民調解工作。繼續堅持“四個一”工作,并進一步探索做好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健全人民調解制度,,嚴格規范調解程序,保證調解書的法律效力。落實民調責任制,充分發揮)村(居)、鄉鎮辦事處、區三級調解組織的作用,切實做到把民間糾紛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努力形成安置幫教工作良性運行機制。1、建立健全銜接制度,包括重點對象接回制、回歸人員登記核實制、信息反饋制,做好銜接措施的落實。2、多方聯動,幫助、引導刑釋解教人員解決生活出路問題。3、加強對人戶分離的刑釋解教人員的管控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建立對脫管、失控刑釋解教人員的追查、協查、通報制度。4、加大幫教力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
三、樹立大服務思想,不斷開拓法律服務領域
(一)公證。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證源、提高業務收入。繼續嚴把質量關,杜絕錯證、偽證。
(二)司法鑒定。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法醫鑒定程序,加強對法醫鑒定人員的政治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杜絕錯鑒、誤鑒。
(三)加強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培訓。每年對法律工作者學習培訓不少于1次。完善法律服務所的各項制度,包括受案程序、檔案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等,對落實情況每年檢查2次。
(四)法律援助工作。加強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每年不少于2次,提高辦案質量。
四、提高隊伍素質,推進行風建設
(一)抓好干警學習培訓,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每周不少于4小時,每人有學習筆記,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