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測繪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8 15:04: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機械制圖測繪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機械制圖;考核方法;改革
一、引言
機械制圖課是機械類高等院校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是后續專業課、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不可或缺的基礎,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改觀低分無能、高分低能現狀,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真才實學適應工程和市場,良性就業、發展成才。傳統的制圖課偏重理論、輕視實踐的考核方法,不能適應現代高職教學的目標要求,不利于人才培養,因此,要運用好考核這一指揮棒,科學、合理的考核學生制圖課學習的全過程,建構理論和實踐考核、課堂內外考核、過程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力求促使學生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切實掌握理論知識和具備動手能力,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二、制圖課考核的現狀和弊端
(一)考核現狀:制圖課的第一學期,我校長期以來采用傳統的閉卷筆試的考核方法,總評成績100分,其中平時占5%,期中占25%,期末占70%。主要考核學生畫法幾何部分的投影基本知識、截交線、相貫線、組合體和圖樣畫法等。第二學期以考查的形式考核,成績按優、良、及、不及四等評定。內容有標準件、測繪零件圖、裝配圖、計機繪圖等。
(二)考核的弊端
1.方法太固化,真實性差。傳統考核方法,采用100分鐘的閉卷考試,以筆試成績為主,題型一般為補漏線、補視圖、單選某視圖、由軸測圖畫三視圖、改畫剖視圖、斷面圖等,由于受考試時間和試題數量的局限,題型老套單一,數量有限,知識覆蓋面不全,有些試題是講評過的練習題,有些試題多次使用,在考試內容上有很大的片面性,難能反映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
2.比重不合理,針對性差。機械類專業如機制、模具、汽車、機電、數控等專業的學生進行制圖課考試時采用統一的試卷,內容基本相同,不能體現對各專業學生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區別和特性。另外,期末成績所占總評比重過大,平時成績占比重過小,對制圖課的學習過程失去管控,不能引導學生注重平時學習,導致有的經常曠課;有的睡覺;有的玩手機;有的人在課堂心在外;不做作業或相互抄襲,到了期末突擊復習、猜題押題,為了考試而考試,成績可信度低,教學效果差。
3.目標不明確,實踐性差。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國家標準、具有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而現實的考核形式和內容并沒有體現以素質、能力為核心,單純的卷面考核方式并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成果。零件圖、裝配圖部分的測繪考核,對學生盡管有動手實踐的要求,但幾種測繪件反復使用,極易是學生懶于動手而相互抄襲。由于沒有按一線技術工人的要求注重實踐能力的考核,學生現有的能力與企業的人才需求差距甚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上崗就業。
三、制圖課考核改革的實施和思考
首先,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考試的引導、激勵和調控功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設置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如試卷考試、課外實訓考核、答辯、制作模型、徒手繪圖、測繪零件圖等。其次,考試命題類型主要有選擇、判斷、據軸測圖畫三視圖、補畫漏線、補畫視圖或剖視圖、改畫剖視圖、斷面圖等,以多類型、多方向引導學生勤學苦練,提高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使考試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具體的改革方法:1.為了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在考核權重上要恰到好處,考核總評=出勤10%+課堂表現20%作業20%+期中20% +期末30%,加大了平時的出勤、上課表現和作業的比重以加強學習過程的考核,扭轉上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突擊求得分的不良學風。2.考卷考核:閉卷考試促使學生扎實、系統、真實地掌握基本知識和方法。開卷考試目的在于考核學生物圖轉換的能力和工具書的使用能力,從總體上考核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掌握程度,用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3.實訓考核:對于零件圖、裝配圖部分要加大實踐考核比重,考核總評=出勤10%+作業10%+實訓表現20%+階段成績20+結果考核40%。由于制圖課的第二學期是標準件、零件圖、裝配圖、計機繪圖等基本技能知識,不便用考卷考核,而用測繪零件圖、裝配圖、軟件繪圖進行考核,就必須加大實踐考核的評分權重,在整個實訓過程中不僅要考核出勤和作業,更重要的是考核實訓投入和動手表現;實訓每一階段的成績如:拆卸、測繪及數值、畫草圖等;測繪結果。4.答辯考核:為了防止測繪結果出現抄襲、代畫等虛假現象,不能只由圖面確定分值,采用學生當面答辯的方式,答辯的內容可廣泛取材,緊密聯系生產實際,針對學生的測繪結果,涉及不同的知識點,包括機件的表達方法、零件圖和裝配圖中的特殊畫法、工藝結構性、公差配合、裝配關系等。這些知識含蓋廣實踐性強,可以考核學生綜合讀圖、繪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實訓考核的指揮棒督導學生深入實踐,勇于動手,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適應就業和企需要。5.幾點思考:在改革考核的實施中,要保證考核實施的可靠性、有效性,必須加大試卷考核題庫的題量,盡可能的覆蓋各考點部分的精細處,同一知識點的題目不僅數量大而且要類型多,難點、重點把握好,難易程度要適當;可以吸納實驗實習老師出題入庫;教考分離,并且出同分量的考題四份以上,考前隨機抽取;相近專業的考題不能公用,要有區分和側重;最重要的是要嚴格考核、嚴格把關,嚴格學籍管理,避免一桿過和高分低能現象出現,使考核的指揮引導作用落到實處。
四、結語
“考核”這一教學環節是引導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教學的“指揮棒”,只有結合制圖課目標和教學實際,不斷總結和革新,制定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模式,才能真正發揮它督導“教”與“學”的指揮、調控作用,使制圖教學真正面向就業和社會,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現代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機械制圖 CAD 有機整合 教學改革
一、機械制圖和AutoCAD課程的性質和關系
機械制圖是“工程界的技術語言”,是主要研究繪圖和讀圖的原理及方法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應用正投影理論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制圖技能。AutoCAD是一種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繪圖軟件,它具有強大的繪圖和圖形編輯功能,其本身也可看作是一種繪圖工具。CAD的繪圖工具比手工繪圖工具、儀器更豐富更細化,而且繪制圖形更準確、方便、快捷,可大幅度提高作圖的質量和速度。
許多人認為,有了AutoCAD課程就可以完全省去機械制圖這門課程,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這兩門課程是相輔相承的。一方面,機械制圖是CAD的基礎。比如,用CAD繪圖雖然取代了手工繪圖的方法,但CAD技術再怎么先進發達也不能離開人腦的思維,其制圖的原理、分析圖形的方法、投影規律等均和制圖的標準、規律等是一致的,并沒有實質性的脫離制圖知識,只是甩掉了實際的圖板、圖紙、繪圖工具和儀器等,用上了虛擬的圖板、圖紙和工具等。筆者認為若是完全脫離制圖知識的CAD工作人員只能稱其為計算機抄圖員。另一方面,CAD技術又可以有效地促進機械制圖的教學。比如,講授到組合體的組合形式時,運用CAD進行三維造型,繪制基本體,再進行布爾運算,可以很形象地用并集將組合體的疊加形式展示出來,用差集將組合體的挖切形式表現出來,且用CAD的3D旋轉、動態旋轉等工具可以直觀、形象、多方位、準確地展示給學生。再比如,制圖中學到剖視圖內容時,可以應用CAD的3D旋轉、3D剖切即slice工具等多方位觀察零件的內外結構,這用傳統的掛圖是辦不到的。所以在制圖教學中穿插CAD技術豐富了制圖理論,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取得了制圖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機械制圖和AutoCAD課程內容整合的必要性
加強實踐教學,壓縮理論課時是高職教育的特點。同樣,機械制圖課也面臨著課時的縮減,由此,課程以“必需、夠用”為度,將畫法幾何、點、線、面等作了大量的刪減。在學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滿足不了現代企業生產對技術人員的技能要求。
隨著計算機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在我國各企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大大提高了繪圖的質量與效率。同時,三維設計成為CAD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這也給機械制圖課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僅依靠傳統的、獨立的分開傳授這兩門課程已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目前,學生對手工繪圖的興趣不高,而對計算機繪圖軟件有著較濃厚的興趣,為解決這一問題,突出機械制圖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注重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以適應不斷引進新技術、新知識,跟上技術發展的要求,機械制圖和AutoCAD課程教學內容整合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機械制圖和AutoCAD課程的有機整合
目前仍有許多院校把這兩門有關系的課程分開獨立講授。他們往往在機械制圖課程結束后再學習CAD,這樣,學生很容易把前面所學的制圖知識點忘記,達不到教學目的。也有部分院校采用的教材貌似將兩門課程進行了結合,但也只是將這兩門課程簡單、籠統地結合。比如,在制圖教材最后的裝配圖結束后,緊接著添加一章CAD繪圖知識簡介或是舉幾個圖例,學生無法進行充分、系統的CAD上機操作練習,這樣會適得其反,反而使學生認為CAD不好學,失去學習CAD的興趣。
通過分析和理解兩者之間的性質和關系,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培養目標,筆者編制了計劃和教學方案,以各個知識點為單元,將制圖與CAD課程同步開展,使其相輔相成,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整套將這兩門課程內容有機整合的教學方法,具體改革措施如下:
1.明確培養目標,調整、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是“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而并非“工程師”。因此,在教學模式上應突出實踐操作及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降低對課程理論的要求,注重模塊、項目式教學,且在教學內容上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并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實際,優化教學內容。如:對傳統的畫法幾何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以適應CAD技術發展的需要;適當降低儀器繪圖的要求和難度,加強草繪技能訓練和測繪能力培養;加強CAD二維繪圖的實訓,并突出繪圖和識圖能力的培養。
2.授課中充分應用多媒體和CAD技術
為提高學生對制圖課程的學習興趣,應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授課,做到傳統板書教授與多媒體教授的有機結合。如:利用CAD技術對平面圖形進行拉伸、旋轉等繪制三維實體,應用布爾運算等工具將實體進行編輯操作,可有效加強學生的空間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合教學實際,將兩門課程內容有機整合
筆者將兩門課程的內容整合為如下十二個部分:
(1)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AutoCAD簡介。即CAD界面,配合以上內容講解CAD中的繪圖環境設置即圖幅、圖層等。
(3)投影理論、點、線、面及立體的投影。
(4)應用項目式教學將上述平面圖形穿插CAD中的繪圖和編輯等命令同步進行講解,如將CAD的點坐標輸入結合具體的平面圖形來講解。
(5)組合體、軸測圖及尺寸標注。
(6)CAD的軸測圖知識點,三維繪圖簡介、三維基本體繪制、布爾運算、二維繪圖與編輯命令同步講解,尺寸標注設置。
(7)機件常用的表示法穿插CAD中的三維繪圖建模工具、旋轉實體和slice剖切工具形象地講解分析機件的內外結構,并講解CAD中的圖案填充命令的具體設置和使用。
(8)標準件、常用件及零件圖中穿插CAD的圖塊制作、塊插入、寫塊命令的使用。
(9)應用項目式教學豐富CAD的尺寸標注設置,通過零件圖實例進行CAD標注,并介紹CAD中文字樣式設置,標注出零件圖的各項技術要求,針對零件圖穿插標注工具欄中各個標注工具的用法,利用CAD三維動態觀察將零件進行旋轉,多方位觀察來理解、看懂零件。
(10)裝配圖,其中包括畫法、尺寸標注、序號、明細欄和技術要求等。
(11)利用AutoCAD繪制裝配圖,穿插CAD中圖塊的具體應用、設計中心的功能,利用引線標注注寫裝配圖中的序號,再穿插表格設置等。
(12)部件測繪實訓,編制CAD實驗指導書,降低教師勞動強度。應用CAD技術把測繪的模型進行三維造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測繪難度。在兩周的測繪期間,首先是安排學生手工繪制草圖,標注尺寸,再用CAD將整套圖繪制出來。
上述整合內容中所穿插的CAD知識點應與上機操作同步進行,互相滲透。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學時和進度,合理地安排整合這兩門課程的內容,盡量做到講解內容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從而達到使學生在牢固掌握制圖知識的同時能夠靈活運用CAD技術繪圖的目標。
篇3
關鍵詞:機械制圖 教學質量 課堂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055-01
《機械制圖》是一門既注重理論同時又注重實踐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在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從事生產實踐中,經常會涉及到機械制圖的有關知識,要與各種各樣的圖紙打交道。如果他們不通曉機械制圖這門“工程語言”,就很難學好其它專業知識,也就無法勝任以后的工作。[1]而且高職院校面對的是一群愛說愛動、思維活躍、學習習慣相對較差、自我約束能力也比較弱的十八九歲的高中畢業生,如果我們漠視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特征,一昧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填鴨式的講解、灌輸,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與生活情境的結合,以及知識與技能技巧應用的樂趣。
1 做好教學設計
要使《機械制圖》課堂成為一節45鐘“精品”課堂,我們首先就應該做好教學設計,認真的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和每一塊教學內容,做到可學性強、關聯性緊、趣味性濃,真正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2]比如,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
1.1 確定項目任務
給定學生一定數量的幾何形體的木質材料,要求學生根據材料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簡單的組合體,并且繪制每個組合體的平面圖形以及標注完整的幾何尺寸。
1.2 確定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能夠靈活應用組合體的相關知識,設計出合理的立體模型,并且確定投射方向,選擇主視圖,確定視圖數量和表達方法;能夠運用尺寸標注的相關知識,通過對零件的測量在繪制好的視圖上標注正確、齊全以及清晰的尺寸。
(2)團隊合作目標。
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在各個組員的合作下完成尺寸的測量,三視圖的繪制;還要具有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確保尺寸精確圖形完整;組長要組織組員布置和整理測繪現場;每組成員共同上交一張完整的組合體測繪圖紙。
1.3 教學流程
1.3.1 準備工作
(1)將學生分組,3~4個學生一組。
(2)發放木質材料,確定項目進行的場所(教室、制圖室、實訓室)。
(3)教師設計學生評價表。
1.3.2 項目分析
用頭腦風暴法,各小組成員對小組所領取的材料進行制作方案探討。
1.3.3 決策
制定出制作方案(零件、部件設計草圖紙)。
1.3.4 實施
(1)確定合理的制作工藝路線。
(2)各小組完成制作,并提供出零件圖。
(3)各小組完成部件的裝配。
(4)計算材料的利用率。
1.3.5 評價返饋
各小組完成自我評價表。
1.4 教師點評總結
對每個小組的設計都要逐個做出點評和講解,評出最優秀的三組設計,予以獎勵。
2 親其師信其道
作為一名老師,在課堂上,不能總是站在高高的三尺講臺上讓學生產生距離感,而是要經常的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去,從而拉近和學生們的空間距離;同時,還要以飽滿的熱情和真誠的微笑,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們就會覺得,我們的老師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從而就愿意和老師主動的進行交流,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尤其是對個別成績落后的學生,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真誠和足夠的耐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的改變。”
3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枯燥厭煩的感覺,學習興趣也跟著衰減,因此,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1 師生共同參與法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環節中可采用巧問問題法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是課堂提問是有技巧的,好的課堂提問包括新穎的提問方式和巧妙地問題。因為新穎的提問方式會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而精心設計過的問題才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3.2 直觀教學法
機械制圖這門課所表達的物體是很直觀的,具體直觀的實物總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所以我們可以拿一些放大的模型到課堂上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充分利用直觀的教具,讓學生建立起對事物結構特點、輪廓形態認知的信心和“歡心”。
3.3 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是一個集聲、像、文字、動畫于一體的多功能教學方法,具有形象直觀、興趣性強、生動活潑等特點,在機械制圖教學中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學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諸如:在“齒輪配合”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各種齒輪嚙合的實物畫面及工作過程,對立體圖進行透視、剖切、觀察其內部結構。這種教學手法的運用,給機械制圖課堂帶來了高效率、高質量,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多鼓勵,樂表現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千萬不要吝嗇自己鼓勵的語言,我們要知道:“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總會給學生一些問題讓學生當堂回答,要么是語的回答,要么是黑板上繪圖。當一個學生有所進步或者出現過失時,我們應該做恰當的、科學的評價,運用得當會變成動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運用不當就會產生副作用,傷了學生的自尊,適得其反。
總之,機械制圖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當你把學生裝在自己心里,就拉近了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少了距離,才能多一些親近、信任和愛戴。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學好的信心,結合學生實際與機械制圖教學特點,探索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雖然引起學生趣味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情感才是是教學活動的靈魂,這些方式方法,應該有一個永恒不變的“關愛”融入其中,才能發揮它們的最大效能。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制圖;綜合能力;現代企業;以人為本;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26-0177-02
在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中,機械制圖課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該教材對這門課的重要性作了如下概括:它是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必須掌握的一種“語言”。筆者從事中職教育工作二十載,深知機械制圖課的重要地位。盡管中職學校對機械制圖課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只重視學生的實用性,能“識讀”就可以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更多以講練結合法來實施。傳統的教學法比較機械、枯燥,即教師在講臺上用實物或模型對照掛圖講課,學生只是看、聽,然后做練習。這種方式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機械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現代職業教育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對于機械類專業學生來說,提高制圖綜合實踐能力勢在必行。
一、關注中職學生目前的狀況,調整好他們的心理,迎接職業能力學習
近些年,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各種公辦、民辦的學校數量和招生人數也有了顯著增加,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經過重點高中、普通高中層層選拔后的落榜生,帶著無可奈何的心態進入職校。大部分中職學生的素質不盡如人意,文化知識基礎不高,心理承受力較弱,識別能力不強,面對復雜紛呈的社會現象和各種不良思潮往往不能自持,有的甚至把消極和腐敗的東西當做正確的目標去追求。美國成功學大師說過,不要因為瑕疵就拒絕發展的可能性。作為中職學校教師,授課時更要調整好學生的心理,多多看到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明白“縱有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的道理。另外,機械制圖既然是機械行業的“語言”,就要努力學好這門語言才能與別人“交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重視現代企業對技術工人的基本要求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對職校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企業選擇人才不僅僅是一紙文憑,更注重畢業生是否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對他們的專業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國家職業標準是對相關職業的基本要求,分等級對職業的活動領域、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水平作出明確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客觀、規范、統一的從業資格要求,對于中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起著舉足重輕的作用。
三、以人為本,分清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目標
在現代教育中,學生是參與教育過程的主體。在此過程中,表現為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特征,三者是確立學生主體的依據和衡量標志。尤其是在我國實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發揮學生主體性日顯重要。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課程,學生應參與課程開發。當前,課程觀背后隱藏的哲學理念是“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目的指向是學生個體的自由和解放。這樣,學生就成為了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成為課程的創造者及課程主體,也就融入了課程開發過程之中。當然,學生無法直接參與那些與生活隔離的課程開發,只能以自己的全部生活經驗和學習活動參與對課程的體驗與重構,從而尋找并建立自己的課程。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學生。”陶行知先生也說:“沒有愛的教育,將會只是枯燥教育,像山泉枯竭一樣。”可見,情感教育是現代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情感教育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的了解、關懷、理解、尊重、賞識、信任和期望,等等。多年的教學經驗使筆者深知,教好課首先要和學生交心,使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會遇到難題。許多中職學生性格軟弱,缺乏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筆者曾經在課堂上發現一個學生上課不專心,看無關雜志,走到他身邊時急忙把雜志藏起來,拒絕交出。筆者沒有呵斥學生,課后主動找他談心,發現這名學生并非不愛學習,只是認為自己基礎差,沒有學好制圖課的信心。通過多次輔導,慢慢消除了障礙心理,他逐漸學好上制圖課。可見,教師的點滴鼓勵將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要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重在引導他們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四、交叉運用評價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
中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一直是各大中職學校關注的重中之重。在制圖教學中,培養動手能力不是主要問題,“動手和動腦結合”才是重點。如果中職學校不能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作為重點,就不可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不能單純地模仿教師,只有不斷創新,將理論與實習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真正適應企業需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力求合理地評估教學效果。比如,采取每堂課、每周、每月等不同階段的評價方式;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學習小組成員集體評價、教師評價等不同層面的評價方式。將以上評價結果設計成表格,以利于總結,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地輔導,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達到提升學生識圖、綜合繪圖的能力。
五、機械制圖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設計
1. 做好授課前的準備。課堂時間有限,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因而做好課前準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2. 以教材為藍本設計實踐活動。筆者在軸套類零件的授課中,預先設定目標,考慮小組每位學生的特點,使以小組為單位的活動各負其責。活動和過程如下:
活動一:軸套類零件用途的探究(實物零件或模型展示)。生活中的用途、生產中的用途及其他方面。
活動二:軸套類零件材料和加工方法的探究。金屬材料的加工、塑料件的加工和其他材料的加工。
活動三:探究軸套類零件技術要求及圖形表達的特點。
要求團隊合作:在一至兩課時內完成本課題的探究,必須由團隊合作完成任務,每個小組的探究實驗都要進行小組分工,為下一步教學打好基礎。
3. 運用演示教學法,讓每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演示操作。所謂演示法是指上課時,教師配合講授或談話,向學生展示實物、直觀教具或示范性的實驗來說明或證實所講授知識的方法。這樣,直觀性強,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軸套類零件測繪的授課中,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學生觀看測繪過程,并要求他們做好記錄,然后帶領小組其他成員完成布置的測繪學習任務。
4. 結合授課課題,帶領學生到實訓場地或企業參觀多種實物。將課堂延伸,將教材放大,帶領學生到企業、到實訓場地中學習識圖、識物,這樣更生動、更有趣。機械制圖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同構共生的過程。把課堂、學習交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探究、人性和生命力,成為師生互動的樂園。學生在生動、愉快的活動中,不僅扎實地掌握畫圖的理論知識,而且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技能,對其終生不無裨益。另外,實踐性教學在對教師原有的課程理念、專業素質形成挑戰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和提高。
總之,在綜合實踐能力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構建有效的教學策略、把握好各個環節,使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體驗學習制圖課的樂趣,才能不斷提高專業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開發處,重慶市技工教育研究室.機械制圖[Z].2004.
篇5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機械制圖
機械圖樣是“工程界的技術語言”,《機械制圖》作為機電類專業的必修內容,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的基礎課程,以往在制圖教學中,采用的是教師課堂講解,學生課下練習,教師批改作業然后反饋再課堂講解的模式,學生在課堂中,沒有真正發揮其課堂主體的作用,在課堂上沒有“動起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采用項目教學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一、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動起來”
目前高職類院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差,課堂效率低下,玩手機睡覺者居多,這種現象雖然與學生自身素質有關,但也讓教師不得不反思,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做到讓學生“動起來”,項目教學法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1、合作共贏。項目教學法通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和學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在教學中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首先根據學生平時學習習慣和特點進行合理分組,使學生在小組中都有自己合適的學習位置,培養學生之間配合工作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需求,包括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如教師布置項目“閥體的表達”,要求學生根據閥體結構選擇合適的表達方法,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先由一名學生分析閥體結構特點,根據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主視方向,然后一名同學對閥體尺寸進行測繪,最后一名同學根據主視方向確定主、俯、左三視圖草圖,并標注相關尺寸,最后全組學生在圖紙上按照制圖的相關規定繪制三視圖并標注尺寸。
2、目標明確。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要求學生實現的學習目標填鴨式的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中,厭煩心理較強,而項目教學法是把課堂目標和有關項目科學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有目的的主動學習。如項目“軸承蓋的識讀”,教學目標在于通過識讀三視圖,想象出空間結構,這一項目實際體現的是學生二維轉三維的能力,分析時,一般從主視圖入手,結合其他視圖,按視圖中的封閉線框來劃分形體,由此引入形體分析法,分析零件由哪幾部分、通過什么形式組合形成,最后根據各部分形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想象出零件的整體結構。
3、系統學習。項目教學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從簡單到復雜零件的項目教學,學生對整個知識體系有了較深的理解,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通過這一項目讓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回顧,使得學生有一個完整的思考體系,如項目“軸類零件的繪制”,教師在項目設計時可以結合學生實訓情況,讓學生觀察軸類零件在加工時的狀態,進而選擇主視方向,同時對于軸類零件上的特殊結構如鍵槽、小孔、凹坑、螺紋等等,也可進一步引出斷面圖,以及螺紋連接等相關知識,通過知識體系的相互聯系,對項目所涉及的內容適當拓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項目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
1、明確教學目標。教師根據高職類學生的特點,對《機械制圖》的理論知識進行重組,在要求學生熟悉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一個個的項目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繪圖和讀圖能力,從而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
2、確定項目內容。以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設計合理的知識梯度,既要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又要有一定的難度,在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又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拓展新的知識,來解決項目實施過程所遇到的相關問題,讓每一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都能參與到項目中。
3、項目實施細化。項目確定后,學生分組分別對各自項目進行討論,制定項目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學生在分組活動中,可以通過討論、分工、查找資料合作完成項目任務,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比如對學生設計的相關零件的表達方案,即使不合適,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可以先讓他們介紹一下為什么要這樣表達,在師生討論的過程中對應相關理論知識適時引導,既增強他們的信心,又使學生能把書本知識和實物聯系起來。
4、檢查評估項目。項目完成后,由學生分析講解圖紙,讓學生找到自己在理論知識及實際畫圖上的不足。然后由教師檢查評分,并指出項目活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教師應和學生一起檢查圖紙,一起分析問題,總結和比較學生的優點,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長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總結評估中得到提高。
三、項目教學法實施注意問題
首先是項目的選擇必須在教學大綱內,難易適中,以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并有能力完成為準,其次要采用多種上課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實訓場地、繪圖教室、教具室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再次要重視學生的需求,尤其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只要參與項目的同學,都要給予充分肯定,慢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總之,項目教學法從項目選擇,師生共同參與,學習成果展示,學生自我評價以及教師總結評價等方面,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教師也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達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月明.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動起來[J].考試周刊.2015
(18)
[2]張珊珊.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中國高新技術
企業[JJ].2010(12)
[3]李娟.項目教學法在機電裝調技術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篇6
關鍵詞:教學工廠;蘇州;校本課程;校企合作課程
教學工廠的內涵是將工廠環境引入學校,在校內建起技術先進、設備完善、環境逼真的教學工廠,將學校和工廠合二為一,教學工廠以學校為本位,企業項目研發是教學工廠里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目前,教學工廠常規做法是:學校向生產廠家承攬工業項目,生產廠家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學校裝備一個完全與實際工廠一樣的生產車間,學生在教師和師傅或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實際生產操作。在學校攬不到工業項目的情況下,教學工廠就成為了實驗室,學生只能在教學工廠里看師傅或教師進行演示教學或參觀教學。目前,我國不少學校的教學工廠就處于這樣的尷尬境地。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引入教學工廠模式,不是要照搬套用新加坡的教學理念,而是要與本校、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每所學校、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套用新加坡教學工廠的現成模式,而應根據專業設置、學生層次及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等,創造性地加以利用,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工廠新模式。
對教學工廠新模式的探索
根據對教學工廠模式的多年探索,我們采取了兩個比較成熟的做法:一是直接把企業引進學校,形成教學工廠,我們稱這種教學工廠為“校內教學工廠”。學校提供場地供企業無償使用,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入教學工廠學習和實踐。教學工廠在沒有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時候就是企業,在有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時候就是教學工廠,學生實踐的內容就是測繪或加工企業的實際產品。二是經過兩年的理論與基本技能訓練后,將部分學生直接送到學校之外的企業學習和實踐,我們稱這種教學工廠為“校外教學工廠”。為了和企業達到互惠互利的目的,我們和企業聯合開發“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這樣的課程以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為目標,以職業生涯需要為導向開發課程,為合作企業量身定制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課程內容既適合學生,也適合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我們稱這種模式為“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模式”。這種模式采用的是多批次、少批量的形式,也就是說,在每個企業安排不超過8人的學習和實踐團隊。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得到這樣的學習機會,應多選定一些企業。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這兩種教學工廠模式均運作良好。
(一)校內教學工廠
校內教學工廠是主要探索以項目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并運用于理論教學。以項目為中心的教學,即教學內容的設計以企業項目為主題,從而使學生獲得真實的工作經驗,為將來獨立面對工作和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項目教學實踐主要在《機械制圖與AUTOCAD》課程中開展,按照“以勝任職業崗位需要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用人單位需求為導向,以制圖員職業資格要求為標準”的原則,對課程教學過程進行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教學改革,重點創新以生產性實訓為特征的教學工廠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和職業道德為重點。
教學工廠教學實施途徑:(1)企業現場認識(參觀)實訓。在講授完《機械制圖與AUTOCAD》課程緒論后,就安排學生參觀校內教學工廠,在參觀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制造企業生產是離不開圖紙的,從而認識《機械制圖與AUTOCAD》課程的重要性,并使學生儲備大量的形體信息,身臨其境地感受工廠環境。(2)測繪教學工廠的實際零件。在完成零件測繪的理論學習后,將教學工廠里相對簡單的實際零件借用到測繪教室,供學生測繪使用,并繪制出正規的零件圖,最后要求學生與企業的加工零件圖進行對比,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寫出總結報告。 轉貼于
在教學舉例、習題、實驗課題等方面盡量取材于企業實際生產的零部件。(3)根據圖紙裝配部件。學生根據教學工廠提供的裝配圖,幫助企業進行零件裝配,實現理論聯系實際,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增強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學目標。(4)利用假期組織部分學生為教學工廠繪制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圖紙,使學生得到實際生產鍛煉。
(二)校外教學工廠
校外教學工廠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索實踐。
根據蘇州地區實際需要,開發符合教學工廠需求的校本課程蘇州存在大量外資和臺資制造企業,而這些企業大量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圖紙。雖然我們在機械制圖課程中也簡單介紹了第三角投影,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一定的識圖困難。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在收集大量企業第三角圖紙的前提下,開發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第一門校本課程——外國圖紙的識讀,并在2007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開設了限定選修課。這一校本課程的開發使專業技術知識與生產實踐需要緊密結合。
選擇并設計出符合技能教學需要的企業環境,提高教學工廠實踐的科技含量蘇州的中小制造企業數量眾多,如何為本專業學生選擇符合大綱要求的企業成為我們研究的又一課題。以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首先選擇制造加工手段全面、加工的零件種類較多的企業;其次,選定的企業技術含量較高,學生進入企業前需要進行特殊培訓。
根據教學大綱需要,為學生量身定制滿足企業需要的“共享性校企合作課程”新的校企合作式課程——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以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為目標,以職業生涯需要為導向開發,為合作企業量身定制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具體來說,就是學校通過對簽約企業、學生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的課程資源,確定合作式課程目標,選擇組織課程內容,決定課程實施方案,進行課程評價,進行持續的和動態的課程改進。
結論
校內教學工廠的培養模式適合理論與實踐穿行的教學,教學內容以企業項目的形式展開。校外教學工廠的培養模式適合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論與基本技能后需要集中對相關技能進行實訓的課程。針對蘇州地區中小企業多的特點,我們采用將整班學生分散到不同企業來完成后續課程的學習與實訓。
對于常規的機械制造企業而言,學生前二年所學的理論知識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的生產實際需要,學生缺乏的是企業實際生產經驗,我們要求企業讓學生在6~8個月內完成主要崗位的“輪學”。在此期間,學校為學生和企業提供與本企業一致的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課程,企業為學生提供符合專業要求的較為全面的實踐課程。
參考文獻
[1]秦建華.“教學工廠”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J].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2]明廷華.“教學工廠”: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07,(16).
[3]陳瑚.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8.
篇7
【關鍵詞】3+3 中高職銜接 課程體系 機電專業
一、培養目標是建設“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的根本依據
(一)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中職階段培養目標設定
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前三年人才培養目標應介于機電中職就業班和機電綜合高中班的培養目標之間,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和職業道德,掌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能從事自動化設備和自動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營銷等工作,能勝任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等技術技能型人才。課程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傾向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實踐能力,如機電設備操作能力、自動化設備安裝、運行操作能力等。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前三年培養目標既要達到中職就業班學生的就業水平,如維修電工、維修鉗工中級水平,還需要達到綜合高中班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水平,為學生繼續學習提供保障,課程體系綜合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知識,如文化課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專業理論課中的“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液壓與氣動”“電工基礎”“電子基礎”等,深度和難度要求與綜合高中學生一致,技能知識學習與中職機電專業班級學生同等要求,以適應學生升入高職后學習的需要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
(二)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高職階段培養目標設定
高職階段培養目標原則上與從其他途徑進入高職的學生培養目標沒有太大差別,主要培養面向現代制造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高職業素質,具有較強職業綜合技能,能獨立創業,因地制宜地從事機電設備及其他行業設備的生產線(自動線)安裝、維修、操作及管理,機電產品零部件設計、加工工藝編制、加工編程等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等職業人才。由于學生來源方式不同,學生具備的知識、能力結構也不相同,中高職銜接項目的學生職業能力強而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構建課程體系時應區別對待。要相對弱化邏輯思維能力、研究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強化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在課程安排中淡化數理等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深度方面要求,英語教學也應降低學習難度。
二、課程深度融合是“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構建的目標
中高職銜接項目對應銜接專業在最新國家專業目錄中已明確規定,都是性質相同的專業,對應專業在中職和高職階段原有的課程體系中有許多課程尤其是專業課程有重疊,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在構建時如不進行中高職課程的深度融合,很難發揮中高職銜接項目人才培養優勢。機電專業中高職階段重疊的課程有“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動”等,其中有不少課程中高職階段內容相差無幾,學生重復學習相同內容,導致學習興趣低且嚴重浪費時間;有些專業課程如“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等,高職與中職學習內容只有深度方面的區別,高職校因為考慮到普高招收的學生實際,一般都是從基礎知識開始進行學習,也出現較大重復,浪費時間,不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所以,“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構建時不能照搬中職和高職原有的課程體系,必須根據中高職分段培養目標,制定中高職一貫制的課程體系,明確在中職和高職階段需要開設的各門課程,同一門課程的不同內容在什么階段學習等。如“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可以考慮放在中職階段學習,而“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等課程則應按不同學習階段進行明確,擬定各階段學習內容和考核辦法,分別講授不同內容,避免學習內容的重復。技能實訓課程,中職階段應側重于基本技能及中級工要求,高職階段應側重于專業技能、崗位技能和高級工要求。
三、模塊化課程在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中的作用
模塊化課程是近幾年來專業課程改革成果之一,根據課程內容按知識、能力要求或某一職業崗位技能要求重新組合成各個學習模塊,具有獨立性強、實用性強、針對性強、靈活方便、高效的特點。構建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時,可以按各階段培養目標,重新組建學習內容,構建各自相對獨立又有一定關聯的學習模塊,避免同類課程中高職階段學習內容的重復,實現中高職課程深度融合。如“機械制圖”課程,中職階段以機械制圖基礎、基本讀圖能力、CAD計算機繪圖能力為主開展學習活動;高職階段只需設置一定的提高學習模塊即可,如開設較復雜零件繪圖模塊、裝配圖識讀模塊、零件測繪模塊等,既保證中高職機械制圖學習的連貫性,又各自相對獨立,避免重復,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又如“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大部分知識內容均可安排在中職階段學習,但由于大多中職學校實驗實訓設備欠缺,力學性能、熱處理、材料及熱處理后的金相組織無法觀察等,構建本課程體系時,高職階段可以相關實驗項目為主線,融入需要提高的知識技能構建高職學習模塊,同樣可以起到避免重復、提高效率的作用。
四、實踐―修正―實踐是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的主要方法和程序
構建機電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需要中高職銜接項目學校的教師、行業專家、企業專家深度參與,從人才培養目標、分段培養目標的界定、中高職銜接項目的特點、機電類企業人才崗位及任務等方面著手。由于中高職銜接項目是個新事物,還沒有成功的課程模式可供借鑒,構建課程體系時應逐步建立,分步實施,及時總結,及時修訂完善。具體方法:
首先,確定“3+3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總體方案。從機電類企業人才需求狀況調查著手,分析機電類崗位及崗位要求,擬定機電類中高職人才知識能力目標,結合國家相關標準,確定課程結構、課程門類及課程標準,編排課程時間次序、專業教師及實驗實訓條件等,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總體方案。
第二,擬定分段培養目標,確定課程銜接關系及實施方案。根據人才培養總體方案,考慮中高職銜接項目辦學特點,擬定中高職分段培養目標,確定哪些課程在中職階段學習,哪些課程在高職階段學習;或同一類課程,中高職階段分別學習什么內容,達成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等,實現中高職課程深度融合。
第三,進行課程開發與實施。依據課程標準和中高職分段培養目標,組織中高職銜接學校的骨干教師、企業專家及課程專家進行相應課程開發實施,單純采用現有的中職或高職課程或教材不利于教學實施,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當然開發課程有一定難度,也需要一定過程,可分步進行,先從專業基礎課程著手進行開發,再推廣到專業課、技能實訓課程等。
篇8
關鍵詞: 《工程制圖》 制圖輔導課 教學
近幾年,《工程制圖》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教學方式與手段的更新都開展得轟轟烈烈,它們中或因別開生面的內容體系令人耳目一新,或因收錄計算機輔助設計前沿的新發現、新進展而使《工程制圖》教學更具有先進性。這些成果在面向新世紀的教改大潮中功不可沒,這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我們也推出了一批多媒體CAI課件和教學參考片,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工程制圖》課堂教學中,一改過去單純靠粉筆、黑板的傳統講述模式,為擴大信息量、深化教改提供了技術手段,其貢獻也是眾口一詞的。但是,在《工程制圖》教改大潮中,筆者認為還存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或者說一個還值得重視與加強的方面,即制圖教學中輔導課的改革與加強。
1.輔導課的教學現狀
《工程制圖》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學生只有通過一系列的習題和作業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繪圖與讀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因此,輔導課是提高《工程制圖》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然而,由于許多主客觀原因,從當前各高校《工程制圖》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顯然對制圖輔導課缺乏必要的重視。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學時與內容的矛盾:隨著工科院校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革,各專業教學計劃中增加不少反映新理論、新技術的新課程,使得傳統課程的學時只能進行相應的壓縮,另外,在教學中除了要講授好制圖的理論內容外,還必須增加現代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知識的介紹,這就需要增加一定的學時。而當前,各高校的實際情況是《工程制圖》課的學時在不斷被削減。以我院為例,由過去的120個、112個、96個學時逐漸削減成為目前的48個學時。如此,授課的學時都難免被減少,那么輔導課被忽略也就不足為奇了。另一方面是師資力量和學生人數的矛盾:近幾年來的高校擴招,使各高校的新生入學人數和在校生人數均大幅增長。但是,許多高校的教師人數卻并沒有相應地增加。每個教師的日常教學任務都很繁重,沒有時間和精力開設專門的輔導課。有的即使勉強開設了輔導課,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師資力量的缺乏,致使一些院校的輔導課形同虛設。
2.精選輔導內容,合理安排課時
教師上輔導課,不僅要輔導學生作圖,有些制圖知識和技巧還需要進行示范教學,并引導思路,逐步放手。輔導一方面能鍛煉教師對知識掌握、靈活應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輔導課是在課堂教學活動完成之后,教師要按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精選習題類型和數量,合理編排,這樣能因材施教。在精選內容時,一是要注意內容選擇的層次性。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應增加附加題和附加要求,再輔以指導,提高他們的繪圖能力、繪圖速度和繪圖質量。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教師則應針對不同情況加強個別輔導,幫助他們掌握最基本的內容。二是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目標要求,以便于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獲得相應的知識和能力。這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最近幾年的輔導教學實踐中,在畫法幾何部分,一般安排2―3次習題課,題目選擇主要是點線面綜合作圖題、求作立體表面交線、讀組合體的兩視圖補第三視圖并畫軸測圖;機械制圖部分是以作業為主線,一般安排2―3次作業課,題目選擇主要是零件測繪并由草圖用尺規或上機繪制具有剖視和斷面、局部視圖和斜視圖的零件工作圖、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圖、齒輪嚙合和軸鍵連接圖;機械制圖綜合實訓集中1周測繪“齒輪泵”或“減速器”或結合專業的其他部件的零件草圖,上機拼畫設計裝配圖,并拆繪其零件工作圖。教師還可根據零件圖和裝配圖進行三維建模,每次作業都應使學生明確作業的內容及其目的與要求,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并盡可能地采用分題制,擴大學生的知識眼界,防止抄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
3.輔導的方法與手段要靈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手段組織輔導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授課有一定的藝術性,可采用諸如討論式、導讀式等新的教學方法,也可以采用小組教學、分組教學等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精神飽滿和積極思維。
討論式教學法是輔導課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討論創新,學生能拓寬知識面,促進個性的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在每次輔導課的進行過程中都設定若干個問題來和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還可以以征求答案的方式再提出來,而學生往往會以很高的熱情來給出自己的解答和看法,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分組式教學法也是輔導課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組合體部分的輔導課上,例如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小組分給不同的組合體模型,由小組討論決定最佳表達方案,畫出三視圖,然后交換小組之間的實物模型,最后進行評比,選出最佳方案。采用這種小組討論、學生互相輔導的方式能使每個學生都加入到思考行列中主動地想,有利于消除一些學生的恐懼心理,同時借助于(小組繪圖)合作機制,小組成員感受到同組同學的互相鼓勵、幫助,有利于全組同學的團結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進而能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證明,這樣一堂輔導課自始至終都發揮著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著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提高制圖的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
4.認真總結,改進教學
每一堂輔導課后,教師都要認真總結,改進教學。通過深入學生、認真輔導和批改作業,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掌握知識達到什么程度,從中找出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例如在裝配體測繪過程中,由于大部分學生對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要求還不熟悉,往往不能按規定和要求畫圖,如將細實線畫成粗實線,將點劃線畫成虛線,尺寸數字和箭頭也不按規定書寫和畫出,及時發現,及時指出,及時調整,強調國家標準對制圖的重要性,及時糾正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使學生養成自覺按規定和要求畫圖的習慣,為學生學好制圖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出現的共同性和原則性的錯誤,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評,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和原因,使學生加深理解認識。同時,教師在課后也要及時進行講評和小結,并展示優秀作業,可引導學生學比趕幫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加強現場輔導更有利于教師把指導學習方法和培養自學能力貫徹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講一點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規律,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只有將具體的方法和經驗應用于實踐,才會對人的思維活動具有指導意義。這也是開發學生智能的實質性問題――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學習一般的思維方法,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正確的方法去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5.結語
筆者在近幾年的制圖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與研究,就加強輔導課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摸索了一些適用于制圖教學的經驗,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來看,還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但這還遠遠不夠,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終生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揚裕根,誅世敏.現代工程圖學[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
篇9
職業學校的學生,底子薄、基礎差,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運用直觀教學引起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欲望或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在運用直觀教學的同時,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能激起求知欲望的環境,配合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無論是講解、提問還是答疑,教師都要善于挖掘。例如,在機械制圖課的測繪教學中,教師可在實訓室拿學生加工的零件進行測繪練習。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對機械零件感興趣的契機,給學生講解學好機械制圖的重要性,并講解零件加工的方法。這樣,學生在測繪零件想畫視圖的同時,不但能培養形象思維和動手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習專業知識的濃厚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展示三維零件加工和裝配的教學中,可以借助學生對動畫感興趣的有利條件,充分展示零部件的各個形面,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每個零件的視圖,從而培養學生見到視圖就想到實物的能力。另外,教師還要結合學生對現代機器人感興趣的情況,引導學生在課余大量閱讀機械加工與裝配方面的書籍,廣泛學習機械知識,逐步培養他們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運用比較教學,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
在專業知識教授過程中,有時由于知識點多、面廣且雜,不同章節的相似知識或同一章節的相似加工方法之間相互干擾,學生容易產生混淆。為使知識之間條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利用表格進行綜合比較,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舊知識,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不致把新舊知識割裂開來。學生通過比較能夠掌握方法,理清思路,提高利用圖表進行歸納思維的能力。例如,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上,學習完刨削和插削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列表分析歸納總結。在講授銑削加工時,圓周順銑與圓周逆銑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又容易混淆,教師采用比較教學不但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
三、運用示范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
著名心理學家魯賓斯指出:“任何思維,不論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論的,都是從觀察分析經驗材料開始。”觀察是智力的門戶,是思維的前哨,是啟動思維的按鈕。觀察的深刻與否,決定著創造性思維能否形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一個問題不要急于按想象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觀察、去偽存真,這樣不但能為最終解決問題奠定基礎,而且可能會創見性地尋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實訓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示范教學,學生通過觀察、模仿教師的示范操作,能逐步達到技能動作熟練、協調、自然,直至完美。但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往往不重視觀察教師的示范,認為知道怎么做就行了,模仿時粗枝大葉,這是實訓教學中的大忌。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講清動作準確的重要性,讓學生細心觀察教師的示范操作。一方面,動作的準確嫻熟有利于技能的學習和安全操作,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示范,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如在講授銼削姿勢時,由于銼削的姿勢對銼削質量,銼削力的運用和發揮,以及對操作時的疲勞程度都起決定影響,因此教師從一開始就要給學生講清它的重要性,讓學生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要掌握這些正確姿勢,就必須從握銼、站立步位與姿勢動作和操作用力這幾個方面進行協調一致的反復練習。具體操作示范時,教師要講解—示范—再示范—再講解,畫圖講解、慢動作演示、分解動作演示和連貫示范相接合反復進行,讓學生細心觀察每一個環節與步驟,并對重要部分進行提問,以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如銼削行程開始前四分之三行程時,身體與銼刀一起前進,此時重心是在哪只腳?四分之三行程后身體的重心又是在哪只腳?在講解銼削兩手用力的變化時,右手的壓力是隨銼的推動而逐漸增加,左手是減小,這是為什么?學生為了尋找正確答案,就會認真觀察。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后,再結合受力圖進行分析講解,學生肯定會理解深刻。
在機床精度檢驗時,學生更需要認真、仔細地觀察,否則,任何一個細節觀察不仔細,都會測出錯誤的數值,進而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如在測量尾座移動對床鞍移動軌跡的平行度時,需分別測量在鉛垂平面內和水平平面內的平行度。將百分表固定在床鞍上,使其測頭觸及近尾座體端面的頂尖套上,鎖緊頂尖套,使尾座與床鞍一起移動,在床鞍全部行程上檢驗。此時,學生要認真聽講,仔細觀察。因為百分表在鉛垂平面內和水平平面內的允許誤差是不同的,在任意500mm測量長度上為分別為0.02mm和0.03mm。在整個測量過程中,無論是將表座擦拭干凈放置在床鞍上,還是將觸頭與尾座套之間的接觸,都不許有絲毫的馬虎和疏漏。這就要求學生聚精會神地觀察,認認真真地思考,對測量過程中出現的任何細節都要進行仔細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克服,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的能力的作用。
四、運用聯想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聯想是由來源材料分化多種因素形成的發散思維的中間環節。善于聯想,就是善于從不同方面思考問題。有些探索性的命題,沒有明確的條件或結論,條件要人去設定,結論要人去猜想,體系要人去構想。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輻射思維,是指思維主體在展開思維活動時,圍繞某個中心問題向四面八方輻射的積極思考和聯想,廣泛地搜集跟這一中心問題有關的各種感性材料、有關信息和思想觀點,最大限度地開拓思路,從而引出一系列的發明與發現的一種思維品質。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它具有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三個主要特點。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環節。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的創造能力一般來說與他的發散思維能力是成正比例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運用聯想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鉗工實習教學中,教師在講到攻螺紋與套螺紋這一課題時,如果只單純講授內外螺紋的加工,那么學生就只懂得這兩種加工方法,對螺紋的其他加工方法和相關知識可能一無所知。而采用聯想教學法則可彌補這一不足。首先,從內外螺紋的加工引出機械基礎課中對螺紋的定義:“螺紋是在圓柱或圓錐面上,沿著螺旋線所形成的具有規定牙型的連續凸起。”其次,學生可以了解到螺紋的種類有內螺紋和外螺紋,按旋向不同螺紋可分為左旋和右旋,按用途不同可分為連接螺紋和傳動螺紋,并可進一步了解到螺紋的主要參數、代號、標注方法和應用等。從“螺旋線”概念涉及數學上點的軌跡知識,從“牙型”概念又涉及車工實習教學、鉗工實習教學中螺紋的加工方法,這些都是構成“螺紋”這一概念不可缺少的知識。教師如果單純讓學生理解概念,概念可能是抽象的、孤立的;如果單純讓學生掌握加工方法,知識又是不全面的。教師在授課時,以“螺紋”這一知識點為中心,將學生的思維發散出去,拓展到一個更廣泛的認知領域,將分散到《數學》中“點的軌跡”、《車工工藝學》中“車削螺紋”、《鉗工工藝學》中“攻螺紋與套螺紋”和《機械制造工藝基礎》中“搓絲”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學生才能更深層地理解螺紋知識,更好地掌握螺紋操作技能,也才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把握知識、駕馭知識,將分散的、不完整的知識進行梳理匯總。
從上圖可以看出,通過教師的聯想,學生不但能了解螺紋的定義,掌握相關知識,而且能從單純學習攻螺紋與套螺紋的課題中學到車削螺紋、搓絲等其他的螺紋加工方法,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習的興趣,達到發散思維的目的。如在講授機械基礎課中的減壓閥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已經學習過的溢流閥,聯想到兩種閥的符號、結構、工作原理、作用和應用方面的異同,加深學生對兩種閥的認識。又如在學習過數控車加工技術再學習數控銑加工技術時,教師要充分運用兩種加工方法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知識方面進行有效遷移,這樣,學生無論是學習編程知識還是學習操作技能,都會節省大量的時間,有效促進已有知識和技能的轉化。所以,教師在運用聯想教學時,要多方引導、啟發學生,讓學生打開聯想的翅膀,全方位檢索大腦中已有的各種知識體系。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維。”教師就是要幫助學生達到這個目的。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課程、不同的知識點靈活運用、合理選擇。當然,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但只要教師轉變教育觀念,用創新培養創新,用創新激發創新,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一切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出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鉗工工藝學(96新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6.4.
[2]鉗工生產實習(第二版).中國勞動出版社,1992.2.
[3]機械基礎(第三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6.3.
[4]機械制造工藝基礎.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6.5
[5]余剛.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4.
[6]陳潔營.馬慧勇.論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國成人教育,2008.4.
[7]李志江.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方法探討.考試周刊,2008.51.
篇10
一、加強培訓,提高實驗教師業務素質
在實驗教學方面,機械專業強調“四大明確”,即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教材明確、實驗課課程表明確、實驗項目表明確、實驗考核要求明確。要求教師做到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協調,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學生實驗報告完整,實驗實訓成績評定標準完善合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師資是關鍵。為此,機械專業堅持以培養“雙師型”實驗教學人員隊伍為目標,實行教師派出培訓制度。
二、拓寬渠道,獲得更多優質教學資源
機械專業在對外合作交流中,十分注重通過與相關企業的交流獲得實驗教學的優質資源。校外實習基地是實習教學的主戰場,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一方面依托單位的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一起參與實習教學環節的管理和指導,增強實習教學的指導和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實習師生可依托實習單位開展技術培訓、科技開發等工作,使實習基地同時成為科技開發和人才培訓基地,從而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新路子。機械專業現有十幾家大型企業為校外實驗實習基地。校內實驗室及實訓中心對學生全天開放。還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建立各種興趣小組和實踐班,為各種興趣小組和實踐班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并推選優秀學生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技能大賽。
三、突出實踐,建立獨立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首先,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體設計實踐教學計劃,確定技術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目標,并在課時安排、教學內容與方法上進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達到1∶1,各專業方向實踐教學學時不少于總學時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實踐教學,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能力訓練;在實踐教學內容上,將實踐教學分為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強化技能訓練三個層次,建立一個獨立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為突出專業技能訓練,機械專業的做法有:1.優化實習實訓課教學結構,要求實驗實習課體現講(教學精講)、演(教師示范操作)、練(學生練習)、結(教師講評總結)四個環節,或者體現“明確目標—精講點撥—示范操作—操作練習—評議反饋”五個環節,使實習課達到高密度、高強度,當堂講授、當堂實踐、當堂掌握的要求;2.創新專業課教學方法,在數控技術等專業的實踐教學中,推廣應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訓練教學法,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營造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濃厚氛圍,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明確目標,強化實踐教學管理
實踐教學管理包括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課程大綱和教材,實訓指導書、卡、實驗報告,實習指導書等實踐教學文件和各實踐教學環節管理。在實踐教學計劃中,明確實踐教學目標要求,制定完備的各類實踐教學環節的大綱。實踐教學大綱是開展實踐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項目的教學目標、內容、形式、學時安排,與理論教學的銜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作出明確規定,使實踐教學規范化。實踐教學用書,一般應包括教材、實驗實習指導書、畢業設計指導書、實訓項目報告、設備操作手冊等。實訓項目主要有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械制圖測繪、金工實習等。機械專業為強化實踐教學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
五、規范管理,建立與完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與完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建立這一評價體系,要對實驗教學體系、實驗內容、實驗技術隊伍、實驗條件、實驗教學改革、實驗教學效果等進行全面評價。按照理論夠用、技能過硬的原則,改革專業課考試重理論、輕操作的一張試卷定優劣的辦法,出臺理論考試成績比例小、技能測試成績比例大的評價制度,每學期照此辦法進行一次系統的技能測試,建立測試成績與學生學業成績掛鉤、與教師考核掛鉤、與教師評優掛鉤的激勵機制。
通過試驗教學評價體系,對實驗教學質量考核,可以從實驗教學文件、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方面檢查實驗課程的開設情況,發現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措施,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實驗教學質量考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集中考核內容
實驗教學集中考核主要是對實驗教學文件、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詳細檢查,并按百分制評分。
(二)對學生問卷調查內容
主要從以下方面讓學生做出評價:講解實驗原理方法,介紹實驗儀器裝置;精練多練、實驗方法多樣;實驗教學態度認真、準備充分;熟悉實驗儀器裝置,示范動作準備;實驗組織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三)實驗教師自我評價內容
有實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實驗教材或實驗指導書;熟悉教材,講解實驗原理方法,介紹實驗儀器裝置,且正確使用;精講多練、條理清楚、實驗方法多樣;實驗教學態度認真;實驗組織能力強;不斷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及時批改實驗報告,做到認真無差錯;嚴格要求學生;儀器設備經常保持完好狀態,維護及保養及時;學生對實驗原理、方法牢固掌握,實驗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 上一篇:營銷策劃實訓個人總結
- 下一篇:企業經營管理實訓總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機械制圖實訓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