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代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3 06:48: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貨代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The training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with the enterprise and post demand oriente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s, specify the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agency opened training courses, and expatiate the setting agent training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target, analysis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method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 freight agent training cours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freight agent training; training purpose; teaching method; the content of training
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運輸的不斷發展,國際貨運行業在發展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被譽為連結貨主與承運人的紐帶,是國際貨物運輸的組織者和設計師。因此國際貸運專業不但要了解國際貿易的重點知識,同時需要與各個環節的部門相聯結,結合理論展開實際工作,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使得學生在上崗后能盡快適應崗位的需要。這就要求在國際貨運的教學工作中,即要有理論內容的講解,也要有實訓教學的開展。
1 國際貨運課程的特點
1.1 理論內容多
在國際貨運課程中,包含國際貨運責任險、國際貿易、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國際航空貨物運輸、國際陸路貨物運輸及倉儲物流等方面的內容,知識涵蓋多,涉及面廣,考核全面。
1.2 可操作性強
在國際貨運內容中,包含了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流程、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的流程等可實際操作性知識,在國際貨運工作應用廣泛。這就不但要求學生學會理論知識,而且在以后工作中要學以致用。
1.3 與考證相結合
從近年來的國際貨運資格考試中分析,試卷的內容越來越靈活,擺脫了以往理論的考試模式,更能貼近工作中的要求。因此根據外貿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從業資格證考試對人才能力考核的標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這些專業知識和技能,方能勝任崗位職責,真正實現了“教學、考證、工作”三者的完美結合。
2 國際貨運設置實訓課程的必要性
國際貨運的課程不是一個孤立的模塊,它與其它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互動發展的。涵蓋了國際貿易實務、物流與倉儲、報關理論與實務、外貿英語等多方面知識。內容雖然全面,但如果只是通過理論講解,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只是達到書面理解的程度,不能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為凸顯“教、學、做”的統一,國際貨運實訓課程基于工作過程;以企業和崗位需求為導向;用什么,講什么;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國際貨代行業發展現狀和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結合企業的部門設置和崗位對應的能力要求及工作任務,按照不同運輸方式業務流程設定實訓項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設計項目任務,通過綜合的實訓訓練,把看似繁雜的業務流程與真實案例結合,使之與實際操作環節相連接,不僅強化所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們的上崗能力和創新精神,從根本上解決國際貨代課程人才培養內容脫節于職業崗位需求的問題,進而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體現實訓教學的重要地位,實現為企業輸送合格實用性的專業人才的目標。
3 國際貨運實訓目標
國際貨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國際貨運行業培養能夠從事國際貨運業務、進出口單證業務、海陸空運輸操作業務、船代業務及堆場操作業務,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根據上述崗位的能力要求,可以將國際貨代課程實訓的目標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3.1 知識目標
掌握貨代海運出口及空運出口業務流程的基本操作;理解貨代公司各工作崗位職責;掌握海運、空運運費計算的基本知識及方法;能看懂租船合同條款;根據貨物在運輸時發生的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判斷責任所在,找出解決的辦法,熟悉以后在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3.2 能力目標
一是掌握貨運市場客戶開發的方法,具備設計運輸方案、確定交易條件、簽訂貨代合同的能力;二是控制整體國際貨運業務環節的能力,包括不同運輸方式和不同貨物的業務操作流程;三是審核、繕制和簽發各種貨運單證的能力;四是國際貿易進出口及報關報檢業務的能力;五是能正確計算各種費用,并適時安排與承運人的結算;六是能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處理客戶投訴與糾紛的能力;七是對運輸貨物進行有效跟蹤,掌握規避風險的能力。
3.3 思想教育目標
具有責任意識,有嚴謹、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具有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具有協調工作的能力及組織能力;具有探索精神;遵守職業道德。
4 實訓教學的方式
4.1 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在國際貨運課程實訓中,堅持“崗位主導”為方向。在實訓教學中可以利用聲音、視頻、圖片、文字相結合的案例式教學;可以以直觀的職業活動為導向進行一體化的教學設計,采用以實現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法;可以采用以任務(問題)出發,引導學生查找資料,制作課件,分組討論,總結發言的任務(問題)驅動式教學;還可以根據某些教學內容的特點,特別是業務流程知識部分,認真進行環境和角色的設計,通過學生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扮演完成教學任務的職場情景化教學方法等。
4.2 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
為了達到最好的實訓效果,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必須有機結合起來。校內實訓的核心是要按照國際貨代企業的具體崗位來設計實訓項目和任務,通過學生與老師的配合完成實訓。當然,校內實訓還可以把企業引進來,以企業冠名、訂單式培養的方式,把企業的崗前培訓延伸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校外實踐主要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以簽定校企合作協議的方式,通過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等形式與相關貨代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平時還可以定期組織教師與學生參觀訪問和實地調研了解實際工作情況。
5 國際貨運實訓內容與考核內容
實訓內容安排要打破目前大多數國際貨運教材經常采用的“國際貨代基本知識―海運貨代―空運―陸路貨代―國際多式聯運”的邏輯順序結構,根據能力目標來設計實訓項目,根據訓練具體任務實現實訓的目標,最后確定相應考核內容。將國際貨運的業務流程項目化、任務具體化、目標細節化。在操作中將具體的任務分配給學生,通過學生對每部分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對學生實訓的效果進行檢驗來完成實訓課程的考核任務(見表1)。
篇2
【關鍵詞】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整合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247-01
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是對高職院校國際貨運專業的課程體系按照國際貨運崗位要求進行的重新構建和整合,國際貨運是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專業方向之一,該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一般是先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國際貨運實務、報檢實務、報關實務、物流與倉儲實務,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訓知識學習,比如國際貨運實訓、進出口單證等,課程之間內容上多有交叉重合,整個學習完成后,崗位所需的知識雖然都學習完整了,但是缺乏一個能夠將他們相互之間鏈接整合的平臺,導致畢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茫然不知所措,沒有很好的職業銜接。
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基于工作崗位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主要面向貨代員、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等崗位進行課程設計。主要目的是通過整合之后的聯合課程群實現培養掌握國際貨運崗位實踐操作技能、相關專業英語溝通技能、應用技能等多元化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一、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的構建和整合思路
(一)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的構建內容
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以國際貨運崗位職能為聯合課程群的載體,將國際貨運實務、國際貨運英語、進出口單證實務三個單門課程有機的統一起來,國際貨運實務是以國際貨運崗位為標準進行課程設置的,課程內容依據貨代員的銷售崗、操作崗、制單崗、客服崗的職責要求為學習目標,展開實訓情景模擬訓練和任務驅動實訓。
國際貨運英語的內容是國際貨運人員從事職業崗位所必備的專業英語知識,同時國際貨運英語也是國家貨代員職業資格證統一考試的課程,進出口單證實務是國際貨運業務流程的單證繕制和流轉的重要課程,通過三門課程的綜合學習,學生獲得從事國際貨運崗位所必須的專業英語、單證繕制和實踐崗位操作技能,符合該職業崗位對學生職業性、外向性、實踐性能力的要求。
(二)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的整合思路
聯合課程群的整合思路是圍繞著國際貨運工作崗位進行,國際貨運崗位所包含的業務非常廣泛,基本涵蓋了國際貿易領域內的各個主要崗位,國際貨運從國際貿易合同簽訂準備及簽訂為起始,專業課程內容遍及國際貿易貨物進出口所需的租船訂艙,比如以最快最省的運輸方式,安排合適的貨物包裝,選擇貨物的運輸路線;為客戶辦理倉儲與分撥;選擇合適、可靠、效率高的承運人,并負責締結運輸合同;安排貨物的計重和計量;辦理貨物保險;辦理貨物的拼裝;裝運前或在目的地分撥貨物之前把貨物存倉;安排貨物到港口的運輸;辦理海關和有關單證的手續支付運費、關稅稅收;辦理外匯交易等。國際貨運所涉及的工作崗位包括運輸、報檢、報關、倉儲、采購、銷售等眾多的貿易類崗位。
聯合課程群綜合上述對于國際貨運崗位及崗位所需知識進行專業考慮,從工作過程入手進行課程及教學模式的設計,利用學院現有的國際貨運實訓中心和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國際貨運課程的實踐教學,選取聯合課程群中與國際貨運崗位相關的實踐內容作為三大專業教學模塊,分別是國際貨運的專業英語、實際操作技能、國際貨運崗位的單證操作為主干,形成一個特色鮮明、針對性強的整體課程群建設思路,并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進行總結和提升,更加有效地體現人才培養的目的和培養方案的目標,各門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實踐能力鍛煉目標、創新能力訓練目標都在課程群的整體思想下得到提升,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使人才培養的目標更加細化,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人才需求的趨勢相結合,并不斷創新,符合區域經濟和社會人才需求的新特點,尤其是與我國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思想和新形勢相結合。
二、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構建和整合的效果
國際貨運聯合課程群整合專業三門核心課程,在課程建設方面突出專業特色,以服務區域經濟外向型特征為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崗位為人才培養特征,專業符合度高,在教學中實行雙語教學和外教授課,其中雙語教學使用校企合作知名企業家參與編寫的教材,理論編排及選取案例緊密切合工作實際,依托眾多的校外實訓企業,有強大的企業專家授課團隊為學生講授專業知識,聯合課程群整合之后實行課證賽考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全國商務類技能大賽上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的好成績。
通過聯合課程群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整合,學生更清晰的掌握了國際貨代的基本專業知識,學生對國際貨代基礎知識、理論知識理解深入,把握較好,并能用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學生使用業務模擬平臺,通過軟件操作和頂崗實習,實踐動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學生對貨代企業的涉外業務操作流程有了感性的認識,業務上手能力增強,培養的學生很受相關企業歡迎。
學生通過聯合課程群整合,增強了國際貨運專業中的知識和實際運用能力,教師在綜合實訓練習中安排學生分組按流程進行國際貨運業務的演練,學生能力得到強化,連續在相關的商務類競賽中取得較好的名次。
篇3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程現狀;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9—0033—01
一、課程開設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對外貿易的繁榮和發展,國際貨運和報關行業在我國乃至得到了快速發展,報關與貨運貨運從業人員不斷擴大,已成為促進國際貿易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80%的國際貿易貨物運輸和中轉業務,90%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業務都是通過國際貨運企業完成的,所以,讓學生實際掌握國際貨運業務流程及相關出口單證的制作,熟悉企業貨物進出口向海關報關的實際業務流程操作,將對將來的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鋪墊。本課程就是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發展,滿足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的需求而開設的。通過實訓要求學生掌握進出口報關業務流程、聯系實際靈活運用海關規則,解決企業進出口報關業務問題,掌握國際貨運業務流程和出口單證的制作。通過報關與國際貨運綜合實訓,學生要達到具備在國際貿易、國際貨運和國際貨運、國際物流、報關與報檢部門的就業崗位工作的能力。
二、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資源匱乏。由于本課程是一門實操性與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并且開設課程的時間也不長,市面上可供選擇的教材寥寥無幾,筆者使用的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的報關與國際貨運綜合實訓教材第一版內容編排過于復雜,教師與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均發現難于理解,報關實訓部分內容過多,而貨運實訓安排內容較少,所以學生感覺學習過程中頭重腳輕,第二版更新后,內容又偏向于習題性質,實際實訓安排還是較少,所以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二)雙師型素質教師受限。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絕大部分并未從事相關工作,因此授課內容僅能限于通過網絡、朋友、其他教師獲取相關實踐知識,大部分還是處于理論層面的講授,所以對于實踐性很強的報關貨運的流程及相關單證的制作,很難用語言來完全描述,所以導致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不高。
(三)校內實訓室仿真性較差。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屬于文科專業,在高職院校辦學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很難加大對仿真實訓室及實訓軟件的投入,目前,使用的報關實訓基地的軟件,并沒配備貨運操作方面的軟件,所以,學生在實訓室實訓,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工作的場景,只能限于一部分內容的了解。
(四)校外實訓基地短缺。由于報關與國際貨運行業從業特點,報關行或者貨代公司一般規模較小,而且均需要從業人員具有相關的從業資格認證,學生在校期間,很多沒有獲得相關的報關或者貨代方面的從業資格認證,所以很難去相關行業實習,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很難給學生聯系到真正可以實訓的企業。
三、解決方法與途徑
(一)自行編排實訓指導書。教師應結合學生前幾學期學過的專業課程,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自行編排適合本課程教學的實訓指導書。內容可來源于以前本專業畢業生相關工作單位的情況,對畢業學生提供的資料加以總結提煉,根據實際企業的工作狀況,對學生進行相關能力的培訓,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根據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認證的學習要求,適當編排考試相關內容。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最前沿的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又能為考證做鋪墊。
(二)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理論來源于實踐,又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所以只有理論的教師并不是高職院校中理想的教師,專業教師更應該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利用各種條件去相關行業企業進行實踐,學校也要為教師的下企業實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尤其在政策上要給與大力支持。另外,還可以組織專業教師去相關院校進行學習,同行之間取長補短,互通有無,這樣才能把最新的教學方法引進到自己的教學中來。
(三)加大投入,建設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室。學院要在教學軟件及硬件方面均加大投入,切實保證仿真的實訓環境,在沒有實訓性能較好的實訓室之前,教師要克服困難,通過情景模擬,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通過實際的角色扮演,給學生分配報關員、海關關員、還有貨主、貨代操作人員等角色,讓學生在虛擬的場景下,盡量達到真實的工作場景的體驗。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學校要加大力量為學生搭建企業實習的平臺,可以以某種簽約的方式,讓學生去企業工作一段時間,畢業后如果企業和學生之間互評較好,在雙向選擇的前提下,學生可以直接留在實習企業,而企業也不必為了招聘新人而煩惱。校企合作,屬于互惠互利的選擇,學校要多投入這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確保更多的企業能加入校企合作的行列。
參考文獻:
[1]張迎春.淺談《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J].經濟師,2008年10期
[2]劉健鋒.高職《國際貨運實務》課程改革的探討[J].華章.2012年24期
篇4
跟單工作最基礎的要求是熟練應用QQ、MSN、電子郵件以及辦公裝備。利用這些信息化的工具既便利又快捷的完成工作。我的工作是當老板與客戶簽定合同后,負責制作一系列出口所需單據。聯系貨代租船訂艙,督促工廠按時發貨,懂得貨物的貿易術語等;以及合同、發票、箱單、產地證、保單等的填寫。這些單據都是通過互聯網、傳真傳遞,工廠交涉需要電話聯系。報檢數據以電子傳輸給受理報檢業務的檢驗檢疫機構,從而來完成出境貨物的報檢手續。電子報檢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報檢環節、簡化報檢手續,減少企業往返檢驗檢疫部門的次數。
老板通過郵件分配任務,郵件內容是與工廠簽訂的采購貨物合同,包裝合同,外商的購銷合同,還有合同分解單。合同分解單具體列明了該合同項下貨物的細節要求以及發票號。接到合同后,首先確定貨物的送達時間,以便確定船期,然后確定目的港,CIF價我方出口,由我方指定船公司;詢海運費。FOB價進口方指定貨代,通常貨代信息會在老板與外商的往來函電中體現。具體電話聯系FOB貨代,貨代回報指定港船期。一般下午寄海運委托單給貨代。隨后制作報告合同,保關發票,箱單,出口協議,隨同核銷單,報關單,報關委托書一起寄送。幾天后,貨來送貨地址,我再傳給工廠并催工廠及時發貨,以便到堆場換包裝。后續就是做保單(CIF下),產地證。收到到B/L掃描件后,需要發裝船通知。據合同要求,制造相應單據,這時要做商業發票,質檢證明,箱單;根據付款方式制作匯票。大約二天后,收到正本提單,填寫離岸委托書,最后一步是向銀行交單。交單后,等著拿水單、核銷。
剛去公司,有一個師姐帶我入行,她在公司干了3年多。我虛心向她學習。雖然的是本行,但畢竟具體操作的少,對業務不熟悉。社會與學校是兩個地帶,師姐可讓我鍛煉了不少,白跑了不少路。所以說,社會是個大熔爐,剛畢業的我還要繼續錘煉。
因為所做的事情很多的時候,是不能太依附記憶力,記憶遠遠是不夠的,很容易忘記。這就要求從點滴記起,就拿最容易的蓋章來說,各種章什么都有。中英文長條章,報關專用章,英文章,公章等等。例如:報檢材料是要蓋紅色公章,而送交貨代的報關資料以及交給客戶的交單資料要蓋藍色單證章。這些看似簡略的但是對于沒有經驗的我是必須要牢記的。
制作單據需要第一是正確,要求注意集中,不可以分心。在保證數據正確填制的情況下還要注意單據格式。保持對齊、哪里空格都要規范,注意單據的美觀整齊。以前,我一直認為做單據只要數據沒錯,萬事即可!可是在實際操作中還要注意格式,這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在與國外進行貿易的同時,我們不光代表了企業,還代表了自己的祖國。一套美觀的單據,會給外國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從此以后,我要更加認真地制作單據。
跟單員,顧名思義要跟人要著單子走。要去商檢局辦理產地證蓋章:區國稅局辦理稅務打表,繳費寄單:市國稅局退稅證明;銀行領水單,還要去外管局核銷外匯,需要跟許多部門不同人員打交道。此外,要和,的貨代,等地的工廠聯系。溝通協調十分重要,也必須要有耐心。向工廠催貨,工廠這邊不想早發貨,就要一次又一次的打電話,工廠一看號不接電話。打多少也沒用!將好不容易打通了,又有貨沒有送的理由。那邊貨代又要求貨必須什么什么時候到。唉,看來,一切都是有一定的門道!我剛畢業,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社會經驗,以后學得東西還很多,還要繼續努力!
其實在整個單據制作中,制作單據只是輕車熟路,漸漸地步驟,流程都會印在頭腦中,做起來輕松多了。公司這所大學不僅不收學費還付薪水,加油干吧!
實習體會和收獲;
(一)實踐中檢驗真理。首先應該明確無論做什么只有理論是不行的,但沒有理論更是萬萬不行的。理論對實踐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如果不顧客觀規律,一律蠻干亂干,那么實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若不把理論付諸于實踐,永遠是沉睡的理論,發揮不了理論的價值。只有很好地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才能更快的發展。國貿專業更是如此,只有在具體操作中,才能深刻體會國際貿易下的業務流程。
(二)嚴謹、認真。做單證,是需要非常謹嚴的態度的。不可以有一丁點的粗心。在具體制作單據時,要時刻謹記單據制作的“十字”要求:正確、及時、完整、簡潔、整潔。或許有些資料錯了可以改,但是有些單證不容許一點差錯。特別是金額、價格方面弄錯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個人時承擔不起的。所以做完資料不能太大意,要細心的檢查幾遍,確實沒有錯誤才可以寄出,隨后交單。
(三)勤奮,持之以恒。記得以前老師對我們說過,要做事,先要學會做人,做大事,更應該先將小事做好。所以不管是在哪里學東西,學什么東西,都應該積極主動,。“萬事開頭難”任何事情開始都會遇到困難,但既然了這一行,就要堅持自己選擇,深深地投入自己選擇。遇到困難時,不能輕易放棄,隨隨便便放棄決不會成功。
(四)活到學到老。在工作時要了解一些情形,例如一些產品的尺度、規格、包裝的嘜頭,過磅,以及紙箱、內袋的事宜,還要隨時了解國際海運費價格。貿易工作是一個涉外行業,對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對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形象,甚至是國家形象,因此必須加強自己各方面素質的修煉,如禮儀修養。熟練掌握好本專業的知識。專業知識是我們從事貿易工作的基礎,貿易工作的高風險更要求我們必須熟練地掌握好專業知識。此外,英語在工作中是很有用的,與客戶聯系,所要做的一切資料都是跟英語緊密聯系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把公司當成第二個學校,不斷深造。
(五)一寸光陰一寸金。工作不忙的時候,有很多可以供自己安排的時間,要好好計劃,充分利用時間。我可以利用網絡上的無限資源,尋找商業機會,進行業務拓展,聯系客戶還可以進行后期學習。我不會因為待遇低而離開公司,工作是為了另一場學習,是一種無形的積累,更是一種財富。學校僅僅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理論的知識,而公司給予我們實戰的知識和經驗,甚至是人生的舞臺。我將在社會這所大學好好運用,使自己嶄露頭角!
每一天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準時上下班,工作期間也要認真準時的完成分配給自己的每一個任務,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板有眼,絕對不能敷衍了事,特別像我進行的工作與公路工程施工有關系,更是不能出現一丁點的紕漏,要不然產生的嚴重后果絕對不可能是一句簡單的對不起或是一紙簡潔的道歉書能夠解決的。
從學校到工作單位,對我們而言就是一次大型的環境轉變,身邊所接觸的人和事物也都發身了巨大的改變。舉個最簡單的角色轉換例子,學校的老師,變成了公司的老板或是單位的領導;身邊的同學們也變成了共事的同事,而且為人處世之道也與在學校時全然不同。
在這個略顯突兀的轉變中,我們也許會感到彷徨、迷茫、甚至是無奈,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更甚者有的同學不能很好的處理好這樣的狀況而遲遲進入不了工作狀態,因而導致了同事間的不滿和猜疑,也許就是因為有了這些原因,我們變得看不慣企業之間的殘酷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也在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的重視,所以分配到的活計也是無關緊要的,自己的提議或工作也不會得到老板的肯定。然而真正做不出業績的時候,又會承受來自個方的壓力,而且還很容易受到老板和同事的嘲諷,這樣一來,更容易讓未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我們喪失自信心。每當這個時候,就很懷念在學校的時光,每日也只是很輕松的上上課,同學間互相聊聊天,那種感覺,確實很愜意,可是人總得長大,所以不論社會再怎樣殘酷,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去適應它,而且常言道:生活總是美好的。或許換個角度,我們就會發現,工作,其實也是一種享受。從學校走向社會,沒有能力做一番事業,有智慧就有權利,有權利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功的哲理只有自己慢慢的去體會,經歷了才有收獲,嘗試了才有結果。
實際上,只要用心去努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當接受上級交給你的一項任務是,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上級交給的任務做的讓他滿意,信任。誰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才會更好的幫助你鋪好成功的道路,我不知不覺的就度過了這短暫的半年。體會最深的是;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誰都有做錯事的時候,只要努力去做,盡力了就應該無怨無悔。
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沒有人來強迫你。只有自己去爭取,怎樣搞好關系需要去溝通去交流不要為了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讓自己心情不愉快,不快樂。
對于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是經驗,惟有高度責任感和強烈的精神,才能使自己做到萬無一失我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敢說;“我能行”遇到挫折時永遠不會說;“放棄。”
實踐使我勇氣鼓足,工作學習,永不言棄,事事我能行,職場才能贏。
本次實訓,是一筆珍貴的財富,它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和樂趣。我總結了在進出口貿易業務中的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更加關注國際的經貿環境,加強實例分析能力并加強訓練,增加感性認識,努力提高業務責任和商務運作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篇5
論文關鍵詞:工作過程;集裝箱運輸實務;課程改革;實踐
一、課程建設背景
《集裝箱運輸實務》是交通運輸部頒發的“國際航運管理人員資格證書”(面向從業人員)四門必修課之一,也是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省特色建設專業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專業及集裝箱運輸管理的核心專業課程。根據省特色專業建設的要求,課程組開展了基于崗位能力與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根據崗位任職要求,將工作任務分解為知識、能力、素質的具體要求,同時參照職業標準進行課程模塊設計,校企合作制定課程考核標準,以此為基礎組織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實訓條件與教學團隊建設,并組織實施,校企合作完成對學生的評價。
二、基于工作過程構建教學內容
(一)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專業在調研國內外航運市場的前提下,完成了《專業調研報告》和《專業分析報告》,確定了專業培養的就業面向:在航運企業從事生產管理、統計分析、安全管理、船舶營運組織、信息管理、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在國際貨代、船舶等企業從事跟單、單證制作、運輸操作、運輸組織、業務等實際工作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在港口企業從事船舶理貨、船舶生產調度等實際工作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
針對上述崗位,課程組會同企業、行業專家進行了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確定了《集裝箱運輸實務》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符合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相應崗位工作過程所必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達到以下目標:
1.能力目標:初步具備使用集裝箱運輸的意識和集裝箱相關行業的職業情感;能描述與集裝箱運輸相關的設備、工具與設施;能處理集裝箱運輸進出口業務工作的業務操作;會制作集裝箱運輸進出口業務的主要相關單證;能設計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業務線路,并依據業務工作流程逐步完成相應的單證和業務處理等工作任務。
2.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與他人交流、溝通的社會能力;具有誠實授信、吃苦耐勞的精神;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上述所需掌握的知識、技能與素養,重構了課程學習領域的知識體系和行動體系,針對企業工作崗位所要求的核心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按照集裝箱運輸的典型業務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務,把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為集裝箱基礎認識、集裝箱租賃與箱務管理、出口集裝箱商務洽談、出口集裝箱內陸運輸、出口集裝箱裝船、進口集裝箱商務洽談、進口集裝箱提貨轉運和國際多式聯運業務8個學習情境,并按照業務流程又進一步分為18個工作任務。
(二)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
1.根據主線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集裝箱整箱貨進出口業務、集裝箱拼箱貨進出口業務為切入點,以“貨柜-貨物-船舶-場站-單證”五個模塊為主線,對所使用的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在講解內容時,重要介紹業務流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為明確。
2.按項目任務要求緊扣教學環節。在學習情境教學中,按照項目任務的“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大步驟設計“任務導入、知識準備、嘗試獨立解決、教師引導、成果評估、課業提高”六個教學環節,提出具體項目任務,以學生做為主,教師教為輔。
3.教學內容具體表現形式:(1)根據專業相關要求,進行校本化教材的編寫。為滿足集裝箱運輸的行業需求,加強教學的實踐性,結合企業專家的意見,廣泛調研,選定出版社出版的《集裝箱運輸實務》作為主教材。同時,根據浙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及集裝箱運輸的實際,編寫了校本化教材,自編教材強調“知識、能力、素質”融入一體,內容以集裝箱運輸從業人員的工作與任務為線索,以項目為載體,以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為本位,充分體現職業性和實踐性;(2)根據區域經濟要求,編寫特色實訓教材。課程組以區域實際需求為基點,充分研究了高職學生的特點、知識結構以及教學規律,根據貨代企業集裝箱運輸實際業務,編寫了《實訓指導書》和《集裝箱堆場管理系統操作手冊》等實訓教材,充分體現了“必需、技能、實戰”的特色,實現了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的無縫銜接;(3)整合校企兩種資源,充實擴充性校本資料。整合校內外資源,完成教學課件的制作、相關案例的編寫、習題的整理、實訓項目的設計以及集裝箱教學有關的照片、視頻資料、各類單證等的收集工作,編寫了各種教學資源。通過課程網站,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創造條件,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闊視野,滿足培養專業人才的需要;(4)為學生探究性自主性學習搭建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課程網站及時公布行業動態、企業信息和課程動態、學習指南等,并提供有關企業文化、行業文化的鏈接平臺,讓學生接受職業文化的熏陶。網站開設有“在線測試”、“學習論壇”、“導師在線”與“作業平臺”等系統,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能力并利用圖書館資源提高學習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職業素養。
三、基于工作過程構建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方案
課程教學以集裝箱整箱貨進出口業務、集裝箱拼箱貨進出口業務為切入點。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以“貨柜-貨物-船舶-場站-單證”五個模塊為主線,采用理實一體化,以集裝箱進出口實際業務為背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做到“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力求使所學的知識技能與企業的實際工作相一致。
1.“新員工培養型”教學方案。課程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運用“新員工培養型”任務驅動教學方案,按照項目任務的六大步驟,設計六個教學環節,根據企業真實業務,由學生以團隊工作模式獨立地計劃、實施和評估,教師予以引導,體現“教、學、做”的一體化。
2.“多層次”任務驅動教學方案。在教學內容設計上,首先按業務流程先后順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學習情境,作為教學主線。再根據完成某項學習情境所需相關知識能力,設計若干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設計了任務導入、案例或項目。形成案例套工作任務、學習情境套工作任務的“多層次”任務驅動教學方案。
3.“模擬項目公司型”教學方案。課程組建了由教師為經理的集裝箱運作項目公司,從省內承接了大量相關企業的課題或項目,由學生組成項目小組獨立計劃、實施項目,教師全程引導,以企業對課題或項目完成情況的滿意度作為評價標準。并導入案例或項目,形成案例套工作任務、學習情境套工作任務的“多層次”任務驅動教學方案。
(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配合大量的生產場景圖片及錄像以避免枯燥理論講授,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完善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機制,組織學生到企業和用人單位頂崗實習等。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提供真實案例及相關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分析、集體分析等形式對展開討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模擬集裝箱運輸組織管理中的各種工作情境,幫助學生熟悉貨運單據的繕制和流轉,運輸組織的工作流程;在國際多式聯運業務主情境教學中,選擇某企業規劃多式聯運線路這一項目,讓學生分析項目的具體要求,做出計劃并獨立實施,通過自主學習,深入行業企業調查、收集資料,完成項目,進行匯報和評估;通過組織學生到港口企業進行參觀實踐,由校外專業兼職教師講課,從而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職業歸屬感、責任感、使命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學方法的采用并非單一的,而是互相穿插、互相交錯進行的。
四、基于工作過程構建實訓項目
實踐項目與理論教學是以“貨柜-貨物-船舶-場站-單證”五個模塊為主線,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以集裝箱進出口實際業務為背景,根據集裝箱運輸出口流程構建實訓項目。
(一)安排與教學相對應的實訓項目
在學習情境里安排了實訓項目導入,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以集裝箱出口業務為流程主線,主要設計了“集裝箱標記識別”、“集裝箱業務委托”、“集裝箱選擇與數量計算”、“出口集裝箱訂艙”、“集裝箱貨物適箱貨與裝箱”、“集裝箱船舶識別”、“集裝箱船舶配積載及識圖”、“集裝箱堆場操作”、“集裝箱碼頭操作”、“集裝箱進出口貨運單證的填寫”等項目,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學習情境的學習內容。
(二)加強綜合性實訓環節技能訓練
在學習情境的教學過程及完成后,以一個集裝箱出口業務流程設計了一個模擬綜合實訓,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從集裝箱業務委托、適箱貨的準備及包裝、集裝箱裝箱操作、集裝箱堆場操作、集裝箱碼頭操作等流程。合理設計任務導入、綜合實訓教學環節,使學生熟悉集裝箱運輸各個業務的操作。
五、課程開發實施與總結評價
(一)課程資源利用
目前集裝箱運輸實務課程已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課程建設的相關內容及技術文獻已全部用于近二屆學生的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學生能充分利用課程學習網站進行自主性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程網絡資源除本校學生外,許多學校也進行了共享。從2010年8月10截止到2011年9月23日,網站總訪問量達到11700,獨立IP訪問量為1993。
(二)課程實施成果
1.校外實訓室建設。課程與寧波港務集團大港貨柜等8家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并從基地吸收5名實踐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的企業高管作為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每年利用專業調研會議、學生企業見習、教研活動、課程實訓教學以及知識講座等機會,請兼職教師進學校,送專任教師下企業,促進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的交流與溝通,既讓專任教師了解企業最新生產情況與行業信息,也培養兼職教師基本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授課技巧。
2.學生成果。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9.4%,其中,86%以上畢業生從事與本專業本課程有關的企事業單位工作,并得到了廣大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在社會上影響度極高,廣受學生及家長歡迎。與本課程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合格率100%,貨代從業人員資格證合格率85%。結合本課程的學生活動,多次獲省市優秀團隊稱號。課程團隊成員帶領學生參加了多次與課程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杭甬運河工程調查》獲2007年浙江省首屆“挑戰杯”二等獎,《高油價背景下航運企業節能措施》獲2008年杭州市優秀團隊,《嘉興港實施地主港模式的調研》獲2008年省優秀團隊等榮譽。
(三)課程實施評價
1.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起主要支撐作用。課程采取工學交替模式,把企業實際項目引入教學環節,以小組為單位,組建模擬公司,建立業務檔案,營造職場氛圍,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務,掌握集裝箱運輸業務崗位技能,并結合后續的綜合實踐課程和頂崗實習,對學生從事集裝箱運輸業務職業能力的培養起主要支撐作用。
2.課程對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起到明顯的促進
作用。課程通過職場模擬、項目實施和情境教學3個環節,讓學生由表及里,體驗、接觸和親歷職場和業務,促進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設置職場模擬環節,在課程教學中組建虛擬的貨代公司等企業,完成集裝箱業務操作人員的典型工作任務,小組成員在共同研討、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與人溝通能力,初步形成對工作崗位所需職業素質的認識。
篇6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訓手段單一,實踐技能課程安排過少,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普遍不強,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了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物流人才,經過調研,借鑒國外發達國家職業技能教育的好做法,與廣州益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設計出一套3D動畫物流實訓系統,讓學生通過全真環境下現實物流企業的實際動手操作,切實感受物流企業的具體崗位,使實訓真正達到實戰的效果,從而積累真實工作的經驗。
目前,國內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訓模式主要分為:以VCD、課件等為主的素材資源庫,以傳統教學軟件為主的虛擬實訓,以硬件實操為主的仿真實訓。3D動畫實訓系統是在充分吸收了上述各種實訓模式的精華、并結合國外先進的實訓模式而設計的國內最先進的實訓手段。整個系統提供幾乎包括現實中各類物流企業的真實運作環境,包括真實寫字樓、真實配送中心、現代化立體倉庫、區域配送中心、制造工廠、百貨超市、收貨、配送網點,以及真實城市、大街、公路貨運場、鐵路貨場、航空貨運大樓、港口碼頭、集裝箱堆場、海關等眾多場景,覆蓋了與現實物流相關的絕大部分場景。其核心是讓學生通過模擬現實企業的場景,達到迅速上崗的目的。各個子系統的實訓流程是在總結眾多國內外知名物流龍頭企業的業務模式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同時,配套設計詳細的實訓指導書、企業原始單表、報表、企業實際運作VCD、組織結構圖等眾多材料,以確保學生深入理解現實企業的真實流程。
物流3D動畫體驗實訓系統由下列5個子系統組成:
1.運輸3D動畫實訓子系統
該系統支持零擔運輸裝載量的整合與優化,并實現在途實時調度、動態運輸計劃等運輸優化工具,通過在途路線和裝載量的優化,實時進行運輸計劃的調整。主要包括業務受理、托單處理、運輸資源管理、調度分配、GPS車輛定位系統、統計考核等功能模塊。
2.倉儲3D動畫實訓子系統
該系統支持裝運整合、配送等倉儲延伸作業,可進行多倉共管、虛擬庫存管理等供應鏈職能。系統內建有結算功能,協助物流業者為客戶提供從倉儲、裝卸、集裝箱場站、配送到結算的集成作業環節。包括進貨管理、出貨管理、配送指令控制、配送分撥調度、庫存管理等功能模塊。
3.第三方物流3D動畫實訓子系統
該系統可下達運輸指令、倉庫作業指令、配送指令,可查詢運價、庫存報告,可進行訂單統計,還可跟蹤貨物狀態等。另外,還能對陸、海、空、多式聯運委托進行任務分發和業務操作。包括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輸管理、車輛調度、倉儲管理等功能模塊。
4.堆場與集裝箱3D動畫實訓子系統
該系統設計成以進口、出口、報關業務為一體,體現現代國際貨運業務管理流程的綜合系統,包括報價管理、進出口業務操作、報關管理、單證跟蹤等功能模塊。
5.貨代與報關3D動畫實訓子系統
該系統支持集裝箱的租賃、、檢驗、箱體報關、冷藏箱PTI和技術保障、跟蹤服務等功能模塊。
篇7
【關鍵詞】生產管理;項目化改革;案例教學
0 前言
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物流行業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國眾多的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據統計,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11年,全國共有高職院校1228所,其中500余所高職院校開辦物流專業,在校生達15萬人[1],其中浙江省46所,從浙江省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許多學校的物流專業都是從物資管理、交通運輸管理、商業儲運等專業演變而來的,其專業定位基本為培養面向倉儲、運輸、配送、貨代等崗位的技能型人才。實際上,從物流運作角度看,現代物流包括企業物流和社會物流(即專門從事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兩大部分。對于企業內部物流,存在著采購、儲存、生產計劃、生產現場管理、設備管理、工業工程專員(或稱為IE專員)、質量管理員等崗位群;對于企業外部物流,有分銷、運輸、配送、倉儲、信息處理等崗位群;對于專門從事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有運輸、保管、配送、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處理、報關、結算、貨運等崗位群。
從目前浙江省內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來看,很少有學校關注到面向制造企業內部的生產計劃與管理崗位群(例如生產計劃員、物料管理、生產現場管理、設備管理、工業工程專員(或稱為IE專員)、質量管理員等),其實,浙江省內目前擁有眾多的制造企業,截至2010年6月底,全省共有各類市場主體283.8萬戶;其中私營企業總數突破60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459家。眾多的工業企業為高職畢業生特別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因此,有必要在高職院校里針對生產管理類的崗位群開設《生產管理》課程并大力進行該課程的教學改革。
目前我國有其中很多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都開設了《生產管理》或《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但是很多學校是將該課程作為選修課程來開設,沒有給予該課程相應的重視程度。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系列與應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養目標相悖的問題,例如好的項目化教材難找,傳統教材大部分根據本科教材改編而來、教師教學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生產管理類實驗實訓條件缺乏等。如何適應高職人才培養的新形勢,培養制造企業需要的企業內部基層作業與管理人才,是高職物流管理類專業教師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
本文僅從《生產管理》課程的改革出發,探討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
1 目前高職《生產管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 適合高職層次的項目化教材少,本科教材改編痕跡明顯
時下,由于各大出版社競爭日趨激勵,幾乎所有出版社均開發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系列教材,數量眾多,品種繁雜,從各出版社開發的《生產管理》教材來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項目化教材,有的只是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改頭換面或者是沿用本科院校《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內容。從教材的體例來看,目前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體例,只是將生產設施選址與布局、生產計劃制定、生產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等內容進行盲目堆砌,章節內容頁沒有一個明確的先后順序,缺乏一個主線將上述內容串聯起來。有的高職教材中還包括了很多對高職學生來說晦澀難懂的本科生才能學懂的內容,例如柔性制造系統、網絡計劃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敏捷生產等;部分內容在其他課程早已講授過,例如采購管理、庫存管理等。
1.2 教學以理論學習為主,實驗實訓難以開展
根據筆者的調研和與兄弟院校教師交流情況來看,由于受到經費的限制,很多高職院校缺乏《生產管理》所需要的實訓場地,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傳統的理論學習為主,高職學生本身基礎比較差,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足,而《生產管理》課程又具有管理與技術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特點,教材中往往涵蓋了工科專業的部分術語和內容,這些特點都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介紹生產計劃的制定時,一般會先介紹生產計劃的定義和分類,再介紹主生產計劃和物料需求計劃的制定方法,最后做一個課堂練習,但此種教學方法仍然是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聽”為輔,教師講的痛苦,學生聽的枯燥。
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雖然相繼建設了實驗實訓場地,但主要集中于倉儲和配送方面,而關于生產物流的實驗實訓室很少,少部分也僅以流水線的模式來建設生產物流實訓室,例如讓學生在流水線上裝配一個機械部件或玩具,其工藝數量少,崗位簡單,實訓下來,學生變成了裝配線上的工人,校內實訓室缺乏不斷更新的來自企業真實的數據(如銷售數據、物料信息等),最后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感覺利用生產物流實訓室進行實訓,難以組織和開展。還有高職院校在生產管理方面實訓投資以軟件為主,如ERP軟件,但是由于市面上真正能應用于制造企業的ERP軟件都比較昂貴,能購買此類軟件的高職院校也不多見。
1.3 理論考核為主,能力考核偏少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生產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采用理論考核為主,也就是通過卷面考核的方式來考查學生對該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對高職學生來說,平時的理論學習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足,以理論考核為主的結果可想而知。
2 對高職《生產管理》課程項目化進行改革的措施
對《生產管理》課程進行改革,首先必須了解本課程所面向的工作崗位,然后梳理出本課程的主要工作任務,根據主要工作任務來制定教學項目。以長三角一帶為例,物流管理專業學生主要面向就業崗位包括如下幾類:各行業倉儲作業與管理人員、運輸管理員、商貿企業配送管理員、外貿及貨代企業跟單員、貨運員、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人員。其中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人員具體具體來說,又包括生產計劃員、品質管理員、助理工業工程師(IE專員)、設備管理人員、生產現場管理員等,因此,應該根據該崗位群的職業能力來設計《生產管理》課程的教學項目,培養學生所需要的職業能力。
2.1 設計基于“項目化”的教學內容
在設計《生產管理》課程的教學項目時,應該始終貫徹“項目化”教學的指導思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按照一個典型制造企業從無到有、從戰略層到操作層的教學內容,具體來說,《生產管理》課程可以以“生產管理歷史與現狀”――“市場決策”――“生產布局”――“生產設計”――“生產計劃”――“生產控制”――“生產改善”為主線,將相關章節內容串聯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每一章節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其中:
“生產管理歷史與現狀”主要講述生產管理的有關概念和發展的歷史,讓學生了解生產的類型和生產管理的演變歷史;“生產布局”包括工廠選址和廠區及車間平面布置;“生產設計”主要包括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屬于技術性比較強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即可;“生產計劃”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和能力需求計劃等內容;“生產控制”包括生產進度控制、設備管理、生產現場管理等;“生產改善”包括質量管理和工作研究等。
2.2 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了解相關工科專業的基礎常識和術語,如各種工藝,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也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感覺難度較大,而且有時還會覺得枯燥和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2]。
1)案例教學法。可以通過收集相關案例,讓學生對某一個知識點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對于生產能力的核算問題,可以通過服裝企業的生產作為案例,讓學生了解服裝企業的產能受到員工裁剪能力和縫制能力的雙重影響,其中的瓶頸作業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生產能力[3]。
2)視頻、圖片教學法。教師可以收集相應的圖片、視頻材料、Flas,把圖片、視頻材料等穿插在授課過程中,這對某些章節的理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在學習了解各種生產方式的特點時,可以運用“汽車百年”等專題片,讓學生了解大批量生產方式的歷史和特點,掌握節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在學習“動作分析”內容時,可以通過跨欄、斯諾克等體育運動中的視頻,讓學生體會到利用動作分析來提高生產效率的意義。
3)利用3D仿真軟件進行模擬教學。通過3D仿真軟件如Flexsim,來模擬流水線的平衡問題,通過仿真軟件的運用,讓學生對生產線的平衡有一個感性的認知[4]。
4)工廠參觀法。《生產管理》課程可以借鑒校內實訓工廠或校外企業,也可以參觀機電類專業的實訓室,讓學生了解機械行業的車、鉗、銑、刨、磨、線切割、焊接等工藝,對于課程的學有裨益。
5)軟件操作實訓法。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ERP軟件操作,讓學生了解有關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的編制方法。
6)課堂模擬法。對于與工作研究相關的教學內容,例如“動作分析”,可以讓學生模擬日常生活中的某一項事情,在課堂練習進行動作分析。筆者曾經讓學生在課堂練習“刷牙”的動作,以此掌握動素符號的運用,效果十分理想。
2.3 建立完善的學生考核機制
針對本課程的特點,教師應該制定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要兼顧學生學習態度、職業素養、掌握知識程度、能力水平等幾個方面,考核的形式采取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比例各占50%。過程考核側重于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包含出勤、回答問題情況、參與討論問題情況;結果考核側重于對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測評,例如考核學生在操作ERP軟件、動作分析模擬、流水線平衡、生產計劃編制等方面的能力。
3 總結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生產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好的適合高職層次的項目化教材少,本科教材改編痕跡明顯,教學以理論學習為主,實驗實訓難以開展,理論考核為主,能力考核偏少,然后提出了對該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革的措施,包括設計基于“項目化”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建立完善的學生考核機制。
【參考文獻】
[1]李萬青.我國開設物流類專業的高等院校基本情況研究[J].物流科技,2009(5):95-98.
[2]貴文龍.生產管理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大眾科技,2009,7:154-155.
篇8
論文關鍵詞:創新能力;港口物流;實踐教學體系;保證措施
一、創新型港口物流人才是港口持續、高效發展的關鍵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 作為交通運輸樞紐的港口,在交通運輸網絡中處于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代化的港口不僅具有使貨物增值的功能,而且已經開始向“國際物流中心”轉型,具有綜合物流服務功能。
港口物流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體現在港口本身,而且體現在對港口城市及周邊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上。它是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對優化和提升產業結構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港口物流雖然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在科技和創新方面落后于世界著名港口,港口物流專業人才缺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要促進我國港口物流持續、高效的發展,培養創新型港口物流人才是關鍵。
二、我國高職院校港口物流專業的特點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類型,肩負著培養大批量技術應用性人才和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教育體系本身就有很強的創新力,越來越受到我國政府和企業的重視。發達國家政府對職業教育也十分重視,不僅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而且以立法和制定政策法規的方式來保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確立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
高職院校港口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物流、港口管理供應鏈管理、國際貿易等理論知識,熟悉國際物流、國際貿易的相關法律法規,了解國內外先進的物流技術與技能,英語水平高、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港口物流專業人才不僅需要課堂教學的培養,更需要加強對于港口物流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的實踐教學培養。因此,培養創新型港口物流人才,就要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高職院校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三、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目標和內容體系
(一)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目標
1.培養港口物流專業的基本技能。高職院校港口物流專業的基本技能掌握是國際物流、報關報檢、港口管理等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熟練應用辦公自動化軟件及相關業務軟件;英語水平較高,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能夠較快適應和融入到企業的工作崗位中,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一定團隊合作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等。
2.培養港口物流專業的職業技能。港口物流專業的職業技能分為港口物流基礎業務能力和國際物流業務能力。基礎業務能力是掌握港口物流企業的工作流程,熟悉運輸、倉儲等所需的工作技能,解決在企業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國際物流業務能力是在國際物流背景下,要求學生能夠應用英語與國外客戶進行溝通聯系,能進行國際貨物報關、報檢、單據制作、國際集裝箱運輸等業務操作。
為培養學生在工作崗位中具有較強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要求畢業生參加報關員、報檢員或助理物流師等考試,并至少取得一向證書。為適應港口物流和國際貿易發展要求,要求學生有選擇的考出國際物流方向的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跟單員證書、國際貨代員證書等。
3.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具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具備較強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創新思維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具備就一定主題進行市場調研能力,并能應用專業知識,進行市場分析。
(二)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置是以專業技能應用為主線,兼顧綜合素質、外向業務拓展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劃分為四大部分,即課堂實訓、專業技能實訓、第二課堂、畢業實訓等4個環節。
課堂實訓內容的設計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注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把理論教學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教學,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現場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專業技能課程實訓是針對一些實務性強的課程實行的單設實訓,即課程學完后,在計算機房或者場景實訓室用一周或兩周時間集中來完成整門課程的實訓教學,對整門課的內容加以運用和融會貫通,以達到鞏固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專業技能綜合實訓是根據工作崗位的要求設置,綜合相關幾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使其在畢業后能夠很快適應相應的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實現創新。專業技能課程實訓和專業技能綜合實訓的內容設置與學生要考取的職業資格證相結合,通過實訓幫助他們復習考證需要的相關知識,提高考證的通過率。
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可以經常邀請企業有一定資歷的專家給學生開設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良好的鍛煉,提高工作能力、思想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可以舉辦各種文體活動,把教育寓于活動,在活動中深化教育。
社會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參觀交流、專題調研、假期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等。安排教師帶隊到企業參觀交流或進行專題調研,或者利用假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第六學期,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或者自行落實的單位進行畢業實習。
四、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保證措施
(一)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能力
教師的實踐能力的高低是實踐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保證,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要求具有"雙師"資格。既要有較高的港口物流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最好是有在港口物流企業實際工作的經驗。學校要不定期的派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鍛煉,使教師了解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聘請港口物流工作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來進行實踐教學指導,補充實踐教學的教師資源。
(二)注重課堂環節的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應多樣化
不同的課程,知識體系存在很大的差異,課堂實踐教學,在時總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要抓好實踐教學的質量,課內實踐教學的形式允許而且應當多樣化,要突出特色。
1.案例教學法。課程教學方法由傳統的學習國際物流基本知識、掌握物流基本技能的方式轉變為通過解決企業實際問題來總結出需要的國際物流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教師在案例分析中啟發、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創新能力。通過學習,學生們可對物流行業的情況有總體上的認識,使他們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其洞察和判斷能力。
2.歸納教學法。教師根據課程的內容,設計問題,并安排學生進行理論問題的討論,然后針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適當的點評和統一講解,把學生感性的、零亂的知識系統化,分析總結出實訓的結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3.小組項目法。教師在專業課程的設計,如對港口物流企業流程設計、倉儲配送優化等內容中,把學生分組,布置一組人員共同參與某個具有實際意義的項目。要求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務,然后將大家的結果匯總,項目小組負責人整合提交設計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不同性格、不同愛好和不同基礎的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得到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4.模塊化課程。有些課程可以按照工作流程和崗位能力的需要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如:《國際集裝箱運輸》課程可以打破常規的章節劃分,按照集裝箱運輸的流程將課程分成以下課程模塊:集裝箱運輸中外貿部門的工作、貨代部門的工作、倉儲配送工作、集裝箱堆場作業、報關與報檢工作、運輸協調管理等。通過模塊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所學的知識是在何種情況下應用的,并應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以企業環境為背景,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的校內實訓項目
校內實訓項目的規劃,要根據我國港口物流業的新理念和模式,對現有的實訓項目進行整合與優化,剔除重復和過時的實驗項目,補充反映港口物流發展前沿知識的新實訓,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校內實訓項目可以在計算機房進行,以專業的教學軟件為基礎,讓學生根據教學軟件的內容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完成實訓項目。這就要求軟件的設計要高水平、高起點,可以采用學校、軟件開發公司和國際物流企業專家共同討論研究、設計實訓模塊的形式,使教學軟件與當前港口物流企業使用的主流軟件一致,但要更加適合教學和學生練習。硬件環境可以采用當前企業使用的或者尺寸按比例縮小的真實設備。
校內實訓項目還可以在場景實訓室進行,場景實訓室是把實訓室設計成企業辦公的環境,以實際工作的流程為基礎來設計實訓模塊,以港口物流企業不同部門、不同工作崗位來分角色,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工作角色中來進行現場的工作崗位演練。每個崗位都具有相應的責、權、利,學生既要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又要各部門之間緊密配合,通過相互協作來完成整項“工作任務”。場景實訓可以讓學生熟悉物流企業中各部門的工作職能,明晰物流企業業務的處理流程,全面提高物流實訓者的工作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
港口物流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參觀交流、專題調研、社會調查、畢業實習等大多必須在現場進行,實現這些實踐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建立共贏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是彰顯高職高專教育特色、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基本途徑。
校企合作模式首先可以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聘請企業的專家、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熟悉企業的工作環境,把港口物流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
其次是采用“訂單”式培養。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學生的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到企業就業。通過這種模式可以為企業“量身打造”符合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對于學校來講,可以了解和把握行業最新人才需求、研發動向及技術需求,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專業核心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上要特別注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質量保障體系。
(五)豐富第二課堂,建立創新人才評價機制
篇9
1前言
目前,據統計我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需求缺口達600萬人,電子商務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根據國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提出的人才需求預測,到2015年和2020年,僅物流業中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分別需要技能型人才510萬人和560萬人,需要高技能人才148萬人和167萬人,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約占物流企業總用工數的40%,但是目前物流行業高技能型人才比重還不到1%。我國電子商務物流業快速發展對物流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對技能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我國電子商務物流教育的起步較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整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教育尚未形成滿足現代物流人才培養的教育目標體系。尤其是高職電子商務物流教育,由于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定位模糊,還沒形成針對高職電子商務物流教育的專業開發與建設的管理制度。當前為了解決高職技能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的短板,本文提出高職―本科協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
據調查,企業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四種類型:戰略規劃人才,高級管理人才,中、低級管理人才以及從事基本操作的技術人員。而企業戰略規劃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主要負責企業整體戰略和實施目標的制訂,起著總指揮、主持大局的核心作用。從事基本操作的技術工人可以是具有中職或經過短期培訓上崗的人員,他們負責具體的業務操作事宜,偏重于體力勞動。我國高職教育的定位主要是培養專科層次高端技能型人才,應用型本科主要培養本科層次技術型、工程型人才。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報告,對電子商務物流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人才需求,省物流業發展現狀、趨勢以及對物流人才的需求。
2高職和本科校校協同創新的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本科電子商務物流優勢特色,開展高職與本科高校之間的協同合作。高職院校老師通過參與本科院校大型電子商務物流科技攻關項目、聘用本科師資、共享本科院校電子商務物流課程體系和實驗室資源等途徑,充分釋放本科院校人才、信息、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活力。當前可著重探索建立優質電子商務物流教育資源共享、協調合作,共同搭建創新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大平臺。高職―本科協同培養下建設體現工學結合的優質專業核心電子商務物流課程及專業教學資源庫,與企業合作開發體現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和案例教學的專業課程。建設專業核心課程的網絡課程和教學資源庫,豐富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輔助教學手段。
3高職與校所協同創新的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依托科研院所優質科研團隊和優質的科研設備資源,瞄準國家電子商務物流相關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國家重大電子商務物流基礎研究,構建優質信息資源平臺,實現優質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電子商務物流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下放。實現高職院校建立更為靈活的電子商務物流教學組織形式,強化“教學做”一體化,突出知行通達。具體思路是“走出去”與“請進來”兩步走策略。“走出去”就是組織教師到行業企業的一線去調查、咨詢、走訪,獲得第一手的資料。“請進來”就是把物流行業企業專家、一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聘請過來,集中討論分析確定崗位群,分析各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如何將職業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以及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學習情境的設置等內容,從而制訂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標準。
4高職與電子商務物流行業協會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協會與行業緊密結合的優勢,探索建立跨學科融合、多團隊協作、多技術集成的電子商務物流重大研發與應用平臺,大力開展電子商務物流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堅持行業引領核心理念,全面構建面向職業領域適應崗位群需要的電子商務物流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進行課程開發。以“七雙七互”內涵建設為重點和突破口,深化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平臺。創建校企文化育人環境。對企業和行業文化進行歸類和細分,從中提煉出其文化內涵,總結出若干類型文化,如國有企業文化、民營企業文化、外資企業文化,或者航運企業文化、港口企業文化、貨代企業文化、物流企業文化等,并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逐步形成相互交融的“文化育人環境”。
篇10
關鍵詞: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教學做一體化;課程改革
F745-4;G642
一、課程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課程以進出口報檢工作為背景,以培養能夠正確執行我國對外經貿方針與政策、精通報檢業務工作的外貿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教學目標,是我院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實踐性和操作性都特別強。但由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不夠,該課程教學中出現以下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目標設定難“兩全”
從教學目標來講,由于報檢工作具有專業性、政策性、涉外性的特點,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是能夠掌握檢驗檢疫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報檢單的填制規范;掌握報檢流程知識;順利地完成報檢工作的應用性人才。因此,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重視實訓,需要通過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多媒體軟件模擬報檢等手段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開拓,使高職畢業學生時能夠掌握報檢這一特定崗位具備的操作能力,獨立、高質量地完成企業報檢工作。
從就業目標來講,雖然自2013年起取消了報檢員資格考試,替而代之為報檢員水平測試,但獲得該合格證書仍是企業招聘報檢人才的一大標準。高職院校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責無旁貸地應該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取得報檢員水平合格證書。
(二)講授與實訓難協調
進出境商品檢驗檢疫課程內容多而細,再加上報檢操作中的基礎知識,沒有一定的講授課時量是很難將重點交代清楚的。2014 年報檢水平測試涉及基礎知識、國際貿易、基礎英語、法律法規等四個方面內容,因此本課程教學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其重點難點,再加上考試內容的分析以及輔以一定量的習題,可見教學任務十分艱巨。
另一方面,這一課程實踐性的特點要求教學過程中必須輔以一定實訓教學。特別是在企業競爭激烈,對人才的要求更高,傳統的實訓方式很難達到工作對人才職業技能的要求的條件下,教師必須通過多媒體軟件模擬報檢流程,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等多種現代高效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置學生于真實報檢環境中,增加對報檢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對報檢工作的認識。
因此,理論講授部分與實訓操作部分各占多少比例,內容如何銜接,以及對課程的考核體制上如何側重,就是亟待解決的矛盾。
(三)教學資源建設不合理
目前,教授本課程的教師由國際貿易老師承擔。不可避免的是,其本人在教育階段沒有接受過正規報檢課程的教育,工作后沒有機會接觸報檢工作,容易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水平受到質疑。另一方面,具有豐富報檢一線工作經驗,熟悉報檢實務操作的人員不能將專業經驗充實到報檢教學中來,社會教育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教材選擇上,高職教材重視實踐,能夠直觀地展示出報檢每一個步驟,包括細節處理的先后次序和規范。現實中,校內實訓室建設不完善,所以即使有實訓,學生也是走馬觀花地練習,很難深入業務,企業與院校沒有達到深喲蔚氖笛到渙鰲
二、課程改革設計思路
(一)設計理念
本課程設計理念是: 以崗位技能及標準、行業規范及標準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與重慶當地的外貿公司、外貿型生產公司、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合作開發、項目設計,將報檢的知識內容整合融入項目之中,構建以項目為載體,以實際任務操作為中心,融報檢理論知識為一體的課程內容體系。
(二)設計思路
課程設計思路是根據報檢工作的實際需要,依據一筆貨物進出口報檢的工作過程來設計教學內容。將報檢工作過程貫穿于整個項目,在項目工作任務的引領下,分解為不同的子項目逐步訓練。選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貨物,虛擬當地或口岸企業的買家、賣家、貨代公司、報檢公司、重慶商檢局、口岸商檢局、商檢公司等進行貨物進出口的模擬報檢操作,以滿足不同類型貨物的特殊報檢要求,提高學生的報檢實踐操作能力。
本課程體系設計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課程由傳統的以理論知識為主線的學科體系向以職業能力為主線的項目課程轉變。項目課程結構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要求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項目 1、項目 2 重視學生的流程操作,到了項目 3 就開始在流程中增加突發事件,如貨物報檢后,買方要求增加數量,以培養學生在復雜情境面前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個課程設計的核心在于項目化任務的設計。項目化工作任務是教師教學、學生實踐操作的載體,學生只有通過對項目任務的操作,才能掌握相應的技能。而在操作完成多個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熟悉整個的工作內容,并具備從事該職業的專業能力。
(三)課程特色
1.課程設置基于報檢業務的專精化,課程內容基于檢驗檢疫部門對貨物管理的專項化,學習任務基于業務流程的專程化。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習內容、實訓項目和考核項目適時更新與調整。
2.以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堅持“面向市場、面向學生、面向實踐”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單一課堂講授的模式,探索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手段。確保學生掌握真正技能,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高素質的報檢人才。
3、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我們一直秉承“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的宗旨,面向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應用各種教學方法。通過QQ群、微信等互聯網平臺,及時學習任務并分享行業熱點;運用翻轉課堂,錄制微視頻,學生線下自主學習,線上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并分享成果,提升課堂的操作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梁丹丹.進出口商品檢驗與檢疫課程的教學問題與探索[J].當代經濟,2014(06).
[2]王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課程中的運用[J].商界論壇,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