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渠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14:1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營銷渠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營銷渠道論文

篇1

關鍵詞營銷渠道發展趨勢渠道管理

隨著全球網絡化的出現、經濟全球化態勢的形成,消費購買行為的日趨個性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的營銷渠道出現了許多變化,基于這些變化,企業要想很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的適應新形勢,進行渠道管理的創新與完善。

營銷渠道作為市場營銷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連結生產者與最終用戶之間的紐帶,是企業營銷戰略建設中的重點。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中指出:“營銷渠道是促使產品或服務順利地被使用或消費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組織。”由此可見,營銷渠道就是要通過在恰當的地點,用恰當的價格提供恰當數量和質量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而且還能通過營銷中介的促銷活動來刺激需求。營銷渠道作為企業的一項關鍵的外部資源,在市場運作中具有產品分銷、服務傳遞、信息溝通、資金流動的作用。

1企業營銷渠道的發展變化趨勢

企業傳統市場營銷渠道的經典模式是制造商總經銷商二級批發商三級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在這種渠道系統中,產品渠道結構是金字塔形。這種渠道模式存在嚴重缺陷,在價格體系不透明,市場缺乏規則的情況下,市場營銷渠道中“灰色空間”頗多,使許多經銷商實現了所謂超常規發展,而生產者卻難以分享應有的利潤空間。傳統模式已逐漸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面對新的經濟環境和競爭環境,企業的市場營銷渠道呈現出以下幾種發展變化趨勢。

1.1營銷渠道中零售商的優勢日趨突出

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現代零售商業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廠商的營銷渠道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營銷渠道系統內權利由生產商轉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漸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一,市場供求發展為有效供給大于有效需求的買方市場,消費者成為稀缺資源,處于渠道最前沿,最能夠接近和直接影響目標客戶市場的顧客自然成為產品流向市場的“守門人”。第二,零售商通過擴張、兼并、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方式急劇可擴張規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第三,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強,地區之間銷售渠道的差別日趨減少。超級市場、連鎖商店和直復營銷等形式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許多巨型零售機構把自己的銷售網絡擴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業的國際化發展,反過來進一步帶動了生產商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但伴隨而來的是,生產商的國際化也更加依賴渠道網絡的國際化。

1.2營銷渠道從多層次長渠道向扁平化轉變

由于傳統金字塔式的銷售渠道存在著許多不可克服的缺點,許多企業正將銷售渠道改為扁平化的結構,即銷售渠道越來越短、銷售網點則越來越多。企業通過減少環節、縮短渠道、繞過批發直供零售,從而部分地獲得直銷的好處。同時,隨著中間商批發與零售分工的淡化,零售商能承擔一定的批發功能,能同生產者直接打交道,從而使生產者縮短渠道的愿望成為可能。相應地,直接營銷渠道和短渠道重要性的提高,使得長渠道的重要性降低,批發商地位下降。

渠道扁平化作為一種銷售模式,簡化了銷售過程,縮減了銷售成本,使企業有較大的利潤空間。但扁平化并非是簡單地減少哪一具體銷售環節,而是要對原有的供應鏈進行優化,剔除供應鏈中沒有增值的環節,使供應鏈向價值鏈轉變。

1.3營銷渠道終端呈個性化發展

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進行產品定制不僅可減少中間環節,減少產品積壓,而且個性化的產品價格具有彈性,可以為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如海爾冰箱,可以按照消費者的偏好換門板,可以根據客戶的個性要求定制冰箱外形,正是憑著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海爾的冰箱以及海爾的其他產品能夠在同類家電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相反,看不見消費者差異的企業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將難以生存。

1.4營銷渠道內成員關系由商業利益關系向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變化

傳統營銷渠道系統中,渠道成員都是為各自利益,獨立完成各自的職能,渠道管理的參與性和主動性較差。成員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買賣關系,很少或根本不重視相互間的合作。在市場條件好、競爭不激烈的時期,各方的利益能夠得到滿足。但一旦市場出現起伏,競爭較為激烈的時候,各方會發生利益摩擦,此時渠道中往往會發生矛盾與沖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渠道要想高效運轉,渠道成員必須協調一致地工作,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聯合成為一個統一體,即生產者與中間商由“你”和“我”的關系轉變為“我們”的關系,從交易型向伙伴型轉變,由商業利益關系向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發展。在這種渠道中,渠道成員在統一協調下,以整個渠道系統的效益最大化為目標,進行一體化或聯合經營。

1.5營銷渠道電子化的出現和發展

隨著網絡廣泛普及,電子商務的興起,開創了營銷渠道的全新方式的電子商務。與傳統渠道方式比較,電子商務具有營銷效率高,營銷費用低,營銷市場無限性,營銷環境開放性,及營銷方式多樣性、交互性等諸多優勢。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營銷成為充分有效地獲取傳送信息的最佳途徑,是現代企業在信息社會開發新產品、發展新市場和擴大合作的最有力手段。它帶來了銷售方式和服務方式的變革,縮短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距離,節省了商品流通中經歷的諸多環節,從而降低了產品的價格。另外,它還覆蓋了傳統中間商難以覆蓋的角落,突破傳統中間商的發展空間的牽制,使得渠道成員更直接地面對國外同行業企業的競爭。2當前營銷渠道管理的思考

企業營銷渠道的變化要求我們的眾多企業對渠道要進行重新認識和思考,并根據具體情況對原有的渠道組織和結構進行了重新設置,將原來單一、僵化的渠道形式轉變為多樣化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強的形式。

2.1從渠道管理理念層次上的思考

營銷渠道成為建立和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而非僅作為一項管理的職能與日常運作。其核心競爭優勢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有效生存與發展的能力。

從營銷渠道功能方面的認識變化看:渠道由原來的“物流”形式向增值服務轉化,強調服務功能。傳統營銷管理中,營銷渠道的職能主要包括:分類、整理、匹配、倉儲、運輸等。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營銷觀念的發展,營銷渠道充當生產商和最終消費者之間信息搜尋、傳遞媒介的作用,這部分功能包括:調研、促銷、聯系、談判、財務、承擔風險;而隨著我國買方市場形式出現,顧客在交易市場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渠道另一項獨立出來的功能,即服務在現代營銷中越來越重要。著名的IBM公司在廣告中強調“IBM就是服務”,正反映了該公司有關渠道的戰略思想。

從渠道構建需求導向看:目前渠道管理構建的主要思路是以顧客需求為起點來指導整個營銷流程。整合型的營銷渠道作為一種新型的顧客需求拉動型的渠道模式,以消費者為起點,通過對生產者、經銷商各自活動的整合,達到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務滿足顧客需求的目的,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價值。例如:在家電行業中形成國美、蘇寧“挾渠道以令諸侯”的局面,說明零售商以其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獨特地位,在渠道管理中越來越重要,最終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2.2從渠道具體操作層面上的思考

當前企業對營銷渠道進行了許多變革和創新。主要從渠道的長度與寬度、渠道類型、渠道成員的合作方式、渠道的運作方式和渠道的地理影響力等方面入手。

2.2.1從渠道長度與寬度來看:渠道系統由“金字塔”式轉向扁平化。企業要打破傳統的“金字塔”式的銷售渠道,擺脫傳統的層次分明的模式,開展直接面向終端經銷商和最終消費者銷售的營銷策略,采取“扁平型渠道”。金字塔式渠道采用生產者——級批發商——多層次級批發商——零售商的模式,而扁平型渠道采取生產商——批發商或零售店(廠商零售店)——消費者模式。這樣,生產企業對市場更了解、產品價格更具有競爭能力,服務更及時。

2.2.2從渠道類型選擇來看:由單一渠道轉向多元化組合,直接銷售與間接銷售結合,大型超市、百貨商店、倉儲式商店、便利店和連鎖專賣店等綜合運用。渠道類型選擇要根據不同地區情況和產品情況選擇。對于某一產品的某一區域市場而言,傳統上多數制造商只通過一個渠道進入,而如今,隨著細分市場和潛在渠道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多元化市場營銷渠道系統。增加渠道方式及發展多元化渠道組合,可以彌補單一渠道形式的不足,提高市場覆蓋率,使渠道成本降低,從而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2.2.3從渠道成員的合作方式看:傳統的形式是交易型,現代的企業要轉向“伙伴型”、“關系型渠道”,并采取垂直型營銷系統。渠道內各成員之間應發展和保持密切的、固定的合作關系,從交易型向伙伴型轉變,最終實現雙贏乃至多贏。

2.2.4從渠道運作方式來看:以總經銷商為中心的推進模式逐漸衰落,以終端建設為中心的拉動模式漸漸發展,從而提出了“逆向渠道”的概念。在傳統的渠道構建中,一般以正向模式選擇各級經銷商,以廠家為出發點選擇一級經銷商、次級經銷商,逐級控制管理;但企業對終端幾乎沒有控制能力,使渠道的功能大打折扣。而逆向模式從營銷渠道的末端開始,向上考慮整條渠道的選擇,根據消費需求、消費行為和產品特性選擇銷售終端,充分考慮終端的特性和利益,弱化一級經銷商,加強二級經銷商,決勝終端零售商,通過加強各環節的協作來達到企業的戰略意圖。

2.2.5從渠道的地理影響力來看:虛擬市場將越來越重要,電子商務條件下的渠道設計方案成為有待解決的重要領域。傳統的營銷渠道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商圈范圍,但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必須要跳出渠道所處的地理位置的狹小空間,建立以網絡為載體的分銷渠道,使商圈范圍不受時空的約束,向更大的范圍擴展。

篇2

種子企業重營銷、輕服務現象突出,表現為重視種子銷售環節,而忽視對購種用戶產前、產中的技術指導;種子使用者因種植效益難以提高而轉向購買其他品牌的種子,品牌忠誠度降低[5]。隨著我國種業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加之農作物品種同質化嚴重、營銷模式容易復制等影響,中間商或經銷商大多進行惡性的價格戰而導致利潤降低,陷于紅海而無法自拔。不少經銷商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往往銷售多個品牌的種子,造成區域市場的渠道重疊、交叉,并青睞高返利品牌種子的,對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的忠誠度降低。一些種子企業對經銷商缺少技術培訓和專業指導,而大部分中間經銷商特別是鄉鎮及村級零售商并不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造成種子使用者無法從其購種單位獲得全程技術指導,只能經常變換購買種子的品牌;而銷售量的減少迫使零售商轉向其他種子品牌的,導致經銷商和零售商對種子企業的忠誠度下降。

2國內種業營銷渠道的變革趨勢

2.1渠道扁平化為克服傳統渠道模式的弊端,適應市場需求,在激烈的種子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許多種子企業紛紛采取渠道扁平化的模式,加強營銷渠道建設,減少中間環節,拓展營銷網絡,提高市場占有率。渠道扁平化有利于種子企業的銷售政策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便于企業更好地控制營銷渠道;有利于種子企業節省營銷成本,形成作物良種的價格競爭優勢;有利于種子企業快速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強品牌建設。如魯西南各縣的玉米種子經銷商,直接從的種子企業或者從企業的區域營銷中心進貨,然后直接供應到終端零售商,簡化了渠道結構,降低了經銷商的經營成本,有利于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

2.2渠道重心下移掌握終端意味著掌握市場是永恒的市場營銷規律。我國種業市場經過多年的競爭發展,營銷渠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渠道營銷模式之間的競爭。隨著我國種業市場特別是雜交玉米種子壟斷競爭的加劇,終端市場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營銷渠道重心正由總經銷商向終端零售商下移。未來種業市場誰掌握的終端零售商數量多,誰就有了市場的發言權,進而主導區域市場。為爭取到更多的用戶,種子企業要建立終端營銷網絡,最大限度地服務于種子使用者。傳統營銷模式的種子企業過于偏重總經銷商,種子的生產銷售往往是按照總經銷商所需進行銷售,常常造成農作物種子在流通過程中的積壓。今后種子企業將種子營銷渠道的重心下移,更加重視終端需求。如種子銷售商在雜交玉米種子營銷中采取“種子預訂”、贈送禮品的模式,有利于種子企業掌握終端的實際需求,增加種子的銷量。

2.3渠道關系趨于合作共贏在種子市場競爭異常慘烈的環境下,為提高營銷渠道的效率,種子企業與經銷商及零售商建立長期、互信、互惠的合作伙伴型關系,種業渠道關系逐漸趨于合作共贏化。目前一些從事雜交玉米種子生產經營的企業,通過在目標市場建立連鎖店的營銷模式,統一進貨,統一價格,統一向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避免了種子經銷商之間的惡意競爭和價格戰,渠道關系更加穩固,實現了互利多贏。

2.4渠道建設更加依賴戰略性對策21世紀的競爭不僅是種子企業之間的競爭,更重要的是營銷渠道甚至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就要求種子企業不僅要從戰術層次解決渠道短期效益問題,更重要的是上升到與品牌推廣、營銷策略等戰略協調高度,充分發揮渠道資源優勢,提高企業商品種子的市場占有率,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品牌建設。例如,山東登海種業與杜邦先鋒公司合資成立了由登海種業控股的“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完成了國際合作,提高了企業競爭力;登海種業通過兼并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等方式收購一些玉米、小麥、蔬菜等品種的產權,成立了新的控股子公司,實現了規模的擴張膨脹。隨著企業知名度的提高,登海種業利用其“先玉335”、“登海605”等玉米良種的品牌優勢,實施“品牌延伸”戰略,帶動了大白菜、蘿卜、西瓜良種等的產銷,為企業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2.5利用物流配送貨拓展營銷網絡隨著信息、網絡、數字化等內容為特征的知識經濟的發展,種子企業的營銷模式將發生重大變革,種子的網絡營銷渠道有便捷性、透明性的特點,受地域限制小,利用物流外包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那些市場份額不大、客戶群較為分散的種子企業,為節省人力、物力,采取建立龐大的營銷網絡、利用物流業務配送貨成為其種子營銷的主要模式。而對于從事市場需求量較大的玉米、小麥良種經營的中間商,常采用為零售商送貨上門的模式,既有利于企業了解終端商和市場的需求,也有利于加強對營銷渠道的控制。

2.6實行產銷服務一體化為兼顧種子生產企業、中間商和農戶的利益,種子企業應積極構建產供銷服務一體化的渠道模式;切實加強服務營銷,切實考慮種子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以獲得購種用戶的信賴,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提高種子使用者的品牌忠誠度,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目前,不少經營玉米、小麥等大宗農作物種子的種子企業采用“公司+縣級配送中心+鄉鎮零售連鎖店+農戶”模式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依此建立三級配貨體系和網絡溝通體系,實現了優質種子直接到戶的要求。公司對銷售網點技術人員進行多次技術培訓,并印發各種技術材料隨種子直接發送到農戶,終端商做到全程技術跟蹤服務,并及時反饋公司。這不僅有效地保障了用種農戶的切身利益,也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7與農資農機企業聯合擴展渠道種子企業在營銷過程中與化肥、農藥或農機企業合作,既可借用合作伙伴企業的銷售網絡宣傳自己的企業;還可以實現種子企業和農資農機企業營銷渠道網絡資源的共享,有利于構建健全的種子營銷網絡,降低種子營銷成本,穩定價格,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有利于加快優良新品種的推廣步伐,提高購種者的種植效益,提升種子企業和農資農機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達到雙贏或多贏。

3關于渠道模式多樣化的討論

種業營銷渠道模式的選擇受種子企業作物產品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和市場結構、農作物種子供求狀況、國家相關政策導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種子企業應考慮我國種業市場的特點以及不同區域的差異性,根據不同作物產品線,企業自身的資金、科研實力、自育品種多少、目標市場種子需求量的大小等情況,采取相應的渠道模式。

3.1主要大宗作物產品線采用的營銷模式對于雜交玉米、雜交水稻和小麥等大宗農作物種子,采取種子生產企業-種子經銷商-種子零售商的扁平化的營銷渠道結構,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登海種業、北京德農、隆平高科等國內知名種子企業,其生產經營的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種子面向全國市場、需求量較大,采用扁平化的渠道模式既節約成本,又能較好地控制營銷渠道。如登海先鋒種

業經營的“先玉335”雜交玉米種子,通過銷售終端把商品種子直接送到田間地頭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實行產銷一體化,為其迅速提高市場份額做出了貢獻。

3.2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選擇適宜的模式根據種子企業有無自有農作物品種、自有品種的多少、資金是否雄厚、科研實力是否強大等特點,所適合選擇的營銷渠道模式也不盡相同。登海種業、隆平高科等資金雄厚、科研實力強、有多種自育品種的大型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對于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種子的經營,在種子需求量大、較為集中的區域,一般采取扁平化的渠道模式;但對于蔬菜類作物種子,往往還是采用傳統渠道模式。但對于那些資金不足、科研實力較弱、只有較少自育品種的中小型種子企業,對大宗農作物種子在企業所在地的周邊區域可以采用扁平化的渠道模式,對于外地市場往往采用傳統的營銷渠道模式將會減少投資風險,為企業發展創造緩沖空間。

篇3

論文提要:在“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大趨勢下,營銷渠道管理在業界占據著日益重要的地位。在渠道管理內容中,對于營銷渠道的激勵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激勵實施的前提是了解分析渠道中間商的需求,執行中可分為三個層次操作,具體措施以直接激勵和間接激勵分類進行詳細展開。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營銷管理》中指出:“市場營銷中間商一起構成市場營銷渠道。市場營銷渠道是那些為使產品或服務能被使用或消費而配合工作的獨立經濟組織的集合。”他認為,營銷渠道是指那些配合起來生產、分配和消費某一生產者的貨物或勞務的所有組織或個人。即商品從制造商到達消費者手里所經過的途徑。或者更具體地:營銷渠道指所有批發機構、零售商店及商等銷售環節。在“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大趨勢下,營銷渠道管理在業界尤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地位。渠道管理內容中,對于營銷渠道的激勵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一、激勵實施的前提與意義

營銷渠道管理中,激勵實施的前提是了解分析渠道中間商的各種需求。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實行激勵措施,達到良好地激勵效果,使其產生最佳工作業績。

1、經濟的需求:追求銷售和利益最大化,不愿承擔過多銷售費用。

2、安全的需求:理性中間商總是會把貨款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會為了完成廠商期望的銷售任務而盲目鋪貨和壓貨,給自己造成財務負擔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時,在經營中力求穩健,往往不會在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做大量市場開拓工作。

3、權利的需求:力圖最大限度地控制零售客戶,希望賣場是自己的資源,自己是廠商和賣場的樞紐,不希望廠商越過自己直接和賣場溝通。

由此可知,只有激勵滿足中間商的需求,才能實現雙贏局面,即中間商實現產品銷售既得利益的同時,也使廠商獲得目標利益的實現。換言之,激勵有利于調動中間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廠商經銷政策的順利執行,并且通過對中間商的控制,使其嚴格執行廠商制定的分銷政策,進而避免“竄貨”與跨區銷售。

二、激勵實施的三個層次

了解了渠道中間商需要和明確了激勵的重要意義后,激勵的實施成為“決勝終端”的關鍵。詳細闡述激勵具體措施前,首先要明確的是,市場營銷工作的核心在于有效滿足客戶需求,而營銷渠道管理中激勵的核心則自然是為渠道成員提供支持。鑒于制造商與中間商是行業鏈條上的不同環節,在跨組織環境中,要建立高度互動的團隊需要仔細設計支持項目。即營銷渠道管理中的激勵,大方向上的原則是為渠道成員提供支持項目。整體而言,支持項目一般劃分為合作性計劃、伙伴或戰略聯盟和設計分銷計劃三類,支持性項目從戰略深度上逐級遞增。在松散的聯盟渠道中,合作性計劃為最常用的激勵方法。當然,具體的合作計劃操作方式,取決于廠商的想像力和執行能力。更進一步的,是結為伙伴或戰略聯盟。區別于較松散的合作形式,戰略聯盟強調廠商與渠道成員之間持續、相互支持的關系。通過建立更加互動的團隊、網絡或者渠道伙伴的聯盟,以期產生協同效應。最后,最復雜的具有高度主動精神的營銷隊伍建立方法是分銷計劃的設計。分銷計劃不僅僅遠不同于松散的合作模式,也大大超出了典型伙伴關系或者戰略聯盟的范圍。概括言之,分銷計劃的設計幾乎涉及渠道關系中的所有方面。這一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一個有計劃、有專業化管理的渠道。通過廠商和渠道成員的合作,綜合考慮兩者的需求,以到達最好的激勵效用。因為成功、全面的分銷計劃,既為渠道成員提供垂直渠道所帶來的優勢,又維持各渠道成員間商務運作的獨立性,使雙贏狀態達到最佳化。

三、激勵實施的具體措施

基于激勵的三大層次指導,激勵實施的具體措施有著不同的分類。依據激勵采取的手段不同,可分為直接激勵和間接激勵等。直接激勵的實質是一種獎勵政策,指通過給予物質或金錢獎勵來肯定渠道成員在銷量和市場規范操作方面的成績。

1、采用返利的形式獎勵是實際營銷活動中應用最廣泛的激勵方法。此外,年終獎勵政策作為返利政策的一種,由于很多中間商和廠商較為看重,應單獨從返利政策中分離出來。實際上返利政策和年終獎勵政策內容基本一致,主要有過程返利和銷量返利兩種:

過程返利,是一種直接管理銷售過程的激勵方式,目的在于通過考察市場運作的規范性以確保市場健康發展。過程激勵通常包括:鋪貨率、售點氣氛(即商品陳列生動化)、安全庫存、指定區域銷售、規范價格、專銷(即不銷售競品)、守約付款等。

銷量返利,是為直接刺激渠道成員的進貨力度而設立的一種獎勵,目的在于提高銷售量和利潤。營銷實踐中通常有三種形式:銷售競賽,即對在規定的區域和時段內銷量第一的渠道成員給予獎勵;等級進貨獎勵,即對進貨達到不同等級數量的渠道成員給予獎勵;定額返利,即對渠道成員達到一定數量的進貨金額給予獎勵。2、給予中間商盡可能豐厚的利益也是直接激勵的重要策略。通過建立合理的級差價格體系,保證利益在各層次渠道成員間的有序分配,即保證每一層次的中間商都能通過銷售產品取得合理的利潤。制造商應本著公平合理、利益均沾的原則,從雙方的長期利益出發處理經營收益的分配問題,以調動每一層次人員的積極性,渠道才能順暢,效率才能提高,尤其針對初進入市場或知名度不高的產品。當然,廠商發展的不同時間、不同階段,每一層次所起的作用不同,級差價格體系也應做相應的調整。

間接激勵是指通過幫助營銷渠道成員提高服務水平、提高銷售效率和效果來擴大其利益,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提供適銷對路的優質產品。這是激勵中間商的一個有效措施。制造商應該把中間商視為消費者的總代表,在產品的數量、質量、品種、價格和交貨時間等方面盡可能滿足中間商要求,為其創造良好的營銷條件。還應根據市場需要以及中間商的要求,經常地、合理地調節生產計劃,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生產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產品。唯有此,商品才能順利地進入最終市場。

二是積極開展促銷活動。加強對中間商廣告和促銷的支持,減少流通阻力,提高商品銷售力,促進銷售,提高資金利用率,使之成為中間商的重要利潤源。中間商在自己區域內進行促銷時,制造商應予于大力支持,比如協助中間商掌握產品的技術知識和開展技術服務;通過廣告宣傳,舉辦產品展覽和操作表演等形式來開拓產品銷售市場;并幫助中間商搞好商品陳列。有力的促銷既能提高產品品牌知名度,又幫助中間商賺取利潤,從而激發其推廣產品的熱情。

三是協助中間商進行人員培訓。有些制造商不能完成或不能全部完成的工作必須請中間商代為辦理。而我國現有中間商大多是以個體戶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整體素質不高,發展到一定時期之后,很有必要接受管理、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指導。制造廠商幫助中間商培訓人才的好處顯而易見:渠道維護和公司政策執行,都必須由業務員去推動和操作。即使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既不能取代中間商和業務員的個人技能,也不能取代簡潔而正確的市場洞察力。培訓銷售代表的業務技能、溝通技巧和財務知識,提高中間商的整體水平,已成為消費品市場重要的非價格競爭手段。提高中間商的管理能力和營銷能力,并針對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樣不僅能解決中間商目前的贏利問題,也能解決其長遠的贏利問題。使中間商與廠商共同進步,成為能和廠商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在合作中實現雙贏。

主要參考文獻:

篇4

論文關鍵詞:白酒,營銷渠道,模式,創新

 

0 引言

目前國內學者對營銷渠道模式創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觀層次,著重于交易成本、治理關系、技術變革方面對營銷渠道模式創新的影響研究,但宏觀環境對營銷渠道模式創新的影響缺乏系統化研究。羅必良等認為創新渠道模式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以較低的交易費用執行渠道功能[1]。莊貴軍分析了治理結構、控制機制和控制程度在營銷渠道模式上的影響,認為減少渠道交易的投機行為是渠道控制的主要目標[2]。范小軍等認為渠道模式創新和優化中主要關注新商業模式和新技術變革帶來的各種影響[3]。梁惠瓊分析了信息化環境下渠道模式創新的發展趨勢、基本原則、思路以及評估標準[4]。

本文認為外部宏觀環境與營銷渠道內部機制的變遷是白酒營銷渠道模式創新的動因,其運行機理為外部宏觀環境的變遷引發白酒營銷渠道內部機制的適應性創新,即白酒企業為了適應新的環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渠道效益、實現企業經營等目標對渠道通路的長短、寬窄、渠道成員的類型以及渠道成員之間的治理關系進行的各種調整、變革與改進。因此,本文將從內外環境兩方面出發分析白酒營銷渠道模式創新的動因與機理,探討白酒營銷渠道模式創新的方向與思路。

1 白酒營銷渠道現狀

白酒作為社會消費品,消費周期較短,重復消費頻率較高,需要通過市場高覆蓋率以及規模的市場量獲得渠道成員的利潤與價值。白酒營銷渠道是從白酒制造企業轉移到消費者的路徑和通道,白酒在渠道體系內的轉移與流通創造價值效應、實現白酒產品價值增值以及增加渠道成員的利益分配。

目前,白酒企業營銷渠道模式主要包括傳統經銷制、深度協銷、直分銷以及盤中盤模式,這些營銷渠道模式各有特點(如表1),但總的來看,現行營銷渠道模式存在諸多的弊端畢業論文模板,主要表現為渠道交易成本高、渠道關系不穩定、渠道結構臃腫、渠道效率低,流通業態單一,上游參與主體力量薄弱,這嚴重阻礙白酒行業的發展,因此,亟待對白酒營銷渠道模式創新。

表1 白酒營銷渠道模式分析

 

渠道模式 渠道特征

傳統經銷制

深度協銷

篇5

關鍵詞:渠道變革的信號變革的趨勢中國的渠道建設

一、變革的信號

營銷渠道是指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所經過的整個通道,該通道通常由制造商、批發商及其它輔助機構組成,換言之,一切與商品轉移有關的商務流程組成了營銷渠道,渠道的起點是生產者或服務提供者,終點是消費者或用戶。當前存在的一種“廠商怕”的有趣現象說明:一是廠商越來越重視渠道建設,渠道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無形資產,正日益左右著中國廠商應用推廣的步伐;另一點是廠商渠道管理上普遍存在問題,原有的銷售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適合于今天的市場多元化的競爭結構,渠道的成本、控制、效率和效益之間的矛盾越來越不易協調,互聯網、新興商業資本等新的力量又增加了其間的變數,如果不在傳統銷售渠道上,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進行創新與改革,那它將變成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筆者將促使渠道變革的因素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發展進入新階段,舊模式難以適應新要求。從渠道成員的地位變化角度來看,中國市場銷售渠道發展經歷了從重視廠家階段,到重視經銷商階段,最終進入重視消費者階段的過程(這也是4C理論的立足點)。重視消費者階段的表現特征是一切圍著消費者轉,一切以消費者的滿意為目標,這就要求產品要以最方便的途徑讓消費者購買,要求廠家要以最快捷的速度對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和評價作出反應。然而,松散型的、間接型的傳統渠道模式由于中間商與廠家一般不是一對一的關系,且利益關系是相對獨立的,制約了廠家與消費者的直接溝通,影響了渠道效率,形成了廠家與消費者直接有效溝通的天然屏障,如何打破屏障,實現與消費者的零距離溝通,成了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2.競爭愈烈,企業利潤愈薄,渠道成本的控制愈來愈變得舉足輕重。近5、6年來,中國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極大變化,許多領域供大于求,競爭日漸充分,商品價格日趨下降,企業利潤越來越薄,進入微利時代,渠道現在成為了降低企業成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砝碼,當降價已經到了底限要想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就必須通過降低渠道成本和分銷成本,這就要求對傳統金字塔式層層加碼的銷售渠道模式進行變革。

3.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對渠道的輻射力和控制力要求更高,也相應要求渠道作出變革。從市場競爭的需要和企業長遠的利益來看,掌握渠道主動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現時中國較大規模的企業,在經營前期、產品進入市場之初相當弱小、資源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利用經銷商的網絡資源推廣產品是一種合理、有利的方式,但當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大,為了規避渠道風險并為后續產品奠定渠道基礎時,廠家對渠道輻射力和控制力的要求就會相應提高。而傳統營銷渠道中,上下游不同成員之間通常體現為交易型關系,渠道中的各個成員均是獨立體,除簡單的約束標準外,并不能有效的對各成員實施監控,造成了成員間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產生的短視經營、惡性競爭、缺少商業誠信等苦果。因此,這種傳統渠道成員之間的關系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4.新渠道的出現。近幾年,我國網上商店的興起,網絡的迅速普及,超乎人們的預料,這種新渠道的變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渠道變革新的選擇機會,零售渠道都已經變化了,銷售終端都已經變化了,若在選擇渠道、設計渠道的時候不變化,肯定會被淘汰。

5.扁平化的快速流通,已是大勢所趨。越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對渠道的快速流通與反應能力要求就越高。對終端信息的快速收集與整理,迅速轉化產品流通到市場終端,成了企業制勝的關鍵武器。渠道越來越短,流通越來越快,對于傳統的渠道結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在原有的渠道結構上進行變革,亦成了穩定銷售渠道的重要元素。

二、變革的趨勢

1.渠道結構扁平化。所謂的扁平化,是指渠道的層級要盡可能少,廠商與消費者的距離應該盡可能近。市場發展進入重視消費者階段,要求廠家與消費者有更直接、更快捷的溝通,中間商產品推廣功能的下降和經銷利潤空間的縮小、廠家對渠道輻射力和控制力的更高要求,使渠道只能變得越來越短。

2.渠道終端個性化。銷售工作歸結起來是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在適當的時間和適當的地點把產品送到消費者的面前;二是如何通過促銷讓消費者了解和認同企業的產品。適應新的市場形勢的需要,企業開始以終端市場建設為中心來運作市場。這里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情況,由于生活要求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千差萬別,消費將進入個性化時代,所謂“一對一營銷”、“定制營銷”將越來越凸顯。另一種是直接面對零售商的情況,順應消費個性化的需要,零售業態將更加豐富,諸如集中經營特定商品的商店、特許經營店、品牌專賣店等將更多涌現,形形的零售業態使企業面對更加個性化的銷售終端。

3.渠道關系互動化。目前,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廣大消費者24小時進行網上訂購、發送配送指令成為可能。可以預言,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率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在營銷模式中的比重必然會大幅增加,這里同樣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消費者而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上交易環境的配套,網絡營銷逐漸興起且呈普及趨勢。而網絡營銷的最大特性就是互動,制造商與消費者的互動,最大限度地使供需關系得到協調。另一種情況是廠家與商家的互動,利用互聯網技術使銷售活動電子化,在供貨、配送等環節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逐漸建成伙伴關系型營銷渠道。

4.渠道商品多樣化。幾年前,除了專業的電信門市外,沒人敢在別的地方購買手機,大家電也未進入超市,但隨著耐用高值商品逐漸向普通消費品過渡,也隨著更多的品牌被認可,消費者對購買專業化要求逐漸降低,更多的商品將進入更多的零售場所,使渠道所承載的商品更加多樣。事實上,海爾經過渠道調整后,要求零售商大、小家電一起賣,這就使原來只賣大家電或只賣小家電的零售商增加了商品的多樣化。三、中國廠商如何應對這一變革

渠道變革是對渠道的結構整合,而不是將舊有渠道一刀斬去。北大方正電子商務公司副總經理董瑛說,我們無須對渠道變革恐懼,因為渠道變革的實質是削減冗長無用的環節,提高渠道運作的效率,在廠、商、用戶間構筑一個完整、有機、高效的網絡體系,使成千上萬的用戶通過這個網絡同廠家、商家進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動。

在中國,由于特有的國情,金融服務網絡化的落后、社會化配送系統的缺乏、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基礎設施的落后、銷售觀念的差異以及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等困難,使得電子商務手段在中國推廣尚有一定難度,渠道的扁平化建設還將經歷一段時間,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子分銷、渠道扁平化乃至B2C將實實在在地擺在我們面前。所以對于我國企業來說,一方面要清楚地看到變革是渠道建設的大勢所趨,應及早準備調整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變革趨勢中的模式建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結合企業所處行業的特點,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產品性質而定。就目前而言為應對這一變革筆者認為需做好以下準備:

1.以顧客滿意度為主要目標,將注意力從分銷商轉移到顧客。

從4C、4R營銷理論角度出發思考就要求企業樹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指導思想,在制定渠道策略和進行渠道管理時,以顧客滿意度為主要目標,以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為宗旨,將渠道中心從分銷商轉移到顧客。顧客滿意度決定顧客忠誠度,只要顧客忠誠度高,企業進行渠道整合變革就具備了良好的基礎保障。所以企業應以顧客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通過渠道創新、策略調整、資源投入等方法,提高整個營銷價值鏈的服務增值能力和差異化能力。企業通過為顧客提供針對性的增值服務,使產品獲得有效差異,從而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從根本上擺脫產品同質化引起的過度、無序競爭的銷售困境;同時通過增值服務使營銷鏈價值創造能力大大改善,提高各環節利益,從而增加營銷鏈的穩定性和協同性。

2.重新審查、制定渠道策略和戰略。

渠道戰略必須與公司總體戰略相一致,同時還要滿足必要的效率要求(合理的收益率),并確保其長期的靈活性,同時滿足顧客需求和經濟性兩方面的要求,所以企業應關注渠道的運作是否高效,應從主要目標顧客群的角度評價渠道的表現和業績。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透徹地研究現有及潛在的渠道,盡可能跳出單一渠道的束縛,采用合理的多渠道策略,是有效提高市場占有率和銷售業績的首要手段。一方面,企業在對目標市場進行有效細分的前提下,要進一步對可能的銷售渠道的分銷效能、服務能力、維護成本和影響力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明確各渠道的優勢和劣勢并合理規劃,保證進入的渠道同細分市場的特點相匹配;另一方面,強調整合各細分渠道中在素質、規模、實力、服務和管理等方面有特長的終端、大批發商和新興大型零售商等優秀渠道資源,注重渠道質量,使企業的營銷鏈具有強大的分銷力。企業除了通過渠道分工使不同類型的渠道覆蓋相應的細分市場外,更要強調營銷鏈各環節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以有效地獲得系統協同效率,即提高分銷效能,降低渠道運營費用。

3.保持渠道政策與企業目標的一致。

企業在制定渠道策略時,必須確定提出的渠道策略是否與企業目標相一致,能否支持總體戰略推進,進而使企業達到預期的業績目標。企業的渠道策略要與市場戰略目標保持匹配,才能推動市場的有序擴張和可持續發展。在渠道規劃和管理中,企業應注意市場發展的短期利益與長期戰略目標相結合,為此可以在某些影響力大、地位重要、具有戰略意義的核心市場如大中城市市場直控終端,密集布點,驅趕主要競爭對手,提高市場覆蓋率,以利于建立市場優勢和長遠發展;同時在對手占優勢的區域市場上,采用高端放貨的渠道策略,配以高激勵、低價格等政策,沖擊競爭對手的已有網絡,擴大品牌影響力,然后再整理和構建營銷鏈,精耕細作,達到主導區域市場的目的。

首先,規劃渠道時要保證區域市場容量與批發商和終端的分銷能力保持動態平衡。根據區域市場容量和結構的變化,結合各渠道成員的具體發展狀況適時做出調整,使渠道成員"耕有其田,各盡所能"。其次,在渠道結構調整方面,要與區域流通業和用戶消費習性的發展變化保持動態平衡。當前,流通領域正處于變革時代,小規模零散型的傳統渠道大部分衰退,連鎖、特許加盟等規模化集約經營的大型流通商崛起,同時專業物流商高速發展。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深入研究現有及潛在的渠道,盡可能跳出單一渠道的束縛,采用合理的多渠道策略是有效提高市場占有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伯特·羅森布羅姆營銷渠道管理[M]上海三聯出版社2003

2、李守良2004,(7)

3、王甲林銷售與市場2004,(7)

4、中國PC市場渠道發展狀況分析[EB/OL]賽迪顧問網2002,(5)

篇6

關鍵詞:營銷;渠道;競爭;優勢

營銷渠道是產品從生產者手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所經過的通道,是連結生產者與最終用戶之間的紐帶,是企業營銷戰略建設中的重點。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在現代市場營銷理論指導下,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摒棄過去的那些傳統的、不合時宜的做法,在營銷渠道策略方面大膽創新,探索適合中國市場發展特點的新的營銷渠道模式。

一、深度營銷渠道理論的形成及其基本內涵

營銷渠道理論起源于消費品主導環境中對產品和產業營銷特例的研究,最終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營銷渠道理論體系。分銷伙伴關系、渠道伙伴、經銷商伙伴及渠道戰略聯盟所指的是一種新型的營銷渠道策略,這種營銷渠道策略強調的是制造商與渠道成員間持續的和相互的支持關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動的營銷團隊、營銷網絡或者渠道伙伴的聯盟。從這個角度來看,營銷渠道策略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戰略性問題。如果渠道管理者已經設計了一個強調深度分銷的渠道,他就應該考慮與其大多數渠道成員保持一種緊密的關系,而不是僅與幾個或一個成員保持緊密關系。營銷渠道合作伙伴(或戰略聯盟)的觀念并非最近才出現。在20多年前,韋伯斯特(1986)就曾對一系列制造商及其分銷商的關系進行了一項創造性研究,其中就提到了建立這種伙伴關系的方法,他指出渠道成員間建立“伙伴關系”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制造商必須在可能提供的產品、技術支持、定價及其他相關的領域公布明確的政策條款;第二個階段是對現有供銷商完成任務的能力進行評估;第三個階段,制造商必須定時評估它與渠道成員之間制訂的政策的適用性。

最近幾年來,韋伯斯特的這一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營銷渠道通常由許多各自謀求自身利益的公司組成,因為這些利益是相互競爭的,所以渠道成員常常無法合作,甚至各自目標完全相反,由此產生的渠道沖突往往導致渠道效率下降。分銷中的聯盟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出現的。斯特恩與安瑟理(2000)認為一個合適的聯盟必須同時擁有三個條件:一方有特殊的需求;另一方有滿足這些需要的能力;雙方都面臨著退出關系的壁壘。前兩個條件是創造特別的價值增值的基礎,這是戰略聯盟的根本。最后一個條件,即退出壁壘是保護一方不被另一方剝削的必要條件。哪些是壁壘呢?一般來說,有嚴格規則的或者雙方具有相互依賴性的關系聯盟,解脫關系會非常困難,于是各方寧愿投資以維持關系。

路易斯•波恩和大衛•科特茲(2003)根據在企業營銷過程中企業與渠道成員聯系、信任程度的不同,將營銷渠道共分為三個層次:

(1)一級關系營銷渠道。這種渠道的基本點是:企業主要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各種不同類型的經銷商、客戶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經銷商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等。

(2)二級關系營銷渠道。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經銷商和客戶,而且還盡量了解單個經銷商和客戶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優質的、個性化、人格化的產品和服務,并以此來強化企業與經銷商、客戶的業務聯系時,就形成了二級關系營銷渠道。

(3)三級關系營銷渠道。這種營銷渠道使企業和經銷商、客戶之間發生了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形成了某種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一旦放棄這種戰略伙伴關系,就必將會付出巨額轉移成本。這就使得雙方對這種緊密關系的維持具有了重要的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這種營銷渠道中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大大提高經銷商和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可大大增加經銷商和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一般說來,一級關系營銷渠道是淺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經銷商和客戶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使企業失去優勢。而三級關系營銷渠道則是深層次的,因為這種營銷渠道不僅僅是一種手段,而且還體現了一種面向市場、面向客戶,努力為客戶提供“超額價值”的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渠道則界于兩者之間。這就是深度營銷渠道理論的由來。

根據上述學者的觀點,并結合長期的運營管理經驗,我們可對深度營銷渠道的內涵作出如下論述:深度營銷渠道是生產商在對自身及其所在行業進行系統思考的基礎上,精心構造的、以自身為核心,包括商、經銷商和最終客戶在內的深度營銷價值鏈。在這一價值鏈中,制造商與各渠道企業結成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和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渠道下沉,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并通過各種方式將企業的價值觀念、戰略意圖、經營理念、管理模式滲透到各渠道企業的企業文化之中,增強對核心分銷商的控制和管理。實踐證明,深度營銷渠道能夠明顯提高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營銷價值鏈中的流動速度,從而顯著增強營銷價值鏈中各企業之間的整體協同效應并獲得動態競爭優勢。

二、深度營銷渠道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

邁克爾•波特(1985)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指出,企業經營中存在著兩種基本類型的競爭優勢,即成本領先優勢和差異化優勢。成本領先優勢是指一個企業因為在創造價值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的成本費用低于其競爭對手而獲得的優勢。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領先地位,那么,就會成為所在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只要它使其價格等于或接近該行業產品的平均價格水平,其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就會轉化為高收益的現實回報。

差異化優勢是指企業針對目標客戶廣泛重視的某些需求,努力開發、生產出別具一格的產品和服務,在本行業中獨樹一幟,形成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獨特性。企業通過其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活動,別出心裁的滿足其目標顧客的需求,并獲得溢價的報償。

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在產品的設計、生產、市場營銷及后勤等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許多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活動中的每一項都能有助于鞏固企業的相對成本地位,并為別具一格的形象奠定基礎。渠道管理和商品分銷活動是企業市場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銷渠道及其所執行的功能是產品價值鏈中的關鍵一環,也是企業獲得某些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這些競爭優勢主要包括:

產品分銷的成本產生于其價值活動的成本行為,而成本行為往往受到一些成本驅動因素的影響。能夠決定商品分銷通路成本優勢的驅動因素主要有:

1.規模經濟與分銷成本優勢。包括分銷在內的各種價值活動,常常受制于規模經濟或規模不經濟。規模經濟產生于以不同方式和更高效率來進行更大范圍的活動的能力,或者產生于從更大的銷量來分攤無形成本如廣告費等的能力,或者產生于隨著一種活動規模的擴大,支持該項活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或間接費用的增長低于其擴大的比例。因此,當深度營銷渠道由于其巨大的價值鏈協同效應而具有比以往任何形式的流通組織或通路更高的產品分銷效率的時候,那么,通過這種新型渠道模式及較高分銷率而獲得規模經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在深度營銷渠道中,每一渠道及其成員的選定與布局,都是依據其所針對的特定目標市場的需求特點、需求潛力及盈利規模而進行的。因而,每一渠道及成員都對其目標市場的規模具有敏感性,而采取相應成本行為,從而獲得本通路的規模經濟,并進而實現整個分銷通路的規模經濟。

最后,深度營銷渠道中某些活動的共同化,如信息服務、物流服務等,也體現著規模經濟性的要求,隨著分銷規模的擴大,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服務和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且無需追加大量投入。

2.相互聯系與成本優勢。一種價值活動的成本往往受到其他活動實施情況的影響。相互聯系可分為企業內部各種價值活動的聯系和企業與其供應廠商和營銷渠道的價值活動的縱向聯系。通過對相互聯系的價值活動的協調和最優化,可以降低相互聯系著活動的總成本,從而使之成為成本優勢的潛在的有效來源。例如,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之間的協調,可以降低和減少庫存的需要。庫存是各種價值活動之間相互聯系的典型表現,通過改善對這種聯系的管理來減少庫存是極其可能的。

深度營銷渠道是利用生產企業、中間商和最終用戶之間存在的縱向聯系,并使之協調和最優化而形成的。由于渠道成員間在某種程度是居于同一利益共同體的,因而對相互聯系的活動可以進行協調和優化,從而降低渠道的分銷成本,獲得成本優勢。例如,生產企業的供貨頻率和及時性與各通路成員的庫存量相聯系的,必須從通路的整體利益出發,對此種聯系進行最優化,便兩者的總成本達到最低。

3.相互關系與成本優勢。企業與其他相關經營單位之間也存在著種種影響成本的相互關系。最重要的相互關系是某一種價值活動可以影響他們合用時的關系。例如,美國醫療器材供應公司發現與許多生產醫療用品的單位合用一個訂單處理系統和銷售組織,可使成本獲得重要的改善;而象西爾斯、沃馬特等企業可以成為許多生產企業共同的分銷系統。

合用一種價值活動可以提高該活動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效率,從而獲得成本領先的地位。這就表明,任何一種商品分銷通路,在形成和運作中,并不是一個排他的系統,而是一個可以為若干企業共享的開放系統。深度營銷渠道體系就是這樣一個開放系統。通過這種開放系統的合用,可以大大提高渠道的運行效率,既提高了渠道的投入產出率,也使合用的企業降低了成本開支。

此外,由于渠道成員的地理分布等因素也是影響分銷渠道成本的驅動因素,所以,采用深度營銷渠道模式的企業在選擇經銷商伙伴時十分重視地理分布這一成本因素,并使之成為取得成本優勢的又一潛在來源。

差異化優勢在于一個企業能夠向客戶提供一些獨特、對客戶來說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從而使自己與競爭廠商區別開來。區別使企業可以控制溢價,使其在一定價值下出售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在周期性、季節性經濟下跌時,獲得信任之類的利益。如果企業獲得的溢價高于其為了別具一格而發生的追加費用,它就會使公司獲得較高的利益。企業的任何一種創造價值的活動都能夠為企業實現別具一格的競爭優勢發揮作用。深度營銷渠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獨特性,從而使企業獲得別具一格優勢。這些獨特性表現在:

1.深度營銷渠道效率的獨特性。這一獨特性是通過分銷對交易過程的簡化、交易速度的提高和市場規模的擴大而體現出來。營銷渠道中各成員的合理分工協作、通過產權控制、契約維系、管理支持等多種形式來強化成員的交易關系,從而大大地簡化了商品交易過程中的交易次數和交易的程序,形成了暢通的流通通路,使商品分銷的速度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隨著深度營銷渠道的建立和營銷網絡的延伸,分銷通路空間日益擴大,因而能夠更多、更好地覆蓋市場的空間,從而擴大了企業的市場占有規模。

2.深度營銷渠道可以滿足顧客需要的獨特性。營銷渠道中每一成員、每一條通路的形成都是依據市場需求而確定,各個成員、各個通路根據市場需求而形成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以便能夠針對不同市場需求,不同的細分市場供應和分銷商品,從而使各種具有不同需要的消費者和用戶都能及時,滿意地獲得商品。也就是商品分銷組織形式而具獨特性。

3.深度營銷渠道組織形態的獨特性。這一獨特性表現在它的多樣性、動態性和可控性等方面。深度營銷渠道在其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依靠了和運用了包括產權、法律契約、管理及橫向聯合及至人際系統關系等多種形式和手段來強化和聯接通路成員間的交易關系,使之長期化,從而使得分銷通路的組織形態是多樣化,呈現出松散型、公司型、契約型、管理型、共生型及混合型(綜合型)等多種組織形式。而這些組織并不是固定化,而是隨著企業、市場及環境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變革的,其根本目的是有效地銷售商品,滿足消費需求。更為重要的是,深度營銷渠道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分銷過程中承擔著分銷職能,渠道成員之間不再是“各自為政”的散亂局面,它們具有共同的利益目標和多種相互制約關系,因而具有可控性,可以按照統一的目標進行整體分銷。

深刻認識深度營銷渠道與企業競爭優勢的相互關系,對于我們從競爭戰略的角度制定企業的營銷渠道策略,并將營銷渠道策略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深度營銷渠道理論對企業營銷實踐的啟示

深度營銷渠道是企業營銷管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一次重要創新。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要求企業對營銷渠道進行重新認識和思考,并根據具體情況對原有的渠道組織和結構進行了重新設置,將原來單一、僵化的渠道形式轉變為更加多樣化、更具靈活性與適應性的渠道形式。具體說來,深度營銷渠道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1.優化渠道管理模式方面的啟示。營銷渠道的建立、發展和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而絕不僅僅是一項營銷管理的職能與日常運作。營銷渠道的創新,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有效生存與發展的能力。

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經銷商方面,他們隨時可能根據市場情況降低進貨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他們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制造商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經銷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銷售中斷、現金流枯竭而使企業面臨巨大風險。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經銷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力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十分有限的。這種由經銷商而引起的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處于不穩定狀態之中,或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

深度營銷渠道理論提供了解決上述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深度營銷渠道模式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增強營銷渠道功能方面的啟示。傳統營銷管理中,營銷渠道的職能主要包括:分類、整理、匹配、倉儲、運輸等。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營銷觀念的發展,營銷渠道充當生產商和最終消費者之間信息搜尋、傳遞媒介的作用,這部分功能包括:調研、促銷、聯系、談判、財務、承擔風險;而隨著我國買方市場形式出現,顧客在交易市場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渠道另一項獨立出來的功能,即服務在現代營銷中越來越重要。

深度營銷渠道可有效利用外部資源提高來強化營銷渠道的功能。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深度營銷渠道模式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3.獲取更多渠道價值方面的啟示。營銷渠道的構建必須以顧客需求為起點來指導整個營銷流程。深度營銷渠道作為一種新型的顧客需求拉動型的渠道模式,以消費者為起點,通過對生產者、經銷商各自活動的整合,達到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務滿足顧客需求的目的,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價值。

深度營銷渠道還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廣泛而穩定的與外部其他企業的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他們的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還表現在提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對多數公司而言,企業與經銷商、客戶的關系不僅是最重要的資產,而且還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4.促進渠道變革創新方面的啟示。相對傳統營銷渠道而言,深度營銷渠道進行了許多變革和創新,這些變革和創新包括多種內容必須完成多種操作。從渠道長度與寬度來看,企業要打破傳統的“金字塔”式的銷售渠道,擺脫傳統的層次分明的模式,開展直接面向終端經銷商和最終消費者銷售的營銷策略,應采取“扁平型渠道”。這樣,生產企業對市場更了解、產品價格更具有競爭能力,服務更及時。從渠道成員的合作方式看,深度營銷渠道采用“伙伴型”、“關系型“渠道,并采取垂直型營銷系統。從渠道類型選擇來看,深度營銷渠道由單一渠道轉向多元化組合,直接銷售與間接銷售結合,大型超市、百貨商店、倉儲式商店、便利店和連鎖專賣店等綜合運用。從渠道運作方式來看,深度營銷渠道以渠道下沉、控制終端為特點,屬于以終端建設為中心的拉動模式,從而提出了“逆向渠道”的概念。在傳統的渠道構建中,一般以正向模式選擇各級經銷商,以廠家為出發點選擇一級經銷商、次級經銷商,逐級控制管理;但企業對終端幾乎沒有控制能力,使渠道的功能大打折扣。逆向模式從營銷渠道的末端開始,向上考慮整條渠道的選擇,根據消費需求、消費行為和產品特性選擇銷售終端,充分考慮終端的特性和利益,相對弱化一級經銷商,加強二級經銷商,決勝終端零售商,通過加強各環節的協作來達到企業的戰略意圖。

從渠道的地理影響力來看:虛擬市場將越來越重要,電子商務條件下的渠道設計方案成為有待解決的重要領域。傳統的營銷渠道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商圈范圍,但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深度營銷渠道積極提倡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形成交疊式的渠道體系,從而跳出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的狹小空間,建立了以網絡為載體的分銷渠道,使商圈范圍不受時空的約束,向更大的市場空間擴展。

參考文獻:

[1]CoughlanA.T,AndersonE,SternL.W,EIAnsaryA.I,MarketingChannels.(6thed)[M].N.J:Prentice-HallInc,2001.

[2]RosenbloomB,MarketingChannels:AManagementView.(6thed.)[M].T.X:DrydenPress,1999

[3]FrederickE.Webster,Jr,TheRoleoftheIndustrialDistributor[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1978(8).

[4]AndrianJ.Palmer:Relationshipmarketing:auniversa,paradigmormanagementfad[J].Thelearningorganization,1996(3).

[5]ChristianGronroos:Frommarketingmixtorelationshipmarketing:towards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Managementdecision,1994,32(2).

[6]FredericE.Webster,Thechangingroleof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1992(10).

[7]JaquelinePels:Exchangerelationshipmarketinginconsumermarket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1999,33(1/2).

[8]LouisE.Boone,DavidL.Kurtz:Contemporarymarketingwired-9thed[M].TheDrydenPress,1998.

[9]Morgan,R.M.andS.D.Hunt:TheCommitment-TrustTheoryofRelationship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1994,58(7).

[10]甘碧群.關系營銷:傳統營銷理論的新發展[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1).

[11]陳濤.國外營銷渠道沖突及其管理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3(8).

[12]洪元琪.構建營銷渠道新模式[J].企業經濟,2007(3).

[13]劉宇偉.營銷渠道理論發展與重心演變[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5).

篇7

關鍵詞: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割裂營銷,整合資源,交叉銷售

對一個企業來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策略最能體現其營銷戰略思維,營銷渠道運營模式的選擇其實就是市場覆蓋與占領模式的選擇,是市場營銷決策的關鍵內容之一。同樣,對保險公司來說,建立科學合理的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是至關重要的。

一、當前我國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類型及現狀

(一)我國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類型

從目前來看,我國保險公司大都采用以下三種主要營銷渠道運營模式:一是直銷型,即通過公司在編外勤人員開展業務,主要銷售團體保險和大項目保險,銷售人員在享有底薪和福利之外根據銷售業績提取手續費,從總體上看,該類渠道業務大致占總業務的20%以上;二是銀郵兼代型,即通過與銀行郵政等行業部門簽定兼業協議,通過兼業網點開展保險業務,主要銷售個人分紅型保險產品(過去幾年以5年躉繳業務為主,現開始重視長期個人業務和風險保障類產品的銷售),銀郵兼業根據業務量提取手續費,該類渠道業務大致占總業務的25%左右;三是個人營銷型,即通過保險個人人針對分散型個人客戶銷售個人保險產品,該類渠道業務大致占總業務的一半以上。從三類渠道的業務規模和利潤貢獻度來看,直銷型和銀郵兼代型渠道的業務規模貢獻度較大,個人營銷型渠道的利潤貢獻度和創費能力較高。除了以上三類渠道模式外,保險公司還嘗試了直復型營銷渠道(網絡、電話、郵寄等)和專業經紀公司、公司等專業經代型渠道開展業務,但規模尚小。

(二)我國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的特征及缺陷分析

當前,我國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的最大特征便是各類渠道“割裂營銷”,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銷售人員分離。保險公司制定了針對三類渠道營銷人員的獨立的銷售管理辦法(俗稱“基本法”),即《個人人銷售管理辦法》、《銀郵專管員隊伍銷售管理辦法》和《團體保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等,分別建立了對不同渠道銷售人員的包括組織架構、資格條件、業務范圍、活動管理、考核評估、職級升降、薪酬待遇等方面的銷售管理體系,每個體系之間是相對封閉的,關聯性很小。在國內保險公司中,只有平安公司比較早地開展了財產保險、團個險綜合開拓業務,也制定了專門的《綜合開拓專員管理辦法》,并在其他三類渠道銷售人員管理辦法中對綜合開拓業務考核進行了相關規定,從目前來看,平安公司的綜合開拓效果是可觀的。

2.銷售產品區隔。除卡折類大眾產品各渠道共同具有銷售權外,各家公司都針對不同營銷渠道特點開發了不同的渠道產品,不同渠道銷售各自的渠道產品。在不同渠道產品保險責任大致相近的情況下,保費價格卻有較大差異,因在厘定產品費率時已考慮到不同渠道的營銷服務成本的差異,從總體上看,個人產品價格最高,團體產品價格最低。

3.客戶需求撕裂。因不同渠道各自有相應的產品組合,客戶與某渠道接觸時往往只能在該渠道產品組合中進行挑選,而不能在一個渠道內得到其他渠道的產品,如果需要其他類型的產品,只能再次與另外的營銷渠道打交道。由此可見,客戶的需求被分裂的渠道撕裂開來,客戶不能得到一站式的服務。

4.銷售活動分裂。不同渠道內的銷售人員分別接受不同銷售管理部門的銷售活動規劃和指導,接受不同的活動管理,并分別享有實力不等的培訓資源。雖然三類渠道都分別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培訓體系,但由于個人營銷渠道的培訓實踐開始早、投入多、力量強、成效顯著,而團險培訓和兼代培訓力量相對較弱。

5.薪酬政策割裂。三類渠道在薪酬待遇方面最大的差別在于有無底薪、是否享有社會保障、業務提成比例等,一般而言,在編人員才能銷售團體保險,而個人營銷人員和兼代專管員往往是從社會招募的人員,沒有底薪和不能享受社會福利保障待遇等。

6.前勤系統與后勤系統脫裂。前勤銷售系統與銷售后勤支援系統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和聯動。另外,保險公司之間也是各自只管耕耘自己的領地,缺乏相互之間的營銷聯盟。

保險公司不同營銷渠道實行割裂營銷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陷,包括:(1)浪費或擱置現成的可利用資源,如銷售人力資源,培訓資源;(2)未有效開發潛在資源,如客戶資源,很顯然,團體客戶可能帶來個人客戶,個人客戶可能介紹團體客戶,銀郵客戶也是如此;(3)未滿足客戶綜合性需求。客戶在購買人壽保險產品時可能具有財產保險方面的需求,同樣,購買產險的客戶也可能購買人壽保險,但是,除了少數產壽險兼營的金融保險集團外,一般產壽險公司之間缺乏有力合作,客戶只能分別與不同的公司打交道;(4)銷售能力缺陷。由于不同營銷渠道銷售人員只賣本渠道產品,相對來說,對公司其他渠道產品缺乏了解或理解不夠透徹,并且缺少機會參與其他渠道的銷售活動,如個險銷售人員缺乏大項目保險招投標活動的經驗,其拓展銷售能力就相應受到限制。

二、我國保險業面I臨新的營銷環境

當前保險營銷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金融保險業綜合經營已成定勢

自1996年美國通過《金融現代化法案》以來,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業相互滲透和綜合經營越來越普遍,我國平安集團早在幾年前已經綜合經營銀行、保險、證券業務,2006年《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進一步明確:“穩步推進保險公司綜合經營試點,探索保險業與銀行業、證券業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綜合性的金融保險服務”,中國保監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保險機構參股商業銀行和證券機構,鼓勵保險機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研究對其他機構進行股權投資。探索郵政等行業經營簡易保險的新渠道。穩步推進交叉銷售和綜合拓展。”國內多家保險公司均表示要打造世界級綜合性金融集團,如中國人壽集團已成為包括壽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財產險公司和養老保險公司等子公司在內的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在“集團混業,分業經營”、“主業特強,適度多元”的金融綜合經營格局下經營壽險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財產險業務、養老保險業務等,并正在參股銀行業和證券業,為最終成為“金融航母”鋪平道路。

(二)國際國內保險競爭加劇,保險公司面臨經營轉型

我國已加人WTO并已于2004年12月11日起全面開放國內保險市場,隨著保險競爭越來越激烈,保險企業都在尋求規模與效益、速度與質量的平衡,追求又快又好地發展,注重內涵價值、優化資源、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等成為保險公司的明確思路,如中國人壽為實現“做大做強做優”,正在實施“積極均衡、整合轉型、創新超越”的發展戰略。

(三)客戶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客戶滿意成為企業營銷的核心理念,隨著中產階層的增加,綜合性金融投資與理財需求越來越旺盛,金融保險機構為保持可持續發展,必須順應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

三、我國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創新策略

我國保險公司為減少目前的營銷渠道運營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主動適應變化了的營銷環境,“整合資源,交叉銷售”應成為我國保險營銷渠道運營模式創新的必然選擇。

(一)“整合資源,交叉銷售”的內涵及優勢分析

“整合資源,交叉銷售(Cross-selling)”指以客戶為導向,整合公司銷售渠道和客戶資源,實現公司內部或公司之間各銷售渠道之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全方位多層次地開發客戶資源,發現或挖掘客戶的多種需求,并通過銷售多種產品或服務滿足其需求的一種多渠道一體化營銷方式。簡單說來,就是向客戶銷售本公司A產品的同時推銷本公司或其他公司的B產品或服務。在銷售過程中,需充分利用公司一切可能的資源來進行營銷活動,這些資源既可以包括公司內部或集團公司各子公司之間的資源,也可以包括合作伙伴如兼業機構的資源。在可利用的資源中,渠道資源是關鍵資源,因為渠道資源能直接帶來客戶資源、信息資源、智力資源及硬件資源等。

保險公司在整合資源和交叉銷售方面不乏成功經驗。2001年12月31日,臺灣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以國泰人壽為經營主體,另外成立了國泰產險、國泰世華銀行等三家子公司。2004年3月開始,國泰產險通過國泰人壽以及國泰世華銀行開展共同行銷,收取了1100億元臺幣保費,占國泰產險總保費的65%,國泰人壽營銷員單月人均貢獻財產險保費達3548萬元新臺幣。與其相似,2005年平安公司也通過壽險營銷員綜合開拓渠道獲得13.7億元的財產險保費,人均貢獻財產險保費達9300元,且其綜合開拓(u業務在2006年前幾個月依然保持了55%的高速增長。

整合資源,交叉銷售具備以下優勢:

1.可以增強客戶忠誠度,提升企業形象。客戶的綜合性需求因公司的交叉銷售行為而得到滿足,該客戶自然滿意,滿意的客戶又會重復和擴大購買,而客戶購買一個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越多,其流失的可能性就會越小。來自銀行的數據顯示:購買兩種產品的客戶的流失率是55%,而擁有4個或更多產品或服務的流失率幾乎是零。一個贏得大量忠誠客戶的企業因為口碑效應其企業形象也會相應得到提升。

2.可以擴大銷售,減少成本,提高利潤。客戶一次性購買所需要的多種產品和服務本身能使公司擴大銷售,客戶多元化需求得到滿足后變成忠誠客戶進行終生購買及介紹他人購買也能使公司擴大銷售;而經驗統計數據已證明維持一個老客戶的成本只是開發一個新客戶成本的1/6,還有老客戶的轉介紹帶來的規模效應也能減少營銷成本。銷售擴大,成本降低,自然帶來公司利潤的提升。

3.能更有效地開發利用客戶信息資源。客戶在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時,必須提交真實的個人信息,這些信息一方面可以用來分析挖掘客戶的現實與潛在需求,從而為能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提供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保護客戶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利用這些客戶信息資源與其他具有互補性的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聯合開展營銷,共享客戶資源。

4.能促進公司精細化管理和執行效率,并更有效地開發利用公司的營銷資源。實現集團公司內部各子公司之間和子公司內部資源共享,促進了集團內部各子公司的融合與相互協作,提升了整體競爭力,并提升了營銷人員的活動率、績效與產能,提高了營銷人員的收入,穩定了營銷隊伍。

(二)對保險公司建立“整合資源,交叉銷售”營銷渠道運營模式的構想

我國保險公司建立“整合資源,交叉銷售”營銷渠道運營模式應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一是“客戶滿意”原則,能滿足多元化的客戶需求,能讓客戶方便地得到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二是“最大的覆蓋最合理的成本十最大的產出”原則,營銷資源的配置應與市場覆蓋率、合理成本率和銷售績效率等緊密結合;三是“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原則,要把一體化交叉銷售打造成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保險公司可通過以下兩條思路來架構“整合資源,交叉銷售”營銷渠道運營模式:

1.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整合不同公司和營銷渠道的產品,也就是讓同一客戶擁有幾家公司或帶有不同渠道特征的產品。這里所講的公司,主要是指同一家控股集團公司下的各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間可相互對方產品;渠道既包括保險公司內部的營銷渠道,如團險直銷渠道、個人營銷渠道、網絡、郵寄、電話等直復渠道,又包括公司外部的營銷渠道,如銀行、郵政、證券機構等兼業渠道。對不同公司或營銷渠道的產品進行組合捆綁銷售來滿足客戶的多元需求,如對某團體銷售團體保險的同時發現其中一些成員有個人保險需求,于是向其提供個人保險產品,這便是團險直銷渠道的產品與個人營銷渠道的產品的整合;又比如,某客戶向A公司的個人人買個人保險產品的同時提出想買車險,該銷售人員向其提供了B產險公司的車險產品,這便是壽險公司產品與產險公司產品的整合。整合不同渠道產品來滿足客戶多元需求,需要保險公司在公司內部不同渠道之間建立溝通合作機制,在同業公司之間、與其他金融企業間建立戰略聯盟機制(包括客戶信息分享、聯合開發產品、協作進行培訓等機制),通過聯合為客戶提供互補性強或關聯性強的產品。以這條思路我們可以歸納出幾種交叉銷售模式:一是團體直銷產品直復(網絡、電話、郵寄)營銷渠道產品個人營銷產品,這其實是保險公司所有權式渠道與管理式渠道的整合;二是壽險公司產品產險公司產品、保險公司產品銀行產品、保險公司產品郵政產品、保險公司產品證券產品、保險公司產品基金產品等,這5種方式其實均屬于保險公司內部可控渠道(包括所有權式渠道和管理式渠道)與外部契約式渠道的整合。

2.以同一產品來整合不同公司和渠道的客戶,即讓來源于不同公司和渠道的客戶能購買到同一種產品。目前存在這樣的現象,銀行客戶如果不與個人營銷員打交道,就只能買到銀行渠道的保險產品,而當前銀行保險產品較為單一,客戶的選擇性不強。而2006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十條”、保監會出臺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等文件明確金融保險企業可進行綜合經營和交叉銷售,2005年保監會出臺的62號文件也已從政策上解除了不同營銷渠道之間對產品銷售權限的限制,只要愿意,一個金融保險公司可銷售各類金融保險產品,一個金融保險公司的各種營銷渠道能銷售公司各種類型的產品。現在的問題是保險公司應盡快運用好政策,既整合好公司的營銷資源又滿足好客戶的綜合性需求。

(三)保證“整合資源,交叉銷售”模式成功運行的對策

1.需正確理解“整合”與“交叉”的內涵。需要強調的是,“整合”、“交叉”與“混合”屬于不同的概念,交叉與整合不是簡單地把兩者或多方攙和在一起,對公司和渠道進行差異化定位仍然要保持,不同公司和渠道應該有各自明確的營銷側重點,要注重專業化建設,如對個人人隊伍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服務于中高端客戶的高績效銷售隊伍;強化團體直銷人員的團隊攻關和職場營銷能力;加強中介渠道客戶經理和理財經理隊伍建設等。但應該看到不同渠道之間的關聯和共性,對資源進行整合,實行交叉銷售。

2.應在客戶細分的基礎上開發多元化、多層次產品體系,以滿足客戶多元需求。產品體系應包括:一是為配合不同營銷渠道特點而開發的渠道專營產品,如分別適合于銀郵渠道、團體直銷渠道和網上渠道銷售的銀行儲蓄型分紅產品、團體意外產品和電子化產品等,不同渠道產品除價格有差異外,應在保險責任方面增加差異,否則不同渠道產品容易相互替代,并易導致渠道沖突;二是適合所有渠道銷售的大眾共性產品,如卡折類短期意外保險產品;三是特定客戶群系列產品,如女性保險產品套餐、家庭保險產品套餐等;四是為特別對象量身訂做的人性化、個性化特別保險方案,如為某明星、知名企業家特制的保險方案等。客戶需求的多元是多元化、多層次產品體系形成的依據,而多元化、多層次產品體系又是整合資源和交叉銷售的前提和原因。

3.應建立具有橫向協作職能的扁平化組織架構,如在金融保險集團內各子公司之間設立交叉銷售協調委員會,由集團公司牽頭,各成員子公司參與,建立聯席會議機制,解決交叉銷售活動中的問題;又如某公司分別負責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和客戶服務的“三個中心”因“客戶經理制”和“首問負責制”而被整合起來,個人業務部、團險部和中介部因“綜合開拓專員”而被貫通起來等,從而減少內耗,有效利用營銷資源。

4.應建立既有區別又有融通的渠道考核機制,如對個人營銷員的考核,個人業務指標和人力發展指標成為考核重點,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把團險業績和中介產品銷售業績作為其考核指標,計算業績,兌現獎勵,調動交叉銷售的積極性。

篇8

關鍵詞:商業銀行;營銷渠道;創新策略

我國加入WTO,外資銀行將會大批進入中國市場,我國商業銀行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具備先進、完善的營銷渠道。營銷渠道的選擇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決策。商業銀行每個營銷渠道都會創造一種不同的營銷業績和成本水平,極大地影響商業銀行營銷組合的其他因素,并同時受其他因素的制約。

一、我國商業銀行營銷渠道存在的問題

1.營業機構設置缺乏靈活性和科學性。國有銀行基本按照行政區劃設立全國的機構和分銷網點,缺乏靈活性和忽視了效益的最大化。而西方銀行主要通過科學的模型分析和回歸分析,選擇理想的地點設立分支行,輻射鄰近較大范圍的區域。

2.我國商業銀行的組織機構過于臃腫。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大都實行的是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縣級支行、分理處和網點六級管理體制,在產品和服務的分銷方面存在著環節多、行動慢、時間長、成本高的缺陷。我國各商業銀行應遵循“兼并網點、提高效率、增強后勁”的發展思路,減少管理層次,縮小管理半徑,最終形成總行、分行和支行的三級架構管理模式,實現“直通式”的扁平化管理。

3.我國商業銀行分銷渠道特色不鮮明。目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已經開通了網上銀行業務,但是網上銀行的業務幾乎都是和柜臺業務一一對應,而且目前中國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完全依賴或主要依賴網絡開展業務的純虛擬銀行。

二、營銷渠道的管理

對營銷渠道的管理,實質上就是利用營銷渠道開展業務的動態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包括對自設分支機構和銷售網點的管理,也包括對所選擇獨立中介商的管理,同時也是對其直接營銷渠道的管理。另外,在金融企業營銷渠道的管理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對整個渠道的技術系統的管理。

1.網點的管理

利用下設分支機構如銷售網點直接針對客戶開展服務活動,是金融機構最基本的營銷渠道。

2.中介商的管理

金融機構要通過中介商銷售產品,便與中介商建立了一種合作關系。在這一合作過程中,金融機構既要采取各種激勵措施激發其積極性,也要對其工作進行不斷的評估,以便適時作出調整。

3.直銷渠道的管理

金融機構除建立分支機構及其網點外,其直銷渠道有郵寄銷售、電話銷售、網上銷售等。對這些渠道的應用與管理集中到一點就是怎樣組織有效的直銷活動。這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理:一是確定直銷目標。二是設計直銷信息。三是評估直銷效果。

三、我國商業銀行營銷的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正在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國內商業銀行業的市場需求、競爭格局和技術手段也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變化著的環境,國內商業銀行的營銷也將因時、因勢而變,具體而言,將出現以下方面的趨勢。

1.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在產品定位、品牌定位、企業定位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如中國工商銀行定位于“身邊的銀行”、招商銀行定位于“技術領先銀行”等。但大多數銀行的定位尚處于初始階段,比較模糊,缺少特色。差異化的清晰定位將是未來國內銀行搶占市場先機,獲得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以下兩個層次的定位將成為商業銀行的關注重點:

一是立足于核心能力進行發展定位。市場定位是識別競爭優勢、選擇競爭優勢、顯示競爭優勢的過程,必須以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經過幾年的營銷實踐與定位探索,國內銀行立足核心競爭力進行清晰的發展定位將被提上重要議程,可能會出現“全能型銀行”、“零售銀行”、“批發銀行”等發展定位。

二是產品的感性象征性定位增多。目前國內銀行的產品定位,以功能性定位為主。這在市場細分化初期是可行的,但銀行產品的模仿性強,以功能定位形成的產品特征很快就會被抹平,創新產品的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因此,國內銀行今后將依托產品功能,重視產品的感性象征性定位,賦予銀行產品更多的心理、情感、文化、社會地位等方面的象征特點。

2.品牌營銷將成為大勢所趨

營銷競爭中產品的價格彈性越來越小,而品牌能有效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新的利潤來源,所以品牌營銷在國內商業銀行營銷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未來國內商業銀行品牌營銷的著力點,一是不遺余力地塑造和提升各自的核心品牌;二是注重品牌發展的科學規劃;三是大力推進品牌家族化建設;四是重視以品牌為中心的整合營銷傳播運作;五是加強品牌忠誠管理實踐探索。

3.網絡營銷將成為營銷競爭的焦點

在網絡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銀行被推到網絡資源整合者的位置。國內銀行對這一角色的爭奪戰即將拉開序幕,網絡營銷將成為新的營銷競爭焦點。

網絡經濟曾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向前發展,但在本世紀初卻出人意料地陷入了低潮。網絡經濟退潮的根本原因在于對信用、安全、資金、物流、信息等資源缺乏有機整合,網絡經濟復蘇的關鍵也在于這些資源的有機整合。銀行業的行業特性,使其在信息、支付、信譽、安全、客戶等方面擁有他人無法取代的優勢,非常適合電子商務對安全高效的資金支付服務、強大有力的信譽支持和持久可靠的安全保障以及方便快捷的商情溝通的需求,因此,銀行業有必要也最有可能成為網絡經濟各種資源的整合者。

總之,銀行市場營銷活動效益的高低不僅取決于銀行產品的開發與提供,而且取決于銀行的分銷渠道。前者是形成金融產品使用價值的過程,即銀行降低金融產品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的式樣與功能、制定合理的價格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后者是金融產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實現過程,即銀行通過適應客戶需求的變化,將已經開發出來的產品及時、方便、迅速地提供給客戶,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從一定程度上講,建立良好的分銷渠道要比組織產品開發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鄒亞生.銀行營銷導論[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篇9

1.農產品企業營銷渠道結構問題其一,農產品營銷渠道的多層次式結構增加渠道交易成本,降低渠道運作效率。我國多數農產品企業規模相對有限,受制于本企業人財物資源的有限性,通常采取多層次的金字塔式營銷渠道結構設計。多層次金字塔式營銷渠道設計固然可以令中小規模農產品企業迅速擴張市場覆蓋范圍,但是過多的營銷渠道層級將使得農產品的價格被層層加碼后變得消費者難以承擔,最終削弱中小型農產品企業的價格競爭優勢。由于過長的營銷環節以及公路運輸,導致一些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在流通過程容易腐爛變質,使得農產品的采購量和實際銷售量之間存在較大的缺口,加大了農產品的成本[1]。其二,長窄型農產品營銷渠道結構設計將弱化農產品生產企業與終端銷售商之間的關聯性,由此誘發的“長鞭效應”將破壞農產品生產企業的生產排程計劃的有效性。冗長的農產品營銷渠道結構將增加渠道系統內部的信息傳遞效率,使得農產品終端銷售市場上的客戶需求信息難以及時、準確的反饋給上游的生產企業。農產品渠道信息流通不暢將使得農產品以存貨的形式大量駐留在農產品營銷渠道中,增加整個渠道系統的產品積壓成本和存貨資金占用成本。高企的農產品營銷渠道系統的運營費用將削弱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整體競爭實力,最終損害全體營銷渠道成員企業的利益。

2.農產品企業營銷渠道行為問題經濟人天性決定農產品營銷渠道成員間缺乏合作意識,由此誘發頻繁的渠道沖突行為。具有獨立法人身份的農產品渠道企業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優化為基準來制定自身的渠道戰略,這使得企業利益與渠道其他成員企業之間的利益產生沖突。其一,農產品渠道成員企業行為沖突將導致渠道市場價格紊亂。農產品價格易受市場行情影響,當某一渠道成員企業為實現本企業利益而挑戰渠道核心企業制定的價格策略,將使得農產品渠道價格形成機制無序化,進而導致農產品市場陷入惡性價格戰中,最終損害渠道系統全部成員企業的利益。其二,農產品渠道成員企業間的行為沖突將侵蝕渠道品牌資產。農產品客戶對農產品的購買行為是基于對該產品良好品牌形象的信心,而飽滿的消費者信心與科學的渠道運營行為和規范的渠道價格形成機制密切相關。在農產品買方市場行情下,當渠道核心企業對下游渠道成員企業的不理缺乏有力監督,將激起農產品渠道成員企業間的行為沖突,進而削弱消費者對農產品品牌的信任度。這將使得農產品營銷渠道的品牌價值萎縮,給競爭對手的農產品以乘虛攻擊之機會。

二、農產品企業營銷渠道縱向協作機制建構策略

1.強化農產品企業營銷渠道系統控制權為提升企業在縱向協同營銷渠道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農產品企業應當采取如下策略來增強企業對縱向協同式營銷渠道系統的控制力。其一,農產品企業應當提升渠道系統組織化水平。通過鼓勵大型零售企業直接與合作社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發展“公司加農戶”等農產品產銷模式[2]。為強化不同類型市場組織間的縱向協作協同力,農產品企業應當積極推進在尊重企業間文化差異基礎上的渠道商共同愿景建設。農產品的天然弱質性決定了農產品企業具有較高的經營風險和較低的單位利潤率水平。由于營銷渠道系統的協同能力首先取決于各位渠道商經營目標的重疊率。農產品企業應當積極培養營銷系統渠道商的共同愿景,促使營銷渠道系統成員企業圍繞共同的營銷渠道建設目標來制定各自的戰略方針和行動策略,從而在實現營銷渠道系統的整體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同時,亦有效增強農產品企業從營銷渠道系統中謀求本位利益的能力。其二,農產品企業應當增強營銷渠道系統成員企業對本渠道核心資源的依賴性。將非核心成員企業鎖定在營銷渠道系統中的策略不僅可促使該企業為渠道系統作出持久貢獻以增強渠道系統的可持續競爭力,且可以消解競爭對手對終端市場營銷渠道的控制力。常見的鎖定渠道成員企業的方式是強化渠道成員的資產專用性投資。成員企業對渠道系統的專用性資產投資將增加該企業脫離本渠道系統的成本,從而遏制渠道成員企業背離渠道系統整體利益的沖動。

2.優化農產品企業營銷渠道結構其一,農產品企業應強化以訂單拉動為核心的農產品營銷渠道結構建設。傳統農產品渠道建設通常將渠道視為相互孤立的若干渠道構成要件,并采取分別建構各渠道構成要件的策略。這種割裂了渠道系統的整合功能的農產品營銷渠道設計思路與農產品的快速流通屬性相背離。終端市場需求是推動農產品營銷渠道系統正常運轉的基本條件。農產品營銷渠道應當以訂單為核心,建立基于終端市場需求拉動的渠道新模式。這要求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縱向管理能力評估應當以滿足終端市場需求為標桿,通過整合縱向渠道成員企業的優勢資源來提升渠道系統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其二,農產品企業可推動柔性化農產品營銷渠道結構建設,以增強渠道縱向協同力。經濟發展推動農產品客戶生活質量的改善,亦使其對農產品需求呈多元化特征。具體而言,農產品渠道控制者可通過建立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組織的方式來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構建規模生產、精深加工、物流銷售、循環利用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有效增強農產品生產環節柔性應對終端銷售環節的多元化需求[3]。再者,農產品企業可在跟蹤終端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客戶需求信息數據庫,并在充分理解客戶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理念的基礎上展開產品研發和設計工作,以特色化農產品來滿足市場上客戶的個性化多元需求。

篇10

1、房地產營銷渠道的選擇要以顧客的需求為核心

在買方市場條件下,房地產企業的一切營銷活動必須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消費者為核心,并非單指在營銷活動前期進行消費者研究和目標市場選擇,更重要的是在產品設計、價格確定、渠道選擇和促銷策劃活動中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此房地產企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1分析顧客的服務需求

房地產企業應為客戶提供更多的物業信息。物業的設計和開發應符合客戶使用的要求。重視物業的可靠性和完善性,并為購房者提供各種附加服務,包括向客戶提供貸款、質量擔保等服務。

1.2顧客渠道偏好調查

最好的顧客渠道偏好調查應涵蓋不同細分市場的客戶,分析現在已經存在的客戶購買方式。加強對企業現有的客戶的考察和對競爭對手的客戶的考察。客戶渠道偏好對渠道選擇以及運營結果都能產生本質性的影響

1.3考慮顧客購買準則

在評估新的渠道機會的時候,重要的是用創新的方法接觸到顧客,分析顧客真的需要什么,即顧客的購買準則。通常沒有一種渠道能滿足顧客所有的需求,所以需要幾種渠道進行搭配。

1.4監控顧客購買行為的變化

企業需要隨時監控顧客購買行為和準則的變化,隨著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和了解的提高,客戶的購買行為也會慢慢發生改變。錯誤地估計客戶行為和渠道偏好,沒有及時調整以降低渠道成本的公司是危險的。

1.5提供靈活的渠道選擇

不同的用戶,他們的購買準則也不同,所以需要給客戶提供相應的選擇機會,如果客戶覺得自己沒有別的方式可以選擇,他會覺得自己受到限制,客戶滿意度也就大打折扣。

2、房地產渠道選擇與房地產企業定位

當市場被細分為不同的用戶群體后,每一個群體都有一系列的服務產出要求,渠道管理者要為每一個細分市場確定最優的渠道形式,即渠道定位。優化渠道設計被視為由必要渠道流所定義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因此必須要執行這一步驟來滿足細分市場對服務產出的特殊需求。渠道流就是渠道為終端用戶增加價值的所有活動,即,產品的促銷、談判、財務、訂購和支付等等。渠道結構的設計包括兩個重要的方面。首先,渠道設計者必須決定渠道成員的組成。渠道管理者還必須決定渠道的每一個層面上渠道伙伴的角色定位。一個公司在不同的情況下為其產品進入的市場選擇渠道時,關鍵的決策是選擇怎樣的分銷商將產品銷售至市場。這個分銷商必須與渠道伙伴在目標市場中有非常好的關系,能夠對產品成功進入市場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設計渠道結構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決定在渠道中同一形式的渠道成員應有多少,也就是渠道密度的決策。在一個給定的市場中,消費品的銷售是應該利用密集分銷,或是利用選擇性分銷,還是獨家分銷?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取決于效率和執行等多種因素。大量的密集性分銷可以使產品很容易地接近目標市場的終端消費者。設計渠道結構時對渠道成員的形式、地位和密度等的決策都要以渠道流成本最低化為基礎。即每一個渠道成員都被分配一定的渠道任務,理想的任務分配應使得在總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所有渠道流得以可靠運行。因此,渠道管理者需要決定以哪些細分市場為目標市場。因為這樣可以將渠道重點放在那些可以通過銷售取得利潤的細分市場上。

當某一特殊細分市場的服務產出要求并沒有更具競爭力的提供物來滿足時,渠道管理者就應意識到存在著一個尚未被開發的市場機會,并建立新的渠道服務于這些細分市場。在市場上,搶先滿足那些未被滿足的服務產出需求,是建立一個忠誠的、可帶來利益的顧客群的一種強有力的競爭戰略。因此,企業必須了解消費者對渠道流的性能和渠道結構的反應。

3、房地產渠道與顧客購買行為

順利實現房地產銷售是渠道管理的終極目的。因此房地產企業有必要研究顧客購買行為及其對渠道選擇的影響。

3.1房地產銷售點的選擇原理

房地產銷售點是房地產企業實現自己經營目的的前沿陣地,房地產企業的產品能否最終銷售出去以及能否最終實現理想的經濟效益,都直接與銷售點的選擇和經營有關。因此,作為分銷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選擇最符合企業產品或服務特色的銷售點,然后通過有效的銷售渠道管理來實現銷售目標。

房地產企業銷售點的選擇要考慮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和購買行為的變化及其規律性,對銷售點的選擇主要取決于:①商品最充分展現,讓更多人認知的地點要求。②樹立商品形象的地點要求等。房地產企業應根據目標市場的特征及競爭狀況、自身的經濟實力、產品特點、公關環境、市場基礎等特點,以及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競爭對手狀況、市場購買力水平等因素,經過綜合權衡選擇出直接面向顧客的分銷點。

3.2消費者對房地產銷售現場的認知

銷售現場上銷售人員的衣著、談吐、工作態度及各種硬件設施的先進程度,開發商所采用的促銷手段,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等都會作用于每一位前來光顧的消費者,當一個消費者對自己的心理活動進行整合之后,就形成了自身對開發商的看法和態度,這一看法和態度又將決定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4、房地產渠道與產品

在現實生活中,識別產品本身的復雜性以及與渠道的良好適應性,對于企業選擇渠道至關重要。

因此,房地產分銷渠道的選擇必須考慮產品的特性。

4.1產品識別

房地產屬于低識別度產品。這類產品沒有解釋是很難了解的,通常需要專業化的服務,特別是要有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參與銷售過程。這類產品需要直銷,或者有附加值的商業伙伴,它們很少通過大規模市場分銷渠道銷售。

4.2服務要求

產品服務性越強,渠道越短,而服務性差的產品則需要長的渠道。房地產屬于服務性強的產品,需要提供專業性的服務,因此適合采用短渠道結構。

4.3客戶購買風險

房地產屬于高風險產品,需要直接銷售隊伍、有附加值的伙伴或是小規模的分銷商群體,需要一個有知識的經過培訓的人介入銷售過程解釋這種風險,幫助客戶明白如何克服風險事件。

4.4產品的生命周期

產品處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房地產渠道選擇有本質的影響:在導入期,房地產銷售量較小,增長緩慢。產品在引進期需要很高的客戶教育,一個直接銷售隊伍或有附加值的商業伙伴是必需的。在成長階段,隨著市場增長迅速,開發商需要擴大規模,渠道結構也會隨之調整,這時分銷商進入,并且數量可能會逐漸增加,從獨家轉為多家制,競爭開始變得激烈,渠道呈網狀結構,各種渠道開始相互沖擊。在成熟期,利潤開始下降,在高成本渠道中的產品支持能力受到了影響。市場競爭很激烈,只有最有效率的、最有規模的分銷商才能生存下來,分銷商的數量也不會很多。在此階段的關鍵措施是精簡渠道成員和集中精力支持有能力的伙伴。另一個措施是繼續在多樣化的渠道中銷售產品。在衰退期,利潤和銷售量都在下降,產品對渠道成員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如果沒有得到持續地渠道支持,產品很容易退出市場。

5、渠道與溝通

來自銷售渠道的信息,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指南。沒有了這些信息,開發商就無法制定正確的渠道戰略。開發商應注意收集信息,加強與經銷商、消費者及其他相關主體的信息溝通。

5.1收集與銷售有關的一切信息

(1)宏觀信息。政府的經濟管制、優惠政策、法律措施、經濟周期性變化、消費特點及趨勢、科學技術、行業現狀、發展趨勢和市場結構。

(2)競爭對手信息。渠道戰略、市場開發能力、市場份額、資金、人員、優勢、劣勢及目標市場定位。

(3)客戶信息。銷售能力、忠誠度、信用度、渠道貢獻、合作誠意和需求等。

(4)公司信息。渠道現狀、營銷政策、產品知名度、營銷資源、市場份額、市場機會和市場威脅等。

5.2房地產企業應掌握信息溝通的方式或途徑

(1)內部報告制度。公司產品開發部門、人事管理部門、銷售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等都有責任提供本部門運作信息,形成內部報告制度。

(2)客戶數據庫。客戶數據庫是近幾年在國外大型企業中剛剛出現的客戶資料保存形式。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發展成果建立客戶數據庫,具有在客戶信息存儲內容、規模和查詢使用等方面的強大功能。

(3)銷售代表的例行巡視和拜訪。很多開發商都設有銷售代表職位,承擔區域市場經銷商管理、市場助銷等項職責。銷售代表是公司在區域市場的代言人,負責向客戶傳達公司營銷政策;同時,定期將市場開況、競爭情況報告給公司。

(4)渠道成員會議。會議是房地產公司與客戶正式會晤的方式,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會議,公司與客戶應進行有效的溝通。

(5)互聯網絡。房地產企業內部網絡的建立可以促進渠道成員之間的快捷溝通,使企業的渠道政策有效地傳輸給渠道成員,提高渠道整體運作的效率。經銷商、商、各網點的銷售情報、競爭情報、需求和建議等也可上溯到企業,便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

(6)公司簡報。房地產公司簡報作為渠道信息管理的得力工具,房地產公司應及時將簡報送給公司的經銷商及重要客戶,并將他們的意見反饋給決策層。

6、利潤:渠道選擇的經濟標準

營銷渠道的選擇要與渠道的贏利能力相適應。因為房地產企業是追求利潤而不是僅僅追求對企業銷售渠道的控制性。經濟分析可以用許多企業經常遇到的一個決策問題來說明,即企業應使用自己的推銷力量還是應使用銷售商。判別一個方案好壞的標準,應是該方案能否使企業取得最大利潤。

渠道贏利能力通常可以通過費用收益比率(c/R)來考察。在任何一個單個市場中,一個渠道的費用收益比率等于它的平均交易成本除以平均定單金額。較低的費用收益比率支付的銷售成本較低,從而每筆交易獲得的利潤也就較高。

渠道贏利能力分析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1)渠道的每筆交易成本。渠道的每筆交易成本等于全部銷售成本除以交易數量。

(2)將每筆交易的成本作為比較渠道贏利能力的基礎。一旦得出每種渠道的每筆交易成本后,就可以計算市場上每種渠道的費用收益比率。在選擇分銷渠道時,不一定是費用收益比率最低的,但必須是企業能夠接受的。

(3)營銷渠道選擇的收益能力。在評估銷售渠道時不僅要考慮渠道成本,而且要考慮渠道獲取期望收益的能力。看新的渠道是否能夠在市場上實現預定的銷售目標。忽視渠道達到收益目標的能力會在渠道選擇中產生嚴重的后果。

總之,每一個單個渠道都有自己的成本和投資收益。在可行的渠道范圍中,可選擇的渠道的經濟效果是渠道選擇決策的最后裁決者。

參考文獻:

[1]賈士軍。房地產項目全程策劃[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

[2]紀寶成。市場營銷學教程(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