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屆五中全會學習體會
時間:2022-08-25 05:45:00
導語:十六屆五中全會學習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秋時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在北京勝利閉幕。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了我國下一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奮斗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這是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六屆五中全會及其審議通過的《建議》,必將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一次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繼續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邁進的會議。在局黨組的帶領下,我深刻的學習了有關的資料,現在就我的學習,談下我的一點收獲:
一、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主要精神的理解
怎樣理解“十一五”時期必須“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建議》提出“十一五”時期要“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這24個字是對《建議》主要精神的集中概括。
立足科學發展,就是要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務必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真正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更加注重統籌協調,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使全國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著力自主創新,就是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中心環節,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改善技術創新的市場環境,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要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等政策,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繼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大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的投入,積極參與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完善體制機制,就是要不斷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各項改革,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要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宏觀調控體系,切實把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能源資源、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財稅制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金融體制。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更好地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促進社會和諧,就是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促進社會安定團結,為經濟社會長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失業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要把社會保障作為民安所在,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為社會穩定、社會和諧提供有力的支撐;要逐步理順分配關系,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人民群眾共同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這四句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立足科學發展是對“十一五”時期發展方向的總體要求,著力自主創新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完善體制機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促進社會和諧既是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學發展的環境條件。
二、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六個必須”的原則的理解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制定“十一五”規劃,要堅持“六個必須”的原則。這“六個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紅線”,為中國經濟社會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的問題需要發展來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要求我們必須保持一個平穩較快的發展速度。“十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預計年均增長8.8%,“十五”計劃主要目標已提前實現,我們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只需7%的年均增長速度就可以實現。
同時,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資源和環境瓶頸制約,國際貿易摩擦增多,“三農”問題突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這需要我們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近幾年經濟快速增長消耗的能源、資源代價是驚人的。從2003年起至今,我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之比,從過去長期低于1一躍而升到1.6左右。與此同時,鋼坯、焦炭等高能耗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造成國內已經短缺的資源大量外流。
當前,資源和環境瓶頸約束已經上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之一。我國人均石油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國的資源并不富裕,不能長期支撐這樣高消耗的發展模式。因此,必須把資源節約作為基本國策,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經驗表明,在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階段,傳統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率會遞減,而體制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創新與科技創新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國正處于這樣的階段。
當前,我國高新技術領域核心技術薄弱,加工制造業缺乏知名品牌,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取得國際分工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我們已進入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增強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以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實現經濟增長驅動力的順利接替。
“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們看到的是大都市的繁榮景象,而在西部偏遠山村,那里的交通、道路、教育、醫療設施極為簡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在農村和西部地區。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到經濟增長的“紅利”,就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當前我國存在著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僅表現在GDP的差異,更體現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的差異。今后,國家將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把醫療、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向西部延伸、向農村延伸。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更側重于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和發展環境。
“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當前,我國正經歷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大量復雜的社會矛盾。收入差距拉大日益引人關注,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屢見不鮮。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我們從以往偏重物質增長轉向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和諧進步。
建設和諧社會,將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看病貴、上學難等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社會事業發展的滯后,因此必須加快發展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等社會事業。同時,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使百姓心里感到更踏實。
“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過去20多年的歷史一再證明,改革開放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大推動力。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對外開放已使我們融入全球市場,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不斷增強促進發展的體制活力。
當前,有些領域改革仍處于滯后狀態,有些仍止于表層,有些帶有濃厚的部門色彩,這些為改革的深化造成了障礙。我們要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長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建立起有利于統籌兼顧和協調發展的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任重道遠。
三、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解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則被確定為國家“十一五”規劃中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方向。公務員之家:
“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概念,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五中全會所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的新起點。
總書記去年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指出,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3萬億元,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財政收入2.6萬億元,已經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因此,國務院總理在200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回顧過去幾年,從中央到各地,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主題,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直接給農民以實惠。各地種糧農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補貼的好處;全面放開了主產區的糧食購銷和價格,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糧食購銷市場化和經營主體多元化的格局;明確將部分土地出讓金用于農業土地開發;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產糧大縣實行轉移支付……
2004年農民增收6.8%、糧食增產9%之后,今年國家又出臺了進一步促進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如加大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的減免力度,著力建立為農民減負的長效機制。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新農村的新,新在農村的發展能夠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和諧社會的要求。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通過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使農業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使農村社會能夠實現和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經濟上就要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來提高農村產業的競爭力,提高務農勞動者的收入。在社會事業、文化事業等方面可以通過國家對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調整來實現。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蓋了多方面意義。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增加農民收入。
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絕不僅僅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反哺之義也不止于增加農民收入。五中全會強調,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這意味著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也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農民手里沒有錢,農村各項經濟社會事業投入不足,后果不僅是缺水少電、交通不便等影響到農民生活質量,甚至基本的看病就醫、讀書上學也難以滿足。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也正是讓當和國家領導人放不下的事。據報道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時對鄉親們說:“我心里始終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讓農村孩子能上學,二是讓農民看得起病,三是讓農民過上好日子。”國慶節期間他在河北農村考察時更進一步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為農民辦好四件大事:一是發展農村經濟。二是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三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四是增加農民收入。
同時我們也應該欣喜的看到,近幾年國家已經出臺了一些令人欣慰的舉措:一是在農村教育方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區整體上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目標。國家還確定,“十一五”期間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全面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在過去義務教育免除學費的基礎上,農村學生的書本費、雜費等費用也將全部由國家負擔。二是在醫療衛生方面,中央財政今年將在上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的投入力度,預計涉及中央集中采購的金額將有30多億元,這個金額明顯高于2004年招標采購總計22億元的總值。
社會主義新農村應包括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5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要求;完善基礎設施,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在環境衛生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征;新農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新風尚就是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農村要想改變面貌,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也需要農村提高自身自我發展的能力,這樣就必須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特別是要提高農業的附加值、科技含量。但是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歷史過程,不能一哄而起。所以中央特別強調要尊重農民的意愿。
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點非常重要。通過實行民主的社區管理,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更好地參與當地的經濟建設,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
如何落實中央精神并轉化為具體政策,是今后的重點所在。概括一些經濟學家的觀點,國家應重點加大五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建設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網絡在內的農村基礎設施,二是治理和保護農村自然環境,三是重點發展醫療、養老等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四是支持農業生產,五是發展教育事業。
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帶領下,今后幾年內能使農業、農村與工業、城市及國民經濟的其他方面協調發展,農民生活質量得到質的改善,農村建設上一個大臺階,并給相關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四、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理解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作為中心議題,并作出決定,意義重大深遠。我們一定要從時代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意義,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執政能力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三大歷史任務的現實需要進入新世紀新時代,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我們既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又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條件下,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的現實需要。
從國際局勢看,政局正發生新的深刻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和平、謀求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但整個世界處在大變動之中,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天下并不安寧。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我們黨必須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做到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動權。
從國內來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改革和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新世紀三大歷史任務還任重道遠。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使我們面臨著新的困難和壓力。這都要求我們黨要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民族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我們黨成為執政黨的同時,也就承擔起振興中華民族,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歷史責任。我們黨成為執政黨,由于地位和環境的變化,黨的功能、目標、任務、活動方式、與國家的關系等等,與執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執政黨不同于革命黨,它要執掌政權、履行執政職能,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本領和水平。
黨執政以后,一方面使我們黨有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條件,同時也使黨面臨著被權力腐蝕的危險,容易滋生脫離群眾的現象,滋生貪圖享受和消極腐敗現象。黨越是長期執政,拒腐防變的任務越是艱巨。因此,對于執政黨來說,必須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尤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實現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既是一個偉大創舉,又是一個全新課題。因此,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黨要有更高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有更強的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大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迫切要求。我們黨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長期實踐中,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在實踐中鍛煉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黨的執政能力同黨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在執政能力建設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黨的執政能力的發揮,只有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效地提高黨的執政水平。
世界上一些執政黨建設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提高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由之路。從世界范圍來看,最近二三十年來,政黨執政的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各國執政黨都在思考如何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鞏固執政地位的問題。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紀之交,世界上一批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失去了執政地位,其中包括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在內,促人深思。世界上一些執政黨喪失政權的原因盡管十分復雜,情況各不相同,但不重視執政能力建設,不能正確應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不能有效解決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脫離群眾,失去民心,這些則是共同的。因此,在執政的情況下,加強黨的建設,必須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吹響了“十一五”發展的進軍號角。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是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五中全會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十一五”發展的形勢判斷和總體部署上來。
- 上一篇:景區慶典活動策劃方案
- 下一篇:英語轉移否定句翻譯技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