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時間:2022-12-07 05:24:00

導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國防大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體學習時,同志強調: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堅持科學發展觀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系,確立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總體思路。實現社會和諧,是科學發展觀在社會發展形態上的根本要求。科學發展觀所蘊含的科學精神、原則和方法,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穩步、健康、扎實地向前推進,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重大戰略任務。

一、科學發展觀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指針

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黨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它從發展的角度科學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問題,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指南。

第一,科學發展觀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本質要求。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正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社會和諧的實現程度,就是人自身發展需求的現實滿足程度。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除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上,使全體社會成員的尊嚴都得到維護,權利都得到保障,價值都得到提升,從而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人不僅是社會和諧的受益者,更是社會和諧的推動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既是為了最廣大人民,同時也要依靠最廣大人民。只有動員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才能不斷進入更高境界。可以說,離開了科學發展觀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原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就失去了根本意義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第二,科學發展觀集中反映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規律。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科學發展觀突出強調了發展的為民性、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這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始終遵循的基本規律。古往今來,貧困是社會不和諧最主要的根源,而發展是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富裕不一定和諧,但貧困必然導致不和諧。馬克思曾經指出,如果沒有生產力的充分發展,就只會有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然重新開始爭奪必需品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離開發展這個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和諧社會建設所要求的發展,就是科學發展觀所規定的發展。只有堅持發展的為民性,才能使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處,不斷煥發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熱情;只有堅持發展的全面性,才能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為和諧社會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只有堅持發展的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矛盾,減輕社會振蕩,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只有堅持發展的可持續性,才能使和諧社會建設利在當代、惠及子孫,始終充滿旺盛的生機和活力。一句話,只有遵循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科學發展觀確立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原則。科學發展觀既把發展作為永無止境的目標追求,同時又把和諧作為發展的應有之義,堅持了社會發展與和諧的有機統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一開始就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所規定的這一正確原則,努力在發展中促進社會和諧,在和諧中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是在生產力發展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著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如果離開發展去片面追求社會和諧,結果不僅會使和諧本身失去應有的價值,而且還會使整個社會停滯不前;另一方面,我國又是在社會利益格局深刻變動以及由此引發的不和諧因素日趨增多的情況下來建設小康社會的,如果只顧發展而無視人們對社會和諧的迫切要求,不僅難以更快更好地發展,就是發展起來了,也只能是一個廣大人民無法接受的畸形社會。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任務,就是為了把發展與和諧歷史地統一起來,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

第四,科學發展觀生動展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科學思想方法。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科學發展觀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方法集中而生動的展示。比如,它對以人為本原則的倡導,生動展示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它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倡導,生動展示了運用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觀點認識和處理問題的唯物辯證的思想方法。這些科學思想方法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必不可少的。和諧社會建設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偉事業,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自覺運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以利于把最廣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這一偉大事業中來;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自覺運用聯系的觀點做好統籌兼顧的工作,使這一工程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協調一致地運轉;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自覺運用發展的觀點搞好前瞻性籌劃,堅持用創新的思路和辦法去不斷開拓和諧社會建設的新格局。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

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東方大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是空前艱巨、空前復雜的事業。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精神準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位。這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進步,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前提。科學發展觀體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最根本的就是促進和保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這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不是獨立于現實社會形態的實踐活動,它始終是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進步相伴隨的,是以后者為前提條件的。物質文明始終是和諧社會建設必需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物質貧乏、共同貧窮的社會,而是一個物質文明發達、全社會共同富裕的社會。物質文明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政治關系、政治意識、政治行為和整個社會的政治制度等,也制約著社會的教育、科學、文化發展水平以及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物質文明上不去,和諧社會建設就成了一句空話。政治文明是和諧社會建設必需的政治保障。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它不僅體現為不斷完善的制度規范,也表現為不斷提升的政治倫理;不僅體現為井然的政治秩序,也表現為人們普遍享有的民主權利和平等關系;不僅體現為社會管理者政治上的高素質,也表現為社會成員對人類現代文明基本原則的尊重和崇尚。政治文明建設搞好了,和諧社會建設才能順利地向前推進。精神文明是實現社會和諧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礎。精神文明建設搞好了,人們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為和諧社會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能否扎實推進,關鍵取決于我們能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好。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在我國,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主體力量。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人民群眾參與和諧社會建設所爭取的一切,也同他們的現實利益密切相關。在現實條件下,由于利益主體呈多元化趨勢,人民群眾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因此我們黨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社會價值取向上講,就是要協調好全社會各方面、各階層的利益關系,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近些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原有的利益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比較突出,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分享出現一些失衡現象。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勞動群眾就會日益喪失主動性和創造性,就不可能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到和諧社會建設中去。因此,黨和政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從堅持以人為本的高度,進一步調整并不斷優化利益分配格局,并采取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措施,讓不同利益主體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則分享發展的成果,使全體人民都能越來越多地獲取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凝聚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上來,使這一建設的動力源泉充分涌流,真正形成“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雄壯氣勢。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社會、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保障。科學發展觀以實現人、社會、自然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為基本著眼點。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最重要的途徑。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是一個有效利用人力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造福于民的過程。而要使人力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持久滿足和諧社會建設的需求,就必須實現人、社會、自然三者的良性互動:通過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既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又減輕對自然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通過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經濟社會建設整體效益,既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越來越好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又防止社會因不堪重負而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通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界的再生循環能力,既使人們從大自然那里不斷獲得正面回報,又使社會的繁榮發展獲得生態文明支持。在我國現階段,自然資源嚴重不足,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靠自然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的,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處理人、社會、自然三者的相互關系,把講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文效益有機統一起來,我們的和諧社會建設才能有越來越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不斷開拓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境界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一個時代性的嶄新課題,又是一個不斷開拓進取的動態過程。在未來征途上,我們要立足新的實踐,自覺按照科學發展觀所貫穿的基本原則和精神,不斷開拓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要把以人為本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核心原則。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落實科學發展觀,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高揚以人為本的旗幟,使之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始終處于主導和核心地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一切妨礙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逐步更新,一切束縛人的全面發展的做法和陋習都要逐漸改變,一切影響人的全面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逐漸革除。要在生產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其所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進一步加大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力度,使人民群眾依法充分享有各項民主權利。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貫徹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的原則,用和而不同的精神來面對個性多樣的所有公民。要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使人們的創造愿望得到實現,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從而讓每個人的人生價值都能得到充分實現。要結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創建學習型社會,形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時代風尚,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成為受人尊重的有用之才。

要把促進發展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鮮明主題。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和諧社會建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扭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一步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要把發展這個主題貫徹到和諧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中去,使這一建設的所有舉措都能配合國家發展的大局,都能夠為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發展服務。要始終緊貼我們黨謀求發展的實踐來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既把研究解決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突出課題,又不斷用發展的經驗和成果來為和諧社會建設注入新的生機。要注意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轉化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從更高起點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行動。要著眼于和諧社會建設對發展提出的客觀要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經濟工作重點轉移到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上來,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影響和制約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進一步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要把統籌兼顧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方法。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所倡導的一個基本的方法論原則。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必須把貫徹這一原則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黨和政府組織指導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就是統籌兼顧各個方面工作任務和各個方面利益關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內政、外交、國防需要統籌兼顧,改革、發展、穩定也需要統籌兼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需要統籌兼顧,政策建設、制度建設、法制建設也需要統籌兼顧;東部、中部、西部發展需要統籌兼顧,城市、農村以及城鄉結合部的發展也需要統籌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需要統籌兼顧,先富階層、后富階層以及困難群眾的不同利益需求也需要統籌兼顧;人口增長、資源開發、環境保護需要統籌兼顧,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變革、上層建筑調整也需要統籌兼顧……可以這么講,和諧社會建設拓展到哪里,黨和政府就要把統籌兼顧原則貫徹到哪里。我們黨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執政黨,其基本功能和領導方略,就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把提高統籌兼顧的能力作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來抓。要在總結和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改進和創新統籌兼顧的領導方法,健全和完善統籌兼顧的工作機制,從而不斷提升領導和諧社會建設的水平。

要把維護公正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環節。公平和正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核心價值取向。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就要在維護和促進社會公正這個關鍵環節上求得新突破。要根據社會生活多樣化發展的實際,把公民在基本權利上的公平不斷向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社會保障公平方面延伸和拓展,構建一個完整的社會公平體系。要使社會公正政策化。要依循公正原則制定和調整方針政策,努力使各項方針政策既能保證相關的社會公正要求落到實處,又對促進各個方面的社會公正發揮強有力的導向作用。要使社會公正制度化。切實把公正原則深入貫徹到制度建設中去,把體現和維護社會公正作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從而用具體制度來保障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的公正。要使社會公正法治化。黨和政府要把依法維護社會公正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不僅要把公正原則上升到法律層面,而且要把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司法公正原則落到實處,以法律的權威性來貫徹和體現社會公正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