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要重視執政成本

時間:2022-12-06 03:16:00

導語:執政黨要重視執政成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執政黨要重視執政成本

執政必須講成本

執政成本聽起來好象是個新概念,其實,不管是否有意識,政黨執政從來都是把成本問題考慮在內的。撇開別的政黨不說,我們黨即是如此。譬如,當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以往失誤的教訓時,我們會說,這些失誤“使我們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這里的“代價”,實際上講的就是執政成本。我們的執政成本意識比較欠缺,尤其不重視政治成本。在很長一個時期,受蘇聯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執政方式更多地帶有粗放的特點,成本較高而效益較低。在極“左”思想影響下發生的重大失誤,更是嚴重地損害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導致政治資源大量流失,大大提高了我們執政的政治成本。改革開放以來,這種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扭轉,但那個時代的某些消極影響依然在我們的執政中時有反映,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具體表現為:

一是忽視政治成本。頻繁的政治活動,動輒全國性的政治動員,不僅無端地浪費了人們的寶貴時間,而且會使廣大基層干部和黨員在窮于應付各種缺乏實效的形式主義的活動中,漸漸生出了不負責任的心態,使黨的形象受到損害。長此以往,人們會把這種不講成本的做法與政治技能不高、執政能力低下、政治水平有限聯系起來,產生失望乃至反感。一旦造成這種印象,是花多少代價都難以挽回的。

二是低估政治成本。在一些同志看來,由過去戰爭年代獲得的公眾支持似乎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可以隨取隨用,甚至可以不計入成本。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合法性的內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改變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往通過打天下而確立的合法性會逐漸淡出,新的合法性越來越依托法的權威而建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黨的目的高尚、目標正確,如果不善于通過合乎憲法和法律的途徑來實現這些目的和目標,最終也會得不償失,因為付出的成本是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下降。

三是缺乏規避風險的機制。作為一個執政黨,在掌握了公共權力的同時,也就擔負起了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的責任。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條件下,這種涉及多方利益的協調,往往使公共權力的掌握者處在矛盾的焦點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黨政不分,黨代替政府去做許多不該做、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情,就很容易把自己置于矛盾的中心,大事小事都會直接影響黨的形象,使黨在政治運作中承擔了過多的風險。其實,在現代政治體制中,很多國家的執政黨都是會把政府置于前臺,自己則扮演協調者的角色。實踐表明,這樣做的結果,是有利于執政黨規避政治風險的。

怎樣評估執政成本

既然執政必須講成本,就有一個怎樣計算成本的問題。在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和加強的背景下,群眾會用經濟化的眼光來看待和評價執政黨政府如何使用納稅人的錢,這對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比過去要高得多的要求。人們可能不難說出一次政府決策失誤的成本,但卻很難對執政黨的綱領失誤作出估價;人們可能會準確地看到一次錯誤的政策推行帶來的后果,但卻很難預測由此引起的對立情緒對執政黨未來地位的影響。

所以,不能像經濟領域計算成本那樣,來評估政治成本。政治成本的評估有自己的特點。我以為,至少有以下特點,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和把握:

一是評估內容的廣泛性。評估一事項的政治成本時,可用作評估的指標往往是多項的,而且是不同質的。比如,我們在推動政策實施時,經常會使用政治動員作為手段。政治動員的效果,例如響應、參與的人數,當然是用來評估成本的重要依據。但是,我們不能把參與人數作為最主要的指標,以為任何時候都是參與人越廣泛越好。因為政治動員往往在擴大群眾的政治參與程度的同時,也提高了群眾對執政者執政行為的預期值。這種預期是一面雙刃劍。當人們的預期得到滿足時,政治動員最后體現的是效益。但當人們的預期得不到滿足時,執政黨的威望下降,政治動員就成了收不回的成本。

二是評估形式的多樣性。政治成本由于其不確定的特點,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評估往往會有很大差異。避免主觀隨意性的辦法,就是允許多種評估形式存在和發展。通俗地講,就是要廣開言路,允許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評論政策措施的利弊得失。過去小錯釀成大錯、以至發生重大挫折的一個主要教訓,就是怕有不同的聲音。其實,在市場經濟時代,執政者的主要職責是協調各方利益,并不存在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事情,實事求是地讓各種看法擺在明面上,至少可以防止因人為的掩蓋而積累矛盾,釀成大錯。

三是評估主體的多元性。自我評估對執政黨來說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自我評估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觀隨著性。比如,評估部門會因為主觀好惡或上級部門的壓力,以及其他政治考慮,有意低估或高估政治成本。在沒有其他的評估可參照的情況下,這種評估往往會主導全局,對小錯誤變成大錯誤起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完善執政成本的評估,必須在評估主體的多元化上作文章。這里面最重要的,首先是要加強輿論評估的作用,利用民意調查等手段,適時地、制度化地對執政活動作出評價。其次要鼓勵專家學者的參與,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相對超脫地評判執政行為,引導科學執政。再次要增強決策咨詢系統的獨立性,由他們不受影響地權衡利弊得失,提出可行性建議。

總之,執政黨必須講執政成本,這應當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那種不講執政成本,尤其是不計政治成本的不科學做法,應當讓它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