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溪縣茶葉生產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時間:2022-05-25 03:17:00

導語:關于安溪縣茶葉生產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安溪縣茶葉生產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由福安市政協副主席陳成基帶隊,組織該市茶業局、咨詢委、市政協有關委辦負責人和專家等一行5人前往安溪考察茶葉生產,在安溪縣政協聽取了該縣農業與茶果局局長所作的情況介紹,考察參觀了安溪茶都和華芳茶葉公司等企業。安溪縣濃厚的茶文化氛圍以及其茶業生產上在確立支柱、強化領導、建設基地、科技創新、宣傳造勢、拓展市場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的印象。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確把茶業作為關系民生的重點支柱產業來抓,推動茶葉生產迅速發展。安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業的發展,10多年來,對茶業的定位由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出口創匯產業→民生產業,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動茶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其在安溪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縣有茶園面積30萬畝,年產茶1.9萬噸,產值10億元,銷售收入30億元;出口1.2萬噸,創匯3000多萬美元。主要茶樹品種有鐵觀音(20萬畝)、黃、毛蟹、本山、水仙、大葉烏龍等。全縣22個鄉鎮,457個自然村,總人口107萬,有70多萬人從事茶業相關行業。

二、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為茶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強領導,縣里成立縣茶業管理委員會,由一名正處級、三名副處級領導分別擔任主任和副主任,農業、財政、計劃、經貿、技監、工商、供銷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任管委會成員,并在每個鄉鎮都有一名副職負責抓茶葉生產,確保了茶葉生產管理各項措施的及時協調和落實。二是職能機構健全,縣里有農業與茶果局、茶業質量監督中心、茶葉科學研究所等配套齊全的職能部門,每個鄉鎮經作站都配備1~2名專職茶葉技術人員。三是政策落實到位。在全省率先實行茶葉特產稅減免3年;縣、鄉對茶農種茶各補貼每畝50元;縣政府在全縣關于禁止銷售使用高殘毒農藥的通告,嚴禁在茶、果等農作物上使用高殘毒的農藥,并試行對連片茶園統一病蟲測報、統一定點供藥、統一時間噴藥。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鐵觀音名優茶葉基地。政府把鐵觀音品種作為全縣烏龍茶發展的當家品種來抓,每畝補助100元鼓勵茶農改植或新墾種植鐵觀音,10年來共新植10萬畝鐵觀音,形成上規模的名優茶葉基地。<Br>

四、重視科技投入,增強發展后勁。安溪的茶樹品種、制茶技術許多都引自臺灣,并經當地吸收消化和發展,轉化成當地的品種優勢和技術優勢,特別是制茶工藝水平得到不斷的改進和提高。近年來又發明和推廣空調制茶技術,大大提高了夏季烏龍茶的做青質量,增加了農民收入。<Br>

五、政府搭臺,文化開道,經貿唱戲。安溪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營造濃厚的茶文化氛圍及茶葉市場的培育和拓展,通過政府搭臺、文化開道、經貿唱戲,向建設國際型茶都的目標穩步前進。2000-2002年,以縣政府為主,每年分別投入800萬元、450萬元和300萬元巨資舉辦“中國茶都(安溪)茶文化節”大型招商活動,海內外政要、學者、商家云集,規模空前,招商引資取得豐碩成果。還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舉辦鐵觀音“茶王”賽,獲“茶王”的茶師得到重獎,享受戴紅花坐花轎的茶譽。這些都有力地宣傳、塑造了“安溪鐵觀音”品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2000年,安溪縣政府由一名副處級領導掛帥,僅靠3萬元啟動資金、200萬元銀行貸款,用10個月的時間就建起了占地151畝、5幢建筑面積共5萬平方米、有750家店面的“茶都”(一期)。為吸引商家入駐,政府又施行了為購買“茶都”店面經營者解決城區戶口“藍戶”和子女就學,提供6成15年銀行按揭等優惠政策。“茶都”商鋪店面不久就銷售一空,政府不僅還了200萬元貸款,而且賺了主樓二、三層包括交易大廳、會議廳、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廳等在內價值2000多萬元的固定資產。“茶都”的成功運營,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和“鐵觀音”茶貿易市場,2002年交易額達到5億元。“鐵觀音”茶的發展,茶葉市場的建設,還帶動了茶葉包裝業、茶葉機械制造業、運輸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產業鏈。(福安市政協茶業課題調研組)

福安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