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產業規模發展工作報告

時間:2022-06-01 06:02:00

導語:全鎮產業規模發展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鎮產業規模發展工作報告

蘇村鎮轄28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共1.4萬戶,5.6萬人口,總面積79平方公里,有耕地5.4萬畝,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60元,人均純收入位于全縣下游,全鎮共有貧困村17個,貧困人口7584人。自扶貧開發項目實施以來,產業壯大了,優勢顯現了,社會穩定了,群眾思想進步了,項目區到處是發展生產,火熱勞動的場面,全鎮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各項經濟指標由過去在全縣下游發展水平躍升到上游水平。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99億元,完成稅收收入13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00元。

一、著力發展產業規模

我鎮位于東岸,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當地農民有種植蔬菜的習慣。在扶貧開發整鄉推進工作中,我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以蔬菜為主導產業的產業化扶貧路子。總的規劃目標是:利用3年時間使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7萬畝,實現戶均一個棚、人均七分菜、增收三億元、人均收入過萬元,全鎮經濟社會各項指標躍居全縣前列,全鎮2416戶、7584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4160元增加到10050元,基本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項措施:

(一)搞好土地流轉。發展蔬菜特別是大棚菜,土地調整是關鍵性工作,土地承包后,地塊分散,走向不一致,不利于大棚建設。一是鎮黨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土地流轉領導小組,制訂了土地流轉實施細則、工作制度和土地流轉程序。二是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外出參觀、以會代訓、利用宣傳車、發放明白紙和辦宣傳欄等多種形式,讓廣大農民認識到搞好土地流轉、發展大棚蔬菜的現實意義。三是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為群眾做好土地流轉服務工作。以鎮經管站為依托,投資10萬元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大廳,大廳內配備了土地流轉供求信息電子顯示屏,設立6個服務窗口,配齊了土地流轉信息聯絡員、收益評估員、合同鑒證員等工作人員。到目前,已流轉入地3780畝,為發展大棚蔬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完善政策支撐體系。一是扶貧開發的重點村利用扶貧資金搞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解決蔬菜發展的水、電、路配套建設。到2012年底,在扶貧開發重點村已累計投資3325萬元,新打機井303眼,架設農田供電線路12000米,修生產路9000米。二是對貧困戶進行適度的資金扶持。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引子”作用,對凡是有能力建設大棚而缺乏資金的貧困戶,每戶給予2000元的補助,同時由政府出面協調信用社1萬元以內的貸款。在這一政策的引導下,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發展大棚的熱情,直接帶動群眾投資3000多萬元,實現了“扶貧資金投資125萬元,帶動投入3000萬元,菜農增收1個億”的目標。三是利用貧困村村民發展互助資金,幫助非重點村的產業發展。我們選擇北部丘陵有產業基礎的3個較貧困的村成立了3個貧困村村民發展互助資金協會,發展會員633名,籌集互助資金71.55萬元,到目前已為農戶發放借款32.5萬元。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2012年全鎮新發展冬暖式大棚蔬菜3000畝,拱形棚800畝,露地菜1000畝,使全鎮大棚菜達到8000畝,中小拱形棚2000畝,露地菜8000畝。

(三)擴大產業覆蓋面。在產業化扶貧工作中,我們不僅搞好重點村的產業開發,同時還注重重點村以外的村的產業開發,把產業化扶貧納入全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大局來謀劃,使主導產業覆蓋全鎮,達到村村有蔬菜、戶戶有大棚。

(四)搞好科技扶貧。根據扶貧開發項目實施方案的總體規劃,制定了詳細可行的扶貧開發科技培訓工作計劃。從2012年10月份起,利用冬閑季節,對項目區扶貧開發重點村進行全面培訓,使廣大農民全面掌握蔬菜生產技術,到目前已舉辦6期培訓班,培訓人員1500余人次,無償分發給廣大菜農《沂南縣扶貧開發蔬菜產業化培訓手冊》5000冊、VCD光盤3000份。在培訓形式上,采取逐層推進的方式。首先,組織重點村干部群眾到壽光進行參觀學習,增加群眾的感性認識,堅定群眾發展蔬菜的信心。其次,聘請專家教授講課,先后聘請農業大學、農業大學的教授進行專題講座。使廣大干部群眾了解國內、國際先進的蔬菜生產發展趨勢、方向,解放思想,提高蔬菜生產的品位、水平。再次,聘請本縣專業技術人員授課,采取集中授課和田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并在仕子口村建立了一處占地1000畝的示范園,為廣大貧困群眾發展棚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二、著力建設產業市場

產業規模上去了,市場的開拓就成了拉動產業發展,增加菜農收入的關鍵。(一)建立市場銷售網絡。每年瓜菜上市之前,鎮政府都組織批發市場20多名業務人員,分赴東北三省、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城市,深入市場,了解信息,宣傳推介產品,吸引客戶前來采購。(二)規范市場秩序。瓜菜銷售季節,鎮政府從派出所、工商所、綜治辦等職能部門抽調6名工作人員,成立市場督查辦公室,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行為,有力避免了賣菜壓級壓價現象發生,保護了客戶和菜農的合法權益,使廣大客戶增強了對蘇村蔬菜批發市場的信任感、安全感,每年來我鎮收購瓜菜的客戶都在6000人以上,其中固定客戶300余人,都是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三)完善后勤保障。批發市場在沂南、莒縣、設有接洽處,對前來采購的客商安排車輛接送。投資36萬元建設了客戶接待中心,提高了食宿檔次,每個客戶都能得到細致周到的免費服務。四是在搞好市場開拓的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20萬元建設了魯中蔬菜批發市場,市場占地280畝,總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營業面積25000平方米,有固定攤位300多個,臨時攤位200余個,設有現代化的信息服務中心、農藥殘留檢測中心、業務結算中心。年交易蔬菜達到15億公斤,交易額達到22億元。

三、著力發展產業龍頭

扶貧開發整鄉推進的核心在于產業的拉動,一個產業的形成和壯大沒有龍頭企業的拉動是不可能完成的。(一)搞好農田設施建設,吸收企業到扶貧開發項目區建立基地,發展產業。重點搞好項目區內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項目區蔬菜產的發展和龍頭企業發展生產基地奠定基礎。(二)鎮政府在土地流轉、稅收政策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在優惠政策的引導下,2012年有兩家企業在扶貧開發項目區內建設1000畝有機蔬菜基地。基地不僅可以給當地村民提供80余萬元的土地租賃費用,還解決200多村民的就業問題,實現打工收入120萬元。(三)政府積極指導推動,讓農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到企業化的經營中來。企業同菜農簽訂嚴格的承包種植合同,管理上實行“四統一”,即: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質量上采取五戶聯保、植保員定點、關鍵時期控制等系列技術措施。企業不僅可以在提升產業檔次和規模上發揮作用,還可以為規模種植戶提供技術、生產設施提升等方面的支持,縮短了新科技在農業生產中推廣轉化的時間,實現了農戶增收與企業增效的雙贏。目前,全鎮已發展合同種植面積3000畝,其中,青果食品發展2000畝,魯中蔬菜批發市場發展1000畝。(四)整合各項資金,壯大龍頭企業。鎮黨委、政府積極為企業搞好各類服務,積極幫助龍頭企業做大做強。2012年,在國債投資項目已投入300萬元的基礎上,整合有關資金把沂南縣魯中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改擴建成為“省十大蔬菜批發市場”。從而實現以龍頭促規模,以規模興產業,活躍一方經濟,帶動項目區農民增收致富。

四、幾點體會

在產業化扶貧整鄉推進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五點體會:

(一)上上下下要形成基本共識。特別是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認識要提高,全鎮上下要認識到整鄉推進對于振興農村經濟是大好機遇,抓住這一機遇,統一思想認識,以產業化扶貧為契機,把全鎮經濟發展推向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二)要有明晰的工作思路。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思路明確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鄉推進的工作中,要跳出扶貧抓扶貧,把扶貧工作納入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來謀劃。只有選準選好主導產業,產業化扶貧才能健康快速推進。

(三)只有充分調動起群眾參與產業開發的積極性,才能使整鄉推進成果得以鞏固。扶貧資金是有限的,我們把這有限的資金作為引子,作為催化劑,帶動廣大農民積極投資投勞,千方百計發展蔬菜,想盡辦法增加收入。只要群眾的熱情激發出來了,脫貧致富實現小康的目標就能夠實現。

(四)建立健全產業化發展政策體系。完善的政策是產業發展的保證。我們把蔬菜發展納入全鎮經濟社會指標進行考核,把產業發展作為衡量行政村工作的重要指標。有了政策的保證,各級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了。

(五)要有干事創業的精神。作為鎮黨委、政府的主要負責人,要有務實、吃苦、扎實的工作作風,特別是在產業化扶貧整鄉推進工作中,不能只浮在上面只做表面文章,要鋪下身子,真抓實干,要有不實現脫貧致富目標決不罷休的干勁。

各位領導,我鎮以蔬菜為主導產業的扶貧開發工作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指導、支持下,按照產業化的思路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畢竟時間短,經驗少,與上級的要求相比,與先進鄉鎮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虛心學習借鑒先進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重點在提升基地建設水平和企業拉動能力上狠下功夫,讓以蔬菜為主導產業的整鄉推進工作結出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