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技能大賽情況報告

時間:2022-06-22 05:30:00

導語:職校技能大賽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技能大賽情況報告

各市教育局、高等職業院校、省屬中等職業學校:

現將20*年*月我省組團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基本情況

今年*月*日至*日教育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11個部門在天津市舉辦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本次大賽分為高職和中職兩個組別,比賽內容包括電工電子、汽車運用與維修、數控技術、美容美發、服裝電腦設計與制作等10個專業類別、24個競賽項目。這是我國職業教育迄今為止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規格最高的一次技能大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共同為大賽啟幕,教育部部長周濟在開幕式上作了講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至立出席了閉幕式,并為獲勝選手頒獎。

二、我省組團參賽獲獎情況與成績比較

本次比賽我省派出130人(其中高職25人,中職105人),參加了全部24個項目的比賽。高職組派出7個代表隊,3個隊獲得二等獎,4個隊獲得三等獎。中職組共獲得一等獎12個、二等獎24個、三等獎30個,其中*交通職業中專李亮同學,獲得汽車維修項目個人一等獎總分第一名;*省獲優秀組織獎。*市中職單獨組隊,共獲得一等獎10個、二等獎17個、三等獎10個,*市榮獲中職組團體三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從高職組比賽結果分析看,獲得一等獎的代表隊主要集中在*、*、*、天津等四個省區。在獲得二等獎的34個代表隊中,我省有3個。從中職組比賽情況看,獲得一等獎的代表隊主要集中在*、*、*、*等省區。我省的12個一等獎中,*市10個,*市2個。我省代表隊和選手主要是技戰術訓練水平上存在差距,高職組參賽隊在比賽中都沒能按時間要求完成零件的加工或系統設備調試;中職組中高水平技術能力的參賽隊員少,同時也反映出,我省參賽隊伍實戰的訓練效果差,臨戰應變能力和經驗不足,訓練時的部分實習實訓設備也相對陳舊和落后。

三、職業技能大賽對我省職業技術教育帶來的反思

(一)各市對大賽的重視程度與競賽成績和社會影響呈鮮明對比,這也反映出各市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這次,*市單獨組團并取得團體第六的好成績,居全國計劃單列市(6個)首位,反映出了*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市對這次全國大賽的高度重視,但關鍵還在于*市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交通職業中專參賽選手獲得兩個一等獎,李亮同學獲得汽車維修項目個人一等獎總分第一名,這與學校近幾年堅持特色發展,適時調整培養教學手段,重視實訓設備配備,重視聘請高水平雙師型專業指導教師和重視學生技能訓練是分不開的。*、*在這次大賽中的突出表現,在全國職業教育戰線也帶來了積極和重大的影響,勢必會促進他們辦學聲譽的提高。各地應積極學習和借鑒*、*等市好的經驗做法,通過組織和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來推動本地職業技術教育工作的正確發展。

(二)通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也反映出了我們職業教育在教學中的一些薄弱環節。一是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結合不夠緊密。如電子電工技術、數控技術和計算機項目競賽中都反映了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教學的時代要求,采用了許多現代企業的新設備、新技術、新流程。選手們不能適應,或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比賽任務,正說明我們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生產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甚至出現脫節。二是教學投入不足,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實訓設備不夠完善。不能很好的與現代企業生產設備接軌。三是教學改革還需進一步深化,要建立自己的特色專業、品牌技能。職業院校的教學怎樣才能把準市場脈搏,使學生學以致用,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就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導向標。各職業學校在組織教學時要注意將基礎理論教學與專業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力推行“教學工廠”實訓模式,使車間與教室合二為一,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特別是國家級、省級重點職業學校,要學會把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優勢轉換為自己教學的特色專業、品牌技能。要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大賽,借助職業技能大賽推動教學改革,歷練教師和學生,宣傳院校品牌,擴大社會聲譽和影響力。要注重應用技能、素質修養、團隊意識和才藝水平的結合與提高,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和實踐應用型的能工巧匠。

今后,教育部將通過定期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把多年來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這是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的需要,是我國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也是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器。希望各市、各學校能夠積極總結這次比賽的經驗,繼續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在加大對實訓基地投入,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同時,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和服務方向,提高辦學質量,強化職業技能教學水平,樹立專業技能拔尖典型,努力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