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創新發展社會科學的思考
時間:2022-06-02 10:02:00
導語:院校創新發展社會科學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民族院校迅速壯大,逐步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具有民族區域特色的現代高等院校。在此基礎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在各大民族院校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成為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方陣,也成為黨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解決民族問題的主要理論基地。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深入,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相關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與之相適應。新時期的民族院校,應充分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及時調整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思路,實現民族高等教育的新突破。
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
20*年,全國13所民族院校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有684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2867人;各種課題立項2740項,經費3362萬元;出版專著397部,58884篇;獲省部級獎項87項。數據表明,我國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為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由于受地域、歷史、經費等因素的制約,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期待解決;同時,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國的民族團結,對國家安全構成了新的威脅,需要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不斷創新以應對挑戰。
與高水平大學相比,民族院校核心競爭力不強,在爭取國家級項目、獎項方面整體實力較弱。近年來,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社科重大課題、教育部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民族院校中標很少;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民族院校獲獎甚少。民族院校重要科研項目和重要成果偏少,難以支撐頂尖的學科,制約著學科水平的提升。在近期公布的教育部第二屆社會科學委員會139名成員中,民族院校僅有2名。此外,科研基礎設施總量不足、科研組織化程度不高、科研力量較為分散等“硬件”缺陷,也使民族院校在服務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顯得力不從心。全國13所民族院校中,目前只有中央民族大學被納入211、985建設規劃,也只有中央民族大學擁有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
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的途徑與方法
在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出現了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這些都迫切需要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找到創新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才能對這些問題做出更好的解答。
打造特色學科是創新的突破口。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前校長田長霖先生曾經說過:“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學校,都是在一兩個領域首先取得突破的?!敝心厦褡宕?a href="http://m.ushengzhilian.com/article/zhongjibaogao/dybg/200906/204928.html" target="_blank">學的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民族學,曾為國家識別與確定毛南、仫佬、土家、京等民族成份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湖南、湖北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提供了建制依據;同時也帶動了學校法學、文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教育學等一系列特色學科的形成。在“大民族學”的格局下,中南民大頗具特色和上水平的學科群正在形成。
建構學術團隊是創新的關鍵。近幾年,民族院校相繼開展了大力引進、培養人才的工作,但是單兵作戰、孤軍深入、一人一個山頭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難以開展前沿性、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研究,難以產生標志性成果。面對新趨勢,以學術帶頭人為中心,組建學術團隊,協同攻關,學科互補,應該是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選擇。
學科交叉綜合是創新的方法。目前國際上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個趨向是跨學科和多學科交叉研究,既包括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也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合,由此形成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當前,尤其要提倡文理學科的交叉滲透,推動跨學校、跨地區、跨系統的聯合,發揮集成優勢;要淡化傳統的學科觀念,促進學科的交叉綜合,取得更多的創新型研究成果。
在傳承中發展是創新的基礎。早在1954年,中南民族大學就組織力量對海南22個黎族村點進行過規模較大的綜合考察,結集為《海南島黎族社會調查》,至今仍是黎學、黎族研究的寶貴資料;20世紀80年代,學校在傳承中發展,深入民族地區,整理撰寫了數百萬字的民族史、民族學等資料,填補了有關研究領域的空白。新世紀,民族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院校要在發展中創新,選擇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堅持開展民族工作調研,為國家民委、地方黨委、政府制定發展戰略和政策提供依據,就可以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點和趨勢
由于歷史的原因,民族院校基礎研究所占比例仍然較大,應用型、對策性的研究不足。以20*年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經費投入比例看,在3362.7萬元經費中,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經費不到三分之一。
隨著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量的現實問題不斷凸顯出來,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提出應對策略。事實上,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只要面向當今經濟社會研究問題,取得的成果是一定會有現實意義的。中南民大就曾協助制定《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庫區管理條例》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水電管理條例》,受到湖北省人大的高度評價;針對城市民族與宗教問題日益突出的現象,學校以武漢市為重點開展考察,直接促進了《武漢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武漢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的出臺。由此可見,更好地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始終是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既需要各民族院校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苦練內功,也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重大項目設置方面增加有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重大問題課題的比例,改變目前民族院校難以獲得重大項目的局面;在建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方面,給民族院校更大的傾斜,加大扶持力度,特別是在重點、特色研究基地建設時給予特殊政策和重點投入;加大對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投入,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課題申報等方面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以縮小民族院校與其他院校之間的差距。在適當時機,可考慮出臺繁榮發展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和辦法,全面推動民族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發展。
- 上一篇:交通工程系員工榮辱之心演講稿
- 下一篇:紅細胞免疫功能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