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中的水利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2-04-22 04:47:00
導語:市發展中的水利調研報告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市情(水情)
綿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員面積20249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20萬人。城區建成面積6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66萬人。綿陽現轄涪城、游仙2區,三臺、安縣、梓潼、鹽亭、平武、北川6縣,代管江油市和省人民政府科學城辦事處,直轄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綿陽自然條件復雜多樣,海拔在500—3000米之間,山地占54.8%,丘陵占34.8%,平壩占10.4%。耕地面積497.65萬畝,占16.45%。森林覆蓋率38%。
綿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4.7—17.3℃。年均降水量825.8—1417毫米,農業基礎條件較好,是四川省糧、棉、油、豬、蠶的主要產區之一。
綿陽自然資源較豐富,境內已勘查到52種礦產資源,共有植物資源3500多種,有大熊貓、牛羚、金絲猴等30多種珍稀動物。
綿陽有大小河流3000余條,除青江、西河屬嘉陵江水系外,其余全屬涪江水系。涪江是長江二級支流,由北至南貫穿全市,長329公里,流域面積19779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員的97.6%,境內一級支流;右岸有平通河、通口河、安昌河、凱江;左岸有火溪河、芙蓉河、梓潼江等,構成不對稱的羽狀水系。1999年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02.58億立米。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1982立米。全境水能總量為293.28萬千瓦,經濟可開發量為142萬千瓦。
綿陽市是國家重要的軍工科研基地和電子工業中心城市之一,是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為主體的科學城。境內有獨立科研院、所43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5個,民營科技實體近300個,有各類科技人員16萬多人,其中,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19人,各類高級工程技術人員8000多人。從1992年起,每年10月16日為綿陽市“科技節”。綿陽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以上。
綿陽是川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物質集散地。寶成鐵路、川陜公路縱貫市境,成綿、成廣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南郊機場即將通航,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市政設施綜合配套,一個現代化大城市的雛形已經形成。
自改革開放以來,綿陽市國民經濟以年平均增長率13%的高速度持續發展,1999年全市GDP總值311億元,財政收入28.5億元,經濟綜合實力居全省第二。綿陽城區GDP總值154.6億元,固定資產140億元,大中型企業44家,其GDP、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在綿陽市及四川省發展戰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建國以來,綿陽市共建成各類水利工程74657處,建成干、支渠12428公里;蓄、引、堤水能力達到17.24億立米;有效灌面達323萬畝;地方電力裝機近30萬千瓦,年發電量13.5億千瓦時;建成江河堤防282公里;水產養殖面積達1.96萬公頃,水產品年產量3.2萬噸,全市水利、水電(含堤防)固定資產總值約75億元。
二、思路
全市“十五”水利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抓住西部大開發,建設中國科技城機遇,實施“治水興綿”戰略,以改革總攬全局,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法制。
(一)發展目標
主要目標是:以開發治理涪江為龍頭,以武引二期興建為重點,以實現初級水利化縣為目標,完善配套“兩灌區”(人民渠六、七期灌區,武引灌區),徹底解決人口和牲畜飲水問題,建成三個初級水利化縣(安縣、涪城、游仙),四個中級電氣化縣(三臺、平武、北川、鹽亭),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促進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具體項目包括:水利、水電、防洪、水保、水產等五類21大項目,總投資107億元。從2001年起每年完成各類水利基本建設投資確保8億元,力爭10億元。
水利工程。以武引二期為龍頭,開建一個大型(武都引水二期工程),四個中型(燕兒河、張家溝、祠堂灣、開茂水庫);配套完善兩灌區(武引及人民渠六、七期);加速水庫除險加固,老堰改造,鄉鎮供水,人口和牲畜飲水,節水增效等項目建設。總投資52億元。
水電工程。主要抓農網改造及電源工程,即開建四個水電站,包括三江(4.5萬千瓦)、通口(4.2萬千瓦)、火溪河梯級電站(水牛家5萬千瓦、龍頭電站自一里12萬千瓦、木座8萬千瓦、陰坪8萬千瓦),武都電站(15萬千瓦),總投資31億元(含武都電站8億元),全部建成可新增發電裝機56.70萬千瓦,全市水電裝機達到86.70萬千瓦。農網改造項目力爭在“十五”期間完成投資7億元。
防洪工程。以涪江為主的沿江河城市防洪堤建設為重點,主要新建綿陽城區防洪堤二期工程(涪江寶成鐵路橋——綿廣高速公路橋之間堤防工程)。拓展北部新城區。完建三臺、江油、平武、安縣(新縣城花荄)、梓潼、鹽亭等六個縣城堤防工程。總投資11億元。總保護效益達到142億元。
水土保持項目。“十五”期間治理84條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46平方公里,年可減少315萬噸土壤流失;“十一五”期間,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0平方公里,年可減少土壤流失439萬噸。水保工程十年總投資13億元。
水產工程。以市漁種站為基礎,組建水產品種苗培育繁殖的龍頭項目,加速優化產業結構,力爭完成總投資1.0億元,重點突出種苗繁育,基礎設施的新建和改造,完善市場體系及漁業技術推廣應用服務體系。
2001—2010年全市水利建設總投資為107億元。
實現上述水利建設目標,全市蓄、引、提水能力達到26億立米,可新增有效灌面60萬畝,新增節水灌面100萬畝,使我市有效灌面達到383萬畝(接近經濟可行有效灌面390萬畝的極限值),旱澇保收灌面達到300萬畝。可新增水電裝機56.7萬千瓦,年發電量30億千瓦時,使全市地方電力年發電量達到43.5億千瓦時。漁業水產品年產量達到7萬噸。全市水利、水電(含河堤)固定資產達到170億元,水利經濟總產值達到20億元,稅利2億元。從而實現綿陽水利跨越式發展。
(二)改革目標
集中精力抓好水務、水利管理體制改革,深入進行水價改革,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大力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進企業化管理制度,提高全行業人員整體素質和經濟實力,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水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造條件。
主要是“抓好四大改革、提高人員素質、增強行業實力”
1、進行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行代管制。2001年要完成武引一期灌區(江油市、游仙區、梓潼縣、三臺縣、鹽亭縣)管理體制改革,組建武引水利集團公司;
2、積極創造條件、直轄市解決矛盾、推進水利體制改革。撤銷綿陽市及上述五縣(市、區)水電局,組建綿陽市及上述五縣(市、區)水務局,實現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
3、全面推行“基本水費加計量水費”制度,力爭盡快實現“成本收費”。
4、提高人員素質:①健全行業學會、加速人才培養力度,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樹立四感(危機感、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②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③大力推行競爭上崗和干部聘用制。重點是“改制、招賢”;④狠抓事業單位改革,大力推進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大中型市上抓、小型縣上抓。首先把直屬事業單位抓好。
三、措施
(一)政策配套、重點傾斜
1、認真研究政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市、縣水利部門的各級領導要吃透水利產業政策,水利產業政策既體現了中央對水利產業的重視,也是水利部門多年努力的重大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這個機遇。《水利產業政策》實施的有效期從現在到2010年,時間還有10年。2001年到2010年,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在2000年的基礎上使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水利產業政策的有效實施期定在2010年就是要和這個目標相一致。同時,水利作為基礎產業必須為2010年以后國民經濟發展作超前發展。綿陽市又面臨創建中國科技城的歷史機遇,水利事業應有更大的發展,才能適應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全市必須在此有效期間,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水利產業攻堅戰,任務繁重,必須認真研究政策,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取得大發展。
2、政府投入機制與市場投入機制相結合
制定政策和貫徹政策,都是政府行為。因此,對貫徹實施政策而言,目前國家政治穩定是最重要的有利因素。水利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伴隨著人們對人類生存環境基本保障作用的認識而愈加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重視,西部大開發,水利優先,隨著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國家對西部水利、防洪、電力、生態環境建設等諸多方面的財政投入將加大,所以在防洪、農業灌溉、生態環境建設、水污染治理等公益性很強的方面,政府投入機制將產生重大作用。同時要結合國家將剩余的財力、物力、人力向西部水利產業傾斜投入的機遇,充分利用市場投入機制,發展城鎮供水,水電、水利旅游等多種經營,發展水利經濟,壯大水利實力。能將政府與市場兩個方面的投入機制有機結合、互為補充,就能使水利產業快速增長,以此滿足社會保障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多層次籌集資金,重點傾斜,加快水利建設步伐
我市水利產業與全國比較,仍然較為滯后。就蓄水工程而言,按全國平均水平應達到18億立米,而目前全市蓄水工程僅接近9億立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且缺乏具有調節能力的、綜合性的骨干水利樞紐工程。供水網絡也還沒有形成,要達到解決涪江左岸灌溉問題,西梓干渠必須興建,城鎮供水、防洪體系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水環境治理、水電、水產等都需要有較大的發展才能滿足需要。因此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時,必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我市水利建設的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外商采取BOT等多種形式投資、建設、經營。水電站、水廠等水利項目,要鼓勵國內外朋友以獨資或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鼓勵單位和個體承包、購買小型水利工程或“四荒”,興辦水利、水保、水產等項目,推廣“九五”期間我市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集資修水利的經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對重點水利工程以及重點水利項目實行重點傾斜政策,努力開創我市水利建設新局面。
(二)改革
1、加大改革力度,實現一龍管水、多龍治水
首先要實現水利系統干部職工意識的轉變,要牢固樹立改革和發展意識以及市場經濟意識,確定水是商品的觀念;要從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滿足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識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要加快城市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成立市、縣(市、區)水務局,實現對城鄉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嚴格實現統一的取水許可制度,對城鄉的防洪、除澇、蓄水、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水資源保護、污水處理及其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實行一體化管理,為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體制保障,實現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水利建設與管理格局。
2、進行武引灌區的管理體制改革
武引灌區的體制改革,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進一步深化水管單位體制改革,理順管理體制,精簡機構人員;按照有關政策,區別公益性,經營性和綜合利用工程,“剝離輔助、精干主體”,暢通經費來源,建立良性運行機制,提高水管單位的管理水平,早日實現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
武引一期工程灌區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水量統一調配,水費統一征收的“三統一”原則,即武引灌區內的有工程:中型工程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縣武管局代替;小型水利工程由縣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縣武管局代管。武引灌區內各鄉、鎮原水利、水土保持、水產管理服務機構和上述水利工程單位的在冊人員一并委托縣武引工程建設管理局代管。灌區內,水量統一調配,按計劃供水,以保證灌區內的水利工程充分發揮其效益,水費按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統一征收,并直接由水管單位征收。堅決杜絕水費層層截留交叉收費現象。灌區內的水利工程委托縣武引管理局代管后,縣武管局要保證其水利工程的資產保值、增值,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搞好工程的安全管理、用水管理、經營管理,并遵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大力推進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同時要進一步深化水管單位的內部改革,有條件的單位,可以組建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利用資產重組,盤活存量,壯大實力。同時,要建立和完善現代化企業制度、用工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以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
3、加大水價改革力度,保證水利產業良性發展
水價改革工作,我市已取得重大進展,全市中型及其以上水利工程水價已經市物價局和市水電局聯合確定,成本均價為52元/畝,小型水利工程的成本水價多數也已經縣物價局和縣水電局確定,爭取在2003年達到按成本收費。近日,國家計委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將逐步提高城市用水和水利工程供工業、自來水廠用水價格,同時,對各類用水實行定額管理,超額加價,對浪費水資源的行為實行懲罰性收費。全市要通過水價改革來充分體現供水的商品價值,使水價達到合理水平。同時要將水價改革與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造供水設施、推行科學節水制度結合實施,綜合考慮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排水和污水處理的需要,兼顧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通過水價改革,保證水利產業良性發展。
4、強化服務意識,樹形象、練內功、全方位服務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水行業的機關單位,要強化水利為社會服務的功能;要充分認識到水行政主管部門樹立水是商品的觀念的重要性,要按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要樹立水利行業的良好形象,水利部門的干部職工要不斷地提高素質、苦練內功,做到為投資者,即為納稅人服好務,為城鄉群眾服好務,為全社會提供水利、水電、防洪、水保、水產等全方位的服務。全市水利行業要根據行業特點,利用得天獨厚的水土資源和技術設備優勢,因地制宜選擇經營方式。要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和推行競爭上崗,干部聘用制,用“改制、招賢”來優化干部職工隊伍,實現“優化組合、動態管理”。以此迎得水利事業的大發展。
- 上一篇:用改革的精神建設開放的組織工作系統
- 下一篇:新時期農業人才開發戰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