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鄉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調研材料
時間:2022-04-27 01:45:00
導語:塔里木鄉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調研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了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根據縣委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鄉于近日就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五年來取得成效
塔里木鄉轄7個行政村,農村人口4709人。我鄉總面積9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5萬畝。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近五年來,隨著國家和自治區、地區、縣政府對于“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正在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農村經濟建設步伐加快
五年來塔里木鄉社會各項經濟總收入從4255萬元增加至7360萬元,增長3105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從3070元增加至4975.5元,增長1905.5元。由2000年棉花總產不足10萬擔到2005年棉花總產18.5萬擔,總產增加了8.5萬擔。因有豐富的優質棉花資源,我鄉先后引進四家有實力的棉花加工收購企業。2005年鄉政府聘請技術人員,對農民種植紅柳、大蕓的技術進行培訓,并由鄉政府出臺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種植紅柳、大蕓。2005年種植200畝已試種成功。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嘗試。
農田水利建設方面,五年來全鄉累計用于農田水利建設資金310余萬元,修建防滲渠11.5公里,投資140余萬元修建揚水站兩座。新開挖墩闊坦、克里也特、央塔克巴什、娜格爾汗、倉塔木村等渠道共計24公里,農田水利網絡建設基本形成;2005年開挖渠道18公里,緩解了全鄉用水緊張矛盾;排堿渠清淤方面,2004年至2005年完成了20公里的清淤任務。帕曼水庫出水口到分水閘的8.5公里的防滲工程已完工,拜什托格拉克、倉塔木、克里也特、央塔克巴什村引水渠防滲工程已完成勘測任務;防病改水方面,歷年來共解決了871戶農牧民飲水難的問題。其格格熱木村、墩闊坦村的輸送自來水管道正在新建加壓泵,兩村農戶吃不上自來水的問題即將得到解決。
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在草場面積相對減少,牲畜數量逐年增加,各種疫病較多的情況下,鄉黨委始終把對草場改良、絨山羊品種改良、防疫工作等作為畜牧業的重點工作來抓,不斷提高牲畜的數量和質量。牲畜存欄數由2001年的59700頭只增加到2005年的73586頭只,出欄數由27200頭只增加到32614頭(只)。五年來共防疫牲畜1553150頭只,絨山羊改良完成63060只,綿羊改良完成8238只,引進種公山羊577只、卡爾庫爾公羊30只,建成絨山羊養殖示范村一個。每年有計劃的引洪改良草場,擴大養殖規模,積極爭取了有機山羊肉的產品認證,拓寬了農牧民增收的渠道。
在植樹造林工作中,鄉黨委始終把“生態立鄉”作為全鄉綠化工作的重要目標。克服春季缺水、地下水位高、鹽堿化程度重、栽樹成活率較低的困難,超額完成植樹造林任務。五年來共完成植樹造林650畝,栽植樹苗319175株。參加全縣新沙公路上的義務植樹造林勞動,也多次受到好評。五年共平整鄉村道路兩旁林帶48公里,并修建了配套的灌水渠道和橋涵,為今后林業發展打下了基礎。五年來,鄉黨委在農牧民中加強宣傳,同時以本鄉農民破壞林木,受到嚴肅處理的事件作為警示教育,目前全鄉農牧民對自然林的保護、防火意識不斷增強,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農機數量迅猛增加,作業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2000年全鄉共有各類拖拉機536臺,2005年達到777臺,其中大型拖拉機95臺、小型拖拉機682臺,各種大、中、小型農機具942臺,促使春播耕種的速度和質量的逐年提升。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
在國家政策和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近五年來我鄉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鄉村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生態保護、農電網改造等公共服務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步。目前移動電話、計算機、互聯網已經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
(三)實現人均收入10000元
我鄉現有耕地7.5萬畝,在今后五年內將結合退耕還林、改造低產田和節水灌溉等措施,退出1萬畝(主要是用水過多、隔壁灘散零耕地和不利于改造的地產田)用于擴大我鄉大蕓種植面積和發展酸棗種植20畝試種,依此逐年增長,實現農牧民多方面增收。保持的6.5萬畝耕地,進行標準化基本農田建設,依此節約用水、提高產量、節約成本。按我鄉4700多人算人均可占耕地14畝以上,每畝可創收1000元以上。畜牧業是我鄉第二支柱產業,目前占全鄉GDP總量的13%,今后五年將結合有機山羊肉的品牌效益,將絨山羊殖基地規模化,充分發揮絨山羊協會作用,提高山羊肉、羊絨的質量,此例增長潛力將達到20-25%,人均可創收2000元左右。另外我鄉二、三產業和勞動力轉移創收,也將為農民創收10%,1000元左右,今后五年可以實現10000元以上目標。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是我鄉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產品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盲目效仿和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二是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有待增強。我鄉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小,功能單一、結構分散,輻射力不強。三是協會活動開展不正常,帶動力不強。四是農村投入嚴重不足。稅費改革和免征農業稅后,鄉村兩級實行財政轉移支付,但財政“缺口”大,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調查顯示,由于受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瓶頸制約,部分行政村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根本無法開展,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發展思路和今后五年的目標措施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就塔里木鄉實際情況而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當前思路可理解為:努力推進和實現農村的農業產業化、農民知識化、鄉村文明化、保障社會化和管理民主化。
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重點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家庭經營和聯合組織經營的優勢互補。
農民知識化: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加大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鄉村文明化:積極推進農村的“四改”(改環境、改容貌、改衛生、改觀念),加大對農村公路、農電網、電視網、電話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改善鄉村環境;編修村鎮規劃,推進現代化村鎮建設,改變農村面貌。采取推行農村飲水改造、發展戶用沼氣、實行人畜分離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措施,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保障社會化:全面推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積極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干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主要措施
(一)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村鎮建設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各級要有總體的規劃,對全鄉來講,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推進,逐步發展”原則進行規劃,先選擇條件好、有特色的村進行試點。根據其現有特點,對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建設。目前主要結合抗震安居工程和村莊整治建設,把各村抗震房工程全面實行集中聯片,合理規劃,逐步推進,實現村莊城鎮化建設目標。2006年我鄉將墩闊坦村列為村莊集中整治示范點,村莊整體搬遷戶47戶,以此以點帶面,到2008年我鄉完全實現1000戶抗震房標準建設,同時達到水、電、路、電視電話、廣播五通的要求,實現新農村建設。
(二)合理調整產業結構,走優棉強畜的發展思路
1、加快優質棉生產基地建設步伐
積極發揮我鄉棉花的生產優勢,加快速度把我鄉建成沙雅縣優質棉生產基地。我們繼續堅持“穩定面積,改良品種,提高品質,科學投入,主攻單產,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方針,通過落實帶狀高密度栽培技術,健全棉花病蟲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程機械化程度,把棉田穩定在6.5萬畝以內,實行標準化管理,同時退出部分把低產田、戈壁灘零散用水過多土地,進行退耕還林和發展大蕓產業。以塔河綜合治理為契機,加大水庫搶險加固、渠道防滲、節水、土地平整等的建設力度,改善水利設施薄弱的狀況,使我鄉棉花畝產達到135公斤以上,總產在19萬擔以上。
2、真正將我鄉建成絨山羊、卡拉庫爾羊養殖基地
以綠色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為目標,堅持扶優扶強、挖掘內潛的方針,從加大品種改良、擴大養殖規模和提高畜產品質量入手,建立和完善綠色有機畜產品的標準體系,扶持我鄉養殖大戶上規模、上檔次,每年有計劃的采取引洪灌溉的方式改良天然草場。發揮絨山羊養殖基地和絨山羊協會的作用,規范對基地和協會的管理,解決農牧民一家一戶進市場難的問題。將牲畜載畜量控制在7.5萬頭只以內,絨山羊為6萬只,產絨量由目前平均產絨量190克提高到300克以上,加快絨山羊人工配種和淘汰整群工作,實現基地化、規模化管理。
3、林業發展方面
主要是加強自然胡楊林的生態保護,通過鄉林管站加大對林業和草原的監管力度,保護原始生態環境和草原不受破壞。同時加緊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任務,通過每年每人5棵成活率任務,主要種植胡楊、沙棗等抗旱抗堿樹木,使2010面全面實現鄉村道路綠化率。
(三)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
積極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利用農業綜合開發、塔河綜合治理等項目,完成對拜什托格拉克、庫木庫勒、倉塔木、克力也特、央塔克巴什五個行政村的水渠防滲建設,以便完善我鄉總排清淤和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各村主要條田都有支排。完成對帕滿水庫和艾萊克水庫的除險加固;在艾萊克水庫出水口修建混凝土三孔閘一座,疏通和改善吉格達拉西渠道;維修文化渠進水口;對防洪險段提前加固除險;以草原站至塔里木鄉道路建設為契機,擴建鄉街道;積極爭取沙雅縣塔里木鄉到庫車塔里木鄉道路建設項目;利用農網改造項目,爭取鄉機關居民點和各村抗震安居小區更新、架設輸電線路;加大農村防病改水工作力度,解決鄉機關居民點自來水管道工程,重點解決部分村農戶吃不上自來水的問題;
2、堅持“生態立鄉”戰略,打造綠色塔里木
我鄉是原始胡楊林保村較為完好的鄉域之一,加強對天然林重點區域的保護一直是我鄉“生態立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對胡楊林的保護,積極推進建設胡楊林自然保護區,擴大人工造林面積。二是以完善農林網、道路兩側綠化為重點,兼顧農區灌木林的恢復和發展積極開展鄉鎮街道綠化建設,發展庭院綠化,提高綠地覆蓋面積。三是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嚴禁過渡放牧、亂開墾草場和草場的載畜量,做到合理利用。
3、積極打造有機產品品牌
充分發揮我鄉的資源優勢,有重點地抓好綠色有機產品的認證和認證后的管理工作,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從根本上增強我鄉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農產品深加工、儲藏等方面要多謀求合作伙伴,充分利用我鄉淡水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集體、私人等≿包自然水域,擴大養殖規模;積極引進有機羊肉的真空包裝,大力扶持“風味羊肉干、水產品”等項目的深加工企業,擴大視野、尋找商機,努力拓寬農牧民的增收渠道。要充分利用我鄉獨特氣候條件,在現有種植紅柳、接種大蕓成功的基礎上,擴大紅柳、大蕓種植面積。適當增加塔里木甜瓜種植面積,以標準化生產、節約化經營的方式,提高單產和品質,逐步實現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
4、大力開發旅游資源,培育發展旅游產業
充分發揮我鄉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自然原始胡楊林、艾吉娜墓、最長內陸河塔里木河、沙漠等自然資源為依托,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艾吉娜墓考古旅游風景區、藝術科考觀光區,自然原始胡楊林觀光區和塔里木河漂流項目。鼓勵多方力量,并調動投資旅游業的積極性,加快旅游區的路、電、水、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的建設速度。
(四)做好清財、理財、生財工作,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在清理整頓村集體經營性土地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和草場承包制度,把土地作為經營性資產加以運作。健全完善村兩委班子的相關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精簡村干部,著眼提高勞動者素質,在培訓農牧民上下工夫,加強村級農牧民文化技術學校的建設,廣泛開展修理、餐飲、服務、農機、建筑等適合農村情況的專業技術培訓,積極鼓勵、引導農民從事餐飲、修理、運輸、建筑、旅游服務等行業。深入“村財鄉管縣監督”的理財模式,建立合同管理、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把規范村財務公開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的任務來抓,在清財、理財、生財上下功夫,努力實現農村集體經濟和農牧民增收雙贏。
(五)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各項公開制度
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出臺了《塔里木鄉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標準》,在指導全鄉村務公開活動中,實行“五統一”(統一內容、形式、程序、時間、建檔),做到“三為主”(村務公開以村“兩委”、監督小組、鎮農經中心為主),突出“一個重點”(以財務公開為重點),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詢意見,將財務公開延伸到村民小組,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六)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執行政策不走樣
一是要全面落實土地承包期30年的政策。土地承包期30年要堅定不移;二是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堅決取消農業稅,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 上一篇:招商引資講話
- 下一篇:在"光彩事業"捐資修路竣工剪彩儀式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