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

時間:2022-01-22 02:15:00

導語:關于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

關于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建議

隨著廣州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建立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將帶來的壓力,我市中小企業迫切希望獲得更適于創業和更利于發展的市場環境。加強組織領導,理順中小企業的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是營造有利于我市中小企業創業發展良好環境條件的關鍵。抓住這個關鍵,市委、市政府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就有了統領全局的職能機關,有關扶持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貫徹就有了牽頭部門,相關的操作運行就能夠規范地展開。因此,應盡快組建全市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改變政府現行按行業、所有制形式和屬地范圍管理中小企業的模式,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和城鄉屬地范圍的共性問題,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一、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九五”以來,中小企業在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還是增加就業崗位、安置城鄉勞動力就業和培養企業家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場所。截止1999年末,廣州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38270家,其中中型企業362家,小型企業37663家,占總數的99.36%;國內貿易業企業或機構27635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27029家,占總數的97.8%;餐飲業1936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1758家,占總數的90.8%;私營企業37436家,個體工商戶221724家。另據市鄉鎮企業局統計,至2000年12月,全市共有鄉鎮企業98557家,從業人數達1195207人,預計全年總產值達1576億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1.7億元,工業增加值249.2億元,實交稅金26.5億元。

這些企業按所有制結構、行業分布和屬地范圍,分為鄉鎮企業、城市工業企業、城市第三產業企業、外資和港澳臺資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以及各集團、股份公司屬下中小企業等6種相互交叉的類型。與之相對應,市一級政府行政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有:市鄉鎮企業局、市經委區街工業辦公室、市商委企業指導處、市外經貿委企業管理處、市工商局個體私營經濟處等。市科委、教委、民政局有關處室還相應承擔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校辦產業企業和民政福利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

這種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機構重疊、職能重復,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不高,各部門只管各自系統內的中小企業,政策缺乏統一性。二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地表現為一些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分布和屬地范圍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單個行政機構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不能全面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職能定位不盡合理,宏觀管理不足,微觀干預過多。

從1996年開始,我市將原各行業的政府主管機構進行職能劃分,通過資產分割和重新授權分別成立了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集團公司和9個行業協會。此外,我市設有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產權交易所、軟件園、科學城等一系列社會中介機構或服務企業。

目前這種管理體系也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行業協會力量較弱,采取掛靠的形式依附于本行業集團公司,職責沒有完全落實,工作開展困難較大。二是資金總量不足且分散使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濟、社會效益,特別是投資引導作用不明顯。三是社會中介機構服務范圍局限于本系統企業,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意識不強。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服務質量不高。這些因素延緩了中介市場的發育,反過來又影響了中介機構的生存。

二、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必要性

1.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各種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取得平等的發展機會,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黨的十五大突破了所有制的限制,肯定了民營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獲得了寬松的發展環境。長期以來,國家、省、市出臺了不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但囿于所有制形式、行業和屬地范圍的局限,受惠面比較窄,客觀上造成了中小企業間的“不平等”,與市場經濟要求“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相悖。對中小企業實行統一管理服務,政府對各種類別的中小企業在管理和服務上一視同仁,有助于從整體上加強政策引導和綜合服務,保持政策措施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進一步打破經濟的“唯成分論”,不僅會激發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熱情,進而推動國有中小企業改革轉制的進程,而且還會有效克服“無主管”企業在市場準入方面的困難,使政府的服務全面到位。

2.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加快廣州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取決于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產業的協調發展。這三個方面都有中小企業發展的無限空間,三者能否實現協調發展很大程度將依賴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其它城市相比,廣州在這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要將優勢繼續保持下去,并在城市綜合實力競爭中轉化為勝勢,就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問題,盡快建立統一高效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和功能強大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按城市產業方向發展,籍以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都市型工業,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全面提升第三產業的素質。

3.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解決廣州中小企業發展“瓶頸”,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是市場競爭的弱者,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歸納起來有:一是企業規模小,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產品質量檔次較低;二是信用能力低,籌資融資困難較大,尤其是發展高科技企業存在著技術風險和資金風險,單憑企業自身的力量是很難承擔的;三是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弱;四是企業管理較為粗放,資源浪費和生產安全問題突出;五是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六是開發設計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較低;七是對政策、法規缺乏了解。中小企業的“先天不足”,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服務機構,為創業和企業發展提供規范的政策引導、資金融通、信息獲取、人力支持、法律支援、管理咨詢、科技開發、市場準入、教育培訓等一系列的綜合配套服務。

4.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市政府中小企業管理資源和服務機構的優化和合理配置,實現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目前,我市從事中小企業管理、服務的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雖然不少,但都自成一體、各自為政,缺乏一個能夠承擔中小企業管理和扶持責任的統一的專職機構,缺少能夠肩負起整合廣州科學園區資源、研發資源、資金資源、咨詢輔導資源、信息資源等中小企業發展重要資源責任的社會化綜合服務網絡,造成了政府管理資源的重復配置及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因此,按“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歸并分散在政府職能部門對中小企業管理的行政職能,是建立高效、廉潔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和企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徑,也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5.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有助于我市中小企業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形勢下贏得先機。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近在眼前,對外開放將邁進一個新的階段,國民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融入世界經濟,競爭將是全方位的和更加激烈的。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既是新的發展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挑戰主要是在產業組織、企業經營戰略、引入現代管理和政府宏觀管理等方面,這恰恰又是當前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突出的難點問題。因此,統建一個以服務于中小企業為基本宗旨的政府管理機構,加強和改進政府對中小企業的宏觀管理,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幫助中小企業擴大優勢,彌補不足,是我們的企事業和政府從容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壓力的迫切需要。

6.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國務院和許多省、市在政府機構改革中已進行了成功的實踐。1998年,國家經貿委設立了中小企業司,主要承擔中小企業政策制定中的協調工作,指導中小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和健全中小企業報務體系,落實“制定扶持政策、指導企業改革,組織對外交流、建立服務體系”的職能。從中央已批準的省級改革方案看,各地都結合國家對機構改革的統一要求,理順了中小企業工作管理體制。到目前為止,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有21個建立了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如浙江、江蘇、山東設立了中小企業局(辦),同時掛鄉鎮企業局(辦)牌子,上海單獨設立了促進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工作都在有效地開展。

2000年下半年,國家明顯加大了中小企業工作力度。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國辦發[2000]59號),《意見》第二十三條明確指出:“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由國家經貿委牽頭,科技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部門參加,成立全國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經貿委。各地要結合地方機構改革,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盡快明確中小企業管理機構,推動本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12月,國務院正式成立推動中小企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改革開放20年來第一個全國性的中小企業工作會議。會上,國家經貿委李榮融副主任肯定了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所取得的成績,指出,“中小企業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局面已得到扭轉”,中小企業必將獲得更好的發展。

這次會議提出了近期中小企業工作的指導思想:以黨的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在規范企業改制、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拓寬融資渠道、開通信息網絡、推進信用制度建立及加強企業管理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城鄉各類中小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不斷加強中小企業的整體活力。并具體提出了近期中小企業工作要突出的5個重點。

目前,我市中小企業熱切盼望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以利于自身的發展。在1996年機構改革時,白云區和芳村區把鄉鎮企業局和工業局合并,一套人馬兩塊牌,管理運作就比較順。最近,芳村區又在研究如何進一步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局和服務中心的問題。其他區(縣級市)則觀望等待市里的統一部署。由此看來,我市建立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時機逐步成熟。

三、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

根據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從我市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實際出發,為認真應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一體化趨勢帶來的影響,建議盡快考慮和及早抓好我市中小企業管理機構與服務組織的建設,切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通過加強財稅、融資、擔保、信息、技術等服務手段,創造有利于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促進廣州中小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1.成立中小企業協調管理部門。

基本方案:設立廣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局,同時保留廣州市鄉鎮企業局的牌子。

中小企業發展局作為市政府的組成部門,代表政府統一管理全市各類行業、各種經濟成分的中小企業,行使相關的行政職能。在新的機構改革中,可把分散于市鄉鎮企業局、市經委區街工業辦、市商委企業指導處、市外經委企業管理處、市工商管理局個體私營經濟處以及各集團、股份公司等單位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剝離出來,劃歸中小企業發展局統一管理。中小企業發展局對中小企業的關系,是一種以加強指導、協調和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新型關系,其主要職能是:制定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協調有關部門關于中小企業計劃的行動,組織和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防止大企業的不正當兼并排擠,保護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推動企業合作,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素質,促進中小企業現代化;組織中小企業的產品展銷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對外經濟貿易與技術合作等。這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而且能更好地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擴大出口,公平競爭,最終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

保留鄉鎮企業局的牌子確有必要。一是我市鄉鎮企業局有管理中小企業的成功經驗。多年來,鄉鎮企業局管理著我市9.8萬家鄉鎮企業,管理的企業數量占我市中小企業總量的78.4%,鄉鎮企業的創業發展一直都是我市中小企業的佼佼者。多年的服務管理實踐,使鄉鎮企業局探索積累了一套指導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是統一管理全市中小企業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二是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發展鄉鎮企業的法律與政策。保留鄉鎮企業局牌子,不僅保持了與設在國家農業部的鄉鎮企業局上下對接,有利于相關工作的開展,而且可以幫助鄉鎮企業繼續享受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扶持,有利于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參考方案:如果在機構編制上難以解決,可考慮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局,由市經委管理。同時加掛鄉鎮企業局牌子,接受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省農業廳的業務指導。

2.構建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設立中小企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中心歸口中小企業發展局,為事業單位,主要為全市中小企業提供各種服務。中心通過現代化信息網絡與現有的行業性服務機構、社會性服務機構、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相聯系,形成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心作為公共服務機構,根據中小企業的需要,提供貸款擔保、信息傳遞、創業指導、技術咨詢、企業診治、輔導培訓、市場開拓、法律支持和組織國內外展覽展銷活動等服務。

通過契約關系向社會廣泛吸納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中小企業發展局對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的性質、責任和義務作出明確的規定,任何具備條件的中介組織和服務團體都可向中小企業發展局申請成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經審查合格后,中小企業局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提供部分經費。中小企業發展局對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活動進行嚴格監督,服務中心須按照合同規定向中小企業發展局遞交報告,并接受帳目審查。以便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能夠按照合同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鼓勵和支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商會,尤其是作為政府和中小企業之間橋梁的中小企業協會等機構,積極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培訓和管理培訓,提高中小企業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和資本運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