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信為榮演講稿

時間:2022-06-15 11:00:00

導語:以誠信為榮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誠信為榮演講稿

以誠信為榮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假”、“虛”、“騙”正在成為一種“公害”。似乎“騙”能“發財”、“虛”能“升官”,謊言正在誤國。為此,需要大力提倡求真務實的“誠”德。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訂立“合同”與遵守“合同”,都講究一個“信”字。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睦,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

一、何謂誠信?

誠信,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忠誠老實、遵守信用的簡稱。誠信包含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其一,誠信首先是一種規范。它是人們行為的一種范式,是協調人際關系的一種基本要求。對于這一基本含義,我國古代思想家有過充分的論述,認為君子說話、立論都應該誠實、無妄,才能建功立業。第一次明確將誠信作為規范來定位的是孟子。孟子把杜會的人倫關系歸結為五個方面,即父子關系、君臣關系、夫婦關系、長幼關東、朋友關系,簡稱“五倫”。將“朋友有信”作為處理朋友關系的基本規范。在現代社會,誠信作為一種行為規范,不僅調節朋友關系,而且調節廣泛的人際關系。當前社會所形成的誠信討論熱點,就是其廣泛性的體現。原創:因此,僅僅從職業角色理解誠信,特別是僅僅從商業角度理解誠信,將誠信僅僅看作是一種商業規范,是不全面的。

其二,誠信是一種制度。所謂制度,就是社會所要求的人們的行為模式。制度是一種規范形式,但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規范都以制度的形式存在。誠信作為人們的行為范式和人際關系模式,要制度化才能持久,才有力量。春秋時期思想家管子最先從管理國家的角度提出誠信。只有堅持誠信這種制度,才能集結人心,天下人團結一致才有保證。韓非進一步充實了管子的這一思想,并將日常生活的誠信與立國治世的誠信結合起來,指出:“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于信。”將誠信作為一種制度來認識,嚴格地說,應該是近現代的事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信用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市場經濟離不開信用這一基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明確提出,競爭和信用是資本集中的兩個最強有力的扛桿。隨著資本主義銀行的誕生和發展,信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并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這樣說,沒有信用就沒有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場經濟。誠信,則是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礎和精神支柱。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今天我們講誠信,人們大都是從經濟制度上去定位。然而,誠信在當今社會,不僅是一個經濟倫理學范疇,而且還是一個社會學范疇。誠信作為一種制度,不但是一種經濟制度,同時也是一種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今天經濟生活中的誠信缺失,往往與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的誠信缺失有著密切關系。

其三,誠信是人品。誠信,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人品修養,是做人的根本準則。關于這一點,我國古人有論述,《春秋·梁傳》說:“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言之所以為言音,信也。言而無信,何以為言?”孔子提出“民無信不立”。荀子把是否有“信”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道德標準;甚至在人們認為充滿詭道的,《孫子兵法》中,孫子也將“信”與“智、仁、勇、嚴”一起,作為將帥必須具備的基本道德。

二、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孔子的學生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檢查自己和別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誠去辦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認真復習了”。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買東西,她的小兒子也要跟著去。她不讓去,小兒子就在后面哇哇地哭起來。“好孩子,你回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不哭了。這話也被曾子聽見了。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看到曾子在霍霍地磨刀,像是真要殺豬的樣子,她不禁撲地笑了,急忙上前勸阻說:“我說殺豬只不過是哄孩予,你倒認真起來了。”曾子說:“不能和孩子隨便開玩笑。孩子小,還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事事處處都模仿著父母的言行,聽父母的教誨。現在你向他說謊話,這是教孩子說謊呀。母親現在說謊,孩子長大也要向別人說慌,不能這樣教育孩子。”于是,曾子就把豬殺了,曾子的妻子也按自己說的去辦,把豬肉給孩子吃。——這是古人講誠信的一個典型實例。

“誠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始終崇尚的一種基本美德”,誠就是真實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對自己,要真心實意地為善去惡,以誠講德;對他人,要開誠布公,無所隱瞞。誠信的表現形式是:內誠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十六大報告提出公民道德建設要以誠信為重點,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弘揚。古代先哲們都認為,誠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和從事道德修養的前提,無誠則無德。誠也是一個人為學和立業之根本,無誠事難成。而信以誠為基礎,以義為準繩。誠信要求人們守信履約,不弄虛作假,不欺詐為惡。

可以說,中國古代的誠信思想與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是一致的。現代西方經濟學的開山界祖亞當·斯密早在1762年就曾說過,在市場經濟的初期,因為法律的不完備,商品交易只得依靠良心來維系,因而商品交換推動了誠信道德的生長和進步。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只有堅持誠信,才會產生雙贏的結果;失信違約,必將導致兩敗俱傷的結局。所以誠信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經濟活動主體取得成功的生命線,是商品生產、經營和經濟往來中不朽的道德靈魂,是競爭主體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之一。

三、誠實是為人之本,也是生存之本

1、一個班有六個班長,用人單位選哪個?

據《人民日報》華東版報道,用人單位透露,在一次招聘收到的84份大學畢業生自薦表中,發現有5人同時為同一學校的學生會主席,6人同時為同校同班“品學兼優”的班長。

調查中,有學生在高校周圍的復印店發現,有人把別人的英語等級考試證書、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獎學金證書、優秀學生干部獎狀以及發表過的文章,改頭換面復印,就變成了自己的“輝煌經歷”,堂而皇之地交給用人單位。大學生求職履歷該不該“摻水”?有學生認為,造假的確錯誤。但是,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如實說明情況,常常難獲考官青睞;而一些制造假簡歷的學生反而順利就業,客觀上讓人覺得誠實的不如弄虛作假的。所以,履歷“摻水”,也是“無奈之舉”。殊不知,履歷造假終非長久之計,即使僥幸蒙混過關,進了單位后也會露出馬腳的。

2、偽造成績單被取消入學資格

據美國洛杉磯媒體報道,一名中國留學生在申請攻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博士學位時,因提供偽造成績單不僅被取消入學資格,而巳被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另外一所大學開除。該生提供的成績單中有七門課程沒有修讀,多項成績被篡改,三封推薦信中所稱贊的也是他未修過的課程。原創:

為此,洛杉礬分校宣布,加強對申請就讀該杖博士學位的外國學生,尤其是中國大陸學生所遞交的成績證明文件的審核。這一造假事件已引起美國教育界的關注。(摘自2002年9月14日羊城晚報)

2、“兩試女狀元”假文憑引爭議

2003年1月中旬,武漢市江夏區民政局低保服務中心,委托該區人事局人才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考5名工作人員,要求應聘者學歷在大專以上,共有120多人報名參加了此次考試。一位女青年在上百名應聘者中筆試和面試的成績均為第一名。但是,這時卻收到一封舉報信,稱其專科文憑是假的。經查屬實,被取消了錄取資格,并引起社會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