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發展科學發展交流
時間:2022-10-21 02:56:00
導語:改革開放發展科學發展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處黃海之濱、長江三角洲與黃淮平原的交匯處,揚子江橫穿東西,大運河縱貫南北。這是一方江海匯通、四季錦繡的水土。恢宏的時空中,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里交相輝映;靈秀與豪放兼蓄的人民在這里生息勞作、奮斗進取。30年改革開放的卓越歷程,彈指一揮間,**人民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嶄新篇章: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進出口總額分別累計增長近30倍、80倍、800倍;城市化率達53.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近55倍和40倍,收入差距保持全國各省區最低水平。**以全國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超過全國10%的生產總值和稅收收入,為國家的發展全局作出了重大貢獻。實踐證明,**改革開放30年來快速發展的巨大成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區域性實踐取得的豐碩成果。
率先發展是中央對**的準確定位和殷切期待,反映了**區域發展的歷史條件和客觀優勢
**的發展比別人快,碰到的問題也比別人早,因此,爭先創優、攻堅克難,始終是**改革發展不變的主題。
率先,是中央對**發展的明確定位,寄托著中央幾代領導人的強國之夢和堅定決心。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以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為參照,描繪了“翻兩番、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提出了“兩個大局”戰略思想,要求東部地區先行一步、走快一點。1992年,他在視察南方返京途中,諄諄囑托“**應該發展得比全國平均速度快”。“率先發展”成為黨中央對**的殷殷期待。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同志參加**代表團審議時,都明確要求**努力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為全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率先,也是**區域發展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責任擔當。歷史和現實條件決定了**要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勇立潮頭,爭先崛起。“率先”的發展定位,又使**始終面對這樣一種挑戰:實踐中無前例可援,必須大膽探索和創新。**30年來的改革發展,正是在自我加壓中搶抓機遇,在攻堅克難中破浪前進。
“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人的這三句口頭禪,道出了緊扣發展主題不動搖的實踐真諦。**始終立足省情實際,以堅定的意志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創新的思路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先后抓住了發展鄉鎮企業、浦東開發開放、壯大民營經濟以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又好又快發展等多次大的機遇,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跨越式提升。
**在全國率先制定了省級四大類18條25項全面小康綜合指標體系,引導全省各地努力建設不含水分、人民群眾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的全面小康。至2007年底,有19個指標提前實現,蘇南地區總體上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標,昆山率先達標的經驗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國有、外資、民營三足鼎立,見證了**人艱辛探索的足跡
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是**改革發展進程中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的一筆。蘇南的無錫(縣)、江陰、常熟、張家港、武進,人稱“五虎縣”的農民,創造性地組織起來,不斷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模式、調整經濟結構,邁出了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步,走出了一條立足本土艱苦創業、以增量發展促存量改革的獨特道路。
蘇南鄉鎮企業“面向市場”、“集體經濟”、“加工工業”三為主的發展形態,加上鄉鎮政府的直接介入運作,形成了地域特征鮮明的“蘇南模式”,完成了工業化的城鄉布局和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跨越的早期積累,開創了中國特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新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這一模式逐漸顯現出政企不分、產權不明的弊端。**基層干部群眾勇于超越自我,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在產權制度改革基礎上大力推動“蘇南模式”轉型,促進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企業結構、城鄉結構和社會發展模式多元化,形成引人矚目的“新蘇南現象”。
國有經濟為**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成為**經濟結構的重要板塊。上世紀90年代,**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加快國企改革步伐;黨的十六大以后,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行股權多元化,引導國有資本向優勢產業、優質企業集聚。十多年來,**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中煥發了生機活力。至2007年底,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只占全省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總數的2.45%,但上繳國家的稅金占30.6%。
**還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大膽引進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以外向型經濟為跨越發展支點,以蘇州工業園區、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昆山經濟開發區、張家港保稅區等為代表的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迅速崛起。新世紀新階段,又及時調整策略,變招商引資為選資與引“智”相結合,著力引進龍頭型、基地型和現代、新型、節能環保產業項目,并不失時機地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勵開展境外投資、跨國經營和海外上市融資,積極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提升國際經濟合作的水平和層次,增強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進一步解放思想,把加速民營經濟特別是本土民營企業發展作為新的增長點,提出“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上放手放開”,大力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加速發展的最佳環境,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的一大主力。2007年私營企業超過68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2萬億元,112家民營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營業額超百億元的民營企業達25家。
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四沿”并進,展開了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畫卷
**干部常說:“論外向型經濟我們比不上廣東,論民營經濟我們比不上浙東,論規模經濟我們比不上膠東。”知己知彼,**人的優勢在于統籌兼顧、保持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于是,才有了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而聞名全國的張家港,才有了走集體經濟和共同富裕道路、數十年紅旗不倒的華西村,才有了用古典園林技巧布局現代經濟版圖、用雙面繡絕活對接東西方文明的蘇州人,才有了以“莫文隋”、江海志愿者群體、“愛心郵路”等為代表的精神文明“南通現象”。推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和價值追求。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是**在發展中著力破解的第一道難題。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各地農村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建設小城鎮等舉措,提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以工補農、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逐步縮小城鄉差距。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以工業化致富農民、以城市化帶動農村、以產業化提升農業的思路,實施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從發展規劃、經濟發展、勞動力就業、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管理六個方面,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促進先進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全省實現村村通,客運班車通達率提高到96.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6.9%,60%以上農村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重點幫扶的1011個經濟薄弱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區域發展不平衡是長期困擾**發展的另一難題。**提出“積極提高蘇南,加快發展蘇北”的方針,按照先富帶動、幫助后富的原則,不斷加大對蘇北的支持力度。近5年,蘇南出現可喜的新變化,成為全國百強縣最集中、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社會治安最好、科技教育最發達的地區。蘇北、蘇中工業化進程加快,省級對蘇北的各項投入達1565億元,蘇北承接500萬元以上產業轉移項目9729個,總投資3644億元;近兩年蘇北、蘇中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超過全省甚至蘇南平均水平,其中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高于全省2.7和3.4個百分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分別高于全省6.7和2.3個百分點。蘇北腹地宿遷市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一般預算收入等5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
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和重塑文化軟實力作為確保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一方面,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在更高層次上重理政府與市場、企業的關系,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行政效能,改革干部選拔任用方式,強化激勵約束機制,著力建設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三寬型”干部隊伍。另一方面,在融匯張家港精神、昆山精神、華西精神等精神內核的基礎上,提出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精神,使之成為新時期**社會實踐的主流和精神文化的核心,進一步激發全省上下勵精圖治創事業的勇氣、開拓創新闖新路的銳氣、敢于超越爭一流的志氣,為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凝聚了不竭動力。
**連續多年開展“萬人評議機關”活動,推進黨務公開和廉政建設,轉變機關作風,使黨員干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領導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得到發揮。在支援四川等地抗震救災工作中,全省累計派往災區救援人員12966人,組織生產調運帳篷30.6萬頂,建成活動板房2.8萬套;捐款捐物加“特殊黨費”42.9億元。確立13個省轄市和7個經濟實力較強縣(市),對口支援綿竹20個鄉鎮災后重建。
富民優先、改善民生,使改革發展成果普惠于民,提升了**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蘇南的常州,經濟的規模和總量在全省不算最大、發展速度不算最快,但近5年共投入156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改善民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慈善勸募模式,修建了全省第一條公交優先快速車道,房價增幅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功能實用的社區醫院大大緩解了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困擾。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發展民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的實踐,就是要彰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價值理念。
堅持富民優先方針。實行創業富民、就業惠民、社保安民,通過支持創業增加經營性收入,依靠擴大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積極創造條件增加財產性收入,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近5年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倍和64.2%;農民收入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收入由全國第7位上升到第5位;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連續5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水平5年增長58%。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城鄉“低保”全覆蓋。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目前已達95%,農民大病費用報銷“封頂線”普遍提高到3萬元,蘇南一些縣市達到了8萬元以上。
堅持把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切身利益攸關的“熱點難點”,作為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全省以助困、助學、助老、助殘為重點,每年辦好一批改善民生的實事,努力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省財政安排的“四助”支出,2002—2007年增長了89.5倍。全省城鄉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義務教育;積極提供惠民醫療服務,全省設立惠民醫院107家、惠民醫療站點923家,近兩年為困難群眾減免醫療服務費用兩億多元;在縣城以上全面建立了廉租房制度,累計興建經濟適用房2200萬平方米。
堅持加大社會建設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07年全省科教文衛體支出達739.38億元,其中省級財政支出218.08億元,增長38.9%。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6%,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7%,在校大學生和職校生數均居全國第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5%,城鎮居民在社區就醫比例達38%;174家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和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全國領先;基本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寬帶村村通,有線電視入戶率達58%;74%的街道、73%的鄉鎮、100%的行政村建成了體育活動中心或健身場所;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
堅定不移走又好又快發展之路,推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良性互動
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總書記對**推進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落實環保優先、建設綠色**作為新的民心工程,擺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堅持好字優先、又好又快的發展導向,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關鍵環節,以自主創新為主要驅動力,以節能減排為倒逼機制,以創新政策措施為有力保障,重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納入全面小康考核硬指標,實行一票否決。
把太湖治理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訂了《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堅持科學規劃、遠近結合、標本兼治,采取控源、截污、引流、清淤、修復等綜合整治措施,實行鐵腕治污、科學治太,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力爭“江南明珠”盡快重現碧波美景。關閉小化工企業2713家,其中太湖流域1894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4.87%和7.96%,連續兩年超額完成國家規定的年度減排任務。2007年,太湖應急治理初見成效,基本實現“防止藍藻再次大規模暴發、確保居民飲用水安全”的目標。
調優調高調輕產業結構,減輕蘇南地區土地產業承載密度和生態壓力。進一步優化全省區域產業布局,推進江海聯動、南北互動區域產業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實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兩高兩低”產業;大力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發展。南京軟件、蘇州電子信息、泰州生物醫藥、南通造船等區域特色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全省百億元以上的大企業(集團)由2002年的13家增加到目前的82家。
將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作為推進科學發展的主體戰略。以重點產業為依托、應用研發為重點、高素質人才為支撐,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制造向**創造轉變。2007年,全省科技研發投入增長25%,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80%;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分別比上年增長66.9%和64.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62%;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提高到10億元,累計實施項目300個,引導社會總投入390億元;省財政拿出1億元資金,資助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8名。沙鋼集團沈文榮、尚德公司施正榮、南瑞繼保公司沈國榮等領軍人物,成為科技創新創業的典范。形成了陽光精紡呢絨、波司登羽絨服等一批“中國世界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累計達153個,占全國總數的11.5%。
撫今追昔,飲水思源。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省委書記梁保華要求全省干部群眾抓住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活動的難得機遇,清醒認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清醒認識面臨的挑戰和難題,清醒認識發展的階段變化和特征,清醒認識**在中國和世界發展大格局中的方位與水平,大力推進思想解放,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干部群眾決心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把**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