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縣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思考
時間:2022-08-15 04:34:00
導語:關于縣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大莊嚴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個目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體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綱領,它標志著中國開始邁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地處浙南山區的*縣,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經濟與智力資源薄弱、區位條件較差的浙江省25個欠發達地區之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更為艱巨,時間更加緊迫。
一、現時經濟狀況與“全面小康”的距離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標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鑒于政治、文化上的一些因素很難量化,國家從定量的角度提出經濟發展目標(基本目標),結合*實際,選擇部分指標與我們的現時狀況比較:
(一)國內生產總值(GDP):全國目標到2010年比*年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年全國GDP為136515億元,浙江省GDP為11243億元,*縣GDP為17.75億元,按翻二番目標和全國、全省近幾年GDP平均增長速度,到2020年分別達到448700、70800億元。按翻二番目標和我縣近幾年10.2%的平均增長速度來計算,到2020年GDP只能達到84億元。與按全國人均3000美元的標準計算,全縣2020年GDP應達到87億元,平均遞增速度必須以10.5%的速度遞增。
(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全國*年人均1270美元,全省為2895美元,到2020年將達到3000美元。*縣*年為5112元人民幣,按當前匯率折算為618美元,僅是全國和全省水平的48.7%、21.3%。按翻二番目標和近幾年*實際GDP增速計算,2020年可達到24000元,折合2900美元,僅相當于全國、全省第十個五年計劃的水平,落后15年;按全國人均3000美元目標計算,2020年我縣人均GDP必須達到25000元人民幣。
(三)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國*年為2936元,全省為6096元,到2020年達到36000元。*縣*年2749元,占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93.6%和45.1%,要達到國家目標需平均以16.9%的速度遞增。過去19年我縣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平均增速為16.3%,“十五計劃”只為8%。今后20年,必須保持16%的速度,目標才能基本可以實現。
(四)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全國*年為47.2%,全省為38%,到2020年要達到<40%,*縣*年為48.5%,達到國家目標需下降8.5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直觀地表明,全國和浙江省是在總體上已經實現了小康水平的基礎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我縣目前正處于向初級型小康標準邁進的階段,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經濟總量小。根據《*年浙江統計年鑒》,*年*GDP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二,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5,跟發達地區差了十幾倍,地方財政收入我縣排倒數第一;二是我縣增長速度慢。去年GDP增長速度是8.4%,現在的現狀是標兵離我們越來越遠,原來的難兄難弟洞頭和文成也遠遠超過我們;三是發展后勁不足。從投資情況分析,沒有大投入就沒有快發展,*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41億元,僅僅增長1.4%;同時基礎設施落后制約發展、產業經濟缺少主導產業、重點集鎮輻射能力不強、加強發展與環境保護間矛盾協調難度加大、政府調控能力較弱等主要問題比較嚴重。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我們既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又要保持清醒頭腦,作出長期、艱苦努力。
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突出難點與重點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內涵豐富。單從經濟角度看,欠發達山區經濟現狀其根本性、標志性的差距是人均GDP差距,這是貧困山區實現小康目標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攻克這一核心問題及其相關因果變量的難點很多,我們認為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的封閉性
山區經濟具有自然氣候的垂直性、資源分布的立體性、生產周期的長期性、經濟發展的區域性(生產、布局、流通)和經濟收益的級差性等五大共同特征,這種特征或特性表現出的封閉性,嚴重制約著山區經濟發展。思想觀念上的封閉,傳統小農經濟的思維慣性,形成了墨守成規、封閉保守、怕冒風險、小富即安的思想禁錮圈;交通與信息條件的封閉,形成了狹小的區域經濟圈;長期追求溫飽目標,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產業形態圈,導致特色產品少、商品轉化率低。
(二)產業結構的單一性
種植業、農業在各個層次結構中比重較大是單一性的重要標志。按*年統計分析:
(1)從產業結構層次看。*年我縣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16.6:34.5:48.9。經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投入因素—勞動力有41.9%集聚在純農業上,顯然,這是一種農業型結構模式。
(2)從農業內部層次看,種植業占63.3%,林業11.6%,畜牧業23.8%,占全縣國土面積十分之一的耕地和水域創造了64.6%的產值,十分之九的林地創造了35.4%的產值,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縣基本上還屬于“耕地產出型”的農業結構模式。
(3)從工業內部結構看,*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3億元,其中重工業占72%,輕工業僅占28%。這種工業結構與農業發展、人口就業、城鎮建設、人民增收等需求很不適應,且市場競爭力弱。
(三)資金短缺的制約性
*縣雖然邁入了商品經濟門檻,但資本的原始積累還談不上規模,而建設常屬開發性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形成效益,所以當外力扶持相對較弱的情況下,經濟建設就感到舉步畏艱,資金缺口隨著經濟發展變得越來越大。據資料表明,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城鎮化從初期進入中期,年需投資20億元左右。從我縣*年“五個十億”重點建設項目看,10個項目僅需投資4.3億元,靠本縣財力都難以籌措,可以說目前我縣信貸投資規模小,金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弱,資本市場發育不健全,民間投資難以啟動,招商引資工作起步較晚,成效不大。
(四)人才缺乏的低效性
人口受歷史和自然的影響,據資料表明,我縣目前總人口中,聾、啞、傻等還有2.1萬人,占總人口的6%;青壯年文盲率尚有0.4%。且我縣工作生活條件差,人才外流嚴重,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回縣寥寥無幾。*年全縣各類科技專業人才187人,僅占總人口的0.05%,每萬人只有科技人員5.4人,遠遠低于發達地區水平和實際需要;現有科技人員結構失衡,高級職稱95人,中級職稱1590人,95%集中在醫療衛生、教育和行政管理部門,生產領域的工業、農業生產一線,特別是工業科技人員數量嚴重不足。人才支撐發展,人才的缺乏,嚴重制約著我縣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加快欠發達山區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點是發展工業,特別是能源工業、加工工業、礦產工業、旅游業。只有通過發展和壯大工業,才能使*縣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產業布局日趨合理,市場體系日趨建全,縣域經濟發展后勁日益增強。
三、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政策取向的思考
根據現代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我縣經濟狀況,我們認為,*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全面生態小康縣為目標,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走生態建縣道路,重點突破思想禁錮、結構單一、資金匱乏和人才緊缺等難點,面向大市場,主動接軌發達地區,加快優勢資源開發,實現經濟、社會的大跨越。
(一)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思想大解放為前提
思路決定出路。貧困山區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觀念落后。因此,突破思想瓶頸勢在必行。一是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是硬道理”的新觀念,自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和檢查我們的思想和工作,符合的就毫不運動搖地堅持,需調整補充的就調整補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實事求是地及時糾正。二是牢固樹立資源大開發觀念,把注意力和著力點從單一耕地、單一農業、單一本地人轉向山水資源、旅游資源、人文資源及農業綜合綜合開發、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本地人外地人均能開發上來,不求所有,只求所創,推動良性發展。三是要樹立速度大跨越觀念。全縣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堅決破除“唯條件論”思想和畏難情緒,真正認識到*的經濟社會發展現況和潛在優勢,用百折不撓的精神狀態,來奮力拼搏,為贏得后發優勢,縮小差距,積極主動為發展出謀劃策。四是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著眼長遠發展抓開發,用良好的生態環境贏得生態保護的長期投資效益,使*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山區縣。
(二)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
縣域經濟發展過程就是工業化過程,是從城鄉二元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換的過程。大力推進工業化,使農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大規模地轉入工業部門和城鎮就業,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作為貧困山區,必須緊緊抓住工業這個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強化以工業為重、為先、為首、為大的觀念。堅定不移地按照“開發優勢資源,構建特色產業”的總體思路,走特色工業之路。
首先是堅持把開發豐富的水電能資源作為重中之重,推進水電市場化、產業化進程。對已開發水電站采取TOT,承包經營等多種方式利用社會資本,對擬開發流域采取股份、合資、獨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多渠道籌集水電開發資金,爭取溫州(*)抽水蓄能電站動工新建,把我縣建成名符其實的生態水電大縣;二是依托豐富的綠色農產品資源,努力提升以茶葉、山野菜、小雜糧生產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特色農村工業,實現從小而全的傳統種養業向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現代農業轉變;三是依托豐富的葉臘石、花崗石材和建筑石材等特色礦產資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實現終級產品出口,最終實現礦產初級加工產品向精深加工產品轉變;四是大力培育外部承接輕工業,建成新58省道、龍麗溫高速公路*段沿線、彭月工業園等承接加工業基地的建設,加強與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的經濟聯系,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實現異地工業化。
(三)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農業產業化為基礎
農業產業化實際就是農村工業化。實踐證明,通過發展特色經濟,培植主導產業,壯大龍頭企業,打通流通渠道,延長發展產業鏈條等措施,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有效途徑。
一是把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經營放在全國仍至世界這個大市場動態變化的格局中,進行戰略規劃,科學定位,發揮優勢,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結構調整,突出抓好有機茶、綠色食品、中藥材等為重點的特色產業,使其上規模、上檔次,建立健全“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農戶”的產業經營機制,促進基地(農戶)與加工企業形成利益聯合體,進而組建國際國內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集團公司。二是深化農民知識化工作,加速培育“產業化農民”,積極拓寬富余勞動力“打工經濟”渠道,力爭農村人口每年的勞務收入占當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80%左右,勞務輸出量占農村勞動力的70%以上。三是建立健全縣域農業產業化的社會服務體系,為廣大農戶和企業排憂解難。首先是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和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鄉鎮一級政府和有條件的村要有市場信息服務中心(站);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各種行業協會,從政策上、法律上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引導農民(農戶)依法生產和經營,協調和幫助處理農企矛盾,促進農村工業化的健康發展。
(四)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農村城鎮化為載體
城鎮化發展是貧困山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我縣小城鎮建設必須實行務實有效的城鎮化戰略,使小城鎮建設真正給農民帶來實惠。因此,山區小城鎮建設必須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發展的要求,統籌集中使用上級的扶貧資金,支持遠、高、深、偏山的人口下山移民,安居興業,提高幫扶效果。總結峰門整鄉搬遷示范作用,積極引導“山上”農民自愿下山脫貧,轉向二、三產業;鼓勵“山上”農民人口外遷內聚,創造條件加快人口流動和集聚;促進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環境,推進城市化建設,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堅持小城鎮建設與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市場化相結合,積極穩妥地、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小城鎮建設。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廣辟投融資渠道,鼓勵企業向小城鎮集聚,帶動小城鎮建設。構筑適應全縣經濟發展的城鎮體系新格局,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雅陽、司前、泗溪、仕陽為骨干,其它(鎮)鄉為依托,商貿、旅游、工業、特產品等功能齊全,輻射和帶動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寶塔型”城鎮網絡體系。通過積極完善市場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調整已經不合時宜的政策,降低農民進城門檻,吸引農民進入小城鎮安居興業。
(五)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項目建設為重點
項目是生產力諸要素的集合體,是資源配置的依托條件,是解決我縣發展資金匱乏的重要途徑,是拉動我縣經濟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點,因此要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強縣”戰略。一是認真研究國家的大政策。就是要牢牢把握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投資重點,按照“儲備一批,論證一批、申報一批、建設一批”的項目要求,圍繞資源開發、基礎設施、結構調整、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等5大方面,切實做好前期工作。二是搶抓發展大機遇。搶抓新階段國家扶貧欠發達地區發展等重大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力爭每年都有影響全縣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列入省級、市級投資計劃,確保項目建設不斷檔,努力提高項目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三是堅持全縣上下大招商。招商引資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條最重要、重現實、最有效的捷徑。要充分發揮在外*人、縣域經濟、資源、價格、勞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牢固樹立“無外不快”、“縣外就是外”的觀念,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增量資金的主攻方向,為經濟增長培植新生力量,為投資需求增加新的渠道。把對外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優惠環境引入金融信貸、啟動民間資金上,大力改善金融投資環境,建立有效的風險擔保體系。通過財政投資、企業注資、社會籌資等形式,組成社會化、市場化的風險擔保中介機構,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投向縣域經濟發展。進一步放開放寬民間投資項目領域,進一步提供優惠的政策和環境,吸引民間投資。除關系國家安全和國家需要壟斷的投資領域外,均應向民間投資放開。鼓勵和允許外商投資進入的領域,也應向民間投資開放。取消不利于民間投資的各種限制性、歧視性條文,制定保護私有經濟權益和財產,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政策,在土地使用、信貸、稅收、貼息、進出口等方面一視同仁,享受“國民待遇”。
(六)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發展旅游為依托
縣委、縣政府提出把我縣建設成“生態小康縣”的戰略目標,這樣的戰略定位本身就決定了旅游產業作為今后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地位。
我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旅游資源中最有特色和潛力的有三類。一是以氡泉、烏巖嶺、廊橋、古民居等為代表的寶貴的、獨特的旅游資源。二是以青山綠水、山水相依、藍天白云,鳥語花香和稱為天然大氧吧的環境資源,三是以浙閩邊臨時省委舊址、紅軍路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獨特的旅游資源體現我們戰略目標的基本特色。但我縣的旅游業,由于基礎差、起步遲,雖然目前的規模還不是很大,但它在自身迅速壯大的同時,對其他產業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和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其潛力和作用比任何一個產業都要大。旅游業在世界經濟中是一個朝陽產業和第一大產業。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美元,居民就有了旅游的動機,我國人均GDP已達到1000美元以上,各地不斷升溫的旅游熱,意味著旅游市場開始進入了激劇擴張的時期。我縣既有一個國家級,二個省級風景資源,又有獨特鄉土文化和人文風情,同時是一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又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強縣,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旅游收入同時旅游有帶動經濟發展的“連鎖效應”,旅游業就象一種化學催化劑,使本來看是獨立的產業,可以變成了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內在關聯度十分密切的一個產業組合。給各個產業的發展都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各個產業之間相互呼應、相互支撐、相互補充,無形之中形成了共同發展的產業群體,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七)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人才科技為支撐
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資源。當今世界,經濟與科技等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我縣必須把人才資源開發作為實現小康的戰略核心。一是強化人才使用機制、人才激勵機制、人才培育機制,放手合理使用人才,使其各揚其長,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穩定、引進優秀人才和急需人才,以事業、以感情、以環境、以適當的待遇留住人才、引進人才;按照寶塔型教育結構模式,通過切實普及基礎教育,大力強化職業教育,經常進行回歸教育等方式,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創新型、復合型等多層次的人才。二是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加快高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步伐。一定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要組建技術開發中心,有一支研究開發隊伍,配備必要的研究開發實驗設施。農業、城鎮、教育、衛生等行業,要建立行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及時轉化高新技術成果,擴大先進實用覆蓋面。發展城鄉技術市場,溝通技術供求對接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八)全面建設小康必須以優化環境為保障
環境也是生產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和發展環境。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硬件”和“軟件”兩個環境建設。努力改善經濟發展的“硬”環境。,積極營造招商引資的“軟”環境。強化宣傳引導,營造當老板光彩、興辦實業光榮,尊重納稅人、保護投資者的社會氛圍。讓市場主體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唱主角、坐正席,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通流。
優化服務環境。簡化各種辦證手續,放寬經濟范圍和經營方式的限制,實行限時服務。把實行一顆章審批,一站式服務,一門式收費作為招商引資的制度。加快培育和規范投資服務市場,建立和完善工程咨詢、設計、審計、工程管理、招投標和資質審查等中介服務體系。
優化政務環境。加強政府信用建設,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推進政企、政資、政事分開,解決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越位”、“缺位”、“錯位”現象,強化政府服務職能。
優化法治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和公正司法,推進依法治縣,營造依法辦事、講究信譽、公開透明的法制環境。加大治理和整頓經濟秩序的力度,加強市場監管,成立落實經濟環境投訴中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遏制“三亂”現象發生。
- 上一篇:對于經營生態環境與自律發展的分析
- 下一篇:關于縣城鎮化的研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