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汶川地震的思考

時間:2022-08-06 04:08:00

導語:關于對汶川地震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對汶川地震的思考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強烈地震,截至5月21日14時,已造成40075人死亡。汶川,這個名字,一夜之間被中華大地所熟知;汶川,傾刻為世界所關注。但是,這個名卻出的如此慘烈和悲哀。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僅從法律視角來談一下對此事的看法:

一、建立健全地震預警機制。地震預警機制包括地震監測網絡系統和GPS觀測定位系統。地震監測網絡系統是把地震感應器與計算機相連,一旦地震發生,地震信息能盡快傳遞到地震研究中心。地震研究中心的專家可以馬上精確地測算出震中、震級、烈度,然后通過無線電系統向所有會員發出預警警報。人們能夠在感受到地震之前接到這個警報,烈度在3°以上地區的人們則被警告馬上離開居所,緊急避難。GPS觀測定位系統,GPS它的英文全名是“Navigation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System”,其意為“衛星測時測距導航/全球定位系統”,縮寫為NAVSTAR/GPS,簡稱GPS系統。該系統是以衛星為基礎的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地震預警系統可以盡可能地減少地震災害所帶來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在地震的預警監測方面,美國、日本、墨西哥已走到世界的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下稱防震減災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全國地震監測預報方案,并組織實施。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根據全國地震監測預報方案,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監測預報方案,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快速反應機制就是遇到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時政府及政府部門應對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的速度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快速反應機制包括快速反應意識、快速反應制度、快速反應的網絡系統以及應急預案。《防震減災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報國務院批準。同時《防震減災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規定,本法所稱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地震災害。顯然,汶川地震就屬于破壞性地震。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下列內容:(一)應急機構的組成和職責;(二)應急通信保障;(三)搶險救援人員的組織和資金、物資的準備;(四)應急、救助裝備的準備;(五)災害評估準備;(六)應急行動方案。汶川地震,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反應是迅速的。地震發生后,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總理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搶險救災原則。“以人為本”是目前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語,對于汶川地震來說,以人為本尤為重要。不顧一切搶救傷員,需要人;恢復通水、通電、通路等基本的生活需要,需要人;疫情的防治和遇難遺體的處理,需要人;災后重建,需要人……

四、建立健全地震損失評估機制。地震損失評估機制,主要包括建筑物破壞性損失為主的直接損失評估、預期可得利益即間接損失的評估及社會整體損失的評估。汶川地震,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和數以萬計的財產損失。評估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評估可以使政府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做出科學的預測,對下半年的工作做出適時正確的安排。

五、建立健全地震安全性評價機制。地震安全性評價是指在對具體建設工程場址及其周圍地區的地震地質條件、地球物理場環境、地震活動規律、現代地形變及應力場等方面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先進的地震危險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所需要采用的風險水平,科學地給出相應的工程規劃或設計所需要的一定概率水準下的地震動參數(加速度、設計反應譜,地震動時程等)和相應的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七條規定,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要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辦法第十七條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下列建設工程應當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一)對社會有重大價值或者重大影響的鐵路、公路、橋梁、機場、電站、通信樞紐、廣播電視設施、醫院、供水、供電、供氣、供熱設施等建設工程;

(二)受地震破壞后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水庫大壩、堤防,貯油、貯氣設施,輸油、輸氣設施,貯存易燃易爆、劇毒和強腐蝕性物質的設施,核供熱、核能研究、核能利用及放射性物質貯存設施等建設工程;

(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應當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

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工程,且位于地震小區劃范圍內的,應當按照地震小區劃結果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地震小區劃范圍以外的,應當按照國家頒布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或者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災區的恢復重建,特別是大中型基礎工程建設需要對地質、地貌作出安全評價,盡量做到工程建設選址的科學性,從源頭上做起,防患于未然。

六、災后重建的“三化”。“三化”具體是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是指災后重建不僅要做到安全評價,而且還要運用地理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做到工程選址科學、工程質量過硬、防震設施齊全。如果對那些玩忽懈怠者,當權者絕不能枯息,一定要繩之以法。規范化,是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災后重建。必須設置地震監測和預防設備的工程,要按照《防震減災法》的規定及各省市防震減災的具體辦法嚴格執行,不能作表面文章。合理化,是指災后重建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擴大工程建設規模或者隨便增加重建項目,要把政府的劃撥款項和社會各界、海外僑胞、國際組織的捐助,用到實處。

汶川地震,是悲痛的。它是自然災害,我們不可能避免它的發生,但我們可以想方設法,降低災害的損失,使一雙雙無助的眼睛看到一絲絲生存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