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審計工作實踐

時間:2022-07-30 04:37:00

導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審計工作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審計工作實踐

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審計機關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監督部門,在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上,必須自覺地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審計工作,堅持做到事業發展、質量提高、不斷創新、依法審計、提高素質、廉潔從審,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服務跨越發展、科學發展的大局。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事業發展

發展是審計事業的第一要務。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他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這些任務,也是我們審計監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圍繞這一目標,如何發揮審計監督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這是審計工作需要著力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審計事業發展的根本所在。當前我們的審計監督要著力圍繞發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加大審計監督力度,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沿著和諧健康的道路發展。一是要著力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特別是針對當前城鄉、地區、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趨勢,一些壟斷行業收入水平過高,分配秩序比較混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的問題,審計機關應當采取審計和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重點行業、領域、地區、部門進行深入審計和調查,摸清當前收入分配的現狀,關注過高收入和過低收入的行業、領域、地區、部門和階層,為政府調整理順分配制度提供第一手資料。二是要著力解決就業難題。就業是“民生之本”,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擴大就業工作,當前就業問題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突出矛盾,審計部門必須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在審計工作中要把機關、企事業行政單位的用工制度、人員招聘、工資水平、社會保險作為審計和評價的內容,為推動和擴大就業做貢獻。三是要著力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機制,是一張維護社會安全的“防護網”,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最基本的保證作用。因此,審計機關必須進一步加大對社保資金的分配和使用的審計力度,把社保資金收入籌集的真實性、合法性,分配的合規性、合理性,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作為審計機關長期不變的審計任務,促進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四是要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著眼點不僅僅是解決農民的生計,更是把它作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今后農村經濟工作的長期戰略性舉措,直接關系到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系到建設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目標順利實現,因此,審計機關為這項偉大事業保駕護航責無旁貸。五是要著力發展社會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黨的十七大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和‘上學難、上學貴’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這些都反映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不協調。因此,審計機關要在這些部門和行業的審計中轉變觀念,把促進其發展和公開、公正、公平放在首位。六是要著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腐敗是和諧社會的大敵,它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違背了公平正義的社會準則,削弱了全社會的凝聚力。因此,在審計監督中,必須堅決查處和揭露腐敗行為,注重從源頭上提出切實可行標本兼治的防治腐敗的措施和辦法。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審計質量

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今年年初全省審計工作會議上,省長羅志軍指出: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影響審計事業的發展。提高審計質量需要在查處和揭露問題、審計成果利用、審計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是提高審計質量的基礎。審計監督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打假治亂,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總理要求審計要成為“領導決策和民眾的眼睛”。從這個意義上講揭露和查處問題是審計的立足之本,查不出重大問題,審計質量就無從談起,按李金華審計長的說法,有問題查不出,那就是審計人員的失職,是犯罪。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嚴肅查處經濟領域里的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仍然是審計工作第一位的職責。

二是抓好審計成果的利用,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關鍵。審計成果質量是審計工作的核心。有些審計項目開展得轟轟烈烈,而最終卻效果平平,除了計劃不當和工作不深入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取得的審計成果分析和利用不夠,體現不出審計的價值。因此,成果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項目的成敗優劣。

三是加強審計管理,是提高審計質量的保障。現代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管理與效益越來越重要,滲透到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審計也要講求審計效益,審計投入的是人力、財力,產出是維護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和促進國家財政資金有效使用。因此,審計管理對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尤為顯得重要。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不斷創新

創新是審計工作的內在動力。審計工作能否取得新突破,關鍵在于是不是有新思路新方法,做到與時俱進。因此創新是審計工作進步、審計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審計工作的創新應該體現在多方面,最主要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

一是審計理念和工作思路創新。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要拋棄那些不適宜、陳舊的審計理念,樹立起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符合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的新理念。要認清形勢,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把握好審計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正確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

二是人才觀念創新。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審計機關應立足長遠,改革現有的教育培訓模式,建立剛性的培訓和終身教育機制,采取年度培訓和年度業績考核相結合的模式,建立以資格認證為中心的人才選拔機制。

三是審計制度創新。要通過深化改革,重塑現有的審計制度,建立一整套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相結合、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財務報表審計與管理業績審計相結合、國家審計與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相結合的現代審計制度,以充分發揮現代審計的監督、評價和鑒證的功能。

四是審計方法和技術創新。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必然會引起審計技術和方法發生重大變化。這集中表現為:審計方法由過去對會計資料的詳細檢查轉變為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方法,并借助于對內控系統的評價確定審計的重點、范圍和方法;審計技術從過去以手工操作對會計憑證、賬簿、報表進行的審查,發展到對數據系統審計。因此要逐步實現由單一的、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主,向經濟責任審計、管理績效審計、財經法紀審計等多種相互結合的審計方式轉變。

五是審計內容創新。要在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的同時,積極探索通過對權力運行過程的監督,促進各級政府機關依法行政,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的新路子。

六是審計戰略創新。審計工作五年發展規劃提出:今后五年審計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審計創新為動力,以提升審計成果質量為核心,以加強審計業務管理為基礎,以“人、法、技”建設為保障,全面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基本實現審計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這種前瞻的思路和戰略的眼光為審計工作的創新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四)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依法審計

依法是審計生存的前提條件。是審計工作的基石和靈魂,是審計機關的安身立命之本。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審計監督,其行為是行政行為。審計監督權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依據法律的規定,并依照法定的程序,既不得越權和濫用職權,也不得失職,且行政行為必須接受監督。

行為合法——審計作為一種獨立的經濟監督形式,其實際工作是由多個方面構成的復雜的審計行為,這種行為涉及到審計者、審計委托者和被審計者。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的原則,堅持在憲法和審計法賦予的職權范圍內開展工作,正確行使審計權力,嚴格遵守法定的審計程序,切實規范自身的審計行為,全力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

內容合法——審計監督行為的內容要符合法律規定,不應隨意增添新的內容,法律沒有規定的行政行為應視為違法。目前我國按審計內容可分為財政收支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三類。財政收支審計是指國家審計機關對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下級政府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以及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的審計監督。財務收支審計是對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所進行的審計監督。經濟效益審計,是對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的效益進行監督的行為。審計機關主要開展的是財政收支審計和財務收支審計,審計機關對列入審計監督范圍的所有單位和項目,都可以進行經濟效益審計。

程序合法——審計監督行為過程要符合法律規定,包括方式、方法、步驟順序、時間要求和其他程序規定。《審計法》在賦予審計機關履行職責所必要的審計權限的同時,也設定了審計機關行使權力的條件和程序,以規范審計行為,防止權力濫用。如必須在有證據證明并經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的情況下,才能查詢被審計單位公款私存的賬戶;封存被審計單位違規取得的資產必須經審計機關負責人批準,應當履行必要的封存手續,不得影響被審計單位合法的業務活動和生產經營活動。這就要求審計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行使權力,嚴格履行法定程序,要慎用審計權力,注意掌握政策,保護被審計單位和有關個人的合法權利。

審計處理合法——審計處理方式要合法,要用法定的載體。審計處理是指審計機關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采取的糾正措施,包括審計處理和審計處罰。一般情況下,審計處理的種類有:一是責令限期繳納、上繳應當繳納或上繳的財政收入;二是責令限期退還被侵占的國有資產;三是責令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四是責令沖轉或者調整有關會計賬目;五是依法采取的其他處理措施。審計處罰的種類有:一是警告、二是通報批評;三是罰款;四是沒收違法所得;五是依法采取的其他處罰措施。審計機關作出審計處理、處罰決定時,應當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依法實施,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審計處理、處罰。同時應對審計事項作出評價,出具審計意見書;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需要給予處理、處罰的,依法作出審計決定,制作審計決定書;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建議。

(五)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提高素質

素質是審計質量的根本保證。審計職能的日益完善和審計地位的日益提高,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養造就一大批精通審計業務,掌握審計發展規律,熟練運用現代審計技術方法的高層次、高技能審計人才,是實現審計工作適應時展,與時俱進,保持長久生命力的根本途徑。在當前社會新的歷史條件下,現代審計的發展趨勢,要求審計人員應具備多方面的素質,其中最主要的基本素質和特別素質兩個方面:

一是基本素質,基本素質就是作為一個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具備的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首先審計人員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正義之心,這是審計人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審計監督的過程中,要敢于執法,敢于碰硬,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其次要具備一定的業務知識和能力,不僅要熟悉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具備審計專業技術知識,而且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準確理解法律法規的基本精神,處理法規條文與事實的適用,對審計對象做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審計評價。

二是特別素質,主要是審計特殊的職業要求。如對事物判斷和分析的敏感能力、洞察能力。第一,要有職業敏感。面對給定的審計材料,要能迅速找到切入點,能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這種敏感性要有長時間知識和實踐的積累。第二,要有洞察力。在敏感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問題,關鍵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敏銳的洞察力可以幫助審計人員找到解決問題的著眼點,即從哪方面著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對問題正確判斷的依據。第三、要有高度的綜合判斷能力。判斷能力不僅僅是簡單的分析判斷,需要從微觀層面進行甄別,更需要從問題的宏觀層面進行剖析,分析問題的產生和發展脈絡,對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現狀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夠把握審計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統籌分析基礎上才能對所掌握的材料進行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做到對問題準確的處理,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六)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廉潔從政

廉政是審計執法的基本要求。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越來越關注,寄予厚望;各級黨委、政府對審計監督高度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審計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作為“財經紀律警察”的審計機關干部,更應該把廉潔為公、勤政為民作為我們的立身之本、處事之道。

今年3月5日,全省審計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各級審計機關要不圖名利,不搞形式,不畏權勢,直起腰桿做人,挺起胸膛做事,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審計監督的職能應更多地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體現在為各級黨委、政府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服務上;二是體現在通過審計和審計調查揭露問題,向各級黨委、政府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意見和建議為上級領導決策做好參謀上;三是體現在通過有效的審計監督,查處大案要案,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活動中的違紀違規行為的發生率上;四是體現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各類資金的安全運行上。

在具體的審計工作實踐中,我們也應該從兩個方面認真把握。一方面,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這是國家審計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關系到我們黨反腐敗是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另一方面,在履行審計職責的同時,要堅定理想信念,愛崗敬業、廉政奉公。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構筑牢固的廉政防線,自覺抵制各種腐敗現象的侵蝕。在審計工作中,要嚴格執行審計紀律的“八不準”等一系列廉政制度和審計紀律。同時自覺接受當地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和上級審計機關的監督,接受被審計單位和社會公眾及新聞輿論的監督,只有經受了各個方面的監督,才能有效規避審計風險,審計機關自身的監督工作才更具有權威性。

審計機關接受社會的監督,實質上就是對廉政建設的監督,審計機關的廉政建設是審計職業本身和審計事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審計工作不廉潔,就沒有獨立性;就沒有客觀公正;沒有客觀公正,審計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因此,廉政建設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