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從政追求兩種作風追求
時間:2022-06-30 05:25:00
導語:兩種從政追求兩種作風追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這個問題,每一個執政黨的干部都無法回避,每一個黨員干部也都在用自己的實踐進行著回答。自然,不同的干部,有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要求,可能會有幾十種、上百種不同的回答。但是,從本質上看,答案無非是兩種:一種是立黨為公,勤政為民,為偉大事業留下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貢獻;一種是立黨為私,追名逐利,在老百姓中留下罵名。兩種回答,截然不同,反映了兩種根本不同的從政追求。
兩種不同的從政追求,本質區別在于“為公從政”還是“為私從政”,是當襟懷坦白、忠誠積極,“以天下為己任”的無產階級政治家、革命者,還是當心胸狹隘、滿腹鬼胎,“以天下為己用”的資產階級政客、投機分子。兩種根本不同的從政追求,反映了兩種根本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實踐上,也表現為兩種根本不同的從政作風。從政為公,必然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正確行使執政黨干部的神圣職責,全心全意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從政為私,就會耍弄權謀之術,利用執政黨的地位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個人或小集團牟取私利。
從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奪取政權的斗爭,到建國后代表人民大眾執掌政權,共產黨人的“從政”,經歷了兩個歷史條件決然不同的階段。前一階段,腥風血雨、硝煙彌漫,那時的“從政”,就是提著腦袋干革命,不僅要拋棄個人、小家庭得失,而且要隨時準備拋頭顱、灑熱血。在那種情況下,比較容易接受和形成“從政為公”的思想意識。然而,共產黨執掌全國政權之后,從政就意味著掌權,特別是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新階段,人們的利益逐步分化,新的社會階層正在產生,黨政干部掌握著相當大的人事、資源、財產支配權,擁有制定、修改、執行的發言權、乃至決定權。在權力和物欲的誘惑下,一些人“從政為私”的愿望和積極性被大大地激活了。實事求是地說,現在想“當官”、想“升官”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有大搞不正之風,為“仕途通暢”拉關系、走后門、通路子,甚至行賄買官的。這些人,一旦謀得一官半職,必定以“為私”作為從政追求,把資產階級政客的那一套帶到我們的干部隊伍中來。
“為公”“為私”都是內心的追求。在我們這個光明的社會中,在正氣抬頭的地方,從政為私的人,是不大會公開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相反,滿心利己打算的小人,倒有可能處處打出“為公”的招牌。然而,內在的東西,總是有其外部表現的。從政作風,其實就是從政追求的重要表現。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兩種從政追求根本不同的人,所頂的頭銜,所喊的口號,所作的表白,乃至所做的某些工作,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差別,然而,縱觀官場、政壇,兩種不同的從政作風清晰可見,有的黨員干部忠誠坦白、正直積極、表里一致,是真正“講政治”,干實事,為人民謀利益的,還有的黨員干部人格虛假、嘩眾取寵、口心不一,是“玩政治”,做虛功,為自己撈本錢的。
用什么眼光看待群眾,以什么態度對待群眾,是兩種不同的從政追求、從政作風的分水嶺。從政為公,就會以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路線和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會以誠摯、懇切、熱情、謙虛的態度對待群眾,甘當人民公仆,愿做群眾學生。不僅態度謙恭誠懇,更重于把自己置身于群眾之中,傾聽群眾的呼聲、聆聽群眾的意見,接受群眾的批評,體察群眾的疾苦,解決群眾的困難。從政為私,就會把老百姓當作可利用、可借用、可愚弄的對象,他們居高臨下,吆五喝六,運動群眾,頤指氣使,不可一世。有時他們也會作“親民狀”,向部分群眾作出這樣那樣的“許諾”,但那是為了出“形象”,出“新聞”,為了自己加官晉級打“基礎”,為了使平民百姓對自己感激涕零,甚至是為了進行某種權力較量的需要。
怎樣對待組織,怎樣對待同志,怎樣看待和處理上下左右的關系,是區別兩種從政追求、兩種從政作風的重要標志。從政為公,崇仰的是馬克思主義真理,依靠的是黨的組織,恪守的是民主集中制,必然“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堅持原則,嚴守紀律,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必然識大體,顧大局,搞“五湖四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維護全黨的團結統一;必然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光明磊落。從政為私,想的是個人和小集團的私利,信奉的是權謀之術,講的是哥們義氣,必然拉圈子,樹山頭,搞宗派,培植親信,排斥異己,在黨內另搞一套;必然搞親親疏疏、恩恩怨怨,把黨的干部當做私有財產,把自己所在的地方變成個人的勢力范圍,把上下級關系變成人身依附關系。如此,又必然導致一些干部對上捧,對下壓,同級之間,或勾心斗角,或同流合污,拿原則做交易。
怎樣對待工作,怎樣看待政績,怎樣對待榮譽,這也是兩種從政追求、兩種從政作風的分界線。從政為公,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把完成工作任務看作對黨對人民應盡的義務,“專揀重擔挑在肩”,排除萬難,埋頭苦干,踏踏實實,追求實效。從政為私,把做工作看作牟取高回報率的“投資入股”,總想少付出,多收獲,或者揀領導感興趣的事干,或者拈輕怕重,挑肥揀瘦,專找捷徑走,不惜搞形式主義、花架子,甚至弄虛作假,想的是“包裝、造市”;從政為公,把政績看作發展黨的事業、體現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是共產黨人對社會進步所作的無私奉獻。從政為私,把政績當作自己顯山露水、出人頭地的資本,向黨和人民邀功請賞的籌碼,加官晉級的臺階。從政為公,講成績、榮譽是黨的、人民的、集體的,“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有了問題,則勇于承擔責任,決不推諉。從政為私,必定爭功諉過,把一切功勞歸于自己,把一切錯誤推給別人!
如何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可以看出兩種從政追求、兩種從政作風的區別。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除了要有遠見卓識,更要有出于公心的勇氣。如果為政者只考慮“政績”,只顧及名利,只考慮自己的“得票率”,只想得到一時的“群眾擁護”,不可能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不可能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從政為公,才能不怕誤解,不怕孤立,堅持真理,講清道理,說服干部和群眾,實現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統一。從政為私,必定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和局部利益,甚至無原則地迎合狹隘的小團體利益,他們可能會受到暫時的“群眾”擁護、歡迎,也可能會取得一時的“政績”,但是,他們的“造福一方”很可能禍害四鄰,他們的造福現在,很可能禍及子孫。他們在其位時,“政績”可觀,花好桃好,一旦離開,矛盾與問題往往暴露無遺。
兩種從政追求、兩種從政作風,反映的決不是什么小問題。而是關系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的大問題。從政為公,還是從政為私,影響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前年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條條都與共產黨人的從政追求、從政作風息息相關。去年,我們黨召開了“十六大”,從中央到各級各地各部門,都將有一批具有跨世紀特點的青年干部進入“從政”崗位,確立正確的從政追求,樹立優良的從政作風,對于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開拓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顯得特別重要。
確立正確的從政追求,樹立優良的從政作風,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擺正執政黨和執政黨的干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我們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我們的政權,是人民的政權,我們所有的成就和勝利,都是人民的成就和勝利。人民群眾不光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也理所當然的是天下的主人。“要在全黨范圍內進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教育,批判各種否定、貶低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牢固樹立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是人民群眾的科學觀點。”有沒有這個觀點,是無產階級政治家與資產階級政客的根本區別。
確立正確的從政追求,樹立優良的從政作風,就要堅定不移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最本質的一條,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除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私利,共產黨人從政,就是當人民的公仆,不是要當官,而是要做事。共產黨人要做的事,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用“三個代表”的科學思想破除封建主義的等級觀念,任何共產黨員,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在我們的社會里,人與人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尊卑貴賤的分別,決不允許黨員干部做官當老爺,搞特權,擺架子,耍威風,凌駕于民眾之上。要用“三個代表”的科學思想掃除資產階級官僚玩弄“民意”,愚弄群眾的政客作風,決不允許假借“民主”,蠱惑人心,把一部分人的利益,局部的利益,甚至是少數人的狹隘利益冒充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確立正確的從政追求,樹立優良的從政作風,必須進一步樹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和工作作風。要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從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中解放出來。“解放出來”,是為了按客觀規律辦事,按實際情況辦事,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決不能為了追求虛假“政績”,急功近利,貪圖虛名,不務實效,勞民傷財,更不可揣摩領導的意圖,迎合上級的喜好,什么時髦就干什么,甚至弄虛作假,縱容、暗示、誘使、命令或強迫下級說假話,騙取信任和榮譽。
確立正確的從政追求,樹立優良的從政作風,必須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結合起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執政黨黨員的思想、行為的支配性作用更加強烈。黨員干部要更堅定科學的社會理想,規范自己的思想行為,決不允許利用從政的機會和條件謀取私利。
確立正確的從政追求,樹立優良的從政作風,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為保持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防止黨的領導干部和黨員由人民的公仆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必須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黨內和黨外相結合的方法,加強黨組織和群眾對黨的領導干部和黨員的監督。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把一心為公,作風優良的人選拔到從政的領導崗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