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考

時間:2022-10-30 03:28:00

導語: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考

各位老師,各位校長:

有機會到這兒來跟大家共同面對我們基礎教育改革的一些問題,交流一些看法,我感到非常高興。這次整個活動是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面的,說實話,我對課程改革沒有專門的研究,只是聽到一些情況,看到一些情況,有一些想法,但是,只靠聽到的、看到的這么一點想法就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表什么看法的話,我沒有那樣的膽量。所以我想把我要講的問題稍微放大一點,就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當中的一些問題講一點自己的看法。

我今天講的問題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講一下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特殊的歷史背景;二是跟大家探討一下在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當中,我自己感覺到的幾個問題。

一、我國教育改革的特殊歷史背景

講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一些背景性的情況介紹是便于我們思考我們現在教育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怎么去認識它,怎么去分析它,會有些幫助。我這里講的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背景從歷史上我覺得應該有一點了解,我們講的教育改革從我們國家來說實際是指從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是這樣一個轉變,對教育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這個改革的最終實現是從中國的傳統教育向中國的現代教育轉變,那么中國的傳統教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歷史遺產,也曾經在歷史發展的某一階段站在世界教育的前列。從19世紀初開始,歷史上的發展大概是明末清初,從這兒開始,我們中國的整個傳統社會日漸走向衰弱,教育也是越來越空虛、衰敗。盡管在清朝的前期,曾經有過一次新的發展,但就中國整個傳統社會來說,好象帶有點回光返照的味道。清中葉以后,中國的傳統社會,包括傳統社會里邊的教育急劇地衰弱,而衰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身的原因,同時策略上的一個重要的失誤就是采取了嚴密的閉關鎖國的政策,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再了解世界,世界上發生的變化我們不需要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這個策略上的重大失誤加劇了衰敗。而在這期間,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按照我的看法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誕生和逐步地成熟,世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應該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特別是經過17世紀到18世紀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到了成熟階段,他的經濟上有了非常強大的實力,軍事上有了強大的實力,經濟和軍事的實力配合起來,進入到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本國向世界擴張的這樣一個階段,這個時期從19世紀初開始,這個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中遇到的一個世界形勢的變化和中國自身的問題交錯在一起產生的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就是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鴉片戰爭的爆發一方面標志著我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現代轉變的一個分界線,它本身意味著中國自身的社會,包括文化教育的衰弱;同時也是世界新興的一種生產方式,包括他的文化教育的進一步的發展。這里我們常常會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在世界范圍內,人類文明的發展按照馬克思的分析經過了三個大的文明階段。第一個人類文明階段是奴隸制文明階段,我們國家,我們民族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是奴隸制文明階段就實際范圍來說,它的高峰、高潮、中心是在歐洲形成的,中國雖然也經過了奴隸制文明,但在世界范圍內,它不是奴隸制文明的高峰。說到奴隸制文明,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兩個文明階段,歐洲是中心。

人類的第二個文明階段是封建制文明階段。這個文明階段,西方、歐洲有些國家也同樣經歷過封建社會,也產生過封建文明。但封建文明階段中心和高峰是在東方,中國是該文明階段的高峰,特別是我們曾有過的漢唐盛世。

在19世紀以后,人類文明進入了第三個文明時期,就是資本主義文明時期。這個階段人類文明的中心又是從歐洲開始的,向整個西方包括美國、美洲在內的一個新的文明階段。在這個文明階段,中國遠遠落后了,而且差距相當大。我們說我們的教育是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意味著我們處在人類文明發展第二階段的教育向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三階段教育的轉變。這個轉變在我們國家來說它不是自然的從我們自身的第二個文明階段內部自然地轉向了人類文明的第三個階段,而是外國列強的侵略迫使我們進入人類文明的第三個階段,是迫不得已的無奈選擇。這種狀況對我們國家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帶來了一系列的新的問題,形成了一些很尖銳的矛盾,有兩個矛盾特別突出:一是外國列強侵略我們,我們必須反抗列強侵略,否則,中華民族將面臨亡國滅種的局面。為了反抗列強侵略,我們必須使自己強大起來,解決亡國滅種的危機只能靠我們做到富國強兵,使自己強大起來。而要使自己強大起來,我們找到的辦法、出路只能是向西方那些強大的國家學習。列強侵略我們,我們還要拜他們為師,向他們學習,他們既是我們的敵人,又是我們的老師,這個矛盾相當尖銳。關于這個矛盾,曾有一個很精辟的概括,他說我們在進入近代以后,幾十年來,中國人誠心誠意地拜那些列強為師,誠心誠意地向他們學習,做他們的學生,而到頭來總是那些老師來欺負他自己的學生。這就是近代史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因此,我們的文化教育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學習他們的文化教育,把我們的傳統教育變成現代教育。

另一個尖銳的矛盾,中國之所以落后從根本上來說是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敗引起的,我們要使自己富強起來,必須反對封建專制主義,不反封建就不可能進入現代,也不可能使自己強大起來。但是中國的封建專制主義和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又是融為一體的。當你舉起反對封建的旗幟時,如何保存,如何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這是個很尖銳的矛盾。當你提倡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時,你要不要反封建,在這個矛盾中作出選擇這很復雜,有時也很痛苦,就是在這種選擇中來推動我國的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我們教育遇到的很多問題根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國內外的環境有非常重要的關系,而這個關系影響著我們的教育和我們國家對從傳統走向現代,它的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心理的這樣一個深層次的影響。由此引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人類文明發展到資本主義文明階段的時候,它為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遠遠超過了第二個文明階段,也就是說資本主義文明遠遠優越于封建文明。而就中國來說,我們接觸到人類文明的第三個階段是在外國的洋熗洋炮的逼迫下接觸到的,甚至可以說,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100多年時間里,都是在跟帝國主義的侵略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人類的第三個文明階段。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從來沒有得到一個機會來發展人類第三個文明階段,沒有在我們的土地上發展過真正意義的資本主義。孫中山先生曾作出巨大的努力,希望我們國家也發展以“三民主義”作為核心的中國的資本主義,當他并沒有成功。孫中山作為革命的先行者,他推翻封建皇帝立了大功,但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的發展他并沒有成功。除了那個時期之外,其他的歷史發展階段更談不上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發展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因此在中國出現一個很奇特的心理:第一,我們非常仇恨資本主義,一講資本主義就是侵略、掠奪,我們知道的資本主義就是這個,因為歷史給予我們是這樣一個教訓,世界各列強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侵略過我們,掠奪過我們,而他們都是世界資本主義文明的代表。正是這一點也妨礙了我們了解資本主義文明的全貌。我們仇恨資本主義,也很容易產生另一個心理,就是懼怕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一直在近代的各個歷史階段都比我們強大,當他們侵略我們時,我們時一次又一次地失敗,每失敗一次,就簽訂一個不平等條約,都是又割地又賠款。所以作為資本主義文明代表的這些列強,長期處于強盛的狀態,所以我們非常懼怕他們。一直到現在,我們還在說“防止資本主義和平演變”。這也就掩蓋了資本主義創造的巨大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這也妨礙了我們了解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所以我們很難理解資本主義是什么樣子的,資本主義的文化教育是什么樣子的。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說到底是用我國的封建教育經過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教育來創建我們自己的現代教育。如果對資本主義的教育全貌、本質缺乏充分的了解,我們就很難作出準確把握,這個轉變就會受到各方面的制約或影響。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就是用我們的封建教育向資本主義條件形成的教育轉變。我們現在引進的教育基本上是西方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逐步形成、完善、成熟起來的教育,包括它的理論、制度、課程和教學內容、方法。最早從學歐洲開始,學德意美,中日甲午戰爭后重點學日本,“”后又全力學習美國,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初期又全力學習蘇聯。我們的近代教育、現代教育、教育的現代化學來學去基本上是學習資本主義條件下形成的適應資本主義的教育。

我們在封建時期形成的封建教育是我國傳統教育的代表,它建立在封建生產方式的基礎上,中國的封建制有三個基礎:一是農業經濟,我國的農業經濟是個體的、分散的、自給自足的以家庭經濟為單位的小農經濟。這種小農經濟商品交換量極少,科學技術含量級低,這樣的農業經濟維持了兩千多年。二是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政體,皇權至上,等級森嚴,封建教育也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形成的。三是在文化思想上宣揚儒家思想,強調人倫道德衍化成的三綱五常,這是中國文化的基礎。而我們要建立的近代、現代教育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形成的教育,其基礎主要是:現代農業,是現代工業化的農業,是以科學技術為核心、內涵的經濟運作方式。民主政體,它不同于我國的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政體。它的思想文化強調的是人權、平等、自由、博愛、個性發展。在這三個基礎上形成的現代教育和我們的傳統教育有著嚴格的、鮮明的區別。我們要實現這個轉變,難度相當大。所以經常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們從國外引進被認為是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到了中國后會產生兩種結果,要么就是脫離中國實際,要么就是進來后變了味道。所以屢次引進,不能說沒有前進,但前進的步履艱難。這兩種教育的轉變是建立在兩種不同基礎上的教育,轉變難度很大。我們常說,教育可以改變經濟方式,可以改變政治體制,但是它所能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經濟還是決定著教育,政治還是制約著教育,在中國找不到適合它生根發芽開發結果的土壤,這種轉變在我國相當困難。辛亥革命后不到兩年,袁世凱當權,他打著民國的旗號,還是延續了封建集權的專制制度。到國民黨時代,依然是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中央集權制政體。這種狀況不改變,沒有這樣的土壤,現代教育很難找到它生長的基礎。如農民送孩子進學校,他在想什么?他期望什么?他們期望孩子一步步升學,有出息,能脫離農村,就有打用場了。

現代教育存在的一個巨大矛盾是:我們引進的、學來的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形成的教育,它是建立在現代工業基礎上、民主政治的基礎上的教育,引進到中國后它面對的依然是農村經濟,依然是包干到戶的小農經濟,依然是中央集權制的政治體制,要找到讓它扎根的土壤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復雜的演變過程。如我國倡導科教興國,當在很多貧困地區,財政投入多,但培養的人才卻不服務于本土,他們是在犧牲財政的情況下培養人才。所以教育的轉變是整個社會的一個大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地實現轉變。

二、有關基礎教育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在教育上取得了兩方面的巨大成就:一方面是基本完成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當只是基本完成,還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部分地區還沒有完成,二是已經完成“普九”的地區從教育質量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基本完成了35歲以下青壯年的掃盲工作。這個基本也有兩個含義,一是還有一部分文盲,還有一部分是掃盲后又復盲的。

幾十年來,我們在基礎教育方面關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關于素質教育的問題,另一個是近五年來基礎教育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試驗,這是大家共同關注的兩個重大問題。

我不贊成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并列起來的觀點,當不把兩者放在一起又不能把問題講清楚,所以還是把他們并列起來講。

素質教育的提出大致是在1984年以后,到第三次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一個歷史過程。而在我看來,素質教育想法的提出應該在81-82年左右,部分學者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是他們認為:過去我們把教育看作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又把教育看作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工具。教育始終充當工具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限制著人們對教育本質功能的把握。因此要重新尋求教育的本質含義,教育是培養人的一項事業,是提高人們素質的一項事業。這個觀點被看作是鼓吹教育脫離政治,教育脫離經濟這個中心而受到批判。后來再提出素質教育是針對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始終不能得到解決,因此提出我們的教育必須提高國民的全面素質,從應試的陷阱中走出來,轉向為提高國民的素質而辦好教育,這是84年后提出來的主張。這個想法提出以后就直接提出一個說法,就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這個說法帶來了很多認知和理解上的分歧,其一是認為以前的教育全是應試教育,從現在開始才實行素質教育。還有一個容易引起的歧義是把參加考試、升學全列入應試教育的范疇,而當時講的素質很多是在課程、課堂教學之外的內容。所以人們在思想上、理解上比較混亂,不能準確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那什么是素質教育呢?現在強調三個要點:1.提高國民的全面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或宗旨。2.要盡最大可能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的尖子生。3.使每個學生盡最大可能實現全面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發展。現在這三句話能大致涵蓋我們對素質教育的基本認識,但它仍難以解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這個提法的偏頗,就好像我們的經濟體制中提出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一樣,把兩者完全對立起來,這始終是不對的。中國的教育包括封建教育在內從來不存在應試之軌,是社會制度把接受學習逼到這個軌道上的。新中國成立后,沒有一個文件,沒有一個教育家主張我們實行應試教育。而且把追求升學率概括成應試教育,也是不全面的,不準確的,這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很多的混亂,很多名牌學校成了應試教育的典型,升學率低的學校反而成了推行素質教育的示范性學校。這種現象是素質教育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現在說,素質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然而現在對教育的理論分析上還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按照我國現在的發展現狀來看,升學率的競爭還是很重要的,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雖然升學率帶來的高分低能現象卻是存在,過分地夸大它的復線效應而輕易否定升學率競爭帶來的積極影響,這也是不恰當的,因此而給它亂戴帽子的態度也是不可取的。

(二)關于教育的公平和效益的問題

從辦教學來說,追求教育公平,兼顧教育效益,這是最理想的追求,單純追求其中一個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當事實上,實現教育的公平和追求教育的效益兩者是矛盾的,要轉化這個矛盾,需要很多條件。我們國家在這個矛盾上存在的突出表現主要又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教育差距很大。有些發達地區在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實現教育公平開辟一條道路。但也有些地區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加劇了教育不公平的現象,這種狀況近些年尤其突出。然而,要消除這種矛盾,短時間內很難實現。而教育的效益也是如此。在教育投入上,對城市和農村的投入既要兼顧到公平,又要兼顧到效益,在策略上必須要處理妥當。我們的基礎教育是全國統一的,不可能辦一種適合農村的教育,又辦一種適合城市的教育,然而我們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更適合城市的教育。

2.區域之間的差距也有拉大的趨勢,有些區域普及大學都有能力,而有些區域連普及六年小學都成問題,但這個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國家在考慮教育公平的同時,還要兼顧教育效益,大學升學率的比例問題就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入學比例大幅度提高。當同時也引出了關于擇校和亂收費等問題,從而使教育被列為暴利亂收費。

實現教育的公平和兼顧教育的效益,如何從實際出發,處理好這個矛盾,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只得深思的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影響我們社會的安定,影響和諧社會的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關于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問題

我們現在講的基礎教育主要指的就是普通教育,而在我看來,我們國家還需要職業教育這方面的基礎教育,而這個方面在我們國家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基礎教育的發展應該是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并重的一個機制,這一點在50年代初期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最有利于我們國家現階段的發展的。在80年代中期,出臺了一個調整中等教育結構的措施,希望實現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條腿走路的目標,但很快就受到了沖擊。90年代初期,基礎教育范疇內的職業教育受到極大沖擊,越來越傾向只有普通教育的單一的模式,普通類教育越來越膨脹,職業類教育越來越萎縮。而從很多工業發達國家來看,中等職業教育在教育中占的比重相當大,而我們的基礎教育只有普通教育一條軌,畸形發展,這是我們基礎教育中特別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雖然曾在普通教育中加入職業教育,但并沒有成功。而我們現在的基礎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單一的普通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現在卻已經開始強調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而且強調要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間建立立交橋,當在很多地方,這個立交橋基本上是單向的,它大大地削弱了職業教育。

(四)關于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問題

這兩個概念常常被一些類似的概念所混淆,在歷史上有過科學主義、人文主義這樣的對稱,也有科學精神、人文精神這樣的對稱,也出現了科學教育、人文教育這樣的對稱。從基礎教育來說,大概是開始的基礎教育多數都是以人文教育為主的,進入封建社會以后,西方一些國家在基礎教育特別是中等教育這一階段開始出現重視科學教育的基礎教育。歐洲把以人文教育為主的基礎教育稱作古典學校,把重視科學技術的基礎教育稱作實科學校,先有古典式的以人文教育為主的基礎教育,后來出現了以實科為主的應用性強的基礎教育。現在逐步地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兼顧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因為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我們國家的教育由于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教育過分地重視了科學教育,用科學主義、工具主義支配了我們的教育,導致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嚴重缺失,這樣的教育必須立即改革。由此提出了我們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應該強化人文教育。

對此,我認為,在我們國家,如果說重要性,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很重要;如果一定要比較,我認為科學教育更加重要。如果說缺失,我們的科學教育、人文教育都有不足,都有缺失;如果一定要比較,我認為我們的科學教育缺失更嚴重。所以我不贊成我們的科學教育過了頭的觀點,不贊成我們的教育一定要轉向人文教育的觀點。我們可以比較我們國家各個階段的課程和教育內容,還可以比較我們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課程設置和相關一些國家的課程設置,由此去判斷我們的科學教育是否過了頭,人文教育是否被削弱了。1923年的科學和玄學之爭中,主張玄學的認為只有玄學才能幫助人數里正確的人生觀,而主張科學的認為只有科學才能幫助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玄學只會把人引向邪惡。在這場爭論中,胡適支持了主張科學的一方。經過這么多年,我們的科學內容、科學方法有所進步,但是于實際的要求相差甚遠,我們國民的政體科學素養很低。所以用人文教育來替代科學教育的弊病,離這個時代我們還相差很遠,也許若干年后我們國家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科學教育應該成為重中之重,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看法。

(五)關于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的問題

我感覺到在這次課改中,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把分科課程盡量變成綜合性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究竟如何對待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呢?我認為課程的發展大概是從綜合到分化,再由分化到綜合,再分化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歷程,這是符合規律的。就我們國家而言,我們傳統教育中的綜合課程只有一個,就是四書五經,如果分科教學,那是及其有限的。進入近代,學校開始出現分科課程。1889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是我們近代第一所綜合性學校,是分科教學的,它是近代教育分科分類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這種分類分科便于在一個領域中深入探討該領域的問題,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相關學科會出現綜合的趨勢,綜合以后再分化。現在又人說,我們的基礎教育課程分科教學分化地過細了,有些學科之間過于孤立了,需要進行課程綜合。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對于這次新課改提出來的綜合課程問題,大概是在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學習美國的最先進的教育認識,曾經試行過綜合課程,那種課程稱作設計教學法。打破學科界限,重新按照生活來選定若干單元進行教學。選定的單元由學生進行設計,各科老師從中輔導,也叫單元教學法。1958年教育大革命,我們也搞過綜合課程,以“三級一蹦”為中心來安排教學,打破課程的概念。中也搞過綜合課程,把所有文科綜合成《語錄》。這些都有歷史的因素,但是,認為只有綜合才是新課程發展的方向,也未必這么簡單,過分的簡單化也是不利的。把一種傾向絕對化,把存在的問題片面夸大,把解決問題片面理想化,都會帶來一些問題。我始終認為,教育改革不是靠熱情來支持的,沒有熱情不能進行教育改革,當教育改革更需要理性,是理性指導熱情,教育革命才能健康發展,熱情過剩時會排斥理性思考,這是不正常的。大家共同滿懷熱情,用理性來指導我們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改革、課程改革當中,面對問題理性分析,及時調整。教育改革、課程改革都應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