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地質災害方案

時間:2022-08-25 06:13:00

導語:防御地質災害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防御地質災害方案

為切實做好**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10)》,結合**省地質災害現狀,編制本方案

一、防治重點

(一)重點防范時段和災害類型。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是災害偏重年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將頻繁發生。預計3—8月我省總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浙北、浙西的梅雨量比前4年有增多趨勢,降水集中期比較明顯,全省出現梅雨大洪水的概率增大。全年將有3個左右熱帶氣旋影響我省,嚴重影響的臺風出現概率較大。今年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仍主要集中在梅汛、臺汛期兩個階段,省內大部分地區梅汛期地質災害的發生機率高于去年,臺汛期地質災害的發生機率與去年持平。梅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連續大雨3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需重點防范的地質災害為滑坡及崩塌。臺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臺風降雨開始時至臺風過后降雨停止后48小時的時段,需重點防范的地質災害為山區滑坡、崩塌、小流域泥石流。浙北、浙東南沿海平原需重點防范的地質災害為地面沉降。

(二)重點防治區域。主要是:

1.地質災害主要易發地區。**年我省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易發區域為浙南、浙東南及浙西北山區,淳安、臨安、永嘉、樂清、平陽、蒼南、文成、泰順、新昌、磐安、武義、仙居、衢江、開化、常山、慶元、景寧、龍泉、遂昌等縣(市、區)需要重點防范。杭嘉湖、寧奉、溫黃、溫瑞等沿海平原是地面沉降易發區,嘉興市秀州區、南湖區、桐鄉市、海鹽縣、平湖市、嘉善縣,臺州市路橋區、椒江區、溫嶺市及溫州市龍灣區是地面沉點防范縣(市、區)。

2.重要交通干線及山區公路沿線。金溫鐵路麗水、溫州段,龍麗、麗龍、金甬高速公路,金溫高速公路麗水、溫州段,甬臺溫高速公路寧海、樂清段,上三高速公路新昌、天臺段,杭金衢高速公路浦江、義烏段,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淳安段,以及在建的杭徽、臺縉、諸永、黃衢南等高速公路的沿途大部分為地質災害易發區,存在崩塌、滑坡及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縣、鄉級山區公路,千島湖等大型水庫庫區公路,特別是鄉村“康莊工程”,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公路等級低,滑坡、崩塌隱患較多。

3.重點礦山。富陽市萬市一帶灰巖礦、常山輝埠一帶石灰石礦、蘭溪靈洞西山寺白坑石灰石礦、紹興漓渚鐵礦、青田鉬礦、青田葉臘石礦、武義螢石礦、泰順輝綠巖礦等礦山尾礦庫及礦渣堆場存在滑坡、泥石流隱患,采空區存在地面塌陷隱患,開采面存在崩塌隱患。各地露采建材、石料礦山及廢棄礦山,也存在較多崩塌、滑坡等隱患。

二、主要任務

(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修編工作。前一輪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市、縣(市、區),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10)》的要求,及時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修編工作,爭取年內完成修編任務。規劃修編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操作性,并做好前后規劃的銜接。

(二)做好縣(市、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今年是全省縣(市、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的關鍵年,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快工作進度。國土資源部門要組織好項目的實施,財政部門要落實好項目配套資金,水利、氣象、交通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實現資源與成果共享。要總結推廣臨安、淳安、永嘉、樂清、衢江、武義、景寧和龍泉等8個試點縣(市、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經驗,全面完成桐廬、富陽、建德、寧海、余姚、蒼南、文成、泰順、長興、安吉、嵊州、諸暨、東陽、義烏、蘭溪、浦江、磐安、天臺、龍游、常山、蓮都、慶元、遂昌、青田等24個縣(市、區)野外調查與成果的編制,啟動并基本完成蕭山、余杭、甌海、瑞安、平陽、上虞、新昌、婺城、金東、永康、仙居、江山、開化、縉云、云和、松陽等16個縣(市、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野外調查工作,為2008年全面完成調查與評價任務打下扎實基礎。

(三)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體系。目前,省、市、縣三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都已編制完成并公布實施。各地要結合實際,編制與應急預案相配套的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省級應急預案操作手冊要在6月底完成編制,7月初報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市、縣級應急預案操作手冊要在7月底完成編制,8月初報同級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各地要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建立和完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迅速的應急反應機制,落實地質災害應急處置與救援隊伍,適時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施演練,增強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防汛抗旱會商系統,逐步實現地質災害處置遠程會商與指揮。

(四)加快地質災害監測與預報(警)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國土資源、氣象、水利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健全工作制度和程序,完善監測、預報(警)技術方法,建成集數據采集、傳輸、處理、預報、于一體的預報系統,逐步實現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信息遠程傳輸和網上及時的目標。深化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工作,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信息反饋機制,加強重大地質災害的現場調查工作,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尚未開展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工作的市、縣(市、區)要積極開展這項工作,進一步增強預報(警)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推動滑坡、崩塌的監測和地質災害中短期、臨災預報工作,提高預報(警)水平和精度,今年全省要建設20—30個群專結合監測點,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由經過監測培訓的人員采用多種手段進行監測。同時選擇10個危險性大、穩定性差、規模在中型以上,對城鎮、村莊、重點工程設施、重要交通干線、著名風景名勝區構成重大威脅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專業監測,并在此基礎上建立1—2滑坡、崩塌隱患監測示范點。

(五)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各地要充分運用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完善縣(市、區)、鄉(鎮)、村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使之覆蓋到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和有災害隱患點的每一個行政村;進一步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完善村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加大規范化建設力度,建立健全災害隱患點監測技術檔案,加強對群測群防責任人的指導與培訓,實行科學管理,統一監測要求。各地國土資源部門在今年汛期要對監測責任人組織一次技術培訓,提高群測群防工作的技術含量與防災減災效果。

(六)切實抓好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與治理。我省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根據地質災害隱患的危害程度、治理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在威脅人數100人以上或威脅財產500萬元以上的重大級以上的隱患點中,確定15處為**年省級重點防治地質災害隱患點,今年內完成勘查與治理或監測任務。各市、縣(市、區)要對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全面排查,確定今年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勘查與治理。對生命財產有直接危害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實施應急排險,及時消除隱患;對規模較大、危害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勘查基礎上實施工程治理。要通過招投標等方式,選擇有專業資質的單位承擔勘查與治理施工任務,加強治理工程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各級財政要積極支持地質災害隱患的勘查與治理,落實配套資金。

(七)做好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搬遷避讓工作。對處于山區、交通不便、工程治理成本極高,且又難以有效根治、自然條件不適宜人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地要加大搬遷避讓工作力度,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今年全省因地質災害需要搬遷避讓的人數計劃為10000人左右。有關市、縣(市、區)要根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科學制定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群眾搬遷避讓的年度計劃,并上報省農辦與省國土資源廳。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災害隱患點規模等級分級管理要求,在6月底做好今年搬遷避讓的審核認定工作,統籌安排用地指標,保障搬遷避讓建設用地。各級農辦、扶貧辦要繼續做好**年76個搬遷項目的實施工作,同時抓好今年搬遷項目的落實。欠發達地區要做好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群眾的搬遷避讓專項經費補助的立項申請,省財政將根據省政府有關政策給予搬遷避讓資金補助。各地要加強搬遷避讓資金的籌措和管理,節約、集約使用土地資源。

(八)做好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查清當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穩定性與危害程度,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地質環境安全保障。舊村改造、新村選址、移民遷建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盡量避開地質高、中災害易發區,需要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集中居民點、重要工程設施建設的,必須按相關規定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為保證農民建房過程中地質環境安全,預防人為引發地質災害,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擬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房的農民宅基地逐一調查,填寫評估表,按用地批次合成一個評估報告,統一報批。為減輕農民負擔,評估費用由當地財政統籌解決。

(九)進一步加強沿海平原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各地特別是地面沉點防范縣(市、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意見》(浙政發〔**〕30號),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寧波、溫州、嘉興、湖州、臺州等市要認真開展本行政區域地面沉降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并抓好規劃批準后的組織實施。溫州、嘉興、臺州等市要進一步加大地下水禁、限采力度,加快地面水環境治理和城鄉一體化供水進程。開展地下水資源優化管理模型建設,推進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有效控制沉降中心區的沉降速率。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并加強監測,杭嘉湖平原、寧波平原、溫黃平原和溫瑞平原(永強)地區今年實施一次區域性地面沉降監測,各有關市要向省國土資源廳提交本年度沉降范圍和沉降速率控制情況報告,國土資源部門抓好落實工作。

(十)推進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各地要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及評價、地面沉降監測、地質災害防治成果等基礎數據庫建設,開展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1:10000鄉鎮地質災害易發區圖、縣(市、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成果數據庫的集成。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要求,及時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資料信息匯交國土資源部門,加強地質災害信息資源的集成、整合、共享、有效利用與開發。各地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的投入,配備相應的硬件設備,充實相關技術人員,推進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逐步實現與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互聯互通,提高政府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地質災害防治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職責。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重要日常工作,主要負責人負總責,落實國土資源、氣象、水利、建設、交通等相關部門的責任,強化督查考核,并逐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長效機制。要把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充分整合政府各部門資源,優先保證資金投入。要因地制宜,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機制。

(二)加強監督檢查和汛期巡查。各地要積極開展地質災害調查、預報,規范地質災害易發區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加強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單位資質管理,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各級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和國土資源部門要在年底前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并書面報告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氣象、水利、建設、交通等部門年末要對本部門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總結,書面報告本級政府,并抄送同級國土資源部門。對列入省級防治方案的重點礦山和交通干線,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列入省級防治方案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防治點,省國土資源廳要逐點對防治工作進行檢查。在汛期來臨之際,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建設、水利、交通等相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城鄉建筑物、交通線路、水利設施進行一次實地檢查,提出具體防范措施,發放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各級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土資源部門要堅持24小時汛期值班制度,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及時做好險情災情的應急處置工作。

(三)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各地要加強與科研部門、大專院校的合作,以重大項目為依托,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探索并建立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報預警指標體系。充分利用“3S”技術,提高地質災害信息采集、處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促進決策科學化和管理信息化,提高監測預報(警)水平。采取業務輪訓、項目帶動、推廣示范和技術經驗交流等形式,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高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能力,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水平。

(四)加強宣傳教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的有關法律常識和科學知識納入宣傳教育計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教育。要深化“全國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萬村培訓行動”,利用世界水日、氣象日、地球日、環境日、土地日、國際減災日、**省防汛防臺日等特殊節日,組織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抗災自救能力。

附件

省級重點防治地質災害隱患點

1.淳安縣威坪鎮杜川后山灣滑坡

2.平陽縣中心小學滑坡

3.蒼南縣靈溪鎮公園山滑坡

4.文成縣大峃鎮下沙垟滑坡

5.泰順縣龜湖鎮中村滑坡

6.磐安縣安文鎮溪文村滑坡

7.衢江區峽川鎮失母灣滑坡

8.景寧縣鶴溪鎮玄坦殿村后山滑坡

9.景寧縣大順鄉桂根村滑坡

10.慶元縣舉水鄉照山村滑坡

11.龍泉市蘭巨鄉上灣村滑坡

12.云和縣云豐鄉坑下滑坡

13.縉云縣大源鎮鄭念山滑坡

14.青田縣黃垟石平川鉬礦區滑坡、泥石流

15.永康市方巖鎮銅坑村后山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