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上

時間:2022-11-28 04:56:00

導語: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上

1999年7月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批準了《海南生態建設規劃綱要》。省政府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05年修編)》。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了規劃修編綱要。會議認為,省政府對綱要進行修編是適時的、必要的,修編綱要貫徹了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指導原則,符合我省實際,決定批準這一規劃修編綱要。會議要求:

一、進一步加深認識,提高落實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的自覺性。要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識海南生態省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加強生態省建設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建設參與意識,大力營造促進生態省建設的社會氛圍。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認真處理好保護和開發的關系,牢固樹立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念。要緊緊抓住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將生態省建設一屆一屆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使海南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積極探索實施綠色GDP統計方法和考核制度,依托海南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加快生態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旅游業和新型工業,走出一條有海南特色的小康之路。

三、建立健全生態省建設的保障體系。要從行政、法律、經濟、科技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和推動生態省建設的順利進行。進一步加大生態省建設的執法力度,落實生態環境執法責任制。加大對破壞環境資源案件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重點打擊違法砍伐森林、違法采礦、違法排污、破壞珊瑚礁和紅樹林、捕殺和經營野生保護動物的行為。

四、加快解決影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生態建設和中部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十一五”期間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工程建設,加大資金投入,重點解決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城鎮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要集中工業布局,嚴格控制和防治工業污染。對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要加大監督和整治力度。

五、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使生態省建設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要把人居環境建設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加強城鄉建設規劃工作,大力建設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鎮生態住宅小區和生態文明村。城鎮建設要突出體現“三低一高”(低樓層、低容積率、低建筑密度、高綠化率)特色。嚴格保護江河水環境和地下水資源,保證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放心的綠色食品。

六、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對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實施的監督。要在繼續完善生態省建設立法的基礎上,重點加強生態省建設的執法監督,促進海南生態省建設的順利進行。

目錄

序言

一、生態省建設進展情況和面臨的形勢

二、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三、生態省建設的區域布局

四、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五、生態經濟發展

六、生態人居與生活質量

七、生態文化建設

八、生態省建設的保障措施

附件1:生態省建設全面建設階段重點工程

附件2:生態省建設階段主要指標與預期目標

序言

1999年2月,海南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發揮海南環境優勢、打造海南特色、加快和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局出發,做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決定。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生態省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為下階段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省委、省政府提出對《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進行修編,明確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理論指導,站在新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高度,認真總結6年來的經驗教訓,充分吸收國內外生態研究和建設的新成果,擴展和充實生態省建設的內涵,進一步明確新階段的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以更好地推進生態省建設。

建設生態省體現了科學發展觀關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是根據海南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形式,其實質是要推動我省走上切合海南實際的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協調發展,最終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

建設生態省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一是加快發展生態經濟,推行節約、環保、高效的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更快地協調發展,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目標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在發展中注重解決好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打造生態環境優勢。三是創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優美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創造一流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提供一流的生活質量。四是推進生態文化建設,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良好風氣,為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建設生態省的目標是,把海南建設成為具有良好熱帶生態系統、發達的生態經濟體系、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化氛圍、一流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省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生態辦對《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進行了修編。修編后的《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貫徹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把生態省建設的目標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進行了銜接,增加了生態省建設的有利條件和面臨的挑戰、區域布局、生活質量等內容,按照產業和環境的關系對產業部分進行了調整,強化了生態省建設的保障措施。《綱要》作為指導海南生態省建設的重要文件,是編制市縣、行業、部門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的重要依據。

建設生態省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是一個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動態過程,在新的時期、新的階段將有新的、更高的目標要求。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和新興技術、新興產業的不斷涌現,今后還將與時俱進對《綱要》進行調整和補充。

一、生態省建設進展情況和面臨的形勢

(一)生態省建設進展情況。

海南自1999年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省以來,全省上下積極推進生態省建設,在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和生態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過6年的建設,全省比較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或控制,建成了一批示范工程和項目,起步階段的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全省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一是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通過實施天然林、水邊路邊城邊(“三邊”)防護林、椰林、退耕還林、漿紙林等森林保護與林業建設工程,2004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4.9%,生態公益林面積穩定增長;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占陸地總面積比例達到8.1%,6年提高了3.37個百分點,增加了12.6萬公頃;實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等生態恢復工程,退化地區的生態得到恢復。

二是環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通過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工程和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省提前完成了“一控雙達標”任務(全省環境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總量指標之內,全省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海口市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并有效地鞏固了“一控雙達標”成果。環境污染物排放量明顯減少,2004年工業化學耗氧量、粉塵排放量分別比1998年減少64%、62%,2004年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4%,比1998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三是生態省產業快速發展。我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積極發展了綠色農業、生態旅游等生態優勢產業,發展汽車制造、制藥等低污染的清潔型產業,按照排污總量控制、區域控制和濃度控制的要求在西部工業開發區集中發展天然氣化工、漿紙業等集約化資源加工業,有力推動全省經濟快速、健康發展。6年來全省第一、二、三產業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5%、11.8%、8.1%,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4%,2003年全省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2004年達到1172美元。

四是城鄉人居環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實施凈化、綠化、美化工程,創造性地在全省農村開展文明生態村建設,有效推動了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集鎮和文明生態城市三級創建活動。全省建設了4133個文明生態村,占自然村總數的18.3%;城鎮基礎設施得到加強,累計批準“半拉子”房地產工程處置面積達1396萬平方米,處置了閑置建設用地2.27萬公頃;海口市和三亞市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海口市還被評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三亞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

五是公眾生態環境意識明顯提高。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了以青少年、各級黨政干部為重點的公眾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6年來有1000多名黨政領導干部接受了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培訓,全省部分中小學校結合地方課程改革開設了地方環境教育課程,各類學會、協會等社會團體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

(二)生態省建設的有利條件。

1.有利的國際背景。環境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主題,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在全球范圍達成共識。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發達國家對產品和服務貿易提出了嚴格的環保要求,發展綠色經濟是突破國際貿易“綠色壁壘”、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2.有利的國內環境。我國率先制定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國家21世紀議程;黨的十六大確定了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這些為生態省建設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繼海南之后,又有7個省份提出建設生態省,生態省建設的理論、方法與模式得到不斷創新和發展。

3.有利的省情條件。海南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環境本底質量好,污染治理包袱小,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生態省建設具有明顯的資源環境優勢。經過起步階段6年的建設,生態省建設具有了良好的基礎,公眾參與生態省建設的意識和自覺性大大提高,全省上下已經形成了以生態省建設促進海南發展的共識。

(三)生態省建設面臨的挑戰。

1.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海南仍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收入總量較小,難以對生態省建設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一些地區為加快當地經濟發展,盡快改變落后面貌,還存在為追求眼前、局部利益而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2.公眾生態環境意識還不普及。由于可持續發展觀念不強,導致決策失誤而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事件還時有發生。仍有一些企業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單純追求經濟效益,采用粗放型生產方式導致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在社會生活中不注意節約資源、不自覺保護環境等不文明行為還大量存在。

3.人才和科教等智力支持不足。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基礎教育質量不高,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實用性不強,生態省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等智力支持不足。

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約,環境與發展的矛盾仍較突出,生態省建設的任務艱巨而繁重,還需要繼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充分利用有利條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不懈地推進生態省建設。

二、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協調發展為根本要求,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環境質量和生活水平為出發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打造體制、產業和環境三大優勢,加快發展生態經濟體系,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促進全省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生態省建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轉變“重物輕人”的觀念,實現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必須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轉變單純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觀念,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自然生態的穩定與平衡;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轉變只注重眼前發展和局部利益的觀念,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的觀念,實現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必須堅持全面發展,在加快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強政治文明和包括生態文化在內的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遵循尊重規律,統籌兼顧的原則。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統籌兼顧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2.遵循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在搞好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同時,合理利用資源環境優勢,積極發展生態產業,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在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3.遵循統一規劃,分類指導,講求實效的原則。科學制定規劃和政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各地區、各方面的主要矛盾,重點突破,分步實施。

4.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推動、引導作用,增加政府投入,同時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企業、民間團體和公眾的參與積極性,并廣泛開展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

5.遵循“依法治省”、“以德治省”的原則。全面開展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加強執法監督,在依靠法制規范公眾行為的同時,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全民生態文明素質。

6.遵循不斷創新的原則。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載體,不斷開創生態省建設的新局面。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吸收,充分發揮科技對生態省建設的促進作用,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三)總體目標。

海南生態省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用20年左右的時間,在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的同時,建立起發達的資源能源節約型生態經濟體系,建成布局科學合理、設施配套完善、景觀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形成濃厚的生態文化氛圍,使海南成為具有全國一流生活質量、可持續發展能力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的省份。具體要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適宜綠化的土地全部植樹種草,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60%;生物多樣性豐富;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根本治理;陸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大氣、水體、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建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發達生態經濟體系。充分發揮海南的資源環境比較優勢,大力推行循環經濟模式,按照生態功能分區的要求和產業特點合理規劃、布局和發展相應的產業,使資源加工業、生態優勢產業、生態與經濟雙贏產業、清潔型產業和環保產業競相發展,相得益彰,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發達的生態產業體系。

──建設舒適優美文明的人居環境。城鎮每戶居民擁有一套功能齊全的住宅,供水、能源、交通、環保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城鎮環境得到凈化、綠化和美化。農村居住環境實現衛生、清潔、優美、文明。城鄉居民享有先進完善的教育、衛生、就業和安全保障。

──形成繁榮的生態文化。健全和完善生態省建設法律法規體系與執法監督機制,提高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參與生態省建設的積極性,全社會形成濃厚的生態文化氛圍。

(四)建設階段。

到2020年,海南生態省建設分為起步階段、全面建設階段、完善提高階段三個建設期。

1.起步階段。1999年到2005年,主要任務是通過多層次、多樣化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生態省建設的良好氛圍,在全社會形成建設生態省的共識,使各市縣、各部門積極開展生態省建設。集中力量解決燒山、毀林開墾、毀林養殖、毀林挖礦、炸珊瑚礁、破壞紅樹林、違規排放廢水等突出問題,遏制人為破壞生態環境的勢頭。推進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和工業清潔生產示范項目,開展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集鎮和文明生態城市三級創建,建成一批示范區域和示范工程。在全省環境質量和城鄉人居環境面貌得到改善的同時,使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為建設生態省打下比較好的基礎。從進展情況看,到2005年,起步階段的目標可以實現。

2.全面建設階段。從2006年到2015年為海南生態省的全面建設階段,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生態經濟發展、生態人居建設與生活質量改善、生態文化建設四個方面的32項重點工程,建設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環境質量保障體系、資源可持續利用體系、生態經濟體系、人居生態體系、人口生態體系、生態文化體系、能力保障體系八大體系。

建立生態安全保障體系,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重點生態區域綠化、“三邊”防護林、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四項工程。

建立環境質量保障體系,重點推進防治工業污染、控制生活污染、削減農業污染、處置醫療和危險廢物四項污染防治工程。

建立資源可持續利用體系,重點實施土地保護與開發整理、生物和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水資源優化配置與水源建設、清潔能源四項工程。

建立生態經濟體系,重點發展具有生態優勢的產業、具有生態與經濟雙重效益的產業、具有資源優勢的資源加工業、對環境影響小的清潔型優勢產業四類產業。

建立人居生態體系,重點開展文明生態城市、文明生態集鎮、文明生態村和文明生態社區三級四類創建工程。

建立人口生態體系,重點實施人口控制、健康與安全保障、文化體育與教育、就業與社會保障四項工程。

建立生態文化體系,重點推進公民生態意識和生態法制教育、生態科學知識和生態法律法規知識普及、生態省建設的社會氛圍營造、公眾參與機制建設四項重點工程。

建立能力保障體系,重點建設組織保障、法制保障、經濟與政策保障、科技保障四項工程。

本階段前5年重點抓好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邊、路邊、城邊三邊防護林建設,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將保障環境質量的污染防治工程列入“十一五”規劃的優先項目,重點推進,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加快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推廣應用清潔能源,培育循環經濟,發展生態優勢產業和資源加工業,加快經濟發展;推進三級文明生態體系創建,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全民素質,加強城鄉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保障食品藥品安全,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3.完善提高階段。從2016年到2020年,再用5年左右的時間,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生態省各方面建設的成果,使海南成為具有全國一流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的省份,生態省建設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到2020年,生態省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方式、生態環境質量、生活質量和社會進步五個方面27項指標要達到以下預期目標。

經濟發展水平指標:全省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以上,達到30000元以上;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000元以上。

經濟增長方式指標: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4噸標準煤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控制在200噸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SO2排放量控制在10千克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COD排放量控制在5千克以下;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達到70%以上。

生態環境質量指標: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60%以上;生態公益林覆蓋率達到26%;退化土地恢復率達到90%;主要城市空氣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主要城鎮噪聲達標率達到90%;主要江河湖庫水質達標率達到98%;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達標率達到98%;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

生活質量指標:農村飲用水達標率達到90%;無公害瓜果菜基地占總種植面積比例達到90%;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城鎮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6.6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2.9平方米;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

社會進步指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2‰以內;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1歲;中小學、幼兒園生態教育普及率達到99%;文明生態村占自然村總數比例達到90%以上。

三、生態省建設的區域布局

生態省建設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地理區位、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生態功能特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明確其保護、建設與發展的主要方向,實現合理保護、科學利用、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目標。

(一)海洋生態圈。

海洋生態圈范圍包括我省管轄的海南島5米等深線以外的所有島礁及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其中200米等深線以內的大陸架范圍約有83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周圍海域有222個海島,西、南、中沙海域有270多個島、洲、礁、沙和灘。該區域全年暖熱,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常年風大,多熱帶氣旋,臺風頻繁,是我國最具熱帶海洋氣候特色、最濕熱的海區。該區域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北部灣、三亞、清瀾和西南中沙漁場,分布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我省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積極發展海洋產業,振興經濟的重要區域。

主要生態功能是:調節氣候和凈化環境,并為我省發展海洋產業提供資源。區內可劃分為三個生態亞區:海南島沿海邊緣熱帶亞區、西沙與中沙中熱帶亞區、南沙赤道熱帶亞區。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近海過度捕撈,炸魚炸礁現象時有發生,造成近海漁業資源衰減,多種傳統經濟魚類難以形成漁汛;海洋生物開發水平較低,油氣開發利用率低;局部海區出現過赤潮。

保護和發展的方向是:控制海上污染源,保護海洋水質;加強珊瑚礁、麒麟菜、白蝶貝自然保護區和幼魚幼蝦漁業資源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杜絕破壞珊瑚礁的行為;加大漁政管理力度,嚴格控制近海掠奪式作業方式,推行科學捕撈技術,鼓勵遠海捕撈;加強南中國海生態環境保護,建立一批珊瑚礁和漁業資源保護區;加快西沙群島等南中國海島嶼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西沙海洋生態旅游業;加快開發利用海洋油氣資源,發展海洋運輸業,促進海洋產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海岸生態圈。

海岸生態圈包括海南島5米等深線以內及向內陸延伸10公里范圍的海洋與陸地結合帶,由河口、三角洲、海岸平原、灘涂濕地、沙灘、瀉湖和淺海等地理單元組成,面積約90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7000平方公里,約占海南島面積的20%。區內生態系統類型較多,重要生態系統有紅樹林、沿海防護林、內海瀉湖和珊瑚礁等。該區域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濱海旅游資源、濱海鋯鈦礦等礦產資源,港灣眾多,建港條件良好,是我省人口密度最高,經濟開發活動最頻繁的區域,是城鎮發展、港口建設、臨港工業發展和濱海旅游開發的重要地區。

主導生態功能是:防風固沙、護岸阻浪和維護近岸生物多樣性。區內可劃分為五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與漁業資源保護區、基干林保護帶、臨港工業與城鎮發展區、農林漁業發展區、特殊功能區(如排污區、軍事區)。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炸礁挖礁等行為使一些岸段受到不同程度破壞,亂砍濫伐造成紅樹林面積減少,導致珊瑚礁和紅樹林的護岸阻浪功能下降,部分生物棲息環境受到破壞;毀林養殖和毀林采礦使沿海基干林帶破壞斷帶,防風固沙能力下降;部分近岸海域受到未經處理的養殖廢水、城鎮生活污水和船舶廢水的污染,海水水質下降;局部海岸地區出現鹽堿化和荒漠化。

保護和發展的方向是:建立珊瑚礁、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漁業資源保護區,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嚴禁炸魚炸礁和亂砍濫伐紅樹林、海防林;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加強濱海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濱海工業污染防治;按照“南北帶動、兩翼推進”的要求,大力發展港口航運業,利用生態環境優勢,重點發展清潔型的優勢產業,在西部工業開發區大力發展集約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資源加工業。

(三)沿海臺地生態圈。

沿海臺地生態圈處在海岸生態圈與中部山地生態區之間,面積約17000平方公里,約占海南島面積的50%。該區域以沿海平原、臺地地貌為主,有少量低丘陵地貌,主要有文昌海積平原區、南渡江中下游河谷平原區、云龍——蓬萊——大路臺地區、永興——臨高臺地區、王五——加來海積階地平原區、瓊海——萬寧沿海殘丘區、儋州——昌江丘陵臺地區、陵水——榆林沿海平原區等,海拔200米以下以耕地和熱作園為主,海拔200米至300米范圍內以森林為主。該區域人口密度較高、人類活動較為頻繁,是我省產業發展的主要區域。

主導生態功能是:農業等社會生產功能、防洪蓄水等水文調節功能。該區域劃分為五個生態亞區:瓊北南渡江中下游平原季雨林區、瓊東平原臺地季雨林區、瓊東南臺地熱帶雨林區、瓊西南半干旱稀樹草原區、瓊西北臺地季雨林區。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制糖、橡膠加工等傳統工業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大部分城鎮生活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影響城鎮河段水質;農業面源污染成為影響地表水質的主要原因;土地沙化有加重趨勢;湖泊、河道、濕地被占用導致排澇泄洪功能下降;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地地力有所下降。

保護和發展的方向是:保護天然林,大力植樹造林;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治荒漠化;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治理城鎮生活污染;加強傳統工業的生態化改造,大力發展新型工業,有效控制工業污染;推行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和生態化,削減農業面源污染;合理進行區域分工,大力發展種植業、林業、服務業和其它清潔型的優勢產業;推進城鎮建設,加快城鎮化、工業化進程。

(四)中部山地生態區。

中部山地生態區主要包括中部地區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和部分丘陵,面積約為10000平方公里,約占海南島面積的30%,由五指山市、瓊中縣全部,白沙、保亭、樂東、昌江的大部分地區以及三亞、陵水、東方等市縣的部分地區組成,是我省少數民族聚居地和主要貧困人口集中地區,也是我省實現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地區。該區域以森林為主,是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等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和主要水源涵養地,是我省的生態敏感區和生物多樣性富集區,屬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地區之一。

主導生態功能是:涵養水源和維護生物多樣性。區域開發利用必須確保這一主導功能不被削弱。該區域可劃分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重要水源涵養區、合理開發利用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重要水源涵養區主要包括規劃的尖峰嶺——霸王嶺、鸚哥嶺——黎母山、五指山——吊羅山保護區群,重點要保護熱帶天然林區,對坡度大于25度的坡地進行封育。開發利用區包括白沙盆地、營根盆地、樂東盆地、保亭盆地和通什盆地內的城鎮區和人工生態系統分布區。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度采伐和毀林開墾使原始森林遭受破壞,森林質量降低,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調節氣候和凈化環境等生態服務功能下降,物種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城鎮工業和生活污染影響水源安全。

保護和發展的方向是: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對熱帶天然林進行封山管護,對已開墾的生態敏感區域實施退耕還林;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工業和生活污染的治理,保障河流源頭的水量和水質;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生態優勢,發展山區綠色農業、生態林業和森林生態旅游業等特色產業,根據資源條件,發展林、竹、藤制品和具有地方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業;加快城鎮化步伐,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和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積極推動生態脆弱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實行生態移民和生態扶貧。

四、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根據不同生態圈(區)的生態環境與資源特點和保障生態安全的需要,分區推進生態保護工作。按照各區的主導功能,明確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重點,科學確定不同區域的環境容量和合理分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確保環境污染得到嚴格控制,生態環境得到恢復。重點保護中部熱帶天然林和沿海防護林兩個生態保障體系,實施天然林保護、重點生態區域綠化、“三邊”防護林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四項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提高生態服務功能。重點是防治工業污染、控制生活污染、削減農業污染和處置醫療與危險廢物,提高空氣、水體環境質量,尤其要解決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的突出問題,保護好飲用水源地,確保水源安全,保持一流的生活環境質量。

(一)生態保護與建設。

1.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加強全省自然保護區體系建設。按照《海南省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通過清理整頓和新建擴建,高標準建設熱帶森林、紅樹林、珊瑚礁等自然保護區,形成由60個規范完善的陸地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全省自然保護區體系,使我省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9%。以山系為框架,有計劃地新建或擴大一批自然保護區,重點建設尖峰嶺、五指山、吊羅山、霸王嶺、鸚哥嶺、大田坡鹿等自然保護區,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生態廊道,將海南主要的自然保護區連片成網。開展自然保護區整頓,明確劃定保護區邊界和內部分區,實行規范管理,對現有的沒有保護價值、不具備保護條件的小型自然保護區,按照法律程序予以取消或改為風景名勝區。加強對西沙群島等珊瑚礁核心區的保護管理,以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基地,研究珊瑚礁恢復技術,促進珊瑚礁的恢復。

加強中部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根據中部生態功能保護區不同類型區的生態功能,制定分區保護措施,進行分類管理。對重點地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封山育林,嚴格保護;對一般地區,加強生態建設和產業引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逐步提高生態服務功能,改善生態環境。

2.物種和種質資源保護。加強物種和種質資源保護。建設一批珍稀瀕危物種和種質資源遷地保存與繁衍基地。加大漁政管理力度,嚴格控制掠奪式捕撈和養殖方式,加強對幼魚、幼蝦和海龜、玳瑁等珍稀海洋動物重點繁殖地的保護,實行伏季休漁,加強禁漁期管理。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執法力度,嚴禁非法獵殺、出售、食用野生動物及亂采濫挖野生保護植物。開展生物多樣性系統調查和研究,建立生物多樣性信息和監測網絡,重點建設尖峰嶺、吊羅山和鸚哥嶺3個生態監測站。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開展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加強轉基因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和生態安全研究,制定生物安全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對從省外地區引入外來物種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安全風險評估、入境檢疫審批和監測監管,加強對轉基因生物的環境釋放的監督管理,防止外來生物入侵對我省生態系統和本地物種產生不良影響。對引進外來物種、大面積單一品種造林及推廣林下產業等進行跟蹤監測,加強管理和監督,及時發展和研究解決有關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對已造成生態危害的外來入侵物種采取相應治理措施,保證生態安全。

3.生態公益林保護。生態公益林保護的重點是中部熱帶天然林和沿海基干林帶(含紅樹林)。按照森林資源分類經營管理的要求,明確劃定生態公益林范圍。對現有林相較好的熱帶天然林進行封山護林,對現有天然殘次林、灌木林進行封山育林。到2010年,封山育林面積保持23萬公頃,逐步提高天然林的郁閉度和林分質量,建成以熱帶雨林為主體的熱帶天然林體系,全省天然林覆蓋率穩定在19%。將沿海基干保護林帶劃入生態公益林加以嚴格保護,禁止各類開發活動破壞基干林帶,對基干林帶內養殖塘(池)及其他墾植項目實施退塘還林,加快基干林恢復。

4.生態環境建設。建設防護林工程。按照生態、經濟、景觀功能結合的原則,重點在海邊、江河邊、湖泊水庫周邊、城鎮周邊、村邊、路邊、田邊建設防護林網,對沿海基干林帶內種養占用林地實行強制退耕退塘還林。在海邊推廣椰樹和木麻黃混交林,在江河和湖泊水庫周邊推廣竹林,在村邊推廣熱帶經濟果樹林,在路邊和城鎮周邊推廣既有防護效能又有景觀特色的熱帶樹種。加強城郊環城綠化帶、森林公園、風景林區建設和城市道路、河流林帶林網建設,體現以喬木樹種為主體的森林生態景觀及防護功能,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生態建設新格局。

實施重點生態區域綠化工程。加強政策引導,因地制宜,科學制訂規劃,對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地、西部荒漠化土地、25度以上的山坡地等實施造林綠化和還林。

5.生態恢復治理。治理水土流失與荒漠化。重點治理昌化江出海口荒漠化區域,治理儋州、澄邁、文昌等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區域,采用工程措施修建攔水壩淤土填溝,采用生物措施營造水土保持林,種植牧草。采用合理的種植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改造較陡的菠蘿地,25°以下墾植的山坡地要按等高線修筑梯田,采用林間間種的方式,并配套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加強礦區復墾。重點對沿海鋯鈦砂礦、石英砂礦、石碌鐵礦、石灰巖礦等采空礦區進行生態恢復。依法強制推廣濱海鋯鈦礦生態化開發模式,避免采礦區生態退化。

(二)污染防治。

1.工業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的重點是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加速治理現有工業污染源,嚴格控制新污染源。按照全省環境功能分區管理的原則,把有限的工業污染源控制在限定區域內,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限定指標內,實現全省主要工業污染物的總量控制達標。

實行工業污染物總量控制。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快水泥、制糖(酒精)、食品加工等企業重組進程,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推進規模化集約經營,淘汰落后工藝設備,取締、關停一批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復建設、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小企業,為大工業的發展騰出環境容量。

加強對現有企業排污監管。嚴格執行環境管理制度,加強對工業污染源的監督管理,防止污染反彈,實現全省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鞏固“一控雙達標”成果。

嚴格控制新建項目污染。按照《海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管理分類名錄》和環境功能分區要求,加強新建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管理和審批后的監督,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格執行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確保新建項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規定的標準和總量指標之內。

2.生活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的重點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綜合整治,全面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加快建立城鎮集中供水水源地保護區。至2010年,全省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60%,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

防治城鎮生活污水污染。城鎮和開發區要本著節約、高效的原則,采取多種處理方式,防治水污染。實行節約用水,推廣中水回用,推行清污分流,減少污水排放量。按照分散與集中結合的原則,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先行建設市、縣政府所駐城鎮和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城鎮的污水處理工程。提高城鎮污水收集率和處理達標率,確保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有效運行。至2010年,完成海口、三亞、樂東抱由等城鎮污水管網以及瓊海、儋州、文昌、東方、定安、澄邁和洋浦等城區污水處理廠建設。

防治城鎮生活垃圾污染。采取適合海南地理環境特點的處理方式,加快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場)建設。按照資源化、減量化的原則,推行焚燒發電、生物堆肥等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各市縣政府應打破各自為政,建立區域化垃圾處理廠(場),實現資源共享。至2010年,完成東方、儋州、昌江、文昌、萬寧、五指山和西沙等垃圾處理廠(場)建設,在有條件的城鎮推廣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解決好垃圾處理廠(場)的二次污染問題。

防治農村生活污染。結合生態文明村建設和民房改造,合理規劃農村居民點,使新建的住宅適當集中;結合推廣沼氣池和改水改廁工作,對人畜糞便進行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定點集中堆放,利用人工濕地或土壤凈化處理系統處理凈化生活污水。

3.農業污染防治。農業污染防治的重點是規模畜禽養殖場、農業面源和高位池養殖污染。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加強規模畜禽養殖場和高位養蝦池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

防治畜禽養殖污染。加強畜禽養殖業規劃,合理布局規模養殖場。在城鎮、水源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周邊劃定畜禽規模養殖禁止區。合理處置和綜合利用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和廢水,通過轉化為有機肥料和沼氣進行資源化利用。

控制種植業面源污染。加強對農產品種植基地環境質量監測,實行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產品基地的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科學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按照標準化管理要求,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推廣應用低殘留、低毒、高效農藥和生物防治技術,禁止使用高劇毒農藥,盡可能少使用化學農藥,逐步實行總量控制。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使用可降解農膜,減少農業的白色污染。

防治高位池養殖污染。制訂全省海岸高位池養殖規劃,合理布局和規范管理高位池養殖。對海水交換能力較差的岸段,以及影響飲用水和農田的區域嚴格控制養殖規模;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研究制訂養殖廢水地方排放標準,加強養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與引進,有效治理高位池養殖污染。

4.旅游業污染防治。旅游景區要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鼓勵中水回用,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置,使用清潔型交通工具。山上各類旅游接待設施要配備環保型公廁、垃圾收集裝置和簡便污水處理設施。旅游酒店要提倡綠色旅游消費,減少用水和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嚴格控制高爾夫球場的農藥和化肥用量。

5.醫療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加強醫療垃圾收集與處置。完善海口、三亞醫療垃圾集中處置中心建設,加強規范管理,對全省醫療垃圾實施分區收集、集中處置。合理制訂醫療垃圾收集處置收費標準,實施有償收集處置。

實行危險廢物集中處理。加快建設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理中心,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產生、交換和轉移的聯單管理制度,嚴禁危險廢物排放和擅自處置,強制實行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理。

加強輻射環境管理。重點要提高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加強對生活社區、學校、旅游區等場所電磁輻射強度的監測。加快我省放射性廢物處置庫建設,加強對放射源生產、進出口、銷售、使用、運輸、貯存、處置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建立放射性廢物貯存、轉移登記制度,規范放射性廢物管理,建立放射事故應急響應機制,提高應急處理能力。

6.海洋污染源防治。海洋污染源防治的重點是海上開發項目、船舶和傾廢物污染。積極組織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在治理陸源污染的同時,加強海上污染的防治。到2010年,80%的岸段海水仍保持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西部工業走廊岸段的規定排污口混合區以外海域水質控制在二類標準以內。

防止海上開發項目污染。加強對海上油氣開發和鉆探等海洋工程項目的環境監督管理,嚴格按照規定處理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回收殘油、廢油,防止對海洋環境污染。

加強海洋傾廢區管理。嚴格管理海洋傾廢活動,杜絕違反規定的傾廢行為,把傾廢活動嚴格限制在已劃定的六個海洋傾廢區內。對所傾倒的廢棄物,海洋主管部門必須在裝載之后予以核實。加強對傾廢區的環境監測,及時掌握各傾廢區的水質變化情況,對不宜繼續使用的傾廢區應及時關閉。

控制海上船舶污染。加強對海上船舶污染物處置的監督,嚴格實行《海上船舶防止油污證書》制度,嚴禁違反規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廢棄物和壓載水、船舶垃圾及其他有害物質。實行海上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收費制度,加強海上流動污染源的環境管理。建立海上油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體系。

防治海洋養殖污染。合理規劃布局海洋養殖項目,推廣適用技術,防止海洋養殖污染。通過制訂優惠政策和加強海域使用審批管理,引導內海瀉湖和其它海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海區內養殖企業與專業戶轉向發展近海深水養殖業,減輕海水養殖對近海的污染。

五、生態經濟發展

按照“分區分類”的原則進行產業布局,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推行循環經濟,摒棄科技含量低、經濟效益差、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最大限度的發展,走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生態友好型、經濟效益高的發展道路,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態型經濟體系,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重點抓好新型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和落后生產能力淘汰三個環節。鼓勵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經濟效益好、技術含量高,能夠支撐和帶動本行業快速發展的新建大項目。充分挖掘傳統產業的潛在優勢,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工藝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扶持我省優勢產品、優勢企業、優勢產業的發展。做大做強一批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大力扶持中小企業,構建和完善以大企業為主導、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產業化協作的產業組織體系。嚴格控制和淘汰技術工藝落后、高能耗、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浪費資源的產業項目,推進我省產業結構的全面優化升級。

推行循環經濟。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發展和產品生產過程中,努力促進“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傳統生產方式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轉變,降低產品能耗、物耗和水耗,最大限度地實現廢物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排放,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三贏。建設一批循環型企業、生態工業園區,科學規劃全省產業鏈,通過連接和閉合產業鏈,形成企業之間、園區之間、區域之間共生互動的生態產業體系,逐步建立起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經濟體系。

“分區分類”布局發展產業。按照環境功能劃分的“重要功能區、生態清潔區和污染控制區”的要求布局產業:在中部重要功能區原則上不發展對環境有明顯影響的項目,在洋浦、八所、老城、昌江等西部工業開發區(即污染控制區)內科學發展污染排放達標的資源型加工業。按照產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對待不同類型的產業采取不同的發展策略:加快發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產業;大力發展具有生態、經濟雙重效益的產業;科學發展帶動性強、有資源優勢的產業,這類產業能通過合理布局、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手段實現達標排放;發展壯大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的產業和環保產業。目標是使環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得到充分利用,雙重效益的生態型經濟得到充分發展,實現經濟實力的迅速提高。

(一)加快發展生態優勢產業。

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優越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生態農業的有利條件。發展生態農業要按照現代農業生產管理的要求,探索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重點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建立完善質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標識和市場準入四項制度,加強生產環節監管,強化生產基地建設,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綜合示范區和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突出“季節差、名特優、無公害”三項特色,樹立海南“無公害”、綠色食品品牌。全面推進國家級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建成強大防疫體系,加大名牌畜禽產品開發力度,加大文昌雞、臨高乳豬、加積鴨、東山羊等傳統優勢品牌的開發力度。

加快發展遠洋捕撈業。海南是全國最大的海洋省,擁有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要成立遠洋漁業公司,培養遠洋漁業人才,建立遠洋漁業發展基金,開展遠洋漁場勘測和漁業資源研究。要調整捕撈作業結構,加快漁船更新改造,開發推廣新型漁具漁法,控制和壓縮近海捕撈,發展外海和遠洋捕撈,使海洋漁業由“產量型”轉變為“質量效益型”,保證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建設東南亞拖網作業基地、太平洋金槍魚延繩釣、印度洋金槍魚延繩釣、南美金槍魚延繩釣和圍網作業基地,在海口市建立漁獲產品加工和銷售基地。

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業。海南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塊未被污染的“凈土”之一,是中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擁有得天獨厚的熱帶風光和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具有建成熱帶海島海濱旅游度假勝地的有利自然條件。要充分發揮海南特有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突出海洋的藍色生態旅游特色和森林的綠色生態旅游特色,以發展度假休閑旅游為主導,實現旅游產品結構由單純的觀光型向度假—觀光復合型轉化。重點發展濱海、熱帶森林、溫泉、湖濱等度假休閑和觀光旅游。高標準建設南山文化旅游區、興隆熱帶花園、興隆熱帶植物園、尖峰嶺、吊羅山和七仙嶺等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山生態旅游區、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西沙群島等9個生態旅游示范區。

發展生態型房地產業。一年四季溫暖如春的氣候、全國一流的空氣質量、充足的陽光、湛藍的海水,以及“健康島”的品牌為海南房地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海南發展生態型房地產業要從自然環境、生態型建筑和生態型居住設施三個方面營造優良的人居環境,充分利用山、水、林、海等自然景觀資源,在有條件的城市和集鎮推廣高綠化率、低密度的低層獨立式生態型住宅小區。采用生態設計,推廣應用綜合成套住宅建造技術和節能、節材、節地建筑新工藝、新技術,加強園林綠化,采用綠色空間來阻隔噪聲和美化視野,利用海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在居住小區推廣應用太陽能,發展生態型人居建筑。在社區建設生態型的居住配套設施,如垃圾分類收集、市政污水管網、清潔能源、環保交通等,打造中國最適宜人居的房地產品牌,吸引國內外人士來海南安家落戶或定期休閑度假。

(二)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雙贏產業。

加快發展林產業。海南光溫充足,雨量充沛,長夏無冬,溫暖濕潤,光合作用強,一年四季都適宜林木的生長發育且林木生長快,具有大力發展林產業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以培育本地優質品種為基礎,加快林業基地建設,擴大珍貴用材林規模,大力開發名、特、優、新經濟林品種,推動森林資源多樣化,做大做強林產業。重點發展熱帶速生豐產林、橡膠林、熱帶珍貴用材林、熱帶果木林、熱帶花卉、竹產業等。

加快推進商品林建設工程。重點發展漿紙林、優質用材林等。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原則,使生態公益林產生經濟效益、經濟林產生生態效益;,根據全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制定林地規劃,推進商品林基地建設,推行科學的造林、撫育、采伐方式,落實有效的生態保育措施。落實漿紙林用地,加快漿紙林營造,到2008年完成350萬畝的造林任務。建立鄉土珍貴樹種種苗基地,擴大珍貴用材林規模。

推廣林下產業(復合農林業)。海南森林覆蓋率2004年達到54.9%,遠期要提高到60%,具有豐富的森林植物資源,森林面積達180多萬公頃。利用人工林或殘次林環境,種植喜蔭類經濟作物或飼養禽類動物,使森林同時具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重功能,有效解決山區耕地不足的矛盾。大力推廣林+藤、林+藥、林+觀賞植物、林+食用植物、林+禽等立體復合種養經營模式,提高林地資源利用率和森林經濟效益。

推廣生態養殖業。全省已規劃海水養殖區58個,其中灘涂養殖區26個、淺海養殖區30個、深海養殖區2個。提倡“綠色養殖”新理念,大力推行生態化養殖模式,采取人工魚礁等措施,增加漁業資源量,引進和采用“深水網箱養殖”、高密度精養等先進適用技術,發展高科技集約化養殖,提高近海區的水域生產力。重點發展藻類、貝類生態水產品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