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局加強績效評價發展意見
時間:2022-12-22 05:20:00
導語:財稅局加強績效評價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我縣財政地稅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1、收入實現可持續增長,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5%以上,財政實現收支平衡;地方稅收收入同口徑增長6%以上;社保基金收入增長15%以上;
2、收支結構得到優化。財政收入持續增長與結構優化并重,地方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地方小稅種征收管理進一步規范與加強;“控、壓、保”措施有力,財政支出重點放在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方面,扎實推進新農村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確保農業、教育、科技法定支出的增長和重點支出的需要,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
3、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不斷深化,財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他支出改革日益加快;
4、績效評價工作穩步開展。建立較為完備的績效評價體系,針對性地對專項資金開展評價,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5、地稅征管改革扎實推進。以推廣應用《稅友20*》為契機,加快健全數據采集-稅源監控-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的橫向互動機制,實現地稅管理新的“效能革命”。深化《稅源間接控管平臺》的運用,進一步把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
為確保上述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20*年主要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發揮財稅職能作用,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把握發展這一主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著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產業化、外向化和標準化水平,提高農業綜合開發水平,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效益農業、生態農業等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優化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結構與投向,重點構筑財政扶持經濟發展的平臺,努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調整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產業層次。繼續支持工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創優創先,推進平臺建設,加大財政科技投入,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實施技術研發、加速折舊和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制定相關措施,支持循環經濟發展,著力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支持臨港經濟建設。依托富集的港口岸線資源和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大力推進濱海開發,發展臨港產業。要整合資源,發揮財稅職能作用,著力加快港口碼頭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努力建設環杭州灣臨港產業基地;支持旅游產業發展。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扶持力度,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開發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旅游資源,推進大橋觀光旅游。依托核電,發展現代工業旅游。加大白塔山海島生態旅游區建設,加快南北湖風景區開發;發揮好財政支持城市建設職能作用,進一步探索運用民間資金參與城建的新路子,籌措資金支持城市化發展,增強中心鄉鎮的輻射、集聚功能。
二、堅持財稅收入持續增長與結構優化并重,注重數量與質量的統一,做大做好財政“蛋糕”
堅持依法治稅,加強稅收計劃分析,準確把握經濟稅收形勢,提高組織收入的前瞻性和調控能力。要關注重點時期、重點工程的收入情況,統籌兼顧,增強稅收收入的均衡性。積極穩妥推進企業所得稅兩法合并工作,做好相關測算和各項準備工作。健全稅源監控體系,密切國地稅協作,提高征管效率。以納稅評估為手段,加強稅源間接監控,注意把握組織收入的方向與力度,在開展營業稅分行業管理,規范所得稅征收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土地增值稅征收機制,夯實資源稅征管基礎,認真做好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數據分析比對工作,積極貫徹國務院新出臺的《車船稅暫行條例》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扎實推進以契稅為抓手的房地產交易稅收一體化征管工作,努力提高地方小稅種占全部地稅收入的比重,提高地稅收入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堅持“稅費并重”,進一步完善“五費合征”辦法,強化社保基金征收和管理,為社會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撐;創新理財思路,拓展理財渠道。拓寬國有資源開發利用的廣度,加大對國有資產收益的監管力度,挖掘非稅收入增收潛力。切實加強對土地出讓金、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和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做好教育費附加的征收管理,實現收入可持續增長和結構優化,努力做大財政“蛋糕”,切實增強地方可用財力;切實加強對出口退稅的管理,有效防止地方財力負擔的進一步加大。通過加強政策引導,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
三、加大對“三最”的保障力度,優化支出結構,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新增財力主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財政支出安排要體現“普惠”的原則,著力向農村和農民傾斜,向低收入人群傾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確保預算內財政支農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建立健全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鞏固“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政策,繼續實施“四項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推進我縣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進一步規范農村衛生事業財政保障機制,逐步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和落實城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財政補助政策,提高農村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快社會保障資金多渠道籌措機制建設,不斷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支持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積極籌措落實財政資金,加大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投入,加大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動物防疫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推動“生態縣”建設;合理安排預算,重點保障政權建設和政法機關辦案經費,加大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投入,為“平安海鹽”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經費保障;積極支持綺園文化區規劃建設,逐步加大文化建設投入,推進“人文海鹽”建設。大力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堅決控制與壓縮一般性支出,積極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
四、統籌推進財稅改革,逐步健全理財機制,加快公共財政建設
以《增收節支考核辦法》、《事業單位財政供給辦法》和《項目支出績效考核辦法》為制度保障,以“金財工程”為依托,進一步規范定員定額標準體系,完善項目庫管理,加大項目支出績效考評,全面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進一步深化縣級部門預算改革;完善政府采購制度,解決好資金節約和采購效率的關系,擴大采購規模,規范采購行為,著力提升政府采購的質量與效率,提高政府采購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的比重;結合部門預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在深度與廣度上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收付轉型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強化與完善財政績效評價機制,嚴格執行項目支出績效考評辦法,完善操作機制,確保資金安全有效運行,要重點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的評價和監督,努力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進一步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完善收繳管理辦法,健全非稅收入征繳機制,研究拓寬非稅收入管理范圍,加強政府資源市場化運作能力;繼續抓好農村綜合改革。在重點促進鎮(區)政府轉變職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縣鎮財政管理體制、化解鄉村債務、建立村級組織運轉保障機制四項改革;做好TF20*運用工作,大力推廣“網稅系統”,持續改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努力健全稅源間接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一窗式”辦稅服務模式,積極創新納稅服務方式,加快征管改革步伐,促進征管質量上臺階。
五、完善監管體系,規范財經秩序,確保財稅運行安全規范有序
完善財政監督機制,將財政監督貫穿于財政資金運作全過程,從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監督轉移,建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學習宣傳貫徹《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深入貫徹實施《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和《小企業會計制度》,進一步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加大對財政項目支出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工程采購以及財政專項核查等各項財政支出的審核力度,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財政監督管理,逐步實現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加強政府采購監督檢查和社會保障資金監管,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管機制;規范和加強稅務稽查。豐富稽查手段,加強國地稅協作,完善征管稽查信息相互交換制度;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進一步創新管理手段,在健全各項控制制度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制度的貫徹執行,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摸清家清,規范管理,建立健全基礎數據庫,推進財政預算管理。有效配置部門資源,加大資產處置力度,對政府需要處理和置換的存量資產通過評估,以土地或資產的拍賣形式及時加以處置,盡可能地收回資金,以減輕政府資金壓力。
結合新一輪鎮區財政管理體制的實施,全力支持各鎮區充分利用本地區位優勢、自然稟賦、資源優勢和已有的政策優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加強對鎮村債務的監督管理,規范舉債行為,控制債務規模,落實償債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預警和還貸機制,防范財政風險。
六、深化學習型組織創建,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提升干部隊伍素質
一是抓好一個“龍頭”。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提高班子帶隊能力。二是建好一支隊伍。按照建立“學習型組織”的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努力提高財稅干部的綜合素質。三是落實一個體系。即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四是營造一個氛圍。進一步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細化考核內容,建立競爭激勵機制。用制度規范干部行為,用機制激勵干部熱情。營造一個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