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施情況

時間:2022-06-13 04:51:00

導語: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施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施情況

過去的五年,是自治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發展和穩定最好的五年。五年來,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經濟連續五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1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8%;全口徑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4%,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8%,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3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1%,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1.1%。

年,按照自治區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的部署,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呈現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群眾實惠更多的良好態勢,主要指標超額完成了自治區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一)經濟發展速度加快,效益質量明顯提高

初步預計,全區生產總值3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高于預期目標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7.1%,第二產業增長13.6%,第三產業增長12.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5億元,增長30.1%,高于預期目標14.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達到680億元,增長16.1%。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20元,增長14.1%,高于預期目標6.1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50元,增長15%,比預期目標高8個百分點,是增收最多的一年。

(二)優勢資源轉化步伐加快,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積極推進糧食、棉花、畜牧、林果四大基地建設,糧食產量878萬噸,實現了“全區平衡、略有節余”的戰略目標。優質棉基地建設取得成效,單產超過150公斤的高產棉面積達到400萬畝,占總面積的15.6%。棉花產量270萬噸,增長8.4%,創歷史新高。現代畜牧業保持較快發展勢頭,肉類、牛奶產量分別增長6.9%和8%;細羊毛產量9萬噸,占全國的1/3強。林果業快速增長,全年新定植林果面積136.4萬畝,特色林果總面積達到1329萬畝,林果產量450萬噸,增長22.4%。設施農業和特色農產品基地加快建設,大棚蔬菜、山藥、石榴、棗、核桃、杏、木納格葡萄、小漿果等具有一定的規模。糧食直補、穩定農資價格等支農惠農政策得到落實。農村勞動力轉移邁出較大步伐,實現轉移就業130萬人次,是多年來轉移數量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年。

新型工業化取得重大進展。石油、天然氣、煤炭、有色礦產等優勢資源開發步伐加快。一批大企業、大集團紛紛進駐新疆,參與我區優勢資源開發,煤電煤化工產業已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探取得較大進展,開發進程加快,建設了鐵、銅、鎳、鋅冶煉、石材基地、鉀鹽開發等一批項目。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初具規模,番茄醬、葡萄酒、杏漿、彩棉制品等特色優勢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份額不斷擴大。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明顯成效,鋼鐵、機電、建材等行業市場競爭能力不斷提高。預計全區工業增加值1344億元,增長15%。主要產品產量中,原油2610萬噸,增長5.5%,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氣210億立方米,增長27.9%,產量居全國第一位;煤炭5000萬噸,增長10.7%;鋼材470萬噸,增長14.2%;水泥1470萬噸,增長10.1%;發電量422億千瓦時,增長18.2%。

服務業穩步發展。信息、社區服務、現代物流、商貿流通、房地產等服務業迅速發展,為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建成了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流通業結構調整、倉儲設施和畜牧業產業服務體系項目。旅游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完善,喀納斯、天池、吐魯番葡萄溝等5A級景區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17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05億元,分別增長27.8%和2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5億元,增長16.3%,超過預期目標3.8個百分點。

(三)投資建設成效顯著,經濟發展條件不斷改善

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落實國家補助我區基建投資112億元,是歷年來最多的。狠抓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落實,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著力加大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等薄弱環節的投資力度,保持了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較快增長。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0億元,增長18.1%,超過預期目標2.1個百分點。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投資510億元,超額完成年計劃490億元的目標。52個續建項目中,昌吉熱電廠二期擴建、全疆鄉鎮文化站建設、喀納斯機場、沙漠公路阿拉爾至和田段、新疆“民漢合校”工程、全疆電網聯網工程等11個全投項目全部投產;“十一五”優質棉基地建設、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工程、節水灌溉工程、大型國產化風電工程、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自治區城鄉抗震安居工程等15個項目單項或部分投產;其他項目按計劃順利實施。新開工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哈密機場、奎屯—北屯鐵路、南疆鐵路吐魯番—庫爾勒二線、北疆鐵路烏魯木齊—精河復線、烏準鐵路、哈密一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阜康火電廠一期工程、聯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萬噸聚甲醛、新疆中泰化學年產12萬噸聚氯乙烯及10萬噸燒堿項目二期工程、庫車縣銅場水庫、阿勒泰—布爾津段公路、有色集團新鑫礦業銅鎳礦有色鎳開采粗冶煉、國道314線庫爾勒至庫車高速公路等21個項目開工建設,超額完成年初開工建設18個項目的計劃目標。特別是開工建設了4條重大鐵路項目,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點項目新增生產能力主要有:節水灌溉30萬畝,生態封禁35萬畝,種子田7.5萬畝,高標準棉田2.5萬畝,4D級機場1個,4C級機場1個,二級公路430公里,318萬千伏安變電,220千伏線路1264公里,110千伏線路1029公里,發電裝機26.8萬千瓦,原油441萬噸,天然氣34.57億立方米,煤田滅火面積92萬平方米,天然氣氣化4.5萬戶。

(四)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已實施到位,“兩免一補”目標全面完成。國企改革步伐加快,引進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自治區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后頒布施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進一步得到落實,已有13個地州市建立了51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擔保金額60億元。糧食、棉花流通體制改革平穩推進,對國有主渠道收購小麥實行敞開收購直補政策;完成了106家棉花加工企業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投資體制改革繼續推進,企業投資備案、核準制進一步落實。資源性價格改革穩步推進,加強農村末級渠系維護費管理工作,完善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政策,提高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

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外貿進出口總額137.16億美元,增長50.7%,其中出口115.03億美元,增長61.1%。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一批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參與我區優勢資源開發和重點項目建設,取得良好成效。預計全年引進區外資金615.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5億美元,增長14.8%,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25億美元,增長20.2%。

(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實效,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三北”四期防護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全年完成“三北”四期工程造林257萬畝,增長26%。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實施了一批重點城市污水處理、集中供熱、天然氣應用、垃圾處理等環保設施項目,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68.5%,燃氣普及率9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20.4%。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水電、風電和光電裝機規模224.5萬千瓦(其中水電190萬千瓦)。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進展,萬元GDP能耗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為55.9萬噸和27.27萬噸,基本得到控制。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了11‰以內。

(六)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和諧建設邁出新步伐

加大對教育、衛生、文化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重點建設了一批事關民生的社會發展項目。“兩基”攻堅和鞏固提高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區已有92個縣市實現了“兩基”目標,“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9.8%,基本實現了國家確定的“兩基”攻堅目標。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3%、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升學率54%。“雙語”教學在全疆展開,少數民族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內地高中班和區內初中班招生規模都達到5000人,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占90%以上。完成10萬人的中職招生任務,增長52.4%。公共衛生體系逐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更加完善,基層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各類傳染病、地方病防控力度加大,保障了各族群眾健康安全。公共文化體系進一步完善。“絲綢之路”(新疆段)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順利實施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新聞出版“東風工程”全面啟動。1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國務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治區又確定并公布了108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133個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民辦實事成效顯著。緊緊圍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房、水、路、氣、電”等設施建設,新建和加固改造城鄉抗震安居房44.3萬戶;解決了5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農村公路6700公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6.45萬戶;解決了2.1萬戶無電人口用電問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39萬中小學生享受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為228萬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21萬貧困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費補助;87個縣(市、區)實施了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覆蓋面近95%;40個縣級醫療機構、129所鄉鎮衛生院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所緩解。40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加強“西新工程”第四期第一階段前期準備工作。農村低保工作全面推開,已將129萬貧困農牧民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實施扶貧開發項目1216個,直接受益貧困戶達92萬人。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實效。全年新增城鎮就業41萬人,超過預期目標8萬人,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了有一人就業。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大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1萬、240.6萬、150.9萬、122萬和147萬人,分別比上年增加9.1萬、13.6萬、5.9萬、19.6萬和11.1萬人。實現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部分地州開始試點。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2萬人,發放4650萬元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生活補助。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水利、交通瓶頸制約還未得到有效緩解,山區控制性水利工程不足,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交通綜合網絡尚不完善,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連續兩年下降,去年冬麥播種面積沒有完成計劃目標,確保糧食穩定增產難度加大。三是農村二三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低,農民勞動技能不高,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不寬,農民穩定獲得非農收入長效機制尚未形成,加之農資價格不斷上漲,農業用工成本持續增加,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面臨較大困難。四是去年以來,受國內外市場價格傳導等多種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攀升,預計全年全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5.5%,是近十年來的最高漲幅,超過年初計劃控制目標。從今后走勢看,國內外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原油價格上漲對我區的影響仍然較大。五是近兩年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雖逐年加大,2006年我區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06%,年預計下降3%,但與下降4%左右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此外,上學難、看病貴,城鄉差距大,就業再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窄、標準低,“雙語”教師嚴重缺乏等民生領域的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對上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要立足長遠,著眼當前,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