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2 09:25:32
導語:污染防治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在州生態環境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縣委“135”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全縣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各項工作,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縣域環境質量持續良好,人民群眾環境幸福指數明顯提升。現將年度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認真執行《縣打贏藍天保衛戰等九個實施方案》,全面開展我縣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各項工作。(一)建立污染防治工作機制為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生省、州污染防治決策部署,我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及時調整了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組成人員(瀘委辦發〔2020〕43號),并成立了污染防治工作委員會,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主任,縣經濟信息商務合作局局長和生態環境局局長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分管領導為成員的組織機構。(二)大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為做好本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制定印發了《縣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度實施計劃》(瀘環委辦〔2020〕8號)、《縣重污染天氣環境應急預案》(瀘環委辦〔2020〕2號)。2020年1-11月,縣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率達100%,空氣質量優良率100%。2一是加強城區餐飲油煙治理。落實監管常態化,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檢查開展“查經營證照、查治理設施、查油煙排放”專項行動,責成燒烤攤點及賓館飯店安裝油煙凈油化設施,安裝率達100%。二是加強道路揚塵管控。加強渣土運輸車輛執法檢查,在公路干線設施檢查點位,對于未采取覆蓋的渣土運輸車輛進行處罰,并進行警告教育。目前已開展執法檢查16次,處罰車輛39輛。加大城區道路保潔力度,進行道路灑水降塵。加強對施工場所揚塵污染的監督執法,要求城市施工現場務必做到“六個100%”,對水泥企業實施堆場、料倉和傳送裝置密閉化改造,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三是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組織開展轄區鍋爐使用及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經排查,我縣境內無使用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情況,城市建成區范圍內無使用燃煤鍋爐的企業,城市建成區范圍以外有兩家企業使用1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小鍋爐,由于該兩戶企業所在地均未通管道天然氣,煤改電運行成本過高,已提出保留使用1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小鍋爐的申請。四是全面推進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已完成我縣轄區內7家在用加油站埋地油罐雙層罐更新改造,減少了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五是加強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強化“黃標車、老舊機動車”淘汰清理,強化機動車注冊登記工作,對未滿足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新購置機動車不予辦理注冊登記。截止目前,共注銷普通摩托車123輛。六是強化路面巡查管控工作。嚴厲查處已達到國家報廢標準機動車上路行駛的交通違法行為。截止目前,共對查獲的已達到報廢標準的各類車輛進行集中銷毀、解體共計14臺;其中大型貨車3臺,小型汽車11臺;對已達到報廢標準的各類車輛共計扣留81輛,其中摩托車75輛,小型汽車6臺。七是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監管工作。制定印發了《2020年縣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方案》,全面開展縣域內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截止目前,我縣已組織填報49輛,審核通過并發放環保登記號碼20輛,因信息錄入不全而退回重填29輛。八是加強油品質量監管工作。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銷售、儲存和使用不合格油品、車用尿素違法行為開展了專項檢查。在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中,針對加油站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整改和規范,確保了全縣成品油市場消費安全。2018年-2020年,共抽樣成品油、車用尿素15批次,未發現銷售不合格油品。九是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我縣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已更換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車18臺,其中2路公交5臺、4路公交5臺、8路公交8臺。十是嚴控煙花爆竹燃放。制定了《縣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禁限放的通知》,劃定煙花爆竹禁限放區域,嚴控煙花爆竹銷售審批,逐步減少煙花爆竹銷售點位,減輕煙花爆竹燃放導致的大氣污染。十一是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制定印發了《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將秸稈禁燒與森林草原防滅火結合起來、種養循環結合起來,推進秸稈“五化”利用,我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5%以上。十二是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大力推行“有山皆綠、重點補綠、身邊增綠”,深入開展大規模綠化國土行動,到2020年縣城建成區綠地率達46.8%,綠化覆蓋率達46.89%,人均公共綠地11.5平方米。十三是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整治。積極開展露天礦山整治工作,經排查整治,我縣涉及露天礦山四宗,其中兩宗的采礦權已向州自然資源局申請礦權注銷。(三)大力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深入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河長制等系列水污染防治相關工作。一是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監督管理。在完成前期縣城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問題排查和整改的基礎上,定期對轄區內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巡查,重點對保護區內發生的污水排放、垃圾傾倒、違規建筑等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排查,定期檢查維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隔離設施、界標、警示牌等設施,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安全及水質安全。二是定期開展水質監測。我縣委托第三方機構完成縣域內大渡河段2個出入境斷面(鴛鴦壩、大崗山)開展23項地表水水環境質量指標月監測;2個城市集中式水源地和11個鄉鎮集中式水源地水質季度監測;疫情期間應急監測工作。全縣流域斷面和水源地取水口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標準以上,達標率100%。三是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和安全信息公開。組織相關部門按月對水龍頭水質開展衛生檢測,監測結果表明,我縣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為100%。各部門根據職責每季度通過縣人民政府網站定期向社會公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出廠水和水龍頭水質監測信息和安全狀況。四是認真謀劃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編制《縣總河長制運行規則》《2020年縣全面深化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縣2020年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實施方案》《縣2020年度大渡河(段)“四張清單”》,召開河(湖)長制工作專題會,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按照機構改革部署,對全縣各級河(湖)長、聯絡員單位和城區段責任單位進行了調整。五是全力推進“四項行動”。強化大渡河垃圾監管,清理庫區垃圾1200余噸;有效制止挖采行為1起,并對當事人處以罰款1萬元;處理向大渡河河道內傾倒建筑垃圾事件1起;截至目前,全縣縣級河長巡河223次,鄉鎮級河長巡河677次,村級河長巡河1400余次,共發現問題81條,整改完成81條。開展河道管理范圍劃定工作,按照《縣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方案》,正在對雨灑河、冷竹關溝、馬蜂溝、磨河溝、木角溝、灣東河開展河湖劃界工作。六是積極推進下泄生態流量整改工作。已組織22座水電站完成“一站一策”工作方案編制,并由水利、生態環境、發改等部門對“一站一策”進行了認定。督促所有電站與運營企業簽訂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監測合同,確保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達標。目前,我縣已全面完生態下泄流量在線監測監控設備安裝工作,確保最小下泄生態流量。七是加強環境執法檢查。加強對轄區內的污水排放檢(四)大力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印發并組織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縣工作方案〉2020年度實施計劃》(瀘環委辦〔2020〕3號),著力保護和改善土壤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和土壤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公眾健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年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不達標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一是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根據國家《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聘請第三方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完成了我縣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縣耕地類別劃分成果中優先保護類耕地74652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4.03%,安全利用類耕地4656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5.86%,嚴格管控類耕地88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0.11%,劃分成果經審定已報送至州級。二是加強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管控。配合州生態環境局和第三方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土壤監測采樣;完成對縣城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土壤環境監督性監測。制定印發《2020年縣土壤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工作方案》,嚴厲打擊涉土壤污染的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面推進土壤環境執法工作。三是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要求畜禽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專業戶、畜禽養殖散養戶根據養殖規模和污染防治需要,按照“兩分離、兩配套”的要求,建設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干糞堆積發酵、糞污及污水輸送利用設施,配套足量的土地消納糞污及污水。依據全國直聯直報系統和統計監測,我縣規模養殖場畜離糞污綜合利用率達100%;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四是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我縣制定了化肥農藥零增長實施方案和農藥化肥控制減量指導方案并下發各鄉鎮,采取物理防治取代化學防治的方式,2020年單位耕地面積化肥使用量為160kg/公頃,單位耕地農藥使用量為7.26kg/公頃,農藥化肥使用量在逐年減少。五是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及廢舊農膜回收處置。認真執行《關于切實抓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的實施方案》《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和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通知》,按照村收、鄉運、縣處理的原則對農藥廢棄包裝物、農膜進行回收。截止目前,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90%以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率達85%。(五)大力開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完成危險廢物年度申報登記工作。制定《州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2019年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及2020年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工作的通知》,組織完成48家產廢單位的危險廢物紙質申報登記和系統申報登記。其中:醫療廢物產生單位21家(縣級醫療機構4家,鄉鎮衛生院10家,個體診所7家),汽車維修單位18家,水電站等工業企業5家,加油站等其他產廢單位4家。二是完成2019年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統計與。三是完成2020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制定了《縣2020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并于10月20起,對篩選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進行了現場督查考核,本年度共抽查考核25家企業,其中,考核達標23家,基本達標2家,無不達標企業。產廢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為97.6%。四是開展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生態環境局聯合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經信局、縣市監局印發了《縣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組織召開了維修行業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處置工作推進會,重點傳達學習了新《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專項行動方案,鼓勵廢鉛蓄電池產生企業加強與州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單位合作,逐步提升正規渠道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理率。目前我縣已有5家涉及廢鉛蓄電池企業已與什邡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處置協議,15家維修企業簽訂不產生廢鉛蓄電池的承諾書。五是積極啟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制定印發了《縣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州生態環境局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專項整治目標、整治范圍、整治內容及整治時間安排和保障措施。及時召開了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動員部署大會。六是做好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監管工作。制定印發了《關于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應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預案的通知》,強化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做好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監管。七是加強危險廢物監管工作。組織產廢企業使用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嚴格執行電子轉移聯單,組織企業系統填報年度管理計劃和年報。加強日常環境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貯存、轉移、處置利用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實現危險廢物等管控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長效化。(六)開展2019年度環境統計業務填報完成8家企業排污數據統計填報審核。(七)完成總量減排目標任務2020年通過污水處理廠等重點工程完成cod減排量75.8噸,氨氮減排量12.9噸。比2019年新增削減量cod5.2噸,氨氮2.8噸。達到本年度州級下達的水污染物減排目標。(八)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國家、省、州統一部署,完成了我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報告、總結報告,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編制及資料歸檔。我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順利通過州級驗收。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門聯動效益不明顯。機構改革原因,涉及改革部門職能劃轉,導致一些工作脫節。加之,污染防治工作涉及發改、經信商務、公安、農牧、住建、綜合執法、交通、水利、市場監管、自然資源、林草、衛生健康、綜合執法等多部門,治理主體多,但少數部門認為污染防治是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對行業職責不清楚,污染防治工作還沒有形成有效合力。二是污染防治工作人員少,生態環境執法力量弱。因機構改革和環保垂改,生態環境部門職責增加,但我縣生態環境部門現有人員均為混崗使用,無專職執法人員,執法常態化工作開展非常困難。各部門專職污染防治工作人員少,工作開展慢。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污染防治。繼續精心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八大戰役”。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建筑施工、噪音、粉塵、油煙等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全面落實河長制、土壤污染防治省州工作計劃及年度任務。確保pm2.5年均濃度小于19.7微克每立方米,全年優良天數達99.7%;流域地表水水質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到目標規定。(二)從嚴執法監管,全力維護公眾環境權益。加強對道路交通、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水電開發等行業的環境執法檢查。堅持重典治亂、鐵腕治污,以打擊惡意違法排污和造假行為、督促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為重點,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推動形成環保守法的新常態。加強“兩法”銜接,強化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司法部門的配合,聯手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三)加強領導,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嚴格落實政府領導責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要求,落實目標責任制,分解任務,壓實責任。定期研究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和困難,支持建立健全鄉鎮專兼職環保工作人員。嚴格落實部門的監管責任。縣級部門按照《省環境保護職責分工方案》要求,切實擔起部門環境監管責任,牢固樹立“環境保護一盤棋”思想,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嚴格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原則,嚴格落實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加大環保投入,加快污染減排項目建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不斷提高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
- 上一篇:《民航配載與平衡》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 下一篇:環境執法稽查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