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11 12:15:00
導語:政府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是“**"計劃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全面完成“**”的各項任務,是“***"計劃順利開局的關鍵。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四屆七次全委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改革力度,加快開放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統籌城鄉經濟,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市30周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133億元,增長35%;財政收入16.1億元,增長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增長21.8%;農區居民人均純收入4860元,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增長1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目標,要突出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一)全面提升工業化水平,建設大型氯堿煤焦化工和特色冶金工業基地。
依托工業園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扶持壯大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等四大產業集群,逐步把我市打造成自治區的氯堿煤焦化工和特色冶金基地。繼續保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確保總投資454億元的40個自治區級、22個市級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力爭當年完成投資65億元。突出抓好電源點項目建設,海電三期、蒙華泰熱電二期等在建項目年內建成投產,新增電力裝機容量151萬千瓦,同時力爭再開工一批新的項目。積極支持總投資3.1億元的輸變電工程建設。促進煤化工業發展,加快神華集團總投資52億元的發電、焦化、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建設駱駝山煤田開發項目。大力發展氯堿工業,重點抓好海吉公司、黃化公司、海化公司等氯堿擴建項目。努力延長電石、氯堿化工產業鏈,開工建設一批雙氰胺、石灰氮、醋酸乙烯等下游產品項目。大力發展以工業硅為支撐,以有機硅、無機硅為主的硅化工產業,重點抓好金宇硅業10萬噸工業硅、多晶硅電公司1000噸多晶硅項目。加快高檔建材發展步伐,支持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項目,推進鍍膜高檔玻璃生產線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產品生產規模。積極爭取包鋼200萬噸特種鋼項目落戶我市。
認真開展資源勘探工作,摸清家底,做好優勢資源的開發規劃。保護性開采煤炭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率。限制原煤外運,實現就地轉化增值。大力支持東烏鐵路和策克口岸到烏海的鐵路支線建設,促進資源接續和合理利用。選擇重點企業,積極開展清潔生產試點工作。加大煤氣利用力度,積極做好天然氣入城利用準備工作,推進矸石發電、中水回用、電石渣漿和垃圾綜合利用,實現廢棄物的減排和循環生產,逐步構建資源節約型經濟體系。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高標準完成我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爭取進入國家循環經濟發展試點城市。
繼續做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園區功能布局,發揮工業園區的集聚和輻射效應。運用市場手段,鼓勵發展自備電廠,推進現有高載能企業聯合重組,促進老園區、新電源、專用網一體化發展,擴大生產規模,抵御市場風險。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替代產業,以科技型企業、重點行業技術進步為支撐,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快人工影響天氣、中蒙制藥、特種氧化鋁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培養一批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控,強化調節手段,抓好煤電運和資金等生產要素的綜合協調,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優勢產業實行政策傾斜。加強供需有效銜接,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難,努力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構建“小三角”區域服務中心。
堅持把第三產業擺到與工業經濟同等重要的位置,強化措施,加快發展。編制商業網點規劃,整合商貿、餐飲等傳統商業資源,抓好業態調整,發展特色經營,繁榮商業經濟。大力發展運輸業,重點發展物流業,建設工業品批發倉儲物流中心。抓好新天地市場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市場,扶持發展一批輻射力強的專業市場。加快汽車交易市場建設,盡快形成汽車貿易、修配、清洗服務的集中經營。大力引進國內外名牌連鎖店,以優勢企業為龍頭,推進集團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經營,帶動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加快旅游設施建設,借助加入“西北風情"旅游聯合會的機遇,整合我市與周邊的旅游資源,利用飛機場通航、高速公路通車形成的立體交通優勢,發展過境旅游,努力擴大旅游收入。以建設“數字烏海"為目標,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提高全社會信息化水平。大力改進金融服務,加快組建城市商業銀行。規范和引導中介組織,為區域企業提供用工、科技、產品營銷等方面的服務。建立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家政、托幼、幫困、助殘等社區服務。合理擴充城市人口,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戶籍政策,吸引有一定技能并在我市購買了商品住宅的外來人員落戶我市。貫徹落實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和社會環境,力爭在短期內將我市建成“小三角”區域服務中心,形成具有較強輻射力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
(三)加快發展生態高效特色農業,逐步提高農區居民收入水平。以現代工業思維謀劃農業經濟,努力實現農業增效和農區居民增收。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落實各項政策補貼,強化支農貸款協調工作,切實解決好農業發展資金問題。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特色種植業,增加具有比較優勢的經濟作物和優質飼草料種植面積,擴大養殖總量,推進養殖業品種改良,提高養殖業在第一產業中的比重。以葡萄、蔬菜、乳肉三個主導產業,沙產業、草產業兩個特色產業為依托,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著力提高產業化基地的生產能力,提升經營層次。加強基層動物防疫檢疫體系建設,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疫情。加快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把科技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新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面積1萬畝;新增葡萄種植面積3000畝;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瓜果,按照農區居民戶均1畝保護地的發展方向,年內要力爭新增保護地面積600畝。加強以水利為中心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加快農畜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放手發展經濟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業組織化和社會化程度。
(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
開展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濱河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大重點區域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力度。重點區域規劃和重點工程設計方案實行全國范圍公開招標。進一步加大國債資金爭取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丹拉高速公路烏海段年內建成通車,力爭完成城區與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和運煤大通道建設,全力抓好國道110線烏海段改造工程。加快重點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加大城區道路改造力度,開工建設烏達五虎山公鐵立交橋。繼續實施給排水改造工程,加快垃圾綜合處理廠、烏達污水處理廠建設,實現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繼續推進泄洪溝改造工程。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在加大城鄉建設和改造的同時,要切實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做好小街小巷硬化,搞好環境衛生,積極實施亮化、美化工程,綜合整治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堅持以新城區開發帶動舊城區改造,以舊城區改造促進新城區開發。繼續加大拆遷改造力度,重點抓好中心城區集中連片開發,同步推進烏達、海南城區改造。以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開發商改造“拆遷死角”,明顯改善舊城區居住環境。啟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引導礦區和農區人口向城區集中。力爭新建建筑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加快開發濱河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濱河大道。開工建設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黨校和電大綜合樓、市科技館、市圖書館等重點工程,為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動場所。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通過重點項目拉動濱河新區的開發建設,爭取在3-5年內,把濱河新區建成集文化教育、旅游觀光、商貿服務和行政商務為一體的新城區。
強化經營城市理念。實行嚴格的土地政策,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做好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和土地收儲工作,增加出讓效益,補充城市建設資金。發揮城市投融資公司的作用,積極爭取開發銀行和商業銀行貸款,籌集更多的資金投向城市建設。規范特許經營,通過公開招投標、產權轉讓、使用權出讓等途徑,推進市政公共事業市場化進程。
(五)全力推進改革開放,增強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
堅持以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完成烏達發電公司轉制,做好一通公司政策性破產重組工作,認真處置改制重組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指導有條件的企業做好上市準備工作。繼續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不斷縮小城鄉差別。按照政事、事企分開原則,強化公益性職能,分離經營性職能,積極穩妥的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有序對事業單位進行整合撤并,實行全員聘用制度,合理進行人力資源整合。推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充分體現多勞多酬。深入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推行財政綜合預算,實施財政資金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庫建設,論證儲備一批具有支撐作用的大項目,儲備一批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中小項目,以項目吸引投資。有目標地組織參加境內外招商引資活動,爭取利用發達地區的民間資本,積極與大企業、大集團合作,著力開展重點項目招商。積極進行專題招商,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大、聚集度高、帶動作用強的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區域合作,以寧蒙陜甘毗鄰地區經濟聯合會在我市召開為契機,積極與西部城市、“小三角"區域建立協作機制,在產業對接、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提高服務水平,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增強招商引資的吸納力。注重提高招商引資實際效果,抓好大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提高項目履約率。力爭利用外資1500萬美元,引進國內到位資金45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600萬美元,其中出口1100萬美元。
(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綠洲型工業城市建設。
加大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力度,開工建設千里山水庫,加強黃河堤防建設及險工段治理。加快國家各項林業工程建設,推進抗旱沙生灌木林業基地建設,完成人工造林、圍欄封育10萬畝,提高生態治理水平。動員全社會力量抓好綠化工作,繼續抓好城市防護林帶、公路綠化林帶、工業園區綠化林帶、植物園和東山生態林建設,開工建設青少年生態園一期工程。鞏固禁牧成果,發揮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效應。
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新建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限期完成已開工企業環保設施的達標驗收,按照國家對晉陜寧蒙四省區硅鐵、電石、焦化行業清理整頓的要求,繼續加強工業園區環境綜合治理,限期關停取締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積極引進先進治理技術,重點做好硅鐵、電石、焦化三個行業的“三廢”治理工作,以我市工業污染源治理的有效成果,推動區域的污染治理,改善環境質量。繼續采取有效措施,鞏固“跨世紀藍天計劃”成果,城區大氣質量要有明顯改善。
(七)關心群眾生活,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高度重視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繼續抓好政策落實,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重點幫助困難群體實現再就業。建立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平臺,逐步形成再就業援助制度化。大力開展職業培訓,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加大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力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切實解決拖欠企業職工和農民工工資問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制度,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依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規范低保工作,逐步提高補助標準。加快福利事業社會化,加強優撫工作。增加行政事業單位崗位津貼,增加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嚴格執行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有效益的企業要適度提高職工工資;實行開發式扶貧,切實改善農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引導農區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政府工作要更加貼近人民生活,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從今年開始,為義務教育階段農區學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繳雜費,并對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保障所有中小學生都能接受充分的義務教育;取消外來人口子女入學借讀費,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啟動新型農區合作醫療制度,避免農區居民因病返貧;全力推進熱網二期工程建設,提高城區供暖質量;開工建設一批廉租房和農民工公寓,改善低收入群眾居住條件;合理規劃建設公交線路和樞紐站點,方便群眾出行;規范物業管理,為社區居民提供滿意的服務;加大市區兩級財政投入,多方籌集社會資金,基本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如廁難問題。關注弱勢群體,完善特困救助機制,用好“市長助學基金"。
妥善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注重競爭與效率,促進公平與正義,進一步激發社會各方面的創造力。切實加強信訪工作,落實新的信訪條例,依法規范信訪秩序,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大力推進“平安烏海"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提高全社會的治安防控能力,加大對治安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力度,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八)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與中科院蘭州分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進產學研聯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一批關鍵性技術的引進開發,提升優勢支柱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繼續實施人才資源開發工程,落實加快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的政策措施,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提高企業的自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盡快完成職業技術學院和職業技術學校的整合組建工作,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完成烏海學院建設一期工程,配套基本設施,擴大辦學規模。扎實推進基礎教育改革,鞏固提高“兩基"達標成果,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結構,努力改善辦學條件,重點解決好班模過大問題。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推進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建設,逐步實現基礎教育資源共享。創新管理機制,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積極發展體育事業,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充分利用現有體育設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圍繞自治區文化大區建設,運用市場化手段繁榮文化事業,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加快“書法城”建設,加強文物保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和傳播質量,建成廣電中心并投入使用。優化配置衛生資源,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加強兒童計劃免疫和傳染病防治工作。擴大衛生協作交流成果,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合理整合衛生資源,建成市傳染病醫院,開工建設市人民醫院手術樓,提高醫療救治能力,方便人民群眾就醫。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爭創全國衛生城。切實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重視老年人工作,依法保障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做好國防、民族、宗教、氣象、雙擁、人防、消防、檔案史志、地震監測等各項工作。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繼續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團結、奉獻、創業、爭先”的烏海精神,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提高市民文明水平。提倡移風易俗,文明婚喪嫁娶,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特別是做好大學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增強信用意識,以企業為重點,加強信用建設,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打造“誠信烏海"。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水平。推進村鎮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繼續抓好“示范社區”建設,推進“八進社區"工作,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執政能力
面對烏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新要求,加快職能轉變,強化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提高行政效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是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駕馭市場經濟能力。
更多地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活動。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服務機制,逐步形成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支持體系。做好宏觀經濟預測,準確把握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適時調整產業政策,建立科學的市場準入制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高質量地編制完成我市“***"規劃及配套的專項規劃。組織專門力量,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深入研究地區發展戰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為烏海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營造促進各種市場主體健康發展和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合理劃分事權,充分調動市區兩級的積極性,增強市級機構規劃指導、協調監督功能,強化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的能力,集中力量辦大事,具體管理事務主要由區級政府承擔。
二是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府,提高科學民主決策能力。
加強各級領導干部理論政策學習和新知識培訓,努力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水平。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逐步建立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行政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建立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制度。對重大及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要廣泛征詢意見,集中民智,充分發揮政府專家顧問組的智囊作用;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實行聽證和公示制度,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擴大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
三是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堅決貫徹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堅持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聽取市政協及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推進依法治市,努力完成“四五"普法目標任務,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加強對行政審批行為的監督和后續管理,使行政審批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依法實施行政許可,更新政府行政理念,規范行政行為,把依法行政貫穿于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合法行政、程序規范、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和責任追究制,促進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切實履行職責。
四是努力建設責任政府,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針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各類突發事件,認真做好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有效應對的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和救援組織網絡,做好搶險物資儲備,加強培訓與演練,增強反應和處理能力,做到信息準確、預警及時、資源整合有力、指揮處置高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強化監督檢查,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從被動防范向源頭管理轉變,重點加強煤礦和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的安全生產。完善食品、藥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努力打造“食品、藥品放心城市"。
五是努力建設廉潔政府,提高為民服務能力。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認真解決行政機關及公務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及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使人民政府始終成為人民利益的忠實維護者。堅持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盡心竭力地謀劃發展。堅持求真務實,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力戒浮躁和推諉扯皮,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調查研究和為民辦實事上。逐步建立教育、預防和懲治相結合的反腐敗工作體系,加強對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出讓、政府采購、產權交易等工作的監督,逐步推行公務消費制度改革和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嚴格執行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和收入申報制度,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充分發揮行政監察等職能部門的作用,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牢記“兩個務必”,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各位代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任務非常艱巨,責任十分重大,讓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勵精圖治、扎實苦干,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為實現我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