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強省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24 08:44:00

導語:港航強省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港航強省工作計劃

(一)發展思路

貫徹省委省政府港航強省,加快寧波—**港口一體化的戰略部署,在海洋經濟強省建設中打頭陣。要把**港域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能源物資儲運中轉基地和長三角重要的對外貿易物流基地;要加快建設步伐,不斷提高基礎配套、綜合管理和綜合服務水平,盡快形成集疏運一體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港口物流服務體系;要引導航運企業向規模化、特色化、集約化發展,打造與現代化國際大港相適應的海運強市。

(二)發展目標

到2011年,力爭**港域貨物吞吐量達到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0萬TEU;全市社會船舶擁有量達到500萬載重噸,國內沿海運輸船舶運力保有量達到350萬載重噸。

(三)發展重點

圍繞上述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結合大橋經濟時代到來后,**港域發展優勢得到深層激發的良好機遇,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將著力構建三大體系:

1.營筑S型物流框架,構建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港口發展和經營體系。

以寧波-**港總體規劃為龍頭,進一步細化港口發展規劃,以效益為中心,從適應未來發展的角度重新審視港口的發展布局。突出**港域的區位優勢和港口條件優勢,在港口功能定位、實現路徑等方面進行全面謀劃和調整,把港口建設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和完善一個功能健全、布局合理、接軌長三角的港口發展和經營體系。

從產業布局的地理位置來看,S型分布框架效率高、帶動性強,非常適合我市島嶼眾多、港區分散的特點。**港域現有定海、老塘山、金塘、馬岙、沈家門、六橫、高亭、衢山、泗礁、洋山、綠華等十一個港區,恰好呈現S型地理分布特點。目前,各港區開發建設加快,從大小洋山、馬跡山、衢山、定海本島、金塘島至六橫,由北到南,基本呈現以兩頭集裝箱、中間散貨和化工品為主的S型港口物流框架。

大橋貫通以后,**港域發展港口物流的條件更加優越,依照《**市現代港口物流業發展規劃》,要精心規劃,推進港區協調發展,促進各港區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協調發展,增強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力。尤其對大橋直接輻射的本島、金塘等岸線,重點規劃集裝箱、化工品及臨港工業配套泊位,利用良好的集疏運條件,發展產業連帶性強、附加值高的港口和臨港工業項目,建立島帶型的臨港產業格局,形成富有**港域特色的有效發展模式。在規劃開發的港口物流重點區域內,重點建設好五大類港口物流中心,分別是:洋山、金塘、六橫港區,建設為長三角及更廣闊腹地服務的集裝箱物流中心;岙山、冊子、外釣港區,建設為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等腹地服務的石油、天然氣中轉儲運物流和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中心;馬跡山、衢山港區、六橫涼潭作業區,建設為長三角和長江沿線服務的礦砂中轉配送物流中心;六橫雙塘作業區,建設為華東沿海電廠服務的煤炭加工配送物流中心;以馬岙港區為主,建設化工及大宗散貨中轉物流中心。發展物流業是帶動地方經濟的一個重要途徑,要把目標定位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長三角國際物流樞紐,增強**港域發展的輻射力。

目前,包括**岙山國家石油儲備、六橫煤電一體化和世紀太平洋液體化工中轉基地等19個項目,已列為我市今后五年重點建設港口項目與重點建設預備項目,預計項目投資總和達248億元人民幣。要大力推進這些港口項目建設,促進港口物流加快發展。

2.提升品質,構建一個依托港口、規模效益型的航運體系。

結合大橋經濟帶來的產業集聚、人文集聚、資本集聚和信息集聚等發展機遇,以港口發展為依托,構建一個大型化、集約化、專業化的規模效益型航運體系,努力打造航運集聚區。

大力培植航運“龍頭”企業。堅持量質并舉,重點扶持運力規模大、資產質量好、貨源穩定的航運企業,形成行業“龍頭”。力爭在今后五年內,培植1-2家運力規模超過50萬載重噸的航運“龍頭”企業,培植2-3家運力規模超過20萬載重噸的航運“骨干”企業,以此提高我市航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帶動**航運業整體發展。同時,密切關注和支持有條件的航運企業上市,提升我市航運業的發展品質。

主動應對競爭,加快運力結構調整。從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家對能源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大型散貨船主要以煤炭、礦砂、糧食等大宗散貨為主要貨源,其市場生存空間更大。同時,隨著大橋貫通以后,**港域有條件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航運業要為完善航運中心的服務體系服務。因此,要引導發展2萬載重噸以上的國內大噸位散貨船舶。同時,根據今后我國化工產業的發展態勢,以及我市發展化工品運輸的市場基礎,要著力發展5000載重噸以上的化工品運輸船舶。另外,加快淘汰老舊船舶,提高運輸船舶質量也是運力發展的方向。

港航聯動,不斷加大市場拓展力度。近年來,隨著**港口的快速發展,給**航運企業更多地參與本港貨運市場的競爭帶來了契機。要研究探索依托**的港口優勢,發展壯大我市航運業的有效機制。2006**港域貨物吞吐量達1.14億噸,由本市船舶完成的二程貨物運輸量不到1000萬噸,占二程貨物運輸量的25%左右,本港貨源拓展空間較大。因此,要積極探索港航聯動模式。一是在涉港項目業主與航運企業之間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引進與航運業相關項目的同時,及時將有關信息向航運企業,并且能與項目業主達成協議,保留一定的貨源份額讓**的航運企業承運,為我市的航運企業構筑一塊相對穩定的市場;二是鼓勵航運企業參與項目投資,與項目業主形成更牢固的利益關系;三是在爭取更多的貨源份額的同時,鼓勵項目業主的船隊落戶**。

同時,繼續加大對國內外航運市場的拓展力度,國內重點拓展煤炭、礦砂等大宗散貨運輸市場,國際重點拓展煤炭、礦砂、木材、集裝箱等一程運輸市場,建立點穩、線長、面廣且具有較強市場滲透力的、擁有較高抗風險力的航運網絡。要繼續重視對工程船市場的拓展力度。

3.適度超前,構建一個暢通完善的基礎配套保障體系。

按照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利用沿海深水航道、錨地天然優良資源,加快對大型深水泊位碼頭的建設速度,國際海運船舶也呈現超大型化、專業化趨勢,為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港口品位,增加港口競爭能力,必須加大投入,消除港口基礎配套的瓶頸制約。以適度超前為原則,構建一個配套完善、暢通、高效的基礎保障體系。

加快港域內航道、錨地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完成蝦峙門外航道和馬岙、高亭港區公共航道的疏浚整治工程,并維護使用好。加快建設與各港區相配套的港外錨地和港內錨地,推進**港佛渡錨地、普陀山外錨地等工程的開發建設。

提升港航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隨著**港口業的高速發展,作為港口主導產業和大型修造船生產運行最為重要的配套服務,包括港口引航、拖輪助泊、外輪、理貨計量、裝卸和海運等服務,由于其中某些服務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能力提高慢,且在港口運行中不能以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等因素,因此必須適度超前配置,避免港口資源浪費和滯后配置對港口業發展的制約。同時,要引導建立金融、保險、交易、運輸等相關服務產業,擴展相關聯各產業的參與度。

建立信息化管理運行機制。增加硬件設施,搭建信息平臺,逐步提高港口管理現代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水平是決定沿海港口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要利用GPS、EDI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港航指揮中心建設,不斷提高港口作業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加強與管理、生產、貿易、金融、口岸等部門的聯網。實現貨物的實時跟蹤查詢,監控貨物的運輸安全,提高貨物的通關和裝卸、堆場作業效率,與航運、海關等部門的無縫配合,使港口真正成為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網絡安全、高效的的綜合節點和中轉樞紐。

完善港口多種運輸方式,使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大橋貫通后,**港域在傳統水水中轉模式上,增加了陸上運輸新模式,成了名副其實的海陸運輸的節點。要加強各港區島際集疏運網絡建設,把各種運輸方式整體納入半島化城市建設,與長江三角洲區域集疏運系統接軌。既要適應海上運輸的發展要求,提高我市在國際、國內航運市場的競爭力,又要適應日益完善的綜合運輸體系的要求,建成各種運輸方式交匯的高效集散中心和功能強大的綜合性樞紐,憑借大橋飛架,進一步提高港口的輻射能力。

目前,包括蝦峙門航道、馬岙港區航道、佛渡錨地、六大港作船基地、引航基地等共11項建設工程,列入我市“十一五”期間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投資近9億元。這些項目的建成,將使港口基礎設施薄弱的瓶頸得以有效破解,為今后近10年內**港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配套支撐,要確保資金到位,按期建成投入使用。

(四)主要措施

1.統籌規劃利用港口資源,增強港域發展的后續力。港口資源是發展的核心資源,也是**發展中最有競爭力、最有潛力的資源。**港域已建設使用和正在開發建設的深水岸線已將近過半,深水岸線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如何保護利用、科學開發已迫在眉睫。

必須統籌規劃,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完善配套”,認真貫徹落實《**市港口岸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由市港口資源管理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決定港口開發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和問題。對已經列入省及市港口規劃、制定港口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岸段和標明陸域控制坐標點的野鴨山岸線、岙山岸線和馬岙岸線等11段岸線,列為全市重點調控管理岸線。

要讓港口資源優勢發揮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要按照先進港口物流基地的建設要求,充分考慮碼頭作業區、物流區、商貿區、生活區所需岸線和土地的匹配。特別是作為港口發展重要戰略要地的金塘、六橫、衢山等地,更要為未來發展留足岸線、土地等空間;切實加強對開發前景良好而近期又暫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岸線等資源的規劃與控制;要加大通過前期開發改造和整治,優化港口資源條件的力度;要引導和安排工業和倉儲設施向陸域縱深發展,控制工業企業和貨主單位占用岸線資源;注重公用碼頭建設布局,增強政府對港航經濟發展的主導能力。

2.積極推行多元化投入體制,掌握發展競爭主動權。一是積極引進中外一流碼頭運營商投資建設港口;二是探索地主港融資模式,選取機動靈活的經營策略和方式,最大效益地發揮土地和岸線等稀缺資源在融資方面的開發利用價值;三是大力培育核心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做大做強港務集團這一“龍頭”企業,打造政府控制的港口開發運營的核心實體;四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港航業發展在貸款上的支持,建立航運企業金融信用擔保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港航企業爭取上市。

3.健全和拓展港航管理機制。一是加強行業管理與服務的研究,堅持宣傳教育和執法監督并舉,確保各項港航法規的貫徹落實,營造富有秩序和活力的港航發展環境和經營市場;二是加強日常執法管理力度。根據港域各港區發展實際需要,適時調整港航管理檢查站點布局,提高管理的覆蓋面和實效性;三是突出行業安全管理。建立完善港口應急體系,強化對重點水域、重點環節的安全監控,完善“四預案一體系”(即《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港口預防自然災害預案》、《港口環境事故應急預案》、《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起一支反應敏捷、具有專業水平的港口應急事故處理隊伍;四是提高行業管理效能。

4.加強港航人才隊伍和作風建設。一是加快戰略研究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本土人才培養和借腦引智、引進柔性人才,建立港口發展戰略專家庫,提升我市港口研究開發水平;二是加快實用技術人才培養,依托現有科教平臺,培育一支包括引航、報關、船代、貨代、計量等門類齊全的現代物流人才隊伍;三是加強港航隊伍的精神文明建設。繼續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行風效能建設,以普陀山客運站、市辦證中心港航窗口為優秀典型,進一步推進文明單位、文明站點(窗口)的創建活動,推動港航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富有活力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