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時間:2022-02-26 03:18:00

導語: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體育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標志。加快體育事業的發展,對于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6年到2010年,是我區區按照北京市總體規劃,全面落實“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綠色國際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時期,也是籌備和承辦2008年奧運會比賽項目,實施“辦好新奧運,建設新我區”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北京奧運比賽項目承辦地的我區人民,其體育熱情,參與意識,健身需求,將日趨高漲。為加快我區體育事業的發展,服從服務于我區這一重要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娛樂需求,出色完成北京奧運會比賽項目承辦任務,特制定本規劃。

一、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一)我區體育事業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我區體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群眾體育蓬勃發展,體育人口逐年遞增,2004年體育人口達到62%,人民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區、鎮、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場地建設及健身設施有了明顯改善;競技體育水平穩步提高,競技體育成績保持京郊前列,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和業訓工作形成梯隊結構,舉重、柔道、田徑等優勢項目,成績顯著;體育產業發展較快,趨于區域化、規模化,2004年體育產業生產總值達到3.2億元,已經成為我區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體育事業的發展,對于增強國民身體素質,振奮地區精神,促進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必須看到,我區體育事業的規模還不大,總體水平還不高,與城八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競技體育后備力量不足,高水平尖子人才較少,優勢體育項目偏少,弱勢項目亟待提高;群眾體育發展不平衡,農村體育仍是一個薄弱環節,體育設施尤其是群眾健身設施還比較落后;體育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有形及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不夠理想;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同正在建立并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適應。

(二)我區體育事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06年至2010年,我區體育事業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遇和挑戰。

我區處于北京市整體規劃中的東部發展帶,我區將成為“十一五時期北京市重點建設的衛星城,其區位優勢與資源優勢無疑將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今后五年,我區將全面推進并實現“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綠色國際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我區經濟將進入新的快速增長階段。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將刺激體育需求的增長,體育消費占生活消費的比重將逐年增加。

“十一五”時期,我區將全面推進新城總體規劃,必將加快我區重大體育設施的建設步伐,大大提升我區體育基礎設施的總體水平,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和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創造更為優越的條件和環境。

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我區贏得了北京奧運會水上項目比賽承辦權,使我區體育進入以籌辦奧運會比賽項目為主要內容和特色的發展機遇期,為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產業的繁榮發展,為激發人民群眾的熱情和激勵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契機。

但是,機遇總是與挑戰派生并存的,機遇的來臨預示著更為艱巨的任務和責任歷史地賦予了我們。我們要認清形勢,增強緊迫感,緊緊抓住和利用好這一發展機遇,確立科學的發展觀,以超常的膽略和付出,加快我區體育事業的發展,為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我區成功地承辦奧運會比賽項目,為造福人民群眾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二、指導方針與基本思路

(一)指導方針

“十一五”時期我區區體育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為出發點,推動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努力開創我區區體育工作的新局面。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抓住歷史機遇,實現我區體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立腳點,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我區區人民健康素質作為我區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任務。

——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努力探索群眾體育的發展規律和競技體育的發展規律,全面提高我區體育的整體水平。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積極推進我區區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和機制轉變,塑造服務型政府。積極培育體育社團,加速推進體育的社會化、主業化、產業化進程。

——堅持我區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堅持體育與我區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堅持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協調發展,體育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發展。

——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體,保障體育事業健康有序地運行。

——堅持科技興體、人才為本的方針,加大體育科技投入和科研力度,提高體育工作者科技素質,提升我區區體育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基本思路

“十一五”時期我區區體育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深化體制改革與創新,創建一個平臺,發展三條主線,開拓五個層面。

深化體制改革與創新: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加快我區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創建服務型政府。培育以我區區體育總會為核心的體育社團管理體系,推進體育的社會化和市場化進程。

創建一個平臺: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充分發揮體育局的政府職能作用,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整合各方面資源,搭建體育事業發展的有機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吸引各方力量投資,、開發、經營,形成良好的互惠互利、有機發展的協作關系,并使發展平臺由小到大健康發展。

發展三條主線:一條是以奧運會的籌辦為主線,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我區競技體育發展基礎,推進我區競技體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二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健全面向大眾的“親民、便民、利民”的體育服務體系,推動我區全民健身運動向深層次發展。三是以我區構建“產業富區”,促進我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戰略為主線,以體育健身娛樂業和體育競賽表演業為主導產業,以發展我區特色體育旅游產業為目標,構建符合現代產業發展及現代體育發展規律的,特征門類齊全、結構與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服務周到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促進我區體育產業向高級化方向發展。

開拓五個層面:一是以打造我區體育品牌、創建體育健身娛樂精品區為核心的體育產業發展面。二是以構建奧運會場館為最高層次,綜合性體育中心為中間層次,城鎮社區的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為基礎層次的相互協調、網狀幅射延伸的體育場館結構為目標的體育場館設施發展面。三是以推進四條渠道的業余訓練網絡建設為基礎,為北京市和國家輸送更多更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為目標,構建我區競技體育發展面。四是以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完善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為重點,構建我區群眾體育發展面。五是以調整體育人才結構,加大人才培養為主線,采取資源整合、內引外聯、強強聯手措施,形成體育人才供需鏈,構筑體育人才培養和體育科技發展面。

三、“十一五”時期我區區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群眾體育

(一)奮斗目標

全社會體育意識普遍增強,群眾體育蓬勃開展,健康向上的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活動成為全區人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體育參有率有較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全區體育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66%以上。全區人民的體質明顯改善,成年人體質測定合格率超過80%,青少年體質明顯增強。群眾體育社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社會體育組織網絡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二)任務和措施

群眾體育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是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后五年體育工作的中心任務是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努力構建“政府管理、協會組織、社會興辦、全民參與、市民自治”的多元化、規范化、社會化的全民健身管理、服務、監測體系和運行機制,實現群眾體育的普及化、科學化、生活化。

1、健全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完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建立完善的區、鎮(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居委會)三級社會化群體網絡和管理體系。區、鎮(辦事處)、村委會(居委會)全部建立體育組織。楊鎮、北小營、李橋三個鎮申報全國體育先進鄉鎮成功,實現我區50%的鎮被命名為全國體育先進鄉鎮。繼勝利街道辦事處之后,光明街道辦事處達到北京市體育先進社區標準。

——推進工會、共青團、婦聯組成的社會團體管理網絡建設。充分發揮社團作用,開展好相應人群的群體活動。區工會組織的每四年一屆的職工運動會,反響很大,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健身熱情,共青團、婦聯也要創新思路、開展獨具特色、形成傳統的健身活動。

——加強區體育總會和各個協會組成的體育社團管理網絡建設。充分發揮體育總會和各級各類體育協會在群眾體育活動中的橋梁、紐帶和組織作用,逐步實現由現實體育局主辦賽事過渡到體育局監管下的各協會自行組織賽事,有步驟地推進各級單項體育協會的實體化進程,形成社會辦體育的格局。

——鼓勵和支持鄉村、社區、公園、廣場等地群眾自發形成的晨晚練健身站,并納入社會管理范圍。要積極引導在全民健身晨晚練輔導站的基礎上創建一批社區群眾體育俱樂部,勝利、光明街道辦事處先行試點,市體育局將給予政策扶持。

2、加快群眾健身場地建設,方便群眾就地就近參加體育活動。

——加快鎮、村體育中心和文體活動站建設。2010年,80%的鎮建有體育中心,85%的行政村建有文體活動站。鎮級體育中心要達到2500平方米以上,村級文體活動站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

——加快“全民健身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北京市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分配的“全民健身工程”的數量,增加區、鎮、村三級投入,科學地進行安排,2010年實現100%的鄉鎮、行政村、街道和社區委員會建有全民健身工程。

——精心設計和建設一批風格多樣、布局合理的群眾健身場地和設施,推進體育設施建設與社區建設、環境建設、園林建設相融合。“十一五”時期新建居住區要按照北京市政府有關體育設施建設的規定,落實健身場地,保證人均0.3平方米,其場地工程與居住區工程同時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使用。“十五”期間居住區體育設施未完成上述標準的,要在“十一五”時期完成建設指標。鄉鎮、行政村新建廣場、公園,要配套建設健身場地設施。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及工業開發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滿足職工健身需求,創建良好的健身場所。

——逐步改造和不斷完善全區中學、小學、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成為北京市教育系統體育設施整體水平一流的典范。加強我區中小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的統籌協調工作,有條件的學校在確保群眾健身安全的情況下,寒暑假、公休日對外開放,使學校設施資源在推動全民健身活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3、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促進全民健身運動廣泛深入地向前發展。

——堅持開展我區區每年一次“全民健身宣傳周”、兩年一次“全民健身體育節”活動。堅持改革創新,突出我區特色,內容豐富多彩,體現參與性。精心組織,年年翻新,成為我區有影響的大型活動之一。

——繼續辦好已經形成傳統、形成品牌的標志性活動。如后沙峪杯春季環城賽、健身雙球比賽、地稅杯橋牌比賽、空港杯全國門球邀請賽、四年一屆的職工運動會和兩年一屆的殘疾人運動會等。

——發揮工、青、婦、社會團體及行業體協、各單項協會等體育社團的作用,組織舉辦具有各自特點,項目多樣,適宜相對人群的體育健身活動,并形成傳統賽事。

——鄉、鎮、局(公司)、街道辦事處、行政村、社區(居委會)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經常開展喜聞樂見、突出健身實效、簡便易行、生動活潑的健身活動。要積極舉辦各種社區間、家庭間的兼健身與競技為一體的體育聯誼、聯賽活動,使“體育之家”、“體育社區”活動成為實質性、代表性的活動。

——征集、收納、創編趣味體育項目,策劃時代感強、形式多樣的趣味運動會,以易于參與、趣味性濃和觀賞價值高的賽事組織形式進入社區、鄉鎮、街道,打造具有我區特色的品牌賽事和項目。

——挖掘、整理、推廣民族體育和民俗民間體育項目。如太極(劍、拳、扇)、秧歌、腰鼓、霸王鞭、高蹺、旱船、舞幡、踢毽、風箏、抖空竹、舞龍舞獅等。加強對民族、民間體育的推廣與研發,使其融于時代,更具生命力,更易于在大眾中推廣。以國際奧林匹克日或北京申奧成功紀念日為契機,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民族體育、民間民俗體育展示和表演活動,創造我區體育精品。

4、進一步明確并堅持“農村體育的重點在鄉鎮,青少年體育的重點在學校”。

——我區農業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三,沒有農民的健康,就難以實現全區的小康。農村體育工作要以提高農民身體素質為目的,以豐富農村體育內容為重點,鄉鎮為龍頭,村民委員會為基礎,農民體協為紐帶,廣泛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努力探索鄉鎮“特色體育”的發展途徑。2007年和2008年將分別舉行北京市農民運動會和全國農民運動會,這是檢驗和展示我區農村體育成果的大舞臺,我們要全力以赴,精心組團,保證訓練和比賽經費,實現市農運會“保二爭一”的目標,實現我區農民運動員在2008年全國農運會上為北京市代表團奪取“三金”的目標。

——我區中、小、幼在校(園)人數為13萬,將近全區人口的四分之一。學校體育是體育工作的戰略重點,關系到未來高素質人才培養和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全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體育法》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保證全區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推進學校體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5、建立健全國民體質測定和監測系統。

——加強體質測試中心、站、點的建設。到2010年60%的鄉鎮、50%的社區、60%的局(公司)建立三級體質測試站。積極倡導中、小、幼建立體質監測站、點,2010年區重點中學及體育傳統校全部建有體質測試站點。

——積極開展測試,逐步擴大受測面。采取集中、分散、巡回等形式,方便群眾測試,逐步擴大群眾受測面。2010年,城區測試人數達到轄區成年人人數的5%,農村達到2%。

——加強檢測隊伍建設,提高檢測人員的測試、評價及體質研究能力,為群眾提供因人而異的科學健身方案,使體質測試工作成為加快全民健身科學化程度的重要步驟。

6、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重點培養鍛煉指導型、技能傳授型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到2010年,體育指導員達到3000人,全區100%的健身中心、晨晚練點都有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強群眾體育工作者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定期舉辦培訓輔導班,不斷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技能傳授能力,使他們成為開展文明社區建設的骨干力量,科學健身的輔導員和推廣健身項目的生力軍。2010年每個輔導站健身項目達到10個以上。

競技體育

(一)奮斗目標

以2008年奧運會和北京市第十二屆、第十三屆運動會為契機,加快競技體育發展,全面提升我區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和競技水平,努力實現2006年北京市第十二屆運動會有新的突破,2008年奧運會首獲獎牌,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屆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的“三級跳”的目標,確立與我區創建現代化國際城市相適應的我區競技體育發展地位。

具體目標是:競技體育業訓水平和運動成績大幅度提高,超額完成市體育局下達的優秀運動員輸送人數指標任務;2006年在北京市第十二屆運動會上團體總分和金牌總數在全市排名保八爭六,三個項目進入團體前三名,六個項目進入團體前六名;到2008年參加市級以上比賽獲得金牌40枚以上,打破四項北京市少年紀錄;我區區輸送的運動員在全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上獲得金牌,2008年奧運會上力爭獲得獎牌;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屆運動會團體總體和金牌總數在全市排名保六爭五,確立北京市體育強區地位。

(二)任務和措施

競技體育是體育發展的重點,是體育事業中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部分,是確立體育強區地位的重要因素,其核心是要在重大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今后五年,體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是:發揮我區人才培養和業訓工作的優勢,全力培養高水平的體育人才,創造有史以來最優異的成績,為我區人民爭得榮譽。

1、堅持體教結合,合理規劃體育傳統校布局,促進體育人才培養和業訓工作梯隊建設。進一步深化體教結合,構建體教結合的良好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區體校龍頭帶動作用,調動全區35個體育傳統校積極性,明確各自業訓工作和人才培養、輸送的責任和任務,形成以區體校為龍頭,以我區一中、牛欄山一中、楊鎮一中為重點,以全區35所體育傳統校為基礎的塔型、網狀業訓工作和人才培養梯隊建設。

2、調整運動項目結構和布局,實施金牌戰略、精品工程,金牌總分并舉。由于競技體育受到人力資源的限制,在項目設施上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突出重點,揚長避短,集中力量發展符合我區實際的項目。

——繼續鞏固傳統優勢項目,打造我區體育精品工程。舉重、柔道、皮劃艇和田徑中的子項中長跑、投擲、短跨為我區重點項目和優勢項目。其中舉重、柔道和皮劃艇列入我區力爭在全國十運會和2008年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精品工程。區體校擔負著光榮而艱苦的任務,要充分利用北京市體育局已批準舉重、柔道項目試辦二級班的有利條件,科學選材,科學訓練,實現打造我區體育精品的既定目標,推動整個項目提高水平,不斷擴大整體優勢。

——努力提高潛優勢項目競技水平,擴大奪牌奪金的項目點。游泳、跆拳道、武術以及田徑中的某些子項,從教練水平、訓練條件、訓練規模、人才儲備以及以往在全國全市體育比賽中取得的成績,已經具備了向更高水平發展的條件。要優化結構,有取有舍,力爭在2010年北京市第十二屆運動會上成為我區奪牌奪金的又一個亮點。

——抓好基礎項目和弱勢項目建設,提高我區競技體育的整體水平。球類項目一直是我區的弱勢體育項目,但球類項目以其影響大、競爭激烈、觀賞性強、普及率高,備受人們的關注。我們要立足長遠,加大基礎項目和弱勢項目的建設。現在全區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等球類傳統校共計28所,其中小學占17所。我們要從現在起,扎扎實實抓好球類運動項目,經過五年的努力,2010年前后將顯現我區最具影響的球類項目的優勢。

3、加強業余訓練,提高訓練水平。業余訓練是競技體育的基礎,按照“選好苗子,打好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的原則,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已形成的業余訓練網絡,逐步改善業余訓練條件,擴大業余訓練規模。廣開招生渠道,利用開辦二級班的條件,面向全國招收、吸納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擴大在訓人數,業余體校常年訓練人數400人左右。加強對體育傳統校業訓工作的合作與指導,建立良好的后備人才選拔、測試、訓練和輸送的體系。切實抓好我區組團參加全國及市級比賽的運動隊的組建和集訓工作,適當擴大運動員編制和集訓規模,堅持“從難、從嚴、從實踐出發、大運動量”的科學訓練原則,提高集訓質量,爭取優異成績。

4、實施人才戰略,創建一支事業心強、思想作風過硬、業務精通、樂于奉獻的教練員隊伍。進一步加強愛崗敬業教育,提高教練員素質。密切與國家柔道隊和北京體育大學的合作,加強對現有教練員的培訓,對優秀教練員和具有潛質的教練員送出去深造再學習,不斷提高教練員科學訓練水平。落實教練員學歷教育、資格認證和崗位培訓制度。合格上崗的教練達到100%,高級教練達到10%,中級教練達到40%,其余全部達到初級標準,100%的教練員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引進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加大考核力度,推動聘任上崗。體校內部實行全員聘任制,形成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工資能升能降,有利于優秀人才成長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建立人才流動機制,向社會招聘優秀教練員,不斷充實教練員隊伍。為強化優勢項目或開辟有潛力的新項目,可適當聘請和引進市級、國家級高級教練。調整教練員的獎勵制度,加大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練員的獎勵,保證優秀教練員隊伍的穩定。

5、加強體育專項醫務隊伍建設。體校、運動隊和體育傳統校都要成立體育專項醫務站(室),保證運動員得到良好的科學運動量指導,并做好運動后體能的恢復工作,及時進行傷病的治療和康復工作。

6、加強體育科研工作,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運動技術水平。建立北京體育大學學習基地,強強聯手共同進行科研和探索,科研重點是:科學選材、科學訓練、醫務監督、少年兒童運動規律及成才因素。針對競技體育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優勢項目在國家及市級大賽中實現“奪金”目標,成立專門的課題攻關組,以課題為中心,以奪金牌為重點,推動體育科研成果在運動實踐中的應用。

7、發揮“舉區優勢”,加大競技體育硬件投入,推進競技體育集約化的發展。堅持“舉國體制”的戰略方針,發揮“舉區優勢”,創造有利于競技體育發展的環境。政府要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業訓基地條件,保證業訓工作和組隊參加全國及市級比賽的經費。體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組織一條龍,管理一盤棋,訓練一貫制”的指導原則,加強對優秀運動隊和業余訓練體系的集約化管理,強化對運動項目的“一條龍”的管理職能,加快人才成長,實現我區競技體育跨越式發展。

場館建設

(一)奮斗目標

2008年奧運在即,加快我區場館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如何體現“新北京,新奧運,新我區,新發展”的理念,加快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建設,如何向世界展示“我區高度,我區特色,我區風格,我區氣派”,提升我區在國際領域的地位,其體育場館建設尤顯重要。我們要緊緊抓住歷史契機,加快體育場館建設,完善全區體育場館建設布局,形成以奧運會場館為最高層次,我區新城體育中心、我區體育局體育中心、現代體育中心、空港體育中心、楊鎮體育中心為中間層次,以各鎮體育活動中心為基礎層次的相互協調、整體統一的金字塔式的體育場館結構體系,提升全區體育場館建設的整體水平。

(二)任務和措施

“十一五”期間正值北京籌備和承辦2008年奧運會,我區擔負著承辦奧運會水上項目比賽和建設“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因此“十一五”時期,場館建設本著“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優先建設具有帶動幅射作用的區級大型體育場館”的原則,確定6項工程為“十一五”時期重點體育設施建設項目。

1、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建設工程。該工程占地162.59公頃,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設座席35000個,其中永久坐席4000個。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建設要嚴格按照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的設計及建設標準要求,出色、圓滿、如期完成。

2、新城體育中心建設工程。該工程位于新城政府大樓東側,占地120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規劃有綜合體育館、封閉式看臺體育場和一個集游泳、網球、燈光籃、排球場的綜合體育活動中心。新城體育中心要建成獨具我區特點,能代表我區形象的城市標志性建筑,其規模和功能達到國際標準。該工程要與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同步建成,相互呼應,成為具有我區體育文化特色的標志。

3、現代體育中心建設工程。該工程位于仁和鎮平各莊地區,占地150畝,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規劃有體育館,足球運動場和一個集網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房的多功能活動中心。現代體育中心主要服務于該地區產業工人,并以開展球類項目為特點,開展職工健身活動及舉辦比賽。設計及建設要體現“現代”及汽車城特征,突出球類活動特點。該工程2009年開工,2010年竣工。

4、空港體育中心建設工程。該工程位于后沙峪鎮,空港城北,占地150畝,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規劃有綜合體育館,看臺體育場和一個集網球、保齡球、游泳為一體的體育活動中心。空港體育中心主要服務于該地區產業工人,專業技術人員及外商等國際友人,開展健身、娛樂活動。設計及建設要突出“綠色國際港”特點,建成空港新城標志性建筑。該工程2009年開工,2010年竣工。

5、楊鎮體育中心建設工程。該中心位于楊鎮中心區,占地100畝,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規劃有體育館、體育場和集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臺球、棋牌等設施的活動中心。楊鎮處于潮白河以東以8個鄉鎮的核心地帶,是我區重點建設的衛星城,其體育場館建設的幅射、帶動作用,以及做為河東舉辦大型體育活動的集中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積極創造條件,多方籌措資金,落實場館建設任務。該工程2008年開工,2009年竣工。

6、體育局場館中心改造工程。體育局場館中心地處我區城區政治、文化、商貿、人居繁華區,不僅是開展業訓工作、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群眾參與健身活動、舉辦全區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為了優化群眾健身環境,擴大健身項目,擬挖掘和利用現有的場地空閑空間,在東側南、北兩個訓練館中間,相連建起乒乓球、羽毛球活動館,將其南側的塑膠籃球場改造成網球場,并利用場館中心北側空地,建起塑膠籃球場。工程總投資700萬元,2006年完成改造工程。

以上6項工程是我區歷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標準最高的體育場館建設工程,也是落實我區新城規劃的重點設施建設重要任務之一。要科學地進行規劃和運作,規劃出預留地,廣開融資渠道保證資金到位,完善工程設計及建設招標工作,加強場館建設監督、監理工作,確保場館建設優質、如期完成。

體育產業

(一)奮斗目標

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構建與我區區經濟、社會、文化相適應的,符合現代產業發展及現代體育發展規律的,特征門類齊備、結構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服務周到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到2010年,我區體育產業創造的增加值以20%的速度增長,2008年體育產業達到全區GDP的1.5%,2010年達到3%左右,使我區體育產業成為我區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我區體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任務和措施

體育產業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對于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區體育產業發展很快,尤其是體育產業中心區域—著名的馬坡體育產業一條街,已經形成體育產業聚集的帶狀體育產業走廊,這是我區發展體育產業的優勢。今后的任務是合理開發和整合體育產業資源,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深化運營機制的改革與創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使我區體育產業成為后勁最為強勁,最富活力的產業。

1、抓住奧運商機,打造我區奧運品牌。我區承辦奧運水上項目比賽,國際、國內注意力資源相對集中到我區,帶來了階段性加速體育產業發展的商機。我們要有效地利用奧運品牌,積極向國內外宣傳我區,提高我區區知名度。我們要辦成一屆最出色的奧運會水上項目比賽,讓世界更加了解我區。我們要延伸奧運品牌帶來的階段性效能,經營好奧運會寶貴遺產。2007年水上公園落成后,即開始籌劃,吸引國外運動隊選擇水上公園為集訓基地。奧運會后積極籌劃舉辦國際、國內大型水上項目比賽,培育傳統性精品賽事。要不斷優化環境,吸引國內外運動隊選擇水上公園為他們固定的集訓基地。同時,把“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建設成以驚險水上運動為特色的,滿足旅游者娛樂及驚險刺激心里需求的,包含龍舟、激流回旋、賽艇、沖浪、游泳等多種休閑娛樂項目的水上運動樂園,打造永久的,具有我區獨特魅力的奧運品牌。

2、建立北京郊區最大的體育休閑產業中心區,打造我區體育產業名牌。目前,我區北部已經形成了東起怡生園國際會議中心,向西有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北京鄉村俱樂部、北京鄉村高爾夫俱樂部、大眾高爾夫俱樂部、鄉村賽馬場、北京網球俱樂部、喬波室內滑雪場、沙灘排球場等以體育特色為主,體育企業相對集中,體育經營規模較大的融健身、休閑、娛樂、觀賞、旅游為一體的體育休閑產業走廊,具備了強大的資源優勢。但它的運動項目多為中、高檔消費,90年代尚未形成強大的消費群體。隨著我區承辦2008年奧運會比賽項目,周邊別墅區日趨火爆。隨著我區新城的建設,人居聚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北京將有龐大的群體追逐和崇尚網球、高爾夫球、滑雪等中高檔運動健身項目。我們要不失時機,借勢發展。首要任務是政府搭建體育產業發展平臺,協調各方成立產業中心區經營管理聯合機構,打破各自為政,科學整合資源,形成聯合體,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合作多贏的思路下,進行合作與交流。利用各自優勢,采取聯動、互動的方式,形成體育產業鏈,不斷繁榮和創造各自特色,聯動中擴大規模,互動中做出品牌,推動中擴大影響,體現大體育觀,把這一區域的品牌做大做強,把體育產業鏈辦成精品。

3、建立“我區體育商務中心”,提供共同發展平臺。依托“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我區奧運品牌的影響力,依托體育休閑產業中心區的資源優勢和我區新城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功能作用,我區體育已經具備了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條件。我們要抓住奧運時期國際、國內交往的契機,在我區新城創建“我區體育商務中心”,吸引國內外體育組織和體育中介機構設立辦事處或分支機構,提供商務和體育事務交流平臺,拓展體育產業服務項目,提高體育產業運營水平,增強體育產業幅射力,加快我區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建設進程。區政府統籌安排機構設置、人員及經費,并在新城預留體育商務中心辦事處。

4、抓好特色體育健身、娛樂項目的開發和建設。給合我區現有的蓮花山室外大型滑雪場和具有名人效應的“喬波室內滑雪館”,加強市場運作,擴大消費群體,借勢開發高臺、速降、回旋及滑冰等新的雪上、冰上運動項目,使我區成為冬夏兩旺的冰雪勝地.合理利用我區有山、有水、有林的自然優勢,逐步開發登山、攀巖、定向運動、野營、山地車等時尚運動,以特色促進產業發展。

5、努力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體現中華文化底蘊和我區特色的精品賽事和精品體育表演。上個世紀,我區成功地進行了嘗試,承辦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馬上項目比賽、全國足球乙級聯賽、女足超霸杯賽等。未來五年,我們要積極爭取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奧組委、北京市體育局的支持,獲取國際國內大型賽事主辦權。我區體育商務中心要加大國際國內體育交流,加強商務運作,舉辦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賽事。要精心策劃和組織好我區首屆民族、民間、民俗體育表演展示大會,并力爭2010年前舉辦五項國際國內精品賽事及體育表演。

6、以體為主,積極開發體育聯動產業。從國際體育產業發展的規律來看,體育產業直接為國民經濟創造收益的功能以及抖動關聯產業的功能越來越顯著。因此我們應積極地開發體育聯動產業。將體育產業的優勢與旅游業結合就可以揚長避短,彌補我區旅游資源相對匱乏的不足,形成強勁的體育旅游業,互為發展,互為促進。與廣告業結合,可以促進體育廣告業的發展,而且可以帶動服裝業、器材制造業及服務業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以體為主,加強合作與聯合,積極開發體育聯動產業,促進我區體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確保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街道辦事處、局(公司),要全面貫徹執行體育法,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將體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本單位重要日程,尤其要確保體育事業資金投入。

2、深化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體育行政部門職能轉變,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創建服務型政府。體育行政部門要將工作重點集中在體育政策投入、制定體育發展規劃、引導體育發展方向等全局性、根本性問題上來,將體育事務性工作移交給以我區體育總會為核心的體育社團進行運作,推進體育的社會化和市場化進程。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3、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完善體育發展政策,拓寬投資渠道。加大政府投入,擴大公益性體育設施的供給,保證重點項目的建設。加大政策投入,區政府制定產業結構專項政策,鼓勵多元化體育服務業投資形式,積極支持私營、個體及國內外投資者參與開發我區體育賽事、健身娛樂、體育中介、體育咨詢、場館管理等體育經營活動,建立經營實體。政府在市場準入、工商登記、土地使用、信貸稅收、勞動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設立我區區體育事業發展基金,通過投融資政策,推動體育服務業的發展。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辦體育,鼓勵社會團體及各界人士對體育事業的資助和捐贈,拓寬投資渠道。

4、加強體育科研,加速體育科技進步,走科技興體之路。利用與國家柔道隊、北京體育大學、北體大中專學校的合作關系,聯手共建我區體育科研基地和實驗、實習基地。加強對群眾體育的科學健身方法,競技體育的科學訓練、尖子人才培養、奪金項目進行科技攻關,推動科研成果在實踐中的運用。利用科研基地開設體育人才培訓班,重點培養高水平教練員。加大人才引進,建立“綠色”通道,根據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引進高級教練員、專業管理人員、企劃人員及商務、中介等專業人才。

5、加強體育法制建設,優化體育發展的環境。體育法制工作要以推進行政管理法制化為重點,加強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工作。要以貫徹執行體育法為重點,健全法制機構,增加機構人員編制,加大體育執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體的水平.要認真做好體育安全、體育服務業開業以及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公益性體育設施的保護等檢查監督工作,規范體育健身服務標準,保障體育消費者的利益。

6、加強體育宣傳,營造體育發展氛圍,全民參與,落實規劃。體育事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惟有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合力,才能實現規劃確立的目標。因此,我們要廣泛、深入地開展體育宣傳工作和國民體育教育工作,動員全區人民關心體育,了解體育,參與體育,支持體育,形成強烈的體育意識,形成巨大合力,加快我區體育事業的發展,實現我區體育事業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