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源建設十一五規劃
時間:2022-02-26 02:59:00
導語:縣財源建設十一五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財政廳關于做好全省財源建設“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縣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和戰略步驟,特編制###縣財源建設“十一五”規劃。
一、指導思想
我縣財源建設“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圍繞省委“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戰略部署,把握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我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有利機遇,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財源項目建設,努力做大財政收入蛋糕,為從根本上實現財政狀況好轉,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推進“四個換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全面深化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全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堅持全黨抓企業,著力構筑工業強縣。以工業為主導,突出工業強縣戰略,積極推動骨干企業實現新跨越,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進一步寬松環境,優化政策,加大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提高自我創新能力,促進小型企業集群化發展。加速產業集聚,培育新興產業,增強工業對地方經濟的支撐作用。
――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國內合作與競爭,提高經濟外向化水平。全力推進招商引資。落實責任目標,健全組織體系,強化服務措施,優化發展環境,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擴增縣域經濟總量。
――堅持深化體制改革,提高縣域經濟民營化水平。圍繞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不斷完善金融、土地、社會保障等配套改革,進一步突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和機制性障礙。
――堅持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全面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創造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多方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能動性。
三、總體思路
今后五年,我們將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以推進“四個換位”為切入點,突出“跳出農業抓農業,圍繞產業抓企業,全民招商招大商,增強財力壯實力”發展戰略,以工業強縣為重點,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力度,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全力擴增縣域經濟總量。堅持發展現代化農業,壯大畜牧經濟總量,提高種植業標準化水平,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全面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壯大食品、陶瓷等優勢產業,全力推進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著力提升第三產業,進一步改造提高傳統服務業。完善財政體制改革,努力提高財政供給能力,全面推進現代公共財政建設,積極構建和諧社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四、第一個財源建設五年規劃完成情況
2001至2005年,第一個財源建設五年規劃目標已經圓滿完成,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國內生產總值:
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66,437萬元,2005年預計完成232,300萬元,增加65,863萬元,平均增長7.9%。
2、全口徑財政收入:
2000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5,839萬元,2005年預計完成6,309萬元,增加470萬元,平均增長1.6%。
3、財政收入占GDP比重:
2000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3.5%,2005年預計占GDP比重為2.72%,比2000年下降0.78%。
4、一般預算收入:
2000年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389萬元,2005年預計完成3,199萬元,減少190萬元,平均下降1.12%。
5、地方分享稅收收入:
2000年分享稅收收入為2,405萬元,2005年預計完成2,010萬元,減少395萬元,平均下降3.3%。
6、骨干企業財源項目對財政貢獻率:
(1)、瑞雪糖業集團在原有生產能力基礎上,通過對精制幼砂糖生產線和硫化床鍋爐技術改造后,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經濟效益明顯增加。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17,959萬元,實現稅金1,496萬元;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20,794萬元,實現稅金1,554萬元;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18,008萬元,實現稅金870萬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11,055萬元,實現稅金1,349萬元;2005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6,329萬元,實現稅金969萬元。
(2)、天鵝集團公司大鵝屠宰加工和羽絨加工生產線項目,改造后累計增加財政收入207萬元。
(3)、塑編制品有限公司新增彩印設備、擴大生產能力項目累計增加財政收入129萬元。
(4)、搖籃乳業公司自2001年以來,企業經營發展較快,對財政貢獻能力逐年增加,5年累計為財政提供收入1,700萬元。
(5)、冰山淀粉有限公司精細化學淀粉生產線建設項目,累計提供財政收入85萬元。
(6)、黃淮集團大豆分離蛋白改造項目,累計為財政提供收入62萬元。
(二)財源建設開展情況
2001年以來,我縣按照制定的財源建設發展規劃,在省市主管部門精心指導下,經過努力工作,扎實推進,財源建設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1、財源建設項目完成情況
(1)、瑞雪糖業集團技術改造項目。精制幼砂糖生產線改造項目于2002年開始實施,工程總投資2,430萬元,自籌資金486萬元,銀行貸款1,944萬元,省財政貼息110萬元,當年完工并投產。項目改造后新增銷售收入1,125萬元,新增稅金170萬元。
瑞雪糖業硫化床鍋爐技術改造項目于2003年實施,項目總投資4,600萬元,企業自籌70萬元,銀行貸款4,530萬元,省財政貼息100萬元。當年10月份完工并投入運營。項目改造后,當年新增利潤665萬元,上繳稅金460萬元。
(2)、天鵝集團公司大鵝屠宰加工和羽絨加工生產線項目,于2001年實施,項目總投資981萬元,縣財政投資51萬元,企業自籌130萬元,銀行貸款400萬元,省財政投資400萬元。該項目完成廠房改造1,000平方米,購置加工設備12臺。項目當年完工并投產,項目投產后新增產值3,625萬元,上繳稅金207萬元。
(3)、塑編制品有限公司新增彩印設備、擴大生產能力項目,于2003年實施,項目總投資1,690萬元,企業自籌350萬元,銀行貸款1,340萬元,省財政貼息40萬元。該項目改造增加生產設備48臺(套),項目于2004年1月完工并投入運營。項目改造后,企業年新增生產能力1,400噸,新增銷售收入1,635萬元,新增利潤250萬元,稅金128萬元。
(4)、冰山淀粉有限公司精細化學淀粉生產線建設項目,于2003年實施,項目總投資3,056萬元,企業自籌330萬元,其他投資1,226萬元,銀行貸款1,500萬元,省財政貼息75萬元。該項目2004年開工生產。項目改造后,新增財政收入53萬元。
(5)、黃淮公司日處理1,200噸非轉基因大豆深加工技術改造項目,于2004年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23,162萬元,企業自籌5,000萬元,銀行貸款18,162萬元,省財政貼息908.1萬元。目前,一期主體工程已完工,設備正在安裝,預計2006年投產。
2、主要做法
幾年來,我縣財源建設工作得到了省、市部門給予的資金和政策扶持,為我縣財源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同時,全縣上下也形成了對財政工作的統一認識,從主要領導到財政干部,及項目承辦單位都把財源建設工作作為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高財政反哺能力的重要工作來抓,齊心協力抓財源、增收入、上項目、挖潛能,使財政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逐步顯現出來。
(1)以規劃為先導,確保財源建設有章可循。我們根據省、市財源建設工作總體規劃,研究制定了《###縣2001年—2005年縣級財源建設發展規劃》。規劃以建設“三產有序銜接、前后聯系密、后勁日益增強”的新型財源體系為主要目標,堅持立足資源優勢,堅持面向市場,圍繞特色經濟選項目,圍繞招商引資上項目,切實做到項目精選到位,保證實施成效,并力爭在三個方面搞突破。一是圍繞農業戰略性調整,實現基礎財源建設的新突破。重點是實施種植基地建設性工程、畜牧業養殖工程和鄉企發展工程。二是圍繞工業經濟戰略性升級,實現主體財源的新突破。重點是實現產業升級帶動戰略、名優品牌發展戰略和優質項目升級戰略。三是圍繞縣域經濟的戰略性轉移,實現新興財源建設的新突破。重點是實施大戶帶動戰略,載體拉動戰略和集散地升級戰略。
(2)以落實為關鍵,確保財源建設穩步推進。在財源建設過程中,堅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財源建設與農業開發力度,全縣綠色、特色作物面積達到180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61%,這些作物有大災之年顯示出了明顯的比較優勢。在畜牧業上,按照“主輔換位”的發展理念,突出特色優勢。鵝、牛、豬等規模飼養大場、大戶分別發展到226個和5,200戶,畜牧業中軸作用得到明顯加強。在鄉鎮企業上,深入實施鄉企振財工程,努力推進鄉鎮財源向“造血”型轉軌。2002年全縣就啟動150余個鄉鎮財源建設項目,僅馬鈴薯加工一項就上馬小型淀粉廠100個,實現了馬鈴薯就地加工轉化增值,促進了鄉鎮財政增收。二是財源建設與企業產改相結合。通過租賃、合資、轉制、出售等有效途徑,使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實施到位,取得了增活力、添后勁、提效益、促發展的多贏功效,進一步確立了工業主體財源地位,有力地支撐了財政經濟平穩運行。三是財源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努力培植財源建設增長點。截止目前,我縣個體私營業戶已發展到3,516戶,年可實現稅金3,000多萬元。四是財源建設與招商引資相結合。通過辟建工業園區、老企業出售等多種形式吸引內資、外資,擴大項目空間,提高項目質量。五年來,全縣共完成各類招商引資項目近150項,引進到位資金10多億元。同時還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辟建了化肥農藥市場、蔬菜批發市場、糧油批發市場、建材裝潢市場、種籽營銷市場、百貨購物商場及食品批發市場,這些市場的建立,活躍了城鄉經濟,繁榮了物貿流通,不僅盤活了國有企業閑置資產近5,000萬元,而且安置下崗職工近千人,為我縣財政集聚了發展后勁,維護了安定穩定。
(3)以機制為保障,確保財源建設健康運行。將完善機制建設作為搞好財源建設的有力保證,并將健全的機制融入到財源建設的各個環節,從而營造了全縣上下想財源、建財源、養財源的良好工作氛圍。一是強化領導。我縣成立了財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縣長擔任組長,主管財貿、工交、農業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財政、經濟計劃、工商、國稅、地稅、審計等部門的一把手任成員。各鄉鎮也成立了財源建設工作領導組織,由鄉鎮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同時,我縣認真落實縣級領導對財源建設項目的包扶責任制,完善包生產、包效益、包穩定措施。對制約財源建設的難點問題進行協調處理,構建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包項目、基層領導抓落實的財源建設三級領導網絡。并將財政工作和財源建設項目納入目標考核,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干部工作能力、勤政業績的重要內容,兌現獎懲。二是強化管理。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始終把重點放在保工資、保支農、保教育、保穩定等鋼性支出上,壓縮人、車、會、電話等各種彈性支出。堅決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做到預算從嚴、支出合理、監督有效,全面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優化資金使用途徑,逐步增強財政資金對各業生產的反哺能力。三是強化稅收征管。通過專項整治,加大對偷、逃、漏稅等的打擊力度,做到抓常稅、清欠稅,大稅不放,小稅不漏,依法計征,實現工商稅應收盡收。并且認真貫徹實施免征農業稅試點工作,積極開展糧食補貼和良種補貼發放工作,使農民減負增收,提高生活水平,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圍繞依法行政,各行政執收執罰部門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政策,確保各項規費按時收繳到位。
3、財源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我們在財源建設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項目扶持資金到位晚,致使有的項目不能及時上馬投產,錯過了商機。二是項目承辦企業貸款難,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項目建設。三是有的項目運行質量不高,達不到項目論證的目標。四是有的項目單位管理水平低,經營方式落后,工藝不配套,產品質量差,效益低,沒有市場競爭力,導致發展后勁不足。
幾點建議:一是加大協調力度。建議上級部門在審核財源建設項目立項的同時,加大對金融系統的協調力度,力爭使借款和貼息同步到位,以此解決項目貸款難,到款不及時問題。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建議上級部門對市場前景好、運行效果佳的項目單位追加扶持資金,為項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大獎勵力度,建議對財源建設成效顯著的項目單位進行重獎,以保證財源建設實現新的跨躍。四是加大推進力度,對大項目建設要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跟蹤問效,切實保證項目建設的成效。
五、“十一五”財源建設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
(一)發展目標
1、經濟總量:到2010年,全縣GDP計劃達到30億元,年均遞增5.25%,其中,第一產業年均遞增0.26%,第二產業年均遞增15.3%,第三產業年均遞增2.19%,人均GDP達到6,173元,年均遞增5.8%。
2、居民生活水平:城鎮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計劃達到7,200元,年均遞增13%。農民人均純收入計劃3,500元,年均遞增10.4%。城鎮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9.8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6平方米,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78%。
3、工農業生產:到2010年,全縣工農業產值計劃22.5億元,年均遞增36.4%,其中,農村牧漁業總產值11億元,年均遞增2.5%,工業總產值計劃11.5億元,年均遞增20.8%。
4、地方財政收入:
到2010年,全口徑財政收入計劃1.56億元,年均遞增29.5%;一般預算收入計劃完成6,825萬元,平均遞增22.67%;地方分享稅收收入計劃為6,175萬元,平均遞增41.44%。
(二)“十一五”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全國、全省經濟正處于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期。特別是“哈大齊工業走廊”計劃的實施,將為縣域經濟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今后5年,我縣將以市委提出的“四個換位”為統領,以主輔換位、勞動力布局換位各所有制結構換位為基礎,以產業換位為重點,以工業經濟為主導,以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現有企業為途徑,全力打造食品、生化、陶瓷產業強縣和牧業大縣、勞務經濟強縣,推進縣域經濟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1、突出發展強勢工業
(1)實施“十百千”創業工程。通過招商引資發展企業、深化改革搞活企業、科技進步提升企業、改善環境服務企業,壯大企業群體、擴大企業規模、提升企業檔次,到2010年,全縣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工業企業要達到1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0個,民營工業企業達到1,000個。
(2)突出發展重點產業。大力開發瓷產業。以高嶺土資源為依托,引建陶瓷加工企業,到2010年末至少要上20條陶瓷生產線,開發建筑陶瓷、衛生陶瓷、工藝美術陶瓷及玻璃制品,其中墻地磚生產能力要達到60,000萬平方米,瓷產業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要分別達到8億元、7.8億元、2,000萬元、1,000萬元,我縣建成中國北方新興陶瓷生產基地。鞏固提高糖產業。瑞雪糖業要持續年加工原料60萬噸、生產優質系列白糖7萬噸;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低成本擴張,利用糖蜜、顆粒粕等制糖副產品開發維生素B族、酵母、酒精、纖維、飼料等系列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新產品。2010年末,糖產業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要分別達到5億元、4.7億元、7,000萬元、3,000萬元,稅金翻兩番。全面提升薯產業。加速推進奈倫項目一二期工程建設,年加工鮮薯能力達到33萬噸,精制淀粉、變性淀粉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協調解決三信公司的原料供給問題,保證年加工能力達到萬噸,生產馬鈴薯全粉萬噸;扶持引導縣內金龍、冰山、銀海等現有薯加工企業和鄉村馬鈴薯加工小企業擴展規模、提高產品層次,鼓勵民間資本新建加工企業,生產粉絲、粉皮、粉條、薯片、薯條、膳食纖維、蛋白等系列產品。到2010年末,薯產業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要分別達到6億元、5.6億元、6,500萬元、4,000萬元。壯大延伸豆產業。全力推進黃淮大豆深加工項目投產達效,大力開發大豆植物蛋白、分離蛋白、組織蛋白、異黃酮、皂苷、核酸、低聚糖、濃縮蛋白、卵磷脂、低溫粕、膳食纖維等系列產品。2010年末,豆產業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要分別達到9.1億元、8.7億元、8,700萬元、2,200萬元。招商擴張鵝產業。推進天鵝公司與揚州饞神集團的高起點嫁接,開發白條鵝、分割鵝、鵝熟食、鵝裘皮等系列鵝產品;引建鵝絨和鵝生物制品加工生產線,開發鵝絨產品和鵝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系列生物制品,年加工白鵝達到300萬只。到2010年末,鵝產業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要分別達到2.5億元、2.3億元、2,000萬元、1,000萬元。扶壯育強乳產業。擴大奶牛飼養規模,保證企業生產需求;引導企業擴展規模,深度開發乳粉、液態奶、純牛奶、酸牛奶、乳酸飲料等系列產品,提高品牌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搖籃乳業的年加工鮮奶量和成品量要分別達到5萬噸和8000萬噸,到2010年末,乳產業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要分別達到2億元、1.8億元、2,000萬元、1,600萬元。同時,要積極開發其他產業。圍繞葵花,開發炒貨、葵花油、葵花仁、葵粕飼料、合成刨花板、VE、油酸、亞油酸、葵脂、甘油、葵花蛋白等系列產品;圍繞玉米,開發異黃酮、木糖醇、甜蜜素、檸檬酸精煉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等2,000多種高附加值產品;圍繞蕓豆,開發豆粉等產品;圍繞生豬、肉牛、肉羊,開發分割肉、冷鮮肉、熟食制品和胰島素、凝血酶等生物制品及毛皮制品;圍繞水,開發白酒、啤酒、礦泉水、純凈水、飲料等產品;圍繞秸稈,發展造紙和包裝材料業。到2010年末,上述產業的新增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分別達到15億元、14億元、1.4萬元、8,000萬元。
(3)優先發展重點區域。以陶瓷工業園、食品工業園為龍頭,以碾北線沿路鄉鎮和###、依龍、雙陽、中心、三興等建制鎮為重點,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以工業為主攻方向,積極招商引資上項目。以“兩區、一帶、五鎮”的率先發展,帶動全縣經濟協調快速發展。2010年末,全縣工業企業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分別達到50元、48億元、4億元、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分別達到45億元、億元、44億元、3.5億元、1.6億元;園區工業企業在全縣工業經濟中所占比重達到55%。
2、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把招商引資作為實現縣域經濟大發展的主渠道和第一實招。
(1)明確招商方向。瞄準大、高、外項目,盯住國外國內500強企業,圍繞高嶺土、石英砂、甜菜、馬鈴薯、大豆、大鵝、葵花、玉米、蕓豆、生豬、肉牛、肉羊、水、林木與秸桿、旅游等資源的延伸開發、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搞招商,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立足瑞雪糖業、天鵝公司、搖籃乳業、松竹人造板公司、塑編公司等現有企業的擴張和裂變搞招商,著力引進投資額度大、競爭實力強、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性艱的成長性戰略投資者,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功能,形成多元化、集約化、集團化發展格局。五年內,全縣招商引資總額達到30億元,至少引進投資超億元的工業項目6個以上,其中國內500強企業至少1個;投資超5,000萬元的工業項目15個。硬化招商措施。實施全民搞招商、領導招大商,重點推行縣、鄉、部門領導承標招商舉措,積極開展網上招商、會展招商、以商招商,重點圍繞我縣優勢資源開展定點定向定位招商。完善招商載體。圍繞縣內資源,認真研究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經濟發展走勢,搞好招商引資項目的征集、篩選、儲備和工作;按照“七通一平標準和“四高”原則加快園區建設,通過“投入一塊、建成一塊、使用一塊”的滾動發展,五年內陶瓷工業園區和食品工業園區全部達到規劃標準。
(2)嚴格兌現獎懲。按照招商引資完成情況實行重獎重罰,對招商引資貢獻突出的干部和社會自然人。堅持實行“一個項目、一個班子、一套人馬”的專項推進機制和“誰主管、誰負責、一抓到底”的工作原則,項目不建成不收兵、不換人,增強工作的延續性和責任感;實行縣四大班子“四堂會審”制,每月對招商引資項目逐一進行審定,把引進的項目、資金敲準、靠實,優者張紅榜公布,差者張黃榜公布,從而以更加完善的制度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3)優化招商環境。以增強城市的吸引力為重點,建設硬環境。重點強化工業園區建設,確保達到“七通一平”,使其成為高新產業的聚集地,城市建設的新城區。以誠實守諾為重點,優化軟環境。嚴厲懲處一切不利于招商引資的組織行為和個人行為。在行政職能部門、行政執法部門和服務窗口單位大力推行“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等六項制度和“五必辦”、“四個零”服務承諾;堅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事項,減化審批程序和環節,建立起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項目投產經常性服務為內容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
3、積極發展民營經濟。把民營經濟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大戰略和“天字號”工程來抓,樹立“抓民營經濟就是抓縣域經濟,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鼓勵引導社會各界群眾、一切民間工商資本發展民營經濟,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一是在信息服務上實現新突破。把資金變為資本,需要在增強群眾創業意識的同時,提供豐富、準確的項目信息,讓他們看到投資回報的確定性,增強創業信心。因此,有關部門要及時搜集、篩選、甄別和論證有價值的項目信息,并通過相應渠道廣泛,使有創業意愿、持幣觀望的群眾敢于投資。二是在創業主體上實現新突破。發揮黨政機關的人才優勢,為機關干部“松綁”,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下海經商,自主創業;鼓勵機關干部到企業兼職、就業,到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在實踐中增強經濟意識和市場觀念,提高管理經濟事務的能力;組織人事部門要認真研究,結合鼓勵機關干部留職停薪領辦創辦企業的意見,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對機關干部離職從事民營經濟的申請要快審快批、簽訂合同,免除后顧之憂,保證他們安心離職、開心創業。要發揮能人的帶動作用,按照“群眾集資、能人辦廠、風險均擔、利益共享”的思路,篩選項目,優先推薦給各類社會能人,以股份合作、合伙經營等方式創辦、領辦企業;要在金龍淀粉總公司、塑編公司、三利公司、鵬程公司等現有民企做大做強上下功夫,扶上馬送全程,給予與招商引資企業同等待遇,促其總量膨脹和質量提升。三是在發展渠道上實現新突破。在圍繞主導產業的配套服務上搞民營。針對我縣6大產業鏈條,著力開展配套服務和補充經營。重點圍繞吃農企業原料需求,搞甜菜、大豆、玉米、馬鈴薯種植和鵝、奶牛、生豬等養殖,突出發展農業生產聯合體、農業經營公司、養殖小區,鼓勵群眾創辦私營農牧場,實行工廠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運行、科學化發展的現代模式。同時,發展運輸、包裝等行業,滿足主導產業的生產經營需求。在圍繞支柱企業的錯位發展上搞民營。就是在大企業的主營業務之外開發低端、高端產品,巧打生產時間差、經營理念差、服務層次差和產品檔次差,形成企業集群、行業趨同、產品存異、層次分明的錯位發展之勢。目前,我縣以奈倫項目為核心的薯產業已基本形成了錯位發展格局,現在亟需在產品層次上重新定位,避免陷入無序競爭。在圍繞農副產品的加工增值上搞民營。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是發展民營經濟的最現實基礎和最可靠保障。我縣是產糧大縣,糧豆薯年產量大體在50萬噸,農副產品加潛力巨大,我縣將充分發揮優勢,立足優勢資源搞好長項延伸,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4、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勞務經濟向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把勞務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來抓。積極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多方培植勞務基地,重點開辟長江以北、京三角和黃、渤海就業帶。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積極為農民工土地流轉、子女轉學、戶籍管理提供便利,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實施勞務輸出品牌戰略,擴大“亮心大姐”家政服務和龍哥龍妹“EOW”電子操作工品牌影響力,提高輸出效益。畜牧業向規模化、效益化發展。堅持“主輔換位”戰略不動搖,大力推進畜牧業向規?;较虬l展。突出豬、羊、鵝、牛等重點品類,運用效益吸引、資金扶持、典型示范、干部引領等方式方法加速換位進程。加快科技興牧步伐,大力實施畜禽良種工程,推廣地熱溫室、舍飼圈養、秸桿牧業等飼養新技術,實施工廠化養殖,提高比較效益。建立健全科技推廣、繁育改良、防疫滅病、飼料供應、市場信息等服務體系。突出畜產品龍頭企業牽動效應,做大做強現有畜牧加工企業。種植業向特色化、標準化發展。圍繞國家支持發展糧食生產政策,因地制宜引導農民發展水稻、玉米、小麥等優質糧食型作物;圍繞龍頭企業第一車間建設,大力發展高糖率紙筒甜菜、高淀粉馬鈴薯、高油大豆、高麻率亞麻等企業吃配型作物;圍繞內外埠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奶花蕓豆、紫花油豆角、瓜菜和小雜糧等市場旺銷型作物;圍繞牧業發展走勢,擴大種植青貯玉米等飼草飼料過腹增值型特色作物。農業開發向整體化、生態化發展。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通村公路建設,抓好小流域治理、節水灌溉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強抗旱水源建設和城鄉防洪除澇體系建設。堅持依法治林,實施城鄉綠化和“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機械化試點村建設。
(三)“十一五”重點項目建設導向
1、突出發展工業項目。依托資源優勢,圍繞主導產業,“十一五”期間,計劃投資47.09億元,新上工業項目12項,努力做強食品、生物化工、紡織、建材等主導產業。一是全力搞好食品加工項目建設。計劃投資13億元,建設大豆深加工項目,新增利潤、稅金分別達到1.2億元和8,000萬元;計劃投資5,000萬元,建設豆制品加工項目,新增利稅1,000萬元。二是突出建設醫藥化工項目。以科技為依托,重點建成投資2億元,年產1,500噸維生素B2項目,新增利潤4,440萬元,稅金2,960萬元。同時,計劃投資1.2億元,新建年產15萬噸玉米淀粉項目,投資8.8億元新建玉米酒精深加工項目,使我縣優勢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利用。三是全面提升紡織項目水平。計劃投資1億元,建設年產一萬錠亞麻紗項目,新增利稅分別達到3,000萬元和800萬元;計劃投資1.7億元,新建年產彩印塑料袋2.4萬套塑料紡織制品項目,從而進一步提高我縣紡織工業水平。四是努力發展建材項目。充分開發利用優質高嶺土資源,計劃投資2億元,新建年產3,000平方米高檔墻地磚項目,項目建成可新增銷售收入4.5億元,利潤5,280萬元,稅金3,520萬元。
2、全力實施農業開發項目。以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為方向,“十一五”期間,計劃投資3.3億元,建設農業重點開發項目8項。投資6,000萬元,建設馬鈴薯基地,基地面積達到50萬畝,覆蓋全縣15個鄉鎮,年產馬鈴薯70萬噸;投資3,995萬元,建設白鵝養殖加工項目,年產鵝熟食制品1,000噸、羽絨25噸;投資1.5億元實施天然草場保護與改良,改良面積100萬畝。
3、重點搞好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人居住環境。一是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28平方公里的陶瓷產業基地,即###工業園區,園區建設將按照“四高標準”,確保達到“七通一平”,使其成為生產經營、生活服務生態良好的城市磨擦區;二是投資1.2億元建設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改造排水設施,新建污水處理廠一處;三是投資2,800萬元擴建###鎮給水工程,使城鎮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得到進一步改善。
4、不斷加快社會公共服務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1.97億元,配套建設社會事業項目11項。一是實施旅游開發項目2項,計劃投資2億元,開發躍進、上游水庫旅游區;投資3,200萬元建設###縣新合社會主義新農村旅游項目。二是建設公共衛生項目4項。計劃投資2,900萬元,對縣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進行改擴建。三是實施廣化教育體育項目5項。計劃投資5,000萬元新建面積為20萬平方米的###體育場;投資3,000萬元,對###一中進行擴建,使其體育場等配套設施齊全,改擴建面達到3.6萬平方米;并新建職教中心實驗樓;投資1,600萬元新建###影視娛樂中心;投資2,000萬元新建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縣圖書館綜合服務中心。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提高加快發展的創新意識。認真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善于用創新的思維想問題、辦事情,用改革的辦法攻堅克難,靠市場機制解決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對看準了的事情、有利于發展的事情,要奮力開拓,敢擔風險,大膽突破。善于從實際出發,搶抓機遇,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國家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相關政策。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克服僵化保守的傳統意識和求穩怕險的惰性心態,樹立開放、重才、求實、奮進的新觀念。加快發展是執政興縣的第一要務,把握發展的新形勢,研究發展的新辦法,解決發展的新問題,在創新中實現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搶占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二)轉變職能,努力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政府部門如何轉變職能,轉變觀念,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特別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和財政體制改革,改進經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抓好機關效能建設和公務員隊伍建設,發展電子政務,提高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行政行為,真正把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綜合治理經濟發展環境,依法規范行政審批,切實為各類市場主體和投資者實施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優良環境。嚴肅處理為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投資者利益、影響發展環境的人和事。
(三)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服務能力。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不斷增強公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進一步探索改制企業職代會發揮作用的途徑和辦法,鞏固和發展基層民主,依法落實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加強決策的咨詢論證和聽證,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推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進綜合執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和行政處罰權,提高執法效率。實行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依法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加快建設法治機關。
(四)改進作風,匯聚狠抓落實的推進合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奮發圖強、勵精圖治。不搞形式主義和“政績工程”,真心實意為群眾干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滿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意,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力戒空談,注重實干,力戒“形式”,注重實效。認真總結行之有效的辦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進落實的各項制度和工作機制,強化推進措施,嚴格監督檢查,切實解決梗阻掣肘、推諉扯皮、刁難設卡等問題。對事關全局的重點工作,要組成專門班子進行專項推進,一抓到底,堅決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