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經濟工作打算

時間:2022-02-26 02:29:00

導語:市工業經濟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工業經濟工作打算

2006年是我國全面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也是**市經濟轉型的關鍵一年,更是我們提前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的重要一年。為此,我們要以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市委立足于快、服從于好、著眼于新、致力于本的指導思想,制定并實施自主創新、信息化帶動、特色產業基地等十個行動計劃,以轉變增長方式為主要任務,從根本上加快推進以追求速度為主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的集約型增長方式的轉變,以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為主要目標,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才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立足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經濟、立足于資源節約利用發展經濟、立足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經濟,鞏固和提高**工業優勢地位,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具體打算如下:

第一,以新型工業化為突破口,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信息化帶動行動計劃,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制造業中去,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產品檔次。加強高科技與傳統產業的對接,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紡織、絲綢等傳統產業,實現產業升級、產品換代。

二是培育壯大優勢產業。立足現有產業優勢,加快提升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汽車零部件等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工業咨詢、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以基礎產業為支撐的、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配套的產業集群優勢。

三是優化區域產業布局。千方百計地幫助搬遷企業克服困難,協調解決企業搬遷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在完成市屬非化醫類企業的“退城進區”掃尾任務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化醫類企業的擴張性搬遷工作。同時圍繞城市化建設,有計劃地逐步將對城市環境有影響的工業企業搬遷出城(鎮),向各類開發區集聚,形成科學合理、符合建設生態城市的產業新格局。

第二,以提高創新能力為途徑,全力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

一是做大產業,推動培育特色產業基地行動計劃。按照產業布局規劃,在產業集聚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基地、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等5個國家級的產業基地和常熟高分子新材料、吳中醫藥、吳江光電纜、太倉特種材料、張家港精細化工、昆山精密模具等10家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基地,以及特種鋼及制品、特種化纖紡織品等20多家市級產業基地,形成集創新、研發和產銷于一體的制造業基地。

二是做強企業,實施培育大企業行動計劃。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原則,加快建立產業發展導向基金,重點扶持220家年銷售收入將超10億元的企業,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各類資源向這些大企業傾斜,打造一批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機制靈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2006年,力爭新增3—4家年銷售收入超100億的大企業。

三是做優產品,啟動自主創新行動計劃。鼓勵企業在工藝設計、產品開發、質量管理等方面與國際認證體系接軌,擴大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合作,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堅持名牌帶動戰略,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開發新品、爭創名牌,支持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生產企業做大做強,成為行業龍頭,推動更多的“**制造”向“**創造”轉變。2006年,力爭新增1—2個中國馳名商標、6—8個中國名牌、10—15個省著名商標、35個省級名牌產品。

第三,以發展民營經濟為重點,努力構建“三足鼎立”格局。

一是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良好環境。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36條精神,落實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并實施培養企業家行動計劃,大力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精神,營造更加濃厚的創業環境、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更加高效的服務環境、更加開放的人才環境。

二是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主要是“一個中心,七個平臺”建設。重點建設好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使它成為政府為企業服務的公共平臺;除此之外,還要建設融資擔保、創業發展、公共技術、信息咨詢、人力資源、信用、社會化服務等七個平臺,形成面向全社會的“方便、快捷、高效、優質”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三是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行動計劃。要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發揮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作用,新增擔保額60億元,把具有最佳成長性的中小型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著力解決中小企業“成長的煩惱”,引導其上規模上水平。重點推進“四個一百”工程,即扶持100家成長型、100家科技型、100家外向型、100家節約型民營企業。

第四,以開展循環經濟為抓手,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

一是大力推進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的原則,實施節能降耗行動計劃,對563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監測,在企業、區域、社會三個層面抓示范點,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的園區、一批綠色生態鄉鎮(街道、社區)、一批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

二是大力開展清潔生產。依照《清潔生產促進法》,圍繞水、大氣兩個環境系統,針對長江、太湖、陽澄湖等三個重點流域地區,突出印染、冶金、造紙、化工、電鍍、建材、醫藥等七大重點行業,結合各行業特點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實施一批節能、節材、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項目,減少環境污染。

三是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圍繞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重點領域,抓好環保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推廣,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環保市場,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培育一批適應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需求、具有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優質產品。

第五,以轉變增長方式為手段,切實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

一是加大工業合理有效投入。堅持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抓住新一輪全球產業結構和分工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機遇,主動承接全球產業轉移,引導資金投向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循環經濟、現代服務業以及傳統產業的提升和改造,抓好一批帶動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重大項目,對146個列入江蘇省重點項目導向計劃的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推進核電閥、數碼印花、熔體直接紡等70個項目開工建設,以及實施銀河、夢蘭、沙鋼等10個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示范項目。

二是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通過引進尖端技術,增強大企業的集成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原始創新能力、技術引進企業的二次創新能力。在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產業自主發展的能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和前端環節發展延伸。

三是加強“產學研”聯合。主動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對接,通過知識、技術、人才等的高度集中,促進科研、教育、生產一體化,促使一批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第六,以促進協調發展為目的,推動我市工業經濟上新臺階。

一是加強生產要素協調平衡。要對經濟中潛在的問題有高度的敏感性,進一步搞好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的綜合平衡,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對策,提高經濟運行調節的前瞻性和主動性。重點要加強對電力運行的監測分析和調度安排,集中精力制定并實施各項錯峰避峰方案,組織企業有序用電,合理安排夏季高耗能設備檢修,增加企業輪休密度。

二是做好銀企合作工作。抓好652項工業新增長點項目,重點是100項新增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省級新增長點項目,積極向有關金融機構推薦,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資金等問題,幫助企業早日竣工、投產,使其成為帶動**工業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二是拓展國內國外市場。要實施“走出去”行動計劃,引導企業在海外投資興辦實業,建立海外生產體系、銷售網絡和融資渠道,貼近市場,貼近原料基地,直接利用當地資源和市場,為企業盡快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提供先導服務,不斷提高我市工業品的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

第七,以現代物流為切入點,全面推進生產性服務業擴張。

一是扶持一批重點物流企業。要制定并實施現代物流行動計劃,以沿江開發為契機,充分發揮沿江三市港口以及各類開發區作用,充分利用港口、陸路口岸、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倉庫)、高速公路接口,建立面向不同區域、不同服務對象的專業化現代物流園區。重點做好開通“蘇深港”物流專線的協調工作,發展以第三方物流、專業運輸、物流配送

、倉儲管理、國際采購等為內容的現代物流。

二是實施一批重點物流項目。重點抓好張家港、常熟、太倉、園區、高新區、張家港保稅區、金閶區以及重點企業沙鋼集團、夢蘭集團、吳江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等依托港口、開發區和貿易集散地舉辦的30多個物流工程重點項目建設。

三是建設一批保稅物流中心。利用全市發達的立體交通區位優勢和沿產業發展軸線形成的集群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倉儲、運輸、裝卸、理貨、分撥、加工、包裝、配載、配送、信息處理等服務功能的保稅物流中心,為產業“大進大出”提供配套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