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情況小結5篇

時間:2022-08-15 10:24:00

導語:抗旱救災情況小結5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旱救災情況小結5篇

2011年抗旱救災情況小結(一)

災情就使命令。作為每一名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勇于奉獻愛心的廣醫人,災情無情人有情。將永遠和災區人民在一起,牢記使命,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的號召,依照州委、州政府和衛生局黨委的統一部署,抗旱一線去體現我價值。立誓:旱情一日疑惑,隊伍一天不撤!相信,只要依照州委、州政府的統一部署,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真正把抗旱救災工作作為我院當前的政治任務來抓,因地制宜采取強有力措施,就一定能打好抗旱救災的攻堅戰,奪取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

衛生局召開衛生系統抗旱救災工作緊急動員會后,月日。院接著召開中層干部會議,及時傳達貫徹局黨委書記、局長的講話精神和州委、州政府抗旱救災會議精神,安排布署我院參與州衛生系統的抗旱救災工作,成立了醫院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州抗災救災衛生服務隊第十隊”奔赴縣各鄉鎮指導、協助抗旱救災工作,與災區人民一起戰斗在抗旱第一線,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精心安排。接到局黨委的抗災救災通知后,高度重視。院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精兵強將共10人組成抗災救災衛生服務隊,同時要求全院干部職工提高思想認識,把當前的抗旱救災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

全面掌握當前農村旱情。動員會結束后,深入開展調查。第十隊就趕赴縣各鄉鎮,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角和中小學校、農戶家中,通過“問、察、訪、聽”全面了解鄉情、校情、村情、旱情和學校師生、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傳達各級黨委政府當前的抗旱救災政策措施,為當地群眾加油鼓勁,增強民眾抗災救災信心。

大力宣傳生產生活自救。每到一處,積極開展工作。服務隊最關心的就是當地群眾有沒有飲用水、飲用水是否安全的問題。進校舍、走村入戶宣傳有關飲用水平安知識、疾病預防控制特別是腸道污染病預防知識,并對一些存在飲用水平安隱患的學校、群眾發放了飲用水消毒劑,要求當地學校師生和老百姓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平安防范意識,杜絕喝生水,杜絕食用不干凈食物,嚴格飲用水、餐具消毒措施。一些人員集中的集鎮,服務隊不顧路途勞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義診、宣傳工作中,集鎮開展健康咨詢、送醫送藥的醫療救助活動,吸引了前來趕場的眾多農民朋友,許多老人前來咨詢,服務隊重點向群眾宣傳了天氣干燥容易引發的上呼吸道疾病和腸道污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并耐心解答就診群眾關于防病治病的各種咨詢。衛生服務隊熱情周到服務,專家們耐心細致的解答,讓當地老百姓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尤其是老年人、婦女們和兒童們對這次活動的開展連連叫好。

衛生服務隊走遍了縣所有8個鄉(鎮)為400多名老百姓義診和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咨詢、宣傳,工作效果。截止3月15日。共發放宣傳資料11000份,展出展板12塊次,免費為老百姓發放價值19764.00元的藥品和消毒劑。醫院還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抗旱救災捐款5590.00元。

救災工作任重道遠。通過服務隊和災區群眾的共同努力,抗旱工作有序開展。縣各鄉鎮的抗災救災工作正有序開展。群眾抗旱救災信心堅定,廣大干部群眾的抗旱積極性明顯增強。通過服務隊加大抗旱工作和節約用水宣傳,使群眾防災抗災意識和全民水危機意識有所提高,人民群眾自覺節約用水方法明顯改善。

2011年抗旱救災情況小結(二)

冬春連旱,旱凍疊加,50年一遇的旱災突襲我國西南五省地區。面對持續升級的旱情,從中央到地方,從干部到群眾,各方力量匯聚到一起,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場抗大旱、保民生、奪豐收的戰斗在西南大地打響。

災害襲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各部門、各地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及早部署,主動作為,全力出擊,與人民群眾同舟共濟,攻堅克難,成為抗旱救災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領導對此要高度重視,組織動員一切力量,落實各項抗旱措施,打好這場硬仗。要加大對旱情嚴重地區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抗旱投入,幫助旱區克服困難,爭取夏糧乃至全年糧食有個好收成,為今年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打一個好基礎。面對持續發展的旱情,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國家防總、水利部、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糧食部、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國家財政部、科技部、農業部、公安部等中央有關部門緊急行動,全力投入抗旱救災工作,做到哪里災情最嚴重、哪里群眾最需要,就出現在哪里。目前,抗旱救災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卓有成效地向前推進。

面對旱情,廣大干部群眾眾志成城,團結抗旱,成為抗旱救災的中堅力量。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戰斗。各級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主動深入受災一線指導抗災救災工作。在抗旱救災的關鍵時刻,到處都活躍著廣大黨員干部的身影,他們將責任扛在肩上,戰斗在抗旱救災的最前線,團結帶領群眾抗擊災害,千方百計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天不下雨,我灑汗水,不讓群眾流淚水。”是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干部對廣大受災群眾的承諾。在持續不斷的抗旱救災中,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足跡,他們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廣大黨員干部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形成了抗旱救災的強大合力,努力把旱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當地各有關部門恪守職責,強化分工,密切協作,迅速行動,果斷采取措施處置災情,抽調工作組深入受災一線指導幫助受災農戶開展生產自救,努力挽回和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以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大旱襲來,廣大群眾既是干旱的直接受害者,又是抗災主力軍,他們不等不靠不氣餒,自力更生,積極參與,全力展開生產自救。災區上下呈現出一派眾志成城抗大旱的火熱場面。

擰成一股繩,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罕見的西南干旱,各路抗旱大軍日夜兼程。這次抗旱戰線長、困難大、任務重,靠的就是勁往一處使、齊心抗大旱。受旱地區的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部隊官兵和中央企業緊急行動,形成最具優勢的合力,科學籌劃、精心組織,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幫,民有所困、我有所助,這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也是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題中之意,更是各級黨員干部的神圣職責。旱情來臨,保民生、保吃水,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也是最高指示和最高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各級干部群眾擰成一股繩合力抗旱,決不讓一名群眾沒水喝。專業、民間一起找水源,一方喊渴,八方送水。“奉獻愛心”、“共渡難關”……掛著各式標語的送水車不斷從縣城開出,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為缺水村屯送水。“黨員送水隊”、“青年突擊隊”、“民兵突擊隊”、“巾幗抗旱服務隊”……一支支服務隊活躍在抗旱一線,唱響了保民生的主旋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婦聯、澳門特區、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紅基金等有關方面、有關部門,紛紛捐款捐物;各界群眾也紛紛向災區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各路愛心一齊向災區匯聚、延伸。抗旱救災,別小看了“每人捐一瓶水”;抗旱救災,別小瞧了“每人節一滴水”。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眾志成城抗大旱,齊心協力保民生,成了這個春天里最感人的故事。

災害無法避免。但是災害并不可怕,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祖國,有堅強的領導,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勇的中國人民。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定能夠打贏抗旱救災這場硬仗。

2011年抗旱救災情況小結(三)

今年,我縣遭受特大旱災,我處四個農業村1085畝水稻,有95%以上因缺水減產,干死無收達50%,玉米1347畝,有70%減產,遲玉米全部干死無收,紅苕1277畝,蔬菜476.6畝,花生240畝,大豆540畝,干死無收面積已達50%以上,塘庫堰19口,干涸開裂達12口,旱情之嚴重,歷史罕見。

我處繼7月25日上午召開抗旱救災工作緊急動員會,傳達貫徹市委崔書記的講話精神和縣、鎮抗旱救災會議精神后,安排布署了我處抗旱救災工作,并立即成立了四個工作組,組織干部分赴四個農業村與廣大農戶一起戰斗在抗旱第一線,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當前農村旱情。

工作組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角和農戶家中,通過“問、察、訪、聽”全面了解村情、旱情和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幫助尋找新的水源,協調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二、及時制定措施,積極組織開展生產生活自救。

1、王爺廟、佛南村克服重重困難,集體籌資4萬余元,組織動員群眾自籌資金2.5萬元,用于解決人畜飲水。

王爺廟投資4600元新購抽水泵解決1—9社集中供水,投資5300元,整修了水塔,投資12880元更換水管,解決了1、2、9社86戶318人無飲水問題,投資2040元,整修了1口舊水井,解決了12社8戶29人安全飲水問題,并動員12、13、14社群眾自籌資金2.28萬元,打深水井19口,解決人畜飲水困難。佛南社區投資1.2萬余元,群眾自籌0.2萬元,安裝水管2500余米,解決了南井溝4社112人飲水困難。

2、全力以赴保證提灌站、灌溉渠系等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暢通。南井溝長嶺崗抽水站及王爺廟觀音橋抽水站因長時期抽水,超負荷工作,均多次出現設備故障,村干部均及時組織搶修,維修費用已達0.6萬余元。組織投入20余勞動力及時清掏人民渠內垮塌石塊40余方。

3、千方百計抓增收,努力降低群眾的損失。

各工作組結合本村實際,組織和發動群眾采取了多種措施抓增收,合理調節用水,確保水稻用水。工作組晝夜抗戰組織干部群眾百余人上渠放水守水。全處共組織微型泵300余臺,提灌站4個全力以赴抽水引水10余方,澆灌農田700余畝。積極動員組織群眾作好秋菜、秋玉米等晚秋作物備耕備種和補栽。佛南村已補種秋玉米20畝,秋豇豆8畝,秋黃瓜0.5畝,王爺廟、山已補種蔬菜40余畝。積極幫助群眾規劃家畜小家禽補欄,同時動員剩余勞動力轉移做工和勞務輸出,力爭在天旱之年群眾不減收。

4、山社區投資21.8萬元,大興塘庫堰等水利設施夏修工程。

山社區工作組結合社區實情,廣泛征求和聽取群眾意見,正確引導群眾,動員、號召群眾對生產生活水利設施進行規劃和整改。目前,群眾集資6.53萬元(12社集資3.37萬元,14社集資3.16萬元),整治擴建兩口堰塘,總投資21.8萬元,整治后可新增蓄水量1.7萬方,兩口堰塘整治工程正在抓緊進行,社區正在規劃動員另外兩口堰塘的整治工作。

三、堅持抗旱和防汛安全工作兩手抓。

各工作組干部都牢固樹立抗大旱、防大汛的意識,堅持抗旱防汛兩手抓、兩不誤。及時排查和監測易滑坡、垮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宣傳森林防火、危房、用電安全等事項,規劃整治塘庫堰等大壩安全隱患,王爺廟組織群眾投資投勞整治了14社800米排洪溝。

四、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群眾搞好新農村建設。

工作組利用早晚時間,多次走訪座談群眾,到村、社開夜會,對七社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第一期工程建設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和通報,并積極規劃動員群眾路面工程集資方案。

五、市縣部門和企業及黨員干部積極捐資捐物,幫助群眾抗旱自救。

自旱情發生以來,我處四個農業村共收到抗旱資金、物資總價值達4萬余元,其中爭取了中央抗旱資金5000元,鎮拔抗旱慰問金4800元,縣勞保局職工給王爺廟捐1190元,給1000元,管國茂局長給送1000元、礦泉水4件、藥1箱,市國稅局給佛南社區捐1.4萬元(到位4000元),給王爺廟捐3000元,還送了礦泉水3件,火腿5件慰問王爺廟干部群眾,縣就業局給王爺廟捐2000元,洪達家鑫公司在得知佛南社區群眾飲水困難時,給佛南社區捐送價值5000元的三相動力潛水泵。縣總工會給山社區捐1000元,縣安監局1000元,縣愛衛辦1000元,縣檔案局1000元(未到位),縣藥監局給山已送去價值1000元的防暑藥。佛南工作組干部黃同海同志在走訪群眾時,給南井溝五社曾啞巴捐20元,這些捐贈使我處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堅定了抗旱救災的信心和決心。

2011年抗旱救災情況小結(四)

去年入秋以來,縣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給全縣工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給人民群眾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面對特大干旱,縣供銷社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團結一心,積極投入抗旱救災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縣供銷社在接到縣委、縣政府的抗旱救災文件后,縣社領導高度重視,及時成立領導小組,立即召開專題會議,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抗旱救災保民生工作。同時召開職工動員會,向干部職工宣傳縣委、縣政府抗旱救災動員會議精神和抗旱救災掛村包組到戶會議精神,要求干部職工提高思想認識,把當前的抗旱救災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并抽各股室負責人共5人組成抗旱救災工作組,積極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中。

(二)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旱情。動員會結束后,由縣社主任帶隊,多次深入木央鎮寒洞村民委川洞村、大火地村、徐家寨村小組的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查看旱情、水源和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聽取村民們的意見和建議,與村委會領導共同協商制定抗旱救災工作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通過“問、察、訪、聽”全面了解村情、校情、旱情和學校師生、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傳達縣委政府當前的抗旱救災措施,為當地群眾加油鼓勁,增強民眾抗災救災信心。同時提出了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加強飲用水安全保護;二是要統籌取水,合理配水,節約用水;三是要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思想準備;四是要高度關注貧困家庭的生活,確保他們有飯吃、有水喝;五是要妥善處理用水糾紛,杜絕因爭水引發群體性事件;六是要及早謀劃育苗工作,要大力推廣地膜覆蓋、節水灌溉、良種良法等科技措施,打好春耕備耕攻堅戰。

(三)積極開展工作,大力宣傳生產生活自救。針對旱災的嚴峻形勢,縣供銷社積極投入抗旱救災工作。

1.查看旱情,做好安全飲用水宣傳。縣社抗旱救災工作組每深入到一個村查看旱情,最關心的就是當地群眾有沒有飲用水、飲用水是否安全的問題。進校舍、走村入戶宣傳有關飲用水安全知識、疾病預防控制知識。

2.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所需物資供應。面對旱情,縣供銷社積極響應縣委政府的號召,把保障抗旱和春耕生產農用物資供應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實。深入各基層社、專業合作社查看旱情,對全縣供銷社系統農資經營網點逐個調查庫存情況,進一步具體落實今年春耕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商品的購銷工作,以保證旱情緩解后群眾對農用物資的需求。

3.心系災區,傾情援助。縣社動員、號召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向旱災地區同胞捐款,同時開展“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黨員率先深入村寨查看旱情,積極捐款。抗旱救災期間,單位共捐款10200元,其中:黨員捐款4700元,干部職工捐款1500元,單位捐款4000元。

4.開展抗災幫扶工作。深入扶貧掛鉤村,查看旱情,與村支書一起為群眾尋找新水源。針對幫扶聯系扶貧掛鉤村的實際情況,為扶貧點送去扶持資金元,同時積極組織和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指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5.組織發動和指導好群眾全面開展春耕生產。隨著出現降雨,旱情有一定緩解。縣社抓住降雨機會,深入到掛村包組到戶村寨宣傳發動群眾,全面利用好壩塘、水池、水窖及一切可以蓄水的容器及時蓄水,同時積極組織發動和指導群眾利用水源較好的田塊抓緊做好小秧培育,確保秧苗移栽大田,實現滿栽滿插的目標。

6.旱情緩解后,及時做好農用物資調運工作。縣供銷社充分發揮供銷社系統點多面廣的流通優勢,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拓寬進貨渠道,把保證供給和穩定價格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春耕期間,運送各種化肥6890噸到全縣13個鄉(鎮)30個農資供應點,銷售各種化肥6500噸,其中尿素2800噸,磷肥1500噸,復合肥2200噸。銷售農藥18733公斤。減少中間環節流通費用39.8萬元。

二、工作成效

在嚴峻的旱災面前,由于工作及時到位、有序開展。群眾抗旱救災信心堅定,廣大干部群眾的抗旱積極性明顯增強;群眾防災抗災意識和全民水危機意識有所提高,人民群眾自覺節約用水方法明顯改善。同時在旱災期間,沒有發生一村一戶斷水;沒有發生因缺水、水源問題的群體事件發生;沒有一次森林火災發生。進一步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截止5月底,川洞村、大火地村、徐家寨村小組已全部完成238畝旱地的種植和47畝水稻種植。

三、工作經驗

總結這次抗旱救災工作,有幾條經驗值得堅持和推廣。

一是加強領導,統一指揮。抗旱救災中,在縣社領導的統一領導下,干部職工反應迅速,領導在抗旱救災前沿指揮,從容應對復雜局面,在關心幫助受災群眾,戰勝各種困難,始終起著“主心骨”的作用,充分體現了領導班子堅強的行政能力。

二是廣泛動員,迅速組隊。抗旱救災中,始終堅持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及時組建抗旱救災工作組,并多次深入抗旱救災第一線,與村干部積極尋找水源,指導村民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使抗旱救災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三是強化宣傳,正面引導。抗旱救災中,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向群眾宣傳縣委、縣政府抗旱救災的決策部署,增強村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四是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抗旱救災中,指導群眾修水池、安管道,增加了水源、提高了蓄水能力,進一步增強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村水利設施薄弱,水源有效利用不夠。

二是農村飲用水水源缺乏,供水設施薄弱。

五、建議

一是加大解決農村飲用水投資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探索集中供水之路。

二是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進程,完善農田地水利灌溉設施,確保田地間道路通暢。

三是多深入村寨向群眾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和節約用水的理念。

2011年抗旱救災情況小結(五)

緊緊圍繞“防汛保平安,2011年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救災促增收”目標,扎扎實實做好氣象服務、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災民安排等搶險救災工作,認真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富平安,確保了災區穩定,為全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明了較好的外部環境。現將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災害基本情況

㈠氣象災害

縣降雨明顯偏少,氣溫偏高。6月18日到7月4日,全縣大部分地區近30天高溫無雨,總降雨量只有歷史同期平均值的7%為10年來同期最少,致使全縣12個鄉鎮186個村、20.2萬人不同水平受旱,影響農業生產和工業企業正常運行。全縣農作物的受旱面積達27.93萬畝,其中重旱19.95萬畝,損失糧食產量9515噸,損失油料產量588噸,1干旱災害。今年6--7月份。損失煙葉產量18460擔,損失柑桔產量15918噸,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多萬元。同時,因干旱缺水全縣有614萬千瓦水電裝機不能正常發電,比去年同期減少發電量40%以上,因缺電致全縣水泥廠、金屬硅廠等重點企業不能正常生產,造成經濟損失4300萬元以上。這次旱災損失較嚴重的茅坪、泄灘、沙鎮溪、梅家河、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

全縣多次出現強降雨,先后發生了6.307.107.15等暴風雨災害,特別是7月8日至10日的繼續強降雨最為嚴重,這次暴風雨導致全縣農作物受災15.37萬畝,絕收面積1.73萬畝,2暴風雨災害。7月上旬。沖毀耕地1815畝,因災倒塌民房37戶、78間,其中倒光28戶、62間,同時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橋河水庫施工現場的局部臨時設施被洪水沖垮,兩河口鎮太平河流域顏家臺段、鎮文化村、西坡村的局部河堤被沖毀。全縣公路出現大小坍塌512處,完全中斷交通的6處,其中水田壩鄉對外交通全部中斷。這次突發性暴雨還誘發了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楊林橋鎮和尚巖出現巖崩險情,兩河口鎮譚家河朱家坡發生滑坡險情。據統計,因暴風雨災害,全縣12個鄉鎮的14.4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3000萬元,其中水田壩、兩河口、楊林橋受災最為嚴重。

㈡地質災害

鄉鎮上報各類地質災害(含險情)10處,今年19月。總規模達600萬方,涉及屈原、水田壩、兩河口、、周坪、楊林橋等6個鄉鎮、10個村、330戶、1362人、851間房屋,緊急轉移134戶、402人,縣政府決定實施搬遷安頓110戶、316人。

按鄉鎮劃分,上述地質災害中。屈原鎮1處,水田壩鄉1處,兩河口鎮2處,鎮3處,周坪鄉2處,楊林橋鎮1處。

其中14月份發生2處,按時段劃分。5月份發生1處,6月份發生2處,7月份發生3處,8月份發生2處。

滑坡險情8起,按類別劃分。涉及8個村的219戶、1016人、584間房屋;危巖體2處,涉及2個村的111戶、346人、267間房屋。

楊林橋鎮和尚巖巖崩險情。王家灣滑坡體位于鎮擂鼓臺村,滑坡體前緣高程140米,后緣高程370米,分布面積約31.9萬平方米,總體積約223萬方,共危及75戶、529人、230間房屋(含王家灣小學師生298人)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國耀、省教育廳廳長路鋼等領導到現場指導救災,決定對受威脅最嚴重的22戶、62人和王家灣小學實施搬遷重建。蓮花沱滑坡體位于鎮楚王井村,滑坡體前緣高程位于135米以下,后緣高程560米,縱長約1200米,橫寬250-460米,滑坡體總方量約1200萬立方米,該滑坡體曾于2004年7月和2010年3月發生大范圍變形,今年8月25日,滑坡體后緣局部地段出現新的變形。險情發生后,縣救災辦組織縣國土資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現場踏勘,并請省市地質專家到現場對滑坡體進行科學論證,目前已將受嚴重威脅的14戶、32人全部實行緊急撤離,加大對滑坡體的專業監測。和尚巖巖崩位于楊林橋鎮趙家山村,屬2000年省地勘院調查的全鎮15處重大隱患點之一,今年發生的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險情有:鎮王家灣、蓮花沱滑坡險情。該危巖體2004年10月曾出現險情,當時已將危害嚴重的一孤巖人工剝除,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自今年7月9日以來,受臨時干旱和繼續強降雨影響,危巖體變形加劇,該危巖體后緣形成長約60米,寬5--53厘米的裂縫,裂縫將危巖體所在山脊切割成三面臨空的鷹嘴巖狀,危巖體與母巖有脫離跡象,共危及97戶、298人、225間房屋和兩家企業,險情發生后,省市縣領導和地質專家到現場踏勘,決定將險區內的76戶、231人先期實施搬遷安頓。

二、主要工作措施

領導責任制落實㈠建立健全了領導機構。

縣長任指揮長,全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調整空虛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防汛抗旱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等領導機構。縣救災辦、防汛辦、防雹辦“三辦”值班合并,統一辦公,負責主汛期間全縣災情的統一指揮、綜合協調、檢查督辦等。從5月1日起,縣救災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辦公室內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專人負責值班、專班負責現場救災,同時,加強了信息傳送工作,與縣委辦、縣政府辦保持聯系,加強了服務協調工作和檢查督辦工作,確保了各項救災措施的落實。

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縣人武部、公安局、衛生局還分別成立了防汛救災應急分隊。縣人武部、公安局、氣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務局、交通局、農業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分別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災領導小組。

落實了行政首長負責制,各鄉鎮都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防汛抗旱救災機構。明確了崗位職責,并以文件的形式上報給縣救災辦。水庫、電站、旅游風景區以及各廠礦企業也分別組建了防汛救災機構,落實了責任人,明確了責任,制定了防汛預案。

縣救災辦具體負責,縣防汛抗旱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把全縣各級、各單位的防汛救災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全縣群測群防重點險區險段責任人及聯系電話、省市縣33處重點災害點防災預案、中小型水庫渡汛方案匯總,并編印成工作手冊,便于查閱,方便工作,確保信息疏通。

基礎工作扎實㈡規范和完善了救災預案。

填寫了災情的基本情況、救災措施等,一是對每處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都建立了災害基本情況登記卡。通過一張登記卡就可以反映災害的基本情況。

并督促有關鄉鎮和單位把救災處置意見落到實處。二是每處地質災害都有國土部門的應急調查演講和具體的處置意見。

涉及的總方量、人口、房屋、災民緊急轉移、搬遷安排人數都如實填報,三是所發生的災害險情都有統計表。便于匯總掌握全縣的基本情況。

對全縣33處省市縣地質災害點重新編制了科學的防災救災預案,四是按國土部門統一規范的模式和要求。做到基本情況清楚,撤離路線明確,救災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㈢加強了防汛抗旱工作。

提前準備,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從早著手。早布置早落實,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統籌兼顧,堅持兩手抓:

并以文件形式下發。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全縣所有水庫、堰塘、電站的防汛崗位職責。

組織技術人員分別到各鄉鎮對全縣的水庫、堰塘和電站進行了經常性平安防汛大檢查,二是自5月中旬以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平安渡汛。

山洪災害防治規劃,三是編制了水庫、堰塘和電站的防汛調度方案。進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預案和重點水利設施反恐怖預案。

防大旱、救大災”基本要求,四是始終依照“防大汛、抗大災。防汛和抗旱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編制了秭歸縣抗旱預案,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該留的堅決留,該棄的堅決棄,科學管理,節水抗旱。

維護群眾生命財富平安㈣加強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明確了群測群防責任,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全縣863處地質災害點的預警監測網絡。向災區群眾發放了防災避災工作明白卡。

全縣組織4個工作專班,二是5月20日至6月5日。對全縣12個鄉鎮群測群防點、專業監測點、縣級以上重點地質災害監測點和二期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以及近期出現明顯變形的地質災害點進行了拉網式檢查,重點檢查了災害點的穩定狀況、防災預案、監測人員和監測實施情況,確保監測措施到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平安。

全縣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和防汛救災工作督辦會,三是6月24日。各鄉鎮負責群測群防的工作人員和分管防汛救災工作的領導參與,會議傳達了中央、省、市有關防汛搶險工作的重要精神,就地質災害防治基礎知識、防汛抗旱工作等基本知識進行了集中的培訓和指導。副縣長鄭之彪代表縣政府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2011年全縣重點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責任狀,并對今后的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抗旱救災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根據鄉鎮合村并組后的實際情況,四是由縣救災辦和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對全縣群測群防地質災害點進行核實,整理了地質災害監測管理及基礎資料,進一步規范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

做到有險必查,五是高度關注每處地質災害險情。現場踏勘,并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建議,編印地質調查演講。對王家灣、蓮花沱、和尚巖等重點災害點派專人指導現場監測,確保了準確監測、及時預警。

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㈤加強了氣象服務工作。

汛期天氣預報和中長期氣象趨勢預報。今年汛期,一是強化氣象信息預報服務工作。依照“主動、及時、優質、周到要求。共慣例中長期天氣預報1000多份,汛期預報200多份,制作專題氣象信息31期,重要天氣演講26期。同時,加強了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為泗溪、九畹溪旅游公司提供氣象平安保證服務。

縣氣象局把人工影響天氣作為防災救災、服務全縣國民經濟建設的頭等大事來抓,工作早安排,人員早培訓,高炮早檢修,設施早到位,并落實了人影工作的平安責任制。同時,抓住有利時機,科學組織防雹增雨作業,降低災害損失,特別是7.7增雨作業,二是認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今年汛期以來。有效緩解了全縣繼續近一個月的旱情。從4月9日第一次作業到8月13日最后一次作業,全縣共開展人影天氣作業75站次,發射炮彈3326發、火箭彈7枚。

確保平安作業。為了爭取空管部門對我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支持,三是加強空管協調。縣救災辦、縣氣象局先后多次與空管部門協調關系,贏得了理解,為人影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㈥各部門密切配合

縣委、縣政府領導都是親臨現場,每次災情發生后。靠前指揮,救災辦積極協調,加強督辦,縣人武部、公安局、民政局、國土資源局、交通局、水務局、移民局、農業局、衛生局、煙草公司、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投身于搶險救災工作之中,協助災民生產自救,抗災保豐收。

民政、農業、交通、水務等部門組成四個專班迅速趕到兩河口、、歸州等受災嚴重的鄉鎮,7.10暴風雨災害發生后。核實災情,指導搶險救災工作。各鄉鎮也組建了由鄉鎮領導帶隊的救災工作專班深入各村檢查災情,動員組織廣大人民群眾抗災自救。

縣公安局、武警中隊、移民局、民政局、國土資源局、交通局、林業局、氣象局等單位都派人到現場參與和服務于救災工作,楊林橋鎮和尚巖發生巖崩險情后。確保了災民在規定時間內緊急轉移,確保了災區的社會穩定。

三、主要體會

親自安排,㈠領導重視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前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縣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靠前指揮,縣委、縣政府領導經常深入農村、庫區重點險區險段,檢查災情,慰問災民。同時,專題研究災民搬遷安排工作,確保災民正常生產生活。

縣、鄉及縣直各單位、重點水庫、電站都簽訂了防汛抗災工作責任制,㈡責任落實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關鍵。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中。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各級各部門都把防汛救災工作納入了主要的議事日程,使防汛救災工作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縣水務局定期對重點水庫、電站的平安渡汛工作進行檢查督辦,㈢檢查督辦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保證。縣救災辦對每處地質災害的處置結果定期進行跟蹤督辦。縣民政局對全縣災民搬遷安排進行檢查通報等。通過檢查督辦,確保了各項救災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了災民的根本利益。

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㈣部門配合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基礎。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災工作中。服從大局,積極參與抗災救災工作,這是保證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

四、存在主要問題

其中已經安頓的82戶、252人,㈠災民搬遷安排難度大。今年因地質災害需搬遷安排災民126戶、383人。未安置的44戶、131人,特別是楊林橋鎮和尚巖巖崩險區和鎮王家灣小學搬遷重建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楊林橋鎮和尚巖險區的97戶、298人一期安排對象76戶、231人中,已安置的僅42戶、126人,新房在建的12戶、43人,安排沒有啟動的還有22戶、62人。鎮王家灣小學重建工作僅完成場平,地面建筑剛剛啟動,預計到明年初才干建成使用。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十分繁重,㈡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縣是地質災害重度分布區。但全縣地質專業人才嚴重缺乏,一遇多災并發,專業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災區,客觀上影響了搶險救災工作。

災民安排資金補助規范實際上大大高于全省民政補助規范,㈢救災資金缺乏。由于近幾年移民與非庫區災民執行的救災政策有差異。往年是通過項目資金補充,現在無法用此方法籌集資金,僅財政和民政籌集救災資金,實際操作中救災資金顯得相對缺乏,客觀地影響了災民搬遷安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