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局以務實作風推動農業發展

時間:2022-02-11 10:38:00

導語:縣農業局以務實作風推動農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業局以務實作風推動農業發展

農業局務實作風推動農業發展

今年以來,縣農業局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為工作核心,通過切實轉變作風,加大服務力度,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組織干部深入基層扎扎實實為民辦實事,有效推動了全縣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

一、濃厚興農氛圍,深入抓好宣傳引導

該局緊緊抓住中央和省、市、縣各級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以及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回升、種田效益提高的良好機遇,多渠道深入抓好宣傳引導,掀起興農熱潮。一是廣泛宣傳政策。從3月中旬開始,派出30名業務骨干分成三個組,由3名黨組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到乍埠、鸕鶿渡、水口山等鄉鎮,向農民認真宣傳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及鼓勵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引導農民調結構、簽訂單、抓備耕,幫助農民開展春耕生產。“五·一”期間,為核查落實好早稻面積,局長任國安帶領糧油站的技術人員逐鄉鎮進行調查核實,七天長假只休息了2天。在組織干部下鄉宣傳貫徹中央精神的同時,還在各鄉鎮發放和張貼了農業部印發的《國家鼓勵糧食生產的具體政策措施》500份、縣政府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和礦產資源保護的通告》800份,使中央的支農政策深入農村、深入人心,充分調動了全縣各級各部門、企業、干部和農民的積極性,形成了真抓實干、加快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年早稻實插面積達25.6萬畝,比去年增加13.6萬畝,翻了一番;以玉米、紅薯為主的旱糧作物面積達到5.6萬畝,比去年增加0.8萬畝;葛基地面積達到1.2萬畝,比去年增加0.2萬畝。二是引導農民調整結構。根據全縣實際,積極引導農民改變觀念,調整思路,大力發展以優質稻、葛、無公害蔬菜、茶葉和小水果為主導的農業生產,通過擴大種植面積,提高農作物品質和產量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務農收入。從2月下旬開始,會同有關單位組織開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典型系列報道”活動,對近年來各方面成績較為突出,有特色、有規模、有效益的4個重點鄉鎮、6個專業村、40戶種養典型和20家農業加工企業在縣電視臺進行了專題系列報道,認真推介其成功經驗、典型事跡和經營理念。同時,編印《桃江農業信息》簡報10期,在《桃江農業網》上農業生產信息30條。通過系列宣傳,在全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農民的思想觀念得到啟發,創業熱情和致富欲望得到激發,全縣種田大戶快速發展,涌現了200多個種田30畝以上的種田大戶,如石牛江鎮穿門灣村發展種田大戶5戶,其中最大的一戶胡敬保種田面積達到180畝;縣農業局干部王德輝在桃花江鎮金柳橋等村承包稻田1184畝,用訂單形式全部種植雙季稻,成為全縣首個種田千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用企業+農戶的模式發展葛基地,新建了灰山港鎮瓦窯坡、修山鎮許家洲、石牛江鎮牛劍橋等7個連片100畝的粉葛生產基地,其中許家洲葛基地面積達到了600畝。三是扎實抓好辦點示范。以糧油、經作、土肥各專業股站為主體,以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為支撐,扎實抓好農業科技的辦點示范工作。今年已向省農業廳、省財政廳上報項目15個,向農業部上報項目2個,其中全國農業綜合執法試點縣、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等5個項目已初步敲定,可望到位資金500萬元。在此基礎上,各股站創建了桃花江千畝無公害優質稻示范片、水口山千畝超級稻示范片、牛潭河及花果山千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鸕鶿渡百畝生態茶園及有機名優茶開發、雪峰山500畝高山云霧名優綠茶開發、近侖生態農業示范園、雪峰山小水果示范園等10個示范點。通過辦點示范,有效地帶動了全縣莊園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全縣種植業莊園大戶達到了300多戶,并通過大戶的示范帶動效應,形成了幾個比較大的農作物優勢產業帶,如資江沿岸的萬畝商品蔬菜基地、桃灰線的訂單商品糧基地、灰山港和武潭的優質小水果生產基地等。

二、把握助農重點,認真抓好技術指導

年初通過開展備耕調查,發現以前農民棄耕拋荒、不愿意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是缺資金、少技術,其中技術水平落后更是影響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原因,對此,該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大了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一是充分調動鄉鎮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強鄉鎮農技推廣工作。針對近年來鄉鎮農技站因“四權下放”而出現的“線斷網破”、推廣體系幾近癱瘓的狀況,引入獎懲激勵機制,認真制訂了以技術指導、辦點示范、站務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鄉鎮農技站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并投入5萬元前期資金加強鄉鎮站務建設,切實為鄉鎮農技人員鼓士氣、增信心、加壓力,使其工作熱情得到明顯提高。栗山河鄉農技站在站長曾伯安的帶領下,積極幫助群眾簽訂單、抓生產,今年全鄉早稻面積達6000畝,比去年增加7倍,玉米面積達840畝,比去年增加1倍;浮邱山鄉農技站幫助各村辦起了農業科技黑板報,將播種、育秧、防治病蟲等信息技術以簡單樸素的形式傳授給農民;花果山鄉農技站將每期8000份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通知單》發放到每家每戶,具體指導群眾掌握病蟲防治技術。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農技推廣隊伍整體素質。今年全局已開展業務學習4次,2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學習了優質稻高產栽培、無公害蔬菜生產等專業技術知識。同時還采取傳、幫、帶的方式,在生產實踐中提高中低層技術人員的理論與實踐水平,促進了農技推廣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目前已擁有在職農技推廣專業技術人員102人,其中研究員1人、高級農藝師10人、農藝師和助理農藝師91人,并以這些中高級技術人員為主體,通過加強交流與合作,已與省農業廳、省農業現代化研究所、省農科院等學術權威部門合作開展了土壤定點監測、無公害水稻生產、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等11個課題研究與試驗,有效提高了全縣農技科研與推廣的整體水平。三是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增強農民增收致富的本領。針對農民當前對作物良種情況、水稻高產栽培、葛豐產栽培、蔬菜無公害生產、病蟲綜合防治等實用信息與技術的迫切需要,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黃金時段,認真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下鄉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與推廣,拓寬農民的信息視野,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從3月中旬開始,派出蔡壯夫、胡雄偉等10名農藝師深入全縣各鄉鎮,共舉辦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26期,培訓鄉村干部和農民1萬多人;3月27日還深入到省級扶貧村乍埠回族鄉江家壩村為當地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精彩的農業技術培訓課,指導該村群眾發展鮮食甜糯玉米、粉葛和優質稻生產。同時,加強了農業科技的現場示范,在全縣的各個葛、優質稻、水果、蔬菜生產基地下派了20多名技術干部進行各項技術指導,對目前最先進的稻鴨共生、頻振式誘蛾燈殺蟲、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測土配方施肥、化學藥劑調控等農業生產實用技術進行示范推廣,指導農民群眾提高農業生產科技水平。如3月中旬至4月初,經作站的高大可、盧夏英兩名茶葉專家一直駐點在鸕鶿渡生態茶基地,現場直接指導“美人河”茶廠技術人員生產“美人河”竹葉、銀針、曲毫系列名優茶,并幫助廠家策劃了以高檔有機茶為品牌形象的營銷方案,目前“美人河”產品被評為省優名茶,在市場上呈供不應求之勢;土肥站和糧油站在修山鎮三官橋村創辦了1000畝高檔優質稻“金優117”示范片,全部采用稻鴨生態種養高效農業技術,指導群眾發展無公害優質稻;糧油站針對近年來糧食單產由于品種搭配不當、播種時期安排不合理、病蟲防治不到位造成嚴重減產的情況,印發技術資料10萬份,指導農民掌握各項生產技術要領,今年水稻強氯精消毒、種衣劑浸種、早晚稻品種搭配、一季稻播期安排等技術運用情況明顯好于去年,早稻沒有出現爛種爛秧現象,秧苗素質好于去年;農民對各項農業實用新技術的應用比例進一步提高,施用混配肥率達到60%,早稻拋秧占90%以上,一季稻拋秧和直播面積也達到30%,全縣各種農作物長勢較好。

三、加大護農力度,嚴格抓好農資管理“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維護農資市場秩序,是農業部門的重要職能。針對今年農資價格高位運行,不法商販逐利空間擴大的特殊情況,該局加大了農資市場整頓力度,以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一是加大農業普法力度。對全縣185個農資經營戶進行了以《種子法》、《土肥料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開展了農業普法宣傳活動,共發放普法宣傳資料1500份;在縣電視臺就農業法律法規作了5期專題報道。通過農業普法宣傳,提高了農資生產經營者的守法經營意識,使農資市場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化。二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局黨組高度重視農資打假工作,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農資打假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農資管理工作的領導。從2月下旬開始,農業執法大隊會同縣工商、技監、公安等執法部門認真開展了以“農資打假護春耕保增收”為主題的專項整治行動,由分管局長帶隊深入農資生產經營第一線,實行地毯式排查,重點檢查了農資產品包裝、標簽、標識是否規范,農資生產經營單位是否具備法定條件,農資產品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的情況,目前已立案各類農資案件47件,結案18件,查處假種子3000公斤,劣質肥料25000公斤,為農民減少經濟損失100多萬元,維護了全縣農業生產的安全。三是確保農資市場穩定。為了保證今年春耕生產農民的備肥備種需要,切實維護農民在農資經營中的利益不受侵害,種子公司、配肥站、農業服務公司等6個經濟實體單位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強農資儲備,確保市場需求,防止因市場短缺等原因引起價格上漲,共組織25萬公斤優質水稻良種、6000噸混配肥、10000噸單質化肥、100萬片拋秧盤、2萬件農藥等農用物資,采取批零結合、送貨上門等形式,以市場最低價格供應給農戶,確保農民在春耕生產中能夠買到質量最可靠、價格最優惠的農資物質,其中種子公司為維護早稻種子價格穩定,主動實行風險經營,為此讓利減少經營性收入12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