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德應常修
時間:2022-07-11 09:39:00
導語:為政之德應常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大以來,同志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鮮明地提出常修為政之德的問題,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也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需要。什么是領導干部的為政之德?為政之德應當如何修?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所謂“德”,就是思想品德。為政之德,就是從政為官者應有的職業道德、思想品格和精神風范。為政須講政德、修政德,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孟子說:“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從政為官者只有先“修身、齊家”,爾后才能“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基本的道理。當然,剝削階級官吏不可能真正做到“為政以德”。
我們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當也必須講政德、修政德。我們黨選任干部,歷來強調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無德少才者,不能成為領導干部;有德無才者,無法勝任領導工作;有才無德者,同樣難以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一個領導干部的政德,反映其素質修養和精神狀態,決定其如何發揮才能和行使權力,影響其能否創造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政績。
領導干部的為政之德,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內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干部講政德,關鍵是要做到:在政治上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工作中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堅持不懈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作風上嚴格要求自己,弘揚正氣,抵制歪風,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不斷提高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
道德分善惡,政德有高下。從政為官者只有講政德、修政德,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等時代先鋒,無論處在什么崗位,都能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展現出共產黨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在人民群眾心中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豐碑。相反,現實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人不講廉恥、不修政德,不是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而是把手中的權力當作撈取私利、聚斂錢財的手段,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作威作福,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也許有的人會說,時代不同了,環境變化了,現在對領導干部應當多講政績、少講政德;也許有的領導干部會認為,既然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那么,只有抓發展才是硬任務、創政績才是硬指標,而政德則是空的、虛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殊不知,工作中的虛和實、領導干部的德和才從來都是一種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就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把創政績與修政德有機地統一起來。否則,如果沒有良好的政德作保障,就不可能創造出真正符合黨和人民利益的政績。
為政之德貴在修,貴在常修。修,就是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自覺地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常修,就是把修德當作一輩子的事,不懈追求,永不自滿,經常打掃思想上的灰塵,勇于糾正實踐中的錯誤,認真接受來自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努力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 上一篇:黨的先進性建設
- 下一篇: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精品范文
1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