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踐行發展觀調研匯報

時間:2022-01-01 10:27:00

導語:關于踐行發展觀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踐行發展觀調研匯報

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作為重修《xx縣志》的編輯,深感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修志十分必要。根據縣委安排部署的關于領導干部在活動中撰寫專題調研報告的精神,我對縣志資料進行了回憶思考,感到要寫的東西很多。至于封建社會時期的問題就不必論及了,單說新中國成立以后近60年來,我縣的不少做法就與科學發展觀相悖。例如:50年代末期在“”運動中,大煉鋼鐵、吃食堂和制定高指標的農業十年發展計劃,就是違背客觀規律,結果,事與愿違,人們吃盡了苦頭。在除“四害”中,把鳥類視為害蟲幾乎趕盡殺絕,結果遭到自然災害的懲罰。90年代向農民的多項派款,使農民不堪承受,以致于大片耕地撂荒,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進入新世紀后,忽視市場規律,盲目強調大力發展黃姜產業,造成廣大農民群眾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這一切,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地方志必須客觀記述,以期引起后任決策者的重視,誠望在今后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再走彎路。

當前,針對我縣經濟發展實際,本人認為工業經濟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我縣工業經濟對財政的貢獻份額占75%以上,可以說對我縣的經濟社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工業經濟建設卻不容樂觀,與鄰縣西峽相比,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規模效益均相差甚遠。針對這個問題,本人對一些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觀念遲滯,造成了民營經濟發展氛圍不濃。

目前社會對民營經濟發展持肯定和支持態度已成為主流,但仍然存在一些疑慮和偏見,思想不夠解放。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干部對民營經濟發展缺乏正確理解和認識;二是社會上一些人對民營經濟地位作用認識不足;三是民營企業開拓進取意識不強,“小富即安、小勝即滿”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一些民營企業在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后,開拓進取意識不強,爭先進位意識薄弱,沒有想大事、干大事的勇氣和魄力,怕“樹大招風”引來更多的麻煩,致使在徘徊中喪失機會,在猶豫中坐失良機。

2、待遇不公,增加了民營企業投資創業的難度。

從政策法規的實際執行和具體落實情況看,仍存在“門坎”現象。表現在:一是前置審批環節多。民營企業投資項目和民營企業經營項目前置審批環節多,實質上抬高了進入門檻,客觀上限制了民營企業投資。近年來,雖然實行了一站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效率低的現象仍然存在。二是收費不公,負擔偏重。目前,有關部門仍存在以罰代管的現象,有的執法部門到企業不是解決問題,就是簡單的罰款、收費,企業對此很反感。另外,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問題,收費不公現象依然存在。

3、服務與政策不到位,挫傷了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民營經濟能否順利發展,在很大程度取決于政策執行和措施落實的力度上。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相關部門也制定了具體配套措施和服務承諾,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一是部門服務不到位。一些部門沒有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及時轉變思維方式和管理方式,仍然固守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慣性和行為方式,出現“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最大化”的現象,實際工作中沒能很好地為民營企業投資發展做好服務,熱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對民營經濟的服務重視更多地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扶持幫助少,具體措施少,落實不到位。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部門之間互相扯皮推諉,許多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被扭曲,有的甚至束之高閣,使政策失效的現象。調查中,有的表示政策的執行力度亟待提升,有的認為優惠政策不夠明朗化,企業很難及時了解與掌握具體規定。一些民營企業的企業家提出,優惠政策制定出來就一定要落實,不落實不如不制定,制定出來不落實反而影響了企業對政府的信任。

4、融資、用地瓶頸,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

隨著國家“銀根”、“地根”的緊縮,民營經濟在發展后勁和發展空間上受到很大局限。一是融資渠道不暢發展后勁不足。由于觀念和體制上的原因,國有商業銀行往往集中力量服務國有企業,不愿向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放貸,使民營企業客觀上游離于主流融資體系之外。我縣現有的一家擔保公司,由于數量和額度極為有限,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擔保也是杯水車薪,且自身的機制仍不完善,實際運作起來很困難。加之民營企業整體發展水平低,管理不規范、經營狀況一般、風險不確定,造成企業“貸款難”與銀行“難貸款”的兩難境地。調查顯示,需要融資的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的90%以上,其中急需融資又沒有合適資金來源的占80%以上。二是企業征地困難,發展空間受限。國家新的土地政策,加強了對土地利用的統一規劃、嚴格管理,強調權力上收,審批權集中在省一級,且按新土地政策征收土地成本增高。目前,我縣民營民營企業處在發展的初創階段,民營企業涉及土地方面收費項目達10多項。三是受城市功能區規劃影響,在新一輪的規劃調編中,土地問題也成為制約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解決這類問題勢在必行。

5、自身素質不高,制約了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縣民營企業良莠不齊,絕大多數企業綜合素質不高,整體形象欠佳。一是管理水平比較落后。許多民營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缺乏“糾偏”機制,民營企業家的局限性、隨意性往往容易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二是缺乏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部分企業主落后的用人觀念,直接傷害和損失了大量的“千里馬”。三是民營企業信譽度不高。一些民營企業不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想方設法逃避繳納“三險”,尤其是建筑行業的民營企業,拖欠、克扣農民工的工資時常發生。四是無序競爭、資源浪費嚴重。受短期利益驅動,民營企業上項目存在一擁而上的現象,例如冶煉業,導致有的企業不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上下功夫,反而爭相仿冒別人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相互壓低價格,造成惡性循環,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二、意見和建議

1、加強領導,形成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是切實加強領導,創新工作機制。要把加快發展民營經濟作為重大戰略措施來抓,作為當前和今后經濟工作的重點,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保證領導力量到位、工作責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形成領導干部和各職能部門齊心協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新局面。二是繼續推行領導包企業制度。提倡領導與企業家交朋友,定期召開座談會、聯誼會聽取企業家的呼聲和建議,了解民營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動態管理,促其科學發展。三是將民營經濟監測納入全縣宏觀調控體系。加強民營經濟統計監測工作,及時掌握民營經濟的發展動態。

2、轉變觀念,消除歧視,構建一視同仁政策環境。

首先要更新觀念,從思想上根除妨礙民營經濟發展的觀念性障礙。其次是大膽沖破傳統觀念和體制的樊籬,為民營經濟的發展鋪平道路,對民營企業的合理要求,進行換位思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做到只能說怎么辦,不能說不行。三是根據我縣的具體情況,擴大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的領域,提高民間資本參與度,讓民營經濟投資主體充分發揮作用。三是貫徹國民待遇和公共財政的原則。財政預算安排的支持經濟發展資金和稅收政策,在扶持對象上,凡符合支持條件的,各類企業都要一視同仁。凡是實行特殊優惠政策的領域,無論內資還是外資,也無論國有還是民間,都同樣適用。

3、轉變職能,加強服務,切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優化政務環境。要多服務、少干預,多幫忙、不設障,積極改進對民營企業的管理與服務,滿腔熱情地幫助民營企業過好市場經濟關。一是打造公平競爭的政策保障體系。放開市場準入,放寬經營資格限制,在投融資、貸款、土地使用、人才引進、市場開發、稅費管理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健全公平統一的政策體系。二是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家參政議政,大力表彰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做強做大的積極性,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三是完善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堅決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行為;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培育中介服務市場;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分步推進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建設;加強對民營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監督和管理。四是要加強社會中介組織建設,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民間投資社會配套機制。大力發展為民營經濟者提供政策、法律、財會、技術、管理和市場信息等方面服務的中介組織,要著力構建民間投資信息網,為民間投資者提供政策、法律法規和市場資訊等服務,架起溝通民間資金與項目之間的橋梁。鼓勵和協助建立為民營企業服務的商會、行業協會等自律性組織,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依托民營經濟協會組織,充分企業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無序競爭的問題。并通過行業學會、商會等民間組織,因地制宜開展各種培訓、咨詢、服務活動,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人才引進、產品展銷、貿易洽談、招商引資等活動。通過社會中介組織,幫助民間投資者建立規范的產權制度、財會制度和人員培訓制度等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

4、調整結構,擇優扶強,打造本土化民營品牌。

一是以立足本地資源、區位優勢,引導產業結構調整。自始至終注重培育特色產品、形成特色產業、構筑特色群體。二是引導民營企業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飛躍轉變。在重視創新和質量、重視服務和信譽的市場觀念引導下,使民營企業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提高企業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力推名牌,力創精品。三是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支柱的特色民營企業。我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資金方面的制約,許多旅游資源長期得不到有效開發和利用。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大膽的步伐,大量吸引民間資金,以各種方式投入到我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來。四是要因地制宜,傾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重點扶持規模大、經濟實力強、有發展后勁的民營企業,通過政策上給優惠、資金上給扶持、服務上給保障,鼓勵引導他們創名牌、搶市場,促其晉檔升級,進而形成民營經濟的骨干和支柱。

5、改革創新,強化培訓,提升民營經濟整體素質。

以推進民營企業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目標,大力提升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一是建議民營經濟的主管部門要建立民營企業主培訓的體系,充分發揮現有各級教育、培訓基地的作用,有組織、有計劃地分期分批進行以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法律意識、科技創新意識為主綜合素質教育,提升整個民營企業者群體的政治業務素質。二是引導民營企業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改變家族制的企業組織管理方式,逐步實現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的企業管理機制,以適應外向型、科技型、成長型民營企業的發展需要。三是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科技水平和員工素質,積極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與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進行聯合,實現“借梯上樓,借腦發展”。一方面加大對員工的業務素質培訓,另一方面大力促進技術引進,加強聯合攻關。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和產品的技術含量,走“科技興企”之路。四是改革現有的人才管理模式。人才部門盡快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通過引進一批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解決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盡快解決人才流動中的體制障礙,暢通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到民營企業的就業渠道。降低人才中心和勞動部門的檔案管理收費,改變個人檔案與社會統籌不可分離的現狀。五是完善民營企業合理的勞資關系。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凈化就業環境,規范用工行為,切實保障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6、創新方式,拓寬渠道,多方位提供金融支持。

現實表明,民營經濟融資難問題表面上看是融資渠道狹窄,深層原因卻是體制和制度問題。因此僅靠出臺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必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制度調整。在新的金融管理體制未構建之前,建議金融及有關部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融資瓶頸:一是創新信貸方式。二是加快完善民營企業貸款擔保機構,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區民營經濟擔保能力。三是人民銀行要繼續發揮好信貸窗口的指導作用,積極運用貨幣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同時,要充分發揮商業銀行信息、人才、資金方面的優勢,為民營企業提供咨詢、理財、信貸方面的服務,密切與民營企業的關系,達到“銀企”雙贏的目的。

7、強化載體,打造平臺,擴大民營經濟發展空間。

發展民營經濟,需要構筑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使資源充分共享、環境充分優化、產業充分聚集。一是著力打造生產平臺。加快園區建設,突出產業特色,完善相應的配套政策,引導民營企業向園區集中,發揮集聚效應,形成產業鏈條。同時結合推進農村工業化的進程,實行以土地為中心的農村股份合作制,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將土地進行統一規劃,然后統一以土地或廠房出租給企業使用,從而讓農民也分享農地非農化后的土地級差增值收益,加快民營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向二、三產業轉移。二是打造信息平臺。建立為民營經濟提供信息服務的專門機構,全方位搜集國內外包括市場、價格、技術、投資等各個方面的信息,為民營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參考,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降低投資風險。三是打造物流平臺。發揮我縣優越的區位優勢,在搞好骨干專業市場建設的同時,依靠專業市場打造物流基地,做到帶動一片產業、活躍一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