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員學習科學發展觀思考
時間:2022-04-10 05:15:00
導語:基層人員學習科學發展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從“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出發,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實際情況,我們對*作家協會會員構成重新做了一次調查統計,對在基層工作的會員進行了信函調查和重點訪談,深入了解了那些身處基層的業余作家們近幾年的創作、發表、出版、獲獎、參加文學活動等情況及他們目前的困難和愿望、需求。并在調查了解的同時按照“邊學習、邊實踐、邊整改”的要求對一些個體性問題隨時進行處理,而對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作協職權范圍內可以解決的,我們已補充列入2009年工作計劃,超出作協職權能力范圍的,擬繼續以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向領導部門和各有關方面呼吁,求得關注、支持和解決。
現將調研情況綜合歸納報告如下:
一、*作家協會會員的基本構成
截至20*年12月,*作協在冊會員共有1269人。減去已經去世的和出國失去聯系的,目前實有會員1027人。
其中,工作關系在*作協、人事關系在*市文聯的駐會作家9人(其中7人為1998年專業作家體制改革后聘任的“駐會合同制簽約作家”),是所謂“體制內”職業作家;由作協聘任、不解決人事關系的“合同制簽約作家”24人(每屆、每年人數不等,其中大部分為有工作單位的兼職作家,少部分為無工作單位的職業作家)。此外,不隸屬于*作協的“體制內”職業作家,包括文藝院團和影視行業的職業編劇、已辦離退休的作協駐會作家等,有29人。這幾十名作家是創作條件相對最好,也是創作業績相對最為突出的一部分會員。
在*各高校工作的會員有138人,在新聞出版報紙雜志電視臺等媒體工作的會員276人,在其他中央單位工作的會員149人,在軍隊工作的會員18人,加上在*市級機關單位工作的會員,這部分人的人數占到會員總數的三分之二強,是*作協會員的主要成份。
在基層工作的會員有244人,分布在國企、民企、郊區村鎮、中小學、區縣以下機關(包括區縣作協)等。這些會員是我們這次調研的對象。
二、基層業余作家的創作狀態與困難
我們通過信函調查,收到了31份會員個人回函;通過電話聯系,普遍收集了城郊18個區縣作協的會員人數、構成情況及創作現狀;并先后到順義區作協、昌平區作協籌備組走訪,進行調研座談。總體上看,我們的基層業余作家都很執著很頑強,在本職工作之余堅持寫作。他們在創作上遇到的困難主要是:
1、時間少不夠用。這是基層作家提得最多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所有非職業作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一個老問題。
2、作品發表、出版難。受報業改革大趨勢影響,很多報紙大幅度削減或取消副刊版面,使業余作家容易完成的短篇作品不易發表,而出版社的轉企改制,又增加了長篇作品的出版難度。很多人轉向文學刊物投搞,但文學刊物容量也有限,稿件經常被積壓;轉向網絡,他們基本上競爭不過網絡。作品出版發表的問題近些年越來越嚴重,不僅僅是基層作家,其他作家也常常受此困擾,因此很多會員希望*作協有自己的刊物、出版社,以培養扶植本地作家。
3、創作視域狹窄。基層作家受工作、生活條件所限,社會接觸范圍比較小,接觸層次比較單一,閱歷不足,信息量不足,知識儲備更新慢。雖然他們對社會現實有很多直接體驗,掌握著相當豐富的第一手素材,但在把握創作主題、處理素材時往往與社會和讀者的需求有距離。他們迫切希望多參加交流活動,包括與同行的交流、與報刊出版社編輯的交流、與影視界的交流、與文學評論家的交流;希望作協多組織他們到外地、到國外采風,開闊眼界。
4、寫作經驗少。部分基層作家提出希望得到著名作家的具體指導,幫助審定、修改稿件。
5、所在地文學組織機構或社團經費稀缺。尤其是各區縣作協(朝陽、海淀除外),希望直接得到我們的經費支持,或者由我們進行垂直領導,“條塊結合”。
三、區縣作協會員人數及構成情況
目前*市18個區縣除昌平區外,都已成立了作協組織,經調查了解,人數及構成如下:
*
根據以上數字統計,目前區縣級作家協會會員應有1400余人,減去已加入*作協的226人,也有1200人左右,超過了*作協的會員人數,是不可忽視的一支文學創作力量。
四、改進工作的幾點思路和想法
自2004年,我們開始注意基層業余作者和區縣作協所屬作家的狀況,不僅在每年發展新會員時“向下”傾斜,而且在舉辦第一(2004)、二(2005)、三(2007)屆“*文學節”時均設計了與區縣作協或民間文學社的聯合活動,比如開設名作家講座、組織鄉村文學講習所、召開朗誦會、研討會等。現在看來這些還不能滿足基層作者的需求,活動的覆蓋面還不夠廣,需要新的思路和辦法。
1、關于擴大視野,組織采風。我們已經在今年12月組織小說作者“河北2日行”的采風活動中安排了20余名基層作家,并為個別經濟有困難的基層作家解決了深入生活差旅費。計劃明年根據作協經費情況專門組織1——2次區縣作家與編輯、評論家同行的采風活動,以后每年都至少組織1次這樣的活動,先國內采風,條件允許后再考慮國外采風。如果沒有我們邀請,有工作單位的會員請假出行是相當困難的,而利用個人年假隨團出行,只有在機關工作的人能夠辦到,這一點我們過去注意得不夠。
2、關于開展更多的創作交流。我們設想在市文聯文藝中心開辦一個沙龍式的文學交流場所,固定場地,定期舉辦主題性活動和講座,會員自由參加,并重點安排基層作家參加。準備積極爭取09年落實。
3、關于作品的出版、發表。由*作協開辦出版社,現行政策不許可,辦文學刊物也有難度。但文學產品的出路問題已成為制約文學創作發展的瓶頸,我們從*年起一直在爭取先辦一個試刊,面向區縣作協和基層作家,以季度選優的方式選發稿件,推廣好作品,扶植基層作家。對基層涌現出來的優秀作家,在聘任作協合同制簽約作家時要加大扶持力度,給予更多關照。
4、關于區縣作協與市作協的關系。經過分析研究,我們認為目前仍需遵行國家關于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的管理規定,遵行*市財政專款管理規定,不能對區縣作協實行直接領導,也不可直接下撥經費(況且我們自身經費就十分有限),而應繼續以聯合組織活動的方式幫助區縣作協,這一點需要向區縣作協解釋清楚。但區縣作協擁有的龐大隊伍是我們的基礎力量和后備人才庫,對區縣作協的工作應當成為*作協今后工作的重點。
基層作家創作時間少、與本職工作產生矛盾的問題,其實是基層作家普遍面臨的最大苦惱,也是職業作家愿意努力成為“職業”的主要原因,這個困難的解決只能靠作家自己。請名作家具體指導的問題,我們曾倡議過“一幫一”,響應的人太少,沒有做成。從本質上說寫作不是“教”出來的,主要靠“悟”和“熏”,做為作家之家的作協,它的工作主要是提供“悟”的條件和“熏”的機會。
除基層作家外,網絡和北漂作家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以來出現的兩大文學群落,是另一種基礎性文學隊伍,成份和狀態更加復雜,變化大,不確定,難以調查清楚。現在,網絡中“80后”的一些優秀者已開始向*作協靠攏,有的已經成為我們的簽約作家,更多的人正在主動申請加入作協,他們的創作狀態和困惑將是我們下一步需要研究的。
盡管現在文學已經褪去了改革開放初期10年間那眩目的光環,回歸本來位置,但是把文學做為畢生追求的人依然為數不少,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創造需求更加旺盛,因而新的文學創作力量也不斷生成,成為我們文學事業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這是這次調研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
- 上一篇:電子支付貨幣指標影響論文
- 下一篇:國際本位貨幣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