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國 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3-01-09 09:21:37

導語:汽車國 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國 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摘要:“雙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也是高等職業教育飛速發展的契機。國際化是“雙高”建設的重要內容。基于此,本研究重新界定了汽車國際化人才的標準與內涵,并從學校、政府、企業、行業等多方協同參與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實踐研究,從人才培養標準的制定、人才培養方式的選擇、國際化課程體系的構建、國際化教學過程實施、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機制保障“六位一體”探索高職院校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

1背景

《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標志“雙高建設”正式揚帆啟航,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其中,“雙高計劃”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國際化人才培養”?;诖?,高職院校對于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應該從標準設置、資源建設、人才培養以及高校服務等方向做深入地探索。

2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內涵

中國本土的汽車企業不再滿足于純粹的加工、制造角色,壯大研發能力、開發自主品牌,并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是當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發展戰略,但人才的緊缺已經成為阻礙我國汽車產業自主研發和創新,以及發展汽車行業自主品牌的障礙。基于此,汽車類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對國際化人才內涵進行梳理,為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樹立明確的目標和標準。

2.1精專業

學科專業知識是教師從事專業實踐的基礎。之所以成為高素質的汽車技術技能人才,是因為具備焊接工、機床工、建筑工等其他技術技能人才所不具備的汽車類專業知識。只有具備一定學科專業知識水準,才有可能進行有效實踐,甚至是創造性的實踐。汽車行業發展日新月異,所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泛。智能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汽車”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谷歌、特斯拉、Uber、百度等國際公司試圖在未來汽車行業中做出新的解讀。因此汽車產品與技術國際化人才勢必要了解自己專業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還要涉獵廣闊的跨學科知識,優化知識結構,滿足汽車行業創新性發展需要。

2.2知語言

國際化人才的首要特征是語言溝通無障礙,而不僅限于英語。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更加緊密,其中的小語種培訓將成為新發展階段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新亮點。語言的暢通不僅是便于雙邊技術、貿易交流,更是一種文化的尊重與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普通高校學生而言,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理論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學習習慣不夠良好。因此,在語言學習關方面,應從就業方向以及學生意愿出發,開設語言選修課,調整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平臺,線上課堂引入小語種師資,設置恰當考評方式督促學生自主選擇語種學習,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2.3懂文化

國際化人才的重要特征是能夠在國際交往中順利,而國際交往最難以突破的就是文化柵欄。盡管我們在很多場合,很多影視劇中都能獲取碎片化的“文化禁忌”常識,但不夠專業系統。在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跨文化交際是必修課程,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必備素質。其中,手勢語、社交距離、時間觀念、處事風格等是跨國文化的典型代表,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應該有完備的跨文化交際教學系統以及合適、合理、合規的教學資源。

2.4有意識

國際化人才培養對高職院校而言是一種人才儲備式的培養,所培養的學生不僅是要有能即學即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化意識、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素質。在面對高新尖技術地沖擊時,不是退縮,而是挑戰;面對智能制造時代到來,不是恐懼“全民失業”,而是有迎接新的技術革命的興奮感;面對因國際化人才培養帶來的課程改革,不是抱著“不是我的事”“國際化離我好遠”的距離感、被動感,而是有主動感、參與感與成就感。

3培養模式

3.1多方協同

高職院校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應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職教集團、協會參與、政府支持的優勢,探索學校和汽車企業、汽車行業協會、政府等多方共同參與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依托企業,以企業職業標準為主線,以企業職業能力為主體,加強項目、課程交流合作,協同培養國際化人才。

3.1.1校企合作高職院校的一大特色是校企合作項目。企業利用學校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需要的人才;學校通過訂單式的培養一方面保障學生的就業,另一方面為學生的技能實操提供實踐場所;同時,通過校企合作項目,高校引進企業導師,既為學生尋覓到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又為學校內部教師提供了專業技能提升的機會。在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汽車企業與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這一架構,為學生國際化尋找最高效途徑。比如在引進汽車企業之初,重點考察國際品牌、跨過企業、合資企業等;對于合作內容,要注重外資企業文化聯通、跨國企業管理模式注入以及汽車相關國際標準的融入。同時,校企合作班依托企業的先進設備進行學習與實踐,以跨國企業的運行標準要求、考核、激勵學生,讓學生在國際企業氛圍中成長。

3.1.2職教集團為引領職業教育集團是通常是由院校、企業、行業以及相關部門組織為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技術研究與應用以及多樣教育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所形成的職教組織。作為促進職業教育與企業發展的重要紐帶,受到行業、企業與高職院校的一致認可。在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職教集團的聚力作用不容小覷。職教集團通過輻射,將區域內同一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等聚合成一個龐大的集團,以建設目標為抓手,以協作為紐帶,以制度為保障,發揮各自優勢,攥拳出力,攻克重難點項目。另一方面,職教集團龐大的人口紅利對國際化企業有巨大的吸引力。在國際化程度不夠高的中西部地區,通過職教集團,架起高職院校與國際化企業之間的橋梁,使學校辦學有出路,企業人才有來路。

3.1.3協會參與行業協會與職教集團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介乎于社會與政府之間,由行業市場主體為實現全行業的共同利益而組建起來,但行業協會又相對職教集團而言,涉及的范圍更深,覆蓋的面更廣。與此同時,一方面,行業協會對于市場變化、技術更新以及人才需求總是會有更快的感知;另一方面,行業人才標準通常誕生于行業協會。這意味著行業協會對于汽車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把握方向,提供依據。首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汽車市場變化對人才需求進行預測,指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實行汽車國際化人才“訂單培養”;其次,汽車協會內各相關企業可作為高職院校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參與汽車一線生產與實踐提供現場操作指導平臺;第三,根據汽車行業協會的要求與標準,設立汽車行業相關職業資格培訓點與考點,方便高職院校學生接軌國際化。

3.1.4政府支持從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需要從汽車保有量、年銷量總量上升到汽車制造技術、上下游供應鏈、相關制度標準等方面的成熟,而差距的縮小與消除需要加速汽車人才培養。打造中國汽車品牌急需汽車核心技術高端人才填補汽車研發與生產技術空白,這需要車企與汽車院校之間的通力合作,更深層次涉及到汽車人才教育或未來職業的觀念上的轉變,這一切都是需要政府加以引導,予以支持。同時,汽車專業人才的創新培養需要政府支持。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要求汽車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創新思路,大膽嘗試。但人才的培養不是投資,而是對人的引導,所以不能盲目嘗試,需要深入研討,多方調研。而政府有更多的資源,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對于人才培養的創新嘗試可以提供更豐富的建議和參考。

3.2六位一體

從宏觀來看,學校和汽車企業、汽車行業協會、政府等多方共同參與,為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打開局面。微觀而言,汽車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還需要依托企業,以企業職業標準為主線,以企業職業能力為主體,加強項目、課程交流合作。從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標準的制定、人才培養方式的選擇、國際化課程體系的構建、國際化教學過程實施、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機制保障六個方面進行六位一體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3.2.1制定標準目前高校汽車院系開設的汽車類專業培養方向可分為兩大類:工程技術型和經營服務型,前者指發動機、底盤、車身設計等方向,后者指營銷、檢測維修等方向。這兩個類型的具體培養目標、開設課程有所差別,但培養的總體框架基本一致。因此,在大框架下加入國際化這個目標和要求,并不會轉變專業的培養方向,反而促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升。基于此,高職院校汽車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標準應該定位為培養具有汽車類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汽車工程或服務領域內從事制造、生產、營銷、售后等工作的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同時,職業院校主動參與汽車行業制定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質量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和教育資源。

3.2.2選擇方式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式方面,不拘泥于統一的形式,針對需求和學院人才培養方式多樣化特點,進行彈性學制管理,學生根據自身基礎以及預期木缽,選擇國際化課程,在規定最長期限內根據要求完成學習內容及測試,達到標準,則可進入國際化人才申請程序;同時,制定學分認證制度,結合學生的職業技能等級證以及國際化課程學習經歷,甚至企業的國際化工作經歷等,與課時對等認證,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搭建平臺,開展多種方式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探索。比如,主動承擔援外服務,在實踐中鍛煉國際化人才;配合政府、協同企業搭建境外辦學平臺,為當地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辦好留學班,充分利用留學生為本校營造國際氛圍;舉辦、協辦、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推進跨國教育科研項目。

3.2.3構建課程體系國際化人才明顯標志是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強。因此,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要從語言、文化、專業著手,構建知識、素養和能力人才課程體系?;A課程以專業知識、中國文化、外語(不限于英語)為主,提高課程以雙語交流、跨文化交際以及專業實踐為主。同時,在國際化人才課程體系設置中,高職院校要調整“以技能為主、以就業為導向、以操作熟練為標準”的低等級技術技能人才為定位,應注入國際化高端人才的概念,在崗位對標方面,更新管理理念,立足于中國品牌汽車走出去戰略思維,在培養國際理解、國際視野作為重要內容予以充實。

3.2.4實施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將國際化教學資源引入、融合、輸出是國際化人才培養重要舉措。首先,汽車類教材的選用要注重“國際通用性和與時俱進性”,教材內容要注重理念、方法的正確,以及思想內容的科學性。其次,課堂教學的國際化,提倡雙語教學。面對高職學生語言學習基礎薄弱現狀,要開發趣味性強、通俗易懂、實用性強的雙語內容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學能所用;同時,也可以開通小語種選修課,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第三,提倡集體備課,搭建汽車國家化教學資源庫,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模式、調動學習積極性。第四,考評體系開放融合,引領教與學國際化。從理念上進行考核,激發創新思維、創新實踐,鼓勵大膽嘗試、小心求證,而不是單純的從知識掌握、作業完成等維度進行考核。第五,教學過程智能化,通過信息化平臺共享汽車行業最新技術、標準、問題、發展趨勢等,拓寬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3.2.5建設師資隊伍師資力量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保障。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尤其是內地城區的職業院校,國際化師資缺口很大。因此,首先要進行大范圍的引進與培養。在人事招聘渠道,為汽車國際化人才引進開辟綠色通道;對于本校教師,引導其國際化素質提升。比如汽車類教師,要從事國際營銷,雙語教學等培訓;外語類教師要引導其專業轉型,跨領域發展。其次,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整合國外優秀高職院校汽車類人才培養資源、調研本科類高校對于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探索,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在線學習資料庫,提升國際化教學能力。最后,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把教師送出去,把企業導師引進來,把國際標準掛上去,舉辦有影響力的交流會議,有效支撐教師國際素養提升。

3.2.6保障質量機制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是一個持續過程,需要集聚全員力量才能實現。首先,政策扶持,院校要從頂層設計上把人才國際化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主方向,從師資培訓、課堂改革、教材改革等方面鼓勵教育教學國際化嘗試;其次,機構制度保障,完善國際交流處,科學設計人才培養國際化進程制度;第三,資金保障,雙高建設經費確保國際化人才培養有人愿意干,有人可以干。

4結語

“雙高”建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引擎,也是職業教育飛速發展的契機。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是“雙高”校建設特色之一。同時,汽車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急需汽車產業的自我研發和擁有汽車制造技術的人才。緩解汽車產業國際化高端技術人才的緊缺,高等職業教育責無旁貸?!岸喾絽f同”為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布局,“六位一體”致力于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探索,為高職院校汽車人才培養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曉文.汽車制造業:招攬國際人才,為走出國門蓄勢[J].國際人才交流,2007,(05):50-51.

[2]北京市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研究課題組,趙曉霞.汽車制造業國際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J].中國人才,2006(23):46-47.

[3]鄭亞莉,魏吉,張海燕,李佐.高職院校復合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問題與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21,(12):92-96.

[4]康卉,黨杰,蔣濤.“雙高”背景下高職教育國際化探究[J].教育與職業,2021,(06):39-42.

[5]張慧波.“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學校國際化發展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9,(21):47-51.

作者:漆江艷 鄒瑞睿 單位: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