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融資困境與措施
時間:2023-01-03 09:19:54
導語:民營企業融資困境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從民營企業融資約束的形成原因出發,就民營企業自身局限性與外部金融環境影響兩個方面展開探討,對當前民營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進行梳理;圍繞企業層面、銀行層面、政府層面三個維度,提出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約束;融資困境;策略
資金是企業健康發展與良性經營的命脈所在,企業主要通過融資的方式來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以便及時足額地籌集到生產要素組合所需要的資金。然而,在企業融資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所處的境地卻截然相反。民營企業作為國有企業的必要補充,在加速地區經濟發展、維持社會穩定和提升收入分配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它們極大完善了市場競爭機制,對國民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當民營企業融資陷入困境時,企業的經營投資活動將受到抑制,產生經營性現金不足等問題。
一、民營企業融資約束形成原因
融資約束是指由于市場的不完備性,即存在信息不對稱、代理成本等問題,使得企業內部融資成本與外部融資成本之間存在差額,這種差額即被稱為融資約束。融資約束是限制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進行投融資活動的一項主要因素,因此融資約束問題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將緩解實體經濟融資約束問題列入其重點工作事項。
(一)銀企間信息不對稱導致融資約束形成。目前,關于企業融資約束形成原因的主流觀點是由于銀企間信息不對稱,使得企業融資困難,最終導致融資約束的產生。一方面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登記注冊時間短、資產規模小,使得銀行不了解其經營狀況以及信貸狀況,同時此類企業在貸款時沒有足夠的抵押物和詳實的信貸記錄,讓銀行在分析企業信用狀況和風險評估時難以收集到足夠的企業信息,從而導致企業貸款申請通過率低。另一方面大多中小企業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導致了中小企業與銀行在融資選擇上產生了信息不對稱,進而直接阻礙銀行對于企業的貸款申請和審批流程。所以,中小企業外部融資難在于自身原因。由于中小企業本身具有規模小,人、財、物等資源相對有限的特點,導致可抵押資產規模小,從而使企業獲得擔保貸款的可能性降低,同時因為部分融資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程度加深,使得中小企業難以獲得信貸。
(二)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使得融資約束形成。在壟斷市場條件下,銀行會充分使用壟斷定價權,針對不同的貸款人實行差別定價,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有研究從企業規模對融資的影響角度出發,證實了企業規模與面臨的融資約束程度成正相關,其原因在于企業規模小會導致銀行評估與檢測的成本變高,所以銀行放貸意愿低。即使金融監管機構對貸款定價浮動區間有十分嚴格的限制,但理性的商業銀行仍會在合理范圍內做出細分市場定價的策略。從銀行之間競爭的角度出發,銀行之間的競爭越低,會導致中小企業信貸受限程度越深,故銀行間競爭對融資渠道的影響主要取決于信貸信息共享機制的質量和范圍,更好的信貸信息可以減輕低競爭的破壞性影響。
二、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一)融資渠道狹窄。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一般隨著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而變化。在企業成立初期,其主要通過內源性融資即自有資金、積累資金與向親朋好友借款等方式進行融資;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內源性融資無法有效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此時民營企業主要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貸款或是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債權、股權融資等外源性融資方式來滿足企業的資金需要。然而,中小型民營企業基本沒有上市能力,故其融資渠道十分狹窄,主要是向國有銀行的分支金融機構貸款從而獲取資金支持。從民營企業本體局限性而言,民營企業的自身問題主要集中于民營企業由于管理結構不規范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民營企業資信缺失帶來的潛在違約風險。信息不對稱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我國民營企業自身問題引致的融資困難,由于民營企業普遍存在底層的治理結構問題和上層的管理體系問題,金融機構出于風險回避,即使在更高的利率條件下也不愿意給民營企業融資。而且由于民營企業“隱性信息”較多、財務不規范、會計信息失真、家族控制、高質量抵押品數量不足等特點,民營企業也較難從正規金融體系獲取融資。從外部金融環境來看,我國金融環境的缺陷導致了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狹窄,主要體現在金融體系結構不合理和金融配置效率低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所有制的關系,國有銀行對民營企業貸款總額難以增長,且國家整頓基層小金融機構,如關閉農村基金、將信用社并入政府控制和管理的合作銀行,導致我國銀行絕大部分是大銀行,運營成本普遍較高,難以實現對主要由中小企業組成的民營企業貸款。因此,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方向應是建立以中小金融機構為主的金融體系,以有力支撐民營企業的融資,從而保障實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金融體系結構的不合理使得金融配置效率低下。我國金融市場類似于一個實行三級價格歧視的壟斷市場,依據融資主體不同,對資金市場進行針對性的分割,收取不同的資金價格,民營企業承擔相對較高的融資利率,以彌補國有企業享受優惠貸款利率的盈利缺口。
(二)融資成本過高。盡管目前我國政府對于民營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仍然存在。當民營企業需要融資時,首先考慮的是從正規融資渠道,如向銀行借貸等方式來籌集資金,但是大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不僅獲貸率低,而且融資成本較高,因此這些企業不得不轉向資金成本更高的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成本可能會更高,同時面臨的風險也更大,這樣就導致民營企業融資本就困難的局面雪上加霜。一方面從民營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造成民營企業融資貴的原因主要是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管理手段落后,財務制度不規范,抗風險能力較差,再加上缺少高質量的抵押品,諸多因素使得民營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而金融機構為了補償較高的貸款回收風險,只能讓民營企業背上更高的貸款利息和附加費用,最終使得其融資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從外部影響因素來看,盡管企業融資成本高是世界性難題,但是我國本身存在的金融體制缺陷和近幾年宏觀環境的變化也進一步惡化了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同時,由于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盈利模式等不同,造成不同規模銀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比率也不同。大型商業銀行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時,需要付出更多的信息獲取成本,從盈利的角度考慮,它們難以和中小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而小型商業銀行由于地區分布數量多而更便于了解企業信息,因此小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要低于大型商業銀行。總而言之,民營企業貴的關鍵點就在于企業等資金需求方想借但是借不到,銀行等資金供給方有錢卻不敢借。
(三)融資效率低。融資效率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從僅包含融資成本、資金使用效率發展到包含融資風險、融資主體的自由度,其含義不斷豐富。民營企業融資效率低下會導致企業無法及時籌集到所需的資金,進而影響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同時,在企業能夠接受較高融資成本獲得資金的情況下,往往由于商業銀行審批流程過于繁瑣,導致企業錯過信貸融資。故融資效率也是民營企業融資亟須關注的問題之一。從企業內部而言,傳統觀點認為影響企業融資效率的因素主要為企業規模大小、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強弱等因素。從外部環境而言,影響企業融資效率的因素主要為宏觀經濟因素與金融環境等因素。目前,融資效率影響因素研究范圍不斷擴展,內部影響因素不斷細化。就金融環境而言,外部融資環境與企業家社會關系對融資效率有較大影響。企業內部因素影響融資效率,但企業處于資本市場,外部環境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銀行信貸配給失衡。銀行信貸配給失衡也是導致企業融資慢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謂信貸配給,就是指市場利率維持在均衡利率水平時,信貸市場上的貸款需求量大于借款供給量,此時銀行需要在諸多需求方中將有限的信貸資源進行分配的現象。如果這種超額需求是由于各種管制致使市場貸款利率低于市場出清的均衡水平下的市場利率的話,這種信貸配給就是失衡的。當銀行信貸配給失衡時,有些企業即使愿意按照當前貸款利率甚至更高的貸款利率向銀行借款,也仍然有可能無法獲得借款。對于銀行來說,企業所有制的差別是影響其信貸配給的主要因素。銀行更傾向于將信貸資源分配給國有企業,這是因為國有企業比民營企業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且其“政治關系”更多,所以銀行在貸款決策中是存在所有制歧視的。盡管私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成為了主要力量,但我國大部分信貸資源仍然流向了國有企業,這也是銀行貸款決策中存在所有制歧視的真實寫照。此外,企業規模、企業盈利能力等企業內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銀行的信貸決策。中小企業大多經營活動透明度低,財務信息有造假嫌疑,銀行與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銀行為資金需求規模小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時,會承擔更多的單位資金交易成本,這也使得銀行不樂意為規模小的企業提供貸款。在銀行業相對發達的地區,銀行較為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因為這關系到企業未來現金流及償債能力,這說明銀行在信貸決策中也包含商業性判斷。
三、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破解策略
民營企業之所以會陷入融資困境,起因還是自身問題,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與規劃的金融環境影響,加上銀行等金融機構擔心資金無法收回而形成壞賬,最終使得企業融資難上加難。
(一)企業層面。民營企業要想及時高效地順利融資,自身就要不斷優化企業的質量,以此彌補自身與銀行授信的差距,為信貸融資打好基礎。企業自身因素對于企業信貸是否可得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企業有必要了解自身在信貸市場上受到融資約束的程度,進而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的企業質量。若是企業規模限制或是企業用于貸款抵押的資產受限,企業就要盡量控制其可控因素,比如企業經營狀況、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發展能力與企業成長性等。從融資模式來看,民營企業的融資模式包含租賃融資模式、關系型金融模式與企業聯保模式等,并且不同的融資模式在緩解企業融資困難方面有著不同的作用。比如,我國中小企業采用融資租賃的方法可以有效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并且相比于其他方法也具有獨特的優越性。我國中小企業采用關系型貸款,可以有效減少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壓力,所以建議商業銀行與企業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此提高企業信息透明度和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任度。對于無抵押資產的企業來說,則可以采用集合融資的方法有效緩解企業難以融資的困境,該方法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使得信息更加透明。
(二)銀行層面。銀行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主要中介,應當堅決落實政府對資本市場的政策指導,不要讓政府的經濟政策變成“空中樓閣”,并且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初衷,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實際上,銀行與企業可以稱為命運共同體,二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且在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二者缺一不可。故而銀行在確保其穩健經營、防范好系統風險的情況下,要盡量滿足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要,做到不惡意縮減信貸額度、提高借款利率。同時,銀行要重新構建信貸評價體系和標準,建立健全風險定價評估機制,對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從而引導資源流向真正好的企業中去,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通過合理定價來優化資源配置。融洽的銀企關系可以為企業提供更低利率的貸款或者降低企業提供抵押品的標準,增加了中小企業的信貸可得性。根據“規模匹配理論”,大型金融機構更愿意服務與投資于大型企業,同理小型的金融機構樂意為中小企業投資與服務。更進一步的,有學者研究發現企業規模影響借貸雙方的匹配關系,大銀行主要是交易型匹配策略,而小銀行主要是關系型匹配策略,銀企雙方通過長期重復博弈,進行再貸款時商業銀行主要考察“軟信息”,如對企業的員工整體素質、商業模式、發展前景等進行綜合全面性的判斷,以此來決策是否通過貸款審批。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銀行業的結構組成也對企業融資有著顯著影響。如,中小銀行的壯大改變了銀行業的結構,提高了金融發展水平,調動了企業融資的積極性,進一步地緩解民營企業從銀行渠道獲取資金困難的程度。
(三)政府層面。企業想要順利融資,離不開政府的鼎力支持,政府要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借貸環境,制定合理公平的政策方針。由于經濟政策的頻繁變動將會明顯加劇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進而對企業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當充分預測到這種不確定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科學調整經濟政策頒布的頻率,同時通過積極的可預見的行為,使得企業有充分的預期,進而做出相應的對策,減輕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政府應創造競爭中性的市場環境、制度環境和借貸環境,積極推動擔保機構發展和完善信用評級機制等市場手段,銀行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可以使企業暴露出更多的信息,使銀行擺脫銀企博弈中的不利地位,降低銀企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而且,創造了合適的環境后,政府應促使各個部門和機構不偏不倚地對待各種類型的市場主體,主要體現在賦予的權利、創造的機會、制定的規則等方面,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由于市場上價格歧視的存在,出現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因此引入中小金融機構后,競爭性的信貸市場可最大限度改善資源配置效率,提高資金需求方和供給方的匹配度,從而緩解企業融資困難。此外,規范民間借貸也是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的一方面要求,政府應及時制定相關政策,使其成為中小企業多元化金融制度安排的一部分。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維康,王占軍,張益綱.民營小微融資支持經驗[J].中國金融,2019(24).
[2]方芳,曾輝.中小企業融資方式與融資效率比較[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04)
[3]江偉,李斌.制度環境、國有產權與銀行差別貸款[J].金融研究,2006(11).
[4]姚耀軍,董鋼鋒.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緩解:金融發展水平重要抑或金融結構重要?———來自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5(04).
[5]張曉玫,宋卓霖.保證擔保、抵押擔保與貸款風險緩釋機制探究——來自非上市中小企業的證據[J].金融研究,2016(01).
作者:曾鞏 單位:廣西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難題及對策
- 下一篇:建筑施工智能化與綠色施工探討